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高考考点分析要揽

合集下载

物理高考重难点知识点

物理高考重难点知识点

物理高考重难点知识点解析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中的一项重要科目,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们头疼的难题,也是不少考生备战高考时的短板。

物理知识点繁多,考点较多,但只要我们能够理清其中的重难点,融会贯通,相信在高考中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和分析物理高考中的重难点知识点。

1. 动力学与力学动力学作为物理中的重要分支,主要涉及机械运动的规律和原理。

而力学作为动力学的一部分,是物理学的基础,特别是质点力学。

对于动力学与力学的理解,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运动定律,解决相关的问题。

因此,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质点的运动方程、加速度、速度、位移等基本概念。

2. 电磁感应与电路电磁感应和电路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内容。

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学生需要理解感应电动势的产生原理,熟悉电磁感应现象和相关的定性分析问题。

同时,在电路方面,要熟练掌握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能够灵活运用并解决电路中的问题。

3. 光学与光的传播光学是物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光的传播与变化规律。

在光学中,光的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等是重点内容。

理解光的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能够解决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时的问题,如光的偏折、光的聚焦等。

此外,对于光的波粒二象性的理解和应用也是重点。

4. 热力学与电磁学热力学和电磁学是高考物理中的难点内容。

热力学研究热与能量转化的关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等规律,对于解决热力学问题至关重要。

电磁学研究静电、电场、磁场等现象和性质,对于掌握电场和磁场的力学性质以及解决电场和磁场相关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5. 粒子物理与宇宙学粒子物理是研究微观粒子行为的学科,它是物理学中的最前沿领域。

在高考范围内,我们主要学习粒子物理的基本概念和宇宙学的基本原理。

了解粒子的组成、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等重点内容,能够对解决相关问题起到很大的帮助。

6.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两大支柱理论。

相对论主要研究质量、速度、时间和空间的关系,而量子力学则主要研究微观领域的粒子行为。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的总结和归纳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当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时,物体可视为质点。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视为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不能将地球视为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路边的树木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位移与路程。

- 位移:矢量,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等于初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

4. 速度。

- 平均速度:定义为位移与发生这个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即v = (Δ x)/(Δ t),是矢量,其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0时,平均速度就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5. 加速度。

- 定义: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即a=(Δ v)/(Δ t),是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

加速度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v为末速度。

- 位移公式:x = 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 - 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重力加速度,g≈9.8m/s^2)。

- 公式:v = gt,h=(1)/(2)gt^2,v^2 = 2gh。

3. 竖直上抛运动。

- 定义:将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的运动。

高考物理必考难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难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难点总结归纳在高考物理考试中,总有一些内容被视为难点,让考生感到头疼。

针对这些难点,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必考的一些难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物理考试。

一、力学部分1. 动能定理:动能定理是解决物体的动能与其速度、质量以及作用力关系的重要定律。

根据动能定理,当一个物体受到合外力作用时,它的动能会发生改变。

2. 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碰撞问题的基础,它表明一个孤立系统内的总动量守恒。

在碰撞问题中,可以利用动量守恒定律求解物体的速度和碰撞后的动量变化。

3. 牛顿定律:牛顿定律是解决力与物体运动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

特别地,牛顿第一定律描述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牛顿第二定律描述了物体的加速度与受力的关系,牛顿第三定律描述了相互作用力的平衡。

二、电磁部分1. 安培定律:安培定律是解决电流与磁场之间关系的重要定律。

根据安培定律,电流会产生磁场,而磁场会对电流产生力的作用。

2.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解决电磁感应现象的基本定律。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当磁通量发生变化时,会在电路中产生感应电动势,从而引起电流的产生。

3. 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方程组是数学表达电磁场理论的一组基础方程。

其中包括电场与电荷之间的关系、磁场与电流之间的关系以及电场和磁场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光学部分1. 光的折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是解决光在介质中传播时的偏折问题的基本定律。

根据折射定律,光线从一种介质传播到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球面反射与球面折射:球面反射与球面折射是解决球面镜成像问题和透镜成像问题的关键。

在球面反射中,光线通过反射在球面上形成像;在球面折射中,光线通过折射在球面上形成像。

3. 构成光的颜色的现象:光的颜色是由光的频率决定的。

在光的颜色的现象中,包括色散现象、衍射现象和干涉现象等,这些现象都是基于光的波动性进行解释的。

综上所述,高考物理中的必考难点主要集中在力学、电磁和光学等部分。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物理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如下:1. 物理量及其单位:了解物理量的定义,并掌握常见物理量的单位,例如时间的单位为秒,速度的单位为米/秒,力的单位为牛顿等。

2. 运动和力学:了解运动的基本概念,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掌握力学定律,如牛顿第一、二、三定律,能够运用这些定律解题。

3. 重力和万有引力:了解地球对物体的重力作用及重力的计算方法。

了解万有引力定律,并能用此定律计算物体间的引力大小。

4. 力和压强:了解力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

了解压力的概念及压强的计算方法。

5. 动量和能量:了解动量和能量的概念。

掌握动量和能量守恒的原理,并能在解题过程中应用。

6. 电学:了解电荷、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

了解欧姆定律,即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并能解题运用。

7. 光学: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如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掌握光的三大定律:反射定律、折射定律和光的照明关系,并能解题运用。

