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子养亲汤”治顽固性咳嗽
治疗久咳不止,三子养亲汤效果好民间老偏方

治疗久咳不止,三子养亲汤效果好民间老偏方症状:久咳不止,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偏方:取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研成细末后调蜜服用,每日早晨服用1次。
或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装起,加水煮沸后饮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一般可连服1~3个疗程。
朋友老樊的岳母,这两三个月来犯上了咳嗽病,喉咙中有痰却咳不出来,买了抗生素、止咳露等吃了很多天,效果很不理想,一停药马上就犯病,只好去看医生。
医生很快找出了久咳不止的病因,原来她的咳嗽并不是普通的外感风寒感冒引起的,而是支气管哮喘的一个分型,叫做“咳嗽变异型哮喘”。
医生让老人家吸入激素治疗。
老人家一听,心理上很抵制。
老樊只好问我有没有中医调理的办法。
我帮老人家看过舌脉,给她开了个简单的方子:取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研成细末后调蜜服用,每日早晨服用1次。
或将以上三味药用纱布或布袋装起,加水煮沸后饮用,每天1次,10天为1个疗程。
这个纯中药的方子,老人家一看就很喜欢,回去后服用了三四天,咳嗽明显好转,又坚持服用两个星期,几个月的咳嗽病就完全消失了。
朋友觉得不可思议,这几颗不起眼的“种子”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效果?我告诉他不要小看这个方子,它可是中医的名方,叫做“三子养亲方”。
三子,指的就是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养亲”意思是说这个方子主要适用于老人家。
“三子养亲方”也可以理解为三位孝顺的子女给父母提供的一个滋养的方子,很有温馨的意境。
这个方子出自明代的《韩氏医通》。
方中白芥子除痰,紫苏子行气,莱菔子消食,都属于行气豁痰之药,气行则火降而痰消,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现代研究通过大量的试验证明,这个方子确实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炎的作用,因此临床上常用于治疗久咳不止、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肺部疾病,疗效比较令人满意。
使用这个方子时,要注意“养亲”二字的含义,也就是说,此方主要用于老年人。
为什么古人会强调此方适用于老年人呢?古书记载上没有加以详细解释,只是说此方“性主疏泄,能耗气伤正”。
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60例临床观察

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60例临床观察目的:观察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的疗效。
方法:以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小儿咳嗽60例。
结果:治疗患儿60例,其中,治愈34例,好转2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2%。
结论:三子养亲汤作为一个经典名方,在通过辨证加减后治疗小儿咳嗽疗效显著。
标签:三子养亲汤;咳嗽;中医药疗法;中医儿科学咳嗽是呼吸道疾病的常见多发症状。
几乎所有肺系疾病均有咳嗽证候。
一般咳嗽经治疗多可痊愈,但小儿因年幼、形体未充、脏腑娇嫩,一旦因外感或其他因素而起咳嗽后,咳嗽多迁延不愈,严重者进一步变证而成肺炎或被延误而发展为支气管炎,如有过敏体质者甚至会导致哮喘发作,属小儿顽症之一。
抗生素等西药容易产生耐药性,并对娇嫩的小儿清灵之体有所克伐。
笔者在《韩氏医通》中名方三子养亲汤基础上,稍事变化,治疗小儿咳嗽,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60例患者均为我院中医科门诊患者,以咳嗽为主要症状就诊。
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最大11岁,最小1岁半;病程最短1周,最长2个月。
均为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其他症状减退,而咳嗽久不愈。
既往均无其他慢性呼吸疾病史。
1.2 临床表现患儿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咳嗽大多数以清晨或夜间为重,部分白天咳多,少痰,偶有咽痒,受寒后加重。
所有患者曾用西药治疗不愈,有少数患儿出现痰鸣气喘症状。
X线胸片无异常发现,两肺听诊偶有闻及干啰音。
1.3 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咳嗽的诊断依据拟定:①咳嗽为主要症状,多继发于感冒之后,常因气候变化而发作,可伴有鼻流清(浊)涕、饮食减少等;②好发于春秋季节;③肺部听诊为两肺呼吸音粗糙,或有少量散在的干、啰音;④X线摄片或透视检查,示肺纹理增粗。
1.4 方法全部患者均以加味三子养亲汤治疗,药物组成:莱菔子9~12 g、苏子9~12 g、白芥子6~9 g、柴胡6~12 g、黄芩6~12 g、紫菀9~12 g、陈皮9 g、云苓15 g、枳壳12 g、尖槟12 g、川朴12 g、炙甘草3 g。
【韩飞霞《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韩飞霞《韩氏医通》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出自韩飞霞之《韩氏医通》“悬壶医案章第六”与“方诀无隐章第八”,由于内容较繁,且与方证无关,故仿《伤寒论》之文法,节简如下:
高年咳嗽,气逆痰痞,三子养亲汤主之。
三子养亲汤方: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萝卜子(主食痞兼痰)
上三味各洗净,微炒,击碎,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每剂不过三钱,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随甘旨,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若大便素实者,临服加熟蜜少许,若冬寒,加生姜三片。
”
方证分析:
苏子:“主下气,除寒温中”,使肺之寒痰由大肠而出。
白芥子:搜剔全身内外之凝结寒痰,特别对胸膈寒痰有特效。
萝卜子:打通胃汤之滞气,利于痰的排出。
结论:高年咳嗽,气逆痰痞,多涎、胸闷、胀气者,三子养亲汤主之。
加减法:
气逆甚者,以苏子为主,可酌加旋覆花;
痰多者,白芥子为主,酌加杏仁;
腹部气胀者,萝卜子为主,酌加厚朴;
便干者,加熟蜜少许;
寒呕者,加生姜三片。
【《轻松学名方》三子养亲汤】

