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选读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评析版)
2020语文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学案第一单元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Word含解析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释文题“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说,干违背道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孔子运用形象的比喻,表明了自己对道义的重视与追求。
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虽然是问题,但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不是问题,以不正当手段牟取富贵就是大问题。
这句话表现了孔子义薄云天的高尚人格。
在物质利益面前,孔子保持了超然、独立、高尚的人格,保持了精神的旷达和完满。
这句话表明了孔子的人生价值取向。
孔子所弘扬的这种价值取向,对于治疗社会上一部分人为牟取权势和利益而不择手段、害国害民的弊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都围绕一个“义”字展开,孔子主张安贫乐道,见利思义,见得思义,将合乎道义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
孔子所张扬的义这种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至今仍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词语理解(1)通假字①富而.可求也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久要.不忘平生之言通“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臧武仲之知.通“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如如果②约贫困③智聪明(2)一词多义①信⎩⎪⎨⎪⎧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余固笑而不信.也: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杳无音信.: 低眉信.手续续弹: ②恶⎩⎪⎪⎨⎪⎪⎧ è ⎩⎪⎨⎪⎧ 无恶.不作: 首恶.必惩: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wū⎩⎪⎨⎪⎧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学恶乎始,恶.乎终: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答案 ①诚实/真实、不虚/相信,信任/信物,凭据/送信的人,使者,指媒人/音讯,消息/听凭,随意 ②罪恶,坏事/做坏事的人/丑,劣/讨厌,憎恨/疑问代词,哪里,什么/疑问副词,哪,怎么(3)古今异义①造次..a 必于是..ba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鲁莽,轻率。
专题01《论语》十二章(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01 《论语》十二章(一)(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乙】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温袍敞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丙】元好问列传(节选)好问字裕之,七岁能诗,年十有四,从陵川郝晋卿学,不事举业①。
淹贯②经传百家,六年而业成。
下太行,渡大河,为《箕山》《琴台》等诗。
礼部赵秉文见之,以为近代无此作也,于是名震京师。
…… 晚年尤以著作自任,以金源氏③有天下,典章法度几及汉、唐,国亡史作,己所当任。
时金国实录在顺天张万户家,乃言于张,愿为撰述,既而为乐夔所阻而止。
好问曰:“不可令一代之迹泯④而不传。
”乃构亭于家,著述其上,因名.曰《野史》。
凡金源君臣遗言往行,采遮所闻,有所得辄以寸纸细字为记录,至百余万言。
(节选自《金史》,有删减)【注释】①举业:指科举时代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
②淹贯:深通广晓。
③金源氏:指金国。
④泯:灭,尽。
1.【甲】文出自儒家经典著作《___________》,【乙】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主人日再食.( )(2)因名.曰《野史》 (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甲】文的画线句。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4.根据以上作品内容,完成表格。
5.【甲】文孔子对“不义而富且贵”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回答)【乙】文中面对同舍生。
高中语文 第1单元《论语》选读 五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义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20
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6-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1单元《论语》选读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讲义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的全部内容。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执.(zhí)鞭曲肱.(ɡōnɡ)颠沛.(pèi)臧.(Zānɡ)武仲公绰.(chuò)冉.(Rǎn)求无適.(dí)谄.(chǎn)恶.(wū)乎成名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富而可求也(“而”,通“如”,如果)(2)若臧武仲之知(“知”,通“智")(3)久要不忘平生之言(“要”,通“约",贫困)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虽错误!(2)修错误!(3)道错误!(4)然错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饭疏食饮水..古义:喝冷水今义:喝水(2)造次..必于是古义:慌忙,仓促今义:鲁莽(3)子路问成人..古义:完美无缺的人今义:成年人(4)今之成人者何必然..古义:一定这样今义:事理上确定不移(5)非其鬼.而祭之古义:神、鬼通称今义:不好的东西或不可告人的打算或勾当第5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义.然后取(名词用作动词,符合道义)(2)饭.疏食饮水(名词用作动词,吃)(3)曲肱而枕.之(意动用法,以……为枕)(4)不义而富.且贵.(形容词用作动词,取得富贵)第6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
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
《青年报》2006年6 月22日B13版报道,邹 云翔2004年被评为 “中华食雕九大赚钱 名刀”,并先后被评 为“中国烹饪雕刻大 师”、“中华厨神”, 可现在一个大厨师彻 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门 外。
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 婪去较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 来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太傻。
任何人都不会 甘愿过贫穷困顿、 流离失所的生活, 都希望得到富贵安 逸。但这必须通过 正当的手段和途径 去获取。否则宁守 清贫而不去享受富 贵。
美国媒体报道,快餐 业巨头麦当劳出售的 麦乐鸡含有玩具泥胶 的化学成分
【原文2】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 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 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 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 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原文7】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 无莫也,义之与比。”
【译文】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人和事,无可, 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 做。”
【原文9】 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 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译文】 孔子说:“(许多人)不修养品德,不讲 习学问,听到道义不能去做,自己身上有 了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 虑的事情。”
“红薯大 哥”c
【原文4】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 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 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 颠沛必于是。”
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 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就不会去接受的;贫穷 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 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哪 里能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 背离仁德的,急迫仓促中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 在受磨难挫折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 的。”
