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时沪科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教案时沪科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共4课时)

第4课时铜锌原电池及其原理

——电池生电的奥秘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原电池的构成及生电原理。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比较不同的电池,发现电池结构的共性。

(2)通过自主构建原电池,经历探究电池的构成条件。

(3)根据实验现象经历探究电池生电的原理。

(4)通过实验研究过程,认识控制变量的化学研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增强科学探究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及电流产生的原理。

2.难点

原电池中电流产生的原理。

三.教学用品

锌片、铜片、碳棒、稀硫酸(1mol/L)、饱和氯化钠溶液、无水酒精(99%)、导线、电流表、培养皿、洗瓶、烧杯。PPT课件、实物投影仪

四.教学流程

1.设计思想

本节课的设计力图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来寻找知识增长点,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首先从生活中的电池引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再让学生分析比较各类电池的结构;然后自主构建原电池。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体验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应用”的科学探究的乐趣,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自主形成相关概念,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升华,初步形成了用化学的眼光看世界的意识。

2.教学流程

3.教学流程说明

(1)整个教学过程分为四个环节

①观察生活—发现电池结构。

②自主实验,构建电池—发现电池构成的条件。

③对实验现象进行反思—发现电池工作的原理。

④应用原电池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过程中可能会碰到以下问题,教师应视情况给予适当的解释或引导:

①理论上讲,在“Zn/Cu/稀硫酸”原电池中应该观察到Cu上有气泡,Zn

上无气泡,但若Zn片的纯度不够,则Zn上也能观察到气泡。

②有一些原电池不是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而是空气中的一些成

分参与了反应,如吸氧腐蚀等。

③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把两个电极直接接触或变化两电极间的距离,发

现电流的强弱不同。还有的学生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原电池的电流会越来越弱。这些现象仅利用化学知识是无法解释的,可以鼓励他们请教物理老师,课后进行研究性学习。

(3)根据具体的教学状况对教学过程可做以下调整或补充:

①课堂引入可改为演示实验,再让学生动手实验,学生会比较容易上手。

②课堂最后可增加“废电池的危害”的内容,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③可以布置一些研究性小课题,如:调查废电池回收的现状、原电池电流

大小的影响因素分析、电池发展史、形形色色的电池等,让课堂教学内容在课后得到延续和发展。

五.教学案例

1.主题引入

请同学们列举生活中用过、见过、听说过的各种电池。“干电池、纽扣电池、手机电池、充电电池、蓄电池、泡泡糖电池……”这些电池的共同点是都可以产生电,那么电池是怎样产生电的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索电池生电的奥秘。2.课的展开

教师给出几种不同的电池的内部结构的剖析图,请同学们观察各种电池的共同结构特点,再进一步利用老师给的实验用品自己尝试构建电池,由观察和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电池的构成条件。此处合理的处理了教材,对教材中可探究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对不适宜探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处理,突出了教材的一个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紧接着由学生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即在铜锌原电池中气泡由铜片上产生而不是锌上产生疑问,进行交流讨论,推理发现电池能产生电的本质原因,到此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及难点“电池生电的原理”较自然的得到解决。同时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了实验的基础作用,讲究了探究的教学策略,学生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课的总结

日常生活中应用愿电池的原理解决的实际问题非常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人类发明的电池,改变了人类几千年来的生活,人类在利用电池的同时,废旧电池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了破坏。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处理这些废旧电池呢

4.作业布置

调查你的生活社区在回收废旧化学电池方面所做的工作,你有什么建议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有很多可取之处:

1.合理地处理教材,对教材中可探究的内容进行了深刻的挖掘,对不适宜探究性教学的内容进行了适当的处理,补充了一些情景,拓展了教材的思想内涵;

2.教学过程中,讲究探究的教学策略。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个宽松、民主

的氛围,学生互相讨论、主动发言、大胆质疑,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其

次,设计的问题恰到好处,并具有一定的发散性,让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得出他认为自己合理的答案。课堂教学中,一个问题提出后,组内讨论,代表发言,教学气氛热烈。

3.突出实验基础作用。从问题设置→假设验证→规律得出都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实验获得,学生有了亲身体验,懂得了实验是研究化学不可或缺的手段。

4.发挥了多媒体的辅助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