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数字反哺小故事300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数字反哺小故事300字
案例一:
近日,一段”老人无健康码乘地铁受阻”的视频在网上热传,引发公众对于老年人遭遇“数字鸿沟”窘境的热议。
移动支付、线上挂号、网络约.... .面对“数字化生活”洪流,老年人很难置身事外。
如何对老年人进行“数字反哺” ,成为整个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
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疫情期间处处不便疫情防控期间,到处都需要扫健康码,但很大一部分老人使用非智能手机或不会操作智能手机,无法完成相应操作,导致出行不便。
有些老年人虽然可以使用微信基本聊天功能,但网购、打车等复杂一点的操作对他们来说仍比较困难。
河北省张家口市的刘爷爷已经学会了微信聊天,却被社会保障资质审核的流程卡住了,最后在年轻人的帮助下才完成了。
除老年人自身原因外,数字产品不适用也增加了老年人“触网”负担。
张阿姨吐槽说: "几年前,女儿给家里买了一台网络电视机,打开后操作界面太复杂,找个想看的节目特费劲。
”无奈之下,她只好又把老电视搬了出来。
数字需求因人而异融入现代接受老去
案例二:
如何对老年人进行“数字反哺”,生活在上海市的林爷爷说,疫情防
控期间去医院配药,都需先预约才能挂号。
尽管医院的导医台旁边放置了说明书,写清楚了预约挂号和看病的步骤,但大多数老年人尝试后还是失败了,好在医院有专人对他们进行帮助。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网民占比仅为6.7%。
据数据推算,有上亿老年人没能及时搭上信息化快车。
数字产品忽视诉求无形增加触网负担
根据《半月谈》报道,在相关调查中,农村网民规模为1 .95亿人,而农村老年人“经常上网”的占比约0.9%。
老年网民数量城乡差距明显。
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的刘奶奶只会使用按键手机打电话。
在她生活的村子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基本没有”数字化生活” 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