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硝酸酯临床应用分析

硝酸酯临床应用分析

硝酸酯临床应用分析1. 引言1.1 硝酸酯的概述硝酸酯类药物是一组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

硝酸酯主要通过与平滑肌细胞中的硝酸酯受体结合,释放一氧化氮(NO),从而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改善心脏供血,缓解心绞痛等症状。

1.2 硝酸酯在临床上的重要性硝酸酯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治疗领域具有重要地位,是治疗心绞痛、高血压和心力衰竭等疾病的一线药物。

其通过改善心脏的血流动力学,降低心肌耗氧量,为患者提供快速缓解症状的效果。

1.3 文献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对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研究发现,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具有广泛的适应症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然而,硝酸酯类药物的副作用和并发症也不容忽视,需要临床医生在用药过程中加以关注和防范。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综述,可以为硝酸酯的临床应用提供更为科学和合理的指导。

2 硝酸酯的作用机制2.1 硝酸酯的化学性质硝酸酯是一类含有硝基(-NO2)的化合物,其分子结构中含有硝酸基与一个或多个烃基通过氧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硝酸酯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其结构的不稳定性,容易在光、热、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分解。

这种不稳定性使得硝酸酯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需要特别的注意。

2.2 硝酸酯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硝酸酯进入人体后,主要通过肝脏的酶系统进行代谢。

在肝脏中,硝酸酯被还原为亚硝酸酯,然后进一步分解为一氧化氮(NO)和其他代谢产物。

一氧化氮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扩张血管,降低血压,这是硝酸酯发挥药理作用的关键步骤。

2.3 硝酸酯的药理作用硝酸酯的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释放一氧化氮(NO),激活血管平滑肌中的鸟苷酸环化酶,导致环鸟苷酸(cGMP)水平升高,进而引起血管平滑肌松弛,血管扩张,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脏的氧供需平衡。

此外,硝酸酯还可以减少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降低心脏的做功,对治疗心绞痛、高血压等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硝酸酯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发挥其药理作用: - 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前列环素和内皮舒张因子,进一步增强血管的扩张。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应用标准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应用标准

预防心肌梗死
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 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提高患者生存率。
安全性评价
不良反应
硝酸酯类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头 痛、低血压、反射性心动过速等,但 多数患者能够耐受。
禁忌症
药物相互作用
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心血管药物如β 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合用时 需谨慎,避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对硝酸酯类药物过敏、严重低血压、 急性循环衰竭等患者应禁用此类药物。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市场增长
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心血管疾病负担的增加,硝酸酯类药物市
场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预计未来几年市场增速将保持稳定,市场规模
将持续扩大。
02
技术创新
随着医药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药物的研发上市,硝酸酯类药物的治疗
效果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新型给药途径和剂型的开发也
02 硝酸酯类药物主要应用领 域
心绞痛治疗
缓解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 加心肌血流灌注,从而缓解心绞痛症 状。
改善心肌缺血
硝酸酯类药物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状态,减少心绞痛发作 频率和持续时间。
心肌梗死预防和治疗
预防心肌梗死
通过长期应用硝酸酯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肌梗死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硝酸酯类药物可按需使用, 也可长期使用,具体根据 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剂量调整及给药途径
剂量调整
初始剂量宜小,根据患者反应逐渐增加剂量,直至达到最佳疗效。
给药途径
硝酸酯类药物可通过口服、舌下含服、静脉注射等途径给药,具体途径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而定 。
合并用药注意事项
避免与禁忌药物合用
硝酸酯类药物与某些药物如西地那非等合用 可能导致严重低血压,应避免合用。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CME1培训讲学

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的应用与发展-CME1培训讲学

ISMN 静脉给药价值不大,不如ISDN和 GTN静脉给药更能满足临床治疗需要
硝酸酯的耐药性
耐药性诊断
临床症状显示原有的药物剂量不足,需 不断增加硝酸酯的剂量才能维持原治疗 效果;
通过运动试验评价; 血液动力学指标评价(RA压,PCWP,
SVR,体积描记器)。
耐药性学说
SH基耗竭; 体液内分泌如RAAS系统反向调节; NO被氧自由基灭活(其中血管紧张素Ⅱ
500
450
400
5-ISMN 静脉滴注
350
5-ISMN 口服
300
250
200
150
有效血药浓度
100
505mg/h 4h静滴 Nhomakorabea0
0.08 0.25 0.5 1 1.5 2
3
4
5
6
10 16
时间/h
Studies on the pharmacokinetics of three nitrate drugs after different routine administration Juncheng etl.
NiemeyNerieMm.G.eyeet arl:M12.G0 y.earestoaf Nl:it1ra2te0Tyheeraaprsy,2o00f0N,9i0trate Therapy,2000,90
硝酸酯类制剂特点
硝酸酯制剂类型
GTN ISDN ISMN
起效时间 GTN ISDN ISMN
1-3 分 舌下
1-5 分 舌下. 10-15分 口服
15-30分 口服
脂溶性 &首关效应
GTN ISDN ISMN
GTN ISDN ISMN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硝酸酯类和亚硝酸酯类治疗心绞痛的作用机理抗心绞痛药可通过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供血及供氧量,恢复心肌氧的供需平衡而发挥其抗心绞痛作用。