【《轻松学名方》三子养亲汤】好,今天看新的方名释义条文,026三子养亲汤。
亲就是父母亲,高堂双亲,自己的亲人老人。
三个儿子能够养亲人老人,这是什么样的子?原来这是苏子白芥子莱菔子,三个种子类的药物,为什么这三者可以养亲?因为高龄双亲大多有痰湿壅堵,这个车老了就会多铁锈,在表皮上就很老,如果在轴承就会卡死。
人老了就有很多痰湿,痰湿如果在皮肤表面就会形成暗斑污垢,在肌肉就会形成肿瘤包块,在血脉就会形成血管瘤、静脉曲张、血管硬化以及梗塞。
如果在筋,就会形成痿痹,屈伸不利,关节炎退行性病变。
如果在骨,就会骨质疏松,长骨刺,增生。
众人所见的,刚才老师讲了十几二十种病,其实就是痰堵在不同地方的体现,而且人越老这些病象就越显。
人老了,骨质疏松有了,骨质增生有了,静脉屈伸不利有了,血管淤堵有了,肌肉长这些乱七八糟的包块有了,皮肤表面都是这些老人斑也有了,还有皱纹等等,样样都有了。
究其源就是一个痰湿,你看有些老人为什么那么干净?冰清玉洁,痰湿少。
有些老人怎么洗都洗不干净,面上好像有一团秽气,痰湿多。
所以老师刚才这番话你们会听的,你们已经会用三子养亲汤了。
智者见经题,便晓无量义。
愚者听完方,不知此中理。
你都不知道就方药怎么用,以为三子养亲汤就是治哮喘咳喘的。
刚才老师讲的那些病,三子养亲汤通通可以治。
老师的方名释义,严格来说它不单释本意,它还释它的衍生义,非常宽阔的衍生义。
刚才老师讲的是老人常见的病理痰湿,如同老化的汽车那些铁锈,铁锈不除堵在关键地方车子就会卡死;痰湿不去,阻在关键的脏腑,人就会拥堵,病老而死。
我们看此方出自于《韩氏医通》,《韩氏医通》是一本很好的书,它是祛痰的基本方,常用方。
上面有苏子可以祛胸中之痰,让你减少咳喘;中间有白芥子,可以祛隔膜之痰,胸膈膜随着呼吸一上一下的那个地方的痰,唯白芥子可去,其他的药都将逊色;下面有莱菔子可以润肠通便,可以祛肚腹中的痰,让大便顺滑。
有一个千万身家的大老板,他上个月找到我家里,然后说大便不通,非常辛苦。
三子汤治顽固性咳嗽效果佳

三子汤治顽固性咳嗽效果佳
咳嗽为肺部疾患的主要症候,可发生于多种疾病中。
过去笔者对顽固性咳嗽采用枇杷止咳糖浆、生姜饴糖汤治疗,虽一时有效,但长期服用不能巩固疗效。
经笔者总结临床经验,采用三子汤(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水煎,分上下午各服一次。
连服3-5日,效果很好。
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张某,女,21岁,她从一年级起,因受凉感冒咳嗽,昼夜不停,由痰多转为淡痰长达两年多。
曾去当地医院住院3个月服用半夏止咳糖浆、橘红丸、鱼腥草等不见好转,后来投医笔者,采用本方3剂即治愈,愈后半年追访未见复发。
笔者近两年先后收治顽固性咳嗽患者68例(60岁以上老人占62例),均采用本方3-5剂治疗,64例治愈,治愈率达94%,另有四例服药不到位,不足以说明疗效。
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
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
莱菔子降气消滞,使气行利痰行。
本方具有药源易购,成本低,制作简便,疗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作者:罗林钟,罗楚涵
来源:《农村新技术》。
三子养亲汤的配方了解它的真实功效

