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科学七年级(上)期末达标测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
(100分,60分钟)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1.(2012,福州)为了解自己的身体情况,健康的小明做了一些测量,其中记录错误的是( ) A.质量50 kg B.身高160m C.体温37℃ D.1min心跳75次
2.下列选项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小球藻 B.鲤鱼 C.机器人 D.茶花
3.蝗虫、沼虾、蜈蚣三者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
A.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B.都能在水中生活
C.都可以用肺呼吸 D.都能在陆地上生活
4.图M一1是局部经纬网图,图中四点符合西半球、南半球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5.图M一2所示的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 )
6.判断潍县萝卜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能进行光合作用 B.潍县萝卜在开花前,雄蕊和雌蕊被花瓣包被着
C.有根、茎、叶的分化 D.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着
7.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
A.物镜10×,目镜5× B.物镜20×,目镜l0×
C.物镜10×,目镜l0× D.物镜40×,目镜l0×
8.用显微镜观察下列生物时,看不到细胞核的是( )
A.衣藻 B.变形虫 C.乳酸菌 D.酵母菌
9.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
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 )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10.花岗岩、砂岩和石灰岩分别属于( )
A.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 B.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
C.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 D.岩浆岩、沉积岩和沉积岩
11.某人捕到一条大怪鱼,它体前有一对鳍肢,尾鳍水平状,腹部有乳状突起,解剖后发现其体内有脊柱,有肺、心脏等器官,体内有幼体。
你认为此动物属于( )
A.爬行类 B.哺乳类 C.鸟类 D.两栖类
12.“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是因为遗传的原因,其中遗传物质来自细胞的(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细胞核
13.图M一3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操作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①④
14.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2年4月17日15时13分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附近海域(南纬5.5°,东经l47.1°)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200千米。
此区域地震多发的原因是( )
A.地处板块内部 B.地处陆地外缘 C.地处板块交界处 D.地处洋中脊附近15.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主要是因为( )
A.流水冲刷的结果 B.流水堆积的结果 C.流水溶蚀的结果 D.冰川侵蚀的结果
16.(2012,眉山)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家中食醋的酸味 B.浓硫酸能使小木棍变黑
C.食盐能溶解于水 D.干冰能升华
17.有一种固体,加热时其温度变化如图M一4所示,则此固体( )
A.一定是晶体 B.可能是晶体,也可能是非晶体
C.没有固定的熔点 D.玻璃加热时的温度变化与此相似
18.关于比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越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比热越大
C.物质的比热与它的质量、温度的变化、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无关
D.由于水比干泥土的比热大,所以内陆地区在一天之内气温的变化比沿海地区小19.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 B.分子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
C.糖水甜说明糖水中有糖分子 D.水结冰后水分子仍在运动
20.(2012,重庆)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问题,因此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一些严重缺水的国家,露水也是重要的水资源,露水的形成属于物态变化中的( )
A.熔化 B.汽化 C.液化 D.升华
21.要测量l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最小,下列方法最佳的是( )
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然后求平均值
C.用刻度尺测量20个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2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D.用刻度尺分别测出20个硬币的厚度,然后再求平均值
22.关于我国首都北京(40°N,116°E)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B.位于东半球,高纬度
C.位于西半球,中纬度 D.位于南半球,高纬度
23.(2012,潍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这是一种升华现象
B.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利用干冰人工增雨,是因为干冰能迅速升华放热
D.高压锅能很快煮熟饭菜,最主要的原因是增大了锅内的压强,提高了水的沸点
24.甲物质的密度为5g/cm3,乙物质的密度为2g/cm3,各取一定质量混合后密度为3g/cm3。
假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保持不变,则所取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之比是( )
A.5:2 B.2:5 C.5:4 D.4: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62分)
25.(2012,广东)如图M一5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物体的宽度是________cm。
26.(2012,自贡)台秤是一种称量质量的工具,使用前,将台秤放在水平面
上,游码置于零刻线处,调节________使秤杆水平平衡,某次称量的情况如图
M一6所示,被称货物的质量是________kg。
27.(2012,广州)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放人铝罐里一段时间,罐外壁结
了一层霜,如图M一7所示,这层霜是由________经过________这种物态
变化形成的。
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
玻璃车窗上,水蒸气变成水珠________(填“会吸热”“会放热”或“不会吸热
或放热”),水珠会出现在车窗的________(填“内侧”或“外侧”或“内、外侧”)。
28.天气热极了,小红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看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2℃。
