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引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3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正文】⒈引言⑴背景(在这一部分,对土壤污染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包括污染程度、影响范围和现有防治措施的不足等内容)⑵目的(明确制定此工作方案的目的,例如提出针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治措施,确保土壤质量改善并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危害)⑶研究范围(界定本工作方案所涵盖的地域范围和研究的内容,例如特定地区或特定类型的土壤污染)⒉现状分析⑴土壤污染类型(主要的土壤污染类型,如重金属、有机物、农药等)⑵污染源及扩散途径(说明主要的土壤污染源和其扩散途径,包括工业排放、农药使用、垃圾填埋等)⑶污染物的危害及影响(具体造成土壤污染的主要物质及其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例如导致地下水污染、影响农作物生长等)⒊防治措施⑴治理技术及方法(介绍针对各类土壤污染的治理技术和方法,如生物修复、化学处理、物理隔离等)⑵治理方案(根据具体地区和污染程度,制定相应的土壤污染治理方案,包括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时间安排)⑶预防策略(提出针对土壤污染的预防策略,包括建立严格的排污标准、加强监测和检测等)⒋资金及保障措施⑴预算(列出实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所需的经费预算,包括工程费用、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⑵资金筹措(说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资金来源,包括拨款、企事业单位投入等)⑶保障措施(阐述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措施,如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力度等)⒌附件(列出本文档所涉及的附件,如调查报告、实施方案等)【法律名词及注释】(在这一部分,对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进行注释解释,确保读者对相关法规政策的理解)。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任务目 标、时间节点和具体措施,
确保工作有序推进。
设立专项资金,保障工作小组 的运作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
开展。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宣传教育
01
制作宣传资料,包括海报、宣传册等,张贴、发放至重点区域 和目标人群。
02
开展专题讲座、研讨会等活动,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危害的认
识和防治意识。
利用媒体资源,发布宣传信息,扩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社会
鼓励使用有机肥料和生物农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 促进农业废弃物的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土壤污染源的产生。
04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
成立由环保、农业、国土资源 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小组, 明确责任分工,加强跨部门协
调配合。
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污染源复杂、难以精准监 测和治理;部分地区土壤污染严重,修复难度大;以及防治工作资金不足、技术手段有限 等。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 完善法规与政策:继续完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明确责任主体,强化监管执法 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同时,制定更加科学的政策措施,引导企 业和农民积极参与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积极参与国际土壤污染防治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 理经验。
建立考核评价和奖惩机制
制定考核评价办法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考核评价办法,明确考核指标和评价标准 。
实施奖惩措施
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地区或单位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地区或单位 进行问责和惩罚。
加强社会监督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加强社会监督,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深入 开展。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 引言土壤污染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
污染土壤不仅会危害人类健康,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制定一套科学的工作方案非常必要。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综合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指导相关部门和企业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中的实践。
2. 目标与原则本工作方案的目标是通过综合的措施,减少土壤污染的发生和扩散,并加强土壤修复和保护。
具体原则如下: - 科学性:依据科学研究和专业知识,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 综合性:采用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土壤污染。
- 预防为主:通过加强监测和管控,尽量防止污染的发生。
- 依法治理:严格执行相关土壤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加大违法行为打击力度。
3. 防治措施3.1. 源头控制源头控制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关键环节。
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企业排放管理:加强对企业的排污许可证管理,强化排污排放的监测和控制,限制污染物的排放浓度和总量。
- 农业农村污染防控:加强农药、化肥、畜禽养殖等农业活动的管理,推广绿色农业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模式。
- 城市污染防控:加强城市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工业废弃物处理等环节的管理和监控,减少污染物进入土壤的机会。
3.2. 监测与评估定期进行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评估,能够及时发现土壤污染情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建立土壤监测网络:在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建立土壤监测点,定期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污染物分析检测。
- 制定土壤评价标准: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制定土壤质量评价指标,评估土壤的质量状况。
3.3. 土壤修复与保护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壤进行修复和保护,是防治土壤污染的重要环节。
相关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 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加强对土壤修复技术的研发,探索适用于不同类型污染的修复方法,并在实际应用中验证其效果。
- 重点区域治理:针对重点区域的土壤污染问题,开展重点治理工作,集中资源进行修复和保护。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最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的确加大土壤污染防治力度,逐渐改良土壤环境质量,依据《国务院对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x 发〔 x〕31 号),联合我区实质,拟订本工作方案。