8. 热学:了解热量和温度的概念,以及热传递方式。

掌握热力学定律,如热平衡定律、热传导定律等,并能应用于解题。

9. 波动:了解波的传播特性,包括波长、频率、振幅等。

了解波的叠加原理,包括波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并能解题运用。

10. 原子物理学:了解原子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原子核、电子壳层等。

了解放射性衰变和核反应等基本概念。

总之,高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知识点主要涵盖了运动和力学、重力和万有引力、力和压强、动量和能量、电学、光学、热学、波动、原子物理学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有效地应对物理考试并取得好成绩。

高考物理试卷涵盖了广泛而深入的物理知识点,下面将进一步对常见的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详细的总结归纳。

1. 运动和力学:运动是物质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始位置到终止位置的位移向量。

速度是位移对时间的比值,而加速度是速度对时间的变化率。

在力学中,牛顿三定律是基础,分别是质点的惯性定律、动量定律和作用-反作用定律。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必考归纳总结物理是高考理科中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许多学生头疼的科目之一。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和应对高考物理,我将对高考中必考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以下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几个重点考点:1. 力学部分1.1 运动学高考中,运动学是必考的一个重要内容。

涉及到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等。

同学们要熟悉运动的基本概念、运动的描述和运动的规律,掌握如何计算速度、加速度、位移等物理量。

1.2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力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包括牛顿三定律、摩擦力、弹簧力、万有引力等。

同学们要了解不同物体受力情况下的运动规律,理解力的作用和相互作用,掌握如何计算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时间等。

1.3 动量与能量动量与能量是力学部分的重点考点。

包括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弹性碰撞、不可逆过程等内容。

同学们要掌握动量和能量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理解动量和能量的转化与守恒规律,应用于解决与动量和能量变化有关的问题。

2. 热学部分2.1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学部分的重要内容。

包括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定律、理想气体的变态等。

同学们要理解理想气体的性质和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的变态过程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与理想气体相关的问题。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热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包括内能、功、热量、焓等概念,以及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应用等。

同学们要了解内能、功、热量、焓等物理量的概念和相互关系,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基本原理,掌握计算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相关的物理量的方法。

3. 光学部分3.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部分的重点考点。

同学们要了解反射和折射的基本规律,掌握光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之间的关系,理解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和速度变化。

3.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光学部分的核心内容。

同学们要掌握薄透镜成像的基本原理,理解物体和像的位置关系、大小关系和性质,应用于解决与光的成像有关的问题。

以上是高考物理必考的几个重点考点的归纳总结。

高考物理题解析重点考点剖析

高考物理题解析重点考点剖析

高考物理题解析重点考点剖析高考物理题解析:重点考点剖析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难点和重点考点。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中的重点考点进行解析和剖析,并提供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1. 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内容。

重点考点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等。

2. 电学电学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考生们需要掌握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以及电路中的串联和并联问题。

此外,电场和电势也是考试中常见的考点。

3. 光学光学考点主要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和光的波动性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光的传播规律,掌握光线的绕射和色散现象。

4. 热学热学是高考物理中的一大考点,相关知识包括温度、热量和热传导等。

考生们需要了解热学的基本概念,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热平衡和热传导的原理。

5. 波动与声学波动与声学是高考物理的重要内容之一,考生们需要掌握波动的基本规律和声音的传播方式。

重点考点包括声音的强度、音叉的共鸣现象以及声音的干涉和衍射等。

在准备高考物理时,考生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提高解题能力:1. 理解概念:重点考点常涉及一些物理概念,考生们需要对这些概念有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2. 掌握公式:高考物理中常常需要运用公式进行计算,考生们需要熟悉并灵活运用各种公式,提高解题效率。

3. 多做题:通过多做一些高考物理的习题,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熟悉解题思路和方法。

4. 总结规律:高考物理题目往往会涉及一些常见规律和特点,考生们可以总结这些规律,有助于解题时的快速判断和分析。

5. 考点回顾:回顾历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考点的命题规律和趋势,有助于把握物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对高考物理的重点考点进行解析和剖析,考生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备考,提高解题能力和应对考试的能力。

希望考生们能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

高考物理知识点详解一、力学1. 运动学1.1 平均速度和平均加速度1.2 位移、速度和加速度的计算方法1.3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区别2. 动力学2.1 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2.2 牛顿第三定律2.3 弹力、摩擦力和重力的作用2.4 前进力、向心力和离心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3. 动量和能量3.1 动量与动量守恒定律3.2 动能和动能守恒定律3.3 力与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4 弹性碰撞和非弹性碰撞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二、热学1. 温度和热量1.1 温标和温度单位1.2 冷热的传递和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1.3 热量传递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2. 状态变化和热传递2.1 相变和相变潜热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3 热量传递定律和功的计算2.4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和绝热过程的特点和计算方法三、光学1. 光的传播和反射1.1 光的传播方式和光线模型1.2 平面镜和球面镜的成像特点和计算方法1.3 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2. 光的干涉和衍射2.1 双缝干涉和等倾干涉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2 单缝衍射和光栅衍射的特点和计算方法2.3 波的干涉和衍射实验的现象和解释四、电学1. 电场和电势1.1 电场概念和电场线的表示方法1.2 电场强度和电势差的计算方法1.3 等势面的特点和电势能的概念2. 电流和电阻2.1 电流的定义和电流定律2.2 电阻的概念和电阻定律2.3 欧姆定律的应用和电功率的计算2.4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3. 电磁感应3.1 磁感线和磁场强度的表示方法3.2 安培定律和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3.3 感应电动势的计算方法和电磁感应实验现象的解释五、原子物理1. 元素和原子结构1.1 元素的概念和周期表的结构1.2 原子的组成和原子核的性质1.3 电子轨道和电子能级的分布规律2. 放射性核反应2.1 放射性衰变和半衰期的概念2.2 核方程式的写法和核反应的类型2.3 中子衰变和宇宙射线的性质六、现代物理1. 量子物理1.1 光的粒子性和波动性的实验证明1.2 波粒二象性和不确定性原理1.3 波函数和量子力学的基本假设2. 相对论2.1 狭义相对论的基本原理和洛伦兹变换2.2 时间膨胀和长度收缩的概念2.3 质能关系和能量守恒定律通过以上对高考物理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希望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提高高考成绩。

