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虹梅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康复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虹梅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康复管理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描述上海市虹梅街道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现状和糖尿病控制情况,分析社会人口学、病程和综合管理等因素对糖尿病血糖控制等的影响。

方法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上海市虹梅街道社区在册管理中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随访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该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情况及相关因素评价。

结果在糖尿病患者的社区管理中,规范性的随访管理比长时间的随访管理更加重要。

标签:2型糖尿病;社区管理;血糖控制;影响因素
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糖尿病的患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给社会及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

在我国,糖尿病的社区管理已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解本社区居民糖尿病患病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糖尿病管理等情况,本研究于2014年8月对社区内管理在册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4年8月对上海市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管理在册的糖尿病患者共抽取调查对象500例,实际调查471例,应答率94.2%;替换调查对象5例,替换率1%。

1.2方法
在上海市虹梅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册的糖尿病患者数据库中采用系统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调查对象500例,实际调查对象471例,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统计糖尿病患者在纳入社区糖尿病管理后至2014年8月期间相关数据,分析并研究其血糖控制的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

1.3诊断标准
1.3.1.糖尿病诊断标准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糖尿病:FPG≥7.0mmol/L(≥126mg/dl),或者OGTT 2hPG或随机血糖≥11.1 mmol/L(≥200mg/dl)。

1.3.
2.2型糖尿病控制目标采用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推荐的控制标准。

1.3.3.2型糖尿病血糖评估标准
1.3.3.1血糖控制水平标准
血糖作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评估标准,空腹血糖控制理想标准为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血糖4~6.1mmol/L,控制一般为静脉血血糖≤7.0mmol/L或毛细血管为≤8mmol/L),控制较差为静脉血为>7.0mmol/L或毛细血管血为>8mmol/L。

1.3.3.2体重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以2003年4月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公布的《中国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用)》为标准,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1.3.3.3腰围(WC)及腰臀比(WHR)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小组建议,男性WC≥85cm、女性≥80cm;WHR男性>1.0、女性>0.85为中心性肥胖。

1.4数据处理和分析
使用EpiData3.0软件建立数据库,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描述指标采用构成比(%),计量资料分析采用均数和标准差(x士s),统计学检验分别用卡方检验、t检验或秩和检验。

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

2.结果
2.1基本特征
本研究471名调查对象中,男性206人(43.7%),女性265人(56.3%);調查对象的平均年龄68.33±9.84岁,最小为36岁,最大为91岁。

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80.3%。

(表1)
2.2糖尿病患病情况
2.2.1 糖尿病病程
调查对象病程最短不足1年,最长47年,平均病程7.43年,病程中位数为5.00年。

(表2)
2.2.2 糖尿病家族史
调查对象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为141例,占29.9%;不知道者为55例,占11.7%;无家族史的为275例,占58.4%。

(表3)
2.2.3体格检查(身高、体重及腰臀围)
471例患者建卡时开展体格检查,平均身高为163.28±8.18cm,平均腰围为87.07±9.58cm,平均臀围为96.52±8.41cm。

(表4)
2.2.4. 基础血糖及血压水平
471名患者建卡时均进行了空腹血糖及血压检测。

(表4)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疾病,病程中常见各种急、慢性并发症,病情控制不良极易导致残疾,甚至危及生命,严重威胁患者的身心健康。

糖尿病现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肿瘤之后的另一个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该社区内管理的糖尿病患者对象以老年人占大多数,且女性比例(56.3%)高于男性(43.7%),病程中位数为5年。

从年龄分布看,调查对象空腹血糖达标率在50岁以下年龄组最低,60-69岁年龄组最高;患者空腹血糖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不同病程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不一,病程不超过5年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最高,空腹血糖随着病程延长达标率下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且该社区内糖尿病患者对HbA1c的检测率及检测频率很低,与指南的要求有很大差距。

因此要提高糖尿病患者HbA1c检测率和检测频率,医生在治疗和随访过程中也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和教育,提高患者对该项指标的知晓率,并推荐患者进行HbA1c的检测。

参考文献
[1]朱禧星. 现代糖尿病学[M].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17.
ZHU Xixing. Modern Diabetes [M]. 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Press,2005:217
[2]Shichiri M,Kishikawa H,Ohkubo Y,et al. Long-term results of the Kumamoto study on optimal diabetes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J]. Diabetes Care,2000,23 Suppl 2:B21- B29.
[3]DCCT Group.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long-term complications in IDDM[J].N Eng l J Med,1993,329:977-987.
[4]Home P,Mant J,Diaz J,et al. Management of type 2 diabetes:summary of updated NICE guidance [J]. BMJ,2008,336(7656):1306-130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