三子养亲汤的配方了解它的真实功效
大家都知道,在我国很多人都会用中草药制剂来调理身体,中草药对于中国人的体质非常适用,有助于由内而外的去除病症,让身体变得更加强壮。
很多人都有湿气重,咳嗽痰多等问题,这种情况下可以煎服三子养亲汤。
接下来大家就共同来了解三子养亲汤的配方,就能够让大家对这一种中草药制剂有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一、三子养亲汤的配方
三子养亲汤顾名思义,它的主要配方为三种中草药材,其中的三子分别是紫苏子、白芥子以及莱菔子,将这三种中草药以1:1:1的比例混合在一起就可以制成了。
每次煎服需要选取混合后的配方27克,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转小火煮出汤汁服下就可以了。
这三种中草药搭配在一起,各有所长,白芥子有助于化痰止咳,紫苏子具有降气清热去火的功效,而莱菔子有助于健胃消食、促进肠胃消化,因此这三种中草药结合在一起,有助于止咳化痰、祛湿气、降气消食。
二、三子养亲汤的功效
三子养亲汤在临床上应用的范围非常广,通常情况下用于治疗咳嗽痰多、食欲不振,肠胃消化不良,舌苔白腻等症状,也可以用于去除体内的湿气,老少皆宜。
它的药效温和稳定,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
现在在市面上有制成的三子养亲汤的成品,因此大家如果有以上这些症状的话,可以购买一些三子养亲汤用来调理身体,大家会发现它的药效非常不错。
三子养亲汤的配方其实非常简单,只需要大家购买品质上好的紫苏子、白芥子与莱菔子搭配在一起煎服就可以了,它虽然配方构成简单,但是药效温和有效,非常值得用来调理身体。
化痰,三子养亲汤

化痰,三子养亲汤一个化痰的食疗方,专门搜刮身体里十年二十年特别黏稠的老寒痰作者:文泉杰文小叔说有一位孝顺的女儿,每天晚上都听到老父亲咳嗽,老父亲睡觉前总是要咳一阵子,每咳嗽一声,这位女儿都很揪心。
父亲对自己很好,现在父亲老了,需要儿女照顾了,可是面对父亲的咳嗽她束手无策。
曾经带老父亲去过很多医院,而且都是大医院,医院诊断说是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很多老年人都有,无法根治,只能养着,不要抽烟。
这位女儿很纳闷,老父亲一辈子都没抽烟啊。
于是这位女儿无奈之下只好给小叔留言,当她说老父亲得了老慢支的时候,小叔自然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为中医是不看病名治病的,西医的一个病名,中医有太多的原因。
后来她说,父亲咳嗽的时候有特别黏稠的白痰,需要很费劲才能咳出来,咳出来就好多了,可以消停一阵子。
同时还伴随着胸闷,也有一些轻度的便秘。
人老了,胃口自然也大不如前,还有舌苔是白厚的。
她这一说,小叔就明白了,这是由寒痰导致的老慢支。
因为痰堵在了肺里面,导致肺气不宣,肺气不宣只好上逆,所以咳嗽。
痰多了,特别黏稠,堵在了肺里,能不胸闷嘛。
这种痰多导致的咳嗽躺下来更加严重,站着还好一点。
因为站立的时候痰湿不容易上泛,躺下来的时候痰湿更容易往上走,所以咳嗽。
这位老父亲的痰湿白色的,舌苔也是白厚的,说明是寒痰,于是小叔推荐这位女儿用了一个很简单的食疗方,因为老父亲不太喜欢吃中药,这个方子专门为中老年人痰多量身定做的,叫做三子养亲汤。
后来这位女儿就给父亲服用了三子养亲汤,服用第一天效果就很明显了,老父亲咳出了很多痰,咳痰不用那么费劲了,轻轻松松就咳出来了。
服用三天,大便也通畅了,胸也不闷了,老父亲惊讶地说,感觉自己的胸口从来没有这么清清爽爽过,那种感觉像是对又脏又乱的屋子来了一次大扫除一样。
最后服用了七天的三子养亲汤,折磨父亲多年的老慢支就好了,零零星星的咳嗽也没了。
从此以后老父亲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女儿也安心了。
这个三子养亲汤专门化中老年人的陈年寒痰,就是那种特别黏稠的,很难咳出来的寒痰。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咳嗽30例

##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咳嗽30例目的观察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对咳嗽的临床疗效。
总有效率96.6%。
结论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咳嗽临床疗效较满意。
咳嗽是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症状之一,急性咳嗽可随病因解除而自然消失,而亚急性与慢性咳嗽在反复应用抗生素后仍久治不愈,给患者的工作生活带来严重网扰。
笔者采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治疗此类患者,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
一、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30例患者均为2014年1月一2014年12月我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其中女19例,男11例;年龄最大74岁,最小30岁;咳嗽时间最短3〜5天,最长1年。
2. 诊断及证候分类依据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证候分类为风寒袭肺。
患者以上呼吸道感染起病,出现鼻塞、流涕、头痛或恶寒发热,就诊时多数己无外感症状,但仍有咳嗽、咳白痰或无痰,感寒后复发或加重,舌淡红, 苔薄白。
3. 治疗方法采用小青龙汤合三子养亲汤治疗,药物组成:麻黄6〜9g,桂枝6〜10g,白芍10g,干姜3〜6g,细辛3〜6g,姜半夏10g,五味子10g,炙甘亭6〜 10g,苏子6〜10g,白芥子6〜10g,莱菔子10〜15g。
加减: 咳嗽重者加紫菀12g,款冬花12g;纳差者加茯苓10g,生白术10〜12g、生麦芽10〜30g;喘甚者加杏仁10g,葶苈子10g;口渴者加生石膏10〜20g;肢冷重者加制附片6〜9g、肉桂3 〜6g每日I剂,分3次服。
忌烟洒,忌食肥甘、生冷辛辣等食物。
服药期间停用其他中西药。
二、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咳嗽及临床体征消失,内伤咳嗽在2周以上未发作;好转:咳嗽减轻,痰量减少;未愈:症状无明显改善。
三、结果,总有效率96.6%。
四、病案举例某女,50岁,因咳嗽、咳痰3周于2014年12月6日初诊,口服及输注抗生素2周,症状稍改善,但仍鼻塞,间断咳嗽,咳少量白色泡沫痰,夜间加重,偶有气喘,纳差,二便正常,舌淡胖,边有齿痕,苔薄滑,脉弦。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3种果实水煎服用治顽固性咳嗽

