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化学与物理复习题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5446f7af45b307e9719717.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1.结晶度: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化温度。
3.纤维素纤维:由β-D-葡萄糖剩基以1,4苷键相联结而成的线性大分子。
4.蛋白质的变性:球型蛋白在受到热、高压、机械搅拌等因素或酸、碱、某些有机溶剂和盐类的影响时,性质常会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溶解度降低和生物活性丧失。
这些变化可不涉及多肽链的断裂:视变化程度不同,有时可逆有时是不可逆的。
一般将这类现象笼统地称为蛋白质变性。
5.蛋白质等电点:当调节溶液pH值,使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离子数目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回潮率:指纺织纤维内水分质量与绝对干燥纤维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 12分,每题2分)1.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中的湿纺工艺反应为链式聚合。
(√)2.分子链长的高分子一定柔软。
(×)3.高分子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五类:柔而弱、柔而韧、刚而脆、刚而强、刚而韧。
(√)4.棉纤维结晶度70%,麻纤维90%,黏胶纤维30%。
(√)5. 羊毛纤维的结构: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
(√)6.涤纶和锦纶都是熔纺,且熔纺温度涤纶高于锦纶。
而腈纶纺丝为湿纺和干纺。
(√)三、填空(25分,每空1分)1.逐步聚合的聚合方法: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链式聚合的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8分)2.合成纤维中五大纶涤纶(PET)、锦纶(PA)、腈纶(PAN)、丙纶(PP)、氨纶(PU)(5分)3.纤维素纤维的酯化反应: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纤维的醚化:纤维素乙基醚、纤维素羧甲基醚(4分)4.蛋白质分子的二次结构的构象有:α-螺旋、β折叠、无规线团,蛋白质分子构象中的化学键有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二硫键、配位键。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3faf1e67ec102de2bd898a.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答案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1.结晶度: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2.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化温度。
3.纤维素纤维:由β-D-葡萄糖剩基以1,4苷键相联结而成的线性大分子。
4.蛋白质的变性:球型蛋白在受到热、高压、机械搅拌等因素或酸、碱、某些有机溶剂和盐类的影响时,性质常会有所改变,最明显的是溶解度降低和生物活性丧失。
这些变化可不涉及多肽链的断裂:视变化程度不同,有时可逆有时是不可逆的。
一般将这类现象笼统地称为蛋白质变性。
5.蛋白质等电点:当调节溶液pH值,使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离子数目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即为该蛋白质的等电点。
6.回潮率:指纺织纤维内水分质量与绝对干燥纤维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 12分,每题2分)1.生产聚丙烯腈纤维(腈纶)中的湿纺工艺反应为链式聚合。
(√)2.分子链长的高分子一定柔软。
(×)3.高分子物的应力-应变曲线分为五类:柔而弱、柔而韧、刚而脆、刚而强、刚而韧。
(√)4.棉纤维结晶度70%,麻纤维90%,黏胶纤维30%。
(√)5. 羊毛纤维的结构:鳞片层、皮质层、髓质层。
(√)6.涤纶和锦纶都是熔纺,且熔纺温度涤纶高于锦纶。
而腈纶纺丝为湿纺和干纺。
(√)三、填空(25分,每空1分)1.逐步聚合的聚合方法:熔融缩聚、溶液缩聚、界面缩聚、固相缩聚:链式聚合的聚合方法: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
(8分)2.合成纤维中五大纶涤纶(PET)、锦纶(PA)、腈纶(PAN)、丙纶(PP)、氨纶(PU)(5分)3.纤维素纤维的酯化反应:纤维素硝酸酯、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纤维的醚化:纤维素乙基醚、纤维素羧甲基醚(4分)4.蛋白质分子的二次结构的构象有:α-螺旋、β折叠、无规线团,蛋白质分子构象中的化学键有氢键、疏水键、范德华力、离子键、二硫键、配位键。
纤维化学与物理(精简复习题)
![纤维化学与物理(精简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58631166bd97f192279e998.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
(精简后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高聚物
2.聚合物的平均分子量
3.聚合物分子量的多分散性
4.聚集态结构
5.超分子结构
6.构象
7.内聚能
8.结晶度
9.高分子取向
10.蠕变
11.应力松驰
二、回答下列问题
1.高分子结构各层次研究的内容。
2.简述高聚物力学三态与相变的区别.
3.简述高聚物力学三态分子运动的特点。
4.取向和结晶有什么不同?非晶态高聚物取向后性能有什么变化?
5.什么是高弹性,高弹性的特点是什么。
6.高分子的强迫高弹性并解释产生强迫高弹性的原因。
7.合成纤维的制备中为何要进行牵伸,并在牵伸后要进行适当的热处理?
8.从断裂机理出发,解释棉纤维的的湿强高于干强,而粘胶的湿强低于干强的原因。
9.简述纤维的断裂机理,解释纤维的实际强度为什么低于理论强度。
10.试述纤维疲劳与织物耐用性。
11.试述酸、碱对涤纶纤维的影响,解释生产“涤纶仿真丝”的原理。
12.解释羊毛的缩绒现象,引起缩绒的主要原因(D.F.E),及利用此特性在羊纺工业上的应用.
