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陈凯霓陈晓宇付攸缘
来源:《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8年第11期
陈凯霓陈晓宇付攸缘
【摘要】探讨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应用,采用自行设计的思
维导图,从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早期观察、急救处理、原因分析、预防发生4个方面切入,建立思路清晰的思维导图,提高护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思维导图工具,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护理的健康宣教,将枯燥无味的信息转换成具有高度组织、有趣生动
的图形,帮助患者记忆和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提高其术后
康复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8.11.038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上肢淋巴水肿是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
扫术后常见并发症之一。
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与手术损伤、放疗及外伤等因素相关,预防和治
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对提高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有重大意义[1-2]。
本研究介绍了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护理中的应用,从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早期观察、急救处理、原因分析、预防发生4个方面切入,建立思路清晰的思维导图,提高护理人员的观
察和介入能力,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护理的健康宣教,将枯燥无味的信息转换成具有高度
组织、有趣生动的图形,帮助患者记忆和理解,从而避免或减少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发生,提高其术后康复能力。
1思维导图的意义
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工具,思维导图是一种能够将信息快速简化、转换工作速度、提高脑
部思维方式、将抽象思维转化为具体事物的思维工具[3]。
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处理不同的工作和信息,思维导图可实现信息简化,对演示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工作的安排,辅助护理人员实施护理计划,帮助护士分析患者需求,提高护士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重要价值。
在临床实践中,思维导图可提升患者理解问题的能力,减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的
错误认识,实现患者收益最大化。
在临床护理计划中使用思维导图,发挥主导作用的是责任护士,其在健康教育方面对患者进行心理指导,与患者进行良好沟通,可提升护理服务质量,稳
定患者心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的护理,思维导图可将相关知识点横向和纵向的关系进行梳
理和形象展示,归纳和总结各种繁琐复杂的信息,帮助护士提升想象空间、理清思路、管控不
良事件,将各项制度和技术要求落到实处,提升乳腺癌患者术后围术期的生活质量,减少其术
后患肢发生淋巴水肿的概率[4]。
2上肢淋巴水肿的产生
据不完全统计,大概20%左右的乳腺癌患者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会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
并发症,这是因为术中腋窝淋巴结被切除,淋巴组织被破坏,周围淋巴系统受损,加之术后感
染等原因,使淋巴水肿成为主要并发症[5]。
淋巴管在放射治疗中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淋巴回
流受阻,皮下产生大量蛋白质、体液等,进而产生患肢淋巴水肿,通常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者从
上臂到上肢,出现不同程度的肿痛。
由于发生水肿的位置抵抗力差,倘若有小伤口出现,就会
引起急性淋巴管炎,其症状表现为患者上肢皮肤发红、患肢肿胀、伴有疼痛等症状,严重时会
高烧不退,需要服用抗菌药物才会使病情好转,一旦反复发生,会加重患者上肢水肿的症状。
术后大多数患者会发生手臂肿胀的症状,肿胀在短时间内消失,这不是淋巴水肿,如果出现持
续水肿,应给予足够重视,严重时立即就医。
3要重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多数乳腺癌患者在并发症开始时,是轻度的上肢水肿,不会对上肢正常功能产生太大影响,不需要药物治疗,因此大多数患者会忽视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当患者上肢肿胀到需要重新定制
衣服的程度,再到医院进行治疗,效果就会差很多。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给患者带来严重
影响导致其日常生活和工作、社会交往均受不同程度影响,造成其精神压抑、焦虑,长期的功
能障碍与负面心理状态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其健康[6-7]。
因此,预防和治疗乳腺癌上肢淋巴水肿具有重要的意义。
4淋巴水肿的预防手段
目前在临床治疗中,淋巴水肿还没有根治方法。
因为上肢水肿的治疗效果不满意,因此对
其进行预防显得非常重要。
可采用以下方法预防淋巴水肿:(1)防止上肢血流量过大,例如持续过量的上肢锻炼、高温等,血流量的增多会增加淋巴液流量,加重淋巴循环负担。
(2)防止增加淋巴回流阻力,例如衣服过紧会压迫锁骨,加重上肢感染,使局部组织淋巴管道狭窄。