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3种果实水煎服用治顽固性咳嗽
水煎服。
“三子养亲汤”是用三种果实组方,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
具体方法是: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各10克,加水适量,水煎2次,合并2次所煎汁液,于每日上下午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
方中白芥子能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能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可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
“三子”均系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
三子养亲汤 - 功用
降气消食、温化痰饮
三子养亲汤 - 主治
食积痰滞,胸腹饱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或攻四肢,肩背作痛,下遗大肠,时泻时止,或时吐痰,口中觉甘。
三子养亲汤 - 方解
方中选用白芥子温肺利气,快膈消痰;紫苏子降气行痰,使气降而痰不逆;莱菔子消食导滞,使气行则痰行。
「三子」系均行气消痰之品,根据「以消为补」的原则,合而为用,各逞其长,可使痰消气顺,喘嗽自平。
紫苏子(主气喘咳嗽);白芥子(主痰);莱菔子(主食痞兼痰)。
止咳:加蜂蜜;止疼:加吴茱萸;利水祛湿:加冬瓜子。
三子养亲汤 - 名称由来
本方用三种果实组方,以治老人喘嗽之疾,并寓「子以养亲」之意,原书云:「三士人求治其亲,高年咳嗽,气逆痰痞,甚切。
予不欲以病例,精思一汤,以为甘旨,名三子养亲汤,传梓四方。
」正如吴鹤皋云:「奚痰之有飞霞子此方,为人事亲者设也。
」(《医方考》)故以「三子养亲汤」为名矣。
三子养亲汤 - 歌诀
三子养亲用紫苏,配伍白芥与莱菔。
老人痰多饮食少,咳喘胸闷一并除。
苏子降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咳逆上...

苏子降气合三子养亲汤治疗:咳逆上...紫苏子制半夏各各25克川当归橘红各15克前胡姜厚朴各10克肉桂15克炙甘草20克,炒莱菔子10克,炒白芥子10克苏子降气汤方歌,组成与功效苏子降气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紫苏子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75g) 川当归去芦,两半(45g) 甘草爁,二两(60g) 前胡去芦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各30g) 肉桂去皮,一两半(45g)[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45g)] 【用法】上为细末,每服二大钱(6g),水一盏半,入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五叶,同煎至八分,去滓热服,不拘时候(现代用法:加生姜二片,枣子一个,苏叶2g,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
痰涎壅盛,喘咳短气,胸膈满闷;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
【方歌】苏子降气半夏归,前胡桂朴草姜随,上实下虚痰嗽喘,或加沉香去肉桂。
【方解】本方证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
其病机特点是“上实下虚”。
“上实”,是指痰涎上壅于肺,使肺气不得宣畅,而见胸膈满闷,喘咳痰多;“下虚”,是指肾阳虚衰于下,一见腰疼脚弱,二见肾不纳气,呼多吸少,喘逆短气,三见水不化气,而致水泛为痰,外溢为肿等。
本方证虽属上实下虚,但以上实为主。
故治以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重,兼顾下元。
方中紫苏子降气平喘,祛痰止咳,为君药。
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厚朴下气宽胸除满;前胡下气祛痰止咳,三药助紫苏子降气祛痰平喘之功,共为臣药。
君臣相配,以治上实。
肉桂温补下元,纳气平喘,以治下虚;当归既治咳逆上气,又养血补肝润燥,同肉桂以增温补下虚之效;略加生姜、苏叶以散寒宣肺,共为佐药。
甘草、大枣和中调药,是为使药。
诸药合用,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而以治上为主,使气降痰消,则喘咳自平。
本方原书注“一方有陈皮去白一两半”,则理气燥湿祛痰之力增强。
《医方集解》载:“一方无桂,有沉香”,则温肾之力减,纳气平喘之效增。
咳嗽、痰多、便秘请用三子养亲汤星星论道

