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们为什么意见不一
中国哲学史笔记
中国哲学史笔记《中国哲学史》笔记第一篇子学时代第一章绪论一、哲学之容二、哲学之方法三、哲学中论证之重要四、哲学与中国之义理之学五、中国哲学之弱点及其所以1.中国哲学家之哲学,比西洋以及印度哲学家之哲学,大有逊色。
但这是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为,非尽由于中国哲学家之不能。
1)“吾欲托之空言,不如见之行事之深切著明也”,故中国人不十分重视著书立说;2)“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中国哲学家,多讲“圣外王”之道。
圣:立德;外王:立功。
立言乃为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3)中国古代由于竹简夯重,著述立言务求简短,往往仅写结论,后人虽不受此限,但亦因仍不改。
2.中国哲学家多注重于人之是什么,不重视人之有什么。
更重视在圣人,不重视外在知识。
3.逻辑在中国亦不发达4.中国哲学家对于宇宙论之研究,亦甚简略。
六、哲学之统一七、哲学与哲学家八、历史与哲学史二者相互影响九、历史与写的历史两回事十、叙述式的哲学史与选录式的哲学史十一、历史是进步的十二、中国哲学史取材之标准第二章泛论子学时代1.子学时代之开始1.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初具规模。
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而从文哉,呜呼,吾从周”在孔子眼中,周朝的典章制度,实可以“上既往圣,下开来学”。
2.孔子之前,尚无私人著书立著之事。
从前贵族统治,他们是有知识的人,有想法直接就付诸于实施了,无需著书立著。
著书立著乃是后来人想实现自己的想法却不得而不得已为之的事情。
3.孔子一生未作官亦未做他事专以讲学为生,亦是开先河4.孔子的思想是有系统的,在此之前,无有。
所以,中国哲学史可以自孔子讲起5.孔子同时代的没有人可以与孔子的系统的思想和理念6.孔子后,墨学学兴起所以百年之后的孟子才力推儒学,距墨1.子学时代哲学发达之原因自春秋至汉初,在中国历史上,是为一大解放之时代,于其时,政治制度、社会组织、经济制度,皆有根本性的改变。
具体:1.贵族政治之崩坏。
2.贵族政治相连带的经济制度井田制度的崩坏商人阶级亦乘时抢占势力总之,世禄井田制度破坏,庶民解放,营私产,为富豪。
六、克伦威尔评价
六、克伦威尔评价——简论评论历史人物的方法1、史学界对克伦威尔的不同看法英国复辟时期的史学也对克伦威尔持全面否定的态度。
如1663 年出版的詹姆斯·赫斯的《鞭子》一书是代表作。
对克伦威尔持否定意见者认为,克伦威尔是一个为了“个人崇拜的野心而牺牲了公共利益”的野心家,他作为士兵和政治活动家的全部本质“都是和英国人的天性永不协调的”,它是伪善者,叛徒和法西斯的原形。
而全盘肯定者颂扬他“为了国家的自由而奋斗的战士”,是“人中之杰”,“王者之雄”。
我国史学界于80 年代初掀起了对克伦威尔评论的热潮,并一直持续至80 年代末,其中不乏一些具有真知灼见的文章。
如王觉非的《评研究克伦威尔的史学》(《历史研究》1981 年第3 期),蒋孟引的《论克伦威尔》(《南京大学学报》1982 年第3 期),陈贤齐的《也评克伦威尔》(《四川大学学报》1985 年第3 期),关勋夏的《克伦威尔的评价问题》(《华南师范大学学报》1986 年第1 期)等。
王觉非先生对国外史学自克伦威尔朝代开始的对其评述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分析。
蒋孟引先生在文章中以大量史料来证明克伦威尔是一个“向上爬”的小丑,他是彻底的非革命者。
关勋夏先生则采取了二分法,认为克伦威尔既有成就也有罪过,是“矛盾”的历史人物。
至90 年代,对克伦威尔的研究就悄无声息了,学者们更加倾向于关勋夏的观点而达成共识。
2、克伦威尔(Oliver Cromwell)生平奥利弗·克伦威尔(1599—1658)是17世纪英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
1599年4月克伦威尔出生于英国东部亨丁郡的一个中等贵族的家庭。
其先祖在宗教改革中获得大量教会地产,后来家道衰落。
当到其父亲罗伯特·克伦威尔时,除经营土地外,还经商,以维持家庭生活。
奥利弗从小生活在清教的家庭中并受到严格的清教教育,1616年克伦威尔离开家乡进入剑桥的西德尼·苏萨克斯学院学习,接触到了几何、数学、修辞、逻辑等世俗学科。
汉学与宋学
汉学与宋学中国经学发展的历史,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或派别。
但是,既然经学是一种学术思想,那么,按照学术思想“风格”的不同来进行划分,应该是最合适的了。
清代人编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为,“自汉京以后,垂二千年,儒者沿波,学凡六变”,但“要其归宿,则不过汉学、宋学两家,互为胜负”。
他们把整个中国经学的历程看作汉学与宋学两家互相争胜负的过程,就是以学术思想“风格”的差异,来对中国经学史进行的分期和分派。
因为汉学与宋学是传统中国学术中两种具有很大差异的经学研究方法。
一、汉学与宋学的差异二者作为学术思想主流思潮的时期:/西汉—唐宋学宋、兀、明\清如果以现代学术概念来概括汉学与宋学,则二者大致具有以下的主要区别:1、学术范围不同:汉学研究的是语言文字学、史料学,很少学者达到哲学理论的高度,甚至很少学者有理论上的兴趣;宋学是道德学、伦理学,即“修、齐、治、平”之道,研讨心、性、理、气等概念,近似于今天所谓的哲学。
二者之间互相争正统、争道统,声称是孔子的嫡传。
2、研究方法不同:汉学家多采用归纳法,认为史料本身可以真实的历史,所以他们反对孤证,重视搜集许多资料,强调根据大量资料才能得出结论;宋学家多采用演绎法,从一个思想推演出各种说法,甚至一套庞大的理论体系,他们更强调理解的重要性,因而他们得出的结论其实往往是他们自己的思想。
汉学家常常斥责宋学家“空疏”,宋学家常常斥责汉学家“琐碎”。
3、学术重点不同:汉学的重点是“五经” ,后来演化成“九经”、“十三经” 等;宋学的重点是“四书”,“四书”的成立及其发展是宋学的最大特点。
从根本上说,所谓经学史上汉学与宋学的区别,实际上就是人类两种最主要的思想方式的区别。
因而这种区别并不是汉代以降“经学”正式形成之后才产生,在先秦时代就已经有类似的现象。
先秦孔门内部,已经有“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两种不同的风格。
此事徐复观先生有言及之,可谓明了:由孟子以下的人物(今按,指荀子、陆贾等人), 都是属于思想家型的。
Why Historians Disagree
1大多数学生通常都是通过一本厚厚的教科书接触历史的,然后他们很快便淹没在浩瀚如海的名字、日期、事件和数据当中。
然后学生们的学习水平通过考试来检验,主要考察他们记住了多少资料;记得越多,成绩就越好。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一些显而易见的结论:历史学习就是学习过去的”事实“;你知道的历史”事实“越多,你的历史就学得越好。
专业历史学家们就是将大量”事实“搜集到一起的人。
因此,当学生们发现历史学家们甚至对同一个历史事件常常有完全不同的意见时,他们常常感到困惑不解。
2面对这种情况,学生们的通常反应是,断定其中一位历史学家是正确的,而另一位是错误的。