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有硝酸酯类及亚硝酸酯类、p受体阻断药及钙拮抗剂等。

本节介绍药物多数为硝酸酯,少数为亚硝酸酯。

其中以硝酸甘油最为常用,硝酸异山梨酯与戊四硝酯属长效硝酸酯类,亚硝酸异戊酯可供吸入用,但因副作用多,现已少用。

作用机理:降低心脏前后负荷及降低心肌耗氧量硝酸酮类直接松弛平滑肌,尤其是血管平滑肌,对全身动脉及静脉血管均有舒张作用,但舒张毛细血管后静脉(容量血管)远较舒张小动脉的作用强,降低前负荷大于降低后负荷,从而减轻心脏负担,增加心脏排血量。

改善心脏与大脑的血液循环硝酸酯类药物扩张冠状动脉为“正”扩张作用。

所谓“正”扩张是指即扩张正常冠状动脉,也扩张硬化狭窄的冠状动脉,扩张大的冠状动脉,也扩张侧支血管。

从而增加狭窄段冠状动脉供血,改善心肌血液循环。

解除冠状动脉痉挛从而改善循环及防止血管不通。

升高血液中前列腺素E 现研究证实,硝酸酯类药物可以增加血液中前列腺素E,抗血小板粘附聚集,因而有抗凝及扩张血管效应。

适应证:1、各种类型心绞痛以劳力型心绞痛疗效最佳;2、急性及陈旧性心肌梗死主要效应有:改善心肌供血;减轻心脏前负荷;降低肺循环阻力,减轻肺瘀血;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血量;缩小梗死范围;减少与防止心绞痛发作;3、充血性心力衰竭主要机制:降低肺循环阻力,防治肺瘀血;改善心肌供血,从而改善收缩功能与舒张功能;降低周围血管阻力,增加心脏排血量;减轻心脏前负荷,减轻心脏后负荷,缓解肺瘀血;降低心肌耗氧量。

4、隐性心肌缺血防治冠脉痉挛,改善心肌供血;5、急性肺水肿降低肺循环阻力,消除肺瘀血及肺水肿;6、高血压病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高血压,改善靶器官供血;7、肺动脉高压解除支气管痉挛,扩张肺动脉及防止肺动脉痉挛;8、呼吸窘迫综合征消除肺血管的痉挛,减少肺血管渗出,消除肺间质水肿。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硝酸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比较
硝酸甘油
硝酸异山梨酯
5-单硝酸异山梨酯
起效时间
最大效应 清除半衰期 生物利用度
快,1~3min
5min 3~5min,停药后 作用迅速消失 80%
快,舌下含服3-5 慢,平片30-60min,缓释
min;平片15-45
片60-90min
min,缓释片60 min。
舌下含服:15min
缓慢,24小时左右,不易 调整剂量
静脉20min;舌下含 4~5小时,停药后血液中 服1h;口服4h。 药物不易消除
20%-25%
100%
脂溶性
+++
首关效应

活性代谢产物 无
血液透析清除率 低
++
+


5-ISMN

2-ISMN
不能

抗心肌缺血治疗的常用硝酸酯药物及剂量1
药物名称
硝酸甘油 舌下含服 喷剂 透皮贴片 静脉滴注
3)代谢产物经肾排出,不能经血液透析清除。
常用药物特点—单硝酸异山梨酯
1)口服胃肠道吸收完全,无肝脏首过清除效应,利用度近乎100%; 2)无需肝脏代谢,直接发挥作用;
主要经肾脏排出,其次为胆汁排泄。肾功能受损对本药清除无影 响,且由血液透析清除。 3)平片:30-60min起效,作用持续3-6h; 缓释片:60-90min起效,作用持续12h,t1/2=4-5h。 4)该药无肝脏首过消除效应,但静脉滴注的起效、达峰及稳态时间明 显延迟于口服;静注可能造成血液动力学的急剧变化和难以预计的后 期药物蓄积效应。不宜使用静脉剂型。
--真性耐药(亦称血管性耐药):最普遍,发生于长 期(>3天)连续使用后引起血管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

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建议硝酸酯类静脉制剂要紧用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衰)及高血压急症的急危重症期。

口服制剂要紧用于冠心病及心衰的长期及稳按期医治。

急危重期和稳按期医治时关注的重点有所不同:急危重期医治关注的是如何能迅速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固病情及减缓病症,追求的是药物医治成效;稳按期关注的是如何维持疗效、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耐药、改善预后。

一、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制剂的临床应用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具有起效快、便于调剂的特点,要紧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急性心衰或慢性心衰加重期、高血压急症、冠脉旁路移植术(CABG) 围手术期和经皮冠脉造影或介入术中。

(一)ACS硝酸酯类药物作为抗心肌缺血药物用于ACS(包括急性ST 段举高型心肌梗死、非ST 段举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固性心绞痛),是操纵急性心肌缺血最经常使用的药物之一。

1.ACS 时应用指征ACS 起初发病48h 内为操纵心肌缺血,或为操纵归并存在的高血压、心衰需要持续静脉应用硝酸酯。

病症减缓后12-24h 可停止静脉用药。

2.ACS 时硝酸酯类药物静脉应用注意事项(1) 处置好硝酸酯类药物与其他抗心肌缺血药物的关系:硝酸酯、β受体阻滞剂及钙拮抗剂是用于抗心肌缺血的三大类药物。

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均为抗心肌缺血的首选药物,ACS 时硝酸酯类药物与β受体阻滞剂常联合应用。

如合用显现低血压等不能耐受情形时,应优先保留β受体阻滞剂,停用硝酸酯类药物。

因β受体阻滞剂既可改善缺血病症又可改善预后,而硝酸酯类药物要紧用于改善病症,尚无改善心血管预后的证据。

若是已经利用了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仍有心绞痛发作,或考虑为痉挛性心绞痛时可选用钙拮抗剂。

