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的目的在于规范和管理医院内的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确保研究项目的科学性、合规性和安全性,提高研究成绩的质量和医院的学术水平。

本制度的订立依据为相关法律法规、医院章程和其他相关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涉及临床研究和科研项目的部门和人员。

第三条定义1.临床研究:指基于人体实施的新疗法、新技术、新药物或其他医疗相关研究活动。

2.科研项目:指涉及医学领域的创新性或探究性研究活动,包含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转化研究等。

第二章项目申报和立项第四条研究项目申报1.全部研究项目申报需供应完整的项目计划书,包含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成绩等。

2.项目负责人应具备相关背景知识和技术本领,并供应相关证明料子。

第五条研究项目评审1.研究项目需经医院的研究伦理委员会或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审查通过才略立项。

2.评审内容包含项目的科学性、合规性、安全性等方面的评估。

3.若评审结果有异议,申请人可申请复议,但必需供应充分的证据和理由。

第六条研究项目立项1.研究项目立项需经医院相关领导批准,并签署立项文件。

2.立项文件应明确项目的任务目标、经费预算、研究周期、项目构成员及分工等信息。

3.项目经费应纳入医院财务管理,并进行专项审计。

第三章项目实施和监督第七条研究组织和人员1.研究项目需组建研究小组,明确项目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

2.项目组负责人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统筹和监督,确保项目按计划执行。

第八条伦理审查1.全部临床研究项目应经过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审查,确保项目符合伦理和道德要求。

2.伦理审查包含对研究设计、知情同意、个人隐私保护等方面的评估。

第九条安全管理1.在临床研究项目中,研究人员应严格遵守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确保患者和研究人员的安全。

2.特殊高危项目需订立认真的安全操作规程,并配备专业人员负责安全管理。

第十条数据管理和保密1.研究项目在数据手记、存储和分析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相关数据管理规定,保证数据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

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

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为了规范临床科研项目的开展,做到以人为本,确保受试者的权利,力求使受试者最大程度受益和尽可能避免伤害,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学科学的发展,要求对使用临床医疗技术的科研项目必须通过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和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其审批程序规定如下。

一、本规定的适用范围是从事以人为研究对象,为了促进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了解疾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理的医学研究项目。

二、申报以上医学研究项目时,应同时向医院科研处提出需要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的申请。

提供材料如下。

(一)科研项目的临床研究方案;(二)科研项目开展的保护受试者安全方案;(三)科研项目组负责人资质证明材料;(四)需要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三、科研处负责科研项目的形式审查及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初审,并组织上报需要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和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的材料。

四、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首先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审查,审查通过的项目报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未通过的项目退回项目申请人进行修改。

五、医院伦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对科研处所报的科研项目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的项目由科研处组织上报;未通过的项目退回项目申请人。

六、申报课题被批准立项之后,课题组应按照项目书要求,依据医疗技术委员会批准的技术要求完成研究课题。

按年度进行总结,并写入科研项目进展报告中,由科研处负责组织项目的实施、管理和验收。

七、临床科研项目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立即暂停该项目。

(一)经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认定发生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严重不良事件;(二)发现该项目存在影响医疗质量和有安全隐患的;(三)技术支撑条件发生变化或者消失的;(四)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产生矛盾的其他情形。

八、评估与重开。

对于终止或停开的临床科研项目,条件重新具备后,可由项目负责人提出重开申请,医疗技术管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后,书面通知所属科室重新开展。

九、本管理规定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一、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时应当遵守本制度。

三、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四、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五、医疗技术分为禁止类、限制类以及非限制类三类(一)禁止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技术:1.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2.存在重大伦理问题;3.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4.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二)限制类医疗技术是指禁止类技术目录以外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作为需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医疗技术:1.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2.需要消耗稀缺资源的;3.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4.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重点管理的。

(三)未纳入禁止类技术和限制类技术目录的医疗技术为非限制类医疗技术。

六、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相关管理与审批程序由科教科报医务科后,组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审批和监督落实。

七、医务科根据我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对非限制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进行审核。

限制类医疗技术开展首例临床应用15个工作日内应由医务科负责向市卫健委备案。

八、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必须由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组织对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批、许可授权管理。

