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
2. 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3. 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4. 能量变化与反应自发进行的关系5.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原理和计算方法。
2.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能量变化与反应自发进行的关系。
五、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热量计等。
3. 教学多媒体:课件、视频等。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知识讲解】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讲解能量变化的概念,通过示例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介绍热量计的使用方法,讲解热量变化的计算公式。
)【实验演示】1. 实验一: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设计实验步骤,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实验二:测定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讲解热量计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课堂讨论】1. 能量变化与反应自发进行的关系(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思考,探讨能量变化与反应自发进行的关系。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强调重点和难点。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如燃烧蜡烛,引出能量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 通过对能量变化的实例分析,使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2. 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3. 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实例分析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和能量守恒定律。
2. 运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实例。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
五、教学准备1. 实验室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硫酸、醋酸、碳酸钠等。
3. 教学课件: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实例分析等。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反应实例(如烧碱与硫酸的中和反应)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2. 讲解基本概念: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如反应热、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等。
3.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引导学生理解能量不能被创造或消灭,只能转化或转移。
4. 实验观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5. 案例分析:分析常见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实例,如燃烧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回答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问题。
2. 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八、拓展与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如能源转换、化学工业等。
2. 介绍一些与能量变化相关的化学反应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原因。
2. 让学生掌握热量、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
3.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热量守恒定律。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解释。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3.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地展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过程。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烧杯、试管、酒精灯、温度计等。
2. 实验药品:氢氧化钠、硫酸铜、硫酸等。
3. 多媒体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个热气球升空的画面,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现象。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解释热量、能量守恒定律。
3. 实验观察:进行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的实验,观察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记录数据。
4. 数据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探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5. 微观解释: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理解。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燃料燃烧、电池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问答、作业、小测验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掌握情况。
2.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的能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评价。
八、教学反馈:1. 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疑问和意见,及时进行解答和调整。
2. 根据学生的反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资源:1.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书籍和文章,拓展知识面。
高中化学 第一册 第四章 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4.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沪科版

【思考】依据上述变化过程,可以得出哪些结论?【生答】(1)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同一种物质,状态不同,能量不同;(3)能量高的物质转化为能量低的物质,释放能量,能量低的物质转化为能量高的物质,吸取能量。
【引入】上述变化均属于物质变化中的物理变化,且在变化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那么在化学变化中物质变化与能量变化之间又将存在怎样的关系呢?【板书】§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师问】利用化学反应主要有哪些目的?【生答】制取所需要的物质;利用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师问】同学们是否了解物质在化学变化中可以释放出哪些形式的能量呢?【生答】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可以释放出热能、光能、电能等多种形式的能量。
【板书】一、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形式【板书】热能、光能、电能等。
【争辩】依据你的了解,请你说出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形式。