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9.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
科学观察需要工具,显微镜就是其中一种工具。
(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过强,应选择小光圈或选用________。
(2)图M一8是用显微镜观察某生物装片时的视野,若使视野甲转变成乙,应向________移动装片才能达到这个要求。
此时目镜上刻有
5×,物镜上刻有10×,此物体的放大倍数为________倍。
30.(2012,北京)在研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刚记录的实验数据如表M-1所示,请
加热时间
/min
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物质的温度
/℃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56
(1)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________(填“晶体”或“非晶体”)。
(2)该物质的温度达到42℃时,其状态是________(填“固态”或“液态”)。
31.读“等高线地形图”(图M一9),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小清河的流向是________。
(2)大青山主峰和小青山主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米。
(3)AB线、CD线和E处的地形部位分别是:AB________,CD________,E________(填“山脊”“山谷”“山峰”“鞍部”)。
(4)若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际水距离为________。
32.(2012,包头)某物理兴趣小组的三个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他们使用的实验装置分别如图M一10a、b、c所示,酒精灯和烧杯均为同一规格。
图中甲、乙、丙是使用这三套实验装置实验后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用a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图;用b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图;用c装置做实验作出的图像是________图。
33.番茄是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请根据以下的情境回答问题:
(1)剥下番茄的表皮,它属于________组织;将番茄从中央剖开,会看到番茄的果肉中有一条条筋络,这些筋络就是________组织,其功能是________。
(2)从微观到宏观来描述,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________;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不同的是________。
34.某学校科学探究兴趣小组从资料中了解到“某些植物花瓣的浸出液可以制成指示剂”的信息后,他们取了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里,加入酒精研磨。
各取少许浸出液,用稀酸或稀碱进行检验,结果如表M一2所示。
表M一2
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碱中的颜色
大红花粉红色橙色绿色
玫瑰粉红色粉红色绿色
万寿菊黄色黄色黄色
雏菊无色无色黄色
(1)能作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大红花、玫瑰和________。
(2)玫瑰汁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后呈现的颜色为________。
三、实验题(每题l2分,共48分)
35.(1)在实验室里,三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7℃、93℃、l02℃;有的同学猜想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各组用的温度计有偏差。
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方法验证这一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星要自制一支能测水沸点的温度计,现有表M一3所列的两种物质,他应选用表中的作为测温物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温度计先后放入冰水混合物和沸水中,分别标出温度计中液柱达到的位置A和B。
将该温度计放在刻度尺旁,如图M一12所示,图中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________,此时温度计显示的温度是________。
36.图M一13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
(1)要使物像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②的状态,应将装片向________移动;要使物像从视野②变为视野③的状态,应转动________,换成高倍物镜;要使物像从视野③变为视野④的状态,应用________进行调节。
(2)在视野②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________。
(3)从植物体的结构层次来看,叶属于________,视野④所示的部分属于________,它由一些排列紧密的细胞构成。
37.(2012,北京)小红为了测量盐水的密度,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将游码移到标尺的零刻线处。
横梁静止时,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侧,如图M一14甲所示。
为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端移动。
(2)将盛有适量盐水的杯子放在调节好的天平左盘内,测出杯子和盐水的总
质量为l28g。
然后将杯中盐水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乙所示,则量筒
中盐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
(3)再将盛有剩余盐水的杯子放在天平左盘内,改变砝码的个数和游码的位
置,使天平横梁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此时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
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则杯子及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4)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计算盐水的密度为________kg/m3。
38.晓丽为研究“蜂蜜黏性与温度的关系”,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将蜂蜜分别装入三个小瓶,一瓶放在冰箱中,一瓶放在室内,另一瓶放在微波炉中加热一会儿。
然后找三支相同的试管,用三支滴管分别从三个小瓶中各取一滴蜂蜜,同时、分别滴到同样倾斜放置着的试管内壁上,观察各滴蜂蜜流到试管底部的时间并进行比较。
记录实验数据如表M一4:
表M一4
蜂蜜在冰箱中在室内经微波炉加热
温度较低一般较高
流淌时间较长一般较短
晓丽又用其他不同品牌、不同产地的蜂蜜做了相同的实验,实验现象都是如此。
(1)晓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2)这一结论可以用下列图像中的_______来表示。
(3)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晓丽运用了转换法,通过这种科学方
法,晓丽将不能直接测量的_______转换成可以测量的
_______。
四、解答题(39题8分,40题10分,共18分)
39.用温度计测温度时,通常测温泡中的测温物质与待测物
体间会有热传递发生,以使测温泡和测温物体达到相同的温
度。
请你说明:测温物质应选择比热大一些的物质,还是选择比热小一些的物质呢?为什么?
