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实验五ICP测定水样中的铜、铁、锌[1]

实验五ICP测定水样中的铜、铁、锌[1]

实验五ICP-AES测定水样中的微量Cu,Fe和Zn一、实验目的1、掌握ICP-AES的测定方法原理和操作技术。

2、评价ICP-AES测定水样中Cu,Fe和Zn的分析性能。

二、实验原理ICP光源具有环形通道、高温、惰性气氛等特点。

因此,ICP-AES具有检出限低、精密度高、线性范围宽、基体效应小等优点,可用于高、中、低含量的70种元素的同时测定。

其分析信号源于原子/离子发射谱线,液体试样由雾化器引入Ar等离子体(6000K高温),经干燥、电离、激发产生具有特定波长的发射谱线,波长范围在120~900nm之间,即位于近紫外、紫外和可见光区域。

发射光信号经过单色器分光、光电倍增管或其他固体检测器将信号转变为电流进行测定。

此电流与分析物的浓度之间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使用标准溶液制作工作曲线可以对某未知试样进行定量分析。

三、仪器和试剂1.仪器:美国PerkinElmer公司,OPTIMA 7000系列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2.试剂:CuSO4(A.R.),Zn(NO3) 2(A.R.),Fe(NH4)2·(SO4)2·6H2O (A. R.),HNO3(G.R.),配制用水均为二次蒸馏水铜储备液;准确称取0.126gCuS04(F.w. 159.61g)于50mL容量瓶,加入1%(V/V)硝酸定容至50mL,配置l mg/mLCu(Ⅱ)储备液。

锌储备液:准确称取0.097gZnNO3 (A R)(F.W. 127.39g)于50mL容量瓶,加入1%(V/V)硝酸定容至50mL,配制1mg/mL Zn(Ⅱ)储备液。

铁储备液:准确称取0.351g Fe(NH4)2·(SO4)2·6H2O(A. R.) (F.W. 392.14g)于50ml容量瓶,加入1%(V/V)硝酸定容至50mL,配制l mg/mL Fe(Ⅱ)储备液。

四、实验步骤1.ICP—AES测定条件工作气体;氩气;冷却气流量为14L/min;载气流量为1.0L/min;辅助气流量为0.5L/mim。

实验心理学总结—理论部分

实验心理学总结—理论部分

实验心理学总结第一章.绪论一.实验心理学的由来1.诞生标志: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三个代表人物:(1)费希纳:开创性地提出了量化研究“心灵”的思想,以及具体操作的量化方法。

①贡献:a.联系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

b.心理现象的定量研究(三种方法)。

②对现代实验心理学的影响:a.他关于感觉测量的思想被后人进一步深化(心理测量学)。

b.从费希纳阈限思想的不足和缺陷出发,后人发展出新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信号检测论)。

(2)冯特:首先提出心理学必须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从而搭建了实验心理学的框架。

①著作:a.《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第一次讲到“实验心理学”,与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一起常被看做新心理学著作诞生的标志。

b.《生理心理学原理》,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

②贡献:a.研究对象(心理现象)。

b.研究方法(试验方法)。

c.培养人才。

③影响:宣告诞生。

(3)艾宾浩斯:用实证方法研究记等高级心理过程。

①著作:a.《记忆》。

b.《心理学概述》(心理学仅有短期的历史,却有着长期的过去)。

②贡献:a.证明了实验法可以用来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b.从根本上变革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式(人工实验情境)。

c.为实验心理学提供新的变量测量方法(高级心理过程量化)。

d.通过实验研究,建立了第一个和高级心理过程有关的函数关系(遗忘曲线)。

③影响:对高级心理过程的研究。

二.科学属性1.非科学的方法:注意凝聚、先验、权威。

2.科学方法的特点: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寻求现象解释的可重复性,并进行自我校正。

3.认识误区:①实验心理学万能论:a.科学方法本身都是有限的,因此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b.心理学的学科特殊性更强调了实验心理学不可能是万能的。

②实验心理学背离真实生活:a.实验室环境可以与真实生活不尽相同(相同的内在过程)。

b.实验室研究更有其优势(更可控、更具说服力)。

c.并不会将实验室结论无限推广到真是生活中去。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实验心理学》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评价法—信号侦查论姓名卓京鸿实验时间2011-11-23 15:10:22 学号实验地点成绩实验仪器计算机和Psykey中信号侦查论---评价法实验目的通过图片再认,学习信号侦察论及其基础程序评价法。

