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七年级语文第三次月考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三次考试试题
一、语文基础(每题2分,共16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徘徊.(huái)刹.(chà)那星宿.(xiù)提.(dī)防
B.屏.(píng)息蜷.(quán)曲着.(zhuó)落抖擞.(sǒu)
C.应和.(hè)满载.(zài)逮.(dài)捕模.(mó)样
D.嘈.(cāo)杂须臾.(yú)涨.(zhǎng)潮枯涸.(hé)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决别捶打喜出望外
B.憔悴遮弊自做主张
C.感概惭愧鸦雀无声
D.烘托栖息洗耳恭听
3.结合语境,填写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听过,方知其音;品过,方知其味。

现在能够略懂些围棋知识,我依然倾心于带着童真的五子棋。

犹如一本书,内容再丰富,倘若无心阅览,是形同虚设。

A.虽然但如果就
B.因为但虽然也
C.如果那么即使也
D.虽然但即使也
4.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正确的一项是( )(2分)
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抱生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③② C.②④③① D.③②④①
5.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我们的学习能力还有待提高和改善。

B.品读优美诗文是一种令人愉悦的精神享受。

C.这些诗歌抒发了亲近自然、珍惜生命、热爱生活。

D.由于长期在差班里待着,使我获得了比聪明的学生更多的优势。

6.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
B.《金色花》——泰戈尔——俄国
C.《再塑生命的人》——海伦•凯勒——美国
D.《春》——朱自清——现代
7.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方法的一项是()(2分)
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可以说,他脸上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皱纹,甚至每一根头发都在微笑!
C.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

D.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8.下列文言句中加点词语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家庭聚会撒盐空中差.可拟:差不多、大致
B、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到
C、未若柳絮因.风起:凭借与儿女
..讲论文义:儿子和女儿
D、吾日三.省吾身:三次博学而笃.志:忠实、坚守
二、古诗文
(一)默写(每空1分,共11分)
9. 《观沧海》中表现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10. 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喜悦之情
的句子是:,。

14、问渠那得清如许?_______________。

(朱熹《观书有感》)
(二)15、赏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分)
(三)、文言文阅读(10分)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16.“至”在文言文中的解释有:①“到达”;②“周到”;③“极,最”。

在“过中不至”中,
“至”是(填序号)的意思;在“虽有至道”中,“至”是(填序号)的意思。

(2分)
17.解释下列加点字。

(2分)
(1)不知其旨.也(2)然后能自反.也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

(4分)
(1)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2)教学相长也
19.读这篇文章你知道了教也是一种学习方法,读了《论语》你还知道哪些学习方法?请答出两点(2分)
三、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走一步再走一步
.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

(共16分)
①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
②“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
……
③“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听我的话。


④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
⑤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⑥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踩在崖下的岩石上,投入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⑦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20.文中的“我”已经脱险了,投入父亲强壮的手臂中却哭了,这是为什么?(3分)
21.第①段画线处运用了_______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2.“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右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这个句子中的“探”字能否改成“站”字?为什么?(3分)
23、在征服悬崖“脱险”的过程中,我经历了怎样的心理变化?找出表现心理变化的词语填写在下面横线上:(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这一课对你有怎样的人生启示?(3分)
(二)阅读语段,完成25-30题(14分)
看完电视以后,老王一整夜都没睡好。

第二天一大早就往武汉打电话,直到9点,那端才响起儿子的声音:“爸,什么事?”他连忙问:“昨晚的天气预报看了没有?寒流快到武汉
了,厚衣服准备好了吗?要不然,叫你妈给寄…”
儿子漫不经心:“不要紧的,还很暖和呢,到真冷了再说。

”老王絮絮叨叨,儿子不耐烦了:“知道了,知道了。

”搁了电话。

他刚准备再拨过去,铃声突响,是他住在哈尔滨的老母亲,声音发颤:“天气预报说,北京今天要变天,你加衣服了没有?”疾风阵阵,穿过窗户缝隙乘虚而入,他还不及答话,已经结结实实打了个大喷嚏。

老母亲急了:“已经感冒了不是?怎么这么不听话?从小就不爱加衣服……”絮絮叨叨,从他7岁时的“劣迹”一直说起,他赶紧截住:“妈,你那边天气怎么样?”老人答:“雪还在下呢。


他不由自主地愣住了。

在寒潮初袭的清晨,他深深牵挂的,是北风尚未抵达的武汉,却忘了匀一些,给北风起处的故乡和已经年过7旬的母亲。

不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老王自己都有点发懵。

25.指出上文所叙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文中主要人物。

)(3分)
时间:地点:主要人物:
26.用文中词语填空。

(2分)
对于父亲的叮嘱,儿子的态度是;对于老母亲的叮嘱,老王的表现是 _。

27、老王为什么“不由自主地愣住了”?(2分)
28、“人间最温暖的亲情,为什么竟是这样的”含义是什么?表现了老王怎样的心理?(2分)
29、老王对儿子和对母亲的不同态度,主要是用什么写法来表现的?(2分)
30、读了上文,你受到什么教育?(3分)
四、作文(共50分)
31.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

我渴望
世上谁没有追求?谁没有渴望?也许有人渴望父母师长的理解,渴望同学的友谊、渴望平等、渴望成功……也许有人渴望得到一本好书、一台电脑-----请以“我渴望”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和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要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位置;除诗歌外其他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