40.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的体积v与液体和量杯总质量m的关系如图M一17中的AB所示,由图M一17求:
(1)量杯的质量。
(2)该液体的密度。
参考答案
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卷
一、l.B 点拨:本题考查对质量、长度、温度和时间的估测,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上述物理量的单位有一个具体的认识,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有感性认识。
2.C
3.A 点拨:蝗虫、沼虾、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特点是身体分节,足和触角也分节。
蝗虫和蜈蚣在陆地生活,沼虾在水中生活。
节肢动物没有肺。
4.C 点拨: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赤道,因此位于南半球的点是丙和丁,位于北半球的点是甲和乙。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向东过0°经线到l60°E为东半球的范围,因此甲和丁位于东半球,丙位于西半球,故只有丙符合条件。
5.C 点拨:选项A属于一个植物体(个体);选项B表示组织(叶表皮属于保护组织);选项C表示叶,属于植物的营养器官;选项D表示一个细胞。
6.D 7.A
8.C 点拨:乳酸菌属于细菌,细菌不具有细胞核。
9.C l0.D ll.B l2.D l3.B
14.C 点拨:巴布亚新几内亚地处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多地震。
15.A l6.B
17.A 点拨:该固体加热时有一段时间温度不变,对应的是熔化过程,符合晶体的特点。
玻璃属于非晶体。
是水蒸气液化而成的小水滴,夏天冰糕冒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糕后放出热量,液化成的小水滴,所以选项A错误;冬天,窗户玻璃上的“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玻璃内表面放热凝华而成的小冰晶,所以选项B错误;干冰容易升华,而升华是吸收热量的,所以选项C错误;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液体表面的气压越高,液体的沸点就越高,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
24.C 点拨;本题可通过验证法去解决。
把选项中的每一组数据代入密度公式去计算,看混合后密度能否达到题目中所给的数值。
二、25.lmm;1.40
26.调零螺丝;2.2 点拨:这种台秤的工作原理和天平相同,使用前也要进行调节,将台秤放在水平面上,游码置于零刻线处,调节凋零螺丝使秤杆水平平衡。
在读数时砝码的示数加上游码的示数就是所测物体的质量。
27.水蒸气;凝华;会放热;内侧点拨:本题考查对物态变化形式鲢判断以及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解此类题的关键是搞清初末状态,再利用概念辨析法进行判断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回答其特点.
28.不变;电风扇不能降低房间的温度
点拨:感到凉快是因为风加快了体表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从体表吸热。
29.(1)平面镜 (2)左下方;50
点拨:显微镜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与装片移动方向相反。
视野中的细胞要向右上方移动,因此装片要向左下方移动。
30.(1)晶体 (2)固态
31.(1)自北向南 (2)17 (3)山脊;山谷;鞍部 (4)40千米
点拨:这是一幅山地地形图,图中大青山海拔535米,小青山海拔518米,两山的相对高度是l7米。
根据指向标可知小清河自北向南流。
AB处等高线向低处弯曲,为山脊;CD处等高线向高处弯曲,为山谷;E处位于大青山和小青山之间相对低洼部分,是鞍部。
根据比例尺可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际水平距离为40千米。
32.丙;甲;乙
33.(1)保护;输导;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
(2)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中没有系统
34.(1)雏菊 (2)绿色
点拨:“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是大红花、玫瑰”说明酸碱指示剂在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中要能体现不同的颜色,万寿菊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都呈现黄色,不符合要求。
三、35.(1)将三支温度计同时放入同一杯沸水中,观察三支温度计的示数是否相同
(2)水银;水沸腾时水银仍处于液态,可以正常工作;l毫米;25℃
36.(1)右下方;转换器;细准焦螺旋
(2)没有将洋葱鳞片叶表皮展平
(3)器官;组织(或保护组织)
37.(1)右 (2)60 (3)62 (4)1.1×103
点拨:本题考查液体密度的测量。
在解答测量密度的实验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应遵循‘‘残低右调,右低左调”的原则,且注意用调节好的天乎测量物体的质量时,只能通过添加砝码或移动游码来使天平恢复平衡,而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②在测量液体密度时,要注意实验步骤的顺序要合理,以便减小误差。
(1)由题图可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这说明天平的左端重,故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
母向右调。
(2)由图乙可知盐水的体积为60ml ,即为60 cm 3;由图丙可知杯子及杯内剩余的
盐水的总质量为50g+10g+2g=62g ,则倒入量筒中的盐水的质量为l28g-62g=66g ,则盐水的
密度为ρ盐水=盐水盐水v m =36066cm
g =1.1g/cm 3=1.1×103kg/m 3。
38.(1)温度越高,蜂蜜黏性越弱
(2)B
(3)黏性;流淌时间
四、39.选比热小一些的物质好。
因为质量一定的物质在吸收相同的热量时,比热小的物质温度升高得多,测温物质受热膨胀明显,便于读数。
40.解:(1)由题图可知:量杯的质量为m 杯=40克。
(2)当液体体积为20立方厘米时,总质量为60克,所以m 液=m 总-m 杯=60克-40克=20克,ρ液=
v m 液=3
2020cm g =1克/立方厘米。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