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商业秘密鉴定的探讨

合集下载

商业秘密司法鉴定之实践检讨_邓恒

商业秘密司法鉴定之实践检讨_邓恒

商业秘密司法鉴定之实践检讨邓 恒内容提要:商业秘密案件因涉及“专门技术事实”或“专门性问题”,不能成为司法鉴定之当然理由,司法鉴定结论不能成为一种“证实的偏见”抑或“依赖”。

把司法鉴定之法律本质及证据规则具体适用纳入司法鉴定必要性之考量范围,乃兼顾实体与程序之不二选择。

司法实践中,鉴定对象应仅限争议双方所提供的“检材”;鉴定结论限于“检材”是否影响涉案商业秘密之“秘密性”,及争议双方信息之相同或实质性相同的判断。

商业秘密司法鉴定是一种判断行为,不能存有检索行为,现行商业秘密鉴定方式有待规范,否则难逃以商业秘密之“秘密性”鉴定为名,行“新颖性”判断之实的宿命,势必影响司法的公正与效率,应当引起各界的重视。

关 键 词:商业秘密 司法鉴定 民事诉讼Abstract: Due to “technical facts” or “special issues” involved, the trade secret cases cannot be the merited reason for judicial expertise, and the conclusion of judicial expertise cannot become some kind of “proven bias” or “dependency”. Incorporating the legal nature and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ules of evidence into the consideration scope of the necessity of judicial expertise is the best choice taking both substance and procedure into account.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object of judicial expertise shall be restricted to the “check sample” provided by the disputed parties; the conclusion of judicial expertise shall be restricted to whether the “check sample” has infl uenced the “secrecy” of the trade secret involved in the case, and the judgment of identity or substantial identity of the information of the disputed parties. Judicial expertise of trade secret is a judgment behavior, there cannot be retrieval behavior, and the current judicial expertise methods of trade secrets need to be standardized, otherwise it’s hard to escape from the destiny where "novelty" judgment is carried out in the name of judicial expertise of “secrecy” of trade secret, which is bound to affect the fairness and effi ciency of justice a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by all circles.Key Words: trade secret; judicial expertise; civil litigation司法鉴定是一种科学实证活动,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者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并提出鉴定意见的活动a。

商业秘密界定的四个必要特征

商业秘密界定的四个必要特征

商业秘密是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对象,案件所争议的是否构成商业秘密,决定是否以本罪认定立案;而商业秘密的界定是查办这类案件的一个难点。

根据刑法第219条的规定,商业秘密,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据此可以分解出商业秘密应当具有以下四个特点,商业秘密的界定以该四个特征的必备为要件,有一项欠缺的,不能认定为商业秘密,也就不能作为侵犯商业秘密犯罪案件由公安机关立案管辖:(一)秘密性商业秘密的秘密性是指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尚未公开的特点。

根据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禁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若干规定》第2条第2款,“不为公众所知悉,是指该信息是不能从公开渠道直接获取的。

”如果公众皆知,则非为秘密。

这是商业秘密与专利及其他知识产权的最显著的一个区别,即商业秘密主要是以秘密状态维持其经济价值,一旦公开,其经济价值就会完全或者部分丧失。

如美国可口可乐公司对可乐饮料的配方、我国景德镇陶瓷的配方和烧制技术等都是商业秘密。

而其他的知识产权都不以秘密为必要,专利更是以公开为必要、为获取独占权利的代价。

但商业秘密作为一种以秘密状态保守的知识产权,无法以一个硬性的、绝对的标准衡量其秘密性,因此,我们对其秘密性的理解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这种相对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种情形中,换句话说,在以下四种情形中,尽管从形式上,该信息为权利人以外的其他人知悉,但并不能由此否认该信息是商业秘密,侵权方以此作为非罪的抗辩理由的,不能成立。

这四种情形是:其一,独立多重发明。

由于商业秘密的特殊性,会出现权利人和他人各自都以为自己是该商业秘密的唯一权利人,或者相互之间发生横向关系共同采取保密措施的,这种情形通常被称为“独立多重发明”。

其二,反向工程。

根据商业秘密权利人投入市场的产品,有人通过自己的研究发现该产品的商业秘密,并且同样作为秘密管理,即为“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解密如何防止技术流失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解密如何防止技术流失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解密如何防止技术流失机械制造行业是一个信息密集型的行业,技术创新和保密尤为重要。

为了防止机械制造技术的流失,保密协议成为了企业之间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将探讨机械制造保密协议的解密,以及如何有效地防止技术流失。

一、机械制造保密协议的解密机械制造保密协议是指企业之间就技术信息、商业机密等保密内容所签署的协议。

协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保密定义与范围:明确协议的保密内容,包括技术信息、设计方案、制造工艺等。

2. 保密义务与责任:明确协议参与方的保密义务,要求各方妥善保管机密文件,并对泄露行为承担相应责任。

3. 保密期限与解密条件:规定保密期限,超过期限后是否需要解密以及解密条件。

4. 违约与违约责任:明确一方违约时需要承担的责任,如赔偿、停止合作等。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是双方自愿签署的合作协议,在一定条件下解密。

二、如何防止技术流失为了防止机械制造行业技术的流失,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保密教育培训:加强员工的保密教育培训,提高其对保密意识的认知。