资格授权依照以下流程:符合授权要求的医师填写申请审批表→科室同意审签→医务科组织审核→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审批同意→授权。

九、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中涉及手术的,应严格执行我院手术分级制度、手术医师资格准入制度等,完成相关准入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一.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一)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时应当遵守本制度。

(三)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四)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五)医疗技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六)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相关管理与审批程序由科教科负责监督落实。

(七)科教科依据资中县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对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进行审核。

第二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需向卫生厅或卫生部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八)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必须由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组织对手术.麻醉等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批.许可授权管理。

资格授权依照以下流程:首先医务人员向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申报个人的资质能力,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初步考评,考评结果提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进行最终认定,必要时还应同时提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

(九)各专业开展医疗新技术,必须保障应用的安全性.有效性.效益性和合理性,并严格按照有关制度申报(具体参见《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旳有关管理制度医疗技术定义: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旳,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和病情、减轻痛苦、延长生命、协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用旳诊断治疗措施。

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安全性、有效性旳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波及一定伦理问题或风险较高,需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旳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如下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旳医疗技术:职能部门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旳医疗技术有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由医务科负责监督贯彻。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旳规定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旳医疗技术必须符合诊断技术规范:不得将不成熟旳技术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中。

从事临床科研活动旳医务人员,必须是通过注册旳卫生技术人员,不容许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断活动。

多种有创旳操作技术项目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通过培训,经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考核同意后,才能单独操作。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旳规定各专业开展医疗新技术必须保障应有旳有效性、安全性、效益性和合理性,并严格按照有关制度申报(详细参见《新技术准入及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旳规定人员资格授权根据如下流程:首先向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申报个人旳资质能力,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初步考评,考核成果提交医院诊断技术授权管理领导小组进行最终认定,必要时还应同步提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

科研性临床医疗中断制度出现下列状况之一旳,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停止该项科研性临床医疗研究,并向医务科汇报。

1、从事该项科研性临床医疗研究旳技术人员或者关键设备、设施及其他辅助条件发生变化,不能正常开展临床研究或也许会带来不确定后果旳。

2、发生与该项科研性临床医疗研究直接有关旳严重不良后果。

3、该项科研性临床医疗研究存在旳伦理缺陷。

医疗技术临床实验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实验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实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医疗技术临床实验的管理,提高临床实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受试者的权益和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临床实验的管理机构临床实验的管理机构为医院实验室,负责临床实验的组织、管理、监督和评价工作。

三、临床实验的管理人员1. 临床实验的管理人员包括临床实验主任、实验医生、护士、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2. 临床实验主任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临床实验的全部工作。

3. 实验医生负责临床实验的具体操作和观察。

4. 护士负责受试者的护理工作。

5. 实验室技术人员负责临床实验的检验和分析工作。

四、临床实验的程序1. 临床实验包括招募、筛选、入组、干预、观察、评价、退出等程序。

2. 招募和筛选阶段,应根据研究目的和纳入标准选择合适的受试者。

3. 入组阶段,应为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进行基线调查和检查。

4. 干预阶段,按照研究方案进行干预,并记录干预过程和结果。

5. 观察阶段,对受试者进行定期观察和记录。

6. 评价阶段,对临床实验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价。

7. 退出阶段,根据研究方案进行受试者的随访和退出工作。

五、临床实验的安全措施1. 临床实验应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受试者的安全进行全方位的保障。

2. 临床实验应严格按照研究方案进行操作,并做好记录和反馈。

3. 临床实验应定期进行安全评价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事件。

六、临床实验的质量控制1. 临床实验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流程。

2. 临床实验应加强内部审核和外部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质量问题。

3. 临床实验应进行不定期的质量评估,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和可靠。

七、临床实验的数据管理1. 临床实验应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全面记录和保管。

2. 临床实验应加强数据的审核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临床实验应定期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及时公布研究成果。

八、临床实验的伦理审查1. 临床实验应进行合乎伦理规范的研究设计和实施。

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临床科研项目中医疗技术的使用管理,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科研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临床科研项目中医疗技术的使用管理。

第三条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应遵循科学、合理、安全、有效的原则,确保患者权益。

