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导学案模板(教师用)
第36讲__同_余(习题导学案教案)(奥数实战演练习题)

第17 讲同余同余是数论中的重要概念,同余理论是研究整数问题的重要工具之一。
设m是一个给定的正整数,如果两个整数a与b用m除所得的余数相同,则称a与b对模同余,记作,否则,就说a与b对模m不同余,记作,显然,;1、同余是一种等价关系,即有自反性、对称性、传递性1).反身性:;2).对称性:;3). 传递性:若,则;2、加、减、乘、乘方运算若(mod m)(mod m)则(mod m),(mod m),(mod m)3、除法设(mod m)则(mod)。
A类例题例1.证明:一个数的各位数字的和被9除的余数等于这个数被9除的余数。
分析20≡2(mod9),500≡5(mod9),7000≡7(mod9),……,由于10n -1=9M,则10n≡1(mod9),故a n×10n≡a n (mod9)。
可以考虑把此数变为多项式表示a n×10n+ a n-1×10n-1+…+ a1×10+a0后处理。
证明设a==a n×10n+ a n-1×10n-1+…+ a1×10+a0,∵10≡1(mod9),∴10n≡1(mod9),∴a n×10n+ a n-1×10n-1+…+ a1×10+a0≡a n+ a n-1+…+ a1+a0。
说明要熟练记忆并应用常见的数据模的特征。
例2.A,B两人玩一种32张扑克牌的取牌游戏,A先取,以后轮流进行,每次只能从剩下的牌中取1张,或者质数张牌,谁取到最后一张牌获胜,问:谁有必胜策略?分析原有32张牌,如果A总取奇数张牌,B只要取1张牌,使A 面临偶数张牌就可以了,此时A总不能取完偶数张牌。
但2是质数,A可以取两张牌。
注意到32是4的倍数,A只能取奇数张牌或2张牌,B的应对方案稍作调整,可以有必胜的策略。
解B有必胜策略。
由于32≡0(mod 4),而A取的牌不能是4及其倍数,从而A取后,剩下的牌张数x≡3(mod 4),或x≡2(mod 4),或x≡1(mod 4),于是B可以通过取1,2或3张牌,使得剩下的牌的张数y≡0(mod 4),所以,B依次此策略,在A取后,剩下的牌张数不同余于0(mod 4),总是有牌,而B取后剩下的牌的张数y≡0(mod 4),从而B能取到最后一张牌。
小学六年级(上)语文导学案 (36)

(1)读一读,读懂问题。
(2)回顾学过的课文《煮书的学问》、在《精读与泛读》等课文,思考:
你对“煮书”是怎样理解的?你觉得哪些书需要“煮”?你认为该怎样“煮书”呢?
(3)根据自身的经验,得出结论。
第三部分
(1)反复地读一了什么道理?
(3)关于鲁迅,你还了解哪些?②
难点:学习读书方法,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学 习 过 程
复备栏
一、学情调查
1.回顾《学与问》: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你理解“语文与生活”中老师说话的意思吗?
二、合作探究
学习引导(一)
1.阅读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第一部分:
(1)边读边思,说说老师所说话的意思。①
(2)从第一段话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必须和社会实践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③
(1)这句话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还会让你想到哪一句诗?
2.填空
(1)读书全在自用心,
(2)好曲不厌百回唱。
(3)处处留心皆学问,
五、总结提升
1.学习之后,关于读书,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2.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古人读书的人和事。
①导入:
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
(4)抄写这四句话。
2.读读背背第二题(诵读与积累)
《古今贤文·读书篇》
(1)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这些句子都是讲述关于读书的哪些方面的?
(3)你最喜欢哪些句子,反复读一读,背下来。
三、展示交流
1.通过学习,你收获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明白?
2.背诵你积累的内容。
四、达标检测
1.读一读
(读书贵疑,在读书的过程中提出疑问,并努力解决疑问,就能够获得真知。)
2014冀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导学案Lesson36Clean cars