高考物理考点梳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高考物理考点梳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

高考物理考点梳理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高考物理是考生们备战高考的一大难点科目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对于物理考点的梳理和重点知识点的总结与归纳都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考物理考点和重点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力学部分力学是物理课程的基础部分,也是高考物理的重要考点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个知识点:1. 牛顿三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的基础,是高考物理中经常出现的考点。

2. 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问题中,需要运用向量的知识,灵活运用几何方法进行计算。

3. 动量与冲量:动量守恒定律和冲量定理是力学中重要的内容,在碰撞等问题中经常出现。

4. 万有引力: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规律等内容,能够解答有关天体运动的问题。

二、热学部分热学作为物理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物理中考点较多的部分之一。

在备考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重点知识点:1. 温度与热量:掌握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了解热量传递的方式。

2. 热力学第一定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式和计算方法,在题目中能够灵活运用。

3. 热力学第二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达方式和热力学过程的特性。

4. 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了解绝热过程和等容过程的特点及其在题目中的应用。

三、光学部分光学是高考物理考试中最具挑战性的部分之一,下面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知识点:1. 光的反射与折射: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及其应用,能够解答与光线传播路径相关的问题。

2. 光的干涉和衍射: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的现象和规律,能够解答与干涉和衍射相关的问题。

3. 光的色散和光的波动性:了解光的色散现象和光的波动性理论,能够解答与光的波动性相关的问题。

4. 光学仪器:了解光学仪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能够解答与光学仪器相关的问题。

四、电学部分电学是高考物理中考点较多、实践性较强的部分,下面是需要关注的知识点:1. 电路基本理论:了解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能够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

高考物理必考题型分析与技巧物理作为高中必修科目之一,占据着高考科目中的一席之地。

而在物理中,有一些题型被认为是高考必考的,如果掌握好了相应的解题技巧,就可以为高考取得更好的成绩。

接下来将对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进行分析,并提供一些解题技巧。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物理中最为基础的题型,同时也是必考的题型。

因此,考生要特别重视这类题型。

选项的设置是非常考验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水平和答题技巧的。

解题技巧:1. 针对公式题的选择题,可以先用量纲分析法筛选选项是否正确,再根据实际数据判定正确性。

2. 在物理实验、图象、曲线等类型的选择题中,需要认真观察图表、曲线、实验数据,根据自身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判断。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物理考试中较难部分,也是考察物理基础知识和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解题时通常需要一定的计算和推导,因此解题技巧的熟练程度至关重要。

解题技巧:1. 在计算中,多使用量纲分析法和单位换算法。

2. 对于给出的物理公式,需要明确其物理意义,熟练掌握理论计算方法,并注意保留合理位数。

3.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仔细审题,根据条件进行算式设定和数据代入。

三、简答题简答题通常考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虽然这类题型看似简单,但它涉及到广泛的物理知识和思考方式,所以不容忽视。

解题技巧:1. 分析题目,了解考点和答题要点,需要清楚明确地回答问题。

2. 在回答时,要尽量用思维方式去描述问题、解决问题。

在遇到概念问题时,可以通过举例等方式使回答更加清晰明了。

四、综合题综合题涉及到综合运用物理知识和理论,同时也需要考生对于物理认识的整体性和严谨性。

这类题型难度较大,考试中的分值也相对较高。

解题技巧:1. 综合题中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逐级发展计算、推导运算等技能,要有系统性的和依次递进的解题思路。

2. 在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数据和算式的合理性、逻辑性以及计算时的准确性。

总体来看,高考物理必考题型虽然多种多样,但都有着各自独特的解题技巧和建议,精通这些技巧,让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应对高考物理试卷,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考物理试题解析常考重点与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试题解析常考重点与解题技巧

高考物理试题解析常考重点与解题技巧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既有一定的难度,也有一定的关键点。

掌握常考重点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考试。

本文将针对高考物理试题,进行解析常考重点和分享解题技巧。

一、电学常考重点与解题技巧1.1 电路基本概念和原理在电学中,电路是一个非常基础而常见的概念。

考生需要掌握电路中的基本元件、电流、电压、电阻的定义和关系等内容。

同时,了解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功率公式等重点内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的解题中。

解题技巧:解题时可以先通过电路图进行分析,找出电流的分布和电阻的串并联关系,根据电路中的电的守恒定律进行方程的建立,最后解方程求解未知量。

1.2 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电磁感应和电磁波是高考物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考生需要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自感现象等内容。

同时,熟悉电磁波的基本特性、光的干涉和衍射、多普勒效应等知识点也是必备的。

解题技巧:在解决电磁感应的题目时,可以通过应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来建立方程,利用磁通量和磁场的变化关系求解未知量。

而在解决电磁波的题目时,可以通过对光的干涉和衍射以及多普勒效应的理解,利用相应的公式进行计算。

二、力学常考重点与解题技巧2.1 运动学运动学是力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熟悉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解题技巧:在解决运动学问题时,可以根据所给的条件,利用运动的基本方程来解决。

