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羊腐蹄病发病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羊腐蹄病发病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
摘要:牛羊腐蹄病是在牛羊群体中发生率较高的传染性病症,该病会随着季
节的变化增加传播几率,牛羊患病后可表现为体重降低、食欲不振、精神状态差、蹄部腐烂、坏死等,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动物死亡。
这一疾病的发生与饲主环境卫
生差、喂养不合理相关。
本文阐述了牛羊蹄病发生的诱导因素,并总结疾病的诊
断和综合治疗措施,以保证牛羊群的健康状态,减少该类病症的出现。
关键词:牛羊蹄病;发病原因;诊断方式;防治措施
腐蹄病,又称之为蹄间蜂窝织炎、趾间腐烂,多是指牛羊群体蹄部损伤位置
受到坏死梭杆菌或是其他致病菌的侵袭产生的感染性病症,多会导致牛羊出现趾
间组织坏死,该病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特征为蹄部角质损坏、腐烂发臭、化脓坏死等,多在成年牛羊群体中出现,牛羊患病后会出现跛行。
牛羊患有腐蹄
病后不仅无法正常行走,也会影响交配、采食活动,导致其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我国牛羊腐蹄病的发生率高达50%左右。
对牛羊动物群体开展腐蹄病的预防诊疗
具有重要意义,包括对疾病的诊断分析和预防措施。
本文以疾病发生的影响因素
分析,总结诊断方式和防治措施如下。
1.
诱导发病因素
腐蹄病多是牛羊群体蹄部受到节瘤拟杆菌和坏死性梭杆菌等病情侵袭诱发的
感染性病症。
牛羊群发病时,节瘤拟杆菌会产生蛋白酶溶解动物蹄部的角质层,
损坏了动物蹄部的组织,从而创造了坏死梭杆菌侵袭和生存的微环境,造成了蹄
部感染。
动物蹄部受到坏死梭杆菌侵袭后会出现组织坏死、化脓或其他全身性的
变化,存在继发性感染的风险,对动物的生命健康存在威胁[1]。
日常饲养草料中缺少锌、铜、磷、钙等微量元素,导致动物蹄部角化不全,
表现为蹄壳子开裂、松软、变薄或是蹄形不整。
此外,微量矿物质元素的缺失会
导致动物机体免疫力下降,促使其无法抗拒致病菌的侵袭诱发感染症状。
腐蹄病出现的因素包括动物蹄部受到坚硬物质的刺激,导致皮肤组织损伤,且没有及时进行治疗,使得疾病反复发作。
或是动物居住环境较差,土地潮湿,营养不足,缺少微量元素,导致牛羊患病。
阴雨较多,雨量极大,甚至出现洪涝灾害,导致土壤中的矿物质养分丢失,使得牛羊进食的草料矿物质不足,动物营养不足,导致蹄变形,角质疏松等不良症状,且受到粪尿、泥水的侵袭,动物蹄部软化,诱发了腐蹄病。
1.
症状表现
腐蹄病的潜伏周期在数小时或是1-2周左右,常规多为3日内。
动物发病数小时后即可出现单肢跛行,且在感染后,蹄间炎症明显,牛羊会伴有瘙痒感,使用蹄部疯狂刨地,易导致疾病加重。
前期,牛羊会表现为跛行、腹下水肿、消瘦等,患病时多为一侧,蹄间隙、蹄冠、蹄踵位置逐步红肿、发热、疼痛,随后出现腐烂症状,对患部挤压后出现脓液[2]。
后期不治疗,患病牛羊的关节、韧带、腿部均会受到影响。
1.
病变检验
患病牛羊群体蹄间易受到坏死梭杆菌的侵袭,诱发感染症状,且会导致蹄部组织坏死,病变持续后增加继发感染风险,如腐败梭菌、化脓性葡萄球菌。
大部分患有腐蹄病动物死亡后会检测出内脏转移性滑丝或是弥漫性坏死。
患病动物皮下存在胶样浸润,心包腔和腹腔出现胸痹粘连,伴有较多积液。
心外膜存在出血点,肺部存在圆形、灰白色、粟粒状的解决;肝脏肿大;肾脏存在出血点;淋巴结有水肿和出血症状。
1.
诊断评估
依据患病动物的主要特征、发病症状进行评估分析,包括内脏检测到转移病灶、黏膜坏死、皮肤坏死,坏死性口炎可作为最初评估依据,在确诊时需给予病原菌检测。
病原菌检测可进行镜检、染色和涂片等方式,于患病动物蹄部坏死组织和健康组织交界位置,或是患病已死亡动物肺部坏死病灶和健康组织的交界位置,使用病料涂片,给予瑞特氏染色镜检和革兰氏染色,依据镜检的结果对细菌感染情况评估。
病菌分离、鉴定和培养。
在患病死亡动物健康组织和肺脏病变交界位置,在无菌调节下获取病料接种厌气肉肝汤中或是鲜血琼脂平板上进行分离培养,随后选择部分菌群进行生化检验,依据生化指标对细菌感染情况诊断。
1.
