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科普知识课件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科普知识课件

症状
运动障碍:腰部和下肢的肌力 减弱,行走困难等。
病因
病因
盆腔肌肉的过度紧张和压力可能导致坐 骨神经狭窄。
盆腔器官的疾病(如子宫肌瘤)也可能 引起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诊断
诊断
医生会询问病史、进行身体检查和 神经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光、磁共振成像( MRI)可帮助确定诊断。
治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治疗
非手术治疗:物理治疗、按摩、热敷等 有助于缓解症状。
手术治疗:如果非手术治疗无效,可能 需要手术减轻神经受压。
预防
预防
注意保持良好的姿势,避免长 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 合理锻炼和休息,避免过度使 用肌肉和关节。
预防
定期进行盆腔检查,早发现和治疗相关 疾病。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 科普知识课件
目录 概述 症状 病因 诊断 治疗 预防
概述
概述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是一种神 经病变的疾病。 该病症出现在坐骨神经通过盆腔的 出口处,导致神经受压和疼痛。
症状
症状
痛:坐骨神经受损导致臀部、髋关节、 大腿后侧和小腿部位的疼痛。
感觉异常:可能出现麻木、刺痛、针刺 感、痒等不适感。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课件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课件
B此外,尚可发现约半数病例于胫点或腓点处有压痛现象, 梨状肌症候群时,其压痛点略高于前者1~2cm。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症状和体征
3.下肢旋转试验 肢体内旋使梨状肌及上 孖肌、闭孔内肌和下孖肌处于紧张状态, 以至加重出口处狭窄,可诱发坐骨神经症 状,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坐骨神经在股骨后面的走行
股二头肌短头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3.体表投影(压痛点): 出盆腔的投影点 在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上1/3与 中1/3的交界点,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 。 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位置 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 节连线的中点至股骨内、外髁之间中点的连线
症状和体征
1.坐骨神经受损症状 主要表现 A干性受累的特征,即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区
的运 (股后,小腿前后以及足部诸肌群) B感觉(小腿外侧,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反射和跖反
射)障碍等 C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小腿肌萎缩甚至足下垂等症状。
A压痛点 以坐骨神经盆腔出口部体表投影位置压痛最剧(环跳 处),且沿神经干走行向下放射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本人改正。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特征
主要症状包括臀部、大腿后侧和 小腿外侧的疼痛、麻木或无力感 ,严重时可影响行走能力。
病因和病理机制
病因
常见的病因包括腰椎间盘突出、腰椎 管狭窄、骶髂关节病变等,也可能与 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等有关。
病理机制
当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处受到压迫时 ,神经纤维传递受阻,导致疼痛和麻 木等症状的出现。
流行病学和发病率
下腰部疼痛
疼痛位置通常位于下腰部 ,有时可向臀部和大腿放 射。
腹股沟区域疼痛
疼痛可出现在腹股沟区域 ,并向大腿和膝关节放射 。
感觉异常和麻木
感觉减退或消失
患者可能会感到大腿后侧、小腿和足部麻木或感觉减退。
皮肤感觉异常
可能出现皮肤过敏、刺痛、灼热感或冷感等异常感觉。
肌肉无力与萎缩
肌肉无力
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会出现腿部肌肉无力,导致行走困 难。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健康教育和公共卫生策略
1 2 3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媒体和教育机构提高公众对坐骨神经盆腔出 口综合征的认识,使其了解该病症的预防和早期 识别方法。
推广健康生活方式
鼓励人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 适量运动和良好的坐姿习惯,以降低坐骨神经盆 腔出口综合征的风险。
提供专业培训
为医护人员提供关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的 专业培训,提高他们对病症的识别和治疗能力。
流行病学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具体的流行病学数据存在 差异。
发病率
该病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与长期久坐、重体力劳动的职业人群也 有一定关联。
02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的症 状和体征
疼痛和不适
01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护理查房PPT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护理查房PPT

