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案和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配有答案)
![高中化学选修5 第一章 第二节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学案和课后习题,课后习题配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2bb33bd5bbfd0a785673e0.png)
第二节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有机物的成键特点,同分异构现象。
2、掌握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过程与方法:1、用球棍模型制作C3H6、C4H8、C2H6O的分子模型。
2、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应考虑几种异构形式——碳链异构、位置异构、官能团异构,强化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同分异构体的书写练习,培养思维的有序性、逻辑性、严谨性。
教学重点有机化合物的成键特点;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
教学难点有机化合物同分异构体的书写。
【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新课导入]有机物种类繁多,有很多有机物的分子组成相同,但性质却有很大差异,为什么?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还可以相互结合。
[板书设计]一.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与简单有机分子的空间构型1、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在有机物中,碳原子有4个价电子,碳呈价,价键总数为。
(成键数目多)(2)碳原子既可与其它原子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也可相互成键,既可以形成键,也可以形成键或键。
(成键方式多)(3)多个碳原子可以相互结合成长短不一的碳链和碳环,碳链和碳环还可以相互结合。
[归纳总结]①有机物常见共价键:C-C、C=C、C≡C、C-H、C-O、C-X、C=O、C≡N、C-N、苯环。
②在有机物分子中,仅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连接在双键、叁键或在苯环上的碳原子(所连原子的数目少于4)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③C—C单键可以旋转而C=C不能旋转(或三键)。
2、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空间构型的关系:当一个碳原子与其它4个原子连接时,这个碳原子将采取取向与之成键;当碳原子之间或碳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形成双键时,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上;当碳原子之间或碳原子与其它原子之间形成叁键时,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上。
[归纳总结]1、有机物的代表物基本空间结构: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5个原子不在一个平面上);乙烯是平面结构(6个原子位于一个平面);乙炔是直线型结构(4个原子位于一条直线);苯环是平面结构(12个原子位于一个平面)。
高中化学选修五: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ppt课件
![高中化学选修五:1.4《研究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步骤和方法》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815a52a5a8102d276a22f89.png)
【解析】 沙子不溶于食盐水,采用过滤的方法即可分离;硝酸钾在水中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大而 NaCl 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 不大,采用重结晶法然后过滤可将两者分离;水和汽油互不相溶, 分层,可用分液法进行分离;CCl4 和甲苯两种互溶的液体,沸点差 大于 30 ℃,可用蒸馏法分离;乙烯中含碳碳双键,可被溴水吸收, 可用洗气的方法除去; 碘在有机溶剂中溶解度大, 可用萃取法提取。
跟踪练习 1.(2015· 长沙月考)现有三组混合液:(1)乙酸乙酯和乙酸钠; (2)乙醇和丁醇;(3)溴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分离以上各混合液 的正确方法依次是( ) A.分液、萃取、蒸馏 B.萃取、分液、蒸馏 C.萃取、蒸馏、分液 D.分液、蒸馏、萃取
【答案】 D 【解析】 乙酸乙酯不易溶于水,而乙酸钠易溶于水,可用分 液法分离;乙醇和丁醇都易溶于水,但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法 分离;溴化钠属于钠盐,易溶于水,而属于卤素单质的溴易溶于有 机溶剂,两者可用萃取法分离。
2 新知识· 预习探索 目标定位 1.了解研究有机物应采取的步骤和方法。 2.初步学会分离、提纯有机物的常用方法。 3.掌握蒸馏、重结晶和萃取实验的基本技能。 4.知道通过化学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可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 结构。
新知预习 1.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本步骤
2.有机物的分离、提纯 (1)蒸馏 ①用途:常用于分离、提纯沸点不同的液态有机物。 ②适用条件。 A.有机物热稳定性较强。 B.有机物与杂质的沸点相差较大(一般约 30_℃)。
【解析】 本题可根据图示的操作流程和物质的性质,分析所 用的分离提纯方法,从而确定需要的仪器。A 项,样品粉末经步骤 (1)得到滤液和不溶性物质, 其操作为过滤, 故需要过滤装置; B 项, 步骤 (2)得到水层和有机层,这两层溶液互不相溶,分离的操作为分 液,要用到分液漏斗;C 项,步骤(3)由水层溶液得到固体粗产品, 要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等操作,用到蒸发皿而非坩埚;D 项, 有机层是甲苯和甲醇的混合物,二者互溶,但沸点不同,可据此采 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答案】 C
