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月》阅读附答案

合集下载

李峤《中秋夜》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峤《中秋夜》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李峤《中秋夜》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李峤《中秋夜》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中秋夜李峤圆魂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诗人借助中秋月说明一个什么道理,请结合诗歌分析。

中秋之夜,月色明亮,但也有些地方可能正是刮风下雨的时候,利用同一时间的不同天气,表明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千差万别,不可能完全一样的道理。

作品鉴赏这首诗借咏中秋的月亮,表明世上万物不可能完全一样,存在着千差万别。

“圆魄上寒空,皆言四海同。

安知千里外,不有雨兼风。

”意思是此时此地“圆魄”(明月)当空,又怎见得此时彼地(“千里外”)“不有雨兼风”呢?千里指很远的意思,风雨可借指人生的无常和艰辛。

你怎么会知道外边千里之外的世界,没有风雨呢?人人“皆言”的未见得就是真理。

大千世界,变化万千,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随着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而不断深化、发展的,一种认识的正确与否,并不取决于持这种认识的人数的多寡,即便对人人“皆言”为是的,也要敢于怀疑,不断深入地探索。

其二,认识问题最忌以此代彼,以偏代全,以对局部、片面的现象描述替代对整体或本质的探求。

见到此时此地皓月当空而想象四海皆同,便正是以此代彼、以偏概全。

这首五言绝句,写此地有月光,彼地有风雨,意在风雨,而非赏月。

李峤其人曾三度任职宰相,对政坛的风云变幻自然十分敏感——高空中一轮明月照射大地,众人都说今夜各处的月光都一样明亮;可是谁能晓得千里之外,无雨骤风狂?这首诗以咏月为题,揭示了一个真理:世上的事千差万别,千变万化,不可能全都一样。

正如中秋夜,此处皓月当空,他处却风雨交加。

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

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

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阳关曲中秋月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中秋月夜云尽月出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漂泊生活的感叹,下面是这首诗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参考!阳关曲中秋月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题目:1、本诗题目是“中秋月”,但作者却从“暮云”提笔,有什么好处?2、“银汉”原本是无声的,作者说“银汉无声”是不是多次一笔?谈谈你的理由。

3、用“玉盘”来喻明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哪两句名诗?4、“转”字赋予了中秋月的特点是什么?5、诗的三、四两句构成了对仗,一否定一疑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1、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2、并非多次一笔,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3、易让人联想到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4、“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5、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 离扰”。

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苏轼《中秋月》比较阅读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苏轼《中秋月》比较阅读答案及赏析

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苏轼《中秋月》比较阅读答案及赏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苏轼《中秋月》比较阅读答案及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

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各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答案(1)白诗:抒发了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表达了应珍惜眼前美好时光及时享受快乐的思想。

(2)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赏析诗歌题目的中心语“望月”,是叙述也是行为,其修饰语时间“八月十五日夜”和地点“湓亭”,它限定了望月的特定环境时,还突出“望”的动作,又强化“望”之月的圆盘貌。

显然是这个“望”月引发了诗人情怀。

其实,诗人就是在特定空间面对这个特定时间的月亮引发的人生感慨,诗歌首颔联正是诗人关照月亮的思考。

从逻辑上应该“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抬头望月,触想到“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的月下之景,诗歌却从对面飞来着笔昔年往事,描绘出一幅中秋月明、曲江池畔、朝廷盛会欢饮图。

诗歌起笔不同反响,召唤其昔日的觥筹交错、夜夜欢歌的情形,只有这样颔联的今年贬谪的“湓浦沙头水馆前”的失落。

繁华的过去越明朗,对照今日的凄冷就越有感觉,以此造成的昔今悬殊反差,犹如从天堂掉入地狱的悲苦感。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与《中秋月》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与《中秋月》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与《中秋月》阅读答案对比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①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

②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两首诗都写到了中秋之月,但却有着不同的感慨,请简要说明两首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请就《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这首诗中运用的对比手法进行简要的分析。

