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带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最大的洲B.人口最多的大洲
C.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D.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2.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读图回答各题。
【1】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B.耕地面积大,多使用大型农机具
C.森林覆盖率高
D.传统服饰为和服
【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如图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无污染③多优良港湾④便于原料、燃料进口及产品出口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据图完成各题。
【1】关于东南亚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主要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B.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十字路口”
C.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伊洛瓦底江
D.该地区火山、地震较少
【2】图b反映出雅加达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B.终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终年高温多雨
【3】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四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依次是()
A.棉花、茶叶、蕉麻、天然橡胶
B.棕油、蕉麻、椰子、天然橡胶
C.椰子、茶叶、稻米、棉花
D.胡椒、椰子、木棉、棉花
4.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开始,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0141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地。
结合材料、某大洲国家和地区图,完成各题。
【1】读图可知,发生疫情的三个国家所属地区是
A.北非B.南非
C.拉丁美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2】下列别称与发生疫情的三个国家所属地区相吻合的是
①黑非洲②工业文明的摇篮③寒极④高原大陆⑤冰雪高原⑥世界原料仓库⑦天然野生动物园⑧白色荒漠⑨热带大陆
A.①④⑥⑦⑨B.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⑥⑦D.①②③⑤⑧
5.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完成各题。
【1】形成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是
A.浦那B.斋浦尔
C.特里凡得琅D.班加罗尔
【2】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英语普及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3】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这形象地称为()
A.“世界加油站”B.“世界工厂”
C.“原材料仓库”D.“世界办公室”
6.读南极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A.昆仑站B.长城站C.中山站D.无法判断
7.李老师去年到欧洲进行了短期交流学习。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李老师发现欧洲人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产品等食物,与欧洲西部地区发达的畜牧业密切相关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2】下图代表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的是()
A.B.C.D.
8.俄罗斯海岸线漫长,在四大洋中不濒临的大洋只有一个,这个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D.印度洋
9.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下列平原主要位于俄罗斯的是()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B.东欧平原、西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D.恒河平原、东西伯利亚平原
10.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俄罗斯的欧洲部分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C.高加索地区D.西西伯利亚平原
11.陈毅《致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据此,回答第下面小题。
【1】根据该诗,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脉、河流多东西方向延伸B.地势南高北低
C.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D.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2】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经中南半岛的名称是( )
A.红河B.萨尔温江C.湄南河D.湄公河
二、综合题
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及“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小玉在非洲旅游时,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树上的叶子;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材料2:非洲小朋友辛格的日记摘录:“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庄北面是连绵的山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热带雨林。
一条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地,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
村庄东面有一片水塘,周围是大面积的可可种植园,我们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其他农作物很少,主要依靠出售可可来购买粮食和日用生活品。
”
(1)据材料1,判断小玉的旅游路线是沿图中所示的线路(a或b)。
(2)据材料2,判断辛格的家乡有可能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三地区的地区。
辛格家乡所在国家的经济可能具有的基本特点是。
(3)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气候;
B 气候;
C 气候;
D 气候。
(4)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是。
(5)非洲南部的国家——南非绝大部分位于高原上。
(6)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山下终年炎热,山顶终年积雪,被誉为“赤道雪峰”。
造成乞力马扎罗山麓与山顶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2.读中东图,完成下列各题:
本区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冲突、战争不断,其原因有: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之地,运河(字母及名称)处于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该运河的开通,使得有些船只不必绕经(从下面选择填空)就可以到达西欧和美国()
A.直布罗陀海峡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D.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填字母和名称)及其沿岸地区,该海湾出入阿拉伯海的门户
是(填字母和名称)海峡。
该海湾石油外运有三条主要航线,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海峡)可以到达中国、日本。
(3)与丰富的石油资源相比,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成为本区发展的限制性资源。
请思考,造成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4)中东地区文化差异大,居民大多数信仰教,少数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3.读“欧洲气候分布图甲、乙”,回答:
(1)读甲图A、B、C三城市气候资料分析,由A—B—C年降水量有何变
化? 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地居民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酪等食品,试从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当地饮食习惯形成的原
因:
(3)从纬度位置上看,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是五带的__________带。
(4)乙图中,②为气候,该种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洲西部人种为___________.(白色、黑色、黄色)
4.读南北极俯视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2)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_______ 洋.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________ .
(4)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出现的是 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5)目前,我国在南极洲共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其中D是站。
(6)南极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山东初一初中地理期中考试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
A.面积最大的洲B.人口最多的大洲
C.地形以平原、盆地为主D.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C
【解析】亚洲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故选择答案C.