Lesson36Clean cars?
课 型
新授记本课单词短语,并能熟读课文
重点
通过本课学习,能够了解一些常用交通工具
难点
Structure:We had to think of an invention, and present it to the class.
二次备课
自学检测
课堂探究
Lead--in
1.What’s yourfavouritetype of transportation?
2.How can we protect our environment?
Learning of the text (新课学习)(10分钟)
1 .Reading : Listen to the radio and write down(划下) important phrases .
2.Group----work: Read and understand the text in groups, then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s.
Jenny studied _________ this week in school. The teacher asked them to ________ _______ the future. They had to think ofan________ and present it to the ________. Danny called his invention ________ ________.He________ ________ an old backpack, ________ ________ a chair and ________ ________. But Jenny would like to invent a ________ ________.She asked Li Ming for help. Li Ming thought Jenny was _________ about cars: Everyone should ride _________. Our air would be a lot_________. Television and lights use.__________. Maybe in the __________ all cars will be ________.Or Maybe someone will invent an engine that uses ________ or _______.
小学体育导学案(教师用)模板

小学体育导学案(教师用)模板小学体育导学案(教师用)模板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
- {学生能够运用……方法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 {学生能够通过……方法,提高……能力}
- {学生能够学会……技能,提高……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学生能够培养……态度,提高……素质}
- {学生能够理解……的重要性,增强……意识} 二、教学内容
1. 教材内容
- {具体教材内容,如足球、篮球、跳绳等}
2. 教学重难点
- {重点:……}
- {难点:……}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 {引导语:……}
- {教学活动:……}
2. 基本部分
- {教学步骤:……}
- {学生活动:……}
3. 巩固部分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4. 拓展部分
- {教学活动:……}
- {学生活动:……}
四、教学评价
1. 过程性评价
-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
2. 终结性评价
- {评价内容:……}
- {评价标准:……}五、教学反思
- {本节课的优点:……} - {本节课的不足:……} - {改进措施:……}
请注意,以上模板内容需要根据具体课程和教学目标进行调整和填充。
第一轮导学案2013-36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练习

课时36 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一、选择题:1.为了了解一种新型机床的性能,从中抽取10台进行测试。
在这个问题中,这10台机床的性能指标是 ( )(A )总体 (B )个体 (C )样本 (D )样本容量2.某市教委为了了解全市初三学生的身体状况,从中抽取了500名学生的体重进行分析。
在这个问题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全市初三学生的身体是总体 (B )从中抽取的5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C )其中每一名学生的体重是个体 (D ) 500名学生的体重是样本容量3.某商场一天中售出李宁牌运动鞋10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售量如下表所示,则这10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所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为 ( )鞋的尺寸(单位:厘米)23.5 24 24.5 25 26 销售量(单位:双)1 2 2 4 1 (A )25,25 (B )24.5,25 (C )26,25 (D )25,24. 754.某校四个绿化小组一天植树的棵数如下:10,10,x ,8,已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与平均数相等,那么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 )(A )8 (B )9 (C )10 (D ) 125.下面是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 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C )甲、乙两户一样大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大6.小明与小华本学期都参加了5次数学考试(总分均为100分),数学老师想判断这位同学的数学成绩谁更稳定,在作统计分析时,老师需比较这两人5•次数学成绩的 ( ) (A )平均数 (B )方差 (C )众数 (D )中位数7.数据2、4、4、7的众数是( )(A )2 (B )4 (C )5 (D )7 8.班主任为了解学生星期六、日在家的学习情况,家访了班内的六位学生,了解到他们在家的学习时间如下表所示,那么这六位学生学习时间的众数与中位数分别是 ( )学生姓名 小丽 小明 小颖 小华 小乐 小恩学习时间(小时) 46 3 4 5 8 (A )4小时和4.5小时(B )4.5小时和4小时(C )4小时和3.5小时(D )4小时和4小时9.为了了解汽车司机遵守交通法则的意识,小明的学习小组成员协助交通警察在某路口统计的某个时段来往汽车的车速(单位:千米/小时)情况如图所示,根据统计图分析,这组车速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 (A )60千米/小时,60千米/小时 (B )58千米/小时,60千米/小时 (C )60千米/小时,58千米/小时 (D )58千米/小时,58千米/小时10.一鞋店试销一种新款女鞋,试销期间卖出情况如下表:型 号22 22.5 23 23.5 24 24.5 25数量(双)3 5 10 15 8 3 2对于这个鞋店的经理来说最关心哪种型号鞋畅销,•则下列统计量对鞋店经理来说最有意义的是快餐公司个数情况表个年份805950200019991998 2.01.51.0万盒/个年份200019991998快餐公司盒饭年销量平均数情况图( )(A )平均数 (B )众数 (C )中位数 (D )标准差二、填空题:11.某校举办建党80周年歌咏比赛,六位评委给某班演出评分如下:90,96,91,96,92,94,则这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单位:分);12.某商场4月份随机抽查了5天的营业额,结果如下(单位:万元):2.8,3.2,3.7,3.0,3.1,试估计该商场4月份的总营业额大约是 万元。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36+Across+the+channel+导学案