第七部分: 参考资料
第七部分:参考资料
病例研究文献 相关学术论文
第七部分:参考资料
护理指南和规范
谢谢您的观赏聆听
坐骨神经盆腔 出口狭窄症护
理查房PPT
目录 第一部分:病情概述 第二部分:护理管理 第三部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第四部分:康复护理 第五部分:护理查房总结 第六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第七部分: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病情概述
第一部分:病情概述
什么是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什么?
第一部分:病情概述
主要临床表现有哪些?
第二部分: 护理管理
第二部分:护理管理
护理目标和原则 护理措施
第二部分:护理管理
术后护理注意事项
第三部分: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Βιβλιοθήκη 第三部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坐骨神经损伤的预防与处理 泌尿系统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三部分: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心肺功能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第四部分: 康复护理
第四部分:康复护理
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康复护理的目标和方法
第四部分:康复护理
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
第五部分: 护理查房总结
第五部分:护理查房总结
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总结 进一步优化护理计划的建议
第五部分:护理查房总结
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的重要性
第六部分: 常见问题解答
第六部分:常见问题解答
回答患者及家属常见问题 提供进一步咨询和支持的渠道

《坐骨神经痛》PPT课件

《坐骨神经痛》PPT课件

一、腰椎间盘突出:
病员常有较长期的反复腰痛史,或重体力劳动史,常
在一次腰部损伤或弯腰劳动后急性发病。除典型的根性坐
骨神经痛的症状和体征外,并有腰肌痉挛,腰椎活动受限 和生量前屈度消失,椎间盘突出部位的椎间隙可有明显压 痛和放射痛。X线摄片可有受累椎间隙变窄,CT检查可确 诊。
二、马尾肿瘤:
起病缓慢,逐渐加重。病初常为单侧根性坐骨神经痛,
多,可常和肌纤维炎同时发生。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坐
骨神经炎)的主要发病原因为寒冷潮湿及扁桃腺炎、前
列腺炎、牙龈炎、鼻窦炎等其他炎症病灶感染,有的同
时伴发肌炎及肌纤维组织炎。
二、继发性坐骨神经痛
继发性坐骨神经痛由于邻近病变的压迫或刺激引起,
又分为根性和干性坐骨神经痛,分别指受压部位是在神
经根还是在神经干。根性多见,病因以椎间盘突出最常
临床表现
1.根性坐骨神经痛:起病随病因不同而异。最常见的腰椎 间盘突出,常在用力、弯腰或剧烈活动等诱因下,急性或 亚急性起病。少数为慢性起病。疼痛常自腰部向一侧臀部、 大腿后,腘窝、小腿外侧及足部放射,呈烧灼样或刀割样 疼痛,咳嗽及用力时疼痛可加剧,夜间更甚。病员为避免 神经牵拉、受压,常取特殊的 减痛姿势,如睡时卧向健侧, 髋、膝关屈曲,站立时着力于健侧,日久造成脊柱侧弯, 多弯向健侧,坐位进臀部向健侧倾斜,以减轻神经根的受 压。牵拉坐骨神经皆可诱发疼痛,或疼痛加剧,如Kernig 征阳性(直腿抬高试验(Lasegue征)阳性(病员仰卧, 下肢伸进、患肢上抬不到70度而引起腿部疼痛)。坐骨神 经通路可有压痛,如腰旁点、臀点、国点、踝点及跖点等。 患肢小腿外侧和足背常有麻木及感觉减退。臀肌张力松弛, 伸拇及屈拇肌力减弱。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逐渐发展为双侧。夜间疼痛明显加剧,病程进行性加重。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护理业务学习PPT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护理业务学习PPT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护理业 务学习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2. 为什么需要护理干预? 3.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4. 如何实施护理干预? 5.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什么是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 症?
什么是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定义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是指盆腔出口区域因为 解剖结构或病理因素导致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刺 激,从而引发疼痛或功能障碍。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危机情况
如患者出现严重症状恶化时,需立即进行全面评 估。
及时发现并发症,进行有效干预。
如何实施护理干预?
如何实施护理干预? 疼痛管理
使用药物、物理疗法等方法进行有效的疼痛 控制。
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干预措施。
如何实施护理干预? 功能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功能训练计划,促进患者恢复 日常活动能力。
常见症状包括下肢疼痛、麻木、以及运动功能受 限。
什么是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病因
可能由骨盆结构异常、肿瘤、炎症或损伤等引起 。
了解病因可以帮助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
什么是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流行病学
该疾病在特定人群中发病率较高,尤其是老年人 和某些特定职业人群。
统计数据显示,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变化。
生活质量的提升反映护理干预的有效性。
护理效果如何评估? 并发症发生率
监测并发症发生情况,以评估护理干预的全面效 果。
低并发症发生率通常表明护理措施有效。
谢谢观看
提供心理支持和教育,帮助患者应对病情带 来的心理压力。
心理健康对康复过程至关重要。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何时进行护理评估? 初次评估