治疗方式
在患病位置使用硫酸铜、高锰酸钾、甲醛或是来苏儿溶液进行消毒处理,浓度分别为20%、0.1%、5%、3%,及时清除坏死组织、脓液和渗出物,并在创面使用过氧化氢溶液,浓度3%-5%;或是使用浓度为0.1%高锰酸钾溶液,和福尔马林溶液的配比为1:1500;结束后在患病位置涂抹10%碘酒,涂抹以鱼石脂,最后打上绷带。
并在蹄部患孔内放置填塞磺胺粉或是水杨酸钠粉,创面涂抹浓度5%的龙胆紫或是木焦油,于软组织上涂抹抗生素软膏,最后用绷带包扎。
在动物患病位置使用小刀将腐烂的角质层挖出,直至出现腐烂浓汁,随后使用20%-30%硫酸铜对病灶清洗,创面内涂抹碘酒,给予高锰酸钾粉后打绷带。
利用硫酸锌配置出浴蹄液,药物浓度10%,每日对患有腐蹄病的牛羊进行蹄部药浴,动物临床症状多会在药浴半个月后明显缓解。
对于病症严重或是出现转移病灶时,需对患病动物进行全身诊治,使用磺胺类药物、链霉素、青霉素、四环素等药物给予静脉输注或是肌肉注射,使用一周后需加以解毒药物和强心剂,以保证疾病的康复效果,提升疾病的治愈率[3]。
此外,需给予腐蹄病牛羊动物对症干预,如解毒、补液、强心等。
1.
预防措施
饲主需对牛羊群饲养环境进行管理,定期处理宿舍内的卫生环境,每日对牧场、运动场、牧道进行清理,保证圈内和周边环境的卫生和环境,且需保持环境
的干燥。
定期对用具和地面进行消毒处理,在消毒前需将圈内动物转移到运动场
和牧场上,对于无法一次性一出的动物可进行分组处理。
使用的消毒液为浓度为3%的氢氧化钠热溶液,浓度3%甲醛溶液等,剂量为1L/m2。
这一疾病是受到蹄甲损伤和皮肤组织损伤诱发,饲主需对一切发病原因进行
切割,减少动物的发病几率。
对圈舍和牧场进行修整,将地面的尖锐石头、木楔、钉子等坚硬物质清理干净,对通道内的无关物品进行处理,避免坚硬物质损伤动
物蹄部组织和皮肤。
定期对圈舍内的粪便、尿液进行清理,每日更换草料和垫子,保证圈舍内的卫生和干燥环境。
定期对牛羊群状态进行观察,对跛行和存在伤口
的患病动物及时处理。
在潮湿、多雨、炎热的季节对牛羊群动物进行特殊管理,饲养时给予营养丰
富的草料,保证动物的营养摄入,合理补充锌、铜、磷、钙等矿物质。
为了保证
牛羊群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加强牛羊群蹄部角质,需给予精良草料、不可喂养发
霉草料,适当的给予钙磷物质补充,定期补充硫酸锌矿物质、蛋氨酸和维生素D
等营养物质,保证牛羊群体的机体免疫力。
1.
结束语
牛羊腐蹄部属于牛羊群动物发生率较高的传染性病症,主要症状包括牛羊出
现趾间组织坏死、蹄部角质损坏、腐烂发臭、化脓坏死,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多在成年牛羊群体中出现。
饲主需采取对症的方式治疗干预,但错过最佳治疗时
机会导致疾病加重,诱发全身性病症,导致动物死亡。
并且,这一疾病具有较快
的传播率,对牛羊群的健康生长存在一定影响。
所以,饲主在养殖期间需积极重
视并加以预防,观察圈舍内牛羊的精神状态、蹄部伤口、进食情况,每日对饲养
环境进行清理,保证圈舍的卫生,减少腐蹄病的发生率,保证牛羊群的健康生长。
参考文献:
[1] 韩磊. 牛羊腐蹄病发病原因、诊断及防治措施[J]. 养殖与饲料,2021,20(11):126-127.
[2] 冯永庆. 牛羊腐蹄病的诊疗及综合防治措施[J]. 畜禽
业,2019,30(3):50,52.
[3] 孙维贤. 肉牛腐蹄病的诊断、治疗及综合防治探讨[J]. 畜禽业,2020,31(12):114,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