指导老师1实验内容、目的、意义实验内容: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它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以往人们对阈限的理解,将个体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解决了传统心理物理学无法解决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其本质是一种统计决策程序。

辨别力d':亦称感觉敏感性。

不受情绪、期望、动机等变数影响。

d'值高说明辨别力强。

实验目的:通过对本实验的操作,学习实验的基础程序。

信号侦察论有三个基础实验程序,即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其中,评价法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获得被试更多的信息。

通过对本实验数据的处理,进一步学习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绘制ROC曲线。

实验意义:信号侦察论不仅测定人对信号的反应,也测定人对噪音的反应,因而能够将人的感受性与其判断标准区分开,并且分别用不同的数量来表达。

在评价法中,不仅要求被试对有无信号作出判断,还要求按规定的等级作出评价,即说明每次判断的把握有多大。

因而可测得本人的感受性与辨别性,从而更好地了解实验过程与实验内容。

2方法与步骤本实验用图片再认来做评价法实验。

刺激有两套: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每张图片呈现时间为2000ms,图片呈现之间的间隔时间为1000ms。

第一步,先让被试识记第一套图片,计算机屏幕随机呈现每张图片2s,间隔1s,60张图片连续呈现;第二步,把这60张识记过的图片与第二套60张图片混在一起,仍按上述的方法呈现给被试,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五个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1代表0%的把握刚才看到,2代表25%的把握刚才看到,3代表50%的把握刚才看到,4代表75%的把握刚才看到,5代表100%的把握刚才看到。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法—有无法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采用了信号检测论的有无法,考察了一名心理系本科生在文本材料和图片材料下的辨别力和判定标准的大小。

实验发现:被试在文本材料上的学习优于图片材料上的学习。

关键字:信号检测论有无法辨别力d’判定标准1.前言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理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假设人们对刺激进行感知时,干扰也总是存在的,即人作为一个接受者对刺激的辨别问题可等效于在噪音中检测信号的问题。

信号检测论的研究对象是信息传播系统中信号接收问题,在心理学中它是借助数学的形式描述”接收者”在某一观察时间内将掺有噪音的信号从噪音中辨别出来.信号检测论应用于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将人的感官、中枢分析综合过程看做是信息处理系统,应用信号检测理论中的一些概念、原理进行分析。

在心理学领域中,信号检测论所指的信号可以理解为刺激。

在信号检测论中,噪音就是对信号检测其干扰作用的所有背景,对信号起干扰作用的因素都可以当成噪音。

信号检测论把刺激的判断看成对信号的检查,并做出决策的过程。

感觉过程是神经系统对信号或噪音的客观反应,它仅取决于外在刺激的性质,即信号和噪音之间的客观区别;而决策过程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信号检测论认为:被试觉察信号有一个中枢神经效应,这种效应随着每次刺激呈现,时刻都在变化。

信号总是在噪音的背景上产生,信号的影响和噪音的影响都被假定为正态分布,这两种分布由于信号比噪音微弱或增强,故有一定的重叠,而使信号和噪音都可能引起同一程度的感觉。

人类觉察是建立在统计决策论的基础上,就是说被试选择一个标准,当给定的刺激超过这个标准时,被试就反应“有”,否则说“无”.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三种:有无法、迫选法和评价法。

有--无法实验是信号检测实验的基本形式。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属于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对象是信号传输系统中的信号接收部分。

它借助于数学形式,分析信号接收者如何把信号从噪声中提取出来。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信号侦察论实验报告
一、引言
信号侦察(Signals Intelligence,简称SIGINT)作为一种重要的情报采集手段,对于军事、政治和经济领域都具有重要价值。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特定信号的侦察,了解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目的
1. 了解信号侦察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实践信号侦察技术,获取并分析信号。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 实验仪器和材料准备
本实验需要一台支持信号侦察功能的侦察仪器,如示波器、频谱仪等。