而且,据此推测,错误的历史学家们所掌握的”史实“是错的。
然而,实际情况很少是这样的。
历史学家们的论证通常都有理有据,并具有说服力。
而且,那些”事实“---名字、日期、事件和数据---通常被证明是正确的。
此外,学生们常常发现争论不休的历史学家或多或少认同这些”史实“;也就是说,他们使用的资料几乎相同。
他们得出不同的结论是因为他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原本历史似乎是一件记忆”史实“的事,现在却变成从许多解释中挑选出一种合理的解释的事了。
历史真相变成了个人喜好问题。
3这种看法几乎难以令人满意。
学生们不禁觉得,关于同一个历史事件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不可能同时正确;然而,他们缺乏判断孰是孰非的能力。
4要理解历史学家们为什么意见不统一,学生们必须考虑一个他们或多或少已经认为理所当然的问题。
他们必须问问自己,历史到底是什么。
5从最广义的角度看,历史是指人类过去的全部。
若加以限定,历史是有记录的过去,即人类生活中留下某种记录的那部分,如明间故事、手工制品或书面文件等。
最后,历史也可以被定义为历史学家们对过去的描述。
当然,这三种定义是相互关联的。
历史学家们对历史的描述必须以过去人们的遗物为基础。
显然,他们不可能清楚过去的一切,原因很简单,并非过去的每一大小事件都被全面完整地记录下来。
因此,历史学家们至多只能是接近历史。
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柯林伍德这句话早已是耳熟能言的史学名言了。
不过正如诸多名人名言总是容易被人误读一样,柯林伍德这句话同样被许多人误认为历史研究只是局限在狭义的思想领域。
其实,柯林伍德在书中首次完整论述时是这样的:“历史的过程不是单纯事件的过程,它有一个由思想的过程所构成的内在方面;而历史学家所要求的正是这些思想过程。
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 即历史学家研究的不是狭义的思想史,而是一切历史行为内在的思想,这个范围包括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宗教史、艺术史等等。
历史学家需要关注的正是这些历史行为内部的历史思想,只有思想才能构成历史行为。
在本书的开端,科林伍德首先针对历史学自问自答了四个问题,他认为今天所有的历史学家都认为历史学应当是:“(1)一门科学,或者说回答问题;(2)与人类过去的活动有关;(3)通过解释证据来进行;(4)为了人类的自我认识。
” 但是历史学并非一开始就是这样成熟的,实际上历史学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为此柯林伍德首先花费了四个章节回顾了从希腊罗马直到20世纪的西方史学。
在对这些阶段历史学或准历史学的分析批判中,我们不仅了解到了西方史学思想的概况,而且能够从中大致总结出柯林伍德的史学思想特点。
在后论的七篇文章中,柯林伍德又集中分析了他对历史学的诸多看法。
(一)希腊罗马的历史编纂学在柯林伍德看来,历史学实际是一个发明,是希罗多德在公元前5世纪的发明。
在此之前,统治近东的是神权历史学和神话这两种形式构成的准历史学。
而古希腊的思想本质上带有一种强烈的反历史的形而上学的色彩。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特点,那是因为“他们(希腊人)生活在一个历史以特别的速度运动着的时代里,生活在一个地震和侵蚀并以在其他地方罕见的暴力改变着大地面貌的国度里。
他们看到的整个自然就是一场不断变化的场面,而人类生活又比任何其他事物都变得更为激烈。
” 正因如此,他们特别强调永恒性,只有具有永恒性的事物才算知识,“它本身不能包含有使它自己消失的种子” ,如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自然规律天生就具有永恒性。
科学革命的结构
科学革命的结构——夏佩尔一、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回顾1、“范式”理论:范式理论是库恩哲学的核心,也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本质内容。
总的来说,“范式”就是指某一科学家集团围绕某一学科或专业所具有的共同信念。
这种共同信念规定他们有共同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为他们提供了共同的理论模型和解决问题的框架,从而形成一种共同的科学传统,规定共同的发展方向,限制共同的研究范围。
2、科学革命:科学革命实质上就是指范式的转化和更替。
科学的发生和发展要经历如下几个阶段:(1)前科学时期:没有一个统一的科学共同体和一个公认的范式,存在许多竞争的学派。
(2)常规科学时期:有了公认的范式,科学共同体就在范式的支配下进行研究,常规科学时期就开始了。
“常规科学”就是按照常规或者说按范式进行研究的科学。
“常规科学不能改变范式”,常规科学研究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现象上都很少要求创造性的东西。
其任务主要是搜集观察和实验资料,进行一般的理论性研究,即解难题或释疑。
所谓难题是范式可以规定肯定有解的问题。
在此阶段,科学家的任务不是检查范式、批判或改变范式,而是坚守范式,坚定不移地用范式去解决科学研究中的问题。
当“范式”遇到反常时,他会调整理论,吸收反常,直到使反常成为预期的结果为之。
(3)科学危机时期:当反常愈积愈多并深入到范式的核心,理论的调整和修补无济于事,使常规科学陷入困境和迷途时,科学就进入了一个显著不稳定的时期——危机时期。
这时人们对范式的信念开始动摇,涌现各种竞争的理论,集体成员因失去共同的信念而分裂,引起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
(4)科学革命时期:所谓革命实质上就是新旧范式的替换,即科学共同体除去那些顽固不化的反常、重新概念化的过程。
科学危机在这时结束。
库恩认为由于范式不是认识而是信念,因而从旧范式到新范式的代换不是科学共同体的认识的深化,而是信念的改变。
(5)科学发展的动态模式:整个科学史遵循着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时期—反常和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时期—新的常规科学时期的周期运动规律向前发展。
精读4第三课Why Historians Disagree中英对译