Lesson 36 Across the Channel 阅读理解1. What is Debbie going to try?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cross the English Channel.2. When is she going to set 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单词详解1. record n. 纪录词组:_____________________ 创造纪录_____________________ 保持纪录翻译:这部影片打破了所有的票房纪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strong adj. 强壮的3. swimmer n. 游泳运动员4. succeed v. 成功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功做某事派生:_____________ adj. 成功的____________ n. 成功5. train v. 训练派生:_____________ n. 教练;_____________ n. 受训者6. anxiously adv. 焦急地派生:_____________ adj. 焦虑的_____________ n. 焦虑7. intend v. 打算结构:__________________ 计划打算做某事翻译:我打算今天晚上吃方便面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为……设计的;专供……使用的词组:a book intended for children ______________________8. solid adj. 固体的,坚硬的词组:solid food ______________ 【思考1】“纪录保持者”用英文怎么说?【思考2】根据句意猜猜这里的succeed 什么意思。
《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教师用)

《列夫托尔斯泰》导学案(教师用) 教师寄语: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相信同学们阅读托尔斯泰,定会获得精神激励。
学习目标1、感知对托尔斯泰的独到细致的刻画,体会作者的崇敬赞美之情和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2、品评语言,学习文中细致的肖像描写,学习课文运用夸张和妙喻描写托尔斯泰形貌的手法。
3、体会课文采用欲扬先抑手法的艺术效果。
4、了解文章涉及的深广的人文背景学习重难点1、对托尔斯泰进行的肖像描写。
2、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人生追求。
一、艺海拾贝1、列夫〃托尔斯泰是世界文学史上的巨匠,作为中学生应当有所了解,请利用图书或网络,从生平、思想、代表作品几个方面查找资料,摘录在下面。
2、从生平、代表作品和写作托尔斯泰传记缘由方面搜集斯蒂芬〃茨威格的资料,摘录在下面。
二、初读标疑1、读准下列加点汉字的音或完成四字短语填空。
黝()黑滞()留禁锢()甲胄()锃()亮炽()热广袤()长髯()粲()然一绺()()制()造藏()纳()郁郁()欢()立()群正()危坐()首()眉()诚()诚()无可()疑()然失色广()无()2、解释下列词语器宇:禁锢:鹤立鸡群:正襟危坐:轩昂:颔首低眉:诚惶诚恐:广袤无垠:三、复读感知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篇课文尽管是肖像描写,但内涵丰富,有些地方需要阅读一些背景资料,阅读有关托尔斯泰的生平传记和作品,尤其是对托尔斯泰的思想变化和精神追求要有所了解,这样才更有助于你理解课文,完成学习任务呦!1、本文是一幅列夫〃托尔斯泰的“肖像画”,作者不仅为我们展现了托尔斯泰独特的外貌特征,更为我们揭示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精神世界。
请同学们细致地阅读一遍课文,相信你一定能用最简洁的语句概括出每段的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填空吧。
第1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的特点第2段,主要描写托尔斯泰的第3段,进一步刻画托尔斯泰的,重点描写其。
第4段,写托尔斯泰第5段,主要写托尔斯泰的外貌第6段,写托尔斯泰第7段,写托尔斯泰的眼睛第8段,写托尔斯泰第9段,赞美托尔斯泰2、尝试着将课文分成两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层意三、细读探究1、细读课文,按照要求进行批注温馨提示:批注式阅读是指我们在自主阅读时,对文章的语言进行感知,对文章的内容、层次、思想情感、表现手法、语言特点、精彩片段、重点语句,在思考、分析、比较归纳的基础上,用线条符号或简洁的文字加以标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 6.3 实数 导学案(两课时 含答案)