预防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PPT课件

预防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PPT课件

饮食调整
均衡饮食:保持合理的饮食结构,增加 水果和蔬菜的摄入。
补充营养:合理摄取维生重:过重会增加盆腔出口压力, 加重狭窄症状。
谢谢您的观赏 聆听
预防措施
合理使用座椅:选择符合人体曲线的座 椅,避免长时间坐在硬椅子上。
生活习惯调整
生活习惯调整
避免提重物:过度劳累和久坐会增加盆 腔出口受压的风险。 注意休息:适当休息可以缓解盆腔出口 压力,减少症状的发生。
生活习惯调整
合理安排运动:适当运动可以增强盆腔 肌肉,减少狭窄症的发生。
饮食调整
预防坐骨神经盆腔出口 狭窄症PPT课件
目录 背景介绍 预防措施 生活习惯调整 饮食调整
背景介绍
背景介绍
盆腔出口狭窄症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 ,主要涉及坐骨神经。 本PPT将介绍预防该症状的重要方法和 策略。
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
保持良好的体位和姿势:避免长时间保 持一个姿势,定时活动身体。
加强腹肌训练:强化腹肌可以减轻对盆 腔出口的压力,有助于预防狭窄症。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案例二
李先生,42岁,货车司机,因长期不正确的坐姿和久坐,导致左侧坐骨神经痛, 经过医生确诊为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通过药物治疗和康复锻炼,李先生的 症状得到有效控制。
临床经验分享
1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好发于长期坐姿不当 的办公室工作人员痛、下肢 麻木、肌肉无力等。
预防措施和健康指导
01
保持良好姿势
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尤其是跷二郎腿、盘腿坐等姿势,应保持正确
的坐姿和站姿。
02
肌肉放松
定期进行肌肉放松,如进行适当的拉伸和按摩,以缓解肌肉紧张的症
状。
03
健康饮食
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足够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身体健康。
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
患者教育
让患者了解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的病因、症状、治疗方法、康复训练等 方面的知识。
3
疼痛评估
进行疼痛评分,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影响 日常生活的能力。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拍摄髋关节和骶髂关节的正位和侧位X线片,以排除骨关节炎和其他骨关节 疾病。
MRI检查
对怀疑有软组织损伤或炎症的患者,如梨状肌综合征,可考虑进行MRI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
电生理检查
对怀疑有神经损伤或炎症的患者,如坐骨神经痛,可考虑进行电生理检查。
3
治疗时应考虑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病因和职 业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学术研究进展
01
近年来关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发病机 制、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等方面。
02
研究表明,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的发生与长期坐姿不当、
肌肉紧张、椎间盘病变等因素有关。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症状分析、身体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治疗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_课件模板