13.分析光对蚕丝纤维的作用,预防光对丝纤维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14.腈纶纤维一般多采用三元单体共聚得到,试述三种单体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化学纤维概论复习题
![化学纤维概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18b81b13c5da50e2524d7ffe.png)
1.名词解释差别化纤维: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利用化学改性和物理改性手段,通过分子设计制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第二代化学纤维。
棉型短纤维:类似于棉纤维,长度为25-38mm,纤维较细(线密度1.3-1.7dtex),类似棉纤维,主要用于与棉纤维混纺。
极限氧指数:使着了火的纤维离开火源,而纤维仍能继续燃烧时环境中氮和氧混合气体内所含氧的最低百分率。
α纤维素:植物纤维素在特定条件下不溶于20℃的17.5%(质量分数)NaOH溶液的部分纤维素。
Β纤维素:植物纤维素在特定条件下溶于20℃的17.5%(质量分数)NaOH溶液的溶解部分称为半纤维素,溶解部分用醋酸中和又重新沉淀分离出来的那一部分纤维素。
空气变形丝:以POY或FOY为原丝,通过一个特殊的喷嘴,在空气喷射作用下单丝弯曲形成圈环结构,圈环和绒圈缠结在一起,形成具有高度蓬松性的环圈丝。
聚丙烯膜裂纤维:是高聚物薄膜经纵向拉伸、切割、撕裂或原纤化制成的化学纤维。
配采-U:是德国巴斯夫公司生产的聚氯乙烯纤维的商品名,以四氢呋喃为溶剂,并采用漏斗形凝固浴槽的湿法纺丝工艺进行生产的纤维。
缩醛化反应:指聚乙烯醇大分子上的羟基与醛作用,是羟基封闭的反应。
再生纤维: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长丝:在化学纤维制造过程中,纺丝流体(熔体和溶液)经纺丝成型和后加工工序后,得到的连续不断的、长度以千米计的纤维。
沸水收缩率:指将纤维放在沸水中煮沸30min后,其收缩的长度与原来长度之比。
环结阻料:不经干燥的聚酯切片具有不定型结构,软化点较低,进入螺杆挤出机后会很快软化粘结,造成堵塞进料口。
网络丝:指丝条在网络喷嘴中,经喷射气流作用,单丝互相缠结而呈周期性网络点的长丝。
熔喷法非织造布:在聚合物熔体喷丝的同时利用热空气以超音速和熔体细流接触,使熔体喷出并被拉成极细的无规则短纤维,然后制取超细纤维非织造布。
捏合:纤维级的聚氯乙烯不能溶解于丙酮,首先使聚氯乙烯树脂在丙酮中充分溶胀,这一操作称为捏合。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a5d3cd12a300a6c30c229fcf.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一、名词解释1.等电点:2.聚集态结构:3.回潮率:4.力学松弛现象:5.溶胀:6.盐缩:二、判断1.纤维大分子链上链段越短,说明主链上能独立运动的单元越多,链的柔性越大,反之刚性越大()2.晶态聚合物取向按取向单元大小可分为整链取向和链段取向()3.大分子取代基极性越强,数目越多相互作用越大则链的柔性越差()4.涤纶、锦纶的聚集态结构都属于折叠连和伸直链共存的体系。
等规聚丙烯聚集态结构都属于折叠连和伸直链共存的体系。
()5.链段取向可以通过单键的内旋转造成的链段来完成,可在粘流态实现。
()6.一般逐步聚合反应是可逆反应,而链式聚合反应大多数为不可逆反应()三、填空1.聚集态结构包括等。
2.链式聚合反应由,其特征是。
3.大豆蛋白复合纤维是大豆蛋白与共混制得,牛奶蛋白复合纤维是干酪素蛋白与或纺制的,蚕蛹蛋白复合纤维是蛋白纺丝液与纺丝液共混而得。
4.涤纶的回潮率,锦纶的回潮率,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比例为。
5.纤维素分子是由通过结合而成的大分子,重复单元是。
6.纺织品使用性能主要包括:。
7.高分子的聚集态有。
8.常用纺丝方法。
9.逐步聚合的方法有。
10.β-分裂的条件、、、。
11.在所有纤维中,耐磨性最好的是,耐光性最好的是,耐热性最好的是。
四、曲线题2.用微观角度解释涤纶纤维应力——应变曲线。
五、问答题1.与低分子比较,高聚物的溶解过程有何特点?2.链式聚合反应和逐步聚合反应的区别是什么?3.分析高聚物分子运动的特点。
4.晶态、非晶态、交联高聚物的溶解行为有何不同。
5.纤维结构对纤维吸湿性的影响?6.纤维后加工处理过程中拉伸的机理和目的是什么?7.羊毛能否用NaClO进行漂白,为什么?8..影响纤维素水解的因素?为何要避免织物带酸干燥?。
纤维化学与物理5
![纤维化学与物理5](https://img.taocdn.com/s3/m/e9643fbb650e52ea551898cf.png)
课程名称:纤维化学与物理一、 填充:(每格1分,共26分)1. 高聚物具有分子量多分散性和结构多分散性,高聚物的分子量通常只能取其统计平均值。
统计方法不同,则有不同名称的平均分子量。
如以分子数作为平均分子量的基础进行统计,所得分子量称为 分子量,以 表示;如以分子的总重量作为平均分子量的基础,所得分子量为 分子量,以 表示;真实的高分子链是有一定体积,分子量是与其真实体积大小成正比的。
以高分子的体积大小作为平均分子量的基础,所得的分子量称为 分子量,以 表示;根据高分子 物溶液 粘度测定出来的分子量,称为 分子量,以 表示。
一般而言, ,n W Z M M M M >>>η,而 ,则n W Z M M M M ===η。
2.涤纶的重复单元是 ,聚丙烯腈的重复单元 是 。
3. 聚合物结构具有两方面含义。
一是分子内结构。
它主要研究单个分子链中原子或基团的几何排列,即高分子的链结构,又称 。
高分子链结构包含一次结构(或称 )和二次结构(或称远程结构)两个层次。
另一是分子间结构。
它主要研究单位体积内许多分子链之间的几何排列,即高分子的 结构,或称 ,又称二级结构,包括三次结构和高次结构。
4. 自由基聚合的特征 、 、 、 ;自由基聚合至少由三个基元反应组成分别是 、 、 ;自由基中双基终止包括歧化终止和 。
5. 非晶态聚合物的溶解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即: 和 。
二、名称解释:(每题3分,共24分)1.竞聚率2.临界胶束浓度3.加聚反应4.蠕变5.应力松弛6.内聚能密度7.链段8.取向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乳液聚合的第二阶段结束的标志是( )(a)胶束的消失(b)单体液滴的消失(c)聚合速度的增加(d)乳胶粒的形成2. 下列哪一种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模型不属于晶态结构模型( )(a) 折叠链结构模型(b) 两相结构模型(c) 插线板结构模型(d) 折叠链-缨状胶束粒子模型。
《纤维化学与物理》练习题
![《纤维化学与物理》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1948e4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49.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练习题65.通常情况下,高分子的取代基极性越大,柔性越好(×)。
