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疫苗简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疫苗简介

一、免疫规划一类疫苗

(一)卡介苗(BCG)

用减毒的结核杆菌制成的活疫苗,为冻干剂型。出生24小时内上臂三角肌中部皮内注射0.1ml,对预防粟粒性结核与结核脑有较好的效果。接种2~3周后在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肿硬结,中间逐渐软化形成白色小脓疱,脓疱破溃结痂,痂脱后留下1个小疤。这是正常过程,一般持续2个月。(二)乙肝疫苗(HepB)

分重组酵母基因工程疫苗和CHO基因工程疫苗两大类。新生儿接种的剂型为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支);16 岁以下推荐5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10μgCHO乙肝疫苗;成人建议接种10μg 重组酵母乙肝疫苗或20μgCHO乙肝疫苗。各种规格均按0、1、6月免疫间隔,在上臂三角肌肌内各注射1针,5~7年后加强免疫1 针。

(三)脊髓灰质炎疫苗

目前国内使用的是口服三价糖丸剂型脊灰减毒活疫苗(OPV),初免2月龄开始服用,连续服用3剂,每次至少间隔4周,4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对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禁服糖丸剂型疫苗,可服液体疫苗。

(四)麻疹疫苗(MV)

为冻干减毒活疫苗。上臂外侧三角肌附着处皮下

0.5ml。初免年龄为8月龄,1.5~2岁加强免疫。对鸡蛋有过敏史者不得接种。

(五)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疫苗(DPT)

分为吸附百白破混合制剂(DTwP)和吸附无细胞百白破混合制剂(DTaP)。我国纳入免疫规划的是DTwP。DTaP的免疫效果与DTwP相当,免疫副反应较DTwP低,经济条件允许时建议接种DTaP。初免年龄为3月龄,连续注射3针,每次至少间隔4周,1.5~2岁时加强1针;6岁时注射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DT)。接种方法为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

0.5ml。DPT属儿童免疫制剂,成人禁用。成人可接种白喉破伤风二联疫苗,每10年加强1次。在婴儿期完成DPT基础免疫和使用DT加强者,在首次妊娠后4个月至分娩前4周注射1针破伤风类毒素(TT)即可。

(六)乙脑疫苗

分为乙脑减毒活疫苗和乙脑纯化灭活疫苗。初免年龄均为8月龄,减毒活疫苗初免仅需1剂,灭活疫苗初免需2针,间隔7~10天;两种疫苗均需在2岁加强免疫。接种方法均为上臂外侧三角肌皮下注0.5ml。

(七)流脑疫苗

分为A群流脑疫苗和A+C群流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的初免年龄为6月龄,初免2 针,间隔3 个月,分别在3、6岁加强免疫1针。A+C群流脑疫苗建议初免年龄为3周岁,

仅需1针,加强免疫在6 岁,可以替代A群流脑疫苗进行加强免疫。神经系统疾患和精神病者不得接种。

二、二类疫苗

(一)风疹疫苗

为减毒活疫苗,国内生产的疫苗用BRDⅡ株,进口疫苗用RA27/3株,均有良好的免疫原性。1周岁以上儿童在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1次。育龄期妇女在接种疫苗后3个月内应避孕,孕妇禁用。

(二)腮腺炎疫苗

为减毒活疫苗。8个月以上儿童在三角肌附着处皮下接种1次。建议在18~24月龄时接种麻疹、风疹、腮腺炎三联疫苗(MMR),4~6岁时用MMR加强免疫1次。

(三) 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Hib)

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等国已将Hib纳入免疫规划。流感嗜血杆菌的多聚糖基核糖醇磷酸盐(PRP)有抗原性,在人体中能诱导保护性抗体。根据PRP与蛋白结合的不同,分为PRP2脑膜炎奈瑟氏菌外膜蛋白结合疫苗

( PRP2OMP)、PRP2破伤风类毒素结合疫苗(PRP2TT)。不同种类疫苗、不同的初免年龄的免疫程序并不相同。2~6月龄儿童接种3剂(PRP2OMP仅需2剂),间隔1~2个月,并推荐12月龄加强1剂;7~11月龄儿童,接种2剂,间隔1个月,

并推荐次年加强1剂;12月龄以上儿童接种1剂。

(四)流感疫苗

分为灭活全病毒疫苗、裂解型疫苗与亚单位疫苗,最常见的是裂解型疫苗。成人及3岁以上儿童0.5ml;3岁以下儿童接种2次,每次0.25ml,间隔1个月。建议6~18月龄儿童及体弱、流感接触者及50岁以上的重点人群在每年的秋季或冬季前接种。

(五)甲肝疫苗

分为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需接种2次,间隔6 个月;16岁以上人群需使用成人剂型;减毒活疫苗接种1次,可在4年后加强免疫1剂。

