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下册《蚕变了新模样》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首先让学生尝试想象大自然中各种各样的植物,然后小组活动、最后通 过"讨论交流"和"亲身体验"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问题。从而促 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PPT等。 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软尺等。
板块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PPT展示学生前期养蚕过程拍摄的不同阶段照片, 提问:同学们,你 们的蚕宝宝已经生长到什么阶段了? (预设:结茧)
2.提问:经过前期的饲养,我们观察到了蚕卵从孵化到吐丝结茧的过程, 同学们能根据拍摄的照片再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排序吗? 3.学生移动图片排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蚕茧上,并适时小结:看 来蚕宝宝不断生长,变出了新模样。
《蚕变了新模样》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的第4课《蚕变了新 模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 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活动二:观察蚕蛹 1.师过渡:通过刚才对蚕茧的观察,似乎还有好多的疑问没有解决。特别 是内部的情况还是不明显,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观察蚕茧? (预设:打开蚕茧)
2.师提供蚕茧(因后期仍需观察或学生有所不舍,可以事先准备一部分蚕 茧),PPT出示打开蚕茧的注意事项 (安全提醒)。 3.学生小组合作,使用剪刀打开蚕茧,提供放大镜观察蛹,用图画的方法 完成记录,并猜测后续的变化。
二、说学情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学生对于蚕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随着蚕 开始吐丝结茧,饲养观察活动也达到了高潮,学生对于获得的蚕茧也是 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因此,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汇报前期 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另外 ,如果需要解剖蚕茧,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舍,教师可以准备一部分 蚕茧供学生观察。
4.梳理学生的问题并呈现在板书或课件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蚕茧解决疑 问。 5.提供手电、放大镜等器材观察蚕茧。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形状、看看颜色 、量量尺寸、摸摸质地、探探内部…… 6.交流观察所得。
2.提问:对于蚕的幼虫,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秘密? (预设:蚕的眼睛在哪里,它的鼻子、嘴巴长在哪儿,尾巴上的刺有什 么用,蚕是用什么呼吸的,它是怎么感知周围环境的) (眼睛、嘴巴、刺等归结为身体结构的秘密,呼吸的秘密,运动的秘密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期待你们继续饲养和观察。
板块四、拓展 1.提问:自然界还有哪些小动物和蚕一样,会经过蛹的阶段? 2.观看视频:蝴蝶的一生。 3.推荐阅读《昆虫记》。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 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板块三、研讨 1.展示学生画的蚕蛹,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猜测。 2.PPT出示上节课展示的蚕宝宝幼虫的身体结构,比较蛹与幼虫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补充交流 “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问题的想法。
4.播放“蚕为什么吐丝结茧”视频,适时补充: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同时,我国人民的养蚕织丝技术改善了生活,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小结:蚕蛹未来的变化真的会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
板块二、探索:蚕茧蚕蛹 活动一:观察蚕茧 [材料准备:学生的蚕茧、手电筒、放大镜、软尺、教学课件等] 1.师出示蚕茧图片,提问:蚕茧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 象,如表述不是特别清晰可以借助视频进一步描述(可适时播放“蚕吐 丝”视频)。
2.提问:蚕宝宝吐丝结茧时不断地把自己包裹再里面,此时你最关心的是 什么? 3.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预设:蚕宝宝是不是还活着 ?蚕为什么要结茧?蚕宝宝接下来会干什么?蚕宝宝接下来会变成什么 ……)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2.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4.能够坚持观察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5.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着探究兴趣。 6.能够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7.能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蚕变了新模样》是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的第4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蚕蛹,是第3课观察蚕生长变化活动的 延续。课前观察蚕吐丝是令人激动和充满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描 述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既是对课外观察活动的检查,也能激发 学生观察蚕茧内部变化的好奇心,因此适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有助于学生完善对于幼虫发育成蛹过程的认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
六、说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蚕吐丝结茧过程的视频或图片,PPT等。 学生准备:蚕茧,放大镜,小剪刀,手电、软尺等。
板块一、聚焦:揭示课题 [材料准备:多媒体课件] 1.PPT展示学生前期养蚕过程拍摄的不同阶段照片, 提问:同学们,你 们的蚕宝宝已经生长到什么阶段了? (预设:结茧)
2.提问:经过前期的饲养,我们观察到了蚕卵从孵化到吐丝结茧的过程, 同学们能根据拍摄的照片再给蚕宝宝的生长过程排排序吗? 3.学生移动图片排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蚕茧上,并适时小结:看 来蚕宝宝不断生长,变出了新模样。