第四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经过医院批准,并在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目录内。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健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制度,定期对医疗技术进行评估,确保医疗技术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第二章管理组织与职责第六条医院成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审批、评估和监督管理。

第七条委员会由医院主要负责人、相关临床科室负责人、医疗技术专家、伦理专家等组成。

第八条委员会的主要职责:(一)制定和修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二)审批临床科研项目中医疗技术的使用申请;(三)组织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评估;(四)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处理;(五)其他与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相关的工作。

第三章医疗技术使用申请与审批第九条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项目负责人应当向委员会提交医疗技术使用申请。

第十条医疗技术使用申请应当包括以下内容:(一)医疗技术的名称、类别、适应症、禁忌症等基本信息;(二)医疗技术的操作规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措施等;(三)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评估报告;(四)医疗技术的伦理审查意见;(五)其他需要提交的材料。

第十一条委员会对医疗技术使用申请进行审查,重点审查医疗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伦理合规性等。

第十二条委员会审批同意后,医疗技术方可用于临床科研项目。

第四章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第十三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严格按照批准的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四条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过程中,项目负责人应当对医疗技术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委员会。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引言:在临床科研项目中,医疗技术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环节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对于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的建立和执行,不仅可以提高科研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可以确保医疗技术的合法合规使用和数据安全保护。

本文将针对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进行探讨。

一、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必要性在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可以极大地提高研究过程的效率和数据的准确性,尤其是在数据采集、处理和分析等环节。

同时,医疗技术可以为临床科研项目提供更全面和客观的数据,为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供支持。

此外,医疗技术的使用还可以提高项目的可操作性和数据的可追溯性。

二、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流程1.管理流程的建立在临床科研项目中,应建立完善的医疗技术使用管理流程,包括技术选择、软件开发、硬件采购、设备安装、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环节。

管理流程应明确各环节的责任人员和具体操作流程,并制定相应的操作规范和标准。

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监督和审查机制,确保管理流程的有效执行。

2.技术选择和审查在各环节的技术选择和审查中,应根据临床科研项目的实际需求和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医疗技术作为项目的工具。

技术选择和审查应包括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考虑技术的准确性、稳定性、易用性、可靠性等因素,以及技术的合法合规性和安全性。

3.数据采集和安全保护4.数据处理和分析在数据处理和分析过程中,应使用合适的软件工具和方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按照研究目的和需求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同时,还应建立相应的数据验证和审查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5.数据报告和沟通在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生成的数据应及时、准确地报告和沟通给项目组成员和相关人员。

报告和沟通应包括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以及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报告和沟通的形式可以是书面报告、口头报告、会议报告等,应根据项目的需要和要求进行选择。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机制,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及《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监管工作的通知》(豫卫医〔2019〕21号),结合我院实际,制定《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一、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是指将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用以诊断或者治疗疾病的过程。

三、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制度。

四、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的医疗技术不得开展临床应用。

五、医院对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一)、医疗技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程度分为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河南省限制类医疗技术、院级医疗技术三类。

不得将国家卫健委公布的禁止类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

1、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要求,需要限定条件;或者存在重大伦理风险,需要严格管理的医疗技术。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管理规范(2017年版)等15个“限制临床应用”医疗技术管理规范和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7〕7号)文件精神,对所列的15项医疗技术按照国家限制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2、河南省限制类医疗技术:安全性、有效性确切,但技术难度较大、风险较高或涉及一定伦理问题的医疗技术。

根据《河南省限制类医疗技术目录(2019年版)》,对目录内所列的医疗技术按照河南省限制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

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为深入规范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和完善新技术旳准入、评估, 保障医疗安全, 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技术水平, 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卫医政发[2023第18号])结合我院旳实际, 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医疗技术旳分类及分级第一条医疗技术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 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旳技术。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由医院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行严格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 波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 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旳医疗技术。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 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旳医疗技术:1. 波及重大伦理问题;2. 高风险;3. 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旳临床试验研究深入验证;4. 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 卫生部规定旳其他需要特殊管理旳医疗技术, 根据卫生部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二条医疗新技术是指我院尚未开展旳技术, 包括:1. 使用新试剂旳诊断项目;2. 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旳诊断和治疗项目;3. 创伤性旳诊断和治疗项目;4. 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 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旳诊断和治疗项目;6. 其他也许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旳新技术项目。

