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李迪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合集下载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doc

宋史阅读答案解析及翻译陆游字务观,越州山阴人。

年十二能诗文,荫补登仕郎。

锁厅荐送第一,秦桧孙塌适居其次,桧怒,至罪主司。

明年,试礼部,主司复置游前列,桧显黜之,由是为所嫉。

桧死,始赴福州宁德簿,以荐者除敕令所删定官。

时杨存中久掌禁旅,游力陈非便,上嘉其言,遂罢存中。

中贵人有市北方珍玩以进者,游奏:“陛下以'损'名斋,自经籍翰墨外,屏而不御。

小臣不体圣意,辄私买珍玩,亏损圣德,乞严行禁绝。

”应诏言:“非宗室外家,虽实有勋劳,毋得辄加王爵。

顷者有以师傅而领殿前都指挥使,复有以太尉而领阁门事, 渎乱名器,乞加订正。

”迁大理寺司直兼宗正簿。

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

史浩、黄祖舜荐游善词章,谙典故,召见,上曰:“游力学有闻,言论削切。

”遂赐进士出身。

入对,言:“陛下初即位,乃信诏令以示人之时,而官吏将帅一切玩习,宜取其尤沮格者,与众弃之。

”王炎宣抚川、陕,辟为干办公事。

游为炎陈进取之策, 以为经略中原必自长安始,取长安必自陇右始。

当积粟练兵,有衅则攻,无则守。

吴璘子挺代掌兵,颇骄恣,倾财结士,屡以过误杀人,炎莫谁何。

游请以外子拱代挺。

炎曰:“拱怯而寡谋,遇敌必败。

”游曰:“使挺遇敌,安保其不败。

就令有功,愈不可驾驭。

”及挺子曦叛,游言始验。

范成大帅蜀,游为参议官,以文字交,不拘礼法,人讥其颓放,因自号放翁。

后累迁江西常平提举。

江西水灾。

奏:“拨义仓振济,檄诸郡发粟以予民。

”召还,给事中赵汝愚驳之,遂与祠。

起知严州,过阙,陛辞,上谕曰:“严陵山水胜处,职事之暇,可以赋咏自适。

”再召入见,上曰:“卿笔力回斡甚善,非他人可及。

”除军器少监。

游才气超逸,尤长于诗。

晚年再出,为韩促胄撰《南园阅古泉记》,见讥清议。

朱熹尝言:“其能太高迹太近恐为有力者所牵挽不得全其晚节”盖有先见之明焉。

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

4.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荫补登仕郎荫:因祖宗功德B.有市北方珍玩市:买C.渎乱名器渎:贪污D.谙典故谙:熟悉5,下列各项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句是(2分)A.由是为所嫉B.炎莫谁何C.不拘礼法D.见讥清议。

2019广东高考文言文翻译语文

2019广东高考文言文翻译语文

2019----2019年广东高考文言文翻译2019年广东高考周访字士达,本汝南安城人也。

汉末避地江南,至访四世。

吴平,因家庐江寻阳焉。

访少沉毅,谦而能让,果于断割,周穷振乏,家无余财。

为县功曹,时陶侃为散吏①,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访察孝廉,除郎中、上甲令,皆不之官。

及元帝渡江,命参镇东军事。

时有与访同姓名者,罪当死,吏误收访,访奋击收者,数十人皆散走,而自归于帝,帝不之罪。

寻以为扬烈将军,讨华轶。

所统厉武将军丁乾与轶所统武昌太守冯逸交通,访收斩之。

逸来攻访,访率众击破之。

轶将周广烧城以应访,轶众溃,遂平江州。

帝以访为振武将军,命访与诸军共征杜弢。

弢作桔槔打官军船舰,访作长岐枨以距之,桔槔不得为害。

访复以舟师造湘城,军达富口,而弢遣杜弘出海昏②。

访步上柴桑,偷渡,与贼战,斩首数百。

贼退保庐陵,复围弘于庐陵。

弘大掷宝物于城外,军人竞拾之,弘因阵乱突围而出。

访率军追之,获鞍马铠杖不可胜数。

弘入南康,太守率兵逆击,又破之,奔于临贺。

帝又进访龙骧将军。

访既在襄阳,务农训卒,勤于采纳。

王敦患之,而惮其强,不敢有异。

访威风既著,远近悦服,智勇过人,为中兴名将。

性谦虚,未尝论功伐。

或问访曰:“人有小善,鲜不自称。

卿功勋如此,而无一言,何也?”访曰:“将士用伞,访何功之有!”士以此重之。

访练兵简卒欲宣力中原慨然有平河洛之志善于抚纳士众皆为致死闻敦有不臣之心访恒切齿敦虽怀逆谋故终访之世未敢为非(选自《晋书?周访传》,有删改)[注]①散吏:闲散的官员。

