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某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方案(最新)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的需求,需要实施全面的调整和转型。
下面,就针对我国当前农业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调整方案。
一、调整现有农业产业结构,推进现代农业在现有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存在的基础上,应大力推进现代化的农业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中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传统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资源利用效率低、农民收入水平下降等,需要借助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等手段推进现代化农业的建设。
此外,还应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外来投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积极整合龙头企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二、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培育新型农业产业在现代化农业产业结构建设的基础上,应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培育新型农业产业。
推动农业产业的创新,扶持“互联网+农业”、“休闲农业”、“特色农业”等新兴农业产业,培育和壮大适应当前经济形势的新型农业产业,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此外,还应发挥优势农产品带动农业产业升级和城乡规划发展的作用,使得农业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和美好的角色。
三、拓宽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效益为拓宽产业链、提升农业产业效益,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开展科技创新工程,优化农业技术和生产的结构,促进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提升。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为农产品的质量提供保障,提升农业产业的整体效益。
以上就是对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方案,建议在实施方案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工作的引导和协调,大力促进优良农业资源的整合和运用以及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打造更为丰富多彩、可持续发展的农业产业格局。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依托资源优势,紧盯市场需求,围绕品质提升,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指导各县(区)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进种植业高质量发展,特制定种植业结构调整意见:一、总体要求(一)调整思路。
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现代农业发展目标,落实“以水定产、以水定地”,实施种植结构调整优化行动和良种选育推广行动,大力推进“五优四调四化”,以优质粮食、现代畜牧、瓜菜、苹果、葡萄等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调优种养结构,调大经营规模,调强加工能力,调长产业链条,统筹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标准化、经营规模化、发展产业化,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推动种植业高质量发展。
(二)调整原则。
突出效益优先。
调减过剩、低效作物种植,增加短缺、高效作物种植,大力发展青贮玉米、设施蔬菜、苹果、葡萄等高效作物。
突出市场主体。
遵循市场规律,尊重农民意愿,调动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
突出科技引领。
充分发挥人才和技术的作用,以科技创新为内生动力,加快实现种植业调整由要素投入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变。
突出绿色发展。
以绿色发展为方向,大力推行绿色生产和清洁生产,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构建绿色发展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提升种植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突出融合发展。
按照为养而种、为加而种、为销而种,做到产销衔接,种养结合,协同推进,鼓励因地制宜,从产业链、供应链统筹谋划种植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突出以水调结构。
坚持以水定地、以水定产、以水定规模,灌区持续压减高耗水作物;旱作区大力实施节水措施,发展节水高效特色农业。
(三)调整目标。
坚持“亩均论英雄”,什么挣钱种什么,什么产业效益高就发展什么,加大结构调整,扩大种植青贮玉米、冷凉蔬菜、设施蔬菜、苹果、葡萄等高效作物种植,优化粮经饲结构,让有限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粮经饲比重调整到57:28:15。
重点调优玉米种植面积,增加青贮玉米、蔬菜、小杂粮、优质苜蓿等特色作物面积,种植业质量效益进一步提高,推动现代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
种植业结构调整指导意见面对不利的天气、水情形势,要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推进优质粮食、蔬菜产业现代化建设,有效提高种植业供给水平、供给质量。
现就种植业结构调整提出如下指导意见:一、总体思路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围绕特色产业发展重点,以农产品市场需求和水资源有效利用为导向,按照稳粮、优经、扩饲的目标,从生产端、供给侧发力,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品种结构、区域结构。
以重大项目为支撑,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提升耕地质量和现代农业装备水平。
集成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提升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能力和水平,稳定粮食产能,提升蔬菜效益,推进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
二、主要目标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150万亩以上,总产量保持在360万吨以上;瓜菜面积稳定在300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680万吨以上;农作物制(繁)种面积达到60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2%;覆膜保墒旱作节水面积达到150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6万亩。
三、主要任务(一)调优种植结构,稳定粮食产能。
进一步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加快建设优质粮食优势产区,挖掘粮食增产潜能。
恢复小麦,面积达到190万亩左右,重点抓好冬小麦免费供种,春小麦提纯复壮和原良种生产基地建设,麦后复种模式示范推广。
提升水稻,面积100万亩左右,发挥龙头企业带动引领作用,联合农户创建“品种优、技术优、管理优、品质优、价格优”的五优基地10万亩,连接产业链,构建利益链,完善服务链,培育新的增长点。
优化玉米种植结构,调减籽粒玉米,扩大粮饲兼用、青贮玉米、鲜食玉米、制种玉米,面积430万亩左右。
稳定马铃薯,面积260万亩左右,建设一级种薯基地10万亩,推广主食化专用品种3万亩。
依据区域优势建设杂粮基地,培育“杂粮产业,面积150万亩左右。
(二)调优品种结构,提升蔬菜效益。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方案
农业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推进方案为加快推动全市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农村经济提速转型升级、又好又快发展,现结合实际,提出如下推进方案。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我市立足资源优势,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1242万亩,粮食总产量375万吨。
人均粮食产量582公斤。
蔬菜总产量490万吨,人均749公斤。
牛羊肉总产量24.5万吨,人均占有量38公斤,远高于全省人均8公斤。
鲜奶总产146万吨,人均231公斤,是全省平均人均占有量的8倍。
二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全市农业总产值385亿元,其中种植业240.4亿元,占62.4%;畜牧业105.7亿元,占27.5%;林业9.8亿元,占2.5%,渔业13.4亿元,占3.5%,服务业15.8亿元,占4.1%。
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及服务业产值比例由2010年的63.9:26.8:2.8:2.6:3.9调整为62.4:27.5:2.5:3.5:4.1。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320亿元。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与农业总产值比例调整为的0.85:1。
