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审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夜雨寄北》王海骁教学设计PPT课件教案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公开课获奖比赛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雨寄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与本诗相关的文学常识。

2.有节奏、有感情地诵读本诗。

3.理解诗句大意,品味诗歌语言运用之精妙。

教学重点:
正确把握本诗的情感基调,诵读本诗。

教学难点:
1.正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

2.有感情地诵读。

3.熟悉一定的古诗朗读技巧,如语音、语调、
语速、感情、停顿等。

课型:古诗词阅读课
课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都听说过“触景生情”这个成语吧。

这个成语什么意思?同学们畅想这样一个场景:在一个秋雨连绵的夜,四周只有雨水滴落的声音,一盏枯黄的油灯散发着微弱而温暖的光芒,此情此景,此时此刻,你会想到什么?而一千多年前的晚唐诗人李商隐又会想到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这首唐诗——《夜雨寄北》。

二、课始检测:
理读
【理解文义,初读经典】
1.介绍作者李商隐及其生平。

李商隐,晚唐时期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今天的河南省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

因党派之争而遭人排挤,一生仕途不顺,潦倒漂泊。

其诗歌尤以爱情诗艺术成就最高,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代表作有《锦瑟》、《无题》、《乐游原》等。

引出诗人一生潦倒漂泊,带着这种心情去读本诗。

2.展示范读(你更喜欢哪个版本?说明理由。


3.疏通诗歌大意。

3.除了这一首,你还知道李商隐的哪首诗?你能背下来吗?(继续用小李诗奠定情感基调)
4.展示范读,时刻牢记李商隐的生平,怀着这种漂泊潦倒的心境,齐读本诗。

明确本诗情感趋向性之后,用音乐来让学生产生共情(吉他弹唱)。

三、完成进阶作业:
赏读
【赏析字词,把握情感】
1.本文给人一种书信的感觉,你觉得这首饱含深情的诗是写给谁的?(君)
2.“君”是谁?你觉得诗人和“君”的感情如何?从哪里能看出来?(剪字的赏析)
3.
本文的写作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根据诗中哪些词语能分析出来?(涨字赏析)
4.
诗中哪部分写是实写,哪部分是虚写?你的根据是什么?从空间上看,此地——彼地——此地,即巴山——西窗——巴山,往复对照;
从时间上看,今夜——他日——今夜,回环对比,虚实相生,情景交融。

四、协作探究
比读【由此及彼,迁移联想】
1.
学习阅读古诗词的简单技巧。

语音:读准每个字音
语调:升调、降调,该重的地方重,该轻的地方轻。

语速:一定不要过快。

其中,
快速:紧急、热烈、愉快、兴奋的内容。

慢速:平静庄重、沉郁、悲伤的内容。

中速:说明、交代,感情没有突出变化的地方。

感情:理解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是开心的,还是忧愁的;是
奔放的还是舒缓的,等等。

停顿:体现在字义的不同
想象:根据诗歌大意,读出诗人要表达的意境。

2.
小组尝试依照以上的技巧朗读本诗,同小组间互评。

3.
迁移阅读。

秋天容易让人产生伤感的情绪,正是古人所谓“悲秋”。

典型环境中,人的心理反应是一致的。

试读《声声慢》和《秋窗风雨夕》。

五、展示准备
每小组派一名代表,用“写给友人的信”和“写给妻子的信”两种不同的口吻,诵读本诗。

其他小组点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