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页 共31页
中获得学问,发展实力。并且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生活中时时到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剧烈的探讨爱好,从而主动 探究。
2 、在动手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培育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 沟通的实力。
本节课,动手实践操作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一起先自由摆小 棒,摆后说一说,让学生初步体验“倍”的含义;接道求一个数 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只要知道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就够了; 然后用摆一摆、画一画、圈一圈的方法帮助调皮解决数学问题, 为后面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做打算;最终支配学生在思维训 练中实践操作,让课内与课外学问拓展延长,同时也培育学生的 创新意识。学生在充分地视察、探讨、沟通中,在探究探讨的过 程中,理解了“倍”的含义,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 倍的除法应用题。 《欢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4
师:看着这些动物的只数,你还能出哪些倍数问题呢? 生 1:有 2 只松鼠,有 6 只小鸭,小鸭是松鼠的几倍? 师:会解决吗? 生:算式是:6÷2=3 小鸭是松鼠的 3 倍。 师:还有哪位同学有不同的问题? 生 2:小猴有 3 只,小鸟有 12 只,小鸟是小猴的几倍?
第6页 共31页
师问:会解决吗? 生 2:算式是:12÷3=4, 小鸟数是小猴的 4 倍。 师:还有吗?(许多生起先举手,想要回答) 师:请你们同桌之间说一说,好吗?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相识了“倍”,知道求一个数 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 来计算。 三、下面老师来考考大家。 考一考:请你用倍说一说。(出示练一练第一题) 第一行有三只小猫,其次行有八只小老鼠 其次行是第一行的( )倍。 蝴蝶有 6 只,蜻蜓有 30 只。 蜻蜓是蝴蝶的( )倍。 出现在这个聚会上,还有我们最熟识的挚友呢!猜猜是谁吧! (出示调皮、机智狗比身高图) 师:知道他们在做什么吗?他们遇到难题了,你们能帮助他 们解决这个难题吗?小组探讨一下,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集体订正,老师重点讲解。 师:最近这几每天气很不稳定,气象小组调查了近日来的天 气状况,并绘制了统计图。我们一起来看看。(课件出示 47 页“练 一练”第 3 题)
第2页 共31页
图,假如让学生找数学信息、提问题,他们确定会发觉两种动物 的数量间的“和”、“差”关系,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 问题。这样学生必定会受到这种定向思维的影响,不利于他们探 究和学习新学问(“倍”的关系)。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先让学 生“摆一摆”同时进行“分一分”的等分活动,最终让学生“画 一画”这个数学活动,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沟通后,让学生发 觉两种动物的数量之间有“倍”的关系,而且除了用图形表示, 还可以用除法表示“谁是谁的几倍”。
2022 年《快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欢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1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授课老师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
认知水平设计探究性和开放性的问题,为学生供应自主探究、学 习的机会。本节课设计较好, “欢乐的动物”开运动会这一生动 好玩的情境,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欢乐、融洽的课堂氛围,可爱 的小动物们增加了学生留意听讲、仔细学习的动力。教学中,老 师因势利导,通过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能引导学生在详细 活动中主动思索、探究,让学生一步一步相识“倍”的含义;让 学生多说想法,培育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这节课 学生始终是在轻松、开心的氛围中学习的,他们学会了用除法求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不仅学问和技能得到发展,而且还获 得了学习数学的主动情感体验。同时老师注意基础学问和基本技 能的落实,设计的问题具有层次性,突出了因材施教,关注了学 生的差异。
这是一节抽象的概念课“倍”的相识。本节课我的设计意图 是利用课堂的生成性激发学生的学习需求,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 展示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刚好调整预设的内容,老师引导学生 运用多种资源获得学问,形成实力。从课堂教学来看整个过程我 花时不多,但学生学得充溢欢乐,比根据原先预想的流程教学效
第9页 共31页
教学中对主题图进行了一些简洁的变更,课一起先,利用自 制一张只显示两种动物的情景图,通过谈话引入主题“小猴和小 鸭可以怎么比?”在原有学问的基础上,学生自然地给它们比多 少,那还有什么比法呢?正值我打算出现“倍”的学问时,一生 说出“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2 倍”,犹如安静的水面泛起一阵涟 漪。说句心里话,真的没有想到学生竟能通过自己教自己,把“倍” 的学问从一片空白到理解得如此简洁透彻,自认为“倍”太抽象, 须要亲自去讲解,以致第一节在本班讲的时候,学生听得模模糊 糊,本节课放开让学生说,原来只想感知一下学生对“倍”究竟 有多少相识,不料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一步一步地分解“倍”的含 义,把已有的学问与“倍”有机地联系起来,说得通俗,听得简 洁,难怪课堂上几次出现“我有点懂了”等话语,从起先的“两 三只手”到“几十只手”,真正地体验从不懂到懂的过程。我几 次想插话,可学生早已以一问一答或自问自答的形式解决了。这
师:谁来说一说?松鼠这一栏画几个圆,小鸡这一栏画了几 个圆?几个圆圈分在一起?表示什么?算式是?