(1)煤、石油、自然气、酒精的燃烧(2)镁带燃烧(3)干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的化学变化【师讲】物质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来自于哪里?来自于参与反应物质内部储存的能量。
这种潜藏在物质内部、只有在化学反应时才释放的能量称为化学能。
因此,上述化学反应就能量转化形式而言依次为: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其中,最常见的形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师讲】工业上把产生能量的自然资源叫能源。
其中,最常见的能源物质就是煤、石油、自然气等化石燃料。
下面介绍一种新的能源物质,叫氢能源。
【链接】介绍氢能源【归纳】能源是一个国家进展的基础,国家进展越快,能源消耗越多,要构建和谐社会,使社会可持续进展,必需要不断开发高效、环保的新能源,以满足社会进展的需要,而争辩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是开发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争辩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具有格外重要的现实意义。
【试验】(1)镁带与盐酸反应;(2)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固体反应。
【结论】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有的化学反应会吸取热量。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定义。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能量变化的概念。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能量变化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说明能量变化的重要性。
第二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通过示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能量变化的基本原理。
让学生进行能量变化的计算练习。
第三章:能量变化与反应热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2 教学内容反应热的定义。
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反应热的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反应热的测量方法。
3.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反应热的概念。
让学生参与反应热的测量实验。
第四章: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2 教学内容化学平衡的定义。
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
通过示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4.4 教学评估提问学生关于化学平衡的概念。
让学生分析能量变化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第五章:能量变化与反应速率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2 教学内容反应速率的定义。
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让学生理解反应速率的概念。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4.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共4课时) 燃料的充分利用(教学设计)doc

4.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共4课时)第3课时燃料的充分利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燃料充分利用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1) 通过设置家庭小实验和研究性学习活动,关注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 通过对学习资料的查找,关注善于思考,勇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自学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悟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责任感。
(2)感悟合理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燃料充分利用的原理。
2.难点课外实验的结果分析。
三.教学用品录像、flash动画四.教学流程1.设计思想本节课知识要求不高,故将其设计成一堂开放性探究课,通过家庭小实验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动机,通过质疑、讨论、查找资料、解疑等活动,学生自主地进行学习和探索进而掌握燃料充分利用的原理,增强节能意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和建设国家的责任感。
2.教学流程图3.流程说明(1)课前布置课题:煮沸一定质量水消耗燃气量的测定具体研究方法对使用煤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作燃料的家庭分别实施实验,实验环境相仿。
一热水瓶冷水(约4L)加入水壶中(可用2升的雪碧瓶量水)。
记下燃气表读数,点燃燃气,并将火焰开至最大,记下时间(精确到秒)。
当水沸腾(有大量气泡出现)时,熄灭火焰,记录所用时间和燃气表读数,将所得结果记入表中。
燃气使用情况调查表在相同条件下用中火、小火加热,再做两次实验,将实验结果填入相同的表格中。
(可小组活动,合作进行)(2)家庭实验结果各不相同,但可分类讨论找异同。
比如学生可发现在控制相同条件下,分别用大火、中火、小火把水煮沸,记录煤气表读数和时间,发现大火消耗时间最少,但中火消耗煤气量最少。
分析原因:大火产生热量大、散热快、比较浪费,小火产生热量小、散热少,但水烧热后也会与空气进行热交换造成浪费,所用时间又长,中火利用率最高,所用时间适中。
这既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实验态度,又充分体现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这一客观规律。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理解能量守恒定律。
2. 掌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形式,了解热能、化学能、电能等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2. 能量守恒定律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换形式4. 热能、化学能、电能等之间的相互转化5. 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教学课件3. 案例分析材料4. 小组讨论问题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照明等,引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
2. 讲解: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各种能量转换形式。
3. 案例分析: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解释能量变化问题。
4.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现象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能量守恒定律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能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分析和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新能源开发、节能减排等。
2. 介绍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在其他学科领域的应用,如物理学、生物学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教学课件。
3. 案例分析材料。
4. 小组讨论问题。
5. 课后作业。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教案沪科版