一、整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 x 和 xx、x、x、x 全会精神,依照“五位一体”整体布局和“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坚固建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仔细落实上司党委、政府决议部署,立足我区区情和绿色发展战略,着眼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改良土壤环境质量为中心,以保障农产质量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突出要点地区、行业和污染物,实行分类型、分用途、分阶段治理,严控新增污染、逐渐减少存量,形成政府主导、公司担责、民众参加、社会监察的土壤污染防治系统,促使土壤资源永续利用,努力建设生态叶集、美好叶集。
(一)工作目标到x 年,全区土壤污染加重趋向获得初步截止,土壤环境质量整体保持稳固,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获得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获得基本管控。
到x 年,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获得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获得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良,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主要指标到 x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 ,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 90% 以上。
到 x 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6% 以上,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6% 以上。
二、主要任务(一)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1.展开土壤环境质量详查。
依据国家、省和市有关规定,联合实质,在整合现有有关土壤检查数据和充足认识各地土地利用状况的基础上,以农用地和有色金属矿挑选、化工、制药等要点行业和危险废物处理公司用地为要点,以污染地块和疑似污染地块为要点检核对象,科学拟订全区详查整体方案, x 年启动全区土壤污染状况详查;x年末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散布及其对农产质量量的影响; x 年末前,掌握已封闭搬家的要点行业公司用地土壤污染状况,x年末前,掌握要点行业公司用地中的污染地块散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成立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按期检查制度,每10 年展开 1 次。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土壤污染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为了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制定并实施科学有效的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是一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立法与政策制定:1.制定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明确责任分工和监管机制。
2.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合作,形成多部门合作、互相协调、互相配合的工作机制。
二、污染源控制与防治:1.加强农业生产、畜禽养殖和工业生产等关键行业的环境监管,实施污染源排查与整治。
2.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土壤污染的认知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三、土壤修复与治理:1.实施土壤修复项目,根据实际情况开展土壤修复技术研究和示范工作。
2.推进农业有机肥料和环保农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减少农业生产对土壤的污染。
四、监测与评估:1.建立全国性的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定期对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进行监测和评估。
2.加强土壤采样与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标准化,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五、责任与管理:1.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追究机制,明确相关部门的管理责任和监管权限。
2.加强地方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工作推进,提高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效率。
六、国际合作与交流:1.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与交流,学习借鉴他国土壤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技术。
2.参与国际土壤环境保护合作项目,获取国际合作资金和技术支持。
七、投入与保障:1.加大对土壤污染防治科研和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提高科学技术支撑能力。
2.制定专项经费支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是一份较为简要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实施方案,具体实施细节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设计。
通过全面推进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2024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24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起草背景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我国土壤污染问题日益严重,防治土壤污染已经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有效应对土壤污染的挑战,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符合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制定了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1. 制定和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土壤保护政策体系。
2. 加强土壤污染防治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技术水平。
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
4.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减少土壤污染产生和扩散。
5. 提升社会公众的土壤环境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良好氛围。
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措施1. 加大土壤污染治理力度,推动土壤修复技术应用,优先治理重点区域和重点行业。
2. 建立健全土壤环境风险评估和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控制土壤污染风险。
3. 推动技术创新,加强土壤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提高土壤修复效率和效果。
4. 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推动工业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土壤污染物的排放。
5. 加强土壤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提升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关注度。
6. 建立全国土壤环境综合监管平台,实现土壤环境数据共享和统一管理。
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成效评估1. 完善法律法规体系,确保土壤环境保护法规的实施和执行效果。
2. 推动土壤污染治理项目实施,达到治理效果,改善土壤质量。