②海昏:地名。

2019年译文:周访字叫士达,原本是汝南安城人。

汉末时期逃避战乱到了江南地区,到周访已经是第四代了。

吴地平定后,就在庐江寻阳安家(因:于是,就。

家:名词做动词,安家。

)周访年轻时沉稳坚毅,谦逊而且礼让,行事果断,周济穷困的人(振:本意,救济,赈济),家里没有剩余的财产。

做了县衙的功曹(功曹:佐官,掌管考查记录功劳。

)当时陶侃是个闲散的官吏,周访推荐他做了主簿(省略句,荐之。

四川省眉山市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四川省眉山市北外附属东坡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北外东坡高2025届2022-2023学年度下期半期考试语文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文学类阅读(共18分)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面小题。

且说宝钗,迎春,探春,惜春,李纨,凤姐等并巧姐,大姐,香菱与众丫鬟们在园内玩耍,独不见林黛玉。

迎春因说道:“林妹妹怎么不见?好个懒丫头!这会子还睡觉不成?”宝钗道:“你们等着,我去闹了他来。

”说着便丢下了众人,一直往潇湘馆来。

正走着,只见文官等十二个女孩子也来了,上来问了好,说了一回闲话。

宝钗回身指道:“他们都在那里呢,你们找他们去罢。

我叫林姑娘去就来。

”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

忽然抬头见宝玉进去了,宝钗便站住低头想了想: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儿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喜怒无常,况且林黛玉素习猜忌,好弄小性儿的。

此刻自己也跟了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

罢了,倒是回来的妙。

想毕抽身回来。

刚要寻别的姊妹去,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宝钗意欲扑了来玩耍,遂向袖中取出扇子来,向草地下来扑。

只见那一双蝴蝶忽起忽落,来来往往,穿花度柳,将欲过河去了。

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

宝钗也无心扑了,刚欲回来,只听滴翠亭里边嘁嘁喳喳有人说话。

原来这亭子四面俱是游廊曲桥,盖造在池中水上,四面雕镂槅子糊着纸。

宝钗在亭外听见说话,便煞住脚往里细听,只听说道:“你瞧瞧这手帕子,果然是你丢的那块,你就拿着,要不是,就还芸二爷去。

”又有一人说话:“可不是我那块!拿来给我罢。

”又听道:“你拿什么谢我呢?难道白寻了来不成。

”又答道:“我既许了谢你,自然不哄你。

”又听说道:“我寻了来给你,自然谢我,但只是拣的人,你就不拿什么谢他?”又回道:“你别胡说。

他是个爷们家,拣了我的东西,自然该还的。

我拿什么谢他呢?”又听说道:“你不谢他,我怎么回他呢?况且他再三再四的和我说了,若没谢的,不许我给你呢。

”半晌,又听答道:“也罢,拿我这个给他,算谢他的罢。

初中文言文翻译-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初中文言文翻译-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县。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后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后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

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参考译文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

真宗驾临毫,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宋史李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李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宋史·李韶传》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韶,字元善。

韶五岁,能赋梅花。

嘉定四年,与其兄宁同举进士。

调南雄州教授。

校文广州,时有当国之亲故私报所业,韶却之。

调庆元。

丞相史弥远荐士竞学职,韶不与。

袁燮求学宫射圃益其居,亦不与,燮以此更敬韶。

以廉勤荐,迁太学博士。

上封事谏济王竑狱,且以书晓史弥远,言甚恳到。

又救太学生宁式,迕学官。

丐外,通判泉州。

郡守游九功素清严,独异顾韶。

改知道州。

葺周敦颐故居,录其子孙于学宫,且周其家。

入为国子监丞,改知泉州。

拜右正言。

奏乞以国事、边防二事专委丞相郑清之、乔行简各任责。

论汰兵、节财及襄、蜀边防。

又论史嵩之、王遂和战异议,迄无成功,请出遂于要藩,易嵩之于边面,使各尽其才。

吏宅之将守袁州,韶率同列一再劾之。

俱不报。

乞解言职,拜殿中侍御史,辞,不允。

劾女冠吴知古在宫掖招权纳贿,宜出之禁庭。

帝怒,韶还笏殿陛乞归。

权工部侍郎,迁起居舍人。

应诏上封事,几数千言。

帝谕左右曰:“李韶真有爱朕忧国之心。

”凡三辞不获,以生死祈哀去。

帝蹙额谓韶曰:“曲为朕留。

”退,复累疏乞补外,以集英殿修撰知漳州,号称廉平。

朝廷分遣使者诸路提官楮【注】,韶极言其弊。

时游似以人望用,然有牵制之者,韶奏云:“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

”擢翰林学士,不拜。

诏趣赴阙,辞,迁户部侍郎,再辞。

卒,年七十五。

韶忠厚纯实,不溺于声色货利,默坐一室,门无杂宾云。

(节选自《宋史·李韶传》,略有删改)【注】楮(chǔ):纸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B.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C.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D.人主职论一相/而已非其人/不以轻授/始而授之如不得/已既乃疑之反/使不得有所为/所言之事不必听/所用之人不必从/疑畏忧沮/而权去之矣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文言文阅读训练四文言翻译