定期组织保密知识培训,加强员工对保密协议的理解和遵守。

2. 门禁系统和信息安全控制:建立完善的门禁系统,限制人员进出机密区域。

同时,加强信息安全措施,对重要技术信息进行加密存储和传输,确保仅有授权人员能够访问。

3. 内部管理制度:建立严格的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限制机密文件的传阅和复制。

制定文件借阅和使用规范,加强对机密文件的管理和监督。

4. 供应链管理:与合作伙伴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加强对供应商、代工厂的监督。

在与合作伙伴签署合作协议前,仔细评估其保密能力和信誉度。

5. 技术监测与保护:建立技术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阻止技术泄露行为。

采用防护措施,如数字水印、访问控制和信息追踪等,确保技术信息的安全。

6. 法律保护:依法保护企业的知识产权,加强技术保密和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力度。

在合作过程中,明确相关法律责任和救济措施,确保协议的有效执行和维护。

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我国商业秘密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能有效地维护企业的利益和市场地位。

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在法律上有相关规定,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我国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问题一:商业秘密的界定模糊当前,我国商业秘密的界定模糊,法律上对商业秘密的具体定义不够明确。

这导致对商业秘密的保护存在一定的困难,难以确保企业的权益。

对策一:明确商业秘密的定义应当在法律层面上明确商业秘密的定义,并进一步明确商业秘密的边界。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争议,提高商业秘密保护的效果。

问题二:商业秘密的主体保护不够目前,我国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集中在保护商业秘密的权利人,但对于商企之间的非竞争关系、由此产生的商业秘密保护不够充分。

这使得某些第三方可以利用缺乏保护的商业秘密,对企业造成损失。

对策二:加强商企之间商业秘密的保护应通过完善合同法律制度来规范商企之间商业秘密的保护,并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受保护主体范围。

同时,建立严格的违约责任制度,对商业秘密泄露行为予以严厉打击,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

问题三:保护手段不完善我国商业秘密保护的手段相对不完善,且补救措施不够有效。

目前,商业秘密的保护主要依赖于保密协议和诉讼救济等手段,但存在着手续繁琐、效果不明显等问题。

对策三:健全商业秘密保护手段应当进一步健全商业秘密保护的手段。

一方面,推动建立商业秘密保护的技术手段,比如数字水印、加密等技术的应用,加强对商业秘密安全的保护。

另一方面,完善法律制度,提高维权机制效率,加大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

问题四:惩罚力度不够当前,商业秘密侵权的违法成本相对较低,对侵权者的处罚力度不够。

这导致一些侵权行为屡禁不绝,对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造成一定的威胁。

对策四:加强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打击应当增加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法律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有效遏制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同时,加强相关执法力量的建设,提升执法效率,加大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的查处和处罚力度。

保护机械制造核心技术从保密协议开始

保护机械制造核心技术从保密协议开始

保护机械制造核心技术从保密协议开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机械制造行业成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作为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机械制造核心技术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在保护机械制造核心技术的众多方式中,保密协议作为一种传统且有效的手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保密协议的概述保密协议,也称为保密合同,是企业与相关人员或合作伙伴之间达成的一种书面协议,旨在确保机械制造核心技术的保密和安全。

一份完整的保密协议应当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 保密的范围:明确列出需要保密的技术信息、商业机密或其他相关内容,以防止不必要的争议。

2. 保密的期限:规定信息的保密期限,确保信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得到保护。

3. 保密义务:明确参与方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包括保密责任范围、保密措施和信息的使用限制等。

4. 违约责任:规定违反保密协议的后果和法律责任,以起到威慑作用。

5. 解除与变更:明确解除保密协议的条件和程序,以及变更保密协议的方式。

二、保密协议的作用与意义保密协议在机械制造核心技术保护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技术核心竞争力:保密协议确保了核心技术的保密,防止技术被非法窃取或者未授权使用,有效维护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 保护商业机密:企业在开展合作时经常涉及商业机密的交流,保密协议有效保护了商业秘密的安全性,确保了合作的顺利进行。

3. 防范技术泄密风险:通过与相关合作伙伴签署保密协议,可以约束他们遵守保密义务,减少机械制造核心技术泄露的风险。

4. 增加合作伙伴的信任:签署保密协议体现了企业的专业性和诚信度,有助于增加合作伙伴对企业的信任,进一步巩固合作关系。

三、保密协议的有效实施保密协议的有效实施需要企业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制定规范的保密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保密制度,并将其纳入企业的管理体系中,确保保密工作全面有序进行。

2. 合作伙伴的审查与选择:企业在与合作伙伴开展业务之前,应对其进行审查和调查,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信誉和可靠性。

了解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与技巧

了解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与技巧

了解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与技巧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与技巧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保护商业秘密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商业秘密是指企业独有的技术、信息、策略等非公开的商业资产。

它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一旦泄露,将对企业造成无法估量的损失。

因此,了解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和技巧是每个企业家和商业从业者都应该关注的问题。

首先,商业秘密的保护对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企业的商业秘密往往是其核心技术和独特的经营模式,是企业在市场上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