3. 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提高土壤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4. 增强社会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土壤污染防治的良好态势。
2024年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土壤污染防治的力度,不断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推动技术创新,提高土壤修复技术水平,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营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保护氛围,共同努力保护好我们生存的土壤,保障地球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范文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1. 背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壤污染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给人类自身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过去几十年,我国快速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加剧土壤污染,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为此,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措施,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以减缓土壤污染带来的损害。
而为了更好地达到防治目标,需要制定更为有效实用的方案。
2. 工作目标本方案旨在制定可行性较高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一系列可行的措施,以降低污染水平,保障人类健康,促进可持续发展。
3. 工作内容3.1 制定对策以土壤污染防治为主题,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对策。
在制定方案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政策法规的关注点。
3.2 建立污染监测体系建立土壤环境监测网络,选取适当的监测指标,全面了解污染状况,为工作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数据支持。
3.3 制定技术规范制定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技术规范,包括污染物排放标准、建造工程规范等。
技术规范应当严谨合理,易于执行。
3.4 在地方政府和企业中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加强对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法规法规的宣传,提高工作人员和公众的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推广土壤污染管理技术和污染防治措施。
3.5 加强专业队伍建设组建专业技术队伍,从事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及时总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防治质量。
3.6 优化监管机制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源监管机制,定期开展污染源监管检查,强化监管力度,提升监管效能。
4. 工作计划4.1 阶段一:前期准备,包括收集整理前期资料,制定阶段性工作计划,明确工作重点和责任人。
4.2 阶段二:方案制定和研究,包括期间土壤污染防治与治理的对策研究,建立土壤污染数据监测和管理的技术规范。
同时,要着重做好相关法规法规宣传教育,鼓励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土壤污染治理。
4.3 阶段三:方案实施,例如在重点污染地区,实施污染治理和修复,加强污染源环境管理,推动行业内企业实行清洁生产,提高企业环保责任意识,引导企业采取低碳、环保的生产方式。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作为基本生存条件,具有物理、化学、生物交互关系,在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大量排放的工业废弃物、化学物质、农药、化肥等,导致土壤受到严重污染,威胁到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为了防止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的危害,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十分必要。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落实“防控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发展、构建美丽中国”的总体思路。
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源头控制、分类管理、精准施策、责任落实”作为主要原则,促进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实现土壤污染与污染源的切断,确保土壤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具体分为以下目标:(一)全面排查,逐步建立全面、准确、动态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体系,按照省份划分,分阶段推进。
(二)建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体系,明确影响土壤质量的主要污染因子及风险等级。
把验收和监督的重点放在高风险地区,严控和除去其中污染物。
同时根据不同级别的污染,实施分类管理,分阶段开展治理。
(三)建立土壤保护机制。
包括制定土壤保护法规、建立土地利用和污染治理相结合的土地管理机制、加强生态修复和土壤修复技术研究、推进绿色农业发展、加强土地承载力监测管理等。
三、工作措施(一)健全法规体系。
建立土壤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包括污染源减排、污染物排放限值、污染治理等方面的法规,同时加强对法规执行的监督与检查,确保法规有效落实。
(二)建立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监测体系。
定期推进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建立土壤质量动态监测体系,并将监测数据纳入污染风险评估体系和针对性治理措施的制定。
(三)建立土壤污染风险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规范的土壤污染风险评估方法,使信息公开、透明,确保土壤污染风险评估结果具有可信性和科学性。
(四)分级分类管理。
完善土壤质量分级标准,制定针对不同分级的管理措施,重点实施高风险区域污染治理和保护。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最新)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良好的土壤环境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资源,保护土壤环境是推进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和发挥X农业高新技术示范推广作用的重要内容。
为切实加强示范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根据《X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X省土壤污染防治X年度工作方案》,结合X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示范区现代农业发展实际,坚持保护为主、修复和改善并举的原则,充分发挥X科教优势,以保护土壤环境为核心,以提升农产品品质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加强行业监管,严控新增污染,强化科技支撑,实施土壤改良,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科研机构参与、全社会监督的土壤环境治理体系,为X在更高层次发挥农业示范作用奠定坚实基础。
二、工作目标到X年,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90%,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90%。
到X年,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稳定在100%,污染土地修复率达到90%以上,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不低于95%,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点位达标率达到或接近100%。