高中化学第一册第四章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1教案沪科版4、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多种形式,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概念;2、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3、从燃料的充分燃烧和热能的充分利用两个角度了解节能的一般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几个实验的观察及思考,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形式之一(热能),训练学生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思维过程;通过能量的充分利用的学习,使学生体验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的今天,节约能源和开发利用新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利用能源的同时要增强节能及环保的意识。
二、教学分析1、学情分析本节是第二章第二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可以讲是高中化学理论联系实际的又一篇章。
本节教学中介绍的理论知识,主要用于联系实际。
使学生在感性认识中对知识深化和总结,同时提高自身的素养。
2、重点、难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观点的建立及能量的“ 储存” 和“ 释放” 。
3、教学策略和方法以探究式学习为主。
用“ 音乐贺卡” 、“ 镁带燃烧” 引入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学生实验验证和探讨确定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认识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讨论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和保护环境新能源的开发展望自身做好节能减排的措施布置思考题。
三、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介绍“ 音乐贺卡” 、“ 镁带燃烧” 问:“ 音乐贺卡” 的使用过程是否有能量变化?问题一、化学反应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实验1在一个含2 厘米左右的镁带的试管中,加入2 毫升左右的盐酸。
用温度计测定反应前后的温度并观察实验现象。
请学生注意操作方法;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现象描述实验2 用两只50mL 量筒分别量取2mol/L 盐酸和2mol/L 氢氧化钠溶液各50mL,测定这两种溶液的温度后,将两种溶液倒入同一个烧杯里,用玻璃棒轻轻搅动,测量该溶液的温度。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关系。
2. 掌握热量、能量、热值等基本概念,能够进行相关的计算。
3. 能够分析实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
2. 热量、能量、热值的基本概念及计算方法。
3. 实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热量、能量、热值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实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 利用实验、案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能量变化的现象。
3. 采用小组讨论、问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关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现象。
2. 讲解基本概念:介绍热量、能量、热值等基本概念,并进行相关计算方法的讲解。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特点。
5. 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6. 教学反思: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和反思,为学生提供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题和分析题,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问答等环节的参与度,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环节的操作技能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相关章节。
2. 实验器材:进行化学实验所需的烧杯、试管、量筒等。
3. 课件:制作涵盖热量、能量、热值等概念的课件,以便于学生直观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热量、能量、热值等基本概念,讲解相关计算方法。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
2. 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3. 让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变化现象。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3. 实际问题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分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意义和计算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变化现象。
3. 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思考。
五、教学准备1. 教案、教材、课件等教学资源。
2. 投影仪、计算机等教学设备。
3. 相关案例材料。
教案内容:一、引入(5分钟)1.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烧水、做饭等)引导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存在。
2. 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它有什么意义?二、讲解(20分钟)1. 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
2. 讲解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反应热、焓变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2. 引导学生运用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
四、互动教学(10分钟)1. 提问:能量变化计算方法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有哪些?2. 学生分享、讨论和思考。
2. 布置作业:运用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分析实际问题。
六、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以及能量变化的计算方法。
2. 新课导入:讲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和机制。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能量变化现象,如燃烧反应、中和反应等。
4. 互动教学:引导学生提问、讨论和思考。
七、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和意义。
高中化学《4剖析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112沪科课标教案课件教学设计

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本质原因2、知道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3、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理解其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的本质原因,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意义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自主探究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引入以生活中燃料的选择做突破口引起学生的兴趣。
同学们,老师现在遇到了一个问题,我现在要选择一种燃料,基本情况是:天然气:价格第一档1.98元/立方米,第二档2.15元/立方米,第三档2.50元/立方米煤气:价格1.11元/立方米你们觉得我该选哪种燃料好呢?天然气和煤气都为我们提供了能量。
在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变化,同时还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化学变化过程中的能量是多种多样的,如镁带燃烧时产生了光能,干电池反应产生了电能,这里的天然气和煤气产生了热能等,但大多的反应是有热量的变化,体现出来的就是温度的变化。