内科学_各论_疾病: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_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治疗:
等。对急性发作者,除绝对卧床休息外, 可口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25mg,3次 /d,3~5天)等利尿药物,以消除局部水 肿。约半数以上病例可奏效。
(2)手术疗法:对上述疗法无效或 症状较严重需早日施术者,可行坐骨神经 盆腔出口扩大减压术。
2.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扩大减压术 (
内科学疾病部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治疗:
1)手术病例选择: ①诊断明确,经非手术疗法治疗无效
且已影响工作及日常生活的坐骨神经盆腔 出口狭窄症患者。
②除外椎管内疾患及腰骶部肿瘤。 ③除外盆腔疾患及盆腔肿瘤。 ④对已施椎管内手术者,应仔细检查, 并排除系椎管内病变复发或并发症者。 ⑤对与椎管内疾患并存者,
内科学各论疾病部分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
窄症 内容课件模板
内科学疾病部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身体部位: 四肢 下肢。
内科学疾病部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科室: 针灸科 疼痛专科 中医科 中西医结合 科 骨科 外科。
内科学疾病部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简介: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与梨状肌症候群, 是发生在坐骨神经自骶丛神经分开后,在 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部之前,因 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嵌压综合征。前者病变 主要位于盆腔出口周围,而后者主要是梨 状肌本身病变所致。
内科学疾病部分: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病因:
期在潮湿与寒冷情况下工作等以外,因重 手法推拿而引起局部肌肉组织创伤性反应 者,约占全部病例的半数以上。因此,作 者不认为重手法推拿,甚至操作者站在患 者身上用脚踏法推拿是合理的,原则上应 放弃使用。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2019/3/2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2019/3/2
2019/3/2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 (二)鉴别诊断 • 梨状肌综合症 两病非常相似,仅从病史和症状上很难辨别,容易 混淆。 • • • • • 但两者在体征上是有差别的,梨状肌综合症是由于梨状肌发生炎 症、水肿、肥厚、变性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将下肢主动外旋致使 致使梨状肌本身的收缩与痉挛,可诱发坐骨神经症状(大腿内旋 梨状肌受牵拉亦可诱发坐骨神经疼痛),而单纯坐骨神经盆腔出 口狭窄综合症时,下肢外旋出口部反而松弛,故症状减轻。此为 两病重要鉴别点
2019/3/2
腓肠神经
腓 肠 外 侧 皮 神 经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解剖 上口即盆腔口,呈半月形,位于盆腔腹膜外疏松的结缔组织中, 上口扁且狭窄; 下孖肌上缘。 其前壁为上孖肌和闭孔内肌; 后壁为梨状肌臀大肌; 内侧是坐骨结节上部及臀下血管神 经,外侧邻转子窝及股骨颈。
2019/3/2
2019/3/2
2019/3/2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治疗
(1)非手术疗 ①消除致病因素:诸如长期坐位等均应避免 ②防治组织粘连:用胎盘组织液2ml, ③补充神经滋养剂:主要为维生素B1、B6、B12等。 ④对急性发作者,除绝对卧床休息外可口服氢氯噻嗪等 利尿药物,以消除局部水肿。
2019/3/2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坐骨神经在其走行的肌纤维管道中遭受 外来致压物压迫、牵拉和刺激而致病。 • 臀部外伤(过度外展外旋) • 慢性劳损 长期在潮湿与寒冷情况下工作 重手法推拿 •
2019/3/2
病理
各种原因--------血管痉挛 --------组织缺血缺氧 ----炎症反应 -----------渗出水肿----------纤维蛋白 --------组织粘连-------------------内压升高----------出口狭 窄-----------神经受压----------长期可引起血管支增生 扩张和动脉管壁增厚等一系列继发改变 -----------恶 性循环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ppt课件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综合征 ppt课件

2020/12/12
23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诊断
(一)诊断 1.病史 约半数以上病例既往有重手法推拿史或外伤风寒史。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干性痛。 3.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出口处椎旁无压痛,腰椎活动正常。
下肢旋转试验90﹪以上为阳性。 4. X线平片 多无阳性所见。组织液压测定 坐骨神经出口周
由经梨状肌下孔出盆 腔至臀大肌深面,在 坐骨结节与大转子的 连线中点下行到股后 区,继而行于股二头 肌长头的深面,在腘 窝上方分为胫神经和 腓总神经。
2020/12/12
7
坐骨神经在股骨后面的走行
股二头肌短头

