(2) 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时慎用硝酸酯类药物:下壁、右室心肌梗死患者常因右室功能障碍,而致左室舒张末期容量减少,显现低血压,硝酸酯类药物的血管扩张作用易致左室前负荷进一步下降,加重低血压状态,不宜利用。

但如显现血压升高伴心肌缺血相关病症或心衰时,在周密监测下可应用硝酸酯类药物。

硝酸酯临床应用分析

硝酸酯临床应用分析
(如:心外膜下的冠状动脉)
(3)大剂量:扩张阻力小动脉血压
硝酸酯类药物分类
1. 硝酸甘油(NG) 2. 二硝酸异山梨醇酯(消心痛ISDN) 3. 5-单硝异山梨醇酯(ISMN)
亚硝酸异戊酯及戊四醇酯临床上已基本不用 这三种硝酸酯可用于不同的给药途径,形成不
同制剂,以满足终止及预防心绞痛发作的需要
不同给药途径特点
(4)改善心室重构
抗心衰
(5)抑制心肌纤维化
(6)抑制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皮
(7)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过氧化
抗AS
(8)抑制LDL过氧化
(9)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栓
临床应用情况
心肌缺血 多种类型心力衰竭 多种类型肺动脉高压 多种类型高血压 高血压危象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禁用:对硝酸盐类药物过敏者 慎用:青光眼、甲状腺机能减退、
是硝酸异山梨酯(ISDN)分解后的主要功能成份 对正常血压影响有限 可避免血压宽幅波动
临床应用注意事项
除须遵循硝酸酯类药物的共同注意事项外,还需 注意:
使用微量注射泵 衡量持续给药 从小剂量开始 1-2mg/h 适时调整用量 最大10mg/h 用量个体化原则 据临床情况 个别人短时可
单硝酸异山梨酯含一个硝基,体内NO释放稍慢, 但静脉给药缓解心绞痛起效速度并不慢;几分钟 就能够显著减轻心绞痛症状
口服给予单硝酸异山梨酯的起效时间要慢于舌下 含服硝酸甘油
用于心衰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面对衰竭的心脏……
利尿剂和血管扩张剂可以改善症状……
减负! ①
Various targets for therapies used in AHF
成的副作用 便于维持恒定的疗效,防止再次发生冠脉痉挛

硝酸酯类药物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应用

起效时间 首过效应 生物利用度 清除半衰期
三种硝酸酯类药物的比较
有效浓度维持时间
失活方式
/
肝脏代谢
2-4h
肝脏代谢
8 – 17 h
葡醛酸结合物经肾脏排泄
5-ISMN静脉20mg/h与一次性口服20mg曲线重合
硝酸酯剂量依赖性的血管舒张效应

容量血管扩张: 回心血量下降 心室容积下降 左心室灌注压、收 缩压下降 心室壁张力下降 (心肌需氧量的决 定因素) 心肌前负荷下降
5.高血压急症及围手术期高血压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是指南推荐的为数不多的治疗高血压 急症的静脉制剂之一,尤其适用冠状动脉缺血伴高血压 危象者。
• 静脉滴注硝酸甘油亦常用于围手术期的急性高血压治疗, 尤其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权威指南推荐
国外指南推荐
2006 ESC 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
β受体阻滞剂不能耐受或者疗效较差时,尝试CCB或长效硝酸酯(I)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心内4科 常亮
目 录
• 硝酸酯类药物的发展历史
• 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学特性
• 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 硝酸酯药物的应用剂量与方法
• 硝酸酯类药物临床应用的相关问题 • 硝酸酯的禁忌症 • 总结
一.硝酸酯简史
1950年 1879年 1846年
第一次合成 硝酸甘油 硝酸甘油首 次用于心绞 痛患者的治 疗 第一个新合 成的硝酸酯 分子二硝酸 异山梨酯在 瑞典上市
5.不同的硝酸酯制剂存在着药代动力学、制剂特点、应用方法、 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等方面的不同。 6.规范合理的应用是关键。
“Durules ”制剂工艺
依姆多采用的Durules技术 为多孔的基质骨架结构,活性药物5-ISMN 非均匀地分散在基质骨架中,透过孔向外扩散释放。骨架外围药物分布密度 高,释放速度快,包埋在深层的则相反,药物分布密度低,释放速度慢。

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的临床应用

硝酸盐的头痛问题
发生率20-30%,头痛是硝酸盐起作用的一个标志
为避免头痛而改变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方案,很可能同 时放弃了硝酸盐的抗心绞痛效益
阿斯匹林缓解单硝酸异山梨酯引起的头痛,而又不损害后 者的抗心绞痛作用 头痛:剂量正相关,短时性(1周左右)。因此,单硝酸异山 梨酯治疗可从小剂量开始,几天后调高至目标剂量 头痛消失并不意味着抗心绞痛作用丧失(NEJM 98, 338:520)
AHA/ACC Guidelines
AHA/ACC的ACS 治疗指南
急性期硝酸酯药物应用的注意事项:


高血压病 :解除小动脉痉挛,降低高血压,改善靶器官供血;
肺动脉高压: 解除支气管痉挛,扩张肺动脉及防止肺动脉痉挛;