如果商业秘密被竞争对手获取,将导致企业失去竞争优势,甚至可能被淘汰出市场。

因此,保护商业秘密是企业保持竞争力和持续创新的基础。

其次,商业秘密的泄露可能导致企业的经济损失。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它们的泄露可能导致企业的产品被仿制、技术被窃取、市场份额被侵蚀等。

这些都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保护商业秘密是企业保护自身利益和财富的重要手段。

那么,如何保护商业秘密呢?首先,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内部保密制度。

这包括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和内容、制定保密政策和规定、加强员工保密意识培训等。

只有通过内部保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才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免受内部人员的泄露。

其次,企业应采取技术手段加强商业秘密的保护。

例如,加密技术可以对商业秘密进行加密处理,只有经过授权的人才能解密获取。

另外,企业还可以采用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手段,防止黑客攻击和网络窃取。

此外,企业在与合作伙伴、供应商和客户进行商业往来时,也应签署保密协议。

保密协议可以明确双方对商业秘密的保护责任和义务,防止商业秘密在合作过程中被泄露。

最后,企业应及时发现和应对商业秘密泄露的风险。

这包括建立监测机制,及时发现潜在的泄露风险;制定应急预案,一旦发生泄露,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应对和修复;并及时报案,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

综上所述,商业秘密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企业应加强对商业秘密的保护意识,建立完善的内部保密制度,采取技术手段加强保护,与合作伙伴签署保密协议,并及时发现和应对泄露风险。

机械行业供应商保密协议

机械行业供应商保密协议

甲方:(以下简称“供应商”)乙方:(以下简称“购买方”)鉴于甲方与乙方已建立或即将建立原材料、设备或服务的采购供应关系,为保障双方在合作过程中的合法权益,防止商业秘密的泄露,双方经友好协商,特订立本保密协议,以资共同遵守。

第一条定义1.1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1.2 “技术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工作进度、技术方案、工程设计、电路设计、制造方法、配方、工艺流程、技术指标、计算机软件、数据库、研究开发记录、技术报告、测试报告、检测报告、实验数据、试验结果、图纸、样品、样机、模型、模具、操作手册、技术文档、相关的函电等。

- 甲方拥有的或由第三方提供且甲方负有保密义务的技术信息。

1.3 “经营秘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双方洽谈的情况、签署的任何文件,包括合同、协议、备忘录、订单等文件中所包含的一切信息;- 客户名单、行销计划、采购资料、定价政策、财务资料、进货渠道、法律事务信息、人力资源信息等;- 甲方拥有的或由第三方提供且甲方负有保密义务的经营信息。

第二条保密义务2.1 甲方承诺,在合作期间及合作结束后,对乙方透露的任何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露或使用。

2.2 未经乙方书面同意,甲方不得在双方合作目的之外使用或向第三方透露乙方的任何商业秘密,无论这些商业秘密是口头的、书面的,还是以磁盘、胶片或电子件等形式存在。

2.3 甲方应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防止乙方商业秘密的泄露,包括但不限于限制对商业秘密的访问、控制对商业秘密的复制和分发等。

第三条违约责任3.1 如甲方违反本协议的保密义务,泄露乙方商业秘密,乙方有权要求甲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停止侵权行为、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等。

3.2 甲方泄露乙方商业秘密的行为给乙方造成经济损失的,甲方应赔偿乙方因此遭受的全部损失。

第四条协议期限本协议自双方签字盖章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____年。

商业秘密的法理与技术阅读记录

商业秘密的法理与技术阅读记录

《商业秘密的法理与技术》阅读记录一、书籍基本信息介绍我所阅读的书籍是《商业秘密的法理与技术》。

这本书是由著名的法学专家和技术专家共同撰写,深入探讨了商业秘密的法律定义、保护措施以及技术防范手段。

书籍的作者团队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使得这本书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专业性。

本书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商业秘密的基本概念、法律框架、保护策略以及相关的技术发展。

书中详细介绍了商业秘密的认定标准、法律保护的范畴,包括其与国际法的关系,以及国内外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的法律差异。

书籍还深入探讨了商业秘密保护的实践应用,包括在企业内部如何制定保护策略,以及面对侵权时如何应对等。

在技术层面,书籍详细介绍了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在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应用,以及其最新的发展动态。

二、章节概览与分析本章主要介绍了商业秘密的基本概念、定义以及其在现代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性。

作者详细阐述了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包括秘密性、价值性、实用性等要素,并对商业秘密与专利权、版权等知识产权的区别进行了深入解析。

通过阅读本章,我对商业秘密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解,认识到其在企业经营和发展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本章聚焦于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体系,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演变过程。

作者详细分析了现行法律框架下商业秘密保护的优势与不足,为后续章节关于商业秘密的侵权分析与防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阅读本章,我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了解到企业如何在法律框架内保护自身的商业秘密。

本章着重探讨了商业秘密侵权的各种情形和认定标准,通过对不同类型的侵权行为的分析,如不正当获取、披露或使用商业秘密等,我对于何种行为构成侵权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本章还介绍了侵权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为企业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依据。

本章详细介绍了企业如何从技术和管理层面保护商业秘密,包括加密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等的应用;管理层面,包括建立健全的保密管理制度、员工保密培训等。

商业秘密讲座心得体会

商业秘密讲座心得体会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商业秘密成为了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