6.3 实数 导学案 第1课时 实数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无限__________小数叫做无理数,__________和__________统称为实数. 预习练习1-1 下列说法:①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②有限小数都是有理数;③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④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正确的是(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1-2 实数-2,0.3,17,2,-π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A.2B.3C.4D.5 要点感知2 实数可以按照定义和正负性两个标准分类如下:⎧⎧⎫⎪⎪⎪⎨⎬⎪⎪⎪⎪⎭⎨⎩⎪⎧⎫⎪⎪⎨⎬⎪⎪⎭⎩⎩正有理数零负有理数实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分数正无理数实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负无理数预习练习2-1 给出四个数-1,0,0.5,7,其中为无理数的是( ) A.-1 B.0 C.0.5 D.7要点感知3 __________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必定表示一个__________.预习练习3-1 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是( )A.整数B.有理数C.无理数D.实数 3-2 如图,在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可能是( )A.1.5B.-1.5C.-2.6D.2.6当堂练习:知识点1 实数的有关概念1.下列各数中是无理数的是( )A.2B.-2C.0D.1 32.下列各数中,3.141 59,-38,0.131 131 113…,-π,25,-17,无理数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个3.写出一个比-2大的负无理数__________.知识点2 实数的分类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数包括有理数、无理数和零B.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和负有理数C.无限不循环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无理数D.无论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都是实数5.实数可分为正实数,零和__________.正实数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负实数又可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6.把下列各数填在相应的表示集合的大括号内.-6,π,-23,-|-3|,227,-0.4,1.6,6,0,1.101 001 000 1…整数:{ ,…},负分数:{ ,…},无理数:{ ,…}.知识点3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7.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数轴上任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有理数B.数轴上任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无理数C.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D.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还有无数个点8.若将三个数-3,7,17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__________.9.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不滑动),圆上的一点由原点到达点O′,点O′所对应的数值是__________.课后作业:10.下列实数是无理数的是( )A.-2B.13C.4D.511.下列各数:2π,0,9,0.23&,227,0.303 003…(相邻两个3之间多一个0),1-2中,无理数的个数为( )A.2个B.3个C.4个D.5个12.有下列说法:①带根号的数是无理数;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17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A.0个B.1个C.2个D.3个 13.若a 为实数,则下列式子中一定是负数的是( )A.-a 2B.-(a+1)2C.-2aD.-(a 2+1) 14.如图,在数轴上表示实数15的点可能是( )A.点PB.点QC.点MD.点N 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2,3,4都是无理数B.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负无理数和零C.实数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两类D.绝对值最小的实数是016.有一个数值转换器,原理如下:当输入的x 为64时,输出的y 是( )8121817.在下列各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中.-15392π,3.14,3270,-5.123 450.253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 正实数集合:{ ,…} 负实数集合:{ ,…}18.有六个数:0.142 7,(-0.5)3,3.141 6,227,-2π,0.102 002 000 2…,若无理数的个数为x,整数的个数为y,非负数的个数为z,求x+y+z 的值.挑战自我19.小明知道了2是无理数,那么在数轴上是否能找到距原点距离为2的点呢?小颖在数轴上用尺规作图的方法作出了在数轴上到原点距离等于2的点,如图.小颖作图说明了什么?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不循环有理数无理数预习练习1-1 C1-2 A要点感知2 有理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正实数零负实数预习练习2-1 D要点感知3实数实数预习练习3-1 D3-2 C当堂训练1.A2.B3.答案不唯一,如:34.D5.负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6.-6,-|-3|,0 -23,-0.4 6 1.101 001 000 1…7.D 79.π课后作业10.D 11.B 12.B 13.D 14.C 15.D 16.B17.-152π,-5.123 45…,-22π-15…18.由题意得无理数有2个,所以x=2;整数有0个,所以y=0,非负数有4个,所以z=4,所以x+y+z=2+0+4=6.19.①每一个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出来,也就是数轴上的点有些表示有理数,有些表示无理数;②到原点距离等于某一个数的实数有两个.第2课时实数的运算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实数a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__________;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__________;0的绝对值是__________.即:|a|=0.aaa⎧⎪⎪⎨⎪⎪⎩>=<,当时;,当时;,当时预习练习1-1( )221-2的绝对值是( )C.2D.-2要点感知2 正实数__________0,负实数__________0.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__________.预习练习2-1 在实数0,,-2中,最小的是( )要点感知3 实数之间不仅可以进行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而且__________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__________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预习练习3-1 计算364+(-16)的结果是( )A.4B.0C.8D.12当堂练习:知识点1 实数的性质1. -34的倒数是( )A.43B.34C.-34D.-432.无理数-5的绝对值是( )A.-5B.5C.5D.-5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一组是( )A.-|-2|与38-B.-4与-()24-C.-32与|32-|D.-2与2知识点2 实数的大小比较4.在-3,0,4,6这四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A.-3B.0C.4D.65.如图,在数轴上点A,B对应的实数分别为a,b,则有( )A.a+b>0B.a-b>0C.ab>0D.ab>06.2a,则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一定在( )A.原点左侧B.原点右侧C.原点或原点左侧D.原点或原点右侧7.比较大小:;填“>”或“<”).知识点3 实数的运算8.计算:=( )9.计算:=__________.的相反数是__________,绝对值是__________.11.计算:(1)(2(3)12.计算:(1)π精确到0.01);保留两位小数). 课后作业:13.( )14.若|a|=a,则实数a在数轴上的对应点一定在( )A.原点左侧B.原点右侧C.原点或原点左侧D.原点或原点右侧15.比较2的大小,正确的是( )16.如图,数轴上的点A,B分别对应实数a,b,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B.|a|>|b|C.-a<bD.a+b<017.下列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945339±3 ()29-=918.如果0<x<1,那么1xx,x2中,最大的数是( )A.xB.1xx D.x219.点A在数轴上和原点相距3个单位,点B5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___.20.若(x1,y1)※(x2,y2)=x1x2+y1y2,则23)※2321.计算:3232;33-1|.22.某居民生活小区需要建一个大型的球形储水罐,需储水13.5立方米,那么这个球罐的半径r为多少米?(球的体积V=43πr3,π取3.14,结果精确到0.1米)23.如图所示,某计算装置有一数据入口A和一运算结果的出口B,下表给出的是小红输入A 0 1 4 9 16 25 36B -1 0 1 2 3 4 5若小红输入的数为49a,你能用a表示输出结果吗?24.1<2,我们把1叫的小数部分.利用上面的知识,你能确定下列无理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吗?.挑战自我25.阅读下列材料:如果一个数的n(n是大于1的整数)次方等于a,这个数就叫做a的n 次方根,即x n=a,则x叫做a的n次方根.如:24=16,(-2)4=16,则2,-2是16的4次方根,或者说16的4次方根是2和-2;再如(-2)5=-32,则-2叫做-32的5次方根,或者说-32的5次方根是-2.回答问题:(1)64的6次方根是__________,-243的5次方根是__________,0的10次方根是__________;(2)归纳一个数的n次方根的情况.参考答案课前预习要点感知1 -a 本身相反数 0 a 0 -a预习练习1-1 C1-2 A要点感知2 大于小于反而小预习练习2-1 A要点感知3 正数以及0 任意一个实数预习练习3-1 B当堂训练1.D2.B3.C4.C5.A6.C7.(1)< (2)> (3)>8.C 9.111.(1)原式(2)原式=2+0-12=32.(3)原式12.(1)π≈3.142-1.414+1.732≈3.46;(2)原式≈2.236-1.414+0.9≈1.72.课后作业13.C 14.D 15.C 16.C 17.B 18.B 19.或20.-221.(1)原式;(2)原式22.把V=13.5,π=3.14代入V=43πr3,得13.5=43×3.14r3,r≈1.5(米).所以球罐的半径r约为1.5米.23.-1=6;若小红输入的数字为a≥0).24.(1)因为343;(2)因为9<10的整数部分是925.(1)±2 -3 0(2)当n为偶数时,一个正数的n次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当n为奇数时,一个数的n次方根只有一个.负数没有偶次方根.0的n次方根是0.。
想北平导学案(教师用)