咳嗽、痰多、便秘请用三子养亲汤*星星论道这里介绍一款代茶饮,原料简单,制作方便,可用来治疗咳嗽、痰多、便秘等许多慢性疾病,亦可用于日常保健。
三子养亲汤材料:莱菔子 3克白芥子 3克紫苏子 3克制作:将莱菔子、白芥子、紫苏子等份混合,洗净,用小火炒酥,碾碎。
煮汤,代茶饮。
煮的时间不宜太长。
适合人群:咳嗽痰多便秘莱菔子莱菔子,别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的成熟种子,可用于用于治疗饮食停滞、脘腹胀痛、大便秘结、积滞泻痢、痰壅喘咳等。
莱菔子种子类圆形或椭圆形,略扁,长2至4毫米,宽2至3毫米。
种皮薄,表面红棕色、黄棕色或深灰棕色,放大镜下观察有细密网纹,种子一侧有数条纵沟,一端有黑色种脐。
子叶2片,乳黄色,肥厚,有纵密褶,气微,味略辛。
性味归经:性平,味辛、甘。
归肺、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禁忌:本品辛散耗气,故气虚无食积、痰滞者慎用。
不宜与人参同用。
白芥子白芥子,别名辣菜子,一年或二年生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
十字花科,呈球形,表面灰白色至淡黄色,种皮薄而脆,有油性。
无臭,味辛辣。
可入药。
主要产自安徽、河南、四川、山东等地。
全国各地多有栽培。
性味归经:辛,热,无毒。
入肺经。
功能主治: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
化痰逐饮;散结消肿。
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肢体麻木;关节肿痛;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治乳痈、乳癌、乳腺疼痛、结核、痰饮咳喘,胸胁胀满疼痛,反胃呕吐,中风不语,肢体痹痛麻木,脚气,阴疽,肿毒,跌打肿痛。
应用于寒痰喘咳,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整粒敷穴位。
禁忌:肺虚久咳及阴虚火旺者禁服。
紫苏子紫苏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成熟果实。
多系栽培。
主产于湖北、江苏、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
原植物生于湿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
小儿咳嗽迁延不愈,用三子养亲汤加粗盐热敷疗效好

小儿咳嗽迁延不愈,用三子养亲汤加粗盐热敷疗效好
来源:中医书友会
导读:小儿迁延难愈的咳嗽,是很多医生的难题。
小儿又不能长时间服药,这时,外治法就有很好的优势了。
本文作者提供的外治法,诸位书友在临床中可以一试。
不要小觑中医外治法(节选)
作者/李卓杰
外感后咳嗽经常迁延难愈,有时令医患头痛,特别是小儿,形体未充,久用药而不愈,使得药源性疾病丛生,更损其体。
中医外治法正切中其弊,让其免受灌药之苦,甚为合拍。
方用三子养亲汤:三子各等份为粗末,共50g;粗盐250~500g,视其小儿大小定量,成人可用更多些。
共炒热布包外熨后背肺区,不要熨过腋中线,盐冷可再炒热(微波炉打热),每次20分钟,早晚各一次。
治疗期间要注意防烫伤皮肤和保暖。
往往熨一两天即有显效。
我的学生用上方治疗外感后顽固性咳嗽,疗效佳,认为值得推介。
附:三子养亲汤
笔者临床应对一些“难缠的病”有个方法,用三子养亲汤。
就是用炒莱菔籽150g、炒白芥子150g、炒苏子150g,打成细粉。
每次5g,用开水冲服,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I
I 版权声明。
三子养亲汤能治老慢支(古方今用)

三子养亲汤能治老慢支(古方今用)
慢性支气管炎俗称“老慢支”,是老年人冬季多发的呼吸道疾病,而时下正是“冬病夏治”的时机。
对于老慢支发作时有咳嗽气喘、痰多、胸部满闷,以及一吃饭就觉得肚子胀,舌淡苔腻、脉滑等表现的患者,“三子养亲汤”是一个对证治疗的中药方。
三子养亲汤是明代《韩氏医通》中的药方,由白芥子、莱菔子、紫苏子三味中药组成,即“三子”。
本方创制时的原意是用于治疗老年人的痰壅气滞,咳喘食少,并寓“子以养亲”之意。
“三子养亲汤可用于治疗属于实证、寒证的老慢支患者。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朱亚萍副主任医师介绍,痰多、喘咳、食滞是这类老慢支的主要症状。
方中白芥子能温肺祛痰、利气,并能健胃。
莱菔子(萝卜的种子)降气化痰,并能消食行气。
紫苏子则能降气平喘、止咳。
三药合用祛痰降气、平喘止咳的功效明显,同时有健胃和消食行气之功。
原书中介绍此方的用法还有:“(三味药)炒香,泡汤,随意服。
”可见是可以用来代茶饮的。
由于三味药功效有所不同,可根据患者上述症状的轻重调整用量,以更好地发挥治疗效果。
为便于在家中易于操作,现提供简单方案以供患者参考:如果痰多、喘咳、食滞三方面轻重程度大约相等,三药可用相等剂量,即各10—15克。
如果痰多明显,则以白芥子为主,用至15克,其他二药各10克。
如果喘咳明显,当以紫苏子为主,用至15克,莱菔子12克,白芥子10克。
如果食滞明显,应以莱菔子为主,用至15克,其他二药各10克。
此为本方的简单组合,如间杂其他症状,需尽快就医,由医生组方加减运用。
▲
(高宇)。
三子养亲汤