66.高聚物内聚能密度的大小决定高聚物的类型和使用性能(√)。
67.结晶对高聚物强度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结晶度、晶粒大小和晶体结构(√)。
68.玻璃化温度是非晶高聚物作为塑料使用时的最高使用温度(√)。
69.在一定温度,一定应力作用下,材料的形变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现象称蠕变(√)。
70.Tg是非晶态高聚物塑料、纤维的最高使用温度,也是橡胶的最低使用温度(×)。
71.苯乙烯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Mw/Mn=1.06-1.12,说明所得聚合物是多分散性的(×)。
72.聚合物是由链节相同,聚合度不同的同系物混合组成。
(√)73.高分子运动单元具有多重性,可以是侧基、支链、链节、链段和整个分子等(√)74.高分子的运动单元只能是高分子的侧基、支链、链节、链段,整个分子不能运动(×)75、Mn靠近聚合物中低分子量的部分,即低分子量部分对Mn影响较大(√)76、Mw靠近聚合物中高分子量的部分,即高分子量部分对Mw影响较大(√)77、高分子量部分对Mn影响较大(×)78、低分子量部分对Mw影响较大(×)79、分子量分布越宽,表明高分子链大小越不均一,相反,分布越窄,高分子链大小越均一、(√)80、高聚物的一系列物理性质不再随分子链中重复单元数的增减而明显变化。
(√)81、聚合物(有高聚物低聚物之分)的一系列物理性质不再随分子链中重复单元数的增减而明显变化。
(×)82、取向和结晶都能使高分子的排列有序,是三维有序的自发过程。
(×)83、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越大,表示纤维材料越易燃烧。
(×)84、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越大,表示纤维材料越不易燃烧。
(√)85、高聚物的多分散系数为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之比值。
(√)86、一般而言,对单分散体系,Mz?MW?M??Mn。
纤维化学与物理复习总汇
![纤维化学与物理复习总汇](https://img.taocdn.com/s3/m/cf4c9aba69dc5022aaea00c5.png)
结晶度: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反映了高分子链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
取向:在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链沿外力场方向舒展并有序排列的现象。
解取向:当外力消除之后,取向排列的大分子自动回复到自由卷曲状态的现象。
高分子各结构层次研究哪些内容?高分子结构包括链结构(一级结构)和聚焦态结构(二级结构)。
①链结构包括近程结构(一次结构)和远程结构(二次结构)。
近程结构:结构单元的化学组成(主链、端基)、结构单元的键合(方式、序列)、分子链的键合(线型、支化、星型)、共聚物结构、高分子链的构型。
远程结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分子链构象、分子链旋转及刚柔性②聚集态结构包括三次结构和高次结构。
三次结构:晶态结构、非晶态结构、取向态结构、液晶态结构高次结构:织态结构球晶:当结晶性聚合物从浓溶液中析出或从熔体猝冷却结晶时,通常形成球晶。
画出线型非晶态高聚物温度-形变曲线,列出相应的转变温度,用运动机理说明三种力学状态线型非晶态高聚物的温度-形变曲线如下:玻璃化温度(T g)以下为玻璃态区;玻璃化温度到粘流温度(T f)之间为高弹区;粘流温度到分解温度(T d)之间为粘流态区。
玻璃态:(运动单元是侧基、原子、原子团)硬如玻璃且脆弱。
温度低,分子间作用力大,物理结点多,热运动能量不足以使大分子和链段运动。
当受到外力作用时,只能使键角、键长产生变化,其形变很小,属于普弹形变。
高弹态:(运动单元是链段)温度高,体积膨胀,分子间作用力相应减小,热运动能量可以克服某些物理结点的牵制,从而使链段发生热运动,但整个大分子还不能相对移动。
当外力作用时,由于链段运动改变大分子的构象而引起很大的形变,外力消除后,形变总会回复,故称为可逆的高弹形变。
粘流态:温度更高时,热运动能量通过链段运动沿外力方向传递、扩散,可使整个大分子的重心产生相对移动。
高分子的分子间力很大,黏度很高,流动阻力也很大。
受力产生不可逆形变,称为塑性形变。
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聚物的高弹态和玻璃态的相互转化温度。
纤维化学与物理复习题目无答案资料
![纤维化学与物理复习题目无答案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5689c62b84254b35effd3484.png)
一、 解释下列名词聚合度、官能度、高分子物多分散性、碳链聚合物、杂链聚合物、分子量分布指数、特性粘度。
柔顺性、链段、内聚能密度、聚合物熔点、玻璃化温度、粘流化温度、应力松弛、蠕变、内耗、溶解度参数、均方末端距、 取向度、结晶度、侧序度、双折射率。
回潮率、吸湿等温线、吸湿滞后现象、纤维的吸湿溶胀、纤维吸湿溶胀异向性、纤维的断裂伸长(率) 、纤维的断裂强度,纤维的断裂功、纤维的回弹率、纤维的回弹性、极限氧指数。
纤维的可及区、纤维的可及度、纤维素的 Y 值、纤维素的铜值、纤维素的碘值、酸性氧化纤维素、还原性氧化纤维素、氧化纤维素。
蛋白质等电点、蛋白质的饱和吸酸值、异形纤维、复合纤维,超细纤维、差别化纤维、 PTT 纤维。
二、 单项选择题1. 下列聚合物中,(A )的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一致。
A. 聚氯乙烯B. 涤纶C. 锦纶66D. 氨纶2. 下列聚合物中,(D )的结构单元,又是单体单元。
A. 锦纶66B. 氨纶C. 涤纶D. 聚丙烯3. 下列聚合物中,(C )的结构单元和重复单元不一致。
A.聚氯乙烯B.聚丙烯 C.涤纶 D.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4.下列高分子物中属于杂链高分子的是(B)°A.氯纶B.锦纶6C.腈纶 D.丙纶5.下列高分子物中属于碳链高分子的是(C )oA.涤纶B. 锦纶6C.腈纶 D.氨纶6. 下列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以链式聚合反应得到的是(C)。
A.锦纶66B. 涤纶C. 腈纶D. 氨纶7. 下列纤维的基本组成物质以线型缩聚反应得到的是(B )oA.腈纶B.锦纶66 C. 氯纶 D. 维纶8. 用二元醇和二元酸进行缩聚,生成的高分子物分子链中的特征基团是(A ) o0 0 O IIII II IIA. —C —0—B. —O —C —NH —C.—C —NH — D .— NH —C —NH9. 高分子物分子量的分布情况可以用( C )表示。