ARDS:消除肺血管的痉挛,减少肺血管渗出,消除肺间质水肿。
常用药物用量及用法-硝酸甘油
在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化硝酸甘油片能迅速缓解心绞痛的发作,提 高运动耐受量和改善心电图缺血性变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常在3分钟内 见效,持续30—45分钟。也可以用于预防,当出现发作先兆或有激发心绞 痛的情况时,立即舌下含化可避免发作。 (1)口服:硝酸甘油在肝脏内迅速代谢,存在明显的“首剂效应”, 生物利用度极低,<10%,因此口服硝酸甘油片无效,然而口服大剂量硝 酸甘油缓释剂,有预防心绞痛发作效应。半衰期为2~3小时,有效作用时 间为10—12小时。 (2)静脉点滴:硝酸甘油静脉点滴为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 作的有效药物,然而静脉滴入剂量不同,效应不同。小剂量5IOμ g/分钟, 降低肺动脉楔压,入量40—60μ g/分钟不仅对静脉系统有扩张作用,且 也扩张动脉,治疗心绞痛往往须在40—60μ g/分钟以上,最大剂量可达 lOOμ g /分钟以上。 (3)皮肤用药:有两种方式,①2%硝酸甘油软膏,均匀涂于皮肤上, 每次直径2—5厘米,给药60—90分钟即达最大血药浓度,可维持4—6小时; ②硝酸甘油贴片,用药后1小时可达到有效血浓度,每贴内含硝酸甘油 20mg,能维持疗效达12—24小时,预防心绞痛发作较好。

硝酸酯类药物应用现状与规范使用_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

硝酸酯类药物应用现状与规范使用_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

《硝酸酯类药物应用现状与规范使用_硝酸酯类药物有哪些》摘要:了解硝酸酯类药物的制剂和剂型特点对于正确使用至关重要,硝酸酯静脉给药途径起效亦较快,而且作用恒定,易于调节剂量,同样不经过肝的首过代谢,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应用最常见的误区就是连续给药,往往出现因患者心绞痛控制不好,连续几天静滴硝酸酯,另加口服或外贴硝酸酯药物硝酸酯类药物在临床上已有130多年的应用历史。

硝酸甘油与阿司匹林、地高辛一起被誉为心血管领域药物的三棵“长青藤”,至今还在被广泛使用。

硝酸酯类药物治疗心肌缺血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

随着新的心血管药物不断面世以及循证医学的发展,硝酸酯类药物的地位有所变化。

美国ACP/ACC《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疗指南》(2005年)指出,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或冠心病的患者,硝酸酯类并未显现出有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对有症状的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使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或使用硝酸甘油气雾剂来快速缓解心绞痛,仅为减轻症状。

硝酸酯类药物目前仍是临床上常用的药物,在急救中更是必不可少。

AHA/ACC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指南中,把硝酸酯类药物作为急性抗缺血和抗心绞痛治疗的I类推荐。

中国《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与治疗指南》(2007)对抗缺血治疗的建议中将硝酸酯类药物作为I类推荐(证据水平C)。

Richard Mueller教授在《心血管药物治疗》一书中写道:“硝酸酯尽管未显著改善心肌梗死患者的总死亡率,但是对其他许多终点有着有益的影响,能明显安全地缓解胸痛,此外,还能改善左室功能,限制梗死面积和缺血损伤……因此,硝酸酯类仍是治疗急性心梗的基石之一,特别是并发左室功能不全或进行性心肌缺血。

” 硝酸酯类药物缓解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是增加心肌血供和减少心肌氧耗,其基本作用是扩张血管平滑肌,对静脉和动脉均有扩张作用,但对静脉作用大于动脉。

这种扩张血管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即小剂量的硝酸酯即可扩张静脉,且扩张效应已接近最大,使得前负荷下降。

硝酸酯类药物的综合临床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的综合临床应用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20C HI N A FO REI GN M ED I CA L TR EATM ENT药物研究硝酸酯类药物主要用于抗心绞痛和抗心肌缺血。

最常用的硝酸酯类药物有:三硝基异山梨酯(硝酸甘油)、二硝酸异山梨酯(消心痛)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如长效异乐定、I m dur 、德脉宁、鲁南欣康等)。

硝酸酯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机制是:扩张静脉和适当扩张中等动脉,使心脏的前负荷和后负荷减轻;扩张冠状动脉(包括狭窄处血管),同时扩张侧支血管,增加缺血区心肌的血流供应。

因此,硝酸酯类药物可减轻心脏的做功和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供血,缓解心绞痛和心力衰竭症状。

1临床常用硝酸酯类药物的剂型有以下几类1.1速效类硝酸甘油、硝酸甘油口腔喷雾剂、消心痛口腔喷雾剂等。

硝酸甘油舌下含通常1~2m i n 起效,4~5m i n 达峰浓度,30m i n 后作用消失。

与硝酸甘油相比,喷雾剂型起效更快,一般30s 起效,3~4m i n 达峰浓度,作用亦可持续30m i n 。

喷雾剂型除起效快的优点外,调节使用的剂量更方便,同时更适合有口腔干燥的患者。

消心痛亦可口含使用,1~2m i n 起效,6m i n 达峰浓度,作用持续1~2h 。

1.2中效类消心痛和5-单硝酸山梨醇酯为中效和中长效制剂,消心痛生物利用度较低(30%~40%),口服后30m i n 起效,作用可持续4~6h,由于该药生物利用度较低故小剂量(每次<10m g)使用相当于安慰剂,有效使用剂量为10~40m g/次,最佳使用剂量为每次15~30m g 。

5-单硝酸山梨醇酯生物利用度为100%,口服后60m i n 起效,作用可持续6~8h,使用剂量为每次20~40m g 。

1.3长效类硝酸甘油软膏、硝酸甘油皮肤喷雾剂、硝酸甘油贴片以及5-单硝酸山梨醇酯缓释制剂等。

2硝酸酯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硝酸酯类药物具有药理活性的机制是它们具备释放一氧化氮(N O )的能力。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