可以利用位移等于速度与时间相乘、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加速度等于速度与时间的比值等关系式进行推导和计算。

2.2 牛顿力学牛顿力学是力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需要掌握受力、牛顿三定律、摩擦力、重力等知识点。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重力加速度和摩擦力的计算与应用,考生需要深入理解和掌握。

解题技巧:在解决牛顿力学的题目时,首先要进行合力分析,确定所受的合力和加速度的方向。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

高考物理知识点总结重点超详细高考物理是许多学生非常关注的科目之一,它的考试分数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大学录取结果。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物理,本文将对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总结,并着重介绍其中的重点内容,以供参考。

1. 力学部分1.1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无外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1.2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法则求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沿斜面方向作用于物体时,可将该力分解为垂直于斜面的分力和平行于斜面的分力。

1.3 动能、功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动能:物体的动能由其质量和速度共同决定,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的平方成正比。

功: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移动的效果,功的大小等于力乘以物体的位移。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无摩擦、无空气阻力以及外力不做功的情况下,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2. 热学部分2.1 温度、热量和热平衡。

温度:反映物体热量高低的物理量,单位为摄氏度、华氏度或开尔文。

热量:物体之间热交换的能量,能够使物体的温度发生改变。

热平衡:两个物体之间没有净热量交换,温度相等。

2.2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物质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T为气体的绝对温度。

2.3 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热功等式。

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系统的内能增加等于系统的吸热减去对外做功。

热功等式:热量转化为功的过程中,热机的效率等于功对热量的比值。

3. 电磁学部分3.1 简谐振动与波动。

简谐振动:物理系统围绕平衡位置以一定频率前后振动的运动。

波动:能量以波的形式在空间中传播的物理现象。

3.2 电场与电势。

电场:带电粒子周围的电力作用空间分布,与带电粒子的电荷量和距离有关。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个归纳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个归纳

高考物理重点难点个归纳高考物理重点难点个归纳物理作为一门科学,对于我们的生活、工作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高考中,物理作为一门必修科目,也是很多学生比较担心的科目之一。

因此,本文将重点从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两个方面进行归纳和分析,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一、高考物理重点1.电学电学在高考物理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常见的电路模型有串联、并联、简单电路、复杂电路、分压试验等等。

因此,关于电学的内容,主要应该掌握一下几个方面:(1)电压、电流、电阻等基本概念(2)欧姆定律、柯西定律等电学定律和原理(3)串、并联电路模型及其应用(4)简单电路和复杂电路的求解方法(5)交直流电路的属性和变化规律2.力学力学是高考物理中的又一重点,与电学一样,力学也占据着很高的比重。

与电学相比,力学的难度相对较大,因此,在学习力学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牛顿运动定律和牛顿引力定律(2)万有引力定律和广义相对论(3)冲量、动量和能量的概念(4)功、动能、势能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5)简谐振动、波动的特征及其计算方法3.光学光学也是高考物理中的一个重点,重点内容包括:(1)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2)光的干涉、衍射、偏振(3)光的成像和像的属性(4)光谱、彩虹、太阳光的组成(5)光学仪器的构成和原理二、高考物理难点1.波动在高考物理中,波动作为一个难点,涉及的范围非常广,其中涵盖了波动的类型、波动的性质等等。

总体来说,对于波动的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概念的理解:如波动的定义、波长、频率等基本概念(2)波传播特征:如波速、波前、波源、波程等(3)波动效应的应用:如波的叠加、干涉、衍射等应用2.热学热学在高考物理中也是一个比较难的难点,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内能和热量的概念(2)热传递的几种方式:如热传导、热对流和辐射传热(3)热力学定律的应用:如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等3.原子和核物理原子和核物理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难点,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1)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构成和结构(2)原子核的组成和结构(3)核反应和核裂变的基本原理(4)核能利用的原理和途径总之,高考物理的重点和难点涵盖了众多的知识点和概念,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够在高考中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

物理高考知识点分析

物理高考知识点分析

物理高考知识点分析物理是一门研究物质及其运动规律的学科,是理科中的一支重要学科。

在高考中,物理成为了考试的一部分,对于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物理高考的知识点进行分析,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备考。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的重点。

包括运动的描述、力的作用、牛顿三定律、质点的运动、机械振动等知识点。

1. 运动的描述:涉及到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要理解物体在各种运动状态下的描述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力的作用:力是引起物体状态变化的原因,需要了解力的分类、合力与分力的概念,并能够解决力的平衡、合力计算等问题。

3. 牛顿三定律:包括惯性定律、动量定律以及作用-反作用定律,需要熟悉每个定律的表达和应用,能够解释物体的运动状态和相互作用问题。

4. 质点的运动:学习质点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相关知识,如速度、加速度与位移的关系、受力分析等。

5. 机械振动:掌握振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理解简谐振动和波动的原理,并能分析振动的周期、频率等参数。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也是高考考点之一。

主要包括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递、气体定律、内能等内容。

1. 热力学基本定律:了解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的表达和适用条件,并能够应用于热平衡、功与热的关系等问题的求解。

2. 热传递:学习传热的基本方式,包括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要能够计算热传导、对流以及辐射的问题。

3. 气体定律:了解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的相关定律,如压强、温度、体积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应用于解决气体状态变化的问题。

4. 内能:掌握内能的概念及其与其他物理量的关系,能够解释和应用内能的变化问题。

三、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中的又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电学和磁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

常见考点有电场、电流、电路、电磁感应等。

1. 电场:了解电场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熟悉点电荷和电场强度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解决电场强度和电势能的计算问题。