高中语文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电子课文及注译素材 新人教版选修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电子课文及注译1【原文】子曰:“富(1)而可求(2)也;虽执鞭之士(3),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述而》【注释】 (1)富:指升官发财。
(2)求:指合于道,可以去求。
(3)执鞭之士:古代为天子、诸侯和官员出入时手执皮鞭开路的人。
意思指地位低下的职事。
【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虽然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
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按我的爱好去干事。
”2【原文】子问公叔文子(1)于公明贾(2)曰:“信乎,夫子(3)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4)告者过也。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宪问》【注释】 (1)公叔之子:卫国大夫公孙拔,卫献公之子。
谥号“文”。
(2)公明贾:姓公明字贾。
卫国人。
(3)夫子:文中指公叔文子。
(4)以:此处是“这个”【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告诉你话的那个人的过错。
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孔子说:“原来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3【原文】7·16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作动词。
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音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
曲肱,即弯着胳膊。
【译文】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4【原文】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人教版选修·《论语》选读·不义而富且贵
学习第一部分
总结孔子的“义利观”
1.孔子主张富民; 2.富贵的取得要以“义” 为前提; 3.没有富贵,依然安贫 乐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第二部分
思考并讨论: 在孔子看来,君 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 品质?君子如何看待 “义”? 小组讨论,并派代表 发言。
学习第二部分
【译文】 2.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 “是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 诉您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 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 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 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 “义”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 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公叔文子, 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 于君子的好处。 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 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 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 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 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 合于义。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 符合义,不义则不为。
《论语》选读·第五章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 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我们一起说说“义”
关 于 义 的 故 事
荆轲
鲁智深
•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 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 持久,它们在我心灵 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 就会日新月异,不断 增长,这就是我头上 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 定律。——康德
不管时代潮流和社会风 尚怎样,人总是可以凭 着自己的高贵品质,超 脱时代和社会,走自己 的正确道路。现在,许 多人都为冰箱、汽车、 房子而奔波、追逐、竞 争。但是,也有不少人 不追求这些物质的东西, 他们追求理想和真理, 得到了内心的自由和安 宁。
《论语》“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片段赏析
【 文】 译
己 的 吃
。
≥
…
的 ,因为这些东西就好像天上的浮云一般 ,转瞬即逝。
其实 ,孑 子 的这个思想与孟子 “ L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的 意思大概相 同 ,他们 的这种思想都给 了后世追求理想的人们以巨大的鼓舞 。 “ 富 贵于我如浮云”也成为人们追求理想境界而蔑视不义之财的一种 宣言。不爱财 , 并不是因为讨厌舒适的生活 ,而是不肯用不正 当的手段去换取某种舒适的生活。 孔子虽然 主张安贫乐道 ,但并非就是鄙视财富 。孑 子从未排斥过财富 ,他 肯 L
小 学 高 年 级
《 溽》 谂
¨ 不×而喜且责◆ 毳期浮云¨片段囊新
翟 杰
【 原文 】 子 日 : 饭 疏食①,饮 水②,曲肱 (g n “ 6 g)③而枕之 ,乐 亦在 其 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 浮云。 ”
【 注释 】 ① 饭疏食 : ,吃的意思 ,这里作动词用 ; 饭 疏食 ,粗 粮。 ② 水 : 古代 “ 汤”和 “ ”相对。“ 水 汤”指热水 ,“ ”就・ 冷水。 水 是
李嘉诚也 十分赞 同孔子 的这一观点 ,他认 为 ,财 富不能单单用金钱来衡量 ,
内心富有 ,才能真正拥有 财富。一个人在衣食住行方面有较好 的保证之后 ,还能
够刈‘ 需要帮助 的人贡献 自己的力量 ,这就是 内心 的财 富。有人说 ,李嘉诚有两个
事业 :一个是拼命赚钱的事业 ,名下企业业务遍布全球五十多个 国家和地区 ,雇 员人数约二十二万 ;另一个 是不 断花钱 的事业 ,他 的投入也足 以让他成为亚洲有
定追求 财富是人的天性 : “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但他同时强调获取财 富要通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
选文5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 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 “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 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 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 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 人。”
4.不富不贵不义的事,我们能不能做?我们成不 了圣人,但是我们不能做为富不仁、为富不义的事; 不富不贵不义的事,我们更不能做。
逐利不能抛弃道义和良知
《论语·卫灵公》 •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兴(起身)。 •子路愠(怨恨)见曰:“君子亦有穷 乎?” •子曰:“君子固: (坚持、安守)穷,小 人穷斯(就)滥(越轨、放肆)矣。 •孔子义利观: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 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 万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 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白赚来的 钱。(李嘉诚)
选文3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文】 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凉水,弯着胳 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 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评析】孔子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 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 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 在其中。他同时还提出,不合于道的富贵荣华,是坚决不 予接受的,并把它看如天上的浮云般的虚无缥缈。这种思 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解析
【评析】 【译文】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 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 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 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 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 只要合乎于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 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错了。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 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 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 礼要求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 不厌恶他取。”孔子说:“原来 这样,难道真是这样吗?”