A.粘均分子量B.数均分子量C.分子量分布指数D.重均分子量10. 下列聚合物中可以用端基法测定分子量的是(A )o 缩聚物才行A.涤纶B.腈纶 C.氯纶D. 丙纶11. 下列聚合物中,不可以用端基法测定分子量的是(D )oA.涤纶B.锦纶66 C.锦纶6 D.腈纶12. 端基法测得的高分子物的分子量是( A )oA.数均分子量B.重均分子量C. 粘均分子量D. Z 均分子量13. 两种聚乙烯,他们的分子量多分散指数相同,则他们的分子量分布()oA.肯定相同B.肯定不同C. 有可能不同D.以上都不对14.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玻璃化温度(C )聚辛二酸乙二酯的玻璃化温度oA.等于B. 小于C. 大于D. 前三个都不对聚偏二氯乙烯的玻璃化温度( )聚氯乙稀的玻璃化温度。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附带答案(练习)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附带答案(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a173f6f5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cc.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题附带答案(练习)纤维化学与物理模拟试卷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1.链段2.玻璃化温度3.标准回潮率4.溶剂化促进作用5.经久耐用落后6.异形纤维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12分,每题2分)1.链自由基向体系中其他分子迁移后,体系中自由基数目激增。
2.价值观念就是高分子的自发过程,结晶就是主动过程。
3.高弹性就是高分子独特的一种性能。
4.除了麻纤维外所有的纤维都随其回潮率的增高而减少。
5.β-对立就是在碱性介质中出现的。
6.羊毛在中性盐的浓溶液中可以出现盐缩现象。
三、填空题(25分后,每空1分后)1.链式聚合采用的聚合方法有()()()(2.能够表征大分子柔性的参数有()()。
3.普弹性是由()的变化引起的。
4.()能反应聚合物尺寸稳定性的优劣。
())()())())。
((5.高分子物的溶解过程包括()()阶段。
6.耐磨性就是()()()三种力学性能的综合整体表现。
7.纤维的聚合度用()测定,用()()表示纤维还原能力的大小。
8.常用的纺丝方法有()()()。
9.合成纤维中()的吸湿性最糟,()的耐热性最出色,(性最出色。
10.聚酰胺66的全称为(),简称(),字母表示()。
四、曲线题(6分)1.上图中ⅰ、ⅱ、ⅲ分别则表示高聚物的()、()、()。
2.在ⅱ区中发生一“橡胶平台”,这种现象如何表述()。
3.从分子运动的本质来看,ⅰ与ⅱ的区别在于()。
五、回答下列问题(45分,8小题))的耐热1.高分子平均分子量有哪几种统计方法?写出统计名称(5分)。
2.什么是应力松弛?解释硫化橡胶应力无法松弛到零的原因(5分)。
3.为什么棉纤维的吸湿等温线呈反s形?(6分)4.表述涤纶染色困难的原因并表明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染色。
(6分后)5.什么就是羊毛的缩绒性?产生缩绒的原因就是什么?(6分后)6.怎样辨别涤纶和锦纶?列举三种方法并表明辨别的理由。
(6分后)7.合成纤维中,哪一种纤维的“三口”稳定性高?表明原因。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0968e5aa284ac850ad0242be.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模拟试卷一、解释下列概念(12分,每题2分)1.柔顺性2.β—分裂3.玻璃化温度4.缩绒性5.链段6.结晶度二、判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 12分,每题2分)1.复丝就是复合纤维( )2.主链中有孤立双键,柔顺性好( )3.拉伸强度随结晶度的提高而提高,形变能力也是随着结晶度的提高而提高( ) 4.溶解不仅与分子量的大小有关,而且有洁净度有关( )5.吸湿主要发生在分子的无定形区和结晶区表面( )6.棉是最纯净最丰富的天然纤维( )三、填空(24分,每空1分)1.高分子的链结构又称为包含和。
2.结晶度提高,高聚物的相对密度,拉伸强度,形变能力,尺寸稳定性,耐热性,硬度。
3.合成纤维中五大纶指,,,,。
4.棉纤维的截面形状为,具有,纵向,并带有。
纤维素分子式可写作,是由通过结合而成的高聚物。
5.蛋白质分子的二次结构的构象有,,。
四、曲线题(8分)1.写出Tb Tg Tf Td所代表的的含义,并写出ABCDE各代表什么。
(4分)2.写出1234各代表什么流体(4分)tγ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曲线五.回答下列问题(44分,8小题)1. 强迫高弹形变与高弹形变的联系与区别?(4分)2.结晶态高聚物溶解的特点是什么?(4分)3.丝光后纤维的性能会发生哪些改变,为什么会发生这些改变?(6分)4.对于经过酸退浆和双氧水漂白处理的棉半成品,如何判断纤维是否受到了损伤,如何区别其生成了水解纤维素还是氧化纤维素?(6分)5.羊毛弹性好的原因?(6分)6.为什么蚕丝比羊毛弹性低?(6分)7.纤维素纤维与蛋白质纤维有哪些相同之处?(6分)8.鉴别涤纶和锦纶?(最少三种方法)(6分)。
纤维化学与物理-有答案
![纤维化学与物理-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bc83e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d.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有答案一、填空题1.纤维鉴别的常用方法包括手感目测法、显微镜法、燃烧法、溶解法、着色法等等。
2.聚丙烯腈的反应单体是丙烯腈,聚氯乙烯的反应单体是氯乙烯,聚丙烯的反应单体是丙烯,聚苯乙烯的反应单体是苯乙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的反应单体是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
3.玻璃化温度是塑料的使用下限温度,是橡胶的使用上限温度。
4.高分子的聚集态结构包括结晶态、取向态、液晶态、非晶态等。
5.非晶态聚合物的力学三态指的是玻璃态、高弹态、粘流态。
6. 含A、B两种单体的体系,理论上可发生的聚合方式有:各自均聚;交替共聚;接枝共聚;嵌段共聚;无规共聚。