)
2020/12/12
8
3.体表投影(压痛点): 出盆腔的投影点 在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上1/3与 中1/3的交界点,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 。 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位置 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
--------组织粘连-------------------内压升高----------出口狭 窄-----------神经受压----------长期可引起血管支增生 扩张和动脉管壁增厚等一系列继发改变 -----------恶 性循环
2020/12/12
21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症状和体征
2020/12/12
11
分支 2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骨长,短肌 经小腿外侧中下处 三分之一穿出成为皮支 支配足背,小腿外侧感觉
• 腓深神经 小腿前群肌肉
第一二趾间皮肤

坐骨神经痛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坐骨神经痛的科普知识PPT课件
坐骨神经痛的 科普知识PPT
课件
目录 简介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症状 原因 诊断 治疗 预防
简介
简介
坐骨神经痛是一种神经病变疾 病,常表现为臀部、大腿后侧 、小腿和足部的疼痛、麻木和 刺痛感。
此PPT将介绍坐骨神经痛的原因 、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
什么是坐骨神 经痛?
什么是坐骨神经痛?
坐骨神经痛是由坐骨神经受到损伤或压 迫引起的一种病症。
坐骨神经是人体最长的一条神经,从脊 髓末端延伸至小腿和足部。
症状
症状
背部、臀部、髋部和腿部疼痛 麻木感和刺痛
症状
肌肉无力 腰痛
症状
疼痛加重时弯腰或咳嗽 行走困难
原因原因Βιβλιοθήκη 椎间盘突出或腰椎间盘退行性病变 骨刺或椎管狭窄
原因
腰椎关节炎 脊柱裂、畸形或损伤
原因
肌肉不平衡或紧张
诊断
诊断
病史询问和身体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扫描 或核磁共振成像
诊断
神经传导检查
治疗
治疗
保持适当休息和体位 使用冷热敷治疗
治疗
执行物理治疗和康复运动
使用药物治疗,如非甾体消炎药、肌肉 松弛剂和镇痛药
治疗
椎管内注射治疗 外科手术治疗(在极端情况下 )
预防
预防
保持正确的姿势和体重 加强腹肌锻炼
预防
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穿着适当的鞋子
预防
避免剧烈运动和扭伤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科普知识PPT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的科普知识PPT
保持适当的体重,均衡饮食,避免肥胖。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预防的关键。
如何预防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加强锻炼
定期进行适合自己的运动,增强核心肌群力量。
适度的锻炼有助于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注意姿势
保持良好的坐姿和站姿,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同 一姿势。
定时休息和活动,可以有效减轻压力。
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物理治疗、药物控制疼痛和 必要时的手术治疗。
根据具体病因,治疗方案会有所不同。
如何诊断及治疗? 日常护理
保持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改善坐姿,减少久 坐,有助于减轻症状。
规律的生活方式对预防和控制症状非常重要。
如何预防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 窄症?
如何预防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健康生活方式
谁容易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其他因素
运动不足、体重过重、先天性骨盆畸形等也是影 响因素。
这些因素可能导致骨盆区域结构的改变。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症状加重
若出现剧烈疼痛、行走困难或其他神经症状,应 及时就医。
及早诊断和治疗能够避免病情加重。
何时就医?
生活影响
如果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建议寻求专 业医生的帮助。
谢谢观看
医生会根据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
何时就医?
定期检查
有相关病史的人群应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病情 变化。
早期发现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如何诊断及治疗?
如何诊断及治疗? 诊断方法
医生通常会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 查(如MRI)来确诊。
详细的检查能帮助判断病因及严重程度。
如何诊断及治疗? 治疗方案
谁容易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 窄症?
谁容易得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症?