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儒亦商,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 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 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 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 · 仲尼弟子列传》)。 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 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 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 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 推子贡。 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 能够追求和谐、诚信为本、崇仁立德、义利兼顾, 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 就是仁义。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 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 “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 《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 “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 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 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 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 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 立于不败之地。他还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 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 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达到了“义利双赢” 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 的经商最高境界。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商界巨子。
不义而富且贵_于我如浮云_(经典推荐)
【评析】 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 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 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 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 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 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 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 授命、不忘平生之言,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 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 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 生了极大影响。
2【原文】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 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 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 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 乎?” • 【译文】 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 “是真的吗?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 告诉您这话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 说话,所以人们不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 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 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义中取利
例子
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 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 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 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 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 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 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 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 《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 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 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 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 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 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 商界巨子。
《论语》今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陈士同:《论语》今读: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半部《论语》治天下。
”纵使时空如何跨越,精粹的东西,不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其内隐的精髓永远不会随着时间的淘洗而失去光泽,永远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普罗大众的生活和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方式。
作为儒家经典之一的《论语》以其逼近人的思想和灵魂深处的力道,从不同的角度影响着一代代人,而且已经突破种族、肤色,跨越时空的阻隔。
“述而不作”的儒家创始人孔子驾着四轮马车周游列国兜售自己的治国主张,推行自己的处世哲学无果而终之后,他开始沉下身子、静下心来,招收学生,开启私人授学之旅。
弟子三千,七十二贤人,这个收获对一位师者而言还是蛮大的。
当然,当下人记住孔子,记住儒家,不仅仅是因为他在教育领域取得什么成就,而是其开起一家之学,而且把关注点不是落在外在的东西上面,而是直击人的内心深处。
作为一家之学,儒家思想的精义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
由理论回归的现实,也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作为社会的人应该积极投入社会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影响社会,为澄化世风,建立大同尽己所能。
以入世的情怀观照世事,修身关注的是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齐家则是从自我走向生活的圈子,治国平天下更多指向的是作为社会之人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而就四者的关系看,修身则是处于基础性位置,是实现其他目标的前提。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如果思想上出现了问题,表现在行动上就很难符合普世性的价值标准。
作为群体性的社会生物,人除了生活在自我思密达时空中,更生活在公共时空中,而且与不同人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至于在这张大网中能够取得什么样的作用,更多取决于自我的修为。
人是有欲望的,物质的追求,精神的需要,处于不同的阶层,诉求的指向不同。
不论是物质贫乏的时代,还是物质富庶的时代,人对物质的攫取和占有欲是始终存在于思想深处的,只不过有的外显的比较明显露骨,有的内隐的比较含蓄委婉。
按照传统的评判一个人的价值和地位高低的依据,物质的多寡决定一个人社会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
《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5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句段点评 多维探究 审美鉴赏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 如浮云。
译文: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点评:孔子极力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 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 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同时,他还提出,不符合于道 的富贵荣华,他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对待这些东西,如天上的浮云一 般。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1.识通假 (1)若臧武仲之知. “知”通“智”,聪明 (2)久要.不忘平生之言 “要”通“约”,贫困 2.释词义 (1)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顺从 (2)饭.疏食饮水 名词活用为动词,吃(饭) (3)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安居,可理解为接受 (4)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离开,摆脱 (5)文.之以礼乐 修饰 (6)义之与比. 并列、紧靠
走进新课
阅读鉴赏
-3-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走进新课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3.解多义 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真实,不虚 愿陛下亲之信之 信任、相信 苟余情其信芳 确实、实在