三、主要控制指标到X年,全区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较“X”期间实现零增长;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95%以上,规模化养殖企业的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0%;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其他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率达90%以上;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重点工作(一)开展土壤污染监测和调查,摸清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按照土地使用性质,合理设置全区土壤环境质量省控监测点位,X年底前完成X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点位布点工作,X年底前完成监测网络建设任务,实现监测数据省市共享。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土壤污染是近年来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加剧,土地资源的利用日益增多,使土地资源的环境质量也在相应地下降。
因此,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土壤污染,保护土地资源,成为当代环保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二、目标和任务(一)目标:建立完善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保护土地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二)主要任务:1、加强监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2、加强科研攻关,研发新型污染治理技术;3、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环保意识;4、构建多部门联动的污染防治机制,建立责任与惩戒制度。
三、具体措施(一)建立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环境保护法、土地管理法和国家颁布的土壤污染防治相关政策,形成明确的土壤污染防治法规体系。
加大对环境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强环境保护。
(二)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土壤环境监测系统,开展对土壤污染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录入;全面开展土壤环境调查和评估,把石化、化工、电力、冶金等重点行业的污染管控好,对土地强制退还原则的执行要更加严格。
(三)加强新技术研发,改造污染企业针对已造成污染的企业,加强制度惩戒,对治理能力较强的企业进行治理改造和重构,提高污染治理水平。
同时加强科研攻关,培育新型环保企业,推动各种环保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和应用。
(四)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加强对农民和环保意识薄弱的群体的宣传和教育,推广绿色生产和低碳生活方式,营造全社会关注环境保护、参与环保的氛围。
建立典型案例宣传,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提高public awareness。
(五)建立规范、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间的协作,构建一套完善的污染防治机制;建立起长效的责任制度和惩戒制度,使被污染地区和企业有效对污染行为负责,并能够持续评估、优化工作机制。
四、预期效果1、加强了土壤污染的监测和评估,实现了全面的环境治理。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土壤污染是目前世界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其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稳定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为了保护土壤资源,减少土壤污染的风险,需要制定全面的土壤污染防治实施方案。
以下是一个示例,说明了如何从源头管控、提高治理能力、加强监测与评估以及促进国际合作等方面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一、加强源头管控源头管控是土壤污染防治的首要任务,通过严格控制和管理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来避免土壤污染的发生。
具体措施如下:1. 制定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环境法规,对污染物的排放行为进行规范和约束;2. 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的监管,确保其生产过程中的排放符合标准要求;3. 制定和推行环境税收政策,对污染物的排放进行经济惩罚,鼓励企业转型升级,采用清洁生产技术;4. 鼓励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的发展,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避免农业活动对土壤的污染;5. 强化水资源保护措施,减少水污染对土壤的影响,避免水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渗入土壤。
二、提高土壤污染治理能力除了源头管控外,土壤污染的治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提高污染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具体措施如下:1. 建立健全土壤污染治理机构,完善治理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和权限;2. 加强污染治理技术研发和推广,开展土壤修复工作,恢复受污染土壤的功能;3. 促进污染治理技术与装备的创新与升级,提高治理效果和治理速度;4. 加强污染源溯源和追责,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打击和惩罚;5. 鼓励企业和机构投入土壤污染治理工作,提高治理的覆盖面和效果。
三、加强土壤监测与评估土壤监测与评估是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及时发现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 建立完善的土壤监测网络,对全国范围内的土壤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污染问题;2. 提高监测技术和设备的水平,推动监测手段的自动化和精准化;3. 加强土壤污染的评估和风险评估工作,确定污染状况和风险程度;4. 建立土壤环境信息共享平台,加强土壤监测数据的共享和发布,提高信息透明度;5. 制定土壤监测与评估结果的应用标准和指南,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土壤污染是当前环境问题中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保护土壤资源,维护生态环境的健康,制定一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一个具体的方案:一、建立土壤环境监测体系1. 制定土壤环境质量监测标准,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监测站点。
2. 实施定期和不定期的土壤监测,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以及污染源和污染程度。
3. 建立土壤环境信息管理平台,便于数据统计、分析和共享。
二、加强土壤污染源控制1. 制定土壤污染源的减排政策,限制和规范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中的污染物排放。
2. 推动农业生产中的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的使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3. 加强工业企业废弃物、废水和废气的处理,防止其对土壤造成污染。
三、修复和治理受污染土壤1. 应用物理手段,如挖掘和覆盖等,进行污染土壤的隔离和修复。
2. 利用生物修复技术,通过植物提取、微生物降解等方法改善和恢复土壤环境。
3. 利用化学修复技术,如土壤改良剂的应用,提高土壤的保水、通气和肥力。
四、加强土壤污染的教育与宣传1.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2. 加强媒体的宣传报道,提高土壤污染防治的知名度和重要性。
3. 建立土壤污染防治的专家团队,为公众提供咨询和技术支持。
五、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1. 制定土壤资源保护的规划和政策,加强土壤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2. 加强土壤利用的规范,合理安排土地利用结构,防止土壤过度开发和过度利用。