为了提高企业对商业秘密保护的认识,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意识,我国相关部门举办了商业秘密讲座。

通过参加此次讲座,我对商业秘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对此次讲座的心得体会。

一、商业秘密的定义和重要性讲座首先介绍了商业秘密的定义,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商业秘密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在当今社会,商业秘密被侵犯的现象屡见不鲜,保护商业秘密已成为企业必须面对的课题。

二、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讲座详细解读了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关于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保护商业秘密:1. 采取保密措施:企业应当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采取合理的保密措施,如限制访问、制定保密协议等。

2. 保密协议:企业与员工、合作伙伴等签订保密协议,明确保密义务和违约责任。

3. 法律诉讼:当商业秘密被侵犯时,企业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三、商业秘密保护的具体措施讲座中,讲师针对企业如何加强商业秘密保护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1. 建立健全商业秘密管理制度:企业应制定商业秘密管理制度,明确商业秘密的范围、保密措施、责任主体等。

2. 加强员工培训:定期对员工进行商业秘密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的保密意识。

3. 严格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管理,防止商业秘密泄露,如限制员工访问敏感信息、加强信息安全管理等。

4.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息的高效传递,同时确保信息安全。

5. 建立外部合作机制:与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共同保护商业秘密。

四、商业秘密保护案例分析讲座通过实际案例分析,使我对商业秘密保护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例如,某企业因未能有效保护商业秘密,导致竞争对手获取核心技术,严重影响了企业的市场份额。

商业秘密两种类型

商业秘密两种类型

商业秘密两种类型在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的企业都有自己独特的经营方式以及企业的技术优势的,这些对于很多的企业来说是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方面。

但是为了维护市场的发展,商业秘密是得到法律的保护的。

以下就是我们都有关的我为大家带有关于商业秘密两种类型的相关知识。

一、商业秘密两种类型商业秘密类型包含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具体如下:1、技术信息:是指符合商业秘密定义的非专利技术。

例如:技术设计、应用实验、工艺流程、工业配方、化学配方、制作工艺、技术样品、质量控制、制作方法和计算机程序等信息。

技术信息可以是有特定的完整的技术内容,构成一项产品、工艺、材料及其改进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是某一产品、工艺、材料等技术或产品中的部分技术要素。

2、经营信息:指符合商业秘密定义的有关经营管理方面的方法、经验和策略。

例如:发展规划、竞争方案、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财务状况、投融资计划、标书标底、谈判方案、财产担保及诉讼纠纷等方面的信息。

二、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为哪些情况第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盗窃,一般是指通过窃取商业秘密的载体而获取商业秘密;利诱,是指以金钱、物品或者其他利益为诱饵,使知悉商业秘密内容的人商业秘密;胁迫,是指对知悉商业秘密的人进行恐吓、威胁,迫使他人商业秘密。

其他不正当手段,是指除盗窃、利诱、胁迫以外的其他不正当手段,如抢夺载有商业秘密的图纸。

第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上述第一种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这是上述第一种行为的继续。

披露,是指将其非法获得的商业秘密告知权利人的竞争对手或其他人,或者将商业秘密内容公布于众;使用,是指将自己非法获取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允许他人使用,是指允许他人将自己1陆获得的商业秘密用于生产或者经营,包括有偿与无偿两种情况。

第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保密协议解读机械制造行业的商业密码

保密协议解读机械制造行业的商业密码

保密协议解读机械制造行业的商业密码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市场的竞争加剧,保密协议在机械制造行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保密协议是一种法律文件,用于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和机密信息。

本文将对如何解读机械制造行业的商业密码进行探讨。

一、保密协议的背景和定义保密协议,又称为保密合同,是一种双方当事人为了保护商业秘密而签署的协议。

它确保了机械制造企业的技术信息和商业计划不会被非法泄露给竞争对手或其他第三方。

保密协议在机械制造行业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保护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优势。

保密协议通常会包括以下内容:1. 保密信息的定义:明确哪些信息被视为机密信息,例如技术数据、设计图纸、生产工艺等。

2. 保密责任的界定:规定接受保密信息的一方必须采取合理措施来确保信息的保密性,并明确禁止将信息泄露给第三方。

3. 保密期限的设定:约定机密信息的保密期限,即信息保密的时间范围。

4. 违约责任的规定:明确违反保密协议的后果和责任,如赔偿金或法律处罚。

二、保密协议的重要性1. 保护核心技术和商业机密:机械制造行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源于技术和商业机密,保密协议可以有效保护这些关键信息,防止泄露给竞争对手。

2. 维护企业声誉和信誉:若机械制造企业未能保护机密信息,不仅会失去商业优势,还可能导致声誉和信誉受损。

3. 加强商业合作伙伴的信任:签订保密协议显示企业对商业伙伴的尊重和诚信,增强双方之间的信任和合作。

三、保密协议的解读方法1. 注意协议的要点:仔细阅读保密协议,确保理解其中关键内容,特别是保密信息的定义、保密责任的界定以及违约责任的规定。

2. 注意保密期限:了解机密信息的保密期限,确保在此期限内仍需保守机密。

3. 妥善管理保密信息:了解保密信息的分类和等级,采取相应措施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如加密存储、访问控制等。