Why Historians DisagreeAllen F. Davis & Harold D.Woodman 1 Most students are usually introduced to the study of history by way of a fat textbook and becomequickly immersed in a vast sea of names, dates,events and statistics. The students' skills are then tested by examinations that require them to show how much of the data they remember; the more they remember, the higher their grades. From this experience a number of conclusions seem obvious: the study of history is the study of "facts" about the past; the more "facts"you know,the better you are as a student of history. The professional historian is simply one who brings together a very large number of "facts". Therefore students often become confused upon discovering that historians often disagree sharply even when they are dealing withe the same event.大多数学生通常都是通过一本厚厚的教科书接触历史的,然后他们很快便淹没在浩瀚如海的名字、日期、事件和数据当中。
西方历史真伪之谜解读历史学家的争议观点
西方历史真伪之谜解读历史学家的争议观点西方历史真伪之谜一直以来都是历史学家们争议的焦点。
在历史研究中,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真实性、文献的可信度以及史料的准确性等问题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本文将针对西方历史中的几个具有争议的事件和人物,探讨历史学家们的观点和解释。
1.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之路亚历山大大帝是西方历史上备受赞誉的征服者之一。
然而,有人对他的征服之路提出了质疑。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亚历山大的军事才能并非是主要因素,更多的是运气和政治手段的结果。
这些学者指出,亚历山大对征服地区的控制并不牢固,很多领土在他去世后很快失去了统治,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他并非是真正的“世界征服者”。
2. 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亨利八世是英国历史上备受争议的国王之一。
他的婚姻问题引发了许多争议和猜测。
一些历史学家认为,亨利八世为了政治利益而频繁离婚并迎娶新的王后,这使他在宗教改革中起到了推动的作用。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亨利八世的婚姻问题并非出于政治考虑,而是由于他与第一任妻子凯瑟琳的感情破裂所致。
3. 罗斯福总统的知情权美国总统罗斯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一些历史学家对他的知情权持怀疑态度。
这些学者认为,罗斯福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就已经得知了日本的袭击计划,但故意不予告知。
他们认为,罗斯福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激发美国民众的爱国情感,推动美国参战。
然而,其他学者则认为,罗斯福并没有事先知情,珍珠港事件是对美国的突然袭击。
4. 拿破仑的失误拿破仑一直是历史学家们争议的对象之一。
虽然他是一位非凡的军事家,但在对俄战争中的失败引发了广泛的研究和争论。
一些学者认为,拿破仑在决策上犯了严重的错误,比如错误地低估了俄军的实力和战术,以及没有做好供给线的保障等。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拿破仑的失败并非完全是因为他的错误,而是由于一系列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综上所述,西方历史中存在许多真伪之谜,这些谜题使得历史学家们在解读历史事件和人物时持有不同的观点。
西方历史的真相之疑历史学家的猜测与怀疑
西方历史的真相之疑历史学家的猜测与怀疑西方历史的真相之疑:历史学家的猜测与怀疑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记录与反思,对于西方历史而言也不例外。
然而,正如任何其他领域一样,历史研究也会面临不同观点、争议和疑问。
在探讨西方历史的真相时,历史学家的猜测与怀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此文,我们将深入探讨西方历史中的疑问,并了解历史学家如何进行推测以解开真相的面纱。
1.遗留文献的不完整性与真相的扭曲在研究西方历史时,历史学家经常面临着遗留文献的不完整性和真相的扭曲。
由于历史事件经过无数年的传播和记录,情节的真实性和细节的精确性常常受到质疑。
例如,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历史当中,众所周知的英雄人物伊拉克里斯类似于传说中的角色,但到底他是否真实存在,历史学家之间始终存在争议。
2.不同史学流派的观点差异与解读疑云另一个给西方历史带来疑惑的因素是不同史学流派的观点差异与解读疑云。
根据学者的背景、观点和研究兴趣的不同,对于同一历史事件的解读也可能截然不同。
例如,在研究拿破仑时代法国革命的历史学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一方面有人认为拿破仑对于法国带来了积极的变革,而另一方面则认为他是一个军事独裁者,对于法国带来不稳定与破坏。
3.新发现与历史修正的难题随着时间的推移,新的历史资料和证据不断涌现,这也给历史学家带来了猜测与怀疑。
通过新的考古发现、个人信件或机密档案的解密,我们有时会发现西方历史中的某些事件被修正或重新解读。
例如,20世纪末,英国历史学家斯蒂芬·阿尔奇布尔德通过对苏格兰女王玛丽一世的信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她无辜的辩护,这使得人们对玛丽一世的评价发生了改变。
4.政治、宗教与历史事实的选择性呈现在西方历史研究中,政治和宗教因素的介入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历史事实的选择性呈现。
不同的政权或宗教团体往往倾向于宣扬一种与他们的利益相符的历史解释。
例如,中世纪基督教的克鲁修院士对历史事件进行了有意的改编,以符合教廷的权威和利益。
历史学家如何处理不同的历史争议
历史学家如何处理不同的历史争议历史,是一幅由时间编织的画卷,充满了无数的故事、事件和人物。
然而,对于这些过去的种种,往往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议。
历史学家作为历史的解读者和研究者,他们肩负着探寻真相、理清脉络的重任。
那么,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些不同的历史争议的呢?首先,历史学家会广泛收集各种资料。
这些资料来源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古代的文献、档案、铭刻、文物等等。
他们如同侦探一般,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提供线索的角落。