参考答案:1.白诗:抒发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苏诗:面对不可永在的中秋美景,抒发了人生难料,前景未卜的感叹。

2.诗中将昔年与今年进行对比。

具体表现为:①地点对比。

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湓江边度过。

②情景对比。

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

③情感对比。

乐情与哀情的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

《山中与元九书》《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阅读答案对比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阅读答案及全诗注释赏析白居易《山枇杷花二首(其二)》阅读答案及解析白居易《杨柳枝词》阅读答案及赏析《邯郸冬至夜思家》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醉赠刘二十八使君》《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阅读答案白居易《庾楼晓望》阅读答案及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秋月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白居易《三游洞序》阅读答案附翻译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阅读答案附翻译江楼夕望招客阅读答案附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阅读答案附赏析白居易传旧唐书阅读答案翻译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并序(白居易)草(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白居易)问刘十九(白居易)后宫词(白居易)琴茶白居易阅读答案赏析白居易名句,白居易的诗全集,哪个朝代,著作秋居书怀(白居易)村居苦寒(白居易)白牡丹和钱学士作(白居易)村居卧病三首(白居易)微之就拜尚书居易续除刑部因书贺意兼咏离怀(白居易)白居易简介八骏图(白居易)爱咏诗(白居易)忆江南(白居易)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中秋月》阅读附答案「篇一」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5、(1)请写出“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分)(2)这首诗写法上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参考答案:15、⑴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2)抒发了作者与弟弟相聚后不久又不得不离别,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相聚的哀伤与感慨。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篇二」中秋月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中秋月》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弟弟苏辙共度了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请写出“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所描绘的优美意境。

(2分)答案: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2)这首诗写法上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抒发了作者与弟弟相聚后不久又不得不离别,不知以后何时才能再相聚的哀伤与感慨。

【阅读拓展】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自号道人,世称苏仙。

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

宋代重要的文学家,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

宋仁宗嘉祐(1056—1063)年间进士。

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又工书画。

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篇三」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

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

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原文:阳关曲中秋月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阅读题:1、本诗题目是“中秋月”,但作者却从“暮云”提笔,有什么好处?2、“银汉”原本是无声的,作者说“银汉无声”是不是多次一笔?谈谈你的理由。

3、用“玉盘”来喻明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哪两句名诗?4、“转”字赋予了中秋月的特点是什么?5、诗的三、四两句构成了对仗,一否定一疑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阅读题答案:1、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2、并非多次一笔,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3、易让人联想到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4、“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5、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 离扰”。

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

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

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

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苏轼的阳关曲中秋月阅读答案原文:阳关曲中秋月作者: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阅读题:1、本诗题目是“中秋月”,但作者却从“暮云”提笔,有什么好处?2、“银汉”原本是无声的,作者说“银汉无声”是不是多次一笔?谈谈你的理由。

3、用“玉盘”来喻明月容易让人联想到李白的哪两句名诗?4、“转”字赋予了中秋月的特点是什么?5、诗的三、四两句构成了对仗,一否定一疑问,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阅读题答案:1、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2、并非多次一笔,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3、易让人联想到李白《古郎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此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4、“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5、明月团,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 离扰”。

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六语下《3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2019-2020部编人教版小学六语下《3 古诗三首》类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类文阅读-3 古诗三首
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1.解释词语:
银汉:
玉盘:
2.对诗句的赏析有误的一组是()。

A.第一句没有写月光,而是写“暮云”。

B.第二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C.这首词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

D.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与亲人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3.翻译诗句。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4.写一首你知道的描写中秋的古诗吧。

答案:1.银河月亮 2. A 3.我这一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为风云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这样的美景,真是难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会到何处观赏月亮呢? 4.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上元夜
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明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1.解释词语。

莫:彻:
闻:闲:
2.古诗所描写的节日是()
A.除夕夜
B.中秋节
C.元宵节
D.端午节
3.诗中表现之夜游人希望尽兴游玩的心理的词语是。

4.诗中的两个问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5.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古诗的后两句所呈现的情景。