4. 建立内部保密制度:机械制造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保密制度,明确员工的保密责任和义务,加强对保密协议的宣传和培训。

四、保密协议的违约后果违反保密协议可能导致以下后果:1. 赔偿损失:一旦一方违约,非违约方有权要求赔偿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

机械制造施工中的保密条款如何保护商业机密

机械制造施工中的保密条款如何保护商业机密

机械制造施工中的保密条款如何保护商业机密机械制造施工是一个涉及商业机密的重要领域。

为了确保公司的商业机密不受泄露、窃取或滥用,保密条款在机械制造施工合同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机械制造施工中常见的保密条款以及如何保护商业机密。

1. 保密义务:在机械制造施工合同中,保密条款的首要目标是明确各方之间的保密义务。

该条款应清楚规定了项目参与方对商业机密的保护责任,并要求其在合同期间和合同终止后继续遵守保密义务。

2. 信息分类:机械制造施工涉及到大量的技术、设计和商业信息。

为了更好地保护商业机密,合同中应规定信息的分类。

对于商业机密信息,包括技术图纸、工艺流程、产品设计和营销计划等,合同应明确标记为“保密信息”并规定相应的保密措施。

3. 限制使用:保密条款还应限制参与方对商业机密信息的使用范围。

合同应明确规定商业机密信息的使用目的,并禁止参与方将其用于任何与合同无关的用途。

此外,还可以规定参与方在使用商业机密信息时需要获得发布方的书面许可。

4. 限制披露:为了避免商业机密信息的泄露,合同中应规定参与方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商业机密信息。

此外,合同还可以要求参与方对商业机密信息采取额外的保护措施,如加密和密码保护。

5. 保密期限:保密条款应明确商业机密信息的保密期限。

根据不同的情况,保密期限可以是合同期限、商业机密信息公开后的一定期限或根据各方协商确定的期限。

此外,还要规定商业机密信息在保密期限结束后的处理方式。

6. 违约责任:为了保证保密条款的有效执行,合同应明确违约责任。

违约方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包括但不限于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或依法追究法律责任等。

为了进一步保护商业机密,机械制造施工公司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内部教育和培训:公司可以定期组织内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商业机密的理解和重视程度。

员工应被告知商业机密的重要性,以及他们个人在保护商业机密中的责任和义务。

2. 访客管理:施工现场通常会有访客,为了防止商业机密的泄露,公司应对访客进行管理。

机械制造销售如何保护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

机械制造销售如何保护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

机械制造销售如何保护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在机械制造销售领域,商业机密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商业机密是指企业拥有并对外保密的商业信息,如技术、客户数据、市场策略等;知识产权则包括专利、商标、著作权等法律保护下的权益。

机械制造企业在积极开展销售业务的同时,需采取一系列措施以保护其商业机密及知识产权,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加强内部保护1. 合同与保密协议:机械制造企业应与合作伙伴签署详细的合同和保密协议,明确商业机密的保护责任和义务。

合同中应包含保密条款,并明确对违约行为的惩罚。

2. 限制内部人员权限:建立合理的内部权限管理体系,将商业机密信息仅限于需要知晓的员工,严格控制对机密信息的访问和使用。

3. IT系统安全管理:加强对IT系统的保护,设置严格的访问权限和防护措施,防止未经授权人员获取商业机密信息。

4. 员工教育与培训:定期进行员工教育与培训,加强对商业机密的意识和保密知识的培养,提高员工保密意识。

二、防范外部泄密风险1. 接触控制:合理控制外部人员对机械制造销售操作的接触,例如限制其进入研发和生产区域,确保商业机密不受未授权人员接触。

2. 信息安全技术应用: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如加密、防火墙、入侵检测等,保护商业机密信息免受外部攻击和非法获取。

3. 建立合作伙伴审核机制:在选择合作伙伴时,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背景审核,确保对方具备良好的商业道德和保密意识。

4. 加强实施监控:建立监控机制,对关键区域和重要环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和防范泄密风险。

三、知识产权保护1. 申请专利和商标:机械制造企业应及早申请专利和商标,确保其技术和品牌的独立性和合法性;并定期维护和更新相关权益。

2. 著作权保护:对于研发成果、技术文档、软件程序等,应及时申请著作权保护,确保自身的知识产权权益。

3. 监测侵权行为:建立知识产权侵权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采取措施应对侵权行为,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4.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包括专门的知识产权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申请、维权等事务。

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

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

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一、引言在现代的机械制造行业中,知识产权保密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机械制造合同的签订对于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介绍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

二、知识产权的定义知识产权是指人的智力创造在经济活动中的应用所带来的法律权利。

在机械制造行业中,知识产权主要涉及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等方面。

三、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重要性知识产权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是一项重要的资产,保护知识产权可以保障企业的利益和竞争优势。

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可以确保双方在合作过程中不泄露重要信息,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

四、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内容定义在机械制造合同中,知识产权包括但不限于专利、商标、版权和商业秘密等。