通过对这些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历史框架。
然而,资料的收集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可能存在着残缺不全、相互矛盾的情况。
比如,对于某一历史事件,不同的文献可能有着截然不同的记载,这就需要历史学家进行仔细的甄别和判断。
在面对相互矛盾的资料时,历史学家会运用批判性思维。
他们不会盲目地接受某一种说法,而是对资料的来源、作者的背景、写作的目的等进行深入分析。
例如,如果一份文献是出于政治宣传的目的而撰写,那么其可信度可能就需要打个折扣。
通过这种批判性的思考,历史学家能够筛选出相对可靠的信息,并尝试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
同时,跨学科的研究方法也在处理历史争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历史学不再是孤立的学科,它与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多个领域相互交叉、相互印证。
比如,通过考古发现的遗址和文物,可以为历史文献中的记载提供实物证据;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帮助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变迁;语言学的研究则可以帮助解读古代文献中的语言含义和演变。
此外,历史学家还会关注不同的观点和学派。
对于同一个历史争议,可能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和观点。
历史学家会以开放的心态去了解和研究这些观点,分析其合理性和局限性。
他们不会轻易地排斥某一种观点,而是在综合各种观点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见解。
在处理历史争议的过程中,比较研究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类似历史现象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其中的共性和差异,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
关于历史学家的提问
关于历史学家的提问历史学家是研究过去人类社会发展变化的专家,他们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从中提炼出历史的规律和启示。
但是,历史学家也会面临许多困难和挑战,其中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问好问题。
首先,历史学家需要提出一个精准的问题。
一个好的问题应该是具有深度、逻辑性、可探索性和可证实性的,而且这个问题应该是与时代背景、社会现实和人民利益紧密关联的。
例如,如何解释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它涉及到中国近现代史的许多重要问题,如民族团结、政治制度、文化变革、经济发展等等。
其次,历史学家需要反复思考问题,并找到最佳的研究方法。
一般来说,历史学家采取的方法有很多种,例如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区域研究、比较研究、舆论分析等等。
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历史学家需要在具体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研究方式。
第三,历史学家需要坚持独立思考和客观公正。
历史是一个复杂多样的领域,没有简单的答案,更没有绝对的真理。
因此,历史学家需要有自己的判断和观点,但是这些观点必须建立在严谨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之上,而且必须公开透明,让读者能够了解和评价。
最后,历史学家需要与读者和社会建立起良好的关系。
历史研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科,它与社会现实和人民利益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
因此,历史学家应该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参与社会活动,并主动与读者沟通交流,让历史研究更加深入人心,为实现社会和谐进步做出贡献。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中,历史学家的提问这个问题是既严肃又关键的,因为历史学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学科的繁荣,更关系到现代人民的文明进步。
我们希望每一个历史学家都可以站在全人类的角度,谦虚好学,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和思考,把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奉献给人民和社会。
我们也希望广大读者和社会各界能够理解、支持和鼓励历史学家的工作,为历史研究的发展打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
历史学家如何应对历史资料的缺失
历史学家如何应对历史资料的缺失在探寻历史的长河中,历史学家们常常会遭遇历史资料缺失这一棘手的问题。
这就如同在黑暗中摸索前行,缺少了关键的明灯指引。
然而,优秀的历史学家并不会因此而停滞不前,他们会运用各种方法和策略来应对这一挑战。
历史资料的缺失可能源于多种原因。
时间的侵蚀是其中之一,古老的文献、物品可能在漫长的岁月中腐朽、损坏或遗失。
政治动荡、战争的破坏也可能导致大量珍贵资料的毁灭。
此外,某些历史时期可能本身记录就相对稀少,或者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未能进行全面和准确的记录。
面对历史资料的缺失,历史学家首先会广泛收集和整合各种相关的旁证资料。
这些旁证可能包括同时期的其他文献、艺术作品、民间传说、考古发现等。
例如,对于某个古代王朝的经济状况,如果直接的经济记录缺失,历史学家可能会从当时的文学作品中对市场、贸易的描述,或者从留存的建筑、器物中推断出当时的工艺水平和生产能力,从而间接了解经济的发展情况。
比较研究法也是历史学家常用的手段之一。
他们会将所研究的历史时期或事件与其他类似的情况进行对比。
通过对多个相似案例的分析,找出共性和差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填补资料缺失所造成的空白。
比如,研究一个缺乏详细记录的古代部落社会时,可以与其他有更丰富记录的类似部落进行比较,从社会组织、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等方面获取启示。
逻辑推理和合理假设在这种情况下同样至关重要。
历史学家会根据已有的资料和对当时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的了解,进行合乎逻辑的推测。