第三条我院医疗新技术根据其安全性、临床应用成熟度和应用范围分为三级。

第Ⅰ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成熟医疗技术, 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经有多家医疗机构在开展, 并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成熟旳技术;第Ⅱ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尚未成熟医疗技术, 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经有医疗机构在开展, 但仍未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仍处在需深入验证阶段旳技术;第Ⅲ级医疗新技术是指完全新技术, 即自主创新或国内仍未开展旳医疗新技术。

第二章新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第一节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准备第四条开展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临床科室、医技科室必须向医院医务部申报, 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行。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020版)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020版)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020版)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为达到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采取医学专业手段和措施,以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的方法。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则是指将经过临床研究论证且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的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用以诊断或治疗疾病的过程。

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制度,并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不得开展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医院建立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由院长担任主任,是本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医务科负责日常管理工作,并建立医疗技术负面清单管理制度,进行分类管理。

医疗技术具有禁止类技术的情形之一的,禁止应用于临床。

我院依据国家规定对禁止类技术实施负面清单管理。

禁止类技术包括:临床应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确切;存在重大伦理问题;该技术已经被临床淘汰;未经临床研究论证的医疗新技术。

除禁止类技术目录以外,具有限制类技术的情形之一的,作为需要重点加强管理的医疗技术。

国家规定由省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严格管理。

限制类技术包括: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专业要求,需要设置限定条件的;需要消耗稀缺资源的;涉及重大伦理风险的;存在不合理临床应用,需要重点管理的。

我院已建立限制类医疗技术备案管理制度,对限制类技术实施备案管理。

科室拟开展限制类技术临床应用的,应当按照相关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规范进行自我评估。

符合条件的可以向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提出申请,并在开展首例临床应用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收集整理好备案所需材料,由医务科向核发其《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医院可以根据自身功能、任务、技术能力等自行决定开展未纳入禁止类技术和限制类技术目录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并对开展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实施严格管理。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临床科研项目作为医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需要使用各种医疗技术设备,如医疗影像、生化分析设备等。

在使用这些设备的过程中,必须有一套合理的管理制度,以确保科研项目的合法性和数据的可信度。

本文将介绍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

一、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对于任何一台医疗设备,都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设备更应如此,因为这些设备直接关系到科研数据的可靠性。

因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维护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内容:1. 定期维护:对于每台设备,制定明确的检修计划,定期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 日常保养:对于设备的日常保养,规定具体的方法和时间,如设备保养记录、设备临时使用记录等。

3. 设备损坏的处理:制定设备报废和更新规定,做好设备报损记录。

对于不再使用的设备,要做好注销和报废手续。

二、使用规范管理制度设备的正常使用对于临床科研项目的开展至关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使用管理制度,以消除不规范的使用行为。

具体内容如下:1. 设备使用的规范化:负责临床科研的人员应按照规定,正确使用设备,如遵守设备使用操作规程、设备预热时间、设备使用时间和次数,设备起停操作等。

2. 设备排班和监测:对于一些需要排班使用的设备,应制定具体的排班表,并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明确责任人,及时进行监督和检查。

3. 设备使用人员的培训:对于使用设备的人员,需要进行相应的技术培训,以确保正确操作设备,也能尽量减少因使用不当而带来的危险和故障。

三、数据信息管理制度在使用医疗技术设备的过程中,产生的科研数据非常重要,它们直接涉及临床科研项目的有效性和可信度。

因此,我们应建立一套严格的数据信息管理制度,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1. 数据的采集和记录:对于每次使用设备,都应有专门的记录表格和采集过程。

一方面有利于对设备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跟踪,另一方面有利于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在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涉及到相关的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以确保科研项目的顺利进行,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研究的可靠性。

以下是针对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的一些建议。

一、管理制度:1.设立专门的科研伦理委员会(IRB):科研伦理委员会负责审核和批准临床科研项目中涉及使用医疗技术的伦理方面的问题和程序,确保研究过程符合伦理原则和法律法规要求。

2.制定明确的使用医疗技术的操作规范(SOP):明确在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操作流程、实施要求、安全性保障和质量控制等要求,确保医疗技术的正确应用。