(六)水痘疫苗

为减毒活疫苗。初免年龄为12~18个月,1~12岁接种1剂,≥13岁的易感人群需接种2剂,间隔6~10周。(七)肺炎球菌疫苗

分为肺炎球菌偶联疫苗(PCV)与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PCV推荐2~23月龄的儿童接种,PPV用于2岁以上儿童、65岁以上老人、医护工作者、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研究发现,肺炎球菌疫苗对肺炎球菌所引起的侵袭性疾病总保护率为50%~70%,接种后1~2年保护效率为60%。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所有60岁以上老年人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每隔5年加强免疫1次。

(八)狂犬病疫苗

分为地鼠肾细胞疫苗和Vero细胞疫苗。剂型有液体疫苗和冻干疫苗。暴露后免疫程序为被咬伤后在0(当天)、3、7、14、28天各接种1剂。严重咬伤者于0、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每公斤体重40IU)或免疫球蛋白(每公斤体重20IU)浸润咬伤局部和近端肌肉注射。对有职业性危险者,如兽医、狂犬病病毒实验室人员、动物饲养员等应实行暴露前免疫(未被咬伤前进行免疫),其免疫程序为在0、7、28天分别免疫3次,1年后加强1针,然后每隔1~3年加强1针。全程免疫后按程序进行加强免疫者如被咬伤可不必注射抗血清、免疫球蛋白,疫苗注射由5针降为2针(0、3天)。

(九)轮状病毒疫苗

为口服疫苗。在2月—3岁,每年一次。

(十)一类替代疫苗

1.脊灰灭活疫苗(IPV),初免2月龄开始,连续3剂,每次至少间隔4周,1.5周岁时加强免疫1次。主要用于牛乳及牛乳制品过敏者、免疫缺陷者。

2、白喉、百日咳、破伤风脊髓灰质炎、b型流感嗜血杆菌五联疫苗,该疫苗可同时预防白喉、破伤风、百日咳、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感染等五种疾病,使原本为预防这五大疾病所需要的接种针次由12针降至4针。

具体接种方式为:在儿童2、3、4或3、4、5月龄分别进行三针基础免疫,然后在18月龄再注射一针加强免疫。

补种疫苗使用原则

一、间隔时间:

28天为两种减毒活疫苗最短时间,也是同种疫苗两剂间最短时间;

14天为两种灭活疫苗或灭活与减毒接种避免医疗纠纷时间。

二、补种应用免疫程序

(一)乙肝疫苗(及时、全程)。0、1、6月,首针24小时内。补种第一、二剂间隔28天;第二、三剂大于60天以上。

(二)卡介苗。新生儿大于2500克在24小时内。补种3月内,大于3月—3岁查PPD后,阴性接种,大于4岁不予接种。

(三)脊灰。2、3、4月;4岁。OPV、IPV

(四)百白破。3、4、5月;1.5-2岁,补种|第3-4剂间隔6个月以上;5岁内使用百白破;6-11岁使用白破二联;

12岁以上使用使用成人白破。

(五)A群流脑。6-18月两剂,两剂间隔3个月。补种2007年1月1日—2008年1月1日一针剂,2008年1月1日

后均补种两针

(六)麻风(麻疹),8月。补种:麻风为2007年12月1日以后儿童,麻疹为所有儿童。

(七)麻腮风(麻疹),1.5-2岁。补种:麻腮风为2007年1月1日以后儿童,麻疹为所有儿童;与麻风间隔6个月以上。

(八)减毒乙脑,8月,2岁。两针间隔8个月。补种:2006年7月1日-2007年11月1日1针剂;2007年11月1日以后出生2针剂。

(九)减毒甲肝,1.5岁。补种:2007年1月1日以后出生。

(十)A+C流脑,3岁、6岁;接种第一针与第二针A群流脑间隔1年以上,接种第二针要与第一针间隔3年以上。补种:2002年7月1日—2005年7月1日1针剂;2005年7月1日以后出生2针剂。

(十一)白破二联。6岁。补种11岁

三、免疫程序原则

(一)起始年龄不能提前,提前则为不合格接种,需要进行补种;

(二)卡介苗、脊灰(1-3)、百白破(1-3)、麻风(麻疹)、乙肝、乙脑(1)合格接种12月内完成,甲肝合格接种24月内;

(三)乙肝、卡介苗、麻风(麻疹)、麻腮风(麻疹)及时接种率要达90%;

(四)免疫球蛋白一般不与减毒活疫苗同时接种,用免疫球蛋白后28天后可接种减毒活疫苗,接种减毒活疫苗后14后可用免疫球蛋白;

(五)早产儿,要种疫苗,低于2500克只接种乙肝;(六)免疫损害者不接种活疫苗,白血病于化疗停后3月可接种活疫苗;

(七)灭活疫苗对孕妇、新生儿是安全的;

(八)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1)、暂缓接种卡介苗、脊灰,儿童确诊阴性则接种,阳性则不种;(2)、有症状者,不接种麻疹相关疫苗,无症状则接种;(3)、可接种乙肝、百白破、A群和A+C流脑、白破等灭活疫苗;(4)、不予接种减毒乙脑和甲肝

(九)只需要补种所缺会次,不是全部重新补种;

(十)程序—方案—指导原则—疫苗说明书。

(十一)一类疫苗优先接种原则,二类疫苗告之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