答案:1.不要整,通看悠闲 2. C 3. 且莫催 4.连用两个问句,不仅将因景色迷人,令人不得不前往的意思表达得传神,而且给人以无限回味的余地。

5.元宵夜,没有哪一家人看见月亮还能在家闲坐,没有哪一处地方没有赏灯的人群;到处是灯火闪烁,到处是赏灯的人流。

中秋月晏殊阅读理解

中秋月晏殊阅读理解

《中秋月》宋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一、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二、人物生平:1、早而夙慧晏殊生于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是江南西路抚州临川县(至道三年改道为路,暂按路说,今江西抚州)人。

他从小聪明好学,七岁就能写文章,有“神童”之称。

江南按抚张知白听说晏殊的名声后,于景德元年(1004年)将他以神童的身份推荐给朝廷。

景德二年(1005年),晏殊与进士一千余人一同参加殿试,他神色不惧,很快完成答卷,受到宋真宗嘉赏,赐同进士出身。

据《续资治通鉴长编》,宰相寇准歧视江南人,想打压晏殊,真宗说:“朝廷取士,惟才是求,四海一家,岂限遐迩?如前代张九龄辈,何尝以僻陋而弃置耶?”(但《湘山野录》记载寇准在应天府时,对晏殊极为赞赏,与该说不同过了两天,又要进行诗、赋、论的考试,晏殊上奏说:“臣十天前已经做过这些题,请用别的题来测试。

”他的真诚与才华更受到真宗的赞赏,授其为秘书省正字,留在秘阁读书。

他学习勤奋,交友持重,得到直史馆陈彭年的称许。

景德三年(1006年),晏殊被召试于中书,事后转任太常寺奉礼郎。

2、慎密得器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因真宗东封泰山,晏殊被调为光禄寺丞,再任集贤校理。

因父亲去世,他回到临川服丧。

服丧期未满,就被召回任职,随真宗前往太清宫祭祀。

随后奉诏编修宝训,“同判太常礼院”。

不久,因母亲去世,他请求等服期结束后再任职,未被允许。

后调太常寺丞。

天禧二年(1018年),真宗第六子赵受益被封为升王,晏殊被选为升王府的记室参军,再迁为左正言、直史馆。

同年九月,赵受益被册立为皇太子,改名赵祯,晏殊也迁升为户部员外郎,兼太子舍人,赐金紫。

不久后又任知制诰、判集贤院。

中秋月阅读答案-白居易

中秋月阅读答案-白居易

中秋月阅读答案-白居易(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中秋月阅读答案-白居易中秋月白居易万里清光不可思,添愁益恨绕天涯。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秋月 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中秋月 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秋月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作文大全、试题答案、职业规划、原文赏析、小学阅读、初中阅读、高中阅读、诗词阅读、文言文阅读、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ssay writing, test questions answers, career planning,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primary school reading, junior high school reading, high school reading, poetry reading, classical Chinese reading,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秋月对比阅读答案附赏析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①白居易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②边。

《中秋月》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中秋月》同步练习含答案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中秋月同步作业1.下列选项有误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是一篇事理说明文,根据《科学大众》1963年第1期竺可桢的《一门丰产的科学--物候学》改写。

作者竺可桢,浙江上虞人。

气象学家、地理学家。

B.这是您令堂托我买的,您直接交给她就行了,其中“令堂”是敬辞。

C.“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说的是谷雨这个节气期间。

D.江南三大名楼有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湖北黄鹤楼。

2.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在实体书店深受互联网冲击的背景下,育人书店的管理团队精诚合作,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3.下列各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大自然的语言》的作者是竺可桢,气象学家、地理学家,题目使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吸引读者阋读。

B.阿西莫夫是英国科普作家、科幻小说家,代表作有《基地》等。

C.《大雁归来》选自《沙乡年鉴》,作者是美国生态学家利奧波德。

D.《时间的脚印》在开头引用了高士其的《时间伯伯》一诗,构思别致,别出心裁。

4.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学生会组织校青年志愿者二十余人,利用双休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单,劝慰行人遵守交通法规,文明出行。