坐骨神经痛ppt课件

坐骨神经痛ppt课件
33坐骨神经痛按受损部位分为44鉴别一根性干性病变部位椎管内脊神经根处椎管外沿坐骨神经走行常见疾患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脊柱炎脊柱裂结核等骶髂关节炎髋关节炎臀部损伤盆腔炎及肿物梨状肌综合征等疼痛部位自腰向一侧臀部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直至足背外侧放射腰痛不明显臀部以下沿坐骨神经走行部位疼55鉴别二根性干性压痛点腰骶部脊柱部有固定而明显的压痛叩痛坐骨孔上缘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腘窝中央腓骨小头下外踝等有压痛感觉障碍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小腿外侧足背感觉减退腱反射膝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跟腱反射减退或消失腹压增加疼痛加重无影响肌肉无萎缩无力甚至轻度萎缩66闪挫外伤闪挫外伤损伤筋脉损伤筋脉气血瘀滞气血瘀滞经脉经脉劳损劳损不通不通久居湿地久居湿地不通不通风寒湿痹阻风寒湿痹阻涉水冒雨涉水冒雨流注足太阳少阳经流注足太阳少阳经7788治法
10
11
12
针刺操作
• 阳陵泉直刺1.0~1.5寸; • 昆仑直刺0.5~1.0寸; • 太冲向涌泉方向透刺1.0~1.5寸,诸穴均力
求针感向远心端放射。 • 电针:采用密波或疏密波;
13
14
针刺操作
• 疼痛剧烈者可加 刺患侧次髎、涌 泉,次髎直刺 1.0~1.5寸,涌 泉直刺0.5~1.0 寸。
坐骨神经痛
1
• 定义:是指坐骨神经通路及其分布区内 发生的疼痛。
2
坐骨神经痛
多见于青壮年。 临床表现为自一侧腰或臀部向大腿后侧、小腿后外侧及 足部的放射性疼痛,呈烧灼样或针刺样,活动时加重。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跟腱反射减弱。
3
坐骨神经痛
按受损部位分为
干性坐骨神经痛 根性坐骨神经痛
4
鉴别一
• 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效果显著。体针与头 针结合应用疗效更佳。坐骨神经痛由肿瘤、 结核等原因引起者,应积极治疗其原发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12/23
7
支配肌肉
1 半腱肌
• 半膜肌股
• 二头肌长头 耻
• 大收肌坐骨头骨头 • 大腿处一般 (

无感觉支
闭 孔



2019/12/23
坐 骨 头 ( 坐 骨 神 经 )
8
分支 1 胫神经
• 肌支支配小腿后群
• 皮支为腓肠内侧皮神经
• 从内踝到足底分出足底 • 内、外侧 神经 • 支配足底肌肉及 • 感觉
4
走形 及分支:坐骨神经由 经梨状肌下孔出盆腔 至臀大肌深面,在坐 骨结节与大转子的连 线中点下行到股后区, 继而行于股二头肌长 头的深面,在腘窝上 方分为胫神经和腓总 神经。
2019/12/23
5
坐骨神经在股骨后面的走行
股二头肌短头

