二、判断题1 莱卡纤维是氨纶纤维(√ )2 氨纶纤维是莱卡(×)3 粘胶、竹浆纤维、涤纶属于再生纤维素纤维(×)4 锦纶纤维的耐磨性良好(√ )5 聚酯塑料瓶可以回收利用制作纤维(√ )6 锦纶的合成是按照连锁聚合反应机理进行的(×)7 腈纶的合成机理是逐步聚合反应机理进行的(×)8 腈纶又被称为人造羊毛(√ )9 高弹性是高分子材料区别于小分子材料的一个重要方面(√ )10 高分子材料具有柔性的本质是由于其分子链比较长(×)11 纤维素纤维耐酸性比较差(√ )12 羊毛纤维纵向具有独特的鳞片层结构(√ )13 羊毛纤维的耐酸性相对较好(√ )14 相比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常见合成纤维的吸湿性比较差(√ )15 非晶态聚合物的溶解主要包括溶胀与溶解两个过程(√ )三、选择题1.请指出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纤维素纤维( d )(a)棉纤维(b)麻纤维(c)粘胶纤维(d)涤纶纤维2、纤维的应力-应变曲线中代表棉纤维刚而脆特点为:( c )3. 请指出下列哪种材料属于聚酯纤维( a )(a)涤纶纤维(b)锦纶纤维(c)氨纶纤维(d)腈纶纤维4. 请指出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聚酰胺纤维( d )(a)锦纶66 (b)锦纶6 (c)锦纶610 (d)莱卡纤维5. 在公定回潮率下,下列哪种纤维的吸湿性最低(b )(a)涤纶(b )丙纶(c)锦纶(d)氨纶6. 指出下列哪种材料燃烧的时候具有烧毛发的味道( b )(a)粘胶纤维(b)山羊绒(c)竹浆纤维(d)丙纶纤维7.高分子聚合物不存在下面哪个状态(c )(a)固态(b)液态(c)气态(d)液晶态8.下列哪种纤维相对不容易燃烧(a )(a)羊毛纤维(b)棉纤维(c)粘胶纤维(d)涤纶纤维9.某种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2000米长度所具有的质量为4g,则该纤维的号数为(a )(a)2tex (b)4tex (c)6tex (d)8tex10.下列哪种纤维断裂伸长率最大(b )(a)尼龙 (b)氨纶 (c)粘胶 (d)蚕丝12. 请指出下列哪种材料不属于天然纤维( d )(a)棉 (b)麻 (c)丝 (d)粘胶13. 那些那种材料不是按照连锁聚合反应机理进行聚合的(d )(a)聚乙烯 (b)聚丙烯 (c)聚苯乙烯 (d)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14. 制备聚乙烯的单体是(a )(a)乙烯 (b)苯乙烯 (c)氯乙烯 (d)丙烯15. 下列哪一种超分子结构(聚集态结构)模型不属于晶态结构模型( d ) (a) 折叠链结构模型 (b) 两相结构模型(c) 插线板结构模型 (d) 两相球粒模型。
纤维化学与物理
![纤维化学与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a975d4419ec3d5bbfd0a74f2.png)
第一章 纤维素纤维1、画出棉纤维的横向形态结构图,并标示出其各部分的名称,以及各部分的物质组成,描述纵向结构。
横向形态结构:初生胞壁:主体是纤维素,但含较多杂质。
次生胞壁:主要是纤维素。
胞腔:原生质残渣(沉积在纤维内壁上),蛋白质,矿物盐,色素。
棉纤维的纵向形态:扁平带状,有天然扭曲,6-10捻/毫米,纤维越细,捻数越多。
2、麻纤维形态结构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横向:椭圆形或多角形,内有胞腔;纵向:有竖纹或横节(麻节)。
3、写出纤维素的分子结构式,指出其分子结构特征OH OHHH HOH CH 2OHO H OH分子结构特征:1.由β-d-葡萄糖剩基通过1,4-甙键连接而成,含大量甙键(缩醛性质)。
2.相邻葡萄糖环倒置,在纤维素大分子上对称分布,形成晶格;无定形区可以有阶梯式。
3.重复单元数不等于聚合度(以倒置式代表纤维素的结构式) DP=n ,重复单元数=(n-2)/2。
4.含有大量羟基,可发生醇类的反应。
分子间可形成氢键。
伯羟基仲羟基112右端12中间13左端甙羟基(潜在醛基)4、比较棉、丝光棉、麻、普通粘较纤维的聚集态结构(包括无定形部分、结晶度、取向度、适用的聚集态结构模型)棉、麻:可用缨状原纤维模型。
它们的无定形区是由原纤之间由一些大分子联结起来形成的。
普通粘胶纤维:适用缨状微胞模型,无定形区的大分子链无规卷曲且相互缠绕,结晶区和非结晶区不能截然分开,同一根分子链可能穿过晶区和非晶区。
麻纤维:聚合度高,结晶度高,取向度高。
棉纤维:聚合度高,结晶度高,取向度较高。
粘胶纤维:聚合度低,结晶度低,取向度低。
丝光棉比普通棉取向度大,结晶度小。
5、画出棉、麻、普通粘较纤维的S-S 曲线,比较棉、麻、粘胶的S-S 曲线的差异(模量、断裂强度、断裂延伸度、屈服点等)并从结构的角度进行解释。
应应变力麻棉粘胶强度:延伸度:屈服点:初杨氏模量:评价:高中低低中高无无有高中低硬脆硬强软弱从结构来分析:①一般取向度越高,结晶度越高,强度越高,模量越大,断裂延伸度越小。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dee0c2a5901020207409c30.png)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01一、填空题(15分)1.在高分子物中,通常把组成一个大分子的链节数称为()。
2.高分子物按应用可分为橡胶、塑料和()。
3.为了了解高分子物的分子量或聚合度及分布,必须进行高分子物的()和分子量或聚合度的测定。
4.加聚反应从反应机理上来说,主要有()和离子型聚合反应两大类。
5.判断大分子的柔性,应当从整个大分子构象改变时对位能变化的大小和链间()的大小两方面综合考虑。
6.在高分子物中,同一种材料,可能由于()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性能。
7.如果要使整个大分子获得取向,须在外力作用下,首先发生链段的取向,进而发生整个()的取向。
8.在纺织纤维中,常用初杨氏模量来表示纤维的()模量。
9.高分子材料在受外力作用而发生形变时,形变大小不但与外力的大小、温度高低有关,且还与时间有关,会发生()现象。
10.在显微镜中观察成熟的棉纤维形态结构,它的横截面为()。
11.从纤维素纤维的形态结构和超分子结构来看在保持纤维状态下进行化学反应时,具有()特征。
12.在合成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拉伸和()决定了纤维的分子结构与超分子结构。
13.锦纶6的分子结构式为()。
14.锦纶66的基本原料是()。
15.腈纶纤维一般多采用三元共聚物合成,即()与中性单体和酸性或碱性单体合成而成。
二、名词解释(25分)1.高分子物(3分)2。
缩聚反应(3分)3。
蚕丝的盐缩(3分)4.玻璃化温度(3分)5。
蛋白质变性(3分)6。
蠕变(5分)7.熔融纺丝(5分)三、合成题(30分)(任选二题)合成下列纤维,要求写出基本原料、成纤高分子化合物、相关合成的反应式及纺丝方法。
1.锦纶6纤维的合成(15分)2.锦纶66纤维的合成(15分)3.涤纶纤维的合成(15分)4.腈纶纤维的合成(15分)四、问答题(30分)1.试述非晶态高分子物的三种力学状态(10分)2.试述棉纤维的形态结构模型(10分)3.聚丙烯腈纤维中加入第二、第三但体的作用,为什么?(10分)。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后答案作业题