(二)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问题1:根据你的生活常识和实验结果,你认为那些反应是放出了热量,哪些反应吸收了热量?学生自主实验:实验现象结论实验一镁与盐酸反应实验二氯化铵与氢氧化钡反应实验三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总结:常见吸热反应:大部分的高温反应,分解反应,铵盐和碱的反应等常见放热反应:燃烧反应,化合反应,中和反应,置换反应等(三)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原因问题2: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1、宏观:放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反应物的总能量高反应物的总能量低化学物质具有能量2、微观:4、宏观与微观的关系(四)热化学方程式【过渡】任何的化学反应都会存在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如何简明的表达出反应过程的热量变化呢?----热化学方程式【学生活动】根据以下的信息,自主归纳总结热化学方程式与普通化学方程式有什么区别?书写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书写注意事项:1、标明物质的状态s、l、g2、方程式后注明反应热效应:吸热反应为-Q,放热反应为+Q3、反应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可用分数,表示物质的量4、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既表示物质的变化,也表示一定量的物质的能量变化如:C(s)+O2(g)CO2(g)+393.5kJ表示1mol碳与1mol氧气生成1mol二氧化碳需要释放393.5 kJ的热量。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6篇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6篇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1一、教学目的要求1、使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教案-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2、常识性介绍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培养学生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等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化学反应解其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难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观点的建立。
三、教学方法步骤本节教学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录像、影碟等多媒体手段,加强学生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观的认识,让学生通过阅读、观摩、讨论等学习形式,主动了解和掌握有关知识。
具体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化学教案《化学教案-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内容[引言]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现象是什么??(燃烧)早期古人怎么取火?(钻木取火)[讲述]在第一节中就讲到,人类的进步和发展与火有密切的联系,对于燃烧的探究是一个既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过去我们曾经研究过,现在仍然在研究,将来还会继续研究。
为什么对燃烧这一古老的化学现象我们要一直研究下去呢?因为,研究燃烧中的反应、能量变化、燃烧效率及产物对环境的影响,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提问]在当今世界上使用最广的能源是那种能源?你身边接触到最为常见的能源是什么样的能源?(化学反应释放出的能量是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能源。
最为常见的能源是热能,比如:燃烧放出的热。
)[边讲述边板书]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提问]写出至少四个可燃物燃烧的反应。
[学生板书]H2 + O2 -----H2OCO + O2 ------CO2C + O2 --------CO2CH4 + O2 ------CO2 + H2O[讲述]可燃物的燃烧是最常见的有热量放出的反应。
[提问]什么是燃烧?(通常讲的燃烧是指可燃物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

化学《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原因。
2. 使学生掌握化学反应中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3. 培养学生利用能量变化解释化学反应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守恒定律4. 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5.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原因和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
2. 教学难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和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 利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实际应用。
3. 运用讨论法,探讨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4. 利用多媒体手段,形象地展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过程。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燃料燃烧,引发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思考。
2. 讲解能量变化的概念: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基本含义,引导学生理解能量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 分析能量变化的原因:探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如键的断裂与形成等。
4. 能量守恒定律的运用:讲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运用能量守恒解释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5. 能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化学反应实例,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使学生了解能量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探讨能量变化与化学反应速率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理解反应速率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8.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通过作业、测验等途径,评价学生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与资源1. 教学策略:采用问题-解答式教学,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寻找答案。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形式,如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2)能够通过实验现象判断化学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
(3)学会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表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让学生感受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对生活和社会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2)从化学键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2、教学难点从化学键角度解释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利用化学变化产生能量的实例,如燃烧煤炭取暖、利用电池供电等,引发学生对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思考,从而导入新课。