硝酸酯类药物的应用酸酯(organic nitrates,以下简称硝酸酯)是现代使用最为广泛的抗心肌缺血药物之一,尽用已长达百余年,但目前仍存在用药方法不正确、剂型选择不合理、适应证掌握不严格以及对视程度不够等问题。

为进一步规范硝酸酯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和学学会心脑血管病专业委员会共同制定此共识。

硝酸酯的药理学特性用机制非内皮依赖性的血管扩张剂,无论内皮细胞功能是否正常,均可发挥明确的血管平滑肌舒张效酯进入血液循环后,通过特异性的代谢酶转化为活性的一氧化氮分子(NO),与血管平滑肌细O受体结合后,激活细胞内鸟苷酸环化酶(sGC),使环磷酸鸟苷(cGMP)浓度增加,Ca2+水平起血管平滑肌舒张。

主要作用机制与以下环节相关:(1)降低心肌氧耗量:扩张静脉血管,使血液贮存于外周静脉从而减少回心血量,降低心脏前负荷和室壁张力;扩张外周阻力小动脉,使动脉血压和心脏后,从而降低心肌氧耗量。

(2)扩张心外膜狭窄的冠状动脉和侧枝循环血管,使冠脉血流重新分缺血区域尤其是心内膜下的血流供应。

在临床常用剂量范围内,不引起微动脉扩张,可避免“冠”现象的发生。

(3)降低肺静脉压力和肺毛细血管锲压,增加左心衰竭患者的每搏输出量和心输善心功能。

(4)抗血小板聚集、抗栓、抗增殖、改善冠脉内皮功能和主动脉顺应性、降低主动等机制,亦可能在硝酸酯的抗缺血和改善心功能等作用中发挥协同效应。

酸酯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常用的硝酸酯包括:短效的硝酸甘油(Nitroglycerin,NTG)和长效的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 nitrate,ISDN)以及5-单硝酸异山梨酯(Isosorbide 5-mononitrate,ISMN)等,短效制剂主止缺血发作,而长效制剂则主要用于预防缺血发生,其药代动力学特点区别显著。

硝酸甘油油是硝酸酯的代表药物,易从口腔粘膜、胃肠道和皮肤吸收,有舌下含片、静脉、口腔喷剂和等多种剂型。

舌下含服该药吸收迅速完全,生物利用度可达80%,约2-3分钟起效,5分钟达,作用持续20-30分钟,半衰期仅数分钟。

硝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方程式总结

硝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方程式总结

硝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方程式总结酯交换反应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反应类型,其在实际生产和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硝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更是一类备受关注的反应,具有重要的军事和民用价值。

本文将对硝酸酯的酯交换反应进行总结及方程式列举,以加深对该反应的理解。

硝酸酯是含有硝基基团(-NO2)的酯化合物,它们通常由硝酸与醇进行酯化反应而得。

在酯交换反应中,硝酸酯与酯或醇发生反应,通过交换其中的酯基或醇基形成新的硝酸酯。

下面将分别介绍硝酸酯与酯、醇的酯交换反应。

1. 硝酸酯与酯的酯交换反应硝酸酯与酯的酯交换反应是一种反应活性较高的化学反应。

在反应中,硝酸酯的硝基(-NO2)与酯的酯基发生交换,形成新的硝酸酯。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硝酸酯与酯的酯交换反应方程式:(1)硝酸甘油与乙酸异丁酯反应:CH3COOC4H9+CH3ONO2→CH3COONO2+C4H9OH(2)硝酸甘油与三乙酞反应:(CH3CH2)3COOC4H9+CH3ONO2→(CH3CH2)3COONO2+C4H9OH(3)硝酸乙酯与二甲苯反应:CH3C6H4CH3+CH3ONO2→CH3C6H4CH2ONO2+CH3OH以上方程式仅是硝酸酯与酯的酯交换反应中的一部分例子,通过这些反应,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结构的硝酸酯。

2. 硝酸酯与醇的酯交换反应硝酸酯与醇的酯交换反应同样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这种反应中,硝酸酯的硝基与醇的氢发生交换,生成新的硝酸酯。

下面是一些典型的硝酸酯与醇的酯交换反应方程式:(1)硝酸甘油与乙醇反应:C2H5OH+CH3ONO2→C2H5ONO2+CH3OH(2)硝酸乙酯与甲醇反应:CH3OH+CH3ONO2→CH3ONO2+CH3OH(3)硝酸异丙酯与正丙醇反应:CH3CH2CH2OH+C H3ONO2→CH3CH2CH2ONO2+CH3OH通过这些酯交换反应,我们可以得到不同的硝酸酯化合物,进而应用于不同领域。

总结起来,硝酸酯的酯交换反应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通过反应可以合成不同结构的硝酸酯。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化学式在化学领域中,硝酸酯是一类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化合物。

其化学式通常以R-ONO2的形式表示,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ONO2代表硝酸基团。

硝酸酯具有多种结构和性质,因此在不同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硝酸酯具有较高的爆炸性,这使得它在军事和民用炸药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硝酸甘油酯是最常见的硝酸酯之一,它是一种黄色透明的液体,常用于制造炸药和火药。

此外,硝酸酯还可以用作推进剂,用于火箭发动机和航天器的推进系统。

除了在军事领域中的应用,硝酸酯还在医药和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硝酸甘油酯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治疗的药物,它通过扩张血管,降低心脏负荷,从而减轻心绞痛症状。

硝酸酯还可以用作溶剂和催化剂,在化学合成和有机合成中起到重要作用。

硝酸酯的制备方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硝化反应制备。

在硝化反应中,有机物与硝化剂如硝酸或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酯。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实验室研究中。