有机物分子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确定优秀课件
![有机物分子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确定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4d1e2bb804d2b160a4ec0db.png)
(2)常见元素的分析法 ①碳、氢元素质量分数的测定 最常用的是燃烧分析法。将样品置于氧气流中燃烧,燃烧 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别用碱液或吸水剂吸收,称重后即可分 别计算出样品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当然,碳、氢元素的 含量也可以利用仪器分析方法测定。 ②卤素质量分数的测定 将样品与 AgNO3 溶液及浓硝酸混合加热,此时卤素原子转 变为卤素离子,并与 AgNO3 溶液作用产生卤化银沉淀。根据沉 淀的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卤素的质量分数。
(3)用核磁共振氢谱的方法来研究 C2H6O 的结构,请简要说 明根据核磁共振氢谱的结果来确定 C2H6O 分子结构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选修五第一章第四节第二课时
有机物分子式的测定和分子结构的确定
1.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初步学会测定 有机化合物元素含量、相对分子质量的一般 方法,并能据此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2.能够根据实验和某些物理方法确定有机 化合物的结构。
元素分析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1.元素分析(燃烧法) (1)元素定量分析的原理 将一定量的有机物燃烧,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并作定量 测定,通过无机物的质量推算出组成该有机物元素原子的质量 分数,然后计算出该有机物分子所含元素原子最简单的整数比, 即确定其实验式,以便于进一步确定其分子式。
【典型例题】
【例 2】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有机物分子的三维结构的 研究获得了 2002 年诺贝尔化学奖。在有机物分子中,不同位置 的氢原子的核磁共振谱中给出的峰值(信号)也不同,根据峰值 的信号可以确定有机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例如:乙
鲁科版选修5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解析
![鲁科版选修5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教材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5b636eb580216fc710afd0c.png)
加成反应内容的编写特点:
实验探究、交流研讨、观察思考、迁移应用……
烃的知识 的学习
建构新的认识框架
第一章第二节
第二章第一节
本章 地位与
有机化合物结构与 性质的关系
有机化学反应类型
作用!
理论方法平台 21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学 编写意图
1、在学习必修有机化学知 识基础上,展示有机化学的 发展历程、研究方法、研究 领域;
2、有机化学在提高人们生 活质量、揭示生命奥秘等方 面发挥的作用以及21世纪有 机化学面临的挑战,让学生 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神奇和 美妙。
个别物质学习
类别物质学习
14
本模块教学建议
❖本模块教学要突出有机化学学科特色,突出学科 思想和研究方法,把握化学学科发展的基本线索, 将学科知识体系和研究方法相融合,实现知识与方 法的双重教学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 与初中、高中知识以及其他模块的衔接,在学生现 有的知识基础上搭建好理论方法平台,建构好新的 有机反应的认识框架。
3、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 类和命名。为从物质类别出 发研究有机物打下基础。
22
学习分类的 目的是为了 按类别学习 有机物!
(1)对分类知识的建构: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有 机化合物的一般分类方法,建立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框架,了解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类别并能通过所学方 法对简单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类。
(2)分类思路的建立:通过“交流研讨”活动,让 学生体会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和分类角度的多样性。
物
有机化合
的
物的结构
结
与性质
构
与
性
质
烃 烃
有机化学的发展 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高中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3节 第2课时 烯烃和炔烃课件 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第3节 第2课时 烯烃和炔烃课件 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d64effd6f111f18582d05adc.png)
烷烃
单烯烃
单炔烃
通 燃式
CxHy+(x+4y)O2―点―燃→xCO2+2yH2O
烧现 象
火焰不明亮
火焰较明亮, 火焰明亮,浓
黑烟
黑烟
鉴别
不能使溴水或酸性 能使溴水或酸性 KMnO4 溶液 KMnO4 溶液退色 退色
2.加成反应与取代反应的比较
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
概念
有机物分子里的某 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碳原子
3.氧化反应 乙烯、乙炔均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体现了烯烃与炔烃 的_还__原___性。