2. 信号侦察的分类
将信号侦察方法分为通信侦察、雷达侦察和电子情报侦察三大类,并对每一类进行简要介绍。

3. 信号侦察的基本原理
信号的传播与接收原理,信号的特征参数分析原理,信号的解
调原理等。

4. 信号侦察的基本方法
利用侦察仪器和设备对目标信号进行侦察,包括频谱扫描、频
谱监测、参数测量等。

5. 信号侦察实践
选取一个特定的信号目标进行侦察实践,记录信号特征和参数,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6. 实验总结与讨论
总结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并提出对信号侦察技
术的思考和展望。

四、预期结果与分析。

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检测系统课程设计

检测系统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检测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工作原理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检测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及其功能,了解各部件之间的联系。

3. 引导学生了解检测系统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培养其跨学科思维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检测系统问题的能力,能进行简单的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案设计。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完成检测系统的基本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共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探索的精神,增强其对检测系统相关技术的兴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检测系统在保障生产和生活安全中的重要性,树立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具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认识到学习检测技术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意义。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具有一定物理和数学基础的高年级学生,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通过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达到课程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检测系统基本概念:介绍检测系统的定义、功能、分类及其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2. 检测系统关键部件及其功能:详细讲解传感器、执行器、信号处理单元等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和作用。

3. 检测系统工作原理:分析检测系统的信号检测、信号处理、信号输出等环节,阐述各环节之间的联系。

4. 检测系统的应用案例:通过具体案例,展示检测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如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等。

5. 检测系统故障分析与排查:教授学生如何分析检测系统故障,掌握常见的故障排查方法。

6. 检测系统实践操作:安排学生进行检测系统的搭建、调试和优化,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电气 华中科技大学

检测技术实验报告电气 华中科技大学

2010 级《信号与控制综合实验》课程实验报告(检测技术实验)指导教师日期实验成绩实验评分表基本实验实验编号名称/内容(此列由学生自己填写)实验分值评分电气学科大类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10 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20 差动变压器的标定40设计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超声波测距40创新性实验实验名称/内容实验分值评分教师评价意见总分目录实验一差动变压器性能检测 ..................................................................实验二差动变压器零残电压的补偿....................................................... 实验三差动变压器的标定 ...................................................................... 实验四超声波测距 ................................................................................... 总结............................................................................................................ 参考书目 ....................................................................................................实验二十二.差动变压器的标定一.差动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差动变压器由衔铁、初级线圈、次级线圈和线圈骨架等组成。

初级线圈作为差动变压器激励用,相当于变压器的原边;次级线圈由两个结构尺寸和参数相同的相同线圈反相串接而成,相当于变压器的副边。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报告

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实验报告(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福建福州350001)摘要: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里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实验使用了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方法评价法考察了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通过本实验来了解信号检测论的一些观点和评价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步骤。

关键词:信号检测法范式、评价法、感受性、判定标准一、引言科学主义要求心理学的量化和精确性。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在信号检测论出现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习惯称为现代心里物理学。

信号检测论被引入到心理学实验中,是对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or Theory)原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部分【1】。

信号检测论主要包括有无法和评价法两种实验方法。

国内运用信号检测论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领域,在注意、知觉、表象、內隐学习以及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也日渐增多[2]。

本实验运用了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来考察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二、实验方法1、实验目的:(1)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理论,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指标d’、C、β;(2)学习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用途;(3)了解评价等级对再认回忆的影响。

2、实验仪器与材料:本实验的仪器为计算机和Psykey系统中的信号侦查论---评价法。

实验材料为两套图片: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3、被试: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系2012级学生一名,性别男,矫正后视力正常。

4、实验程序:(1)准备工作打开并登录计算机里的psykey软件系统,找到里面的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并开始实验。

(2)正式实验被试阅读指导语:“请你来做一个记忆实验,先看60张图片,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图片,电脑播放这些图片的速度是没一秒钟一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实验报告
(福州大学应用心理系福建福州 350001)摘要:信号检测论是现代心里物理学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本实验使用了信号检测论的基本方法评价法考察了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通过本实验来了解信号检测论的一些观点和评价法的具体实施方法、步骤。

关键词:信号检测法范式、评价法、感受性、判定标准
一、引言
科学主义要求心理学的量化和精确性。

心理物理学的发展在信号检测论出现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被习惯称为现代心里物理学。

信号检测论被引入到心理学实验中,是对传统心理物理学的重大突破。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or Theory)原是信息论的一个分支,研究的对象是信息传输系统中信号的接收部分【1】。