2. 电流:理解电流的概念和电流的分布规律,在串联、并联电路中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问题。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析大全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析大全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析大全物理是一门关于自然界基础规律的科学。

在高考中,物理作为一门主要科目,占据了学生们不可忽视的部分。

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高考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力学知识点分析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贯穿了高中物理教学的始终。

首先,我们来看看力学中的重要知识点。

1. 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的方法: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常用的计算力的方法有几何法、三角法和向量法等。

考生在掌握这些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准确地计算力的大小和方向。

2.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运动定律是力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律之一。

它包括了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第二定律(力的作用定律)和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考生应熟练掌握这些定律,能够应用到各种不同的题目中。

3. 动量和动量守恒定律: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考生需要了解动量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还要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原理和应用。

4. 能量与功:能量是物体具有的做功能力,考生需要熟悉能量的种类和转化方式,以及功的计算方法和功的特点。

二、电学知识点分析电学是物理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电流、电压、电阻等概念。

下面是电学中的一些关键知识点。

1. 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是电荷在导体中传输的现象,电流强度是电荷通过单位横截面的速率。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电流的定义、计算方法和符号表示。

2. 电阻和电阻定律:电阻是物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考生应了解电阻的概念和单位,并能够应用欧姆定律解决相关题目。

3. 串、并联电路:串、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考生需要理解它们的特点和计算方法,能够分析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和电阻等参数。

4. 电能与电功率:电能是电流在电路中做功的能力,电功率是单位时间内消耗的电能。

考生需要了解电能和电功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还要理解电功率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三、光学知识点分析光学是研究光的传播、反射、折射、干涉等现象的科学。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析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析

高考物理知识点分析一、力学知识点分析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高考物理中,力学知识点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1. 牛顿定律:质点受力平衡时,其加速度为零;质点受到的合外力等于质量与加速度的乘积。

这一定律在高考中经常涉及到物体运动和力的计算方面的问题。

2.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两个物体之间都会互相施加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作用力。

这一定律在弹力、摩擦力等问题中经常出现。

3. 动能和动能守恒:动能是物体运动时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

高考试题可能涉及到动能的转化、动能守恒定律以及动能定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 力的合成和分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被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过程。

这一知识点在解析力时常使用。

二、电磁学知识点分析电磁学是高考物理中重要且常考的知识点,涵盖了电荷、电场、电流、电压和电路等方面。

1. 静电场和电场强度:静电场是由电荷形成的,电场强度表示单位正电荷在某一点受到的力。

高考试题可能涉及到电场强度的计算和电场线的绘制。

2. 电流和电流强度:电流是电荷的流动,电流强度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

高考试题可能会涉及到电流的电路计算和用安培表测量电流强度的问题。

3. 电阻和电阻率: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为欧姆。

电阻率表示单位长度和单位横截面积的导体的电阻。

高考试题可能会涉及到电阻、电阻率以及串联和并联电阻的计算。

4.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场中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能量,电势差表示两点之间单位正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差。

高考试题可能会涉及到电势差的计算和电势差对电荷运动的影响。

三、光学知识点分析光学是物理学中研究光的传播和光现象的学科,也是高考物理中常考的知识点。

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线在与界面相交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现象。

高考试题可能会涉及到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的应用,以及镜子和透镜的成像问题。

2. 光的波粒性:光既具有波动性又具有粒子性,这一概念在高考中经常涉及到光电效应、光的干涉和衍射等问题。

解读高考物理要点

解读高考物理要点

解读高考物理要点高考物理要点解读高考物理是一门考查学生对物理基础知识和运用能力的科目,也是理科类考试中的一大考点。

通过对高考物理要点的解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能力,从而在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占据了高考物理考试的重点地位。

在力学部分,以下是一些重要的高考物理要点:1. 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是力学中的重要定律,要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

2. 力和加速度的关系:F=ma是力和加速度之间的重要关系,要理解并运用它解决物理题。

3. 动能、功和机械能守恒:动能定理和功的定义是解决动能、功和机械能守恒问题的基础,要掌握它们的概念和公式。

4. 斜面和滑块问题:解决斜面和滑块问题需要熟练运用牛顿定律和分解力的原理。

5. 地面反作用力:在解决问题时,要考虑到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反作用力。

6. 弹簧的拉伸和振动:弹簧的力和位移之间的关系是解决弹簧拉伸和振动问题的关键。

7. 万有引力和行星运动:掌握万有引力定律和行星运动问题的解决方法。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的重要分支,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高考物理要点:1. 温度和热量:温度和热量是热学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它们的定义和区别。

2. 比热容:掌握比热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物质的比热容与其性质的关系。

3. 相变和热力学第一定律:理解相变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规律,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达和应用。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并能运用它解决与理想气体有关的问题。

5. 热传导和热辐射:了解热传导和热辐射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三、光学光学也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光学方面的高考物理要点:1. 光的反射和折射: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运用它们解决与光的反射和折射有关的问题。

2. 光的干涉和衍射:了解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的基本原理和解释。

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重点内容归纳与梳理

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重点内容归纳与梳理

高考物理考点总结重点内容归纳与梳理物理科目是高考科目之一,对于考生来说,掌握物理考点的重点内容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高考物理的重点考点进行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力学力学是物理学的基础,也是高考物理中的重点内容之一。

力学包括了很多概念和公式的运用,下面是一些重点考点的梳理:1. 牛顿定律牛顿第一、第二、第三定律都是必考点。

考生需要理解这些定律的含义,以及如何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2. 动力学动力学是研究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规律的学科。