B.在实体书店深受互联网冲击的背景下,育人书店的管理团队精诚合作,苦心钻营,使书店利润稳步增长。

C.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D.当竺可桢之子、88岁高龄的竺安先生向浙大捐赠56册竺可桢日记手稿时,现场嘉宾肃然起敬,报以长时间热烈的掌声。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名人跟人握手,叫作平易近人....,凡人就是巴结别人了。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赏析训练04(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古诗词赏析训练04(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古诗词赏析训练04(含解析)新人教新人教古诗词赏析训练 04【原文】中秋月晏殊十轮①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②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注释】①十轮:月光透过树叶头在地上的影子。

因为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

②素娥:即嫦娥。

后面的“玉蟾〞即嫦娥居住的玉蟾宫。

【赏析】晏殊的这首《中秋月》虽然算不上是他的名篇,但也有别恨之意,且表述得委婉曲折,很符合晏殊的词风。

晏殊是北宋文坛上地位很高的文人,《宋史》说他“文章赡丽,应用不穷。

尤工诗,闲雅有情思〞。

和北宋前期大多数文人的作风一样,晏殊的诗文词都是继承晚唐五代的传统,他“赡丽〞之中有沉着的内容,所以不流于轻倩、浮浅,故为当时所重。

他的词今存130余首,风格上既吸收温庭筠、韦庄的风格,也深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

他一生显贵,尤其善于写旖旎风光,欢愉情趣,但他的作品并不单纯如此,而孕育着深厚的悲戚之感。

这首诗以“中秋月〞为题,写出了一种凄怆的游子心情,表达出了自己的一种乡愁。

虽然这首诗说的是在中秋节,但是整首诗却没有带一个“月〞字,而通过“月〞所表现出来的乡愁却是清新自然。

全诗的意思是:银河泻影,佳节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满院中梧桐。

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

也许嫦娥也像我一样,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你看,那月宫也是清冷的,连桂树也在孤单摇曳!你看,明明是诗人的惆怅与怨恨,他却偏说是嫦娥仙子在清冷的月宫中自怨自艾。

反复吟诵时,发现就写了一个“独〞和“孤〞字。

你看,飘落他乡的旅人是“独向隅〞,地处偏僻,客居远地,怎不孤独寂寞、思念亲朋呢?再看,独居月宫的嫦娥呢,“玉蟾清冷桂花孤〞,陪伴她的只有不会说话的玉兔、蟾蜍和一棵桂花树,怎不顾影自怜、睹物思人?两者的意象就这样自然而巧妙地联接在了一起。

诵读此诗,自然也就想起了他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想起他的“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想起他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练习】1.有人说,“十年霜影转庭梧〞中的“转〞字用得巧,你赞同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看法。

中职语文《中秋月》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中职语文《中秋月》课后“练习与思考”参考答案

八中秋月练习与思考一、根据内容,在下列各句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字词。

1.我国历代的文人学士,每到中秋常要赋诗填词欢(渡度)佳节。

2.但是一年中,以中秋的月亮出来最迟,大约要八九点钟,才从天边露出____ (娇姣)容来。

3.似乎在月宫中(苛刻)意打扮,精心修饰,然后才出来和人们相见。

4.一年明月今(霄宵)多。

5.中秋月(既即)非分外光明,也非特别圆大。

6.这对于民生不无(裨稗)益。

参考答案:1.度(欢度:欢快地度过。

)2.娇(娇[jiāo]容:娇好的面容,好看漂亮的面孔;姣[jiāo]:美好。

[xiáo]:淫乱。

)3.刻(刻意:故意、特意、用上全部心思;古时为克制意志、潜心致志;用尽心思。

)4.宵(今宵:今夜;霄:云;天空。

)5.既(“既”读jì,主要意义是已经,由“既”组成的常用词语有“既……又……”(既生动又活泼)、“既然”;“即”读jí,表示就,立刻,现在常用作连词,同“则”。