3.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对参与科研项目的人员进行培训,明确相关操作流程、安全要求和质量控制措施,并进行相关考核,确保其具备正确操作技能以及伦理意识。

4.建立医疗技术使用记录和维护档案:记录医疗技术的使用情况、维护和维修记录,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5.加强项目监督和检查:设立科研项目监督小组或委员会,定期对项目的进展、数据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二、审批程序:1.提交科研项目申请:科研人员按照规定的流程和表格填写科研项目申请书,并附上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信息和需求。

3.医疗技术审批:将项目申请提交相关医疗技术审批机构,进行技术的评估和审批,确保使用的医疗技术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4.相关部门协调与审批:科研项目可能涉及多个科室或机构的协作,相关部门需进行协调与审批,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协调推进。

5.完成相关手续和文件:根据审批结果,完成相关的手续和文件,包括许可证、合同等。

总结起来,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相关管理制度与审批程序,旨在确保科研项目的伦理规范、技术规范和数据质量。

通过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严格的审批程序,可以确保医疗技术的正确使用,提高科研项目的可靠性和研究成果的有效性。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医疗技术的管理制度一、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按本管理制度进行审,一,、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是指科研人员为了促进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了解疾病的病因学及发病机制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鼓励研究、开发和应用医疗新技术~引进国内外先进医疗技术~并鼓励开展针对与保障公民健康相关新诊疗技术的安全性、技术性及有效性的科研项目。

,三,、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的~参照医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程序进行审核。

1、凡申报临床科研项目中涉及在人体上使用非常规检查、检验项目的医疗技术~要将所应用的医疗技术项目向医务科提出审核申请~医务科对其所应用的医疗技术项目进行认定~属医院已开展的医疗技术项目出具相关证明,2、属新技术、新项目的需按《新技术、新项目准入管理制度》要求~科研项目的申请者按相关规定向医务科进行申报、审核~待医院学术委员会或相关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开展后~出具相关证明,,四,、医务科将科研项目医疗技术应用涉及伦理问题的~提交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后~方可进行试验~同时申请进行实验需提交以下材料:1、科研项目负责人资质证明材料;2、科研项目组人员资质证明材料;3、科研项目组的类别以及国内外开展情况的相关资料;4、科研项目组开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5、科研项目组开展的实施方案和风险预案;二、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的需建立安全保障措施和风险处置预案,一,、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包括有创操作,~要严格掌握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其他替代疗法实施的可行性.做好充分的操作前准备~包括医患沟通、患者的知情同意、术前病情评估、术中术后可能发生的意外和防范措施等。

,二,、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高风险医疗技术必须建立医疗技术风险防范及处置预案~在发生医疗技术损害时~启动“预案"~立即报告科主任~积极进行补救的同时须上报医务科~医务科组织相关科室力量进行全力补救~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三,、在科研实验期间~发生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即暂停实验~由医务科组织专家进行调查~并调查情况报批准部门讨论~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实验。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临床科研项目是指在医学领域进行的科学研究,旨在探讨和提高临床医学诊断、治疗和预防的方法和技术。

医疗技术管理规定是指对临床科研项目中使用的各类医疗技术进行管理和规定的一套制度。

本文将从医疗技术管理的必要性、医疗技术管理规定的内容和实施过程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医疗技术管理在临床科研项目中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临床科研项目所使用的医疗技术往往是高科技、高风险的,如基因检测、药物试验等。

如果没有科学、规范的管理,就容易出现技术操作不规范、数据丢失、实验结果不可信等问题,甚至可能对研究对象的生命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因此,医疗技术管理规定的制定和实施对保证临床科研项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非常重要。

其次,医疗技术管理规定的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对医疗技术使用人员的要求和培训,包括技术操作规范、安全培训、实验室健康检查等。

其次是对医疗技术设备和试剂的采购和使用进行规定,包括设备的注册备案、试剂的溯源和质量控制等。

同时,规定应该包括对临床科研项目中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进行的规范,包括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数据的保密和隐私保护等。

此外,医疗技术管理规定还应该包括对研究过程中可能涉及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进行的规定,如知情同意、研究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等。