1.判断正误 (1)用 NaOH 溶液除去乙烯中混有的 CO2。( √ ) (2)用溴水鉴别乙烯和乙炔两种气体。( × ) (3)等物质的量的乙烯和乙炔分别与足量溴水反应,乙烯消耗 Br2 的物质的量比乙炔多。( × ) (4)乙烯、乙炔均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酸性 KMnO4 溶液退 色,两种溶液退色原理相同。( × ) (5)质量相等的乙烯、乙炔完全燃烧时,乙烯耗氧量大于乙炔。 (√)
A.2 丁烯
B.2 戊烯
C.1 丁炔
D.2 甲基 1,3 丁二烯
解析:选 D。首先根据不饱和烃的加成规律断定此烃为二烯烃 或炔烃,排除 A、B 选项。再根据烷烃的取代规律可知加成 2 mol HCl 后有机化合物中共有 10 mol 氢原子,除去 HCl 中的 2 mol 氢原子,其余 8 mol 氢原子均来自于原烃,因此该烃可能为 2 甲基 1,3 丁二烯,故 C 选项错误,D 选项正确。
1.乙烯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后的氧化产物为( )
解析:选 D。乙烯通入酸性 KMnO4 溶液被氧化生成 H2CO3(CO2+H2O)。
2.下列烯烃分别被氧化后,产物可能有 CH3COOH 的是( )
高中化学选修五鲁科版课件:第1章第3节第2课时苯及其同系物
![高中化学选修五鲁科版课件:第1章第3节第2课时苯及其同系物](https://img.taocdn.com/s3/m/e3ae3419524de518974b7d6a.png)
(3)实验结束时,打开 A 下端的活塞,让反应液流入 B 中,充分振荡,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中盛放 CCl4 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苯不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但甲苯可以, 这是苯环对甲基影响的结果
思路点拨:在苯环上连有侧链后,由于苯环对侧链的
影响,使得侧链比较活泼,能被酸性 KMnO4 溶液氧化。
解析:苯与甲苯不含碳碳双键,都不能使溴水退色, 故 A 错误;苯不能在光照下与 Cl2 发生取代反应,但甲苯 可以,是因为甲基上的氢原子容易被取代,与苯环的影响 无关,故 B 错误;苯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而甲苯的一 氯代物有 3 种,是因为苯环上氢原子完全相同,而甲苯上 有 3 种不同环境下的氢原子,与苯环对甲基影响无关,
①应该用液溴,苯与溴水不反应; ②要使用催化剂Fe,无催化剂不反应 ; ③锥形瓶中的导管不能插入液面以下 ,以防止倒吸,因HBr极易溶于水
问题 3:实验室如何制取硝基苯?
实验 原理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实验 现象
注意 事项
①先将1.5 mL浓硝酸注入大试管中, 再慢慢注入2 mL浓硫酸,并及时摇匀, 冷却后,再加入1 mL 苯,充分振荡; ②将大试管放入50~60 ℃的水浴中加 热
易错提醒 1.苯与溴单质发生取代反应,必须用液溴,并且有 合适的催化剂(如 FeBr3)存在,苯与溴水不能发生取代反 应,只能将 Br2 从水中萃取出来。
高中化学(情景导入+课前导读+知识解惑+课堂演练)第3章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课件 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情景导入+课前导读+知识解惑+课堂演练)第3章 第1节 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课件 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a77933d1647d27284a7351ee.png)
官能团间转化(zhuǎnhuà)示例:
第二十页,共50页。
按要求完成下列转化,写出反应方程式:
(1)CH2=CH2
CH3CH2CH2CH3
解析:(1)二碳变四碳,碳链增长,可通过二元卤代烃的氰 基取代(qǔdài)反应而完成。路线为:
第二十一页,共50页。
H2O H+
第二十二页,共50页。
第三十一页,共50页。
有机合成(yǒujī héchéng)路线的设计
1.正向推导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从确定的某种原料分 子开始,逐步经过碳链的连接和官能团的引入来完成。在有机 合成路线设计中,首先要比较原料分子和目标分子在结构上的 异同,包括官能团和碳骨架两个方面的异同;然后分步设计由 原料分子逐渐转向目标分子的合成路线。
2.逆向推导设计有机合成的路线:从目标分子开始采用 逆推的方法来完成。1964年柯里(E.J.Corey)首先采用逆推的方 式设计合成路线。所谓逆推法就是采取从产物逆推出原料,设 计合理的合成路线的方法。在逆推过程中,需要逆向寻找容易 合成的中间有机化合物,直至选出合适的起始原料。只要 (zhǐyào)每步逆推是科学合理的,从而得出可行的合成路线。
第二十三页,共50页。
点评:有机合成的关键之一就是碳骨架的构建,包括碳链增长, 碳链的减短,注意总结(zǒngjié)常见碳链增长和碳链减短的反应,才 是解题的根本。
第二十四页,共50页。
以乙烯为初始反应物可制得正丁醇 (CH3CH2CH2CH2OH)。已知2个醛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自身加成。 下式中反应的中间产物(Ⅲ)可看成是由(Ⅰ)中的碳氧双键打开,分别跟 (Ⅱ)中的α碳原子和α氢原子相连而得,(Ⅲ)是一种3羟基(qiǎngjī)醛,此 醛不稳定,受热即脱水而生成不饱和醛(烯醛):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1.2.1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1张PPT)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5 1.2.1碳原子的成键方式公开课教学课件 (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88b4bc2687c24028915fc34b.png)
知识支持 共价键参数
1、键能 指101.3kPa、298K时,断开1mol气 态AB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生成气态A原子 和气态B原子的过程中所吸收的能量。 键能越大,键越牢固。
2、键长 指两个成键原子间的平均核间距。
一般说来,键长越短,键越牢固。
3、键角 指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H
甲烷分子的模型 CH4
课堂总结
1 、有机物中碳原子的成键规律、饱和碳 原子和不饱和碳原子
2、碳原子的成键方式与空间构型的关系 3、通过键能的角度分析有机物的性质
4、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课后思考
共价键的极性对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有什么影响?