(1)信 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凭据 自可断来信,徐徐更谓之 送信的人;使者 杳无音信 音讯,消息 低眉信手续续弹 听凭,随意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了解作品背景 积累语言知识 把握文脉主旨
高中语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说课稿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说课稿高二语文组张秀华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人教版选修教材系列《论语》选读第一单元第五个课题,主要是探讨孔子的义利观。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论语》的部分篇目,对孔子的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这为过度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并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的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教育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知识储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论语》相关语句中出现的文言现象;b.背诵本课的重要语段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讨语段内涵的过程中,解读孔子的义利观。
3.情感与价值观目标:a.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孔子对社会人生问题的思考;b.通过本课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义利价值观。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关于“义”的言论,并且联系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难点:对比理解“仁”和“义”的关系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我学法上谈谈。
四、说教法我们都知道语文是一门集人文性和工具性为一体的学科。
《论语》选读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通过学习孔子的一些言论了解孔子的的思想,并联系现实思考其现实意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要学生掌握“言”,还要使学生深入认知。
考虑到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用以下的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解课前预习等手段课文中的一些文言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语境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解析
■思考:孔子可乐的是贫寒、简单的生活吗?富贵对 他来说,真的没有意义吗?
“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意即吃粗糙的食物, 喝冷水,弯着胳膊肘作枕头,其中也充满了欢乐。为什么 会这样呢?生活如此贫寒如此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这里 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对他来说,可乐的 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 持践履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意思 是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 在天空的云彩。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 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选文2
义与君子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 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 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 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 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 “这是把这事告诉你的那个人搞错了。先生他到该说时才 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 恶他笑;合于道义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
选文5
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 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 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 “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 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 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 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 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 人。”
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起学《论语》7.16述而篇——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原文】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白话】孔子说:“吃着粗食,喝着白水,弯曲胳膊枕着,乐也在其中。
不循道义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如同天上的浮云。
”【释词】饭疏食:饭,吃。
疏食,粗饭、粗食。
曲肱而枕之:曲臂当枕。
肱,臂、胳膊。
《义疏》:“肘前曰臂,肘后曰肱,通亦曰臂。
”乐亦在其中:乐,不是乐于贫贱。
钱穆:“乐在富贵贫贱之外,亦即在富贵贫贱之中。
不谓乐贫贱。
”李炳南:“乐者乐其道也。
《中庸》云:‘率性之谓道。
’有道,无所不乐。
朝闻道,夕死犹可,何况贫穷。
”不义而富且贵:不循道义而得富贵。
钱穆:“不义而富且贵,是以不道得之,存心不义,营求而得。
”浮云:浮云在天,无关乎己,非己之有,表明对于不义之富贵,孔子不动心。
《四书解义》:“浮云之于太空,任其往来而不足以动其清虚也。
”【先贤精义】《论语注疏》曰:此章记孔子乐道而贱不义也。
富与贵虽人之所欲,若富贵而以不义者,于我如浮云,言非己之有也。
《论语义疏》曰:此明孔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也。
朱子曰:圣人之心,浑然天理,虽处困极,而乐亦无不在焉。
其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之无有,漠然无所动于其中也。
程子曰:非乐疏食饮水也,虽疏食饮水,不能改其乐也。
不义之富贵,视之轻如浮云然。
又曰:须知所乐者何事。
张栻曰:《易》曰:“崇高莫大乎富贵。
”富贵本非可以浮云视,惟其非义,则浮云耳。
郑汝谐曰:使他人言之,必曰:“不义之富贵如粪秽,如涂炭,若将浼(měi)我不可一朝居也。
”圣人惟曰:“于我如浮云。
”不义者如此,义者可知。
“素富贵,行乎富贵”,未尝与之立敌也。
刘宗周曰:圣人日用动静,莫非天理。
以天为体而不系于物,则常乐矣。
圣心之天不可见,就乐地而见,故曰“乐天”。
明道先生曰:“疏水曲肱,乐在其中。
万变皆在人,其实无一事。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选文解读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选文解读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但是他非常关注一点,就是富贵是否“可求”。
选文第1则:“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意思是说,富如果可求,即使是手拿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是说富如果不可求,就依从我喜欢的。
这段话有两点值得琢磨: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联系孔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
人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并且感慨“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子罕》)“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论语·里仁》),等等。
很明显,他的所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
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这是孔子张扬的一个主要观念。
第3则选文:“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饭疏食”和“饮水”相对,所以“饭”和“饮”一样应该是作动词,意思是吃;“疏食”和“水”则都是动作涉及的对象。
“曲肱而枕之”意思是说弯着胳膊枕着它。
吃粗粝的食物,喝冷水,弯着胳膊肘作枕头,其中也充满了欢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活如此贫寒如此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这里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
对他来说,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意思是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总之,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思想的基本概念---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语出《论语·述而篇第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意谓:以不义手段占有的财富与官位,对于我如同天际的浮云。
《论语》同篇:“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里仁》:“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孔子于此重申其看待和求取富贵的具体原则,即须合于“义”与“仁道”,违此而获,则被视如过眼烟云之不足取。