三是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升。
实施了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作物”品种更新工程,葡萄、苹果、粮食、畜禽、水产良种化率分别达到95%、90%、89%、75%、65%。
启动了“马铃薯脱du种薯三级繁育体系建设”,马铃薯良种化率、脱du化率分别达到70%、50%。
引进酿酒葡萄优新品种16个,建立采穗圃6000亩。
测土配方施肥、覆膜保墒旱作节水农业、稻蟹生态养殖、保护性耕作等适用技术全面推广,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农业综合机械化率达到61%。
四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有效改善。
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了灌区续建配套、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扬黄灌区节水改造等一批重点项目,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0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28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350万亩,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是指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农作物和养殖业的种植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方案的主要内容:1. 引导农民转变种植观念: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技培训,引导农民转变传统的种植观念,提倡科学种植、高效种植和生态种植。
2. 调整农作物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生态环境条件,逐步减少传统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适度增加经济效益较高的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
例如,发展优质绿茶、高山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和发展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
3. 推广新品种和农业技术:加大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力度,培育适应气候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提高作物抗病虫害和适应能力。
同时,推广先进的种植技术,如精准农业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温室种植技术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4. 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改善农田灌溉条件,提高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加强农业机械化水平建设,提高农民劳动效率;改善农产品加工和储运设施,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5. 加强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生产、流通和销售的信息化平台,加强农业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工作,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6.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推广的投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贷款和财政补贴等金融和政策支持,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7. 加强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加强农民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水平,增强农民创业和创新能力,促进农业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
通过以上一系列的措施,能够有效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农业现代化。
8. 推动农村产业转移和农业综合开发: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村产业转移,发展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观光等多元化农业经营模式,提高农村产业增加值和就业水平。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最新)
种植业项目实施方案(精选10篇)为贯彻落实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关于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要求,促进中医药产业快速发展,扭转中药材种植生产发展缓慢,规模有限的局面。
技术开发部根据医院实际,结合人类崇尚自然,回归自然的追求,在中草药绿化种植项目上,以弘扬民族文化,推广北药开发和健康理念的同时,将中草药种植形成产业化。
满足医院中草药资源需求的同时,为区域地方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利用国家扶持和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历史机遇,实施北药种植开发项目,推广中药材区域化、规模化、规范化种植技术,探索“医院、科技、信息、园区、制剂应用”一体化的经营模式。
实现中药资源依托型向导向型转化的目的。
二、项目优势及现状1、医院中草药种植项目初步计划与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因其具备中草药种植的资源优势、地理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优势,目前已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北药”道地药材,而且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种植前景广阔。
2、医院拥有带动实施本项目的中药制剂室,目前应用于临床的协定处方百余种,自制品种200余种。
已形成了以黄芪、刺五加、桔梗、丹参、满山红、苦参为主要原料的抗炎、抗毒、抗衰老等系列产品。
可充分利用种植园区的药材进行优质及特色产品的开发。
3、医院具备中医药人才优势。
关于中草药的种植医院有专业的中药学技术人员和强大的中药制剂研发队伍,是药材的初加工和新的制剂产品研发的基础保障。
通过中草药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充分利用医院的种植开发、产品研发及销售为一体的整合优势,提高研发制剂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竞争优势,加快中药现代化进程。
三、项目总体发展目标按照国家GAP(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要求,依托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药材种植的自然条件基础和区位优势,通过分步实施,结合实际情况发展中药材种植,形成高产的规范化种植园区和绿色种植研发的示范园区。
满足医院临床和中药制剂的生产需要。
四、项目的实施方式1、充分利用泰来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中药材栽培和研究开发技术,以及提供的种植场地和日常管理。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
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4.11•【文号】农农发〔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4.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农业部关于印发《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的通知农农发〔201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农机、畜牧、农垦局(厅、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1号)精神,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农业部编制了《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现予以印发。
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农业部2016年4月11日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规划(2016-2020年)种植业是农业的重要基础,粮棉油糖菜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
“十二五”时期,我国粮食连年增产,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大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全面提高发展质量,全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特制定本规划。
本规划调整的主要作物为粮食、棉花、油料、糖料、蔬菜及饲草作物,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紧迫性“十二五”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有力促进了粮食和种植业持续稳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农业生产能力稳步提升。