交流研讨
下面是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或结构简式:
请你们思考并回答:上述各分子中 1) 与每个碳原子成键的原子数分别是多少? 2) 与碳原子成键的是何种元素的原子? 3) 每个碳原子周围有几对共用电子? 4) 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什么类型的共价键?
对比归纳
由上述问题的答案总结出有机物中碳原子 成键的一些规律: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第一课时)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联想质疑
甲烷 燃烧、取代反 应 燃烧、与高锰 酸钾溶液反应、 加成反应 燃烧、取代反支持 共价键的分类及定义
单键: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一对电子
的共价键。 双键: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两对电子 的共价键。 叁键:两个原子之间共用三对电子 的共价键。
1、每个碳原子周围都有四对共用电子。
2、碳原子最多与四个原子形成共价键,即四个 单键。 3、碳原子除了彼此间可以成键外,还跟多种原 子(H、O、Cl、N等)形成共价键。
4、碳原子既能形成单键、双键、叁键,还可形 成碳链、碳环等多种复杂的结构单元。
高中化学鲁科版 选修五 2.3 醛和酮 第2课时糖类 乙醛(共23张PPT)
![高中化学鲁科版 选修五 2.3 醛和酮 第2课时糖类 乙醛(共2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f46e52ac6bd97f192379e91b.png)
通式为: (H)R
H
官能团是醛基:
H
乙醛的结构
结构简式: CH3CHO
分子式: C2H4O
HO
结构式: H C C H
H
官能团: 醛基: CHO 或
O CH
友情 提醒
醛基的写法,不要写成 COH
【物理性质】
乙醛是一种__无__色,有刺激性气味 的__液__体,密度比水__小__,易挥发、 易燃烧、易溶于水及乙醇、乙醚、 氯仿等溶剂。
乙醛
分子结构
结构 决定性质
根据乙醛的结构,预测乙醛的性质
HO 不饱和
HC C H H
乙醛的化学性质
1、加成反应 O
CH3—C—H + H2 催化剂
OH CH3—C—H
还原反应: 加氢或去氧
H
氧化反应: 加氧或去氢
注意: C=O和C=C双键不同的是,通常情况下, C=O不能和HX、X2、H2O发生加成反应
100.假如樵夫害怕荆棘,船只避忌风浪,铁匠畏惧火星,那么,世界就会变成另一副模样。 82.既然选择远方,就注定风雨兼程。 94.只有观点的对错,没有人的高低!
应.flv
AgNO3 + NH3·H2O = AgOH↓+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氢氧化二氨合银)
2、化学性质
②实验过程
现象: 试管内壁出现一层光亮的银
CH3CHO + 2Ag(NH3)2OH △ CH3—C—O NH4 + 3NH3 + 2Ag↓+ H2O
2、化学性质
(ⅱ)与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王世民
![鲁科版高中化学选修五课件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王世民](https://img.taocdn.com/s3/m/b332d55f8e9951e79b89276e.png)
对不同合成路线进行 优化
以绿色合成思想为指导
交流•研讨1
1、指明每步反应类型,每一步中实现了官能团的转化吗? 2、该合成路线是通过什么反应来增长碳骨架的?