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推测必须建立在充分的证据和严谨的思考基础上,避免主观臆断。
比如,对于一场战争的结局,如果相关的详细记载缺失,但已知双方的兵力、战略部署以及此前的战争形势,就可以通过合理的推理来推测可能的结果。
跨学科研究也为应对历史资料缺失提供了新的途径。
历史学与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语言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能够为历史学家提供更丰富的视角和方法。
考古学家的发掘成果可以补充实物证据,人类学家对古代社会结构和文化的研究可以提供参考,社会学家的理论可以帮助理解社会运行机制,语言学家对古代语言的解读可以揭示文化内涵。
历史学家如何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
历史学家如何评判历史人物的功过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人物,他们或英勇无畏,或智谋超群,或奸佞邪恶,或昏庸无能。
对于这些历史人物,历史学家们承担着评判其功过的重要任务。
那么,他们是如何做到客观、准确地评判历史人物的呢?首先,历史学家会深入研究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一个人的行为和决策往往受到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例如,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从当时的局势来看,长期的诸侯割据导致战乱频繁,百姓渴望和平与统一。
秦始皇的统一行动在一定程度上结束了战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但他在统治过程中实行的严刑峻法、繁重的赋税徭役等,又给百姓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只有将秦始皇的作为放在战国末期到秦朝初期的大背景下去考量,才能更全面、客观地评价他的功与过。
其次,历史学家会详细考察历史人物的具体事迹和政策。
这包括他们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作为。
比如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推行推恩令削弱诸侯势力;在军事上多次出击匈奴,拓展了疆土;在经济上改革币制,实行盐铁官营。
这些举措在当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但他在位后期,也出现了穷兵黩武、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通过对这些具体事迹的分析,历史学家可以判断其行为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后果,从而给出相对公正的评价。
再者,历史学家还会关注历史人物的动机和目的。
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往往能反映其价值观和性格特点。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从道德层面来看,手足相残是残忍的。
但从他的动机来看,是为了争夺皇位以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而在他即位后,虚心纳谏,轻徭薄赋,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唐朝走向繁荣昌盛。
对于李世民这样的人物,只有综合考虑其行为的动机和后续的治理成果,才能更准确地评判他在历史中的地位。
此外,历史学家还会将历史人物与同时代的其他人进行比较。
通过这种比较,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一个人的独特之处和贡献。
比如,在南宋时期,岳飞和秦桧就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物。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不同时期的社会分层模式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不同时期的社会分层模式社会分层,简单来说,就是人们在社会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等级的划分。
它并非是一种随机的现象,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各异的模式。
历史学家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试图揭开这些模式背后的原因和规律。
在原始社会,社会分层相对简单。
人们主要以狩猎采集为生,生存资源有限,几乎没有私有财产的概念。
然而,即便在这样的社会中,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分工,比如一些人可能更擅长狩猎,而另一些人则更善于采集。
这种基于能力和经验的差异,或许可以被视为最初的社会分层因素。
随着农业的出现和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农业的兴起使得食物供应相对稳定,人们开始有了剩余产品,私有财产的概念逐渐形成。
那些拥有更多土地和生产工具的人,能够生产出更多的粮食和财富,从而在社会中占据了更高的地位。
此时,社会分层模式变得更加明显,出现了地主和农民的区分。
地主掌握着大量的土地资源,而农民则依赖地主的土地耕种,并向地主缴纳租税。
历史学家认为,这种分层模式的形成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密切相关。
在古代文明时期,如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社会分层呈现出更加复杂的特征。
国家的形成使得政治权力成为了影响社会分层的重要因素。
国王和贵族居于社会的顶层,他们掌握着政治权力和大量的财富。
而平民和奴隶则处于社会的底层,为上层阶级服务。
例如,在古埃及,法老拥有绝对的权力,贵族们享受着奢华的生活,而平民则从事着繁重的劳动。
历史学家解释说,这种高度等级化的社会分层模式,一方面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结构的特点。
在欧洲中世纪,封建制度成为了主导的社会分层模式。
封建领主拥有土地,并将土地分封给骑士和农奴。
骑士为领主作战,农奴则在领主的土地上劳作。
这种分层模式建立在土地所有权和封建义务的基础上。
历史学家指出,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当时的政治局势、军事需求以及农业经济的特点密切相关。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不同时期的家庭伦理观念
历史学家如何解释不同时期的家庭伦理观念家庭伦理观念,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出多样且独特的特点。