粮食产量连续五年超过5.5亿吨,连续三年超过6亿吨,综合生产能力超过5.5亿吨。
同时,果菜茶等园艺作物稳定发展,棉油糖等工业原料作物单产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4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一、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农村经济的支柱,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结构不合理,农产品结构短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放缓;农业生产方式粗放,资源利用率不高。
因此,有必要制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升农业经济效益。
二、调整目标1.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实现农产品供应的多样化和优质化。
2.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产品优质高效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推进农业产业绿色发展,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升农业的竞争力。
4.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发展支撑能力,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三、调整措施1.优化农业生产结构(1)坚持粮食安全为基础,推进绿色稻谷、小麦等农作物的高产高效种植。
(2)优化农产品结构,促进畜牧业、水果种植、蔬菜生产等多元化发展。
(3)推动农村特色产业发展,培育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合理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
(4)加强农业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2.推进农业科技创新(1)加大科技投入,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学研用”结合,提高农业技术水平。
(2)加强新品种研发和推广,提升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3)推广农业智能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4)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高农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3.促进农业绿色发展(1)加强农业环境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2)推动农药和化肥使用的减量化、绿色化,提高农产品安全性和品质。
(3)加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高农业生产的资源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旱、排涝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4.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推进农村社会化服务(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条件。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改革实施方案
吉林省种植业结构改革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吉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种植业是其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长期以来,吉林省的种植业结构存在一些问题,面临着产业布局不合理、品种结构单一、效益不高等挑战。
为了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推动吉林省种植业的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制定本实施方案。
二、总体目标1. 调整种植业布局,构建多元化和良性互动的产业链条;2. 提升种植业绿色发展水平,加强生态环境保护;3.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4. 实施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升种植业的核心竞争力;5. 建设现代化种植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民增收致富。
三、重点任务1. 调整产业结构(1)推动农作物结构调整。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逐步减少传统大宗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发展粮食特色产业和优势农产品。
(2)发展特色经济作物。
加大特色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如中药材、食用菌、茶叶等,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发展绿色有机农业。
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模式,加强有机农产品认证建设,提高农业生产环境质量。
2.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1)加强科技引导。
加大科技投入,支持科研机构和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2)推广高效节水技术。
开展节水灌溉示范推广,提升农业用水效率。
(3)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水平。
3. 强化农业农村环境保护(1)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完善农田排水、灌溉和水源工程,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2)推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农田环境保护工程。
(3)推广农业生态修复技术。
加强湿地保护和修复工作,促进农田生态恢复。
4. 健全农产品推广营销体系(1)加强品牌建设。
推动农产品认证工作,打造一批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发展电商和网络营销。
借助互联网和电子商务平台,拓展农产品的销售渠道。
(3)加强农产品流通监管。
产业结构调整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
产业结构调整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一、背景和意义中药材种植作为传统中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护和发展中药文化,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传统中药材种植存在一些问题,如品种单一、管理不规范等,产业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为此,制定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通过实施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推动中药材种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质量,促进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 原则:- 科学性原则:依据科学技术和市场需求,确定中药材品种及种植标准;- 先进性原则:倡导采用现代农业技术手段,提高产业效益和竞争力;- 可行性原则:稳定农民种植意愿,提高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生态环保原则: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
三、实施方案1. 增加中药材新品种:- 引进国外先进的中药材品种,推动中药材种植的多样性化和市场适应性;- 鼓励中药材新品种的选育和繁育,提高品质和产量。
2. 优化中药材种植技术:- 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和设施,提高中药材的产量和质量;- 引进先进的种植管理方法,加强中药材的管理和防控能力。
3. 建立中药材品牌:- 强化中药材的品牌建设,提升中药材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 建设中药材认证体系,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性。
4. 加强培训和宣传:- 开展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提升种植户技术水平;- 加强中药材种植宣传,提高消费者对中药材的认知和信任。
5. 支持政策措施:- 减免中药材种植企业的税收,降低种植成本;- 鼓励合作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中药材种植,提高种植规模。
四、实施效果评估制定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后,应制定相应的评估指标,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评估指标可包括中药材种植面积、品种多样性、产量增长、农民收入增加等,通过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实施方案。
五、总结和展望通过实施中药材种植实施方案,将能够促进中药材种植产业的结构调整和提升,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质量,推动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结构调整