然而,硝酸酯也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由于其高度爆炸性,需要严格控制其制备和使用过程,以确保安全性。

此外,硝酸酯还具有一定的毒性,需要注意防护和储存。

因此,在使用硝酸酯时,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以确保人身安全和环境保护。

硝酸酯作为一类重要的化合物,在军事、医药和化学工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的化学式R-ONO2代表了无尽的可能性和创新,而它的特殊性质使得我们能够在多个领域中受益。

然而,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其潜在的危险性,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通过正确的使用和管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硝酸酯的优势,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们的化学式通常为R-ONO2,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爆炸性,因此在处理和储存时需要极高的安全措施。

硝酸酯的制备过程相对简单,一般通过硝化反应来实现。

在这个反应中,硝酸与醇类反应生成硝酸酯。

例如,甲醇和硝酸反应可以得到甲醇硝酸酯。

硝酸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作为炸药的主要成分之一,硝酸酯被广泛用于制造炸弹、炸药和火箭燃料。

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可控性,硝酸酯炸药成为军队和研究机构的重要选择。

除了军事应用,硝酸酯还可用于燃料和推进剂。

例如,硝酸甘油是一种常见的推进剂,广泛应用于火箭发动机和喷气发动机。

它的高能量密度和可调节的燃烧速率使其成为理想的燃料选择。

然而,尽管硝酸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有广泛应用,但其制备和使用都需要高度的安全措施。

由于其易爆性,一旦不当处理或储存,可能造成严重的事故和损失。

因此,在制备和使用硝酸酯时,必须遵守严格的安全标准和操作规程。

硝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尽管它的制备和使用需要极高的安全措施,但其高能量密度和可控性使其成为军事和民用领域的理想选择。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硝酸酯的危险
性,并在使用时保持高度警惕和安全意识。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化学式

硝酸酯化学式硝酸酯是一类具有高度爆炸性的有机化合物,其化学式通常表示为R-ONO2,其中R代表有机基团。

这些化合物通常是无色或黄色的液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尽管它们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但它们也是极具危险性的。

硝酸酯广泛用于制造炸药和火箭推进剂。

它们的高能量密度使它们成为理想的爆炸性物质。

然而,由于其极度不稳定性,处理硝酸酯需要极其小心。

一点点火花或摩擦就足以引发它们的爆炸。

在制造过程中,硝酸酯需要严格的控制条件。

它们通常以混合物的形式存在,其中包括硝酸和醇。

这些混合物必须在精确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反应,以避免不可预测的爆炸。

硝酸酯的爆炸性质使得它们在军事和炸药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它们可以用作炸药的主要成分,用于制造炸弹、地雷和火箭弹。

此外,硝酸酯还可以用于制造烟花和焰火,为人们带来美丽的瞬间。

然而,由于硝酸酯的危险性,对其使用和储存需要严格的管制。

只有经过专业训练和授权的人员才能处理和操作这些化合物。

同时,硝酸酯的储存也需要特殊的设施,以确保安全性。

尽管硝酸酯具有巨大的威力,但它们的使用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风险。

由于其高度不稳定性,意外的爆炸事件时有发生。

这些事件不仅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还可能对周围环境和居民造成严重的伤害。

因此,对硝酸酯的研究和使用必须始终以安全为首要考虑。

科学家和工程师们致力于寻找更稳定和安全的替代品,以减少潜在的危险。

同时,严格的法规和标准也被制定和执行,以确保硝酸酯的合理使用和储存。

尽管硝酸酯存在诸多危险,但我们不能否认它们在军事、炸药和烟花行业中的重要性。

只有在正确的条件下,经过适当的授权和训练,才能安全地处理这些化合物。

通过更加严格的监管和创新的科技,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硝酸酯的高能量特性,同时保障人们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硝酸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班级:石化3124*名:***学号: ********指导教师:**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二O一五届毕业设计任务书专业:石油化工生产技术班级:石化3124 姓名:王尚锋学号:53312449一、设计题目:硝酸酯在各领域中的应用二、设计内容:1、概述(产品性质和用途),国内外硝酸酯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2、对硝酸酯在不同领域的用途进行总结(军用、医药、油品添加剂等等);3、分析硝酸酯的应用前景;4、致谢;5、参考文献。

三、上交资料(全部为电子文稿):1、论文一本2、研究资料四、起止日期:2014年11月10日— 2014年12月26日五、指导教师:杨博六、审核批准:教研室主任:院长:年月日年月日七、设计评语:八、设计成绩:年月日本文概括地介绍硝酸酯的产品性质、合成方法、用途、国内外硝酸酯生产的历史、现状及发展前景;其中主要讨论了硝酸酯类在各个领域的用途,并简要探讨了其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硝酸酯在各个领域的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硝酸酯 N2O5硝化法炸药扩血管耐受性心血管新药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1、概述 (1)1.1产品性质和用途 (1)1.2合成方法 (2)1.2.1 浓硝酸硝化法 (2)1.2.2 硝酸-硫酸硝化体系 (3)1.2.3硝酸-醋酐的混合体系 (3)1.2.4 N2O5硝化法 (4)1.3国内外硝酸酯生产的历史、现状 (5)1.3.1国内外硝酸酯生产的历史 (5)1.3.2国内外硝酸酯生产的现状 (6)2、硝酸酯在不同领域的用途 (8)2.1硝酸酯在军事方面的应用 (8)2.1.1 –丁三醇三硝酸酯的用途 (8)2.1.2 丙二醇二硝酸酯的用途 (10)2.1.3 –三硝基苯甲(乙)醇硝酸酯的用途 (10)2.1.4新型硝酸酯2,3–二羟甲基–2,3–二硝基–1,4–丁二醇四硝酸酯(BHDBT)的用途 (11)2.1.5含羟乙基丁硝胺硝酸酯发射药的应用 (12)2.2对硝酸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13)2.2.1硝酸酯的作用 (13)2.2.2 硝酸酯在临床方面的应用 (15)2.2.3 硝酸酯耐受性方面的应用 (16)2.2.4 硝酸酯在药理学的特性 (16)2.3对酯在油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 (19)2.3.1 硝酸环己酯 (20)2.3.2 柴油十六烷值改进剂 (20)2.3.3 硝酸正丁酯的应用 (22)2.3.4 硝酸正丁酯的应用3、硝酸酯的应用前景 (24)3.1硝酸酯在军事中的应用前景 (24)3.1.1 粘结剂 (24)3.1.2 推进剂 (25)3.1.3 绿色硝化剂 (26)3.2硝酸酯在医药方面的应用前景 (26)3.3硝酸酯在油品添加剂方面的应用前景 (27)致谢 (29)参考文献 (30)1、概述1.1产品性质和用途硝酸酯是通式为R-ONO2的一类有机含氮化合物。