5思维导图的应用
5.1由护理组长牵头成立以护士为主导的健康教育团队,包含1名主管护师、2名护师和2
名护士。
5.2确定健康教育内容由课题组成员参照2013年版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
从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早期观察、急救处理、原因分析、预防发生4个方面切入,总结出乳
腺癌术后上肢水肿的健康教育内容。
5.3设计及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由英国“记忆之父”托尼.巴赞提出,由一个中心关键
词向外扩散出多个知识要点分支,每个分支由图像、线条、关键词等构成,再由每个分支散发
出相关知识点,形成树枝状结构图,可用不同颜色、图像建立记忆链接[8]。
由护理组长牵头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国内同行做法和乳腺癌健康教育内容共同设计,将乳腺癌术后上肢
淋巴水肿的护理分为早期观察、急救处理、原因分析、预防发生分为4个模块,将零乱的知识
信息组成条理清晰的信息块。
再由课题组成员根据甄选出来的关键词用Xmind 6、Mindmanager 9.0软件绘制思维导图,见图1。
针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在淋巴水肿预防的健康宣教上,利用思
维导图工具,将枯燥无味的信息转换成具有高度组织、有趣生动的图形,并将思维导图融入PPT,做成图文并茂的PPT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记忆和理解,见图2[9]。
图1乳腺癌术后患肢肿胀护理的思维导图
图2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预防的思维导图
5.4思维导图PPT的应用对护理团队成员进行思维导图方法培训,将教育内容融入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PPT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授课。
每次授课时依据思维导图的逻辑顺序,从主
要到次要、从上向下依次向患者讲授相关模块知识,用生动的图片、彩色的线条、简洁的关键
词以放射状的图形呈现出来,以其丰富的图形及鲜明的色彩效果,充分吸引患者注意力,使患
者在健康教育过程中保持积极关注。
每次结束后均再向患者展示该模块的知识结构图,让患者
记忆2~3 min,并现场提问以加深其理解和记忆。
授课频次为1次/周,30 min/次,共8次。
每次授课结束后,将授课内容及配合要点,用鲜艳的颜色、图画、关键词以思维导图的方式打
印在卡纸上加以塑封,放在每个病房供患者查阅。
6运用思维导图的效果
思维导图以发散与总结的模式将繁多的内容简单归纳在一张图上,突出所学知识点的中心
和层次,利用关键词、图像、曲线、颜色等将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层次清晰,可增进理解,帮
助护理人员理清思路,避免遗漏。
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淋巴水肿的护理内容多而杂,护理人员
在护理过程中利用思维导图能够进行及时、完善的护理工作,提升护理人员不断学习的能力和
意识[10]。
利用思维导图式健康教育,将乳腺癌术后患者上肢水肿护理复杂零散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通过可视化的知识架构图吸引患者的注意力,使其在接受健康教育中对知识点一目了然,
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问题导入—知识梳理—提问反馈—总结归纳的健康教育方法,促进
患者对乳腺癌疾病知识点的掌握,有效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11]。
参考文献
[1]王乐,张玥,石菊芳,等.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负担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
志,2016,37(7):970-976.
[2]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15版)[J].中国癌症杂志,2015,11(9):143-145.
[3]梁淑增,张黎,马俊杰. 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4):164-165.
[4]孙红.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
学,2017,41(4):374-375.
[5]陈澎涛.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
学,2016,6(18):147-149.
[6]简国文,徐军,宋晓刚,等.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化疗期的焦虑抑郁情绪、应对方式和生命质量的观察[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16,43(6):1046-1048.
[7]刘淑丽.持续早期综合护理干预对青年乳腺癌患者抑郁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342-342.
[8]唐婧.思维导图在甲状腺癌围手术期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实践与研
究,2017,14(1):119-120.
[9]宋秋月.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临床医
学,2016,10(18):158,162.
[10]王芳,刘美玉.正念减压疗法加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康复锻炼中的应
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22):89-91.
[11]张金花.思维导图在乳腺癌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4):253-254.
(收稿日期:2018-03-12)
(本文编辑李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