那就。

常用词组“即使”。

)6.裨(不无裨益[ bùwúbìyì] 裨益:好处、益处;不无:不是没有,多少有些;不无裨益:不是没有好处,多少是有些好处。

稗[bài] 1.稗子,一年生草本植物。

幼苗像稻,但叶鞘无毛,没有叶舌和叶耳。

是稻田主要杂草。

2.形容微小或非正统的。

)二、阅读下列文字并填写表格,然后比较文字说明和表格说明的特点,说说用图表说明有什么好处。

太阳或月亮在天顶时,光线到达地面经过的空气厚度来得少;到了天边时,光线要到达地面,经过的空气层要厚得多。

假使在天顶时,月光到达地面所经空气厚度当做1,那么到月亮离开地平30°时,所经过的空气层就要两倍;到10°时,就要五倍半;到离地平线40°时,所经过空气层的厚度就要达到十二倍半了。

所经过的空气层愈厚,被空气所吸收反射的光线亦愈多,到达地面的月光自然愈少。

参考答案:画图表可使说明内容直观形象,使读者对被说明的事理一目了然。

中秋月晏殊阅读题及答案

中秋月晏殊阅读题及答案

中秋月晏殊阅读题及答案晏殊以词著于文坛,尤擅小令,风格含蓄婉丽。

刚好今天是中秋节,晏殊笔下就有一首中秋月。

接下来就让我们来做一下《中秋月》晏殊的阅读题吧,参照答案看看你理解了多少。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1)诗句未必素娥无怅恨含义是什么(2)①此题考查描绘诗中展现的画面.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描绘为:中秋佳节,月光柔柔地洒满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单独惆怅.答案: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在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只有那清冷月亮和孤寂桂树.中秋月晏殊明月的含义是什么霜影即月影,十轮是因为月光筛过梧桐影,落在地面就在叶影间成像,显得不止一轮。

素娥即嫦娥。

月中有桂花树,你一定知道吴刚嘛。

银河泻影,佳节又中秋,月光柔柔地落满院中梧桐。

而如此良夜我却羁旅他乡,一个人孤独地站在角落,无法团圆。

也许嫦娥也像我一样,她也未必没有惆怅和怨恨!你看,那月宫也是清冷的,连桂树也在孤单摇曳!主旨,是乡愁。

中秋月晏殊十轮霜影转庭梧,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

译文中秋月圆,月光洒到庭院,院中梧桐树影婆娑,我一人羁旅异乡,节日里看这月亮下的树影,时间缓缓过去,影子不知不觉的移动着。

遥看天上明月,想那月宫中的婵娟,现在也未尝不感遗憾吧,陪伴她的,毕竟这有那清冷蟾蜍和孤寂桂树。

《阳关曲·中秋月》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阳关曲·中秋月》练习题答案及赏析

《阳关曲·中秋月》练习题答案及赏析《阳关曲·中秋作》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

这首词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带来这首词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阳关曲·中秋月》原文宋代:苏轼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阳关曲·中秋月》练习题1.这首诗写法上由入,抒发了作者之情。

(2分)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的优美意境。

(2分)3.这首诗写法上由什么入什么,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参考答案1.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不得和亲人团聚的相思2.晚霞渐渐消逝,深秋的寒气笼罩夜晚,袭人肌体,天上的星斗随着夜色加深逐渐旋转,银盘似的圆月也无声的移动。

3、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写法上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

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阳关曲·中秋月》鉴赏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面,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

语本李白《古朗月行》:“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阳关曲·中秋月[注]苏 轼暮云收尽溢清寒,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阳关曲·中秋月[注]苏 轼暮云收尽溢清寒,

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阳关曲·中秋月[注]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阳关曲·中秋月[注]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该词作于熙宁十年(1077)八月十五日,苏轼与弟弟苏辙相别七年后相聚并共度中秋。

鉴赏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是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记述的是作者与其胞弟苏辙久别重逢,共赏中秋月的赏心乐事,同时也抒发了聚后不久又得分手的哀伤与感慨。