![纤维化学与物理课后答案作业题](https://img.taocdn.com/s3/m/d1e8b23e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9c.png)
1、什么是纤维的原纤化现象?试解释Lyocell容易原纤化的原因。
答:原纤化指沿着纤维长度方向在纤维表面分裂出更细小的原纤,这些原纤一端固定在纤维本体上;另一端暴露在纤维表面形成许多微小绒毛。
Lyocell是由微原纤构成的取向度非常高的纤维素分子的集合体,纤维大分子之间纵向结合力较强,而横向结合力相对较弱,这种明显的各项异构特征使得纤维可以沿纵向将更细的纤维逐层剖离出来。
2、分析说明氧化剂对纤维素的作用情况。
答:纤维素对氧化剂是不稳定的,一些氧化剂能使纤维素发生严重降解。
氧化剂对纤维素的氧化作用主要发生在C2、C3、C6位的三个自由羟基和大分子末端C1的潜在醛基上,根据不同条件相应生成醛基、酮基或羧基。
3、试述β—分裂的条件及其对纤维素制品造成的危害。
答:条件:当强吸电子基的α-碳原子上连结着氢原子时,β-碳原子上的醚键变得不稳定,在碱的作用下容易发生断裂。
如果纤维素只发生基团的氧化和葡萄糖剩基的破裂,并未发生分子链的断裂,这时纤维的强度变化不大,而纤维素铜氨溶液(碱性)的粘度却明显下降。
4、棉纤维经液氨处理后结构和性能发生了哪些变化?与碱溶液处理相比有哪些异同之处?答:液氨的作用:与浓烧碱类似,不仅能进入纤维的无定形区,而且可以渗透到原纤及结晶区内,并引起纤维的剧烈溶胀,使截面积增大,长度收缩,但溶胀的程度较烧碱小些,光泽和染色性能改善程度均不及碱丝光。
液氨对棉纤维溶胀作用的优点:(1)扩散速率快(因分子小,粘度低)(2)溶胀作用迅速而且均匀(而烧碱粘度高,渗透困难,一接触纤维表面就可剧烈溶胀,阻止其进一步向内渗透,所以易导致处理不均匀或只局限于表面。
)5、试用Donnan膜平衡理论解释蛋白质纤维在稀烧碱溶液中OH-在纤维内外分布情况,在溶液中若有大量中性盐(NaCl)存在,影响如何?答:蚕丝一般在碱溶液中脱胶:无盐时[OH-]内<[OH-]外,即pH内<pH外,所以在pH较高的精练液中,丝纤维内部pH总比精练液中低,对丝素有一定保护作用;加入少量中性盐,可使纤维内部pH增高,对提高精练效果有利,但过高则导致丝素损伤加重。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
![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3f37bd5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a.png)
河北科技大学纤维化学与物理试卷纺织服装学院轻化101 郭松一、解释以下概念〔12 分,每题 2 分〕1.回潮率2.吸湿平衡3.β-分裂。
4.等电点5.盐缩6.链段二、推断正误〔在括号里画“√”或“×”12 分,每题 2 分〕1.腈纶的吸湿性比锦纶的好。
〔〕2.链段越短,链的柔性越小。
〔〕3.结晶区间发生溶胀时纤维素的X射线演示图发生变化。
〔〕4.球形蛋白质变性后,黏度增大,溶解度降低。
〔〕5.棉纤维断裂强度较高,断裂延长度较低。
〔〕6.黏胶纤维耐酸,不耐碱,不耐氧化剂。
〔〕三、填空〔25 分,每空 1 分〕1.波长大于340nm 的光线不能直接引起纤维素的。
但当纤维素中含有等化合物时,它们吸取光能并将能量转给空气中的氧并将其活化成;当有水蒸气存在时,活性氧还能与水蒸气反响形成,促使纤维素氧化降解,叫做,其对纤维素的破坏,取决于、和三个因素。
〔8 分〕2 .链式聚合反应由、、,其特征是,。
3..高分子物的特性取决于、、、。
〔4 分〕4.聚丙烯腈大分子主链对酸碱比较。
但侧基在酸碱催化作用下会发生,先生成,进一步水解成。
水解的结果是使聚丙烯腈转变为可溶性的,造成纤维失重,强力,甚至完全。
〔8 分〕四、曲线题〔6 分〕1.用微观角度解释涤纶纤维应力——应变曲线。
2.试述聚合物机械强度与其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
五、答复以下问题〔45 分,8 小题〕1.试述缩聚反响的实施方法。
2.浓碱引起棉纤维发生猛烈溶胀的主要缘由。
3.为什么棉纤维的吸湿等温线显示反S形?4.解释什么是羊毛的缩绒性以及其产生的缘由。
5.试从分子运动理论的角度解释非晶态高聚物的三种力学状态及力学特征。
6.表达涤纶在酸、碱〔含浓烧碱〕、氧化剂作用下的化学变化。
7.比较锦纶6、锦纶7 以及锦纶66,锦纶77 熔点凹凸,并具体分析缘由。
8.什么是纤维的原纤化现象?试说明如何产生原纤化以及原纤化的利弊。
答案一、解释以下概念1.回潮率:回潮率系指纺织纤维内水分质量与确定枯燥纤维质量之比的百分数。
纤维化学复习题
![纤维化学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68ef460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b.png)
纤维化学复习题成都西部⽜仔王洗⽔技术培训学校中专班纤维化学结业复习题⼀、名词解释1、结晶度2、玻璃化温度3、弹性4、等电点5、杨⽒模量6、断裂伸长率7、⾼聚物8、铜值9、官能度10、纤维:⼆、填空1、⾼聚物分⼦量的多分散性是指()、()。
2、据膜平衡原理,蛋⽩质纤维在酸性介质中,纤维内部的PH值总是()外部溶液的PH 值;蛋⽩质纤维在碱性介质中,纤维内部的PH值总是()外部溶液的PH值3、⾼分⼦⼒学松驰现象最基本有()、()、()。
4、聚合反应按反应机理分类,主要有()和离⼦型聚合反应。
5、纤维材料的使⽤温度()玻璃化温度,橡胶材料的使⽤温度()玻璃化温度。
6、粘胶、棉、⿇三种纤维的强度顺序是()、断裂延伸度顺序是()、初始模量顺序是()、耐磨性顺序是()。
7、常⽤合成纤维中弹性最好的是(),吸湿性最好的是()、最耐⽇光的是()。
8、天然纤维中对⽆机酸具有较⾼稳定性的是()对碱具有较⾼稳定性的是()。
9、某纤维100⽶重2.5g,该纤维的线密度为()。
10、常见的纤维细度单位有哪些:()、()、()。
三、选择题1、有⼩分⼦物析出的聚合反应是()。
a、加聚反应b、均聚反应2、⾼聚物⼤分⼦链的柔顺性越好,则分⼦链内旋转越容易。
内旋转位垒()。
a、越⼤b、越⼩c、不存在3、⼀般说来、⾼分⼦物材料的功回复度⼤,说明该⾼分⼦物具有()。
a、较⾼的弹性形变b、较⾼的塑性形变c、较⾼的初杨⽒模量4、对酸具有较⾼稳定性的纤维是()。
a、棉b、⿇c、粘胶d、⽺⽑5、染⾊最困难的纤维是()。
a、涤纶b、腈纶c、丙纶6、既可以⽤阳离⼦型染料染⾊⼜可以⽤阴离⼦型染料染⾊的纤维是()。
a、涤纶b、锦纶c、腈纶7、在穿着过程中最不易发⽣形变的下列纤维是()。
a、涤纶b、锦纶c、腈纶8、下列纤维中⽐重最⼩的纤维是()。
a、粘胶b、丙纶c、锦纶9、下列纤维中吸湿性最差的纤维是()。
a、涤纶b、维纶c、丙纶10、⽀数表⽰纱线的细度,⽀数越⾼,则纱线()。
纤维化学考卷
![纤维化学考卷](https://img.taocdn.com/s3/m/b7ad9026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3f.png)