医疗技术管理规定的实施过程应该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首先是制定规定,需要由相关部门进行研究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制定规定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到临床科研项目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同时借鉴国内外类似项目的管理经验,确保规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

其次是宣传和培训,通过组织培训班、编写宣传材料等方式向临床科研项目的参与者传达管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确保参与者了解并能够实施规定。

最后是监督和评估,相关部门应该对临床科研项目的管理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综上所述,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规定对于保证项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3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2023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

2023医疗技术管理制度_医疗技术管理制度范本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篇1为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建立医疗技术准入和管理制度,促进医学科学发展和医疗技术进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本规定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三、根据《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由医疗机构自行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由省卫生厅制定目录并严格进行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目录由卫生部制定,需要经卫生部进行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一)涉及重大伦理问题;(二)高风险;(三)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四)需要使用稀缺资源;(五)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四、我院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由医院医务科负责。

五、各科室不得在临床应用卫生部废除或者禁止使用的医疗技术。

六、在开展第二类医疗技术或者第三类医疗技术前,应当向相应的技术审核机构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

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通过后方可在我院实施。

七、各科室在申请医疗技术临床应用能力技术审核时,应当提交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包括:(一)医疗机构名称、级别、类别、相应诊疗科目登记情况、相应科室设置情况;(二)开展该项医疗技术的目的、意义和实施方案;(三)该项医疗技术的基本概况,包括国内外应用情况、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技术路线、质量控制措施、疗效判定标准、评估方法,与其他医疗技术诊疗同种疾病的风险、疗效、费用及疗程比较等;(四)开展该项医疗技术具备的条件,包括主要技术人员的执业注册情况、资质、相关履历,医疗机构的设备、设施、其他辅助条件、风险评估及应急预案;(五)本机构医学伦理审查报告;(六)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临床科研项目运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1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做出推断和消退疾病、缓解病情、减轻苦痛、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复原健康而实行的诊断、治疗措施。

2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医疗技术时应当遵守本制度。

3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的医疗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平安、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4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的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5医疗技术根据平安性、有效性准确程度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平安性、有效性准确,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平安性、有效性的技术。

其次类医疗技术是指平安性、有效性准确,涉及肯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须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以限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须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限制管理的医疗技术:a涉及重大伦理问题:b高风险:c平安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探讨进一步验证:d须要运用稀跳资源;e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须要特别管理的医疗技术。

6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的医疗技术相关管理及审批程序由科研科负责监督落实。

7科教科对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实力进行审核。

其次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薛由科教科负责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8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的医疗技术必需由医务部组织对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批、许可授权管理。

资格授权依照以下流程:首先医务人员向本科室申报个人的资质实力,科室进行初步考评,考评结果提交医院医务部进行最终认定,必要时还应同时提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

9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的医疗技术中涉及手术准入制,必需按医院规定将手术分为四个等级,只允许具有相应等级或以上资格的手术者独立操作(详细参见《手术分级管理制度》)o10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运用的医疗技术必需符合诊疗技术规范,不得将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中。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一、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二、医务人员开展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守本制度。

三、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四、医院学术委员会负责医院医疗技术管理的组织与领导,医务科具体负责相关内容的实施与落实。

五、各学科提供的医疗技术服务应与其功能、任务和业务能力相适应,应当是核准的诊疗范围内的成熟医疗技术,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且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支持系统,能确保技术应用的安全、有效。

六、开展新技术、新业务要与科室的人员资质、功能任务、医院核准的诊疗范围相适应,有严格审批程序,有相适应的专业技术能力、设备与设施和确保病人安全的方案;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应当中止此项技术。

按规定进行评估后,符合规定的,方可重新开展。

七、进行的医疗技术科学研究项目,必须符合伦理道德规范,按规定批准。

在科研过程中,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并注意保护患者安全,不得向患者收取相关费用。

八、各学科不得使用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或安全性和有效性未经临床证明的技术,对须经卫生行政部门特许批准范围的特殊医疗技术项目,必须遵循医学伦理与职业道德,严格遵守相关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诊疗规范和常规,医院与医师应按照法规要求报批,未经批准的医院与医师严禁开展此类技术服务。

第二章医疗技术分类九、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限制临床应用的医疗技术(原《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的第三、第二类医疗技术)。