受保密的信息包括所有双方在合作过程中提供的技术、图纸、设计、数据及其它商业机密信息。

保密责任合同双方应确保对任何受保密信息的保密,并承诺在合作期间和合作结束后仍需保持机密性。

双方承诺不得以任何形式披露、使用或出售该等受保密信息。

限制使用范围受保密信息只能在合作过程中使用,并仅限于合同目的,未经另一方书面同意不得超出合同约定使用。

保密期限保密期限应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一般为合作结束后的一定期限,如3年或5年。

违约责任若任何一方违反保密义务,应承担相应责任,包括承担损失赔偿责任。

五、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解释和约定双方应对知识产权保密条款及相关义务进行充分解释和约定,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责任。

合同中可以约定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违约责任,包括违约金、损失赔偿等。

鉴于知识产权的保密性质,合同中可以约定知识产权保密条款的不可撤销性。

六、结论机械制造合同中的知识产权保密条款对于保护双方的知识产权具有重要意义。

在签订合同前,双方应充分了解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并在合同中明确约定相关的保密条款。

只有通过合同的约束和双方的共同合作,才能够达到保护知识产权的目的,维护机械制造行业的健康发展。

商业秘密由什么部门来鉴定

商业秘密由什么部门来鉴定

You don't have that many viewers, don't be so tired.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商业秘密由什么部门来鉴定目前,我国对商业秘密进行鉴定,主要是针对其中的技术信息做出,而通常经营信息是不需要鉴定的,所以这方面也没有鉴定机构。

国家科委有个知识产权中心,即国家科委鉴定中心,主要是为技术信息进行鉴定。

即商业秘密可以去国家科委鉴定中心进行鉴定。

一、商业秘密由什么部门来鉴定商业秘密包括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经营信息是不需要鉴定的,所以没有鉴定机构。

但国家科委有个知识产权中心,即国家科委鉴定中心,主要是为技术信息进行鉴定。

二、商业秘密取证方式有几种商业秘密侵权案件中,有自行取证、委托取证、公证取证、刑事取证、行政取证、法院取证等几种取证方式。

1.自行取证有关调查发现大部分的当事人会选择自行取证方式来搜集证据。

然而,很多当事人不会取证,且取证并非易事,导致自行取证的有效性不高。

而且许多人当事人认为法院应当依职权主动依法查清事实、全面调查取证,从而不够重视自行取证的范围和内容导致承担举证不能后果。

2.委托取证目前委托取证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委托ls调查取证,另一种是委托调查公司调查取证。

由于商业秘密案件专业性较强,委托ls能准确把握取证的方向、范围、手段,能凭借丰富的法律知识和办案经验,在不同阶段为当事人制定适当的取证方案。

而且法律赋予ls调查取证的权利,相对于当事人自行取证更方便。

调查公司配备的多为有侦查、调查专业技能的人员,并且有专业的调查设备,但鉴于调查公司在中国领域并不合法,调查公司的取证更多地是提供取证线索,为进一步合法取证明确方向。

3.公证取证公证保全证据指诉讼开始前,公证机关根据当事人的申请,对与申请人的权益有关的、日后可能灭失或难以取得的证据采取一定的措施,先行予以收集、固定并进行保管以保持其真实性和证明力的活动。

公证证据具有推定为真的效果,一般能为法院直接采信。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大揭密如何确保商业机密不外泄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大揭密如何确保商业机密不外泄

机械制造保密协议大揭密如何确保商业机密不外泄在机械制造行业,保护商业机密和技术秘密是至关重要的。

这些商业机密可能包括设计图纸、制造工艺、设备配方等敏感信息,一旦泄露出去,将对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竞争劣势。

为了强化保密意识、确保商业机密不被外泄,机械制造企业可以通过制定保密协议来加强内部保密管理,并与相关合作伙伴、供应商、雇员等进行保密合作。

一、保密协议的重要性保密协议是机械制造企业与相关方签订的一种法律文书,约定了各方在商业信息交流和合作中的保密义务和责任。

通过签署保密协议,企业能够在法律层面上保护自身的商业机密,确保信息不被非法获取和使用。

同时,保密协议还可以提高企业对保密工作的重视程度,明确保密政策和措施,增强内部员工的保密意识。

二、保密协议的基本要素1. 定义商业机密:保密协议应明确定义商业机密的范围和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技术资料、产品设计、客户名单、市场营销策略等。

这样可以避免歧义和纠纷,确保各方对商业机密的理解一致。

2. 保密义务和责任:保密协议应明确约定各方对商业机密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包括保密期限、保密措施、违约责任等。

例如,未经授权禁止将商业机密向第三方披露或使用,遵守保密措施,如密码保护、访问权限控制等。

3. 转让和继承:保密协议应规定商业机密的转让和继承问题。

例如,在企业之间进行业务转让时,需要明确商业机密的转让方式和受让方的保密义务。

三、保密协议的签署和执行1. 合作伙伴的筛选:在选择合作伙伴时,机械制造企业应该注重对方的信誉和保密能力。

认真评估合作伙伴的保密制度和安全防护措施,确保对商业机密的合理保护。

2. 协议签署和培训:签署保密协议前,机械制造企业应与合作伙伴进行充分沟通,明确保密要求和期望。

在签署协议后,对相关人员进行保密培训,提高员工对保密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3. 监督和检查:机械制造企业应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定期检查合作伙伴的保密执行情况。

通过开展内部审核、抽查等方式,及时发现和解决保密问题,避免商业机密的泄露。

机械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机械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