《想北平》导学案(教案)【教学目标】:1.把握关于老舍的文学常识,记忆重点生字词;2.反复研读深刻体会作者对北平刻骨铭心的眷恋思乡之情;了解散文衬托手法,学习作者从平凡的事物入手,抒写自己的主观感受和感情。
【教学重、难点】:1、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达中透出的强烈的主观性,体验作者的感情2、如何用衬托手法表现北平的妙处。
【课时安排】:2课时一、导入:渲染感情,导入本文课间播放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营造气氛。
PPT呈现歌词: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
我是你的一片绿叶,我的根在你的土地。
春风中告别了你,今天这方明天那里。
无论我停在哪片云彩,我的眼总是投向你,如果我在风中歌唱,那歌声也是为着你。
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路上充满回忆。
请你祝、福我,我也祝福你,这是绿叶对根的情意!当年,这首歌曾风靡大江南北,感动亿万观众。
作曲家谷建芬在谈到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时说:“一个朋友去了国外,可一到异国,他就想家。
每次收到家乡亲友的信时,他都很激动,真的感到故土难离!在这种背景下,我创作了这首歌曲,表达了对祖国的情意。
”是的,故土难离,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根”总是深深扎在故土里。
今天我们就进入第二课《想北平》的学习,看看我们的作家们是怎样表达对故土的感情的。
二、知识链接1、了解作者老舍(1899~1966),一位京味很浓的现、当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
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
1918年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小学校长和中学教员。
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汉语讲师,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从事小说创作,1926年加入文学研究会。
1930年回国后任济南齐鲁大学、青岛山东大学教授。
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
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等职。
关于导学案的格式