高考语文考前保分专题文言文阅读训练四文言翻译

训练四文言翻译练前提醒文言文翻译须“四看”:1.看词性——从词类活用现象方面把握。

文言文中特有的语法现象,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活用。

翻译时,对活用的词要善于通过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的词性及词义。

2.悟词义——从关键实词意义方面把握。

关键实词,就是指那些在句子中起关键意义的、解释通常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或有多个义项的词语。

句子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最多,形容词、名词次之。

另外,也要注意句子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

3.辨用法——从主要虚词用法方面把握。

虚词是句子构成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既有一句之中的结构作用,也有数句之间的关联作用,有的还表示一定的意义和语气,需要因词而译,因句而译,因境而译。

4.观句式——从文言句式特点方面把握。

必须掌握文言句式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宾语前置句。

这些句式一般说来都有语言标志,可以通过对这些语言标志的识别,来判断它们是属于哪种句式特点,如何翻译。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0分)王思远,琅邪临沂人。

尚书令晏从弟也。

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景素被诛,左右离散,思远亲视殡葬,手种松柏。

与庐江何昌宇、沛郡刘琏上表理之,事感朝廷。

景素女废为庶人,思远分衣食以相资赡。

思远清修,立身简洁。

衣服床筵,穷治素净。

宾客来通,辄使人先密觇视。

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虽然,既去之后,犹令二人交帚拂其坐处。

上从祖弟季敞性甚豪纵,上心非之,谓季敞曰:“卿可数诣王思远。

”(节选自《南齐书·王思远传》,有删改) (1)宋建平王景素辟为南徐州主簿,深见礼遇。

(5分)译文:(2)衣服垢秽,方便不前;形仪新楚,乃与促膝。

(5分)译文:答案(1)王思远被宋建平王刘景素征召为南徐州主簿,很被以礼相待(看重)。

(2)(如果来人)衣服有污垢,他就想办法不上前接近;(如果来人)仪表整洁新鲜,他才愿意促膝相谈。

解析第(1)句:关键实词有“辟”“见”“礼遇”;关键虚词有“为”;文言句式有以“见”为标志的被动句。

宋史 李迪传

宋史 李迪传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沉厚,深沉稳重)有器局(器量;度量。

“大丈夫荷帝王之雨露,对清白之日月,文章可以经纬天地,器局可以蓄泄江河。

”——唐 王勃 《山亭思友人序》),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官名。

唐翰林学士加知制诰者起草诏令,余仅备顾问。

宋除翰林学士,他官加知制诰者亦起草诏令,称为外制,翰林学士虽皆起草诏令而亦带知制诰衔,称为内制)。

真宗幸(指封建帝王到达某地)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抢劫,掠夺)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暗中)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部署;约束。

“每 吴中 有大繇役及丧, 项梁 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史记•项羽本纪》)晓锐士,擒贼,斩以徇(xùn巡行示众。

“杀颠颉以徇于师。

”——《左传•僖公二十八年》)。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怀恨)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古同“悟”,理解,明白),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同“附会”。

凑合,集合,勾结),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李迪字复古

李迪字复古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材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

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参知政事。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

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奇之,曰:“公辅材也。

”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D.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延缓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A.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B. 发兵捕之,久不得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周怀政之诛,帝怒甚C.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 D . 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7.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李迪“胆量非凡”的一组是(3分)①迪深厚有器局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④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⑤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A.①②⑥B.②③④C.②③⑥ D.③⑤⑥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迪本来是赵郡人,为了躲避五代的战乱,他与家人搬家来到濮地,并以文为媒,结识了柳开。

《宋史·李朴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宋史·李朴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李朴,字先之,虔之兴国人。