机械制造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对本公司知识产权的保护,规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鼓励员工发明创造的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的知识产权,包括:(一)专利权和技术秘密。

主要指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材料、新设计、新配方、新品种等专利权和技术秘密;(二)商标权和商业秘密。

主要是指本公司的注册商标、商号等,以及所拥有的未公开的工程、设计、市场、经营、服务、财务、管理等信息;(三)著作权(含计算机软件)。

主要指本公司的产品设计图纸及其说明、计算机软件及文档资料、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地图、摄影、录像、艺术表演、教材、规范汇编等;(四)国家法律规定保护的其它知识产权。

第三条本公司知识产权管理遵循统一管理、分工协作、规范有序的原则。

第四条本公司设立知识产权管理部,负责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

下设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各专业管理岗位,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负责相关知识产权的管理和具体工作。

其他各相关业务部门还应指定本部门知识产权管理工作的兼职人员。

第五条知识产权管理部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知识产权各类管理规定,协调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划分各岗位的管理范围与职责,指导、监督、检查其他部门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二)审核业务部门的申请,组织和建立知识产权档案管理;(三)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的申请等对外工作;(四)代表本公司负责知识产权纠纷处理、诉讼等对外工作;(五)参与签订或审核涉及本专业知识产权内容的各类合同、协议,建立知识产权合同档案;(六)组织宣传和学习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知识并交流经验。

第六条本公司员工完成公司工作任务、利用公司名义、利用公司物质条件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职务智力劳动成果,其持有权属本公司。

(一)完成本公司工作产生的智力劳动成果是指:1.执行本公司工作任务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2.履行本岗位职责所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3.完成的智力劳动成果属于所在公司的业务范围;4.离休、退休、停薪留职、辞职或调离的员工在离开原公司二年内完成的与其在原工作岗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分配任务有关的智力劳动成果。

“打商业秘密官司”秘诀:商业秘密范围如何确定——兼谈“秘密点”之理解

“打商业秘密官司”秘诀:商业秘密范围如何确定——兼谈“秘密点”之理解

“打商业秘密官司”秘诀:商业秘密范围如何确定——兼谈“秘密点”之理解在商业秘密民事诉讼中,法官在开庭之前会要求原告明确其主张的商业秘密的范围,这一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又称之为“明确秘密点”,这是此类案件必须要做的一项工作,只有原告明确了其主张的商业秘密的范围,才可以与被控侵权的信息进行比对,否则根本无法比对,案件不可能顺利审理。

明确商业秘密范围问题看似简单,在司法实践中却让许多原告吃尽苦头,要么无从下手,要么胡乱确定范围,这也是导致商业秘密案件胜诉率不到20%的主要原因。

确定商业秘密范围必须先了解信息是什么(一)“信息”一词在英文、法文、德文、西班牙文中均是“information”,日文中为“情报”,台湾称之为“资讯”,泛指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信息具有以下主要特点:1、无形性。

信息显然不是有形的物体,只能依附于载体之上。

2、可传播性。

信息是可以传播的。

3、内容性。

信息承载了一定的内容,就某项信息而言,其内容可能是单个信息,也可能是多个信息的组合。

如某个企业名称,就是一个单个企业名称信息,而一个企业的工商登记信息,则由企业名称、注册资本、股东名录与出资额、企业地址等多个信息共同组成。

(二)信息依附于信息载体,但信息与载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信息通过载体体现,它可以打印或写在纸上、以电子方式存储、在固态物体上表现、用邮寄或电子手段传送、呈现在胶片上或用语言表达。

信息与载体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无形的,后者一般是有形的,信息通过载体而表现,但不能将信息与载体混为一谈。

以某设计方案为例,该设计方案作为信息可以记载于纸质载体上,成为纸质设计文件,也可以记载于电子载体上(硬盘、U盘),成为电子设计文件,但信息的内容是完全相同的,只是载体不同。

