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兰芳:口吐莲花说春秋,纵横开阖讲古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刘兰芳:口吐莲花说春秋,纵横开阖讲古今
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20世纪80年代以一部《岳飞传》红遍全国。

如今已经74岁的她,依旧口齿伶俐,动作利落,精神饱满,风采丝毫不减当年。

◆ 名门之后辍学打工,机遇垂青步入曲苑
刘兰芳1944年出生在辽阳一个满族艺人的家里,母亲刘茹莲、大姨刘茹静、二姨刘
茹卿都是当地的东北大鼓演员。

出生在这样一个曲艺世家,耳濡目染,刘兰芳不到4岁就咿咿呀呀地跟着大人学唱。

大人们看她挺有艺术细胞,都愿意教她,一来二去,她就学会了不少唱段。

转眼间,刘兰芳到了上学的年龄。

母亲不愿意她走自己的老路,于是拿出家中的全部
积蓄,把刘兰芳送进了学校。

刘兰芳天资聪慧,上学后立志努力学习,将来做一名有学问的知识分子。

岂料天有不
测风云,1958年,刘兰芳家因种种变故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几乎到了揭不开锅的地步。

看到母亲为了一家人的生活到处奔忙,已经上初中的刘兰芳做出了一个改变命运的决定—辍
学干活,帮母亲减轻负担。

由于刘兰芳会唱东北大鼓,辍学后,她经人介绍,很快进入辽阳县民间杂技团当了报
幕员,同时在节目转换时垫场唱东北大鼓小段。

第一个月,刘兰芳就挣了15元钱,这对
一家人来说可是解决了大问题。

进杂技团时刘兰芳还不到14岁。

别看她年龄不大,却非常有主见。

她想:“既然干
了这一行,就得多学一些技能!”于是她一有空闲便往有各种曲艺表演的茶馆跑,偷偷学艺。

1959年夏季的一天,刘兰芳又来到茶馆。

这天,正好鞍山曲艺团著名评书演员杨呈田在说《精忠说岳》,刘兰芳一听就着了迷。

杨呈田看到一个扎着两条小辫的小姑娘来听书,不免奇怪:听书的大都是中老年人,怎么这个小姑娘也感兴趣?散场后,他便向茶馆老板
打听。

老板说:“那丫头啊,是我们这儿唱东北大鼓的刘茹莲的闺女,也能唱两句!”
杨呈田是一位爱才的老艺人,听茶馆老板这么一说,马上想到团里正在招学员,于是第二
天就来到刘兰芳家,建议她去试一下。

刘兰芳一听非常高兴,她的母亲也很赞成。

几天后杨呈田演出结束,立即带刘兰芳到了鞍山。

经过考试,刘兰芳进了曲艺团。

入团后,刘兰芳先跟西河大鼓赵派创始人赵玉峰、著名东北大鼓老艺术家霍树棠学习。

因为有一定基础,学习又刻苦,1年后,年仅16岁的刘兰芳就能登台表演了。

后来她开始跟杨呈田学评书,并渐渐喜欢上了评书。

经过一番苦练,3年学员生活期满后,她便成了
团里能独当一面的年轻演员。

◆ 艺途多舛不弃说书,一部“说岳”红遍全国
20世纪60年代,刘兰芳被送到工厂当了工人。

她利用休息时间给身边的工人讲故事,很快厂领导也知道了她这个会讲故事的人。

1971年,工厂所在的电子系统搞文艺会演,刘兰芳表演了一段自编的故事《红心巧手拉单晶》。

来看演出的一位市领导觉得故事讲得不错,就问身边电子局的领导:“这个讲
故事的是哪儿的?挺有专业味道的嘛!”“原来是市曲艺团的。

”“那就调回市里的文艺
系统吧!”就这样,刘兰芳回到了文艺界,到鞍山人民广播电台讲故事。

1976年,文艺界迎来了春天。

1979年春,鞍山电台有关领导找到刘兰芳,请她说传
统评书。

刘兰芳一听非常兴奋,脱口而出:“我早就等着这一天了!”
传统评书很多,说哪一部呢?经过几天的反复思索,刘兰芳瞄上了传统大书《精忠说岳》。

她认为岳飞是中国历史上的英雄,他的精神值得万古传颂。

她把想法跟电台领导一说,马上赢得共鸣,书目就这样确定下来。

刘兰芳年轻时曾学过两种关于岳飞的评书。

那时,师父讲,她就认真记。

出师后到各
地演出,她又边说边搜集资料,不断整理、补充,完成了一部比前辈的版本更丰富的《岳
飞传》。

但当时的书稿已经不在了,于是刘兰芳凭借自己的记忆,同时参考能找到的资料,老书新编,历经7个多月的不懈努力,重新写出了一部《岳飞传》。

1979年9月,刘兰芳开始在鞍山电臺说《岳飞传》。

节目一经播出,立即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一时间全国63家电台争相播放,数以亿计的人一到《岳飞传》开讲时就
守在收音机旁,聚精会神地听书。

每到播出时段,不仅大街上的行人明显减少,而且街上
的嘈杂之声也少了,刘兰芳因此获得了“净街王”的美誉,迅速红遍全国。

◆ 虚心好学德艺双馨,淡泊名利艺术长青
成名后,刘兰芳获得了很多荣誉,并很快走上了鞍山市曲艺团团长的岗位。

但她始终
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经常一面巡回演出,一面虚心向老前辈学习。

《岳飞传》播完不久,
她到天津演出。

在天津,她的演出不仅得到了京韵大鼓泰斗骆玉笙、快板书大师李润杰等
老艺术家的肯定,也受到观众的欢迎,演出7场场场爆满。

演出结束后,天津曲协特地请
来骆玉笙、常宝霆、花五宝等曲艺名家与她座谈。

座谈会上,艺术家们畅所欲言,在对刘
兰芳的表演给予充分肯定的同时,也开诚布公地指出了不足:有的说她“语速快”,有的
说她东北口音重……一些人担心刘兰芳接受不了,她却说:“能认真给我提意见的都是好
老师。

你当面说我一百个好,不如指出我一点不足,这种意见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1996年,刘兰芳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成为曲协专职领导人;2002年
当选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并于2007年连任。

走上中国曲艺领军人岗位后,担子重了、责任大了、需要处理的事多了,但不管多忙,她从不放弃说书。

她拿出当年“说岳”时的
劲头,充分利用春节、“五一”、“十一”长假和周末等时间,写稿、录音、录像。

她任
曲协副主席、主席的十几年间,年年都有新作问世,《关东才子王尔烈》《红楼梦》《一
代儒将陈毅》《话说泰山》……一部接一部。

不仅如此,她还坚持参加各类慰问演出,即
便卸任曲协主席、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后,依然说书不止。

刘兰芳说:“无论职务怎么变化,我都是个说书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