在高考中,重点考察的内容包括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概念的理解和计算。

3. 万有引力万有引力是指任意两个物体之间都存在着吸引力。

考生需要掌握万有引力公式、万有引力定律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各类题目中。

二、热学热学是物理学中关于热和温度的学科,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1. 温度和热量考生需要理解温度和热量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例如热传导、热平衡等。

2. 热力学定律热力学定律是指描述物质热平衡状态的定律,其中最重要的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考生需要理解这些定律的含义和应用。

3. 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物理学中研究气体行为的基本模型,考生需要掌握理想气体定律、气体状态方程等知识。

三、电磁学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研究电和磁现象的学科,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1. 电场电场是指电荷周围存在的一个物理量,在高考中会考察电场强度、电势等相关概念。

2. 磁场磁场是指磁力作用的区域,在高考中会考察磁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等相关概念。

3. 电磁感应电磁感应是指磁场中的电流变化会引起电场的变化,考生需要理解电磁感应中的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等。

四、光学与波动光学与波动是物理学中研究光和波的学科,高考物理中重点考察的内容有:1. 光的反射与折射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光学的基础概念,考生需要掌握光的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2. 单色光的干涉与衍射干涉与衍射是光的波动性质的表现,考生需要理解干涉与衍射的现象和原理。

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总结抓住重点冲刺高分

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总结抓住重点冲刺高分

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总结抓住重点冲刺高分物理作为高考科目之一,是考察学生对自然界物质运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科目。

在复习过程中,了解并掌握常考的重点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针对高考物理常考知识点进行总结,并提供有效的复习策略,帮助同学们抓住重点,冲刺高分。

一、力学篇1. 运动规律高考经常考察牛顿运动定律,包括力的合成与分解、平衡条件、运动定律的应用等。

掌握这些内容需要理解力的概念、受力分析和计算等基本能力。

2. 万有引力重力问题经常出现在高考中,要熟练掌握万有引力定律、重力势能和地球引力等知识点,尤其是计算题的解答方法和步骤。

3. 动量和能量动量和能量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

在高考中,常常考察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等内容。

熟练掌握这些知识点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有助于解答复杂的力学题目。

二、光学篇1. 光的反射和折射光的反射和折射是光学的基本知识点,也是高考中经常考察的内容。

了解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并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答,是提高分数的关键。

2. 光的成像光的成像是光学中的重要内容,常考的知识点有平面镜成像、球面镜成像以及透镜成像等。

要掌握成像规律、成像距离计算等重点。

3. 光的干涉和衍射干涉和衍射是高考中的难点知识,但也是高分考题。

要了解干涉和衍射的基本原理,特别是杨氏实验、等厚干涉等内容,以及计算题的解答方法。

三、电学篇1. 电流和电路电流和电路是电学的基础内容,也是高考常考的重点。

了解电流的概念、电路图的绘制、电阻和电压等知识点,并能够应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等解答题目。

2. 电动势和电磁感应电动势和电磁感应是高考电学中的难点,但也是高分的关键。

要掌握电动势和感应电流的概念,理解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答。

3. 电场和电势电场和电势是电学的重要内容,常常出现在高考试卷中。

要了解电场强度的计算方法、电势差的概念和计算等,掌握静电场和电势的关系,并能够应用到复杂问题中解答。

物理高考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解析与物理实验题技巧

物理高考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解析与物理实验题技巧

物理高考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解析与物理实验题技巧物理高考复习指南:重点知识点解析与物理实验题技巧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物理考试,本文将围绕物理高考的重点知识点进行解析,并提供一些物理实验题的解题技巧。

通过阅读本文,相信同学们能够对物理高考有更全面的了解,并能够提高解题能力。

一、重点知识点解析1. 动力学动力学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涉及质点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量。

在高考中,常见的动力学问题包括质点的运动方程、牛顿定律等。

2. 电学电学是物理的基础学科之一,电学中的重点知识点包括电流、电压、电阻等基本概念,以及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电路分析方法。

3. 光学光学是物理的分支学科,重点知识点主要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光的干涉、光的衍射等。

在高考中,同学们需要熟悉光学的基本原理,并能够运用相关公式求解题目。

4. 热学热学是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主要涉及热能、温度、热传导等。

在高考中,考查的内容包括热力学定律、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等。

以上只是物理高考中的一部分重点知识点,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巩固。

二、物理实验题技巧物理实验题在高考中占有一定的比重,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应对这类题目。

1. 读题仔细在解答物理实验题时,首先需要对题目进行仔细阅读,理解实验的目的、装置以及需要测量的物理量等。

只有全面理解实验的要求,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解题。

2. 使用物理公式在解答物理实验题时,可以根据已知物理量和所求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结合相关的物理公式进行计算。

在使用物理公式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和精度的处理,确保计算的准确性。

3. 注意实验误差在实验过程中,由于测量仪器的精度限制以及操作者的误差等原因,往往会引入一定的实验误差。

在解答物理实验题时,需要注意考虑实验误差,并在计算中加以处理,以提高解题的准确性。

4. 多做练习通过多做一些物理实验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同学们熟悉常见的实验方法和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能力和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物理考点分析揽要一、力、物体的平衡【考点分析】[考点方向]1、求共点力平衡时某力的大小。

2、判断物体是否受力(尤其是摩擦力)及该力的方向。

3、判断动态平衡过程中力的变化情况。

*4、比较或计算力矩的大小,求转动平衡时某力的大小。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斜面或水平面上叠放物体的平衡。