纤维化学考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种纤维属于天然纤维?A. 腈纶B. 棉纤维C. 锦纶D. 聚酯纤维A. 碳水化合物水解B. 纤维素溶解C. 纤维素酯化D. 纤维素硝化A. 腈纶B. 涤纶C. 锦纶D. 羊毛A. 肽链B. 纤维素C. 碳水化合物D. 脂肪5. 下列哪种纤维的生产过程属于物理方法?A. 腈纶B. 棉纤维C. 聚酯纤维D. 羊毛A. 涤纶B. 锦纶C. 腈纶D. 维尼纶A. 腈纶B. 涤纶C. 锦纶D. 羊毛A. 棉纤维B. 羊毛C. 腈纶D. 聚酯纤维9. 下列哪种纤维的生产过程属于化学方法?A. 棉纤维B. 羊毛C. 腈纶D. 聚酯纤维A. 肽链B. 纤维素C. 聚丙烯腈D. 脂肪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纤维按来源可分为________纤维和________纤维。
2. 纤维素纤维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
3. 蛋白质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4. 聚酯纤维的俗称是________。
5. 腈纶纤维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6. 纤维素纤维的俗称是________。
7. 纤维素在________条件下可溶解于铜氨溶液。
8. 蛋白质纤维在________作用下会发生变性。
9. 聚酯纤维的生产过程属于________方法。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 天然纤维包括植物纤维和动物纤维。
()2. 纤维素纤维的生产过程属于化学方法。
()4. 聚酯纤维的学名是涤纶。
()6. 羊毛纤维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
()8. 纤维素纤维在碱溶液中不溶解。
()9. 蛋白质纤维在湿热作用下会发生变性。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纤维的分类及各类纤维的特点。
2. 请解释纤维素纤维和蛋白质纤维在生产过程中的区别。
3. 请列举三种化学纤维及其主要成分。
五、论述题(20分)试论述纤维化学在纺织产业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一、选择题答案:1.B 2.A 3.D 4.A 5.B 6.A 7.D 8.A 9.C 10.C二、填空题答案:1.天然;化学 2.纤维素 3.肽链 4.涤纶 5.聚丙烯腈 6.棉纤维 7.铜氨溶液 8.湿热 9.化学 10.吸湿三、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6.× 7.√ 8.×9.√ 10.×四、简答题答案:2. 纤维素纤维生产过程主要是物理方法,如棉纤维的加工;蛋白质纤维生产过程涉及化学方法,如羊毛的加工需经过洗涤、漂白等化学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纤维重点提纲1.玻璃化温度:非晶态高分子的玻璃态与高弹态的相互转化温度2.柔顺性:高分子内各个“环节”在不断地运动,各个化学键和各个原子也在不停地转动和振动,所以高分子的形状不单是弯弯曲曲或卷曲成无规线团状,而且是瞬息万变的,这种特性称为高分子的柔顺性。
促使高分子具有柔顺性的根本原因:分子内单键的内旋转。
3.刚性:高分子链中的σ单键受到阻碍,可旋转性降低,柔性减小,并表现为刚性。
4.结晶:高分子链从无序转变为有序的过程结晶度:结晶高分子中,晶相部分所占的百分率,它反映了高分子链聚集时形成结晶的程度5.取向:在外力作用下,高分子链沿外力场方向舒展并有序排列的现象叫高分子取向(被动)6.表示纤维细度的指标及相互转换:A.特[克斯](tex):俗称号数,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m长度所具有的质量(克)分特[克斯] :1 tex=10 dtex=0.000001kg/m=1mg/mB.旦[尼尔](denier,D)(习惯,渐遭淘汰):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9000m长度所具有的质量(克),蚕丝和化纤常用。
1 tex= 9 denier1 dtex= 0.9 denierC.公制支数(Nm)——非法定单位,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1g重纤维所具有的长度(m),支数越大,纱线越细。
1Nm=0.001texD.英制支数(Ne)------(S)指纤维在公定回潮率下,公定质量为1磅(1b)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码(yd)数。
棉纺行业常用支数表示。
1Ne=840Nm7.纤维截面形状:8.纤维变形难易(拉伸曲线图、模量):P122应力:外力使材料发生形变,同时在材料内部产生相等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反作用力即为应力。
变形:物体在平衡的力作用下,发生形状或尺寸的变化。
张应变ε(伸长率):单位长度上的伸长。
弹性模量E(杨氏模量):产生单位张应变所需的张应力。
E= σ/ εE表征材料抵抗变形能力的大小。
模量越大,材料越不容易变形,表示材料刚度越大。
抗张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强度、极限强度):使单位面积材料断裂所需的最大张力。
材料破坏有二种方式,可从拉伸应力~应变曲线的形状和破坏的断面形状来区分:• 脆性破坏:①试样在出现屈服点之前断裂,σ~ε的关系是线性(或微曲),断裂应变低5%②断裂表面光滑• 韧性破坏:①试样在拉伸过程中有明显屈服点和―细颈‖现象,σ~ε关系非线性,断裂前形变大得多②断裂表面粗糙由应力~应变曲线上可获得的反映破坏过程的力学量:杨氏模量、屈服应力、屈服伸长、断裂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 软(柔)和硬(刚)区分模量的低或高。
• 弱和强是指强度的大小。
• 脆指无屈服现象,而且断裂伸长很小。
• 韧指断裂功的大小,一般为断裂伸长和断裂应力都较高的情况。
• 断裂功:到B点处纤维应力-应变曲线下的面积,韧性的标志。
•判断高聚物软硬、强弱、脆嫩的方法模量----软硬拉伸强度------强弱断裂功--------脆韧几种纤维分析:棉:刚而脆,初始模量较高,断裂强度中等,断裂伸长和断裂功较低,无屈服应力蚕丝:刚而强,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较高,断裂伸长和断裂功中等。
涤纶:刚而韧,初始模量、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和断裂功较高。
羊毛:柔而弱,断裂强度、初始模量和断裂功较低,断裂伸长中等。
锦纶:柔而韧,初始模量较低,断裂强度、断裂伸长和断裂功较高。
9.合成纤维的纺丝方法:常用的纺丝方法有熔体纺丝法和溶液纺丝法两大类。
1、熔体纺丝是将熔融的成纤高聚物熔体从喷丝头的喷丝孔中压出,在周围空气(或水)中冷却凝固成丝的方法。
2、溶液纺丝根据凝固方法的不同分为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1)湿法纺丝:将高聚物溶解所制得的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在凝固液中固化成丝的方法。