关于导学案的格式一、导学案的格式要求导学案是一种学习辅助工具,旨在帮助学生预习和复习课堂内容。
为了使导学案更加有效,以下是导学案的格式要求。
1. 标题导学案的标题应准确地反映所学知识点或主题,给学生提供明确的导向。
标题应使用大字体,置于导学案开头中央位置。
2. 课程信息在标题下方,列出课程信息,包括课程名称、教师姓名和日期等。
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导学案的上下文和相关背景。
3. 目标导学案的目标是明确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了解本课将要学习的内容。
目标应具体、明确,并使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
目标部分可以用问句形式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4. 预习问题预习问题是导学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引导学生在课前思考相关主题和问题。
预习问题应与课程目标相关,并有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预习问题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问题,或者是要求学生完成某种任务。
5. 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是导学案中的核心部分,涵盖了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和概念。
学习内容可以按照模块或主题进行组织,每个知识点应有明确的标题。
在学习内容中,可以提供一些重要的定义、公式、图表等,并通过例子或案例来加深学生的理解。
6. 学习任务学习任务是导学案中的实践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任务可以包括练习题、作文或小组活动等,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合作。
7. 总结与反思在导学案的结尾,应提供总结和反思的部分。
总结可以简短地回顾所学知识点,强调重要概念或方法。
反思部分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本课的学习效果和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及今后如何改进。
二、导学案的排版要求为了让导学案整洁美观,以下是导学案的排版要求。
1. 字体和字号导学案的字体应使用清晰易读的字体,如宋体或微软雅黑。
标题可以使用较大的字号,突出显示。
正文内容的字号应适中,使学生能够轻松阅读。
2. 页面布局导学案的页面布局应整齐、对称,保持一致性。
可以通过调整边距和行距来使页面更加美观。
3. 重点信息的强调可以使用加粗、斜体或下划线等方式来强调重点信息,使学生更容易注意到。
六年级语文上册“36N”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一组:感觉大自然.doc

第一单元课文导读一、单元学习内容大自然充盈着跃动的活力和生命的灵气。
走进大自然,那美丽的风景会让人陶醉,那盎然的生机会让人激动……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那么美妙,它等待着我们用心灵去倾听,去感受。
本组教材就是以感受大自然为专题编排教学内容的。
《山中访友》向我们传递了作者对山里“朋友”的那份深厚的感情。
《山雨》一文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以丰富的想象,带我们走进了一个童话般的草虫世界。
离开想象世界,走进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感受到的是《索溪峪的“野”》那独特的景致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
二、单元学习重点、难点1•培养我们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操;2•引导我们体会作者如何进行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3•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三、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本组,要会写19个生字和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品味优美的语言,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
3.整体感受课文,体会作者是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的。
4.学会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过程与方法:1.搜集与课文相关的资料进行学习,丰富课堂内容。
2.运用多种朗读方式,领悟课文内容。
3.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等方式解释词语、句子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组课文的学习,培养热爱自然的美好情趣。
四、单元学习方法本组课文在表达上有一个共同点: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从不同角度展示了大自然无穷的魅力。
《山中访友》把山林中的景物想象成与“我” 诉说心声的朋友,《山雨》以合理而新奇的联想把雨景描绘成一场音乐会。
《草虫的村落》以独特的描述、丰富的想象赋予小甲虫以生命、美丽与智慧。
《索溪峪的“野”》一文,生动的语言让读者感觉身临其境。
学习时,要从整体上把握本组教材的特点,融会贯通。
采用以读为主的学习方式,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进入情境,浮现画面,体会重点句子的思想感情。
第36课时 《列方程解应用题3》导学案