②绳或弹簧悬挂物体的平衡。

③支架、转轮、吊桥、起重机等平衡问题。

④根据物体平衡求气体压强。

⑤电场中的物体平衡(尤其是与库仑定律的综合)⑥导线切割磁感线匀速运动的计算。

[说明]⑴主要以选择填空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或中偏易。

⑵主要内容:①平衡情形: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瞬间平衡(例振子在平衡位置等),*有固定转轴的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转动。

②平衡条件:共点力平衡(F合=0)*有固定转轴物体平衡(F合=0)(保持静止时)(M合=0)(或M逆=M顺)③能力要求:熟练运用直角三角形知识求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法)。

⑶其它要求:①熟练分析判断摩擦力的有无、方向、大小、做功情况②熟练掌握动态平衡问题的矢量图解分析方法③三力平衡处理方式:a.任意两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

b.三角形矢量图解。

c.相似三角形。

d.拉密定理。

e.正交分解。

f.三力汇交。

④“缓慢”→v≈0(平衡),“轻质”→m≈0(G≈0),“光滑”→μ≈0(f≈0)⑤*力矩磁场中N匝面积为S的线框通有电流i时所受安培力力矩为M=NBiSsinθ(θ为面与中性面夹角)二、运动学【考点分析】[考点方向]1、平抛运动2、v-t图象描述运动。

3、追及问题。

4、联系实际的运动学规律的简易计算。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体育竞技。

②交通运输(车、皮带轮、扶梯的运行)。

③水上运动(含船过河)。

④动物奔跑。

⑤气球落物和水柱喷射等空中抛物。

⑥飞车表演。

⑦电荷在电场中的偏转做类似平抛运动(但电荷在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能类似平抛运动分解)。

[说明] ⑴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⑵重点内容:①运动分类匀速直线运动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自由落体 变速直线运动非匀变速直线运动:振子振动 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圆周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运动)匀变速曲线运动:平抛运动 ②运动描述量位置 时刻 瞬时速度位移 时间 平均速度 加速度路程 时间 平均速率同向时:加速 v 恒定时:物体匀速运动 a 与v反向时:减速v 大小或方向变时:物体做变速运动 a 与v 垂直时:v 大小不变,方向变 a=0时: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运动a 恒定:物体做匀变速运动 a ≠0时:物体做变速运动a 大小或方向变:物体做非匀变速运动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210att S +=υ 消去t :aS t 2202=-υυ υ中时=)(021t υυυ+= at t +=0υυ 消去a :t S t )(021υυ+= Δs = s 2-s 1 = s 3-s 2 = … = at 2④运动合成和分解:a 、船过河(最短过河时间与距离)b 、平抛规律: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位移:x =v 0t ,y = gt 2/2, S =(x 2+y 2)1/2,方向tan α=y /x速度:v x =v 0 ,v y =gt , v=(v x 2+v y 2)1/2,方向tan β= v y /v x ⑤熟练掌握v-t 图象及追及问题的分析方法。

三、运动和力[考点方向]1、分析判断物体运动状态变化情况(a 与v 是增大还是减小),简易求(瞬间)加速速。

2、比较(不同物体在同一运动过程或同一物体在不同运动过程中)力、位移和时间,求力的简易计算。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体育竞技(起跑加速等)②交通运输(悬球加速度仪等)③高新科技(惯性制导等)④升降机或卫星里的超重和失重现象⑤圆周运动中的向心力与向心加速度的关系⑥振动物体的加速度与回复力的关系⑦电场和磁场中的带电物体运动和力的关系[说明]⑴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⑵主要内容:①牛顿三定律(略)②运动和力的关系物体的运动状态:用速度V(大小和方向)表示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改变:速度V大小和方向中任一因素的改变F合(a)与v同向时,加速F合(a)∥v时,F合(a)只改变v的大小F合(a)与v反向时,减速F合(a)⊥v时,F合(a)只改变v的方向:物体做曲线运动F1(a1)∥v,v大小变F合(a)与v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时,F合(a)分解为F2(a2)∥v,v方向变③熟练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善于将整体法与隔离法结合运用。

⑶熟悉瞬间加速度的求解。

⑷解题步骤:a选对象(整体或隔离),选过程(分阶段过程或全过程)。

b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状态。

c列方程(力的方程和运动方程),解方程。

d验根。

四、圆周运动与万有引力[考点方向]1、有关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量、向心加速度和向心力的简易计算。

2、卫星等天体的运转。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交通工具的运行(火车、汽车、自行车拐弯)。

②娱乐设施的运行(过山车、转转车)。

③节目表演(水流星、摩托车)。

④圆锥摆、单摆。

⑤卫星、双星、黑洞等天体的运行。

⑥带电体在电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

[说明]⑴选择题、计算题都是主要出现形式,难度中等或中偏难。

⑵重点内容:①关于圆周运动a、熟练掌握v、ω、T、f(n)之间的关系,a n=v2/r=ω2r=(2π/T)2r=(2πn)2r=ωvb、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物体在最高点的速度可为0(杆接物),可不为0(绳系物,且v≥)c、电荷在电场中做圆周运动的类比求解d、不要忘记,根据功能关系找物体求非匀速圆周运动时不同位置速度关系。

②关于卫星运转a、F=GMm/r2=mv2/r=mω2r=m(2π/T)2r可得v=ω=T=2πr表明:v、ω、T、r中任一确定,其余三者也确定,且越远的卫星越慢。

b、卫星圆轨道中心与地心重合,r=R地+h,GM=gR地2c、区别:轨道半径发射速度卫星角速度(周期)卫星向心加速度地球半径运行速度地球自转角速度(周期)地面物体重力加速度地面物向心加速度d、同步卫星:在赤道高空某一确定高度位置。