(2)干法纺丝:将用溶液法所制得的纺丝液从喷丝孔中压出,形成细流,在空气中迅速挥发而凝固成丝的方法。
特殊纺丝方法静电纺丝:聚合物熔体或其在挥发性溶剂中的溶液在静电场中形成纤维。
目前新技术:气泡静电纺丝冻胶纺丝:将浓聚合物溶液或塑化的冻胶从喷丝头细孔挤出到某气体介质中,细流冷却,伴随溶剂挥发,聚合物固化得到纤维,又称半熔体纺丝乳液纺丝、悬浮纺丝、干湿法纺丝、液丝纺丝、相分离纺丝、反应纺丝7.蛋白质纤维的两性性质,蚕丝、羊毛的等电点,什么时候带正电/负电?两性性质:蛋白质分子中除末端的氨基与羧基外,侧链上还含有许多酸、碱性基团,因而蛋白质具有既像酸又像碱一样的性能,是典型的两性高分子电解质(P202反应式)等电点(PI):把蛋白质纤维放在溶液中,调节溶液的pH值,使蛋白质分子的正、负离子数目相等,此时溶液的pH值称为等电点。
羊毛PI=4.2-4.8 桑蚕丝PI=3.5-5.2pH>PI 带负电pH=PI 呈中性pH<PI 带正电8.丝素和丝胶的比较:丝素中:a.乙氨酸、丙氨酸、丝氨酸、酪氨酸含量最多,总和占90%以上(结构最简单的乙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最高,占全丝素的65%左右,其次是丝氨酸和酪氨酸,占23%)b.乙:丙:丝=4:3:1(摩尔比),位于结晶区c. 有较大侧基的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等主要位于非晶区丝胶中极性氨基酸含量高极性氨基酸(丝、苏、酪、天冬、谷、赖、精、组等)含量高,酸性氨基酸多于碱性氨基酸(1)近程结构桑蚕丝素的分子链——多肽链,DNA测序证明有丝素蛋白的基本单元为三种肽链:1)H链,含5112个氨基酸剩基,M≈3.5×1052)L链,含244个氨基酸剩基,M≈2.85×1043)糖蛋白,含203个氨基酸剩基和3个寡糖链,M≈2.36×104H链与L链以二硫键相连,6个H链和L链复合体围绕糖蛋白形成丝素蛋白复合体平均分子量为2.3×106(2)远程结构丝素蛋白分子的构象分为两类:Silk I(无规线团、α-螺旋)、silk II(反平行β-折叠)Silk II稳定,蚕吐出的丝主要以该种形式构象存在。
(3)聚集态结构丝素蛋白由结晶部分和无定形部分组成,结晶度50%~60% 。
丝素蛋白结晶区以伸直的反向平行β-构象为基础丝素的无定形结构在丝素分子链的另一部分,由于含有酪氨酸、脯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等侧基大、复杂的氨基酸组成,阻碍了多肽链整齐而紧密的排列,因而形成结构松散的无定形区。
丝胶是蚕丝表面的水溶性球状蛋白(亲水性基团含量高)9.棉的丝光:(P168)稀烧碱溶液(9%以下)使棉纤维发生可逆溶胀;浓烧碱溶液(9%以上)可使棉纤维发生剧烈的不可逆溶胀。
(因为浓烧碱溶液可进入无定形区和结晶区,水则只能进入无定形区),截面积增加,纵向收缩。
溶胀后纤维素的变化:• 微结构变化:结晶度下降,取向度提高;• 光泽:提高;• 织物尺寸稳定性:提高;浓碱引起棉纤维发生剧烈溶胀的主要原因:纤维素大分子上的羟基可视为具有弱酸性的基团,它与浓碱作用时,可能生成醇钠化合物,同时也可能生成加成化合物,钠离子是一种水化能力很强的离子,固定在它周围的水分子很多,或说其水化层很厚,当它与纤维素大分子结合时,有大量水分子被带入纤维内部,从而引起纤维的剧烈溶胀。
• 化学反应活性提高,吸附性及对染料吸收提高丝光:用浓NaOH溶液(18%-24%)在张力下处理棉织物,然后经水洗去碱的过程。
丝光后:棉纤维的吸附能力、光泽、强度及尺寸稳定性提高(聚集态结构改变所致)10.羊毛的缩绒性:羊毛在湿、热条件下经力的反复作用,纤维之间互相穿插纠缠,纤维集合体逐渐收缩变得紧密,这种性能称为羊毛的缩绒性。
原因::羊毛的缩绒性主要是由于其表面有鳞片结构,纤维移动时,顺鳞片方向和逆鳞片方向的摩擦系数不同,在反复的外力作用下,每根纤维都带着与它纠缠在一起的纤维向着毛根的指向缓缓蠕动,从而使纤维紧密纠缠毡合,此外,羊毛的高度拉伸与回复性能以及羊毛纤维具有的稳定卷曲,也是促进羊毛缩绒的因素。
防缩的方法:减法--使用化学药剂如含氯氧化剂(次氯酸钠、氯胺等),使羊毛鳞片损伤,以降低定向摩擦效应,减少纤维的单向运动和纠缠能力,也叫羊毛的丝光。
加法--树脂整理:使用各种树脂处理,树脂沉积在织物表面,使鳞片失去作用,限制纤维的移动,从而失去缩绒性。
11.试说明在湿态下,棉纤维强力提高和粘胶纤维强力下降的原因。
棉:干态下,棉纤维的断裂很可能是由于其聚集态结构中存在某些缺陷和薄弱环节,在受到拉伸时这些部位首先被破坏,并逐渐伸展,进而将应力集中于部分取向的大分子主链上,最后这些分子链被拉断而导致纤维素断裂。
湿态下,由于水的增塑作用,使应力分布趋于均匀,从而增加了纤维的强度。
粘胶纤维:干态:其结晶度、取向度和聚合度都较低,分子链之间的作用力较弱,在外力拉伸时,分子链或其它结构单元之间的相对滑动可能是纤维断裂的主要原因。
湿态下,由于水分子的作用削弱了大分子间的作用力,有利于分子链及其他结构单元间的滑移,它的湿强比干强低得多。
12.纤维的吸湿性(比较不同纤维的吸湿性)(P115)吸湿性:纺织纤维吸收和放出水分的性能。
回潮率:纺织纤维内水分重量与绝对干燥纤维重量之比的百分数。
R=( G0-G)*100%/G• 含水率:纺织纤维内所含水分重量与未经烘干纤维重量的百分数。
M=( G0-G)*100%/ G0R-回潮率M-含水率G0-未经烘干的纤维的重量G-绝对干燥纤维的重量几种表示方法:• 实际回潮率:纤维制品在实际所处环境条件下具有的回潮率。
(大气条件不同结果不同)• 标准回潮率:在标准状态下,纤维制品达到吸湿平衡的回潮率。
(可以比较纤维材料的吸湿性)同一材料的标准回潮率不是定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 公定回潮率(商业回潮率):为贸易、计价、检验等需要而定的回潮率。
国际上将生丝的回潮率统一规定为11%,称为公定回潮率。
• 一般公定回潮率接近标准回潮率吸湿平衡:纤维在某一温度和湿度下的回潮率逐渐趋于一个定值,这种现象称为吸湿平衡。
–平衡是相对一定的空气温、湿度而言,温度、湿度发生变化,平衡回潮率亦发生变化,是一个条件值。
吸湿等温线:纤维在一定的温度下,通过改变相对湿度所得到的平衡回潮率曲线。
不同纤维的吸湿等温线不同。
棉纤维的吸湿等温线显示反S形??原因:•首先和无定形区的亲水基形成单分子层吸附,结合水• 水分子继续进入纤维空隙,多分子层吸附,游离水• 吸湿膨化,新的吸湿中心增加,毛细作用,斜率上升吸湿滞后现象原因:水分子进入纤维后,纤维素分子间的氢键被纤维素分子与水分子间的氢键所代替形成新的氢键,在解吸过程中(水分子离开纤维,无定型区纤维素分子之间的氢键重新形成),但由于受内部阻力的抵抗,纤维素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不能全部可逆的打开,故吸着的水较多,因而有较高的平衡回潮率,形成吸湿滞后现象13.烧碱对涤纶如何作用?(涤纶仿真丝)a.NaOH作用后,大分子链酯键水解是从链端酯键开始,逐步降解的,残存部分的分子无明显变化b. 涤纶大分子结构紧密,烧碱对涤纶的损伤是由表及里,逐步进行的,当涤纶表面分子被损伤到一定程度后,在烧碱溶液中均匀地剥落的现象,称为―剥皮‖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