3. 建立土壤资源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六、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1.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研究土壤污染防治的经验和技术。
2. 积极参与国际土壤环境保护合作项目,推动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国际化。
通过以上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实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污染源的排放,加强土壤污染的监测和控制,修复和治理受污染土壤,加强土壤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实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目标,保障土壤资源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3篇)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为切实改善我县土壤环境质量,根据《____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____》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全面贯彻____和____、四中、五中、____,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出发点,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分类治理、控新减存、示范先行”的原则,形成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土壤污染防治体系,全面实施我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
二、工作目标(一)总体目标。
到____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
到____年,全县土壤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全面管控。
到本世纪中叶,土壤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
(二)主要指标。
到____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____%左右,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到____%以上。
到____年,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____%以上,污染地块的安全利用率达到____%以上。
三、重点任务(一)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调查,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1.深入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详查。
依据市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详查工作方案,开展我县土壤环境污染详查。
____年年底前,查明农用地土壤污染的面积、分布及其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____年底前,对石油开采、石油化工、化工、焦化(含陶瓷)、电镀、有色金属加工、铅蓄电池企业及其他土壤潜在污染企业用地展开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掌握污染地块分布及其环境风险情况。
(县环保局牵头,县规划国土局、农经局、经信局、财政局等部门配合)(以下均需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新城区建设管委会落实,统称为各地区政府且不再列出)2.建设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
完成我县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国控、省控点位布设工作。
(县环保局牵头,县财政局、发改局、经信局、农经局等部门配合)3.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信息化管理水平。
土壤污染防止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止工作方案土壤污染是指土壤中含有有害物质或有害物质浓度超过环境标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的现象。
为了防止土壤污染,我们需要制定一些工作方案。
首先,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工作。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体系,定期对土壤进行监测和评价。
监测结果要及时公布,向社会公众公开,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
根据监测结果,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确保污染源的减少和消除。
其次,加强农业生产管理。
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农药、化肥和化学添加剂的使用,提倡科学施肥和综合防治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土壤的污染。
加强农田水土保持工作,推广良好的耕作方式和农田排水系统,防止农田土壤被侵蚀和污染。
第三,加强工业污染防治。
加强工业企业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加大对工业企业的监管力度。
加强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工作,优化污染治理设施,提高处理效率,确保污染物的排放达标。
第四,加强城市建设管理。
合理规划城市土地利用,避免将工业区、垃圾处理厂等污染源设置在居民区附近。
加强城市垃圾分类和处理工作,减少垃圾的填埋和焚烧,提高资源利用率。
加强城市道路的清扫和清洗,减少道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
第五,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
开展土壤污染防治的宣传活动,增强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
加强教育系统对土壤污染防治知识的培训和普及,提高公众的环境保护水平。
开展土壤环境保护主题的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土壤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综上所述,防止土壤污染需要加强土壤监测和评价、加强农业生产管理、加强工业污染防治、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等方面的工作。
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才能实现对土壤污染的有效防控。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土壤污染防治的措施方案,以保护土壤环境质量,维护生态平衡。
我们将重点关注预防、治理和修复土壤污染的策略。
2. 预防土壤污染措施预防土壤污染是关键的防治策略,以下是一些具体措施:- 促进环境教育:加强公众对土壤污染的认识和意识,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 加强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建立和完善土壤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明确责任和惩罚措施。
- 控制化学物质使用:限制有害化学物质的使用,并鼓励使用环境友好型的替代品。
- 支持有机农业:鼓励有机农业发展,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
- 建立监测和评估系统:建立有效的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土壤污染源。
3. 治理土壤污染措施治理土壤污染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污染源控制:加强工业和农业污染源的管理,采取控制排放、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的策略。
- 清洁技术应用: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工业过程中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产生。
- 土壤修复技术:采用适当的土壤修复技术,针对不同类型的污染进行治理。
- 污染源整治:对已经被污染的土地进行整治,移除或封存有害物质,恢复土壤生态功能。
4. 修复土壤污染措施针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土地,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修复:- 生物修复技术:利用植物和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来降解污染物。