三子养亲汤三子养亲汤,中医方剂名。
为祛痰剂,具有温肺化痰,降气消食之功效。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腻,脉滑。
临床常用于治疗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痰壅气逆食滞者。
“三子养亲汤”,就是用炒莱菔子、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
简单的三味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立竿见影之效。
1、炒菜菔子的功用:莱菔子又名萝卜子、萝白子、菜头子等,入脾、胃、肺经,能消食除胀,功效显著,有“冲墙倒壁”之称。
炒用化痰定喘,《内经》云:“聚于胃,关于肺。
”脾胃之纳、运、升、降失常,饮食湿浊聚于胃而成痰。
而肺之痰,每由肺脏受邪,清肃失司所致。
用莱菔子消食化痰、下气定喘,使仓禀无浊聚,求其本也。
用莱菔子,有痰则断其源;无痰则调节脾胃之气机,升降有度,邪自难存。
2、炒白芥子:白芥子味辛,性温;归肺、胃经;辛辣行散;具有豁痰利气,温经除寒,散结水肿的功效;主治咳喘痰多,胸满胁痛,胃寒吐食,肢体麻木,寒湿痹痛,结核瘰疬,湿痰流注,阴疽肿毒。
3、炒苏子:降气消痰,平喘,润肠。
用于痰壅气逆,咳嗽气喘,肠燥便秘。
《药品化义》: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教,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
咳逆则气升,喘急则肺胀,以此下气定喘。
隔热则痰壅,痰结则闷痛,以此豁痰散结。
《经》云,膻中为上气海,如气郁不舒,及风寒客犯肺经,久遏不散,邪气与真气相待,致饮食不进,痰嗽发热,似弱非弱,以此清气开郁,大为有效。
配方:炒苏子6克、炒菜菔子6克、炒白芥子3克。
用法:熬水,熬成两小碗。
早晚各服一小碗。
方剂之三子养亲汤

方剂之三子养亲汤出自(《皆效方),录自《杂病广要》)[组成]紫苏子(9g) 白芥子(6g) 莱菔子(9g) (原书未著剂量)[用法]上药各洗净微炒,击碎。
看何证多,则以所主者为君,余次之。
每剂不过三钱(9g),用生绢小袋盛之,煮作汤饮,代茶水啜用,不宜煎熬太过( 现代用法:三药微炒捣碎,纱布包裹,煎汤频服)。
[功用]温肺化痰,降气消食。
[主治]痰壅气逆食滞证。
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难消,舌苔白膩,脉滑。
[方解]本方原为老人食痰咳嗽,气逆痰痞者而设。
因年高中焦虚弱,运化失常,每致停食生湿,湿聚成痰,痰盛气滞,肺失宣肃,故见咳嗽喘逆、痰多胸痞、食少脘痞等症。
治宜温肺化痰,消食降气。
方中白芥子温肺化痰,利气散结:苏子降气化痰,国典药物施行气。
白并于长于需痰,苏于长手降,心止咳平嘴:莱服子消食导滞,行莱服子长于消食,为治痰理气常用之品,临证当视痰壅、气道食滞三者之独重执轻西定何药为右,余药为但便。
批饭尤佳。
服将观求三药“原炒、击廊”。
可防止幸教耗气,并减少辛来的不良制撒精命则利于有收成分照出。
然本方总属沉降行气消炎之方,意在治标、取效后写往意靠现来期[临床运用] 1.运用要点本方为治疗痰壅气逆食滞证的常用方。
临床以咳嗽痰多,食少胸病,舌苍白腻,脉滑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本方常与二陈汤合用以提高疗效;兼有表寒者可合用三拗汤。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顽固性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属痰壅气逆食滞者。
4.使用注意本方终属治标之剂,绝非治本之图,服后病情缓解,即当标本兼治。
气虚者不宜单独使用。
[方歌]三子养亲祛痰方,芥苏莱菔共煎汤。
专治寒湿咳嗽二陈丸三子养亲汤

专治寒湿咳嗽二陈丸三子养亲汤
寒湿咳嗽:身体本来是靠脾对水谷精微的运化,来滋养脏腑,包括肺。
可是由于饮食不节,或者嗜酒好烟,或者过食肥甘厚味辛辣,或平素脾失健运,伤害了脾胃之后,脾无法正常代谢水湿,日久变为脾湿。
脾湿生痰,上渍于肺,壅遏肺气,肺气不降反逆,从而引发了咳嗽。
咳嗽症状为:
1.反复发作,咳声重浊,胸闷气憋
2.早上起来咳嗽加剧
3.痰多,痰粘稠
4.痰为白色或者灰色,痰咳出后会感觉胸部气憋的情况缓解。
5.除此之外,身体还有很多痰湿体质的特征:身体疲倦、腹胀、吃的东西很少、大便不成形,舌苔白腻。
这种咳嗽也可以理解为寒湿咳嗽。
燥湿化痰,理气止咳。
推荐用药:二陈丸+三子养亲汤(同时吃)
二陈丸的组方:陈皮6克、半夏6克、茯苓6克、甘草6克。
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胃。
三子养亲汤组方:炒苏子6克,炒莱菔子6克,炒白芥子3克。
熬水,熬成2小碗,早晚分服(剂量来自罗大伦《救命之方》)。
这两个方子合用,专门治疗痰湿蕴肺引起的咳嗽,效果非常好。
三子养亲汤,能治疗咳嗽而出的有形痰,也可化解咳不出来的无形之痰