历史学家通过对各个时代的深入研究,试图揭示其背后的成因和演变规律。
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以部落为单位,生存是首要任务。
家庭伦理观念相对简单且直接,主要围绕着共同狩猎、采集以维持生存展开。
家族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是生存的关键,因此互助、分享成为核心的伦理价值。
在这个阶段,家庭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物质保障和安全庇护,长辈的经验和技能对于家族的延续至关重要,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和服从也成为一种自然的伦理表现。
随着农业社会的到来,家庭伦理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农业生产需要稳定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家族逐渐形成了以土地为基础的生产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家族成员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男性通常负责田间劳作,女性则操持家务。
家庭的规模也逐渐扩大,形成了几代同堂的大家庭结构。
在这样的家庭中,长辈的权威进一步增强,因为他们掌握着土地和生产经验。
孝道成为了重要的伦理准则,晚辈不仅要尊重长辈,还要承担赡养和照顾他们的责任。
同时,家族内部的等级秩序也更加严格,长幼有序、尊卑有别成为普遍的观念。
进入封建社会,家庭伦理观念受到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儒家思想的深刻影响。
封建统治者强调社会的等级秩序,家庭也成为这种秩序的微观体现。
贵族家庭强调家族的荣誉和地位,婚姻往往成为政治和经济联盟的手段。
而对于普通百姓家庭,儒家的“三纲五常”成为主导的伦理规范,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以及“仁、义、礼、智、信”。
在这种观念下,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妻子对丈夫的顺从被视为美德。
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被视为重中之重,多子多福的观念盛行。
到了近代,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家庭伦理观念经历了巨大的冲击和变革。
工业化带来了城市化进程,大量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传统的大家庭结构逐渐解体,取而代之的是核心家庭,即由父母和子女组成的小家庭。
经济的发展使得个人的独立性增强,女性开始走出家庭,参与社会劳动,从而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提高。
历史学家如何评价不同时期的制度
历史学家如何评价不同时期的制度制度,是一个社会运行的规则和框架,它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秩序以及文明的发展进程。
对于历史学家来说,评价不同时期的制度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他们需要综合考虑众多因素,以客观、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来剖析这些制度的优劣和影响。
历史学家在评价制度时,首先会关注制度产生的时代背景。
每个制度都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例如,封建制度在中世纪的欧洲盛行,是因为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交通和通讯不便,中央集权难以有效实现,而封建领主能够在其领地内提供一定的秩序和保护。
历史学家会研究当时的农业生产方式、人口流动情况、贸易发展水平等,以理解封建制度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经济因素在制度评价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种制度是否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财富,是衡量其优劣的关键指标之一。
比如,资本主义制度在近代以来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市场机制的重视和对个人追求财富的激励。
它推动了工业革命的爆发,带来了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物质财富的迅速增长。
然而,历史学家也会指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的内在矛盾,如贫富差距的扩大、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等。
政治权力的分配和运行方式也是历史学家关注的重点。
一个良好的制度应该能够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实现政治权力的制衡和监督。
古希腊的城邦民主制度为后世所称道,因为它赋予了公民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尽管这种民主在范围和形式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古代中国的专制集权制度下,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虽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但也容易导致权力滥用和腐败。
社会结构和阶层流动是评价制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一些制度能够为社会各阶层提供相对公平的机会,促进阶层之间的流动,激发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
例如,科举制度在中国古代为寒门子弟提供了晋升的途径,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
相反,某些僵化的等级制度则可能限制了人才的发展,导致社会的僵化和不稳定。
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假设
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假设
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假设是指他们在研究历史时所做的推断或推测。
这些假设基于已有的文献资料、考古发现、口述传统等多种来源,以及历史学家自身的经验和知识。