五、功和能[考点方向]1、判断某力是否做功,求功的简易计算。

2、比较动能的大小;求动能或动能比值的简易计算;已知动能情况,比较其它运动和力的情况。

3、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或根据机械能守恒比较速度大小。

[联系实际和综合]①生物做功及其功率(人心脏的功率、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等)。

②机器、设施做功(健身跑步机、扶梯)。

③车船以不变功率运行。

④能源(风能、潮汐发电等)。

⑤非匀速圆周运动找不同位置的速度关系。

⑥牵涉动能定理的力学综合、热学、电场、电磁复合场、原子物理等。

[说明]⑴选择题、计算题都是主要的出现形式,难度中等或中偏难。

⑵重点内容:①概念:功、功率(P=Fvcosθ)、动能、势能、机械能。

规律: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②a.判断力是否做功:F总垂直v时,则F一定不做功(如洛仑兹力)b.摩擦力的功: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都可以做正功、做负功、不做功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功:没有谁决定(依赖)谁的关系。

c.求功:定义式:W = FS cosθ→适用于求恒力的功功能关系(动能定理):→适用于求恒力、变力的功③P=Fv :a.汽车以不变功率运行时,v m=?b.汽车以恒定a运行时,维持时间t=?等④功能关系:ΔE k=W合ΔE P(重)=-W重ΔE P(弹)=-W弹ΔE机=W其W合——单个物体受合外力的功,系统受的内外力的总功W其——除重力、弹簧弹力外其它内外力的总功⑤机械能守恒定律a.条件:1°除重力、弹簧弹力外其它内外力的总功0,情形有:①物体只受重力;②物体受重力与其它力,但其它力不做功;③物体受重力与其它力,其它力做功,但做的总功为0。

2°物体不受介质阻力,且只有动能和势能相转化。

b.表达式:E K+E P=E K+E P′或ΔE增=ΔE减⑥f S相对=ΔE系统损失=Q六、动量与冲量[考点方向]1、比较动量变化情况以及动量变化与冲量的关系,比较冲量大小或求冲量的简易计算。

2、判断动量是否守恒,根据动量守恒比较速度大小或求速度。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航天设备(火箭等)的发射。

②宇航员的空中行走。

③天体碰撞,航天器的对接。

④与功能内容的综合运用。

⑤磁场中通电导线受安培力的变力冲量问题。

[说明]⑴选择题和计算题都是主要的出现形式,难度中等或中偏难。

⑵重点内容:①动量,冲量,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②求冲量定义式: I F = Ft——适用于求恒力冲量动量定理: I合=ΔP——适用于求恒力、变力冲量,注意重力冲量是否忽略③动量守恒条件a、F合=0b、F合≠0,但F合<<F内时,近似动量守恒(碰撞、爆炸、射击等)c、F合≠0,但F X=0,则ΔP X=0。

④动量守恒的应用a、人船运动模型:m1s1=m2s2b、碰撞——动量守恒非弹性碰撞:动能有损失完全非弹性碰撞:碰后速度相同,动能损失最大m1v1 + m2v 2= m1v1′+m2 v2′12m1v12+12m2v22= 12m1 v1′2+12m2 v2′2弹性碰撞:动能守恒v1′=[(m1-m2)v1+2 m2 v2]/(m1+ m2)得v2 =[(m2-m1)v2+2 m1 v1]/(m1+ m2)讨论:①m1=m2时,v1=v2′,v2=v1′(速度互换)②m1>>m2时,v1′=v1,v2′=-v2+2v1③v2=0时,v1′=(m1-m2)v1/(m1+m2)v2′=2m1v1/(m1+m2)七、振动和波[考点方向]1、比较振动物体的F回、a、v、x、E P、E K等物理量。

2、单摆的周期和频率。

3、根据波动图象找波长、求波速、判断波传播方向、比较质点运动情况(振动位移、路程、运动方向等),作波动图象。

[联系实际与综合]①类单摆。

②摆钟。

③电梯中、电场中、磁场中的单摆周期。

④共振筛、队伍过桥等共振现象的利用与防止。

⑤医用B型超声波图、心电图、地震波图线的分析。

⑥多普勒效应(火车靠近或远离观察者时的鸣叫)。

⑦生活中的干涉和衍射现象。

⑧利用单摆,结合万有引力知识测量山的高度。

[说明]⑴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出现,难度中等。

⑵重点内容:①描述振动和波的各物理量(振幅、周期、频率、波长等)。

②简谐运动的特征F=-kx、周期*T=2π,单摆周期T=2π③摆钟读数:t读=t实T0/T ———T为摆钟周期,T0为标准摆钟周期④关于波动图象a、从波动图象上找波长λ、振幅A或传播距离s与波长λ的关系b、会熟练判断波的传播方向和质点振动方向(类比爬山、微推法、类比矢量三角等)c、熟练运用波速公式v=s/t=λ/T=λf ,会画波动图线d、两特定问题:已知某一质点情况,判断另一质点情况(注意Δs=nλ、(4n+1)λ/4…)已知质点某一时刻情况,判断另一时刻情况(注意Δt=nT、(4n+1)T/4…)八、分子理论热和功气体[考点方向]1、估算分子数、分子间距、分子大小、气体质量等2、布朗运动和分子力3、热学图象与气体状态参量变化的比较、功热能情况的分析[联系实际与综合]①大气气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