三子养亲汤,能治疗咳嗽而出的有形痰,也可化解咳不出来的无形之痰在讲今天这个方子之前,先来讲一个故事。
话说明朝有个人叫韩天爵,韩天爵不仅精通医术,他还是个出了名的大孝子。
原来,韩天爵的父亲是位将领,常年领兵在外,古时候打仗天南海北,南方有酷暑,北方有严寒,再加上条件又十分艰苦,时间一长,老人的身体难免有些吃不消。
大家知道,古代的读书人要考取功名,才能走上仕途,韩天爵为了能在父亲跟前尽心侍奉,干脆功名也不考了,父亲的军队征战到哪里,韩天爵就跟到哪里,每天亲自为父亲抓药、煎药,一刻也不敢懈怠。
有三个年轻人听说了韩天爵的事迹,深受感动,于是慕名找到韩天爵,想请他为自己的父母亲看病。
什么病呢?就是咳喘,气不顺,而且有痰。
有些痰是比较容易咳出来的,有些要使劲咳,咳好多次,才能咳的出来。
韩天爵在军队的时候也碰到过不少类似的情况,他当时就想,既然这是老年人的通病,那为什么不构思出一个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方子呢?于是韩天爵这一次没有就病开方,而是别出心裁地把菜园子里随处可见的三种植物的种子放到一起熬成汤,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子养亲汤。
中医常说,脾为生痰之源。
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也就是脾主运化的功能不好,运化失常就容易生痰。
又说肺为贮痰之器。
脾属土,肺属金,脾土生肺金,脾和肺是母子关系,母病及子嘛。
脾把痰湿炼化出来,紧接着,痰湿向上游走到肺,由肺存储起来。
本来肺里面是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痰湿一去,肺气就会受到影响,不能宣发肃降,人就要咳,咳一次带一点痰上来。
三子养亲汤的思路是什么呢?就是从上往下把痰湿降下去。
所以为什么要用到植物的种子,而不是叶子,或者其他的什么部位,因为诸子皆降嘛。
你看种子埋在土里的时候,它的芽须始终是往下钻的,所以种子降气、下气的作用是非常突出的,而痰随气降,气往下走的同时,痰湿也跟着往下走,符合《黄帝内经》所说的,浊阴出下窍。
就是这么简简单单的一碗汤,这三位年轻人的父母喝了以后,当天晚上咳得就不那么重了,痰也少了,气也顺了,到后面食欲也跟着变好了,家里人十分高兴。
治疗一切怪病药方(三子养亲汤:莱菔子白芥子苏子)

治疗一切怪病药方(三子养亲汤:莱菔子白芥子苏子)治疗一切怪病药方(三子养亲汤:莱菔子白芥子苏子)现在人意识到湿浊才是现代人最大的健康顽敌。
这也是我反复强调“阳气不足,湿邪不去,吃再多药品补品都如同隔山打牛”的意义所在。
老百姓都知道治病要除根,那么怎么才能出病根呢?其实祛除痰湿就是在挖病根,哪怕是认为不治之症的恶病,都能通过这种治疗取得明显效果。
道理很简单,痰湿是滋生疾病的温床,祛除痰湿,改变人体的内环境,很多疾病自然就迎刃而解了。
关于除湿,我也介绍过不少方法。
例如薏米红豆汤、锅巴、面包干等。
这些都是侧重于食疗的。
对一些体内有湿邪但还没形成疾病的朋友使用起来有着很好的效果。
但是体内湿邪过重,已经引发了各种顽疾怪病的朋友,就需要使用这篇文章里我介绍的方法了。
这个方法也很简单,叫做三子养亲汤。
就是用炒莱菔籽、炒白芥子、炒苏子打粉冲服。
有化痰、理气、除湿、温中、降逆的功效。
简单的三样中药,既清除了体内的湿邪毒素,又疏通了经络调养了气血,还增补了脾胃功能。
对于咳嗽、痰湿、哮喘、湿疹、高血脂、脂肪肝、脂肪瘤、疤痕体质等慢性病有着非常显著的疗效。
这三味药在中药店都能买到。
炒莱菔籽150g、炒苏子150g、炒白芥子100g,在药店打成细粉。
每次服用5g,一天三次,服用一个月为一疗程。
用开水冲服,这个药没什么异味,稍微有点辛辣。
苏子和莱菔子有温中理气的作用,白芥子主要是化痰除湿。
此方还对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带下病等妇科顽疾有很好的疗效。
三子养亲汤在临床应用上,犹如常山赵子龙的一条长枪,使用起来可以说是一当十,所向披靡。
对于有“代谢综合征”的人,虽然有前面说的虚的问题,但仅仅吃补肾药是不够的,还要有针对体内污垢的“去污剂”。
什么是“去污剂”呢?过去有个名方叫“三子养亲汤”,现在药店里有成药,它的组方对我们很有启示,是由白介子、苏子、莱菔子组成的。
这三个“子”我们在食物中其实也经常能见到,如烤肉时包肉的苏叶,它的籽儿就是苏子;冬天北方要腌芥菜疙瘩,“白芥子”就是芥菜的籽儿;莱菔子大家熟悉,就是萝卜籽儿。
经方【三子养亲汤】加减从瘀论治老年气喘、咳嗽验案