- 物理修复技术:采用物理方法如土壤通气、蒸汽提取等来去除污染物。
- 化学修复技术:利用化学方法如吸附剂和化学还原剂来降解和去除污染物。
- 基于土壤功能的修复策略:根据土壤功能,采用恢复土壤质量和生态功能的方法进行修复。
5. 结论土壤污染防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努力。
通过预防、治理和修复土壤污染的综合措施,我们可以保护土壤环境,维护我们的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加强监测和管理,提高环境意识,推动可持续的土壤使用和管理方式。
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陕西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土壤污染问题不断引起人们的关注。
作为一个大省,陕西省的土壤污染也不容小觑。
为了解决土壤污染问题,陕西省出台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一、背景分析陕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已成为中国西部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发展过程中缺乏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造成了严重的土壤污染问题。
除此之外,由于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农药化肥的使用也加速了土壤污染的发生。
二、工作目标为了规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陕西省制定了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初步建立起全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完成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统一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规划、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工作、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三、工作重点1. 完成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调查和评估。
通过综合调查、采样分析、空间插值等方法,逐步建立全省土壤环境污染状况评估体系,形成全省土壤环境状况评估报告,为制定针对性的土壤污染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2. 统一建立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体系。
针对不同用途土壤环境特点和生态环境需要,制定和修订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指标体系和检测方法。
3. 制定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计划和规划。
根据土壤污染状况和经济发展需要,制定并调整土壤防治工作计划和规划,确定重点区域和项目,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推动土壤治理工作落地实施。
4. 开展土壤污染治理试点工作。
聚焦于一些特别受污染的地区,开展示范性、先进性土壤污染治理技术和装备研发与应用,形成绿色土壤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和能力建设。
5.加强农业环境保护。
农村地区污染状况严重,为保护农业生产和人民健康,要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规划、建设和管理农村生态环境,提高环境意识和技术能力。
四、具体措施1.加强科技支持。
注重突破核心技术,引入先进方法,研发创新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为后期的治理工作提供先进技术保障。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和问题阐述土壤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资源,它的污染不仅对农业生产、环境质量和人民健康产生巨大影响,还对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土壤污染,制定一份全面科学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全面提高土壤环境质量,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健康。
2. 原则:(1) 科学性原则:依托科学研究成果,制定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的防治措施。
(2) 综合性原则:充分考虑土壤污染的多元化形式和来源,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
(3) 预防优先原则:注重源头治理,防控重于治理,推动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
(4) 划定责任原则: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责任,并建立相应的监管体系,形成合力。
三、主要措施1. 加强监测与评估(1) 建立土壤污染监测网络,全面掌握土壤环境质量状况。
(2) 定期开展土壤污染风险评估,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及早采取应对措施。
2. 推进土壤污染防控技术研发与应用(1) 鼓励科研机构加强土壤污染防控技术研发,提升土壤修复和防治能力。
(2) 推广应用先进的土壤处理技术,如生物修复、化学修复和物理修复,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污染类型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法。
3. 严格监管土壤污染排放(1) 完善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加大对非法排放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对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活动的监管,限制污染物排放。
(3) 加强对土地开发与利用过程中的环境影响评估,防止土壤污染的进一步扩散。
4. 增加土壤污染防治投入(1) 加大政府对土壤污染防治的经费支持。
(2) 鼓励企业增加环境保护投资,提高土壤治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水平。
(3) 加强土壤修复产业的发展,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的产业化和市场化。
5. 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责任(1) 将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落实相关领域责任。
(2) 加强各级政府部门的协作与配合,形成土壤污染防治合力。
四、实施路径1. 加强法规制度建设,健全土壤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
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引
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引一、前言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是为了确保对污染地块土壤进行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治理与修复工作,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需要。
本指引旨在提供一个系统、全面的指导框架,用于编制污染地块土壤治理与修复项目实施方案,以确保项目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可追踪性。
二、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1.科学性:方案应基于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包括土壤和污染物的特性,治理与修复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等。
2.可操作性:方案应具备可行性,包括技术、资源和时间的可行性,以及操作步骤的具体性和可操作性。
3.可追踪性:方案应能够被追踪和监测,以评估项目的实施效果,并对后续的管理和监督提供参考。
三、方案编制的步骤1.项目背景分析收集并分析污染地块的相关信息,包括地块的历史使用情况、有关的环境监测数据、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等。
进一步分析土壤的受污染程度和范围,并研究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2.风险评估基于收集到的数据,对土壤污染物的迁移途径和可能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