登绍圣元年进士第,移西京国子监教授,程颐独器许之。

移虔州教授。

以尝言隆祜太后不当废处瑶华宫事,有诏推鞫[注】。

忌者欲挤之死,使人危言动之,朴泰然无惧色。

旋追官勒停,会赦,注汀州司户。

徽宗即位,翰林承旨范纯礼自言待罪四十六日,不闻玉音,谓朴日:“某事岂便于国乎?某事岂便于民乎?”朴日:“承旨知而不言,无父风也。

”右司谏陈瓘荐朴,有旨召对,朴首言:“熙宁、元丰以来,政体屡变,始出一二大臣所学不同,后乃更执圆方,互相排击,失今不治,必至不可胜救。

”又言:“今士大夫之学不求诸己,而惟王氏之听,败坏心术,莫大于此。

愿诏勿以王氏为拘,则英材辈出矣。

”蔡京恶朴鲠直,他执政三拟官,皆持之不下,复以为虔州教授。

又嗾言者论朴为元祜学术,不当领师儒,罢为肇庆府四会令。

有奸民言邑东地产金宝,破田畴,发墟墓,朴至,请罢之。

改承事郎,知临江军清江县、广东路安抚司主管机宜文字。

钦宗在东宫闻其名,及即位,除著作郎,半岁凡五迁至国子祭酒,以疾不能至。

高宗即位,除秘书监,趣召,未至而卒,年六十五。

朴自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中书侍郎冯熙载欲邂逅见朴,朴笑日:“不能见蔡京,焉能邂逅冯熙载邪?”居官所至有声。

在广南,止其帅孙埃以文具勤王,不若发常赋助边。

破漕使郑良引真腊取安南之计,以息边患,人称其智。

朴尝自志其墓日:“以天为心,以道为体,以时为用,其可已矣。

”盖叙其平生云。

有《章贡集》二十卷行于世。

(选自《宋史·李朴传》,有删改)【注】鞫:审问。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B.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C.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D.朴白为小/官天下高其名/蔡京将强致之/俾所厚道意许/以禁从/朴力拒不见/京怒形于色然/终不害也/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年号是我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绍圣、熙宁、元丰、贞观、康熙。

《宋史·李迪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李迪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宋史·李迪传》阅读答案(附翻译)《宋史·李迪传》阅读答案(附翻译)(09年广东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高考资源网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⒌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B.以章献起于寒微出身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延缓答案B解析A项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C项诛:诛杀;D项弛:松弛。

断句 固定句式

断句 固定句式

文言文专题复习——断句编号:11编辑李青审定班级姓名学号时间:3、17 教学目标:掌握文言文断句方法并灵活运用。

课前预习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09年广东卷)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1)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4分)李迪贤相也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课堂复习案一、课前检测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5分)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老子·七十七章》)二、自主学习断句的方法,以下规律性的东西值得注意。

(1)找名词或代词。

一般完整的句子都有主谓宾,要从文中辨识句子,必须先找出主语来,而主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名词一般为文章陈述、描写、说明或议论的对象,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①常见代词有:吾、余(表示“我”),予、尔、汝(女)、公、卿、君、若(表示“你”),彼、此、其、之(表示“他”)②识别专有名词,如官名、地名、人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

例: 湖阳公主新寡帝与共论朝臣微观其意(2) 找对话、引文。

对话、引文有利于辨识句读。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摘要:
一、李迪简介
二、李迪的贡献
三、李迪的成就
四、李迪的晚年生活
五、李迪的影响与评价
正文:
【李迪简介】
李迪,字复古,唐朝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他出生于公元771 年,逝世于公元846 年,享年75 岁。

李迪生活在唐朝中期,经历了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七位皇帝的更迭。

他在政治上有很高的建树,同时还是当时文坛的佼佼者,与韩愈、柳宗元齐名,被称为“唐宋八大家”。

【李迪的贡献】
李迪在政治上推行“复古革新”的政策,主张恢复古代的礼仪制度,改革当时的政治风气。

他历任监察御史、给事中、中书舍人、户部侍郎、兵部尚书等职,为唐朝的政治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迪的成就】
李迪在文学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诗歌、散文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的诗歌以五言、七言古诗为主,语言质朴,风格高古。

他的散文以论述文、应用文为主,逻辑严密,说理透彻。

李迪与韩愈、柳宗元共同倡导古文运动,
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李迪的晚年生活】
李迪晚年因参与政治斗争而遭遇排挤,被贬为澧州刺史。

在澧州期间,他继续推行“复古革新”的政策,为当地百姓做了很多好事。

然而,李迪最终还是在澧州逝世,享年75 岁。

【李迪的影响与评价】
李迪是唐朝中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政治和文学上的贡献都不可磨灭。

他的政治理念和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元史·李黼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元史·李黼传》阅读训练及答案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黼字子成,颍人也。

工部尚书守中之子,守中性下急,遇诸子极严,黼百计承顺,求宁亲心。

初补国学生。

泰定四年,遂以明经魁多士,授翰林修撰。

明年,代祠西岳,省臣谓黼曰:“敕使每后我,今可易邪?”黼曰:“王人虽微,《春秋》序于诸侯之上,尊君也,奈何后乎!”省臣不敢对。

迁礼部主事,拜监察御史。

首言:“祠尝,古今大祭,今太庙唯二祭,非礼也,宜