首句言月到中秋分外明之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

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转觉清光更多。

句中并无“月光”“如水”等字眼,而“溢”字,“清寒”二字,都深得月光如水的神趣,全是积水空明的感觉。

月明星稀,银河也显得非常淡远。

“银汉无声”并不只是简单的写实,它似乎说银河本来应该有声的,但由于遥远,也就“无声”了,天宇空阔的感觉便由此传出。

此夜明月显得格外圆,恰如一面“白玉盘”似的。

此处用“玉盘”的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它的圆。

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但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明月圆,更值兄弟团聚,难怪词人要赞叹“此生此夜”之“好”了。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大有佳会难得,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

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

兄弟分离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古代诗歌阅读答案阳关曲·中秋月[注]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

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又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

说“明月明年何处看”,当然含有“未必明年此会同”的意思,是抒“离忧”。

同时,“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末二句意思衔接,对仗天成。

“此生此夜”与“明月明年”作对,字面工整,假借巧妙。

“明月”之“明”与“明年”之“明”义异而字同,借来与二“此”字对仗,实是妙手偶得。

苍茫云海中秋月阅读题答案

苍茫云海中秋月阅读题答案

苍茫云海中秋月阅读题答案①那一轮月亮果然是越来越圆了,它的圆满就像一个句号,结束了四季中最好的时光。

春之蓬勃,夏之绚丽,秋之烂漫,至此宣告结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随之,将面对暮秋的肃杀和寒冬的凛冽。

②从古到今,中国人对月亮的变化都十分敏感,而这敏感又渐渐培养了独特的心理,这心理是细的、柔的、感伤的、内敛的。

中国人选择了这一天像蚕吐丝一样,把轻易不肯吐露的心思拉得很长很长——“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这轻轻一问,看似漫不经心,却一下把思想的触角伸向了远古洪荒,一下就追问到了人类的源头。

陈子昂在白天想到过这些,他意识到自己生命的短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李白也明白:“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

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他甚至想纵身而起,“欲上青天揽明月”。

这些唐代的中国人在千余年前就想到了这么远、这么深,既是瑰丽的想象,又是科学的命题,这说明中国人对现实生存的超越性自古而然。

③因此,中秋这个节日的诞生便顺情合理。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世界哪里还有如此凝聚人心的节日呢?约定俗成,中秋节不能放鞭炮,中秋节放鞭炮是煞风景。

那一轮月亮在白莲花似的云朵里穿行,云动疑是月在行,云破月来花弄影。

可以有一丝风的清凉,但风不能大。

恰恰是中秋这一天,很少有月黑风高夜,也是天意独怜人间燥热,降下这一片清凉和圆满。

最好有三五良朋,一石桌,几藤椅,一壶老酒,一碟花生米,一罐凤尾鱼,一盘大闸蟹,再加上一些果品。

不求醉饱,但营情调,故万万不可端上来一大盘手抓羊肉,煞了风景。

④那一轮月亮确实是越来越圆了。

因其圆满,反而倒惹出伤感。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是感怀;“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是伤感;“月出惊山鸟”是静谧;“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巧喻;只有李白那“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毫无伤感之意,有万里横空出世的气魄!但是不管怎么说,一本唐诗,处处见月,虽说各有各的写法,各有各的寄托,却是各个身上沐浴着月轮的光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秋月》阅读附答案
中秋月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注】这首诗作于熙宁十年(1077年)。

苏轼任徐州知府时,与相别七年的
弟弟苏辙共度一百多日,并有了难得的共同赏月的机会。

1.这首诗四句话中与《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高度一致的一句话是。

(1分)
2.请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述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的优美意境。

(3分)
3.阅读全诗,说说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分)
参考答案:
1.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2.中秋之夜,天色渐晚,暮云像知人事一样早早地散去,露出了十五的圆月。

明月当空,月色如水,让人感觉到清寒之气。

在这寂廖广阔的宇宙中,明月慢慢地转动着她玉盘一样的身影,仿佛在告诉我们,时间就这样一点点地流逝着。

3.这首诗写法上由景入情,抒发了作者兄弟手足之情。

本文来源于语文网,语文网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