2、新课讲授(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首先,通过实验演示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让学生观察到温度降低的现象,从而引出吸热反应的概念。
接着,进行镁条与盐酸的反应实验,学生观察到溶液温度升高,引出放热反应的概念。
然后,让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例子,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
(2)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以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为例,讲解从化学键角度分析能量变化的原因。
当氢气和氯气分子中的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而氢原子和氯原子形成氯化氢分子中的化学键时,会释放能量。
如果吸收的能量大于释放的能量,反应为吸热反应;反之,为放热反应。
3、课堂练习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判断给定的化学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并解释原因。
同时,让学生画出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示意图,加深对能量变化的理解。
4、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为什么有些化学反应吸热,而有些化学反应放热?(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每个小组推选一名代表进行发言,其他小组可以进行补充和质疑。
4.2《化学变化总的能量变化》教案(共4课时)

4.2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共4课时)第一课时 化学放映的热现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 化学反应中释放能量的多种形式。
(2) 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3) 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反应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反应热的数据、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能量变化的分析,认识化学反应中的吸热、放热现象,并对化合反应中生成物的稳定性作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起能源节约的意识,养成环保的理念。
二、重点和难点 反应热的含义和应用 三、教学用具 四、教学方法 五、教学过程引入: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会发生变化。
物质的变化总是伴随着和能量的变化,而能量变化通常以热量变化表现出来。
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要远大物理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举例:1)、镁带的燃烧、炭在氧气中燃烧、氢气与氧气的燃烧 2)、煅烧石灰石、氢气还原氧化铜 3)、干电池化学变化中有能量释放出来,形式有光能、电能、热能等,其中以热能最多见。
[过渡]:化学变化中会为什么普遍伴随着化学变化?[讨论]:1. 放热反应中放出的能量从何而来?吸热反应中吸收的能量又转移到了哪里? (物质内部积聚着能量)2. 为什么有的化学反应会放出热量,而有的化学反应却需要吸收热量呢?(各种物质所具有的能量不同 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 放热 反应物能量<生成物能量 吸热)3. 请用图像表示出H 2(g)+1/2O 2(g)→ H 2O(l)+285.8KJ 的能量变化。
物质储存的能量高低H 2(g )+1/2O 2(g )H 2O (l )提问: 若将箭头方向反转,如果将箭头方向反转,这张能量变化图代表什么反应?两个反应的能量变化有什么关系?[板书] 4.2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一、化学反应中的热现象1、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变化中普遍伴随着能量变化。
反应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的热效应。
2、反应热效应的表示放热反应用“+Q”表示吸热反应用“-Q”表示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4、反应热可以用实验方法测定二、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1、化学能:这种潜藏在物质内部、只有在化学反应时才释放出来的能量,化学家们称它为能。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教学设计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知道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
(2)能够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3)了解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类型。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化学变化中能量变化的学习,让学生感受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实质。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及判断。
2、教学难点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变化现象,如燃烧、电池放电、光合作用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与化学变化的关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
(2)提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能想到哪些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变化?2、新课讲授(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表现形式①展示图片或视频:煤炭燃烧、炸药爆炸、镁条燃烧等剧烈的放热反应;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的混合反应、高温煅烧石灰石等吸热反应。
②讲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放热反应是指有热量放出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2)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概念①定义:放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吸热反应是指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化学反应。
②举例说明:常见的放热反应有燃烧反应、酸碱中和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等;常见的吸热反应有大多数分解反应、碳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等。
(3)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能量变化的原因①讲解: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性化教学辅导教案学科:化学任课教师:授课时间:年月日( 星期) 姓名年级性别总课时____第_ 课教学课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教学重难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反应中能量的计算教学过程课前检查作业完成情况:优□良□中□差□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反应热(1)定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
(2)符号:用表示。
(3)单位:一般采用KJ/mol。
(4)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
(5)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6)反应热产生的原因:[设疑]例如:H2(g)+Cl2(g)=2HCl(g)。
实验测得1molH2与1molCl2反应生成2molHCl时放出184.6kJ的热量,从微观角度应如何解释?[电脑投影][析疑](1)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能量。
吸收总能量为:436kJ+243kJ=679KJ(2)化学键形成时需要释放能量。