)
2019/12/23
6
3.体表投影(压痛点): 出盆腔的投影点 在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上1/3与 中1/3的交界点,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 。 坐骨神经干的体表投影位置 为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 节连线的中点至股骨内、外髁之间中点的连线
2019/12/23
21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诊断
(一)诊断 1.病史 约半数以上病例既往有重手法推拿史或外伤风寒史。 2.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坐骨神经干性痛。 3.压痛点位于坐骨神经出口处椎旁无压痛,腰椎活动正常。
下肢旋转试验90﹪以上为阳性。 4. X线平片 多无阳性所见。组织液压测定 坐骨神经出口周
围压力测试高于健侧的50%以上即有诊断意义。其他 可酌 情行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等测试。
2019/12/23
22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 (二)鉴别诊断 • 梨状肌综合症 两病非常相似,仅从病史和症状上很难辨别,容易
混淆。
• 但两者在体征上是有差别的,梨状肌综合症是由于梨状肌发生炎 • 症、水肿、肥厚、变性等一系列症状,因此将下肢主动外旋致使 • 致使梨状肌本身的收缩与痉挛,可诱发坐骨神经症状(大腿内旋 • 梨状肌受牵拉亦可诱发坐骨神经疼痛),而单纯坐骨神经盆腔出 • 口狭窄综合症时,下肢外旋出口部反而松弛,故症状减轻。此为
两病重要鉴别点
2019/12/23
23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治疗
(1)非手术疗 ①消除致病因素:诸如长期坐位等均应避免
②防治组织粘连:用胎盘组织液2ml, ③补充神经滋养剂:主要为维生素B1、B6、B12等。 ④对急性发作者,除绝对卧床休息外可口服氢氯噻嗪等
利尿药物,以消除局部水肿。
2019/12/23
24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点按委中、阳陵泉、悬钟、承山等穴位。 • 注意:手法力度宜轻柔适中,以患者能接受为宜。
2019/12/23
25
• 手术疗法:对上述疗法无效 或症状较严重需早日施术者 可行坐骨神经盆腔出口扩大 减压术
2019/12/23
26
存疑
• 1坐骨神经变异从梨状肌出来,梨状肌受损? • 2 梨状肌本身病变亦可以导致出口狭窄? • 臀部体表定位?
2019/12/23
17
病因
• 坐骨神经在其走行的肌纤维管道中遭受 外来致压物压迫、牵拉和刺激而致病。
• 臀部外伤(过度外展外旋) • 慢性劳损
长期在潮湿与寒冷情况下工作 重手法推拿
2019/12/23
18
病理
各种原因--------血管痉挛 --------组织缺血缺氧 ----炎症反应 -----------渗出水肿----------纤维蛋白
1.坐骨神经受损症状 主要表现 A干性受累的特征,即沿坐骨神经的放射痛及其所支配区
的运 (股后,小腿前后以及足部诸肌群) B感觉(小腿外侧,足底和足前部)和反射(跟腱反射和跖反
射)障碍等 C病程较长者,可出现小腿肌萎缩甚至足下垂等症状。
A压痛点 以坐骨神经盆腔出口部体表投影位置压痛最剧(环跳 处),且沿神经干走行向下放射
B此外,尚可发现约半数病例于胫点或腓点处有压痛现象, 梨状肌症候群时,其压痛点略高于前者1~2cm。
2019/12/23
20
症状和体征
3.下肢旋转试验 肢体内旋使梨状肌及上 孖肌、闭孔内肌和下孖肌处于紧张状态, 以至加重出口处狭窄,可诱发坐骨神经症 状,出现沿坐骨神经走行的放射性疼痛。
4.直腿抬高试验 一般均呈阳性,但不特 异。腰部一般无压痛点和阳性体征。
12
2019/12/23
13
2019/12/23
14
2019/12/23
15
2019/12/23
16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分支与出口
1、坐骨神经干在未突出骨盆前即分为 两支,一支由梨状肌中间穿过,另一支 由肌下缘穿出;
2、坐骨神经一支由梨状肌上缘穿出, 另一支由肌下缘穿出;
3、坐骨神经仍为一支,全部由梨状肌 中间穿出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1.定义 2.解剖特点 3.临床症状 4.诊断 5.治疗自骶丛神经分开后,
在走经骨纤维管道离开骨盆达臀 部之前,因局部病变所引起的嵌 压综合征。
2019/12/23
3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1.起源:腰4到骶3的神经发出,
2019/12/23
--------组织粘连-------------------内压升高----------出口狭 窄-----------神经受压----------长期可引起血管支增生 扩张和动脉管壁增厚等一系列继发改变 -----------恶 性循环
2019/12/23
19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症状和体征
腓肠神经
腓深神经







侧 皮 神
皮 神


2019/12/23
11
上坐口骨即神盆经腔盆口腔,出呈口半解月剖形,位于盆腔腹膜外疏松的结缔组织中, 上口扁且狭窄; 下孖肌上缘。 其前壁为上孖肌和闭孔内肌; 后壁为梨状肌臀大肌; 内侧是坐骨结节上部及臀下血管神 经,外侧邻转子窝及股骨颈。
2019/12/23
2019/12/23
27
坐骨神经盆腔出口狭窄综合症
2019/12/23
28
2019/12/23
9
分支 2 腓总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腓骨长,短肌 经小腿外侧中下处 三分之一穿出成为皮支 支配足背,小腿外侧感觉
• 腓深神经 小腿前群肌肉
第一二趾间皮肤
腓肠外侧皮神经
2019/12/23
10
总结
坐骨神经
足底内侧神经 胫神经 足底外侧神经
腓肠内侧皮神经 腓肠外侧皮神经 腓总神经 腓浅神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