种植业结构调整种植业结构调整是指根据市场需求、资源禀赋和国家政策的变化,重新调整和优化种植业的品种结构、区域布局和生产方式,以提高种植业的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1.市场需求的变化: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人们对农产品的品质、安全和营养价值的要求越来越高,消费结构也逐渐向高品质、高附加值的农产品转变,因此,种植业需要调整品种结构,提供更符合市场需求的农产品。
2.资源禀赋的限制:地理环境、水资源、土壤条件等方面的禀赋差异导致不同地区的适宜种植品种和产量不同,种植业结构调整可以充分发挥各地资源的优势,实现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3.国家政策的导向:国家农业政策的变化对种植业结构调整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国家推出一系列的农业支持政策和优惠政策,为种植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政策环境。
二、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1.优化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适度减少传统农作物的种植面积,增加优质特色农产品的种植面积,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2.调整区域布局:根据区域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适度调整农作物的种植区域,发展适宜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实现区域间农业的互补优势,提高农产品的供给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3.提高生产方式: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实现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三、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具体举措:1.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强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的深度融合,提高农作物的品种质量和产量。
2.优化土地资源配置:通过土地流转、土地整治等政策措施,调整土地资源布局,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农产品的产量。
3.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农业保险制度,为农业生产提供风险保障,减少农业生产的风险,提高种植业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4.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大农产品加工业的投资力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
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海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2.05•【字号】北政发〔2023〕3号•【施行日期】2023.0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总类综合规定正文北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涠洲岛旅游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园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现将《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2023年2月5日北海市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施方案(2022—2025年)为适应新发展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优化我市农林牧渔业结构,解决农业发展结构性问题,推动实现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重要讲话精神,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在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前提下,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按照“做优种植业、做大畜牧业、做强渔业、发展特色林业”总体思路,以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园、打造农业产业强镇和特色产业集群为抓手,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服务好、带动好小农户发展,实现联农带农,推动产业全链条升级,进一步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二、总体目标到2025年,全市农业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重要农产品保障能力稳步提升,农林牧渔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500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148.2亿元,年均增长9.2%。
——种植业产值达130.7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39.5亿元,年均增长9.4%,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25.9%提升到26.1%;——林业产值达11.3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4.7亿元,年均增长14.5%,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1.9%提升到2.3%;——畜牧业产值达102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65亿元,年均增长28.8%,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10.5%提升到20.4%;——渔业产值达228.7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23.2亿元,年均增长2.4%,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由2021年的58.4%调整为45.7%;——辅助性活动产值达27.3亿元,较2021年新增产值15.8亿元,年均增长24.1%,在农林牧渔业的占比从2021年的3.3%提升到5.5%。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范例(四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范例一、背景分析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收入增长的重要支柱。
然而,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业产业结构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包括农产品供大于求、农业投入效益不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
因此,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是必然的选择。
二、调整目标1. 实现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2.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增强农民的创新创业能力。
4.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产品自给率。
三、调整措施1.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加强农业产业技术研究和示范,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全面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增加对农业科技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和转化,促进农业科技和经济的深度融合。
2.优化农产品结构布局。
根据市场需求和资源禀赋,调整农产品结构布局,逐步减少低附加值农产品的产量,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的种植和养殖规模。
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鼓励农民合作社和企业参与农产品销售,拓宽农产品的市场渠道。
3.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
构建农业产业链,促进农产品的深加工和价值链延伸。
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深加工业和农业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平台。
加强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的信誉度和品牌价值,拓展农产品的市场份额。
4.加强农民技能培训和创业教育。
建立完善的农民技能培训体系,提供多样化的培训课程和实践机会,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鼓励农民参与创业教育,培养农民的创新意识和市场经营能力。