释放总能量为:431kJ+431KJ=862KJ(3)反应热的计算:862KJ-679kJ=183kJ[讲述]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这是由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克服原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吸收能量;当原子重新组成生成物、新化学键形成时,又要释放能量。
新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反应物中旧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就是此反应的反应热。
[板书](7)反应热表示方法[学生阅读教材小结][板书]①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使反应本身能量降低,规定放热反应为“-”,所以为“-”或<0时为放热反应。
上述反应H2(g)+Cl2(g)=2HCl(g),反应热测量的实验数据为184.6kJ/mol,与计算数据183kJ/mol很接近,一般用实验数据表示,所以=-184.6kI/mol。
②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通过加热、光照等方法吸收能量,使反应本身能量升高,规定为“+”,所以为“+”或>0时为吸热反应。
[电脑投影]例1:1molC与1molH20(g)反应生成1molCO(g)和1molH2(g),需要吸收131.5kJ的热量,该反应的反应热为=_____kJ/mol。
(+131.5)例2: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 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946kJ,则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____,1molH2生成NH3的反应热为____。
分析:N2(g)+3H2(g)=2NH3(g)(可逆反应),因拆开1molN—H键和生成1molN—H键吸收和释放出的能量相等,所以此反应的反应热计算如下:23391kJ/mol-946kJ/mol-3436kJ/mol=92kJ/mol。
而1molH2只与molN2反应,所以反应热=-92/3kJ/mol,则此题1molN2生成NH3的反应热AH=-92kJ/mol。
学生自学课本图3-7,并加以总结。
[电脑投影][小结](1)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放出热量。
反应为放热反应。
规定放热反应为“-”。
(2)如果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时吸收热量。
反应为吸热反应。
规定为“+”。
[作业]预习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设计第一节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反应热,(1)意义: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2)符号:用表示(3)单位:一般采用、kJ/mol(4)可直接测量,测量仪器叫量热计(5)研究对象:一定压强下,在敞口容器中发生的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6)反应热产生的原因(7).反应热表示方法①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AH为“-”或<0②当生成物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吸收的总能量时,反应是吸热反应,AH为“+”或>0第二课时[复习提问]什么是化学反应热?如何表示?如何准确地描述物质间的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化学方程式。
[板书]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例:H2(g)+Cl2(g)=2HCl(g);=-184.6 kJ/mol[学生分析]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板书]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让学生阅读教材归纳、总结)(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
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不同。
[讲述]但中学化学中所用的的数据,一般都是在101kPa和25℃时的数据,因此可不特别注明。
但需注明的“+”与“-”。
[板书](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它们所具有的能量有关。
[讨论]例如:H2(g)+O2(g)=H20(g);=-241.8kJ/molH2(g)+O2(g)=H2O(l);=-285.8kJ/mol从上述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可看出,1molH2反应生成H20(l)比生成H20(g)多放出44kJ/mol的热量。
产生的热量为什么不同?[板书](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AH也不同.[投影]例如:H2(g)+Cl2(g)=2HCl(g);=-184.6kJ/molH2(g)十Cl2(g)=HCl(g);=-92.3KJ/mol[板书]3.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投影]例:H2(g)+O2(g)=H20(g);=-241.8KJ/mol,表示1mol气态H2与mol气态O2反应生成1mol水蒸气,放出241.8KJ的热量。
(在101kPa和25℃时)H2(g)+O2(g)=H2O(l);=-285.8KJ/mol,表示1mol气态H2与mol气态O2生成1mol液态水,放出285.8kJ的热量。
[学生归纳]描述在—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板书]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投影]例1:已知:C(s)+O2(g)=CO2(g);=-393.5 kJ/molH2(g)+O2(g)=H20(g);=-241.5KJ/mol欲得相同热量,需充分燃烧C和H2的质量比约为( )。
A.12:3.25 B.3.25:12 C.1:1 D.6:1[分析]欲得相同热量,设C的质量为x(C),H2质量为y(H2),则有:选项为A[投影]例2:已知两个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0(l);=-571.6KJ/molC3H8(g)+5O2(g)=3CO2(g)+4H20(l);=-2220kJ/mol实验测得H2和C3H8的混合气体共5mol,完全燃烧时放热3847KJ,则混合气体中H2与C3H8的体积比是( )。
A.1:3 B.3:1 C.1:4 D.1:1[分析]设H2物质的量为n(H2),则n(C3H8)为5mol-n(H2),则有·n(H2)+2220kJ/mol[5mol-n(H2)]=3847kI,则,n(H2)=3.75mol;n(C3H8)=1.25mol。
又因,选项为B[课堂练习题](1)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CO2气体和液态H2O,放出热量为QkJ,经测定a g乙醇与足量Na反应能生成H25.6L(标准状况下),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 ) A. C2H5OH(l)+3O2(g)=2CO2(g)+3H20(l);=-QkJ/molB.C2H50H(l)+3O2(g)=2CO2(g)+3H20(1);=-QkJ/molC.C2H50H(l)十O2(g)=CO2(g)+H2O(l);=-QLJ/molD. C2H50H(l)十3O2(g)=2CO2(g)+3H20(l);=-2QkJ/mol(2)2molCl2与足量H2反应生成HCl(g),放出369.2kJ的热量,其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H2+C12=2HCl;=-369.2kJ/molB.2H2(g)+2Cl2(g)=4HCl(g);=-369.2kJ/molC. H2(g)+Cl2(g)=HCl(g);=-92.3KJ/molD.H2(g)+Cl2(g)=2HCl(g);=-369.2lKJ/mol(3)已知金刚石、石墨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C(s、金刚石)+O2(g)=CO2(g);=-395.4 kJ/mol,C(s、石墨)+02(g)=C02(g);=-393.51KJ/mol。
则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反应热=_____kJ/mol,两物质比较,______较为稳定答案:(1)C、D (2)B、C (3)+1,9,石墨[作业]课后练习一、二、三。
板书设计二、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不同。
(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也不同。
3.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描述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某状态下的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
4.热化学方程式的应用课后巩固签字教学主任:教学组长:学生:课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