限制临床应用类医疗技术,其技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人员水平有较高要求和存在重大伦理风险,属于需要严格管理的医疗技术,实行限制性清单管理。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2022年修订)为规范医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完善新技术的准入和评估,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我们根据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卫医政发[2022第18号])结合本院实际,特修订本制度。

第一章医疗技术的分类及分级管理医疗技术分为三类: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切,医疗机构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技术。

医院应根据功能、任务、技术能力实施严格管理。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和有效性确切,但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临床应用管理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1.涉及重大伦理问题;2.高风险;3.安全性和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4.需要使用稀缺资源;5.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根据卫生部临床应用管理规定及目录公布、调整。

第二条医疗新技术是指本院尚未开展的技术,包括:1.使用新试剂的诊断项目;2.使用二、三类医疗器械的诊断和治疗项目;3.创伤性的诊断和治疗项目;4.生物基因诊断和治疗项目;5.使用产生高能射线设备的诊断和治疗项目;6.其他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技术项目。

第三条本院医疗新技术根据其安全性、临床应用成熟度和应用范围分为三级:第Ⅰ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成熟的医疗技术,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有多家医疗机构在开展,并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成熟的技术;第Ⅱ级医疗新技术是指技术尚未成熟的医疗技术,即国际、国内或自治区内已有医疗机构在开展,但仍未被上级医疗卫生部门确认安全、技术仍处于需进一步验证阶段的技术;第Ⅲ级医疗新技术是指完全新技术,即自主创新或国内仍未开展的医疗新技术。

第二章新技术临床应用准入审批第一节医疗新技术准入申请准备第四条开展医疗新技术临床应用前,临床科室和医技科室必须向医院医教部申报,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管理制度
1本制度所指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做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2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时应当遵守本制度。

3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应当遵循科学、安全、规范、有效、经济、符合伦理的原则。

4医院对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

5医疗技术按照安全性、有效性确切程度分为三类:
第一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医院通过常规管理在临床应用中能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的技术。

第二类医疗技术是指安全性、有效性确切,涉及一定伦理问题或者风险较高,需要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加以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第三类医疗技术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需要卫生行政部门加以严格控制管理的医疗技术:
a涉及重大伦理问题;
b高风险;
c安全性、有效性尚需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
d需要使用稀缺资源;
e卫生部规定的其他需要特殊管理的医疗技术。

6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相关管理与审批程序由科研科负责监督落实。

7科教科对第一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能力进行审核。

第二类、第三类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前需由科教科负责向卫生局提出申请,在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

8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必须由医务部组织对手术、介入、麻醉等高风险技术项目操作人员进行资格的审批、许可授权管理。

资格授权依照以下流程:首先医务人员向本科室申报个人的资质能力,科室进行初步考评,考评结果提交医院医务部进行最终认定,必要时还应同时提交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审定。

9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中涉及手术准入制,必须按医院规定将手术分为四个等级,只允许具有相应等级或以上资格的手术者独立操作(具体参见《手术分级管理制度》)。

10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必须符合诊疗技术规范,不得将不成熟的技术应用于临床科研工作中。

从事临床科研活动的医务人员,必须是经过注册的卫生技术人员,不允许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诊疗活动。

各种有创的操作技术项目在独立操作之前必须经过培训,经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考核批准后,才能单独操作。

11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的医疗技术(包括手术、有创操作)在开展前,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术前讨论,严格控制适应症、禁忌症以及其他替代疗法实施的可行性。

做好充分的术前准备,包括医患沟通、患者的知情同意、术前病情评估、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及防范措施等。

12临床科研开展过程中,凡发生医疗技术损害的,操作人要立即报告科主任,在积极迅速进行补救的同时须上报医务部,如需要,医务部组织相关科
室力量进行全力补救,将损害降到最低程度。

13临床科研中已开展的医疗技术,当技术力量、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可能会影响到医疗技术的安全和质量时,经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
后,医院下达中止此项技术开展的指令,有关科室必须服从,不得违反。

14医务人员开展临床科研项目使用医疗技术应用过程中有违反《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人体器官移植条例》
等法律、法规行为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处罚。

本页为著作的封面,下载以后可以删除本页!
【最新资料Word版可自由编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