《蚕变了新模样》说课稿
教科版(2017)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新教材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的第4课《蚕变了新 模样》。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学目标、说教 学重难点、说教法、说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及教学反思这 八个方面展开。接下来开始我的说课。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
活动二:观察蚕蛹 1.师过渡:通过刚才对蚕茧的观察,似乎还有好多的疑问没有解决。特别 是内部的情况还是不明显,我们还有什么办法观察蚕茧? (预设:打开蚕茧)
2.师提供蚕茧(因后期仍需观察或学生有所不舍,可以事先准备一部分蚕 茧),PPT出示打开蚕茧的注意事项 (安全提醒)。 3.学生小组合作,使用剪刀打开蚕茧,提供放大镜观察蛹,用图画的方法 完成记录,并猜测后续的变化。
二、说学情
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学生对于蚕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随着蚕 开始吐丝结茧,饲养观察活动也达到了高潮,学生对于获得的蚕茧也是 充满了好奇和期待。因此,我们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汇报前期 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另外 ,如果需要解剖蚕茧,学生肯定会有很多的不舍,教师可以准备一部分 蚕茧供学生观察。
4.梳理学生的问题并呈现在板书或课件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蚕茧解决疑 问。 5.提供手电、放大镜等器材观察蚕茧。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形状、看看颜色 、量量尺寸、摸摸质地、探探内部…… 6.交流观察所得。
2.提问:对于蚕的幼虫,你还有哪些想知道的秘密? (预设:蚕的眼睛在哪里,它的鼻子、嘴巴长在哪儿,尾巴上的刺有什 么用,蚕是用什么呼吸的,它是怎么感知周围环境的) (眼睛、嘴巴、刺等归结为身体结构的秘密,呼吸的秘密,运动的秘密 ,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期待你们继续饲养和观察。
板块四、拓展 1.提问:自然界还有哪些小动物和蚕一样,会经过蛹的阶段? 2.观看视频:蝴蝶的一生。 3.推荐阅读《昆虫记》。
七、说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 出。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科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
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 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 设课堂的教学情景,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 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
板块三、研讨 1.展示学生画的蚕蛹,学生上台交流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猜测。 2.PPT出示上节课展示的蚕宝宝幼虫的身体结构,比较蛹与幼虫的不同。 3.再次让学生补充交流 “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问题的想法。
4.播放“蚕为什么吐丝结茧”视频,适时补充: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同时,我国人民的养蚕织丝技术改善了生活,促进了科技的发展。 5.小结:蚕蛹未来的变化真的会和你们猜测的一样吗?
板块二、探索:蚕茧蚕蛹 活动一:观察蚕茧 [材料准备:学生的蚕茧、手电筒、放大镜、软尺、教学课件等] 1.师出示蚕茧图片,提问:蚕茧是怎么形成的?学生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 象,如表述不是特别清晰可以借助视频进一步描述(可适时播放“蚕吐 丝”视频)。
2.提问:蚕宝宝吐丝结茧时不断地把自己包裹再里面,此时你最关心的是 什么? 3.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疑问。(预设:蚕宝宝是不是还活着 ?蚕为什么要结茧?蚕宝宝接下来会干什么?蚕宝宝接下来会变成什么 ……)
三、说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2.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3.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4.能够坚持观察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5.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着探究兴趣。 6.能够真实记录并描述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7.能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 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目录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八、说教学反思
一、说教材
《蚕变了新模样》是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动物的一生》 的第4课。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观察蚕蛹,是第3课观察蚕生长变化活动的 延续。课前观察蚕吐丝是令人激动和充满快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 生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也会产生很多新的问题。课堂上让学生交流描 述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既是对课外观察活动的检查,也能激发 学生观察蚕茧内部变化的好奇心,因此适时、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有助于学生完善对于幼虫发育成蛹过程的认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老师!
八、教学反思
在课堂中,我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们 的学习兴趣,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 动之中,孩子们的学习效率很高。我很善于评价学生,增强了 他们的自信心,学生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尝试到了成功的喜 悦。
不足之处:有个别学生在学习上不够主动,学生们的知识不够丰富。 改进措施:我们要关注学困生,应多表扬鼓励他们,教师应让学生多看 书,要开阔孩子们的视野。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去探索、去实践,争取逐步提高自己的 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