第36课时 《列方程解应用题3》导学案 知识目标:1、“工程问题”(与“行程问题”对比); 2、人员调配问题 能力目标:1、对比的学习方法; 2、“数形结合”找相等关系。
3、列表分析法。
知识点一:“工程问题”与“行程问题”的对比 旧知识: 1、甲每小时走4千米,2小时走 千米; 2、甲每小时做5个零件,3小时做了 个零件。
3、甲骑车每小时走15千米,走30千米用了 小时; 4、甲每小时做6个零件,做18个零件用了 小时。
5、甲骑车3小时走了36千米,则每小时骑车走了 千米; 6、甲做16个零件用了2小时,则每小时做了 个零件。
通过1、3、5小题,可以知道:路程、速度、时间之间的关系是:路程= ,速度= ,时间= , 通过2、4、6小题,可以知道: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之间的关系是: 工作量= , 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 。
学习方法指导1、3、5题若都根据相等关系:路程=速度×时间,可得到三个方程分别为: 第1题、 ,第3题、 ,第5题、 1、3、5题若都根据相等关系:速度=路程÷时间,可得到三个方程分别为: 第1题、 ,第3题、 ,第5题、 1、3、5题若都根据相等关系:时间=路程÷速度,可得到三个方程分别为: 第1题、 ,第3题、 ,第5题、2、4、6题若都根据相等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可得到三个方程分别为: 第2题、 ,第4题、 ,第6题、 2、4、6题若都根据相等关系: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可得到三个方程分别为: 第2题、 ,第4题、 ,第6题、 2、4、6题若都根据相等关系: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可得到三个方程分别为: 第2题、 ,第4题、 ,第6题、 通过上面可知道:任何一个方程都是根据“相等关系”而得到的,不同的相等关系会得到不同的方程,但最终得到的结果是一样的。
“每小时做5个零件”----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效率”类似于“每小时走4千米”------行程问题中的“速度” “做18个零件”------工程问题中的“工作量”类似于“30千米”-------行程问题中的“路程” “用了2小时”与“骑车3小时”类似,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时间”类似于行程问题中的“时间”甲每小时走5千米,表示甲的速度是 千米/小时。
七数下36:《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导学案姜畅

答:有5个小组。
【当堂检测】
解不等式组
请编辑人员在第1个不等式后添上①,在第2个不等式后添上②。
解:解不等式①得x>5.
解不等式②得x<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无解.
【回顾反馈】5分钟
【自主学习】15分钟
3.从“书有剩余”和“书不够”两个方面寻找不等关系。
★梳理巩固: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一般步骤。
【当堂检测】5分钟
限时训练,独立完成,检测效果。
第36课时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学习目标:
1.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理解不等式组的解的概念,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能力。
学习程序
课堂导航
【回顾反馈】
1.当x满足x≥-0.5时,2 (x+ 1)大于或等于1;
2.当y满足y≥2时,y与1的差不大于2y与3的差.
解:解不等式①,得x< .
解不等式②,x> .
把不等式①和②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从图上可以找出两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得不等式组的解集为 <x< .
【合作探究】
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中,x的值为负数,y的值为正数,求m的取值范围.
解:由方程组
得x=2m-1
y=m+4.
因为x的值为负数,y的值为正数,
1.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练习。
2.按照例题格式,严格规范书写过程。
3.重点学会观察数轴,找到解集的公共部分。
【合作探究】15分钟
1.独立完成,合作交流,互相帮助。
小学音乐导学案(教师用)模板