加强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宣传和政策解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5.加强农业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加强农业资源保护和环境治理工作,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营养价值。
加大对农田水利和农业机械化的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稳定性。
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农产品安全和合格。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方案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对高品质生活需求的提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探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方案。
一、国家政策的引导作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支撑,国家政策的引导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宏观调控、资金扶持等方式,引导农民逐步转型升级,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农业科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核心驱动力。
政府应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鼓励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培育新的农业产业,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三、加强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企业化经营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手段。
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农民组织成农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形式,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水平,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效益的提升。
四、推进农产品品质提升农产品的品质提升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内容。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监管的力度,提高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推动农产品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逐步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建设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路径。
政府应加大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支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农产品,通过品牌效应和溢出效应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六、优化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产品的流通体系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环节。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引导,完善农产品市场、物流配送、冷链运输等环节,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和质量安全,实现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与调整。
七、加强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的市场营销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推动力。
政府应加强对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农民市场意识和营销能力,推动农产品走向市场,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八、拓宽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农产品的多元化开发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的重要方向。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样本(5篇)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样本一、背景分析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当前农业发展中的一项关键任务,其目的在于优化农业产业布局,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并推动农业向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
在经济转型与农村改革的宏观背景下,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已成为解决农业领域存在问题、实现农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然而,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包括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善、资源利用效率低下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等。
因此,制定并实施科学合理的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对于促进农业发展、提升农民收入及实现农村全面振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二、目标设定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定了以下具体目标:一是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多元化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完善农业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销售,提升农业产业综合效益;三是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农田产量和农作物综合效益;四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合规,提升消费者信心。
三、方案内容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提出以下具体方案内容:1.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鼓励农民根据地区优势培育特色农产品,如高山茶叶、有机蔬菜、优质水果等,以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积极引导农民转向新兴农业产业,如农村旅游、农产品加工、农业科技服务等,为农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加大农业装备投入,推进农业机械化、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完善农业产业链条(1)建设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优化农产品流通渠道,缩短流通时间,提高保鲜度和品质。
(2)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同时,建设农产品加工园区,提供标准化加工设备和技术支持。
(3)拓展农产品市场渠道,加强与大型超市、电商平台等的合作,提升农产品销售额和市场占有率。
3. 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1)加大对农田的改良和建设力度,提高土壤肥力和种植能力。
同时,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合理轮作,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优化种植结构措施
优化种植结构措施简介优化种植结构是农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优化种植结构措施,以及它们的优势和操作方法。
循环种植循环种植是一种通过轮作和间作的方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减少土地养分的流失。
常见的循环种植方式包括农田耕作、果树轮作和套种等。
循环种植的优势在于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并降低土壤的病虫害风险。
通过合理的轮作安排,不同作物之间可以相互促进生长,并且能够保持土壤中的养分平衡。
此外,循环种植还可以增加农田的经济效益,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操作循环种植措施时,应根据不同的地区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合的作物进行轮作。
同时,在土地利用率不高的情况下,还可以采用套种的方式,将不同生长周期的作物同时种植在同一块土地上,从而实现更高的产出。
精准施肥精准施肥是指根据土壤的营养状况和作物的需求,对农田进行科学合理的肥料施用。
通过准确计算和调整施肥量,可以避免过量施肥和欠量施肥的问题,提高施肥效果。