信号检测论主要包括有无法和评价法两种实验方法。

国内运用信号检测论实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记忆领域,在注意、知觉、表象、内隐学习以及社会认知领域的研究也日渐增多[2]。

本实验运用了信号检测论的评价法来考察被试对图片再认的准确性和判断标准。

二、实验方法
1、实验目的:(1)掌握信号检测论的基本理论,学会计算信号检测论指标d’、
C、β;(2)学习绘制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了解信号检测论的用途;(3)了解评价等级对再认回忆的影响。

2、实验仪器与材料:本实验的仪器为计算机和Psykey系统中的信号侦查论---评价法。

实验材料为两套图片:一套是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内容不同)作为信号SN;另一套是没有识记过的图片,共60张(每个图片也不同,但与相应的第一套相似),作为噪音N。

3、被试:福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系2012级学生一名,性别男,矫正后视力正常。

4、实验程序:
(1)准备工作
打开并登录计算机里的psykey软件系统,找到里面的信号检测论——评价法实验,并开始实验。

(2)正式实验
被试阅读指导语:“请你来做一个记忆实验,先看60张图片,要求你尽量记住这些图片,电脑播放这些图片的速度是没一秒钟一张。

”被试阅读完毕并理解指导语后,开始实验。

根据实验设计,以1s的时间间隔开始呈现第一套的60张图片,每张图片呈现时间为2s。

接着被试继续阅读指导语:“现在电脑会呈现120张图片,其中一半是你刚才看过的,另一半是新的图片。

在看一张图片时,你就要判断它是不是刚才看到过的,并请点击相应数字:5——100%的可能为看过,4——75%的可能为看过,3——50%的可能为看过,2——25%的可能为看过,1——0%的可能为看过。

你必须在5秒之内完成判断。

请你尽快判断。


根据实验设计,开始呈现二套图片混合后的120张图片,让被试判断是否是刚才识记过的,并按照规定的等级按键作出评价。

实验完毕由计算机统计实验数据。

二、实验结果
表1 被试实验结果统计
类型 1 2 3 4 5 合计
信号17 2 4 7 30 60
噪音54 1 3 1 1 60
图1 被试实验结果统计
表2 不同判定标准做出反应的累积次数
反应1+2+3+4+5 2+3+4+5 3+4+5 4+5 5 SN 60 43 41 37 30 N 60 6 5 2 1
表3 信号检测实验结果处理
d’=z 击中 — z 虚惊 虚惊
击中
O O =
β
根据所估计的两对 P(y/SN)和 P (y/N )的数值,以虚惊 P(y/N) 为横坐标,以击中概率P(y/SN)为纵坐标,画出被试的ROC 曲线图。

图一 被试ROC 曲线
三、 分析与讨论
1. 两个独立指标——辨别力指标和判断标准的意义
辨别力指标d’,是观察者对刺激的感受性的度量,d’越大,表示敏感性越高,d’越小,表示敏感性越低。

判断标准是观察者反映偏向的度量,常用似然比标准β或报告标准C 来进行衡量【3】。

2. ROC 曲线
(1) β值的改变独立于d’的变化。

当β较小时,击中率和虚报率都较大;当
β较大时,击中率和虚报率都较小。

(2) d ’的值越大,表示被试敏感性越高。

该被试的d ’平均值为2,敏感性比较
高。

3. 信号检测论用于再认实验的优点 优点:
(1) 信号检测论可以验证各种影响再认记忆的已知因素,诸如年龄、脑损伤、药
物等,酒精影响了人们对新旧事物进行分辨的能力,还是改变了人们判断新旧的标准。

(2) 信号检测论将个体客观的感受性和主观的动机、反应偏好等加以区分,从而
解决了传统心里物理学所无法解决的问题。

它将辨别力和判断标准分离。

(3) 通过信号检测论可以排除主观标准设定的变动,求得感觉系统对某一强度刺
激的感受性,增进人们对于阈限的理解以及提供传统和现代心里物理学整合的可能性。

四、参考文献
[2] 杜晓燕, 杨伊生, 王凤梅. 信号检测论的原理及其在心理实验中的应用[J]. 科教导刊, 2009(5).
[2] 陈晓惠. 心理学研究中信号检测论实验综述[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44).
[3] 郭秀艳. 实验心理学[M]. 第1版.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285-29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