生汇报:2 个圆,8 个圆,2 个圆圈分在一起,表示 8 里面有 4 个 2,小鸡是松鼠的 4 倍,算式是 8÷2=4
师小结: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最关键的是看这个数里 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事实上也就是看多的这个数里面有几个少的 那个数。
第7页 共31页
师:谁知道这三个标记分别表示什么吗?在这张统计图的右 侧有三个问题要考考我们的小挚友,请你细致视察统计图,同桌 之间相互说一说。集体订正。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自己的收获) 这节课我们通过动手、动脑,动口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在原 来我们等分的基础上又相识了一个新概念“倍”。求“一个数是 另一个数的几倍”,就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要用 除法来计算,以后我们可以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欢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3 《欢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在学习两个数量的倍数关系时结合《欢乐的动物》一课,通 过好玩的数学活动,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画一画这些详 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倍”的意义: 1、注意设计学生感爱好的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倍”的概念 充分利用教材中动物乐园的情境图,由学生熟识的、感受爱 好的生活情境引入,以色调斑谰、符合小学生口味的漂亮画面深 深吸引他们,把学生自然地引入收集数学信息,解决调皮提出的 数学问题中,独立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小组探讨沟通,集体反 馈展示学习成果的教学过程。这样可以自然地把学生带进朝气盎 然的教学情境,学生心情激扬,不知不觉在轻松开心的学习氛围
第4页 共31页
师:让我们先看看小猴的只数和小鸭的只数吧! 师:小猴几只?小鸭几只?请你用学具小棒代替小猴和小鸭, 在桌上摆一摆。留意:一个小棒代表一只小动物,小猴和小鸭各 占一排。摆的时候上下图片对齐,有几只就用几个小棒来表示。 (学生操作,老师巡察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么摆的? 生:我摆了 3 个小棒代表小猴的只数,再摆 6 个小棒代表小 鸭的只数。 (指几名学生汇报,老师板贴图片) 师:现在我要请一个同学来帮帮我,在小鸭的只数中圈出和 小猴只数同样多的部分。 生:在 6 个小棒中 3 个 3 个分为一组。 师:这样分完之后,我们发觉小猴的只数有几组,小鸭的只 数有几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生 1:小猴的只数有 1 组,小鸭的只数有 2 组。 生 2:小鸭的只数有两个小猴的只数那么多。 师:小猴的只数是 1 个 3,小鸭的只数是 2 个 3。也就是 6 里 面有 2 个 3,这时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2 倍。 我们还可以用除法算式 6÷3=2 来表示(板书) 请你当小老师,来说一说,在这个算式中 6、3、2 各表示什 么意思?
止集体作业的方式。 2.老师意识到了在练习时要给学生独立思索、个别作业的机
会,但这个思想贯彻得不到位。表现在:(1)不给学生独自解读、 理解题意的机会。事实上不理解题意的学生是有的,但须要让他 们发觉自己的问题,主动去问老师或伙伴,这么做可以培育他们 的进取心和责任感。(2)不让学生独立接受思维的挑战,大多采纳 集体探讨的方式来化解难点。事实上,学生没有遇到思维障碍, 没有克服障碍就不是解决问题,而是解题操练,后者无助于培育 和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欢乐的动物》教学反思 2
果好得多。或许正是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了学生的心理 特征。在教授本课之前,我仔细地探讨理解教材,深化挖掘教材 的内在意义。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依据众多老师 的看法和建议,在原有的教学设计上我又进行了改进。《欢乐的动 物》主题图显现的一共有 6 种小动物,假如干脆把这 6 种数据拿 出来比较,学生会觉得太难,甚至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降低问 题的起点,让学生对“倍数关系”的两个量有一个更清楚的相识。
第10页 共31页
第3页 共31页
教学难点: 驾驭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的方法,能解决生活中和倍 数有关的数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爱动物吗?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挚友,我们应 当怎么做呢?(爱护它们)生活在大自然中的小动物因为有了我 们人类的关爱,也向同学一样健康、欢乐地成长着。你想去看看 它们吗?今日大家和老师一起带着对动物的宠爱来学习《欢乐的 动物》。(板书课题:欢乐的动物) 自主探究,获得新知 出示“欢乐的动物”的主题图,视察情境图。 师:同学们:我们来到了森林,看,这里真喧闹!瞧,小动 物们正在开联欢会呢!细致视察,看看都来了哪些小动物?你相 识他们吗?(学生回答) 二、操作探究,初建概念。 师:请同学们根据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依次视察图中的小 动物,数一下小动物的只数,并把它们填在方格里。 生 1:小鸟 12 只,小猴 3 只。 生 2:孔雀 1 只,松鼠 2 只,小鸭 6 只。 生 3:小鸡 8 只
教材分析 在相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本节结合“欢乐的动物” 的详细情境,学习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事实上,“倍”是 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通过摆一摆、 圈一圈、画一画这些详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 在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的活动中 ‘使学生真正体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这时让学生用除 法表示和计算“谁是谁的几倍”更简单一些。 学情分析 在一年级时,学生学会了两个数量之间的“和”、“差”关 系,并能提出用加法或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对于本节课的主题
第5页 共31页
生:6 表示小鸭的只数,3 表示小猴的只数,2 表示小鸭的只 数是小猴的 2 倍。(也就是小鸭的只数有 2 组小猴的只数那么多)
师:鸭子的只数是猴子的几倍其实就是看 6 里面有几个 3。 留意倍不是单位名称,2 后面不写倍字。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小鸡和小松鼠看到你们那么爱学 习他们也来凑喧闹了,你能用画一画和列式的方式来求一求小鸡 的只数是小松鼠只数的几倍吗?(板书:小鸡的只数是松鼠的( ) 倍。)(自己画好后在小组内沟通一下)学生汇报。
教学目标 学问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实力目标: 1、会利用学具摆出或画图形表示两个数量的关系,培育学生 的视察实力、分析实力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2、运用所学学问解决与“倍”有关的简洁的生活问题。 情感目标: 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学习实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倍”的意义。
1.当学生通过图形直观体会“鸭的只数是猴的 2 倍”的含义, 并知道用除法算式表示它以后,老师是不是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 尝试用画图或列式去探究“鸡的只数是松鼠的几倍”?教材第 46 页“说一说”的问题,让个别学生发言之前,也要让每个学生先 填好答案和算式。总之要为学生创建独立思索和解题的机会,防
第1页 共31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