常见的硝酸酯有:硝酸甲酯、硝酸乙酯、硝酸异丙酯、过氧乙酰硝酸酯、季戊四醇四硝酸酯、甘油三硝酸酯(硝化甘油)、甘露糖醇六硝酸酯、乙二醇二硝酸酯、二乙二醇二硝酸酯、赤藓醇四硝酸酯、硝反应:(1)SN2亲核取代生成醇;(2)β-氢消除生成烯和NO3−离子;(3)α-氢消除,生成羰基化合物和NO2−离子。

有些硝酸酯在用硫酸或含有硝酸的硫酸水溶液水解时能发生酯交换生成硫酸酯。

硝酸酯在用氢化铝锂的醚溶液还原时得到原来的醇。

若用乙醇钠或叔丁醇钾处理则生成氮羧酸盐(=N(→O)-ONa)这使硝酸酯可作为硝化剂来硝化有活性亚甲基的化合物。

由硝酸和硫酸混酸作用于醇得到。

醇的O-硝化是可逆的。

硝化机理较为复杂。

硝酸酯在加热期间化学发光(CL)是在惰性气体中,从凝固相以稳态方式发射弱光。

此新发现意味着硝酸酯的热分解伴随有一些氧化反应。

在热分解的同时,伴随着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分解产物,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缓慢的热分解反应能够发展成为燃烧或者爆炸反应;由于良好的抗老化性能是发挥其它优良性能的保证,在研究老化机理的基础上选择确定适合于推进剂的稳定剂种类成为老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从军事应用的角度看,用作某些军品炸药的燃料应具有较短的点火延迟期、较低的发火温度和较低的临界起爆能。

为使能量充分发挥和容易起爆,最好加入一些如硝酸酯类化合物的高感度物质进行敏化处理,以确保爆轰的发生。

一般用于烷烃燃料,具有明显的敏化效果。

在航空航天领域,硝酸酯可用于交联改性双基推进剂和低信号特征推进剂中,达到提高含能量、改善力学性能和增塑目的。

另外,烷基硝酸酯还是NO、NO2和NO3的气槽,当这些氮的氧化物释放到空气中时,将会消耗大气中的臭氧,使环境受到很大影响。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新型的硝酸酯类化合物的合成,硝酸酯的的应用领域也有了极大的拓展。

硝酸酯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现代科学领域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如医药和糖类化学品的生产,部分硝酸酯还可被用作强心剂和血管扩张剂。

硝酸酯也是昆虫性外激素的重要组成成份。

在军事上,硝酸酯类化合物是固体推进剂和发射药配方中含能增塑剂的主要应用对象,尤其是硝化甘油(NG),它是一种常用的高能量增塑剂,目前在高能推进剂、低特征信号推进剂和硝胺发射药研制中占有一定地位。

其它多元醇硝酸酯也是不同爆炸剂和高能NEPE推进剂的重要组分,在推进剂中起增塑剂和提高能量的作用。

石油化工中,柴油燃料的点火性能一般比较差,在环境温度较低的时候,会引起一些诸如发动机爆震、点火困难等问题。

硝酸酯可作为十六烷值改进剂而加入燃料中,以达到改善点火性能的目的。

1.2合成方法随着硝酸酯用途范围的不断扩大,其合成研究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硝化剂的不同对硝酸酯的合成方法进行总结。

1.2.1 浓硝酸硝化法浓硝酸硝化是合成硝酸酯最传统的方法一般用于硝化反应活性较高的物质该法的优点是收率较高。

1.2.1.1 浓硝酸直接硝化浓硝酸直接硝化法是在浓硝酸单独存在的条件下向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引入硝基的过程。

崔建兰等人[2]以三羟甲基丙烷为原料通过浓硝酸作为硝化剂进行硝化反应合成了111-三羟甲基丙烷三硝酸酯:先将浓硝酸加人四口烧瓶中在良好搅拌条件下将三羟甲基丙烷分批加入硝化剂中用冰水冷却加料完毕后继续反应。