历史学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和解读,试图还原历史事件的真相,从而得出结论。
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假设有很多种类型,其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包括:
1. 因果关系假设:历史学家经常会尝试建立因果关系,即某个事件导致了另一个事件的发生。
这种假设基于逻辑推理和证据的支持,但有时也存在争议。
2. 社会结构假设:历史学家还会关注社会结构的演变,如阶级、种族、性别等方面的差异。
这种假设基于社会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
3. 文化交流假设:历史学家还会关注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影响。
这种假设基于考古学、语言学、艺术史等学科的研究成果。
需要指出的是,历史学家对历史现象的假设并不总是正确的,有时也会存在误解和偏见。
因此,历史学家需要对自己的假设进行反思和批判,并尽可能地寻找更多的证据和视角来支持或推翻这些假设。
历史学家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学家如何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无数的人物,他们或英明神武,或奸诈狡猾,或慈悲为怀,或残暴不仁。
对于这些历史人物的评价,一直是历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然而,要做到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并非易事,需要历史学家具备多方面的素养和能力。
首先,历史学家要有扎实的史料功底。
史料是评价历史人物的基础,只有充分掌握了丰富、准确的史料,才能对历史人物有全面的了解。
这些史料包括官方的史书、档案、笔记、方志,以及民间的传说、故事、诗词等。
历史学家需要对这些史料进行广泛的收集、整理、甄别和分析,去伪存真,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
例如,对于秦始皇这个历史人物,我们不能仅仅依据《史记》中的记载来评价他,还需要参考其他同时代或者后世的相关文献,甚至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才能更加全面地了解他的功绩和过错。
其次,历史学家要有客观公正的态度。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受到个人情感、偏见或者先入为主的观念的影响。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对某个历史人物的喜好或者厌恶,而对其评价有所偏颇。
比如,对于岳飞,我们往往因为他的精忠报国而对他赞誉有加,而对于秦桧,则因为他的卖国求荣而对他深恶痛绝。
然而,作为历史学家,我们需要冷静地分析他们的行为和所处的历史背景,不能仅仅从道德层面去评判。
岳飞的抗金固然值得称赞,但我们也要看到当时南宋朝廷内部的复杂政治斗争;秦桧的卖国行为固然可耻,但我们也要思考他为何能够得势,以及当时的政治环境对他的影响。
再者,历史学家要考虑历史人物所处的时代背景。
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历史人物的行为和思想往往受到这些因素的制约。
因此,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去衡量古代的历史人物,而应该将他们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中去考察。
比如,在封建社会,帝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实行专制统治,这在当时是被认为理所当然的。
但如果用现代的民主观念去批判古代的帝王,显然是不公平的。
同样,对于古代的女性,由于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她们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Why historian disagree 译文
Why historian disagree 译文教育专区外语学习英Why historian disagree 译文1.大多数学生开始学习历史时,常常抱着一本厚厚的教科书,淹没在书中大量的名字、日期、重大事件与统计数字之中,学生学习的好坏是通过考试验证其记忆资料的多少来衡量的,并以此来了解学生记忆资料的多少。
学生记忆得越多,所获得的分数就越高。
由此可以得出许多显而易见的结论:学习历史就是学习关于过去的“事实”;作为一名学习历史的学生,这些“事实”你了解得越多,你就学得越好。
专业的历史工作者只不过是准备大量“事实”的人所以,当学生们发现历史学家们常常对同一重大历史事件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时,经常感到困惑不解。
2.针对这种情况,他们基于常识的反应就是断定一个历史学家是正确的,而另一位历史学家是错误的。
错误的历史学家所列举的“事实”大概也错了。
不过,实际情况很少如此。
历史学家的论证都是既合情合理有具有说服力。
并且历史学家们所使用的“事实”——名字、日期、重大事件、统计数字——通常情况下都是正确的。
此外,学生经常发现,意见不统一的历史学家对“事实”本身没有异议。
也就是说,他们大体上利用许多相同的资料。
他们得出不同结论是由于他们观察过去的角度不同。
过去,历史被看作是枯燥无味的记忆“事实”的过程。
现在却成了在许多解释中选择一个好的解释的过程。
历史真相变成了一个个人喜好的问题。
3.这种看法很难令学生满意。
他们不禁感到,关于某一重大事件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并不具有从中确定其一的能力。
4.要想弄明白为什么历史学家们观点不一致,学生们必须思考他们或多或少经常忽略的一个问题。
他们必须问一问自己,历史究竟是什么。
5.从广义而言,历史是指人类的整个过去。
从狭义上来说,历史是指有记载的过去,即人类生活留下的某些记录,如民间故事、手工艺品、书面文件等。
最后,历史还可以被定义为历史学家对过去的描述。
当然,这三种观点相互联系,历史学家必须根据人类过去的遗留物来描述历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家们为什么意见不一
1. 大多数学生通常是通过一本厚厚的课本接触历史的,他们很快就被淹没在姓名、日期、时间和数据中。
然后学生的技能通过考试来检验,考试考的是他们记住了多少材料。
记得越多,分数就越高。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几条明显的结论:学习历史就是学习“史实”;作为历史专业的学生,知道的“史实”越多,你学得就越好。
专业的历史学家只不过是把大量的“事实”搜集在一起的人。
因此,当学生们发现历史学家们即使在研究同一事件时意见也有很大分歧的时候,他们常常感到困惑不解。
2. 对于这种情况,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常识做出的反应是,断定一位历史学家是正确的,而另一位是错误的。