O
CH2 CH2 O 加成 CH CH OH 氧化 3 2 ① ② CH3 CH O 氧化 ③
O
CH3 C OH 取代 ④
ClCH2 C OH CH3(CH2)2CH2OH ClCH2 C OCH2 (CH2)2 CH3 取代 ⑥ ⑤ 酯化 O O O NC H NCCH2 C OCH2 (CH2)2 CH3 H C HOCH2CH C O CH2(CH2)2CH3 加成 ⑦ NC
消去 ⑧ CH2 C O C OCH2 (CH2)2 CH3(医用胶)
交流· 研讨2
环氧乙烷的合成方法 1 经典的氯代乙醇法 CH2 CH2+Cl2+H2O ClCH2CH2OH +HCl 2CH2 CH2 +CaCl2+2H2O O CH2 CH2 O
2ClCH2CH2OH +Ca(OH)2 2 近代工业法 CH2
C —CH3
供选择的原料分子
OH OH CH3
O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杨树、柳树 的皮和叶
小资料
优选合成路线考虑
1.绿色合成的思想 有机合成中的原子经济性; 原料的绿色化; 试剂与催化剂的无公害性 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料分 子的每一个原子,使反 应达到零排放。可以用 原子利用率来衡量
2.工业上选择原料着重于经济和技术的可行性, 所关心的是: 原料是否廉价易得, 生产工艺是否简便, 能否进行大规模生产及产率高低
CH2BrCH2Br
CH3CH2Br CH2BrCH2Br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五讲义: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含答案
![2017-2018学年高中化学选修五讲义:专题2 第一单元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b941c29f18583d0496459d9.png)
第一单元|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第一课时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有机物结构的表示方法[课标要求]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
2.知道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空间结构,并由此推断其他有机物的空间构型。
3.能识别饱和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初步理解不饱度的含义。
4.会使用结构式、结构简式和键线式来表示有机物。
1.碳原子的成键特点(1)成键数目多:有机物中碳原子可以与其他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
如果少于四根键或是多于四根键均是不成立的。
(2)成键方式多:碳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碳单键、碳碳双键和碳碳叁键,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只能形成碳氢单键,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可以形成碳氧单键或碳氧双键。
(3)骨架形式多:多个碳原子可以形成碳链,也可以形成碳环。
(4)碳原子的排列方式、连接顺序不同,导致有机物存在大量的同分异构体。
1.碳原子可以形成四个共价键,碳与碳之间可以是单键、双键或叁键,还可以成环。
2.甲烷是正四面体分子,乙烯是平面形分子,乙炔是直线形分子。
3.碳原子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称为饱和碳原子,若以双键或叁键成键的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4.结构式是指将有机物中原子间的化学键全部用短线表示出来。
5.结构简式是指省略了有机物中能省的化学键而表示出来的式子。
6.键线式只要求表示出碳碳键以及与碳原子相连的基团,图式中的每个拐点和终点均表示一个碳原子。
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及有机物分子的空间结构2.碳的成键方式与分子的空间结构(1)单键:碳原子能与其他四个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
(2)双键:形成该双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个平面上。
(3)叁键:形成该叁键的原子以及与之直接相连的原子处于同一条直线上。
(4)饱和碳原子与不饱和碳原子:仅以单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饱和碳原子,以双键或叁键方式成键的碳原子称为不饱和碳原子。
3.典型分子的结构比较[特别提醒](1)有机物的构成可以是由一些小的基团组合而成,如甲基就是甲烷变形而来。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五第1章 第2节 第1课时碳原子的成键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bc3b50d27f1922791688e829.png)
第2节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碳原子的成键方式
第 1 课时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碳原子的成键特点和成键方式的多样性,能以此认识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的现象。 2.了解单键、双键、叁键的特点,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 概念。 3.学会有机物分子结构的表示方法,熟知几种典型分子构型。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解析 碳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有 4 个电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易得电子,故碳原子性质并不活泼,常温下比较稳定,B 选 项错误。 答案 B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2.下列化学式对应的结构式从成键情况看不合理的是( D )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解析
碳原子和硅原子与其他原子都能形成 4 个共价键,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例如:CH3CH==CHCH3 可表示为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