精准施肥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过量施肥不仅会造成土壤的污染,还会导致农作物无法充分吸收养分,造成资源的浪费。
而欠量施肥则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减少产量。
在进行精准施肥时,首先需要通过土壤检测确定土壤的养分含量,然后根据作物的需求进行施肥方案的制定。
可以通过计算施肥量和合理选择肥料的方式来实现精准施肥。
此外,还可以结合农田的灌溉管理,控制施肥的时间和方法,提高施肥效果。
引进新品种引进新品种是一种通过引进适应性强、抗病虫害能力强的作物品种来优化种植结构的措施。
新品种的引进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的收入。
引进新品种的优势在于可以适应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并且能够抵御病虫害的侵袭。
新品种通常具有更好的生长特性和抗逆能力,能够适应多种环境条件下的生长。
此外,新品种还可以根据市场需求进行选择,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首先,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基础设施是农业生产的物质保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修建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水利效益;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装备,提升农业生产力。
其次,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农业种植结构调整需要从扩大粮食种植,增加农产品供给,减少对进口农产品的依赖等方面入手。
发展经济作物和特色农产品,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环节,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第三,推进农牧业一体化发展。
农牧业一体化发展可以提高土地综合利用率,增加农民收入。
在推进农牧业一体化发展方面,可以鼓励农民发展农牧业综合经营,提供相应的扶持政策和金融支持;加强农牧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推动农牧业产业链的延伸,促进农产品的加工和销售。
第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亟待解决。
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应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改善农田水质,保护农田生态系统,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第五,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在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可以引进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模式,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农业竞争力。
同时,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鼓励农民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
最后,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
政府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重要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政府需要制定有关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的政策,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科技创新的投入,提供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和扶持。
综上所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全面振兴的必经之路。
在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时,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推进农牧业一体化发展、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同时加强政府引导和支持,以推动我国农业产业的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
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实施方案一、背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要求,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传统的种植业结构以常规粮食作物为主,种植业的单一结构导致土地资源利用不充分,产出效益较低。
因此,为了提高农民收入和农业生产效益,需要对种植业结构进行优化调整。
二、目标1.实现农田土地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提高土地的综合效益;2.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3.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
三、实施方案1.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产业化项目,并进行必要的政策支持。
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
通过增加农产品的加工环节,延长农产品的生命周期,提高附加值。
2.扩大种植业规模鼓励农民集中种植某种农作物,形成规模效应。
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3.引导农民转变种植方式引导农民从传统的农作物种植转向绿色、有机的种植方式。
提倡使用环保农药和有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认证和宣传,提高绿色农产品的市场认可度。
4.优化种植品种结构根据市场需求和农业资源条件,优化种植品种结构。
发展适宜地区的优势农作物,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鼓励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6.建立农产品市场监管体系加强对农产品市场的监管,严格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建立农产品追溯和标识体系,加强对农产品流通环节的监管。
鼓励农民组织开展集中销售和电子商务销售,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7.为种植者提供技术和经验支持提供种植技术培训和推广,帮助种植者提高种植技能和管理水平。
开展示范示教,引导种植者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四、实施路径1.政府支持政府加大对种植业结构优化调整的支持力度,提供财政资金和政策扶持。
设立产业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科技创新。
制定有利于种植结构优化调整的政策,鼓励农民参与种植结构调整。
2.组织协调加强各级农业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形成合力。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为了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和提高农业效益,我国提出了一系列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
首先,要加大对高效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劳动力成本,实现农民增收。
同时,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素质和技术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方式。
其次,要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提质增效。
通过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合作社,引导农民加入到现代农业生产大军中。
同时,推动农业与农村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要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畜牧业发展模式。
在农作物方面,要加大优质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减少高耗水和低附加值作物的种植面积。
同时,要促进畜禽养殖业的规模化、标准化和生态化发展,提高畜牧业的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最后,要保护和优化农业生态环境,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
通过推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农业生态补偿政策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措施,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环境可持续性发展。
总的来说,农业生产结构调整方案是当前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只有通过不断优化升级农业生产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向现代化、生态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实现农民增收、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希望各级政府和农业主管部门能够认真贯彻落实这些方案,为我国农业的发展开辟新的道路和前景。