【考点】亚洲的自然概况
2.日本是亚洲的发达国家,读图回答各题。
【1】关于日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B.耕地面积大,多使用大型农机具
C.森林覆盖率高
D.传统服饰为和服
【答案】B
【解析】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日本的耕地面积少,多使用小型农业机械,故选择答案B;【2】日本工业集中分布在如图所示的阴影地区,主要原因是
①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②环境无污染③多优良港湾④便于原料、燃料进口及产品出口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D
【解析】图中阴影地区代表的是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其原因是:该地区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多优良港湾,便于原料、燃料进口,工业产品的出口,故选择答案D.
【考点】日本的自然概况和工业分布特点
3.据图完成各题。
【1】关于东南亚描述正确的是
A.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主要由马来半岛和马来群岛两部分组成
B.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被称为“十字路口”
C.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伊洛瓦底江
D.该地区火山、地震较少
【答案】B
【解析】东南亚位于亚洲的东南部,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故A错;该地区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湄公河,故C错;东南亚地区地处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界地带,属于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震运动十分活跃,所以多火山,多地震,D错,故选择答案B.
【2】图b反映出雅加达的气候特征是()
A.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B.终年高温少雨
C.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D.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D
【解析】从雅加达的气温曲线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可以看出,此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特征是终年高温多雨,故选择答案D;
【3】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四国产量居世界首位的农产品依次是()
A.棉花、茶叶、蕉麻、天然橡胶
B.棕油、蕉麻、椰子、天然橡胶
C.椰子、茶叶、稻米、棉花
D.胡椒、椰子、木棉、棉花
【答案】B
【解析】东南亚绝大部分位于热带,湿热的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天然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最大产地。
世界上产棕油最多的国家是马来西亚,世界上上产蕉麻最多的国家是菲律宾,世界上产黄麻最多的国家是印度,世界上产天然橡胶最多的国家是泰国。
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考点】东南亚的气候和热带经济作物
4.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最新埃博拉疫情报告称,埃博拉病毒疫情自2014年2月开始,累计出现埃博拉确诊、疑似和可能感染病例10141例,疫情主要发生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等地。
结合材料、某大洲国家和地区图,完成各题。
【1】读图可知,发生疫情的三个国家所属地区是
A.北非B.南非
C.拉丁美洲D.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答案】D
【解析】读图可知: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三个国家都属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故选择答案D;
【2】下列别称与发生疫情的三个国家所属地区相吻合的是
①黑非洲②工业文明的摇篮③寒极④高原大陆⑤冰雪高原⑥世界原料仓库⑦天然野生动物园⑧白色荒漠⑨热带大陆
A.①④⑥⑦⑨B.②③⑤⑥⑧
C.①④⑥⑦D.①②③⑤⑧
【答案】A
【解析】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种人的故乡,所以称为黑非洲,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所以有高原大陆之称,非洲气候高温、少雨、干燥,因此,非洲有“热带大陆”的称号,非洲片面发展一种或几种面向出口的农矿初级产品,成为发达国家的原料供应地和工业品市场,故选择答案A.
【考点】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5.读“印度软件外包产业中心的形成年代与分布图”,完成各题。
【1】形成于20 世纪80 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是
A.浦那B.斋浦尔
C.特里凡得琅D.班加罗尔
【答案】D
【解析】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的软件外包产业中心是班加罗尔,位于印度的南部.
【2】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英语普及③信息技术发展较早④人力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印度发展信息技术服务外包产业的优势是印度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印度英语普及,信息技术发展较早.
【3】印度软件外包产业发展迅速,这形象地称为()
A.“世界加油站”B.“世界工厂”
C.“原材料仓库”D.“世界办公室”
【解析】印度承接的软件外包业务约占全球软件外包市场的三分之二,被形象地称为“世界办公室”。
【考点】印度的工业
6.读南极洲略图,完成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非洲
B.我国三个科学考察站都位于东半球
C.南极洲年平均降水量虽少,但水资源丰富
D.我国在南极建科学考察站都选择在7月
【答案】C
【解析】读图中的大陆轮廓和科考站的位置可知,与长城站隔海相望的大洲是南美洲,根据图中的经纬度可知,长城站位于西半球,其他三个科考站都位于东半球;南极洲降水少,但是有世界上最多的冰川,所以水资源丰富;南极洲的暖季是北半球的冬季,所以我国南极科考的季节是11月-次年2月。
因此正确的是C。
【2】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三个科学考察站中,无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A.昆仑站B.长城站C.中山站D.无法判断
【答案】B
【解析】极昼极夜现象发生的是极圈以内,读图可知四个科考站中只有长城站位于南极圈以外,所以没有极昼极夜的是长城站。
【考点】该题考查南极洲。
7.李老师去年到欧洲进行了短期交流学习。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李老师发现欧洲人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产品等食物,与欧洲西部地区发达的畜牧业密切相关的气候类型是
A.温带海洋性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
C.地中海气候D.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A
【解析】李老师发现欧洲人的餐桌上主要是牛羊肉和乳制品,说明当地主要是以畜牧业为主,这是受到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这里常年温和湿润,适合牧草的生长,畜牧业发达,故选A.