。 (3)许多有机物分子构型问题,实际上是甲烷、乙烯、乙炔、 苯等典型分子构型的组合。组合原则是当某分子中的氢原子 被其他原子代替时,该原子的空间位置不变。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活学活用] 3.在①丙烯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位于 正四面体 的中心,分子中的 5 个原子中任何 4 个原子 都不处于同一平面内,其中任意 3 个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2)乙烯( )的空间构型是 平面形 结构,分子中的 6
个原子处于同一平面内。
学习·探究区
第1课时
本 课 时 栏 目 开 关
(3)苯(
)的空间构型是正六边形结构,分子中的 12 个原
( B )
B.所有的烯烃中都是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 C.在 CCl4 中碳显-4 价 D.有机化学反应,只发生在极性键上
高中化学 第4节 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课件 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4节 羧酸、氨基酸和蛋白质课件 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87970eca3968011ca200919b.png)
按烃基的不同脂芳肪香酸酸::如如CC6HH3C5CHO2OCOHO苯H甲丙酸酸 按羧基的数目一二元元羧羧酸酸::CHHO2O==C=—CCHO—OCHOO乙H二丙酸烯 酸
栏 目 链 接
低级脂肪酸:CH3COOH乙酸 按碳原子数目高级脂肪酸CC1177HH3353CCOOOOHH硬油脂酸酸
第七页,共75页。
第二十页,共75页。
(4)氨基酸的等电点是氨基酸水溶液中阴、阳离子浓度 相等时的pH;达到等电点时,氨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最小。
(5)可发生缩合(suōhé)反应。
栏
目
2.多肽。
链 接
(1)酰胺键的结构式为
,可简写为___________。
它又称为________,它是由一个 α氨基酸分子的________
栏 目
羟基上的氢原子________以离子形式电离出来,所以羧酸有酸 更易
链 接
性。与醛、酮的羰基相比,羧基中的羰基较________发生加成
反应。羧酸________通过催化加氢的方法被还原,用强还原剂 如氢化难铝锂(LiAlH4)时才可以将羧酸很还难原为相应的醇。与羧基
相连的αH较活泼,易被取代。
栏
目
5.认识人工合成多肽、蛋白质和核酸的意义,体会
链
接
化学科学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第四页,共75页。
栏 目 链 接
第五页,共75页。
一、羧酸(suō suān)
1.羧酸概述。
(1)定义。
叫做(ji分ào子zu由ò)_羧__酸烃__,基__官_(能或团氢是原—子C)和OO__H_。___羧__相基连(su而ō组jī)成的有机化合物
栏 目 链 接
(2)羧酸的分类。
高中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章末过关检测(一)课件 鲁科版选修5
![高中化学 第1章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烃 章末过关检测(一)课件 鲁科版选修5](https://img.taocdn.com/s3/m/46b8430e0975f46526d3e115.png)
D.丁的命名是正确的
解析:选 D。
的命名为 4-甲基-2-乙基
-1-戊烯。
6.四联苯
的一氯代物有( )
A.3 种 C.5 种
B.4 种 D.6 种
解析:选 C。推断有机物一氯代物的种数需要找中心对称轴,
四联苯是具有两条对称轴的物质,即
,
在其中的一部分上有几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包括对称轴上 的氢原子),就有几种一氯代物,四联苯有 5 种不同化学环境的 氢原子,故有 5 种一氯代物。
D.苯酚(
OH)可以与 NaOH 反应,而乙醇(CH3CH3OH)
不能与 NaOH 反应
解析:选 B。A 项,甲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退色,是因为 苯环对甲基的影响,使甲基变得活泼,容易被酸性高锰酸钾溶 液氧化,而甲基环己烷不能,故能证明上述观点;B 项,乙烯 能使溴水退色,是因为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而乙烷中没有,不 是原子或原子团的相互影响,故不能证明上述观点;C 项,甲 苯的影响使苯环上两个邻位和对位上的氢原子变得活泼,容易 被取代,故能证明上述观点;D 项,苯环使羟基上的氢原子变 得活泼,容易电离出 H+,故能证明上述观点。
2.下列现象中,不是因为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是( ) A.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 B.将苯滴入溴水中,振荡、静置后水层接近无色 C.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退色 D.甲烷与氯气混合,光照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解析:选 B。A 项乙烯使酸性 KMnO4 溶液退色,是发生了氧化 反应,属于化学变化。B 项溴易溶于苯,从而使水层接近无色, 是发生了萃取,属于物理变化。C 项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退色是发生了加成反应,属于化学变化。D 项甲烷和氯气混合, 在光照条件下发生了取代反应,黄绿色消失,属于化学变化。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59e536bc04a1b0717fd5dd49.png)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鲁科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一种新化合物的发现,需要对该化合物进行结构的测定,只有测定它的结构才能了解它可能具有的性质,才能够将其应用于生产生活中,才能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作为一种新化合物,我们怎样去测定它的结构呢?测定它的结构的一般方法是怎样的呢?本文对鲁科版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第二节“”进行具体的分析。
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分子生物学、天然有机化学、医学以及材料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紧密相关,是有机合成的基础。