小学音乐导学案(教师用)模板小学音乐导学案(教师用)模板一、课程信息- 学科:音乐- 年级:小学一年级- 课时:2课时-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
2.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音乐基础知识- 音符、节拍、节奏- 音阶、和弦、旋律2. 歌曲学习- 《小星星》(简谱)3. 音乐活动- 小组合作,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第二课时1. 音乐理论知识- 音色、音域、音准- 曲式、和声、配器2. 歌曲学习- 《两只老虎》(五线谱)3. 音乐实践活动- 小组合作,编排一段音乐舞蹈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简单有趣的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音乐课堂。
2. 音乐基础知识学习(10分钟)- 讲解音符、节拍、节奏等基本音乐知识。
3. 歌曲学习(10分钟)- 教师示范演唱《小星星》,引导学生跟唱。
4. 音乐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合作创作简短的音乐作品。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
第二课时1. 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音乐游戏,引导学生进入课堂。
2. 音乐理论知识学习(10分钟)- 讲解音色、音域、音准等基本音乐理论知识。
3. 歌曲学习(10分钟)- 教师示范演唱《两只老虎》,引导学生跟唱。
4. 音乐实践活动(10分钟)- 学生分组,合作编排一段音乐舞蹈。
5. 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布置相关作业。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3. 学生音乐作品质量4. 学生音乐舞蹈表演效果六、教学资源1. 教材:《小学音乐教材》第一册2. 课件:音符、节拍、节奏等教学课件3. 音响设备:音响、话筒、音乐播放器4. 乐器:钢琴、吉他、鼓等七、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
八年级(上) 数学全册 导学案-36

12.1轴对称(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依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出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作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即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尺规作图。
一、课堂准备:
1、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 所连 的 线。
二、自学交流:
(一)思考:教材P34思考
归纳:作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的方法是:找到一对 ,作出连接它们的 的 线,就可以得到这两个图形的对称轴.
(二)应用
1、如图,点A 和点B 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
你能作出这条直线吗?
2、已知线段AB ,作出它的垂直平分线CD ,并拼出线段的中点O.
三、成果展示:
1、如图,在五角星上作出一条对称轴
2、练习:教材P36第6题
四.巩固提高:
1、画出下列图形的一条对称轴,和小组同学比较一下,你们画的对称轴一样吗?
序号 学校 年级 科目 课时 授课时
间
主备 审稿 付印 飞龙初中 八年级上 数学
姚丽
何洪 潘沛 飞龙初中互动学习指南
2、如图,角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画出它的对称轴
3、如图,与图形A成轴对称的是哪个图形?画出它们的对
称轴
五.拓展延伸:
如图所示在方格纸上画出的一棵树的一半,请你以树干为对称轴画出树的另一
半。
六、学后反思:
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2、数学思想方法归纳。
六年级英语上册“36N”高效课堂导学案——Unit3CarefortheEarth.doc

Unit 3 Care for the Earth【学习目标】(一)单元知识目标1. 能听、说、读、写以下词汇:p i ck flowers f cut downs trees , make the a i r d i rty , waste water , dr i ve a car , care forthe earth2. 能听懂、会说、会读、会用下列句型: (1 ) Why not go in your dad' s car ? (2) We shouldt dr ive the cartoday ・ Because today i s WorId CarFree Day .It' s timetodo someth i ng for our earth ・ (3) Wehave on I y one earth . Weshouldcare for it ・(-)情感目标1.通过情景交际,培养语言交际能力。
2•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过程方法】【单元话题】 保护环境。
【单元词汇】pick flowers t cutdownstrees , make the a i r d i rty t waste water .dr i ve a car , care for the earth【单元功能结构】【课时分配】(1) Why not go in your dacf s car ?(2) WeshouIdn" tdr i ve the cartoday ・ B ecause todayFree Day ・lt , J 5 time todo someth i ng for our earth ・ (3) We have on Iyone earth ・ WeshouIdcare for itWorId Car【学情分析】【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第三课时第四课时【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检查签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目标】
1、我会用所学单词结合句型描述伙伴的外貌特征。(重难点)
She /He has ________.
2、我能在规范运用导学案。
【预习案】(5分钟)我得了___分
要求:独立完成,对面阅。(每个单词1分)
内容:写出你所学的身体部位单词。
1、自己独立完成。2、对面阅。
内容:
1、Colin有一双大眼睛。
Colin ______ eyes.
2、我的妹妹有一个小小的鼻子。
My sister _____ a ______ nose.
3、它有一个长鼻子。
【训练案】
用所学句型描述你的家人。
【学后反思】
【探究案】(25分钟)
内容:用所学句型来描述伙伴。
要求:
1、组长说句子,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纠错。
2、组长派一名组员说句子,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纠错。
3、对子之间互相说句子并纠错。来自4、组员分别说一个对话,其他组员认真倾听并纠错。
5、展示,点评。
【检测案】(5分钟)我得了___分
要求:(每空1分,书写2分,共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