评估结果将帮助确定治理与修复的目标和措施,并评估风险的降低效果。
3.治理与修复目标设定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合理的治理与修复目标。
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并与环境质量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保持一致。
4.治理与修复技术选择评估和选择适合的治理与修复技术,包括传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技术,以及新兴的可持续技术。
在选择时应考虑技术的可行性、效果、成本和可持续性。
5.方案制定基于治理与修复目标和技术选择,制定详细的方案,包括操作步骤、时间表、资源需求和监测计划等。
方案中还应考虑风险沟通和参与各方的需求。
6.方案评估与调整经过初步制定的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包括技术的可行性和效果评估,以及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对方案进行调整和改进。
7.方案实施按照方案的操作步骤和时间表,开始实施治理与修复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进行工作计划和进展的监测,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一、前言
随着我国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壤污染问题愈加突出,
给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和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威胁。
因此,制
定一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是必要的。
本文将从土壤污染原因及影响、土壤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目标
和方案几个方面出发,提出一份科学合理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
二、背景分析
我国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之而来的就是土壤污染
加剧,尤其是在工业对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和一些城市。
土壤
污染主要由工业废弃物、农药、化肥、残留物、养殖废弃物、垃圾、废弃厂房、沉积物等多种因素造成。
土壤污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
下几个方面:
1. 健康风险:土壤中有害物质会进入农产品、水源等,通过进
食和饮水等多种途径进入人体,引起人类健康风险,严重的还可能
导致癌症等疾病。
2. 生态环境破坏:土壤污染不仅会对土壤生物造成危害,对生
态系统也会造成严重破坏。
3. 资源浪费:土壤污染会导致土地资源无法有效利用,造成土
地资源的严重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3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编制技术指南2016 年9 月四、工作方案框架 附1 相关名词解释 附2 附表参考格式目录一、总体要求 ..二、编制步骤 ..三、关键环节说明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细化任务措施二)实施分类管理三)强化风险管控四)鼓励政策创新错. 误 !未指定书签 错. 误 !未指定书签 错. 误 !未指定书签 错. 误 !未错误!未指定书签 错误!未指定书签错误!未指定书签2016 年5 月,国务院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土十条》),要求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于2016 年底前分别制定并公布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重点明确到2020 年的任务措施和工作目标。
为规范和指导各地工作方案编制工作,依据《土十条》,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主要指导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编制,市县级工作方案可以参照本指南编制。
一、总体要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要按照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风险管控的总体思路,分解落实《土十条》各项任务要求,重点明确本行政区域内土壤环境质量调查、监测网络和监管能力建设、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等基础性工作要求,农用地(重点是耕地)和建设用地(重点是污染地块)等不同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要求,未污染土壤保护、污染源监管、污染治理与修复等全过程管理要求,以及科技支撑、治理体系、评估考核等保障措施。
省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省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统一部署、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确定分区域、分年度目标和任务,统筹安排部门和地方任务分工。
市县级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应与省级工作方案相衔接,以风险管控和保护优先为主线,采取综合措施解决土壤环境问题,有关市县要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重度污染耕地环境风险管控等方案。
一是夯实基础、有限目标。
与大气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防治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薄弱。
“十三五”期间,重点要在开展调查、摸清底数,推进立法、完善标准,明确责任、强化监管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扎实推进土壤环境管理工作。
紧扣重点任务,设定有限目标指标,确保经过努力可以按期实现。
二是问题导向、突出重点。
针对本地区当前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土壤环境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以农用地和建设用地为重点,明确监管的重点污染物、行业和区域,对耕地和污染地块提出管控要求,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
三是分类管控、综合施策。
提高土壤环境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按用地类型、污染程度等,提出分类管控措施。
对农用地按照污染程度实施分类管理,对建设用地按不同用途实施准入管理,对未利用地重点提出污染预防措施。
在具体举措上,综合采取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
既严控新增污染,也要逐步减少已有污染。
四是上下结合、任务落地。
因地制宜,细化各项任务措施的具体要求和进度安排,将土壤污染防治目标逐级分解,将任务落实到具体部门、下一级人民政府和有关企业。
各项任务清单要明确具体,必要时可以表格或专栏等方式表达。
五是部门联动、多方参与。
工作方案中有关任务分工要与《土十条》相关任务分工做好衔接。
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牵头组织方案编制工作,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挥好统筹、协调作用。
加强部门配合,各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提出和完善工作方案相关内容。
二、编制步骤针对本省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向需求,明确差距,提出工作目标和任务措施,合理安排工作进度,加大部门协调力度,集中各方资源编制方案。
一是梳理《土十条》要求,确定目标指标。
梳理《土十条》对本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要求,根据近年来本地区土壤环境相关调查成果,综合考虑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人居环境健康等需求,确定本地区土壤污染防治的总体要求、工作目标和主要指标。
二是针对主要问题,细化任务措施。
根据《土十条》各项任务措施和有关要求,针对本地区存在的主要土壤环境问题,重点细化土壤污染状况详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网络和监管能力建设、地方性法规标准制修订、农用地分类管理、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污染源监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土壤环境管理体制机制等方面的任务措施。
三是因地制宜,确定工作重点。