本节的编写体现了教材内容选取的现代性。
教材在编写了节“有机化合物的合成”的基础上编写了本节内容。
一方面,是希望帮助大家对有机化合物合成的一般程序有一个完整的认识,的核心步骤为确定化合物的分子式,以及检测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及其在碳骨架上的位置。
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对主要官能团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也反映了这些化学性质在结构测定中的应用。
本节就是围绕这两个核心问题展开的,并用某种医用胶单体结构的测定作为案例,阐述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般程序。
这样的编写次序井然,符合逻辑,便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学生已有知识分析:各类有机物的性质有机化学基础选修模块学习的有机物烃类物质:烷烃、烯烃、乙炔及炔烃、苯及其同系物烃的衍生物:乙醇、醇类物质、乙醛、醛和酮;糖类;乙酸、乙酸乙酯、取代羧酸、氨基酸、油脂学生思维能力水平分析:要充分运用学生讨论、归纳总结学习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确定的方法;利用探究、问题讨论法掌握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解题方法;通过教材例题分析体会测定有机化合物结构的一般过程和核心步骤。
三、新课程设计思想认识卤代烃、醇、酚、醛、羧酸、酯的典型代表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知道它们的转化关系举例说明烃类物质在结构测定和有机化工中的重要作用;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有机化合物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和程序,能进行确定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简单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所有与G具有相同官能团的G的芳香类同分异 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1)A的摩尔质量为_________。 (2)光谱分析发现A中不含甲基(—CH3),苯环上的一氯 取代物只有2种;1 mol A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
3 mol Br2。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
(3)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取 代基位置与A相同,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①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 ②上述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类,它不能与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反应,即
不含醛基,故应为CH3COOCH3。 答案:CH3CH2COOH HCOOCH2CH3 CH3COOCH3
【例4】胡椒酚A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其分子组成结构的 研究中发现: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 150;A中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C)= 80.60%,w(O)=11.94%,完全燃烧后产物 只有CO2和H2O。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 内容:
解答:由于该物质为烃,则它只含碳、氢 两种元素,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 17.2 ) % = 82.8% 。则该烃中各元素原 子数(N)之比为:
C2H5是该烃的实验式,不是该烃的分子式 设该烃有n个C2H5,则
n 58 / 29 2
因此,烃的分子式为C4H10。
例2 燃烧某有机物A 1.50g,生 成 1.12LCO2(标准状况) 和0.05molH2O 。又测得A的相 对分子质量是30,求该有机物 的分子式。
合物有(
A.3种
)
B.4种 C.5种 D.6种
【解析】选B。与Na反应放出H2,说明分子中含有 —OH,其结构有以下几种:CH3CH2CH2CH2OH,
5.某有机物蒸气对H2的相对密度为23,其中C、H、O的质
量分数分别为52.17%、13.04%、34.78%。
(1)该有机物实验式为_______,分子式为_______,可 能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实验测得4.6 g该有机物和足量钠反应,标准状况下 放出气体1.12 L,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
子的不饱和度=n(C)+1若有氮原子,则在氢原子总数中减去氮原子个数,用CH 原子团代替N原子,易知N原子对不饱和度无影响。烷烃 和饱和一元醇中不饱和度=n+12n+2 =0,D正确,有机 2 n(H) ,所以B显然错误。根据 2
物分子中含有氧原子,则不予考虑。
4.分子式为C4H10O并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的有机化
一个C=C 双键 一个C=O 双键 一个脂环
一个C=C 叁键
一个苯环 一个氰基
流程示意图:
• 据试验条件和现象确定有机物的官能 3. 定性实验
团
应,说明其中含有酯基,又可与银氨溶液发生银镜反应, 说明其中含有醛基,综合上述两点可知C应为甲酸酯, 故为HCOOCH2CH3;D可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其为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规范解答】由题意知胡椒酚A中至少含有一个羟基,
A的摩尔质量M=16n/11.94%,由于M≤150,可知n
只能取1,解得M=134 g/mol,A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 134× 80.60%/12=9,氢原子数为134×(1-80.60%11.94%)/1