经方【三子养亲汤】加减从瘀论治老年气喘、咳嗽验案【验案追踪】邓某,男74岁。
患气喘、咳嗽、痰多15年余。
每逢冬春两季,感冒。
气候稍变,旧病复发,屡经中西医keai治疗,喘促,便秘,心悸越来越重。
近因劳倦,气候突变,老病复发。
当地三甲医院给予keai抗炎、平喘、化痰治疗10天。
症状未见明显缓解,前来李先生诊治。
刻诊:喘疾、胸闷、咳吐大量泡沫痰涎,唇甲青紫,腹满硬痛,小便清长,心悸烦躁,失眠,便秘难行。
舌质紫暗,苔黄白腻,脉弦涩。
【诊断】:肺胀、便秘(痰饮水湿,瘀血互结)诊以温肺化痰,活血理腑。
【处方】:白芥子10克,苏子10克,莱菔子30克,桃仁10克,酒大黄6克,水蛭6克,虻虫6克,三剂后,大便通畅,喘咳咯痰显著减轻。
药已中病,将原方加西洋参10克,虻虫3克,酒大黄3克,守方嘱其服用1月。
喘咳咯痰平稳,大便已畅快。
【评按】keai《辨证录·卷之九》云:“人以为有硬屎留于肠中也,谁知有蓄血不散乎,夫蓄血之证,伤寒多有之;今其人不感风寒之邪,何有蓄血之病?不知人之气血,无刻不流,通于经络之中,一有拂抑,则气即郁塞不通,血结停住不散,于是遂遏于皮肤而为痛,留于肠胃而成痛,搏结成块儿,阻住传化之机,隔断糟粕之路,大肠因而不通矣。
治法宣通大肠,佐之逐秽之味,然草木之药,可通无形之结,不能通有形之结也。
血乃有形之物,必得有形相制之物,始能入其中而散其结,方用keai【抵当汤】治之。
”今人有“痰同源”“痰瘀相关,痰瘀同治”之妙论。
痰滞日久,必致血瘀,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瘀相关为病。
《金匮翼·便秘》:“冷秘者,寒冷之气,横于肠胃,凝阴固结,阳气不行,津液不通”。
本例患者长期久咳,肺脾心俱损,气血津液阻塞,痰饮瘀水互结,上则肺气不宣,心脉瘀阻,中则脾运失输,下则流注大肠,故令秘涩。
治以温化痰饮,活血化瘀,荡涤秽浊,方证相应,药少而精,收敛良好,具有一定临床keai指导意义。
三子养亲汤加味改制的五子养亲膏,男女老幼,凡慢性咳嗽皆可服

三子养亲汤加味改制的五子养亲膏,男女老幼,凡慢性咳嗽皆可服导读:三子养亲汤是有名的具有降气消食、温化痰饮之功的方剂,主治痰壅气滞证,有平喘,镇咳,祛痰的功效。
而席老在三子的基础上再加两味药,调整用药比例,汤剂改为制膏,更适合男女老幼平时预防咳喘之用。
五子养亲膏作者/席梁丞《韩氏医通》之三子养亲汤(苏子、白芥子、莱菔子)功能顺气降逆,化痰消滞。
用治老年人气逆痰滞而致的咳嗽气喘,痰多胸痞,食欲不振,苔黏腻,脉滑者。
具有降气平喘、消食化痰之功。
原方并无分量,根据证情用药,喘重者重用苏子;痰多者重用白芥子;食滞者重用莱菔子。
吴崑对本方评论说:“治痰先理气,此治标之论耳,终不若二陈有健脾去湿治本之妙也,但气实之证,则养亲汤亦捷径之方矣”。
三子养亲汤虽有降气平喘,消食化痰之功,本方对气实者宜服,若气虚者用之则犯虚虚之戒。
然临床所见久咳之患者,标实本虚,咳喘为实,痰多食滞气逆,当用三子以消痰化食,止咳平喘。
久咳而喘为虚,应宣肺敛肺,故于三子养亲汤中加入杏仁、五味子组成五子养亲膏标本兼治。
处方:苏子100克,白芥子30克,莱菔子30克,杏仁100克,五味子15克。
制法:将上药共捣细末,加入酥油90克,冰糖90克,蜂蜜750克,红、白糖各90克,猪板油90克,共放瓷盆内和匀,蒸半小时,待冷时再搅匀,放罐内备用。
用法:每用一汤匙加开水一杯,早晚空腹服之。
本方降气平喘,消食化痰,润肺止咳,敛肺止嗽,平妥而效佳,不论男女老幼,举凡慢性咳嗽皆可服之。
咳喘未发作时服用。
用本方多嘱患者于秋末冬初,发病期间仍然可服。
有的配合其他药物而逐渐治愈。
可速服数剂。
登场书籍《席梁丞医案医话选》■ ■■■■《席梁丞医案医话选》是席先生的子女席兴贤、席英贤、席守贤、席书贤将其遗留的手稿、医话、医案进行了精细梳理,三易其稿,选其精华部分编纂而成。
全书由“医案”“医话”和“跟师心得”三部分组成。
养生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