重点监测污染物包括镉、汞、砷、铅、铬等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石油烃等有机污染物,重点监管行业包括有色金属矿采选、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开采、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等,重点区域为产粮(油)大县、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等。
各地区在编制方案时,需要在开展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污染来源分析等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确定重点污染物、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明确工作目标、防治措施、完成时限等。
四是做好目标任务分解,合理安排工作进度。
根据《土十条》提出的目标任务,结合本地区现有工作基础和财力条件,把目标任务分解到有关行政单元和责任部门,合理安排各项任务推进时序,明确年度实施计划。
五是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协调机制。
各地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和出台的政策措施,制定土壤污染防治资金筹措和地方财政支持政策,根据本地实际研究制定激励相关企业参与土壤污染防治,以及扶持有机肥生产、废弃农膜综合利用、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等企业的具体措施。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抓紧建立本行政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协调机制。
三、关键环节说明(一)细化任务措施一是明确实施范围。
《土十条》提出了各项任务措施实施范围的总体定性要求,各地需根据国家统一工作部署,确定相关任务在本行政区实施的具体范围(地市级、县级行政区等)。
这些区域包括但不限于:环境监管执法重点区域;制定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方案的产粮(油)大县名单;制定受污染农用地土壤环境风险管控方案的县(市、区)名单;开展污水和污泥、废气和废渣协同治理试点的地市;开展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试点的县(市、区);国家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涉及地市等。
《土十条》明确具体实施范围的任务措施见表1 。
各地可根据本地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明确自行开展的相关任务实施范围,包括:沿海省份需开展岸线滩涂环境执法的县(市、区)名单; 地方推进的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涉及地市等。
表1《土十条》明确具体实施范围的任务措施二是要求落实到对象。
各级地方人民政府应按照《土十条》及本地区土壤污染防治需求,将具体任务措施落实到对象及责任主体。
这些对象包括但不限于:需要制修订的地方性法规、规章、标准、技术规范;重点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种类,重点监管行业类型、区域;开展专项环境执法的重点行业企业类型;严格控制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新建的行业企业类型;禁止在居民区、学校、医疗和养老机构等周边新建的行业企业类型;需开展治理与修复的污染地块类型;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技术应用试点项目等。
三是任务尽可能量化。
结合本地区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目标,提出主要任务措施的量化要求。
相关量化指标(见表2)要与国务院同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签订的土壤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保持一致。
这些任务包括但不限于:每年开展土壤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环境执法人员培训的频次和接受培训的人次;轻度和中度污染耕地实现安全利用的面积;重度污染耕地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面积;重点行业的重点重金属排放量下降比例;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覆盖县(市、区)的比例;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受污染耕地治理与修复面积;治理与修复污染地块数量等。
表2各地需分解细化的量化指标四是时限分解到年度。
《土十条》有明确时限要求的任务措施,应细化年度目标。
无时限要求的任务措施,应根据土壤污染防治需求确定优先顺序。
有关任务量和时效难以准确把握的,可在年度实施方案中明确。
对于试点性的任务,要明确试点时间和对象范围。
(二)实施分类管理一是对农用地实施分类管理。
按照国家有关部署,以耕地为重点(部分地区还包括园地、牧草地等农用地),按土壤污染程度对农用地进行类别划分,分别提出相应管理措施。
明确开展农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定的试点范围和完成时限。
二是对建设用地实施准入管理。
建立调查评估制度,明确推进时序和调查评估范围。
根据调查评估结果,明确建立污染地块名录及其开发利用的负面清单的有关要求。
对不符合相应规划用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分别提出管理要求。
三是对未利用地加强污染预防。
以沙漠、滩涂、盐碱地、沼泽地等未利用地为重点,明确开展定期巡查、环境执法等工作的具体要求。
拟开发为农用地的,要求有关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
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
对矿山、油田等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的未利用地,明确环境监管要求,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对有关企业提出风险管控和污染治理要求。
(三)强化风险管控一是开展土壤污染风险分析评价。
以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农业、国土等部门掌握的相关数据,以及近年来各地开展的土壤环境例行监测数据,按照国家土壤环境有关标准和评价技术规定,开展本行政区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根据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价结果,结合污染源普查、环境统计等数据,开展土壤污染风险源识别,明确本行政区耕地、工矿企业用地等主要用地类型土壤污染问题和主要环境风险,为制定针对性、差异化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对策提供依据。
二是实施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
基于土壤污染风险分析评价结果,结合农产品超标情况,提出受污染耕地风险管控具体任务,采取农艺调控、替代种植、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降低农产品超标风险。
明确安全利用类耕地集中的县(市、区)要制定实施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方案;对威胁地下水、饮用水水源安全的,要制定环境风险管控方案。
对受污染园地、牧草地、林地等,各地可结合自身实际,提出风险管控具体要求。
三是强化工矿企业用地环境风险管控。
以重点行业企业为重点,针对规模以上在产企业和关闭搬迁污染地块分别提出风险管控要求。
各地需根据工矿企业分布和污染排放情况,确定土壤环境重点监管企业名单,列入名单的企业每年自行对其用地进行土壤环境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开;有关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定期对重点监管企业和工业园区周边开展监测。
对企业内部管理、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等提出要求。
对于暂不开发利用或现阶段不具备治理修复条件的污染地块,要提出划定管控区域、设立标识、发布公告、开展环境监测等要求;发现污染扩散的,明确有关责任主体要及时采取污染物隔离、阻断等环境风险管控措施。
(四)鼓励政策创新一是对《土十条》提出的土壤环境管理制度和政策创新要求,如研究制定地方性土壤污染防治法规、标准,建立地块开发利用土壤环境质量调查评估制度等涉及地方事权的任务,工作方案要进行细化落实。
二是对探索尝试性的政策措施,如放开服务性监测市场、建立环保“领跑者”制度、建设综合防治先行区、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发行债券、对优先保护类耕地面积增加的县(市、区)予以适当奖励、出台政策扶持有机肥生产和废弃农膜综合利用等,工作方案中要明确提出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进的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