解析:(混)=6×4=24,Mr<24的烃只有CH4,设 烯烃的分子式为CnH2n,体积为x。 CnH2n+1.5nO2 ——n CO2+nH2O(g) V 1 1.5n n n 0.5n-1 x 5×4% (0.5n-1)x= 5×4% 14nx+16(1-x)=24 解得: n= 4 x=0.2 (CH4)=80% (C4H8)=20%
1.某有机物在O2中充分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物质的
量之比为1∶1,为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
A.该有机物分子中,C、H、O原子个数之比为1∶2∶3 B.有机物分子中C、H原子个数之比为1∶2 C.有机物中必定含氧元素 D.有机物中必定不含氧元素
【解析】选B。由有机物燃烧生成的水蒸气和CO2物质 的量之比为1∶1可知,其分子中C、H原子物质的量之 比为1∶2,即碳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2,由题中条件并
解二:根据燃烧反应方程式计算
CxHyOz+ 60 3.26g →xCO2+ 44x 4.74g H2 O ×18=9y 1.92g
60∶44x=3.26g∶4.74g x=2 60∶9y= 3.26g∶1.92g y=4 z=(60-12×2-1×4)÷16=2 分子式为C2H4O2
2. 由一种气态烷烃与一种气态烯 烃组成的混合气,对氦气的相对 密度是6,将1体积此混合气与4体 积氧气混合,装入密闭容器中, 用电火花点燃,使之充分燃烧。 若反应前后均保持120℃,测得容 器内压强比反应前增加了4%。求 混合气体中烷烃与烯烃的分子式 及各自的体积分数。
【解析】(1)n(C)∶n(H)∶n(O)=52.17% :13.04% : 34.78% ≈2∶6∶1,故实验式为C2H6O,Mr=23×2=46,分子式亦 为C2H6O,可能的结构简式有CH3CH2OH和CH3OCH3。
12 1 16
(2)该有机物能和钠反应放出氢气,故结构简式为
CH3CH2OH。 答案:(1)C2H6O (2)CH3CH2OH C2H6O CH3CH2OH CH3OCH3
12 g =60 g mol-1 , 0.2 mol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插入O原子对不饱和度没有影响
B.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去掉H原子对不饱和度没有影响 C.用CH原子团代替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N原子对有机物 分子的不饱和度没有影响 D.烷烃和饱和一元醇的不饱和度都为0
【解析】选B。有机物分子中不饱和度的计算公式:分
第三单元第二节
教学目的: 1. 掌握确定有机物元素组成和相对分子 质量、实验式的方法。 2.了解不饱和度的概念,理解不饱和度在 有机物结构确定中的作用。 3.掌握常见官能团的确定方法。 4.能通过计算和实验分析确定有机物的结 构式或结构简式。 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确定有机物结构简式的步骤和方法
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 1.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怎样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
(1)确定有机化合物的 元素组成及各元素质量分数 ; (2)测定有机化合物的
学 习 在氧 气流 中燃 烧 测二氧化碳和 水的质量
氮元素 质量分数的测定 在二 氧化 碳气 流中 燃烧 测氮气的 体积
小结 有机化合物结构的测定
1、有机化合物分子式的确定 2、有机化合物结构式的确定
(1)有机化合物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 (2)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
迁移应用 • 1、 某有机物样品3.26g, 燃烧后得到4.74gCO2和 1.92gH2O,实验测得其相 对分子质量为60,求该有 机物的分子式。
解一:先求样品中各组成元素的质量,由样品与组成元素的物质的 量之比求分子式。 由上述计算知:m(C)=1.29g, m(H)=0.213g m(O)=3.26g-1.29g-0.213g=1.75g n(样品)∶n(C)∶n(H)∶n(O) =1∶2∶4∶2 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2H4O2。
名师点拨 • 测定有机物的结构,关键步 骤是判定有机物的不饱和度 及其典型化学性质,进而确 定有机物所含的官能团及其 所处的位置。
1、怎样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官能团 以及 碳的骨架 根据 分子式 和 可以确定有机物的结构式。
学 习 目 标
根据分子式确定有机物结构式的流程 有机化合物分子式
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由相对分子质量除以最简式的式 量,即求出n值,也就求出了分子式。
3. 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1)依据气体的密度(标准状况):Mr=22.4×d (2)依据气体的相对密度(D):Mr=DA ×MA (3)依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Mr=mRT/(PV) (4)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总/n总 (5)Mr= m总
不能确定有机物中是否含有氧元素,故只有B正确。
2.某有机物X是一抗癌药物中的一种有效成分,经测定
该有机物只含C、H、O三种元素,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
为60%,氢元素质量分数为13.33%,0.2 mol该有机物的 质量为12 g,则它的分子式为( A.CH4 B.C3H8O )
C.C2H4O2D.CH2O
≈10,因此A的化学式为C9H10O。A分子的不饱和度为
5,含有一个苯环,苯环不饱和度为4,说明A中含有一 个碳碳双键,且A中不含甲基,因此双键在末端,A中 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2种,说明酚羟基和烃基在对 位上,从而可确定胡椒酚A的结构简式为
答案:(1)134 g/mol
4. 定量实验 根据乙醇的分子式和各 元素的化合价,乙醇分子 可能有两种结构: 设计实验证明乙醇分子 到底是哪种结构?
化学性质实验或 仪器分析图谱
推测化学 键类型
计算 不 饱和 度
判断官能团种 类及所处位置 分子结构
学 习 目 标
2、有机化合物分子不饱和度的计算 什么叫不饱和度? 缺氢指数 不饱和度也称 。它能为测定 分子结构提供是否有 不饱和键 或 碳环 等不 饱和结构的信息。
举例:几种官能团的不饱和度
化学键 不饱和度 1 1 1 化学键 不饱和度 2 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