同时亦表明其于清贫生涯甘之如饴、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与襟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评析】 本章谈论的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 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 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 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 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 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 养学说的组成部分。
2、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 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 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Hale Waihona Puke 孔子向公明贾问卫国大夫公叔文子这个人,说:“是真的吗? 夫子不说话、不笑、不取财物?” 公明贾回答说:“把这事告诉您的人说错了(即告诉您这话 的人弄错了)。夫子到了该说话的时候才说话,所以人们不 讨厌他说话;高兴了才笑,所以别人不厌恶他的笑;对于财 物,符合道义才取,所以人们不讨厌他取。” 孔子说:“是这样啊?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
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
(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评析】
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 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
“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 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
9、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
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孔子说:“不修养品德,不讲习学问,听到
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听到了合乎道义的事 情不能去做),自己身上不好的东西不能改 正,这是我的担忧啊。”
【评析】 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 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 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 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 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 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 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 善,知识才可以丰富。
6、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 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 见得思义。”
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考虑看得清
清楚楚,听考虑听得明明白白,脸色考虑温 和,姿态考虑恭敬,说话考虑忠诚,做事考 虑不怠慢、不苟且,遇到疑难问题考虑向别 人请教,气愤的时候考虑发怒会导致祸害或 冤仇,见到得到某种东西考虑是否合乎道 义。”
5、子路问成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 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 言,亦可以为成人
子路问怎样才算完美无缺的人。孔子说:“像臧武 仲那样聪明,像孟公绰那样清心寡欲,像卞庄子那 样勇敢,像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加上礼、乐的修 养,也就可以说是完美无缺的人了!”又说:“现 在的完美无缺的人哪里一定要这样呢?见到利益就 想到道义,面临危难挺身而出,付出性命,长期处 于穷困之中,而不忘记平素的话或诺言,也可以说 是完美无缺的人了!”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以义为上。 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 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 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 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都希望得到富贵安 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 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 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
先秦诸子选读之《论语》选读 第五课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邹城市兖矿一中 刘永芳 2012年11月28日
1、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孔子说:“如果求富而不违背道义,即使手
持鞭子的下等差役,我也去做。如果求富而 违背了道义,我就顺从我喜欢的(道义)。”
【评析】 本章阐述的是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 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 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不能追 求富贵,就顺从自己喜欢的(道义)。 从这里可以看出,孔子不反对做官,也 不反对发财,但做官或者发财必须合乎 道义,这是原则问题。正所谓“君子爱 财,取之有道”也。
【评析】
本章是谈完美人格的问题。 孔子认为,具备完美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 制、勇敢、多才多艺和并且注重礼乐修饰。 孔子还认为,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 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就可以成为有完 美人格的人。 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 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 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有意义的。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
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 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 彩。”
【评析】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 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是说违背 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贫寒不是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 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问题,以不正当的手 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
【评析】 孔子在这里是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 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 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 “时然后言,乐然后笑,义然后取。”说、 笑宜时,取财有道。这是一种值得称道的人 格行为。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
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 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 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 是。”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 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 这是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 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 够成就君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 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10、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 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自己祖先的鬼、不是自己应
该祭祀的鬼神却去祭祀他,这是谄媚。见到 正义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又提出“义”和“勇”的关 系。 见义而为,这就是“勇”。
8、 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
有勇而无义为盗。”
子路问:“君子推崇勇敢吗?”孔子说:
“君子以义为上。在位者有勇而无义就会作 乱,平民有勇而无义就会成为强盗。”
【评析】 在本章中,孔子提出“义”和“勇”的概念, 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 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 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 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 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 就是“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