【2】下图代表马来群岛的气候类型的是()
A.B.C.D.
【解析】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选项中A为热带雨林气候,C为热带季风气候,B为热带草原气候,D为热带沙漠气候。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了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结合地图进行记忆效果更好。
8.俄罗斯海岸线漫长,在四大洋中不濒临的大洋只有一个,这个大洋是()
A.太平洋B.北冰洋C.大西洋D.印度洋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俄罗斯的相关知识。
俄罗斯海岸线漫长,在四大洋中不濒临的大洋只有一个,这个大洋是印度洋。
9.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地形比较平坦,下列平原主要位于俄罗斯的是()
A.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B.东欧平原、西欧平原
C.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D.恒河平原、东西伯利亚平原
【答案】A
【解析】俄罗斯地形比较平坦,以平原和高原为主。
自西向东分别是: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平原、东西伯利亚平原四大地形区。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俄罗斯地形的东西差异。
点评:俄罗斯地跨亚欧两洲,东临太平洋,西临波罗的海,北临北冰洋,地形分为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境内有欧洲最长的伏尔加河,交通以铁路为主,有著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10.俄罗斯的工业主要分布在
A.俄罗斯的欧洲部分B.俄罗斯的亚洲部分
C.高加索地区D.西西伯利亚平原
【答案】A
【解析】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是世界上少数几个资源能够自给的国家,其工业主要分布在俄罗斯的欧洲部分,二战后其工业逐渐向东部发展。
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考点】本题考查俄罗斯主要工业区和工业部门及其分布。
点评:俄罗斯自然资源种类齐全,储量丰富,为俄罗斯发展工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俄罗斯工业发达,其工业特点是重工业发达,俄罗斯的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在世界占有重要地位,该国轻工业薄弱。
11.陈毅《致缅甸友人》:“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
彼此情无限,共饮一江水……山山皆北向,条条南流水。
”据此,回答第下面小题。
【1】根据该诗,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山脉、河流多东西方向延伸B.地势南高北低
C.大江、大河都流入太平洋D.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答案】D
【解析】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由北向南延伸,形成了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特点.
【2】我国境内的澜沧江流经中南半岛的名称是( )
A.红河B.萨尔温江C.湄南河D.湄公河
【答案】D
【解析】澜沧江是湄公河上游在中国境内河段的名称,是中国西南地区的大河之一,是世界第九长河,亚洲第四长河,东南亚第一长河.
【点睛】
此题主要是考查了中南半岛的地形特点和河流,难度不大,理解记忆。
二、综合题
1.阅读下面两段材料及“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1:小玉在非洲旅游时,沿途依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
鹿在啃食树上的叶子;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材料2:非洲小朋友辛格的日记摘录:“我的家乡在一个偏僻的山村,村庄北面是连绵的山地,覆盖着茂密的原始
热带雨林。
一条河流发源于北部山地,蜿蜒从西绕村庄向东南流去。
村庄东面有一片水塘,周围是大面积的可可种植园,我们村和全国各地一样,其他农作物很少,主要依靠出售可可来购买粮食和日用生活品。
”
(1)据材料1,判断小玉的旅游路线是沿图中所示的线路(a或b)。
(2)据材料2,判断辛格的家乡有可能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三地区的地区。
辛格家乡所在国家的经济可能具
有的基本特点是。
(3)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
A 气候;
B 气候;
C 气候;
D 气候。
(4)非洲气候类型分布特是。
(5)非洲南部的国家——南非绝大部分位于高原上。
(6)位于赤道附近的乞力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山下终年炎热,山顶终年积雪,被誉为“赤
道雪峰”。
造成乞力马扎罗山麓与山顶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答案】(1)a
(2)丙单一商品经济
(3)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4)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分布
(5)南非
(6)地形因素
【解析】
(1)从材料看出,a路线从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区向北可以到达热带沙漠气候区,该路线沿途可以依
次观赏到如下景观:狮子在草原上追逐动物,大象在雨林中悠闲地戏水,长颈鹿在啃食树上的叶子,骆驼队在沙漠中行走;
(2)从材料2知道,判断辛格的家乡有可能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三地区的丙地区.辛格家乡所在国家的经济可
能具有的基本特点是所在国家“农作物很少,主要依靠出售可可的钱购买粮食和日用生活品”,可见其国家经济落后,以出口初级产品为主;
(3)读图,根据图中气候类型分布的位置可以判断,图中字母ABCD代表的气候类型分别是A热带雨林气候;B
热带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D 地中海气候;
(4)结合世界主要的气候类型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非洲以热带气候为主,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
气候;
(5)读图,结合非洲的地形图和世界政区图可以知道,非洲南部的国家--南非绝大部分位于南非高原上;
(6)位于赤道附近的乞立马扎罗山,海拔5895米,是非洲的最高峰,山下终年炎热,山顶终年积雪,被誉为“赤
道雪峰”。
由此可见,造成乞立马扎罗山麓与山顶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非洲的地理概况。
2.读中东图,完成下列各题:
本区一直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地区,冲突、战争不断,其原因有:
(1)中东地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被称为“”之地,运河(字母及名称)处于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该运河的开通,使得有些船只不必绕经(从下面选择填空)就可以到达西欧和美国()
A.直布罗陀海峡B.土耳其海峡
C.霍尔木兹海峡D.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该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主要分布在(填字母和名称)及其沿岸地区,该海湾出入阿拉伯海的门户
是(填字母和名称)海峡。
该海湾石油外运有三条主要航线,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海峡)可以到达中国、日本。
(3)与丰富的石油资源相比,中东地区水资源比较匮乏,水资源成为本区发展的限制性资源。
请思考,造成本地区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是
(4)中东地区文化差异大,居民大多数信仰教,少数信仰基督教、犹太教和其他宗教。
文化上的差异也是导致中东不安定的重要原因之一。
【答案】(1)三洲五海 A苏伊士运河 D
(2)B波斯湾 C霍尔木兹海峡东
(3)该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4)伊斯兰
【解析】
第(1)问中东地跨亚、欧、非三洲,濒临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阿拉伯海,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苏伊士运河(A)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使得有些船只不必绕经非洲南端好望角就可以到达西欧和美国,故答案是三洲五海 A苏伊士运河 D。
第(2)问,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和输出量最多的地区,中东的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湾及其沿岸的地带,波斯湾的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进入阿拉伯海,在印度洋向东,经过马六甲海峡到达中国和日本,故答案是B波斯湾 C霍尔木兹海峡东。
第(3)问,中东大部分地区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降水稀少,水资源缺乏,故答案是该区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第(4)问,中东地区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多数居民信仰伊斯兰教,故答案是伊斯兰教。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了中东重要的地理位置特征。
3.读“欧洲气候分布图甲、乙”,回答:
(1)读甲图A、B、C三城市气候资料分析,由A—B—C年降水量有何变
化? _______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地居民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酪等食品,试从学过的知识来分析当地饮食习惯形成的原
因:
(3)从纬度位置上看,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是五带的__________带。
(4)乙图中,②为气候,该种气候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欧洲西部人种为___________.(白色、黑色、黄色)
【答案】(1)逐渐减少,距海越来越远
(2)温带海洋性气候,畜牧业发达。
(3)北温带 (4)地中海气候全年温和多雨 (5) 白色
【解析】欧洲西部受西风和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为典型的温带海洋性气候.从欧洲西部的大西洋沿岸向东,随着距离海洋越来越远,气候慢慢由海洋性向大陆性转化.欧洲西部除南北两侧有山地分布外,广大的中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这种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利于海上湿润气流深入大陆内部,欧洲西部由于常年受西风及暖洋影响,气候温和多雨,光照不足,降水较丰富,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由A-B-C气温年较差越来越大,年降水量越来越少,其原因是距离海洋越来越远;
当地居民的餐桌上常见牛排、奶酪等食品,当地饮食习惯形成的原因是:本区温暖湿润的气候,适宜牧草生长,平原面积广大,利于发展畜牧业;
从纬度位置看,欧洲西部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和北纬40°之间,属于地球五带中的北温带;
②主要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线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分布在欧洲西部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黑种人主要分布于撒哈拉以南的沙漠地区、大洋洲、美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混血人种主要分布于南美洲。
4.读南北极俯视图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①,
(2)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_______ 洋.
(3)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________ .
(4)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出现的是 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5)目前,我国在南极洲共建立了四个科学考察站,其中D是站。
(6)南极的气候特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北美(2)大西洋(3)企鹅(4)极夜 (5) 长城 (6) 酷寒干燥烈风
【解析】读图可知:(1)①北美洲;
(2)A是大西洋;
(3)企鹅是一种不会飞的游禽,是南极洲的代表动物,被称为南极的主人;
(4)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我们放暑假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地区出现极昼现象,南极地区是极夜现象;(5)我国在南极地区建立的科学考察站分别为:第一个是D长城站,第二个是中山站,第三个是昆仑站,第四个是泰
山站;
(6)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白色大陆”之称.南极地区气候特征是酷寒、干燥和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