而且,据此推测,错误的历史学家给出的“事实”是错误的。
然而,实际情况很少如此。
历史学家的论证通常很有道理,并且有说服力。
而且,“事实”——姓名、日期、事件和数据——常常是被证明是正确的。
此外,学生们还经常发现争论不休的历史学家对事实大致持相同意见;也就是说,他们使用大体相同的材料。
他们做出的结论不同,是因为他们看待过去的角度不同。
历史,本来已定就是记忆“史实”,现在变成了从众多解释中挑选一个令人满意的解释的事情。
历史的真相成为了个人偏好问题。
3. 这种看法很难使人满意。
学生们肯定会想,对同一事件的两种完全不同的观点不可能同时是正确的;然而,他们没有能力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4. 要了解历史学家们为什么意见不一致,学生们必须考虑一个他们或多或少认为是理所当然的问题。
他们必须问问自己,历史到底是什么。
5. 从最广泛的意义上来说,历史指的是人类过去的总和。
比较狭义的概念是,历史是有记录的过去,即留下了某种记录的人类生活的一部分,比如民间故事、手工艺品或者有文字记载的文献。
最后,历史可以被定义为历史学家们书写的过去。
当然,这三种定义互相联系。
历史学家们的记述以过去人们的遗留物为根据;显然,他们不可能对所有的事情都了解,原因很简单,并不是每一件大小事件都被完整地记录下来了。
因此,历史学家充其量也只能接近历史。
没人能断言他们的调查研究已经结束。
6. 但是,这样的解释是不充分的。
如果说历史学家不可能了解一切是因为有的事件没有被记录下来,他们也没有充分利用所有他们能得到的记录。
相反,他们只选择那些他们认为是最重要的记录。
此外,他们还对部分历史进行重新创造。
就像侦探一样,他们把证据拼凑在一起来填补现有记录的空白。
7. 通过运用某种有关人类行为动机的理论,历史学家们可以选择证据并且创造历史依据。
这有时候看起来很简单,不需要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
所以,比如历史学家在研究美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是可能发现,美国商船在公海上被德国潜水艇击沉与他们的研究相关。
同时,他们最不可能使用的证据是,伍得罗˙威尔逊总统对在1919年头几个月买的一顶新帽子不满意。
对事实的选择是以一种理论为基础的——不可否认,在这种情况下,这是一个相当粗糙的理论——但是它确实是一个理论。
这个理论可以这样表述:正在考虑是否参战的国家领导人,更有可能受到针对自己国家的挑衅行为的影响,而不大可能受他们对衣帽商的不满情绪的影响。
8. 如果选择真的如此简单,那么问题就可以轻松地得以解决。
但是做出选择并不是如此容易。
调查美国加入一战的历史学家会发现,除了德国潜水艇的战争行为以外,还有其他一系列事实和正在研究的事件相关。
例如,他们会发现英国政府的一个宣传机构正在美国运作着,尽力赢得美国民众对英国事业的支持。
他们会发现,美国银行家给英国以大笔贷款,一旦英国战败,这些贷款将不会被偿还。
他们会读到英国截获的“齐默尔曼密电”,在密电中,德国外交部长命令在墨西哥的德国公使,一旦发生战争,他须建议墨西哥和德国结盟,这样,在德国的支持下,墨西哥可以夺回在墨西哥战争中被美国掠去的领土。
他们还会发现,美国许多政治领导人对欧洲的势力平衡十分关注,如果德国打败英国和法国,而成为欧洲唯一的
主导力量的话,这种均势就会被打破。
这对美国十分不利。
9. 那么历史学家怎样处理这些事实呢?一组历史学家可能只把事实列举出来。
他们这样做意味着他们作出了两个重要的假设:(1)他们列举出来的事实是主要原因,而那些没有列举出来的事实无足轻重;(2)他们列举出来的事实在解释美国在一战中扮演角色时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但是,另一组历史学家可能认为,列举的事实不够完整,因为这些事实没有考虑到威尔逊总统总体上的亲英观点,总统的亲英观点源于他的出身背景和所接受的教育。
结果,历史学家们的意见就产生了分歧。
此外,由于第二组历史学家提出了威尔逊总统的观点的问题,他们将会发现第一组历史学家忽略了某一些相关的事实。
他们会关注威尔逊接受的教育、他的老师的影响、他读的书以及他写的书。
总而言之,虽然两组历史学家考查的是同一个问题,他们将得出不同的结论,并且使用不同的事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选择哪些事实、忽略哪些事实并不取决于研究的问题,而取决于历史学家的观点。
10. 同样,第三组历史学家可能坚持认为列举出来的各项事实不应该给予同等的重视,其中的某项原因,比如说银行家的贷款,是最重要的。
他们的理论根据是,经济因素是人类行为动机的关键,少数富有的银行家有相当大的能力影响政府。
11. 在以上所举的例子中,历史学家意见不一,因为他们的出发点不同。
但是还有另一种原因导致意见的分歧。
历史学家意见不同,因为他们讨论的不是同一件事情。
他们通常考虑的是因果关系的不同层面。
假如老师问你:“今天早上为什么上学迟到?”你解释到:“我迟到是因为我睡过了头。
”或者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历史的例子:“美国内战的爆发是因为1861年4月21日,南卡罗莱纳州的海岸炮兵袭击了驻扎在萨姆特的联邦卫戍部队。
”两句话都无可辩驳,因为它们只是不够准确。
然而与此同时,两者都不能充分解释正在讨论的事情。
接下来的问题很明显:你为什么睡过了头,或者为什么一个州和联邦政府的关系会恶化到要通过战争才能解决的地步?换言之,我们必须超越直接原因,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但是随着我们对问题挖掘得越深,问题就越发难以回答,答案也就越发复杂。
结果,你可能会说,你迟到的最终原因是因为你来到了人间,但是很明显,这追溯得太远了,已经没有了意义。
你的降生当然是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它并不能为你今天的行为作出足够的解释。
同样地,你可以把美国内战的原因追溯到美洲的发现,但是这也是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造成某件事情的充要条件并不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到底从何处开始分析,历史学家又会产生分歧。
至此,学生们应该明白,我们经常说的“让事实说话”没有实际的意义。
事实不会自己说话;历史学家们用自己特定的方法使用事实,因此,是历史学家而不是事实在说话。
12. 历史学家们不仅和其他人观点不一致,他们自己的意见也常常不能保持一致。
事实上,他们常常修改自己的观点。
他们这样做是因为他们不断发现新的信息,从其他社会科学家那里获得新的见解,掌握并使用新的技术。
历史学家还互相借鉴,并且通过比较研究国际上类似的事件和机构而受益。
13. 我们能消除所有的分歧吗?如果我们的知识水平能够给我们提供一种毋庸置疑的有效模式,对人类行为作出全面的解释,我们就能消除所有的分歧。
但是既然我们无法作出这样详尽而又准确无误的解释,分歧肯定会继续存在。
当学生们意识到,历史学家们提出的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而且“真理”只是永无止境的探索过程中的一个目标,扑朔迷离而又引人入胜时,他们将发现学习历史是他们所受教育中意义深远、令人愉快而又使人受益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