农业结构调整方案
农业结构调整方案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农业结构调整成为了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农业结构调整方案。
一、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农业基础设施是保证农业生产和发展的基础,因此提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首要任务。
重点包括:1.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灌溉效率。
2. 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减少运输成本。
3.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减轻农民体力劳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二、加强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
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 调整种植结构,推动农业向高效、高附加值农产品转变。
鼓励发展种植、养殖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2. 加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培育一批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附加值,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优化供求关系,提高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保障农民利益。
三、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与发展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支撑。
以下是几个方面的内容:1. 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鼓励科技企业与农业生产企业合作,推动科技成果向农业领域转化。
2. 推广优质高产农作物品种和高效养殖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 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咨询和信息共享平台,帮助农民提高生产管理水平。
四、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结构调整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以下是几个方面的措施:1. 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农田秸秆综合利用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 推动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保护农田生态环境。
3.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和植被覆盖管理,防止水土流失和荒漠化。
综上所述,农业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革供给侧结构,推动科技创新和保护生态环境。
只有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年某区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实施方案(最新)
为进一步优化我区农业种植结构,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促进农业绿色转型振兴,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挖掘农民增收潜力,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结合我区农业种植结构实际现状,特制定X年X区种植业调整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立足长X生态资源优势,推进长X生态效益型特色农业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品牌化发展,大力实施绿色兴农,特色富农,品牌强农。
推进长X现代特色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村经济绿色转型发展,走出有一条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突出释放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策扶持,市场导向。
继续加大特色种植结构奖补力度,做好特色优势作物与籽粒玉米种植政策补贴的增减文章。
积极引导农民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强化市场信息对接,生产适销对路的特色农产品。
(二)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突出区域优势和特色,坚持“宜药则药,宜菌则菌,宜果则果”的原则,推进传统粗放型农业向生态效益型农业转变,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特色农业发展新格局。
(三)鼓励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原则。
鼓励社会工商资本、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入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
推进现代化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和劳务性收入。
鼓励村集体对农村无劳动能力和空巢老人农民的土地进行集中托管、组织有效的经营管理。
(四)坚持绿色发展原则。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鼓励经营主体选择少施化肥增施有机肥、少用农药的特色作物。
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转化,充分利用手机定位系统开展网上咨询施肥,发放施肥卡等手段,激励农民科学施用肥料。
三、调整重点区域
围绕“三河两线一水源”进行重点布局调整。
三河即鸭绿江发源地支流石人河、大阳岔河及其骨干支流、松花江发源地支流汤河两岸100米内区域;两线即铁路、公路沿线50米内区域;一水源即X城区协力老鹰沟水源地沿线100米内区域。
其他调整区域政策按照《X 市X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年X区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奖补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52号)执行。
四、奖补方式及标准
(一)对该区域内发展种植结构调整的经营主体(除大豆种植者外),每亩补贴200元。
(二)对该区域内大豆种植经营主体除享受国家补贴外每亩再补贴50元。
(三)对该区域内参与土地流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除获得土地流转收益外,政府每亩补贴100元。
(四)根据《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全市备春耕生产工作有关问题的紧急通知》(X政办明电〔X〕6号)文件取消玉米种植补贴。
(五)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个人出资参与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的农户,除享受正常政策外,一事一议可再给予奖补。
五、奖补申报流程
奖补申报流程为个人申请,镇村踏查,镇级审核,村镇两级公示,县级汇总。
汇总后由区种植结构调整领导小组审定,审定后由区财政局通过一卡通统一发放奖补资金。
奖补申请材料包括:申请表、踏查表、审核表、GPS测绘图、村镇两级公示照片、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村级对土地合法性的有效证明。
申报时限于X年8月31日截止,逾期不予受理,后果自负。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区政府已于2017年成立农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领导小组。
各镇(街)主要领导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亲自抓。
成立镇级农业调整优化种植结构调整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开展此项工作。
(二)强化工作落实。
各镇(街)要对“三河两线一水源”区域内土地情况做好系统调查摸底,要掌握地块亩数、地块承包人及地块
种植结构调整意向。
要建立种植结构调整台帐,并自行确立今年种植结构调整的保底任务和奋斗目标。
(三)加大宣传力度。
各镇(街)要高度重视宣传此项工作。
利用村民代表大会、村小组会议宣传此项工作,并将本方案在村委会显著位置进行公示宣传,调动广大种植大户、新型经营主体的种植热情,让此项工作真正做到深入到户,家喻户晓。
(四)强化技术指导。
要充分利用今冬明春开展种植业技术培训,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科技大集,聘请农业专家授课,鼓励农民在冬闲时期积累种植业、特产业知识,为X年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五)强化考核机制。
要对本年度调整优化种植结构工作对各镇(街)进行专项考核,将工作完成情况、工作效率、工作状态、完成质量给予赋分,纳入绩效考核内容。
(六)强化督导问责。
在种植结构调整工作中对于申报材料弄虚作假、漏报、瞒报,工作不负责任等行为,将依纪依规给予严肃处理。
对涉嫌刑事犯罪的行为将移交相关部门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