如何理解商业秘密中的“信息”确定商业秘密的范围实际上就是确定需要保护的信息的范围,我国法律没有对“信息”进行明确定义,在司法实践中许多当事人在确定信息范围时会非常困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00年第 1 2期
S in e a d T c n lg n g me t s ac ce c n e科技管理研究 n e r h h o o y Ma a e Re
2 l o 1 O0N . 2
文章 编 号 :10 7 9 (0 0 1 0 2 0 0 0— 6 5 2 1 )02— 24— 3
务的鉴定机构中 ,每年受理 的商业 秘密鉴定约 占所有 知识 产 权鉴定 的4 %左右 ,其 中涉及机械制造技术信息 的商业 秘密 0 鉴定 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鉴于机 械制造技术信息有着其本 身
的特 点 ,此类 鉴 定 中有 许 多 问 题 值 得 我 们 研 究 和 探讨 。本 文 主要对机械制造技术商业秘 密鉴定涉及 的若 干方 面问题 ,结 合鉴定工作实践进行探讨。
①构成秘密的信息客体是秘密的 ,即信息的整体的确切组合 ; 或信息各组 成要素的确切 内容 ;或组成要素 的确切组合不为 公知 ,其中最后一种情况 在实际 中最 为普遍 ,这一点 ,在本 文后面会有较详细的讨论。②感受秘密信息的主体是相对的 , 也就是说 ,“ 商业 秘密不 为公众所 知悉 ”不等 于 “ 任何人都 不知道该商业秘 密” 。当证 实权 利人能 够保证秘 密信 息保持 在一个有限的范 围,能够使得 产生商业竞 争优势 ,则足 以证 实秘密信息 的秘密性存在 。一 个明显 的例子是 :工厂中所使 用 的机械图纸以及相关的技术 文档 ,必须发放 到工人手 中作 为作业指导 ,方能使 得机械 的生产正常进行 ,这 种在局部范 围对秘密信息 的披露是生产所 必须 的,只要工 厂执行保密管 理制度 ,对相关的工作人员签 订了有关保密 协议等 ,这种秘 密信息的有 限度披露并不影 响技术信息的秘密性。
机 械制 造技 术 信 息商 业 秘 密鉴 定 的探 讨
何 谦 ,张甫 筠
( 东省专利信息 中心 ,广 东广州 50 7 ) 广 10 0
摘 要 :与 商 标 、 专利 及 著 作权 一 样 ,商 业秘 密作 为 知识 产 权 的重 要 组 成部 分 ,在 中国 司 法界 、及 社 会舆 论 中备
1 2 实用性 和 价 值据我国的 《 反不正 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 款以及 《 刑 法》 第二百一十九条第三 款 ,即: “ 本条所 称商业秘 密 ,是 指不为公众所知悉 ,能为权利人 带来经济利益 ,具有实用 性 并经权利人采取 保密措施 的技术 信息和经 营信息 ” 由此 可 。 知 ,我国法律规定 的商业 秘密有三个 构成要件 ,即 ( ) 秘 1 密性 ;( )实用性与价值性 ;( )保密性。因此 ,要判 断某 2 3 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 ,要看其是 否满足以上三个要件 。在 实践中 ,由于技术信息涉及专业技 术 ,因此 司法机关 、当事 人等多委托 专业 的鉴 定机 构就 技术 信息 是否 构成 商业 秘 密 ( 以下简称技 术秘 密)进行 鉴定 ;而经营信 息是否构 成商业 秘密则通常 由司法机关 直接认定 。本文仅 围绕 商业秘密 中的 技术秘密在 司法鉴定 中的有关问题进行论述。
文献 标 识 码 :A
知识产权具 有专业 性强 、涉及 的技术 领域广泛 等特点 。 知识产权纠纷案件通 常涉 及复杂的技术 问题 ,所 以在 司法实 践中往往采取专 家咨询和技术 鉴定 来帮助认知和确定 有关 的 技术 问题 ,协助案件 的侦 查和审判 ,司法鉴定 已成为 审理知
识 产 权 案 件 的一 个 重 要 的 辅 助 手段 。 商业秘密案是众多知识产 权案件 中的一种 ,在笔者所 服
受关注。笔者从 事知识产权司法鉴定工作,接触不少商业秘 密的鉴定案例 ,其 中机械制造技术信息商业秘密鉴
定 占很 大 比例 。 结合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信 息 的 特 殊 性 ,对 机 械 制 造 技 术 信 息 商 业 秘 密 鉴 定 的 若 干 方 面 问 题 进 行
探讨 。
关键 词 :技 术信 息 ; 商业 秘 密 ;机 械 制 造 中 图分 类 号 :D 5 3 F 2
1 1 秘 密性 . .
最高人 民法院 《 于审理不正 当竞 争 民事案 件应 用法律 关 若干问题 的解释》 第十条规 定 : “ 有关信 息具有现实 的或者 潜在的商业价值 ,能为权利人 带来 竞争优势 的 ,应 当认定 为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条第三款 规定的 ‘ 能为权利人带 来经济 利益 、具有实用性 …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 于禁 止侵犯 关 商业秘 密行为 的若 干规定 》第 二条第 三款 亦有类 似的规定 。
可 见 ,技 术 秘 密 的实 用 性 和 价 值 性 的 总 体 标 准 有 两 个 ,一 是 具有产业竞争优势 ,二是能为权 利人带来经 济利益。从 上述 表达中我们还可以注意到 ,构成商业秘 密的信息不仅 指那些
对于秘密性 的要求 ,有关 的法律规 定十分明确 : 《 反不 正当竞争法》 的相关规 定为 “ 为公 众所知 悉” 07年 2 不 ;20 月 1日起施行 的最高人民法院 《 关于审理不正 当竞 争 民事案 件应用法律若 干问题 的解释》 第九条规 定 : “ 有关信 息不为 其所属领域 的相关人员普遍 知悉和容易获得 ,应 当认 定为反
容不为不负有义务的特定范围人所知 ” 。这一点 ,从 T IS … RP 协议可 以得到比较清楚 的了解。T I 协议 有关商业 秘密 的 RP S 定义 ,是 目前 国际认可的保 护标准 ,T IS协议第 3 RP 9条对于 商业秘密的有关规定是 :其 在某种意义 上属于秘密 ,即其整 体或者要素的确切体现或组合 ,未被该信息 通常涉及有关范 围 的人 普遍 所 知 或 容 易 获 得 。这 里 主 要 包 含 二 个层 面 的含 义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