反应结束后的生成液倒入盛有冰水的烧杯中将烧杯底部出现的白色结晶用蒸馏水洗涤至中性并干燥。

1.2.1.2 浓硝酸/尿素和硝酸铵硝化体系为减少浓硝酸硝化反应的不安定性可以向浓硝酸中加入尿素、硝铵等安定剂。

此法原料便宜、工艺简单、废酸易处理适合于工业生产。

奚美玒[3]采用硝酸酯化法在尿素和硝酸铵存在时于100℃下将异丙醇硝化制取硝酸异丙酯得率可达85%以上纯度可达98%以上。

方法是:将浓硝酸倒入四口烧瓶中再加入一定量尿素和硝酸铵搅拌、升温待完全溶解后继续升温在冷凝和减压条件下滴加数滴异丙醇将反应产生的氧化氮气体及时排出加料完毕后保温至无回流和冷凝产物出现为止。

停止搅拌、抽气和冷凝将冷凝液分层上层液用Na2CO3水溶液及去离子水洗涤至pH=7时收集下层产品。

1.2.1.3 硝酸/脱水剂体系向硝酸中加入脱水剂可以提高硝化能力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可作为脱水剂的物质有氧化镁、硝酸铵、铵镁盐等。

为此奚美玒[4]选用了由硝酸-硝酸镁(或含硝酸铵)体系进行的硝化反应。

其过程是在三口烧瓶中加入浓硝酸和各种辅助硝化剂于0℃下滴加正丙醇反应的产物分离后将油层用水洗至中性并干燥。

1.2.2 硝酸-硫酸硝化体系混酸硝化法是制备硝酸酯的传统方法收率较高但混酸硝化剂原子经济性和选择性差、产物难以分离、环境污染严重而且不适用于水敏性和酸敏性物质的硝化。

1.2.2.1 硝酸-硫酸混合硝化体系胡应喜等人[5]以硝酸和异辛醇为原料在略高于室温条件下以硫酸作催化剂硝酸与异辛醇为原料合成了硝酸异辛酯反应混合物用氯仿萃取经过碱洗、水洗至中性干燥、常压和减压蒸馏得到纯度和产率都比较高的产品氯仿可以循环使用。

此方法工艺简单条件温和安全可靠耗能低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2.2.2硝酸-硫酸/尿素硝化体系为了克服传统的混酸法硝化反应过程强放热、危险性很大的问题王春萍等人[6]开发了一种新的硝化工艺。

该工艺的特点是采用较低浓度HNO3和H2SO4的连续式反应大大增加了反应的安全系数。

方法是先将一定量的H2SO4和尿素加入到反应釜中加热至沸腾。

在N2保护下分别以一定流量通人HNO3和异戊醇反应液保持沸腾将蒸汽冷凝至-10℃将得到的粗产品分离出来用Na2CO3稀释液进行连续洗涤即得到产品硝酸异戊酯。

1.2.2.3硝酸-硫酸/溶剂硝化体系以硫酸-硝酸为硝化剂的合成方法对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粘度高、流动性低、表面活性强的物质进行硝化时会出现原料堆积结块传热速度慢、易发生乳化等问题胡智华等人[7]通过在反应系统中加入分散剂从而对传统的硫酸-硝酸硝化法进行改进。

此法降低了反应体系粘度加快反应热的转移与传递避免局部过热油水界面清晰分离容易能很好地控制硝化反应过程、提高产物质量与收率。

该方法是以硝酸和硫酸混合酸为硝化剂三氯甲烷为分散剂以月桂醇聚氧乙烯醚( AEO3 )为原料合成了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硝酸酯。

反应方程式如下:AEO3 + HNO3→AEO3NO2 + H2O1.2.3硝酸-醋酐的混合体系1.2.3.1硝酸-醋酐体系硝酸与醋酐组成的硝化体系硝化能力较强可在低温下进行硝化反应其特点是反应较缓和使用于易被氧化和易为混酸所分解的硝化反应。

它广泛地用于芳烃、杂环化合物、不饱和烃化合物、胺、醇等的硝化。

董刚等人[8]以硝酸-醋酐混合物为环己醇的硝化剂合成了硝酸环己酯。

1.2.3.2硝酸-醋酐/有机溶剂体系(1)硝酸-醋酐/三氯甲烷体系屈红翔等人[9]以硝酸和醋酐混合物作为硝化剂、三氯甲烷为分散剂合成了3-硝酸甲酯基-3-甲基环氧丁烷。

过程是在冰浴冷却搅拌下将发烟硝酸稀释为95%的溶液再缓慢滴入醋酐中冷却待用。

再将3-羟甲基-3-甲基环氧丁烷和三氯甲烷加入三口瓶中冰盐浴冷却至-5℃强烈搅拌下将预先配制的硝酸-醋酐硝化液慢慢滴入反应瓶中反应继续搅拌并分批加入NaHCO3水洗至水层澄清有机层分离后用无水MgSO4干燥过夜减压浓缩过碱性氧化铝柱正己烷/三氯甲烷溶液为冼脱剂减压抽除溶剂后得淡黄色液体产品。

(2)硝酸-醋酐/二氯甲烷体系莫洪昌等人[10]以硝酸和醋酐作为硝化剂、二氯甲烷为分散剂合成了缩水甘油醚硝酸酯(GN)。

方法为:在搅拌均匀下依次将醋酐和CH2C12加入三口圆底烧瓶中再缓慢滴加浓硝酸滴毕用冰盐浴降温开始缓慢滴加缩水甘油的CH2C12溶液反应完再加入到NaHCO3水溶液中中和分出油相、水洗、干燥、过滤、减压浓缩除去溶剂后得到粗品将粗品减压精馏收集馏分得到无色透明的液体产品。

1.2.4 N2O5硝化法以N2O5作为硝化剂与传统硝化剂相比具有硝化过程反应热效应小、温度易于控制、无需废酸处理、原子经济性高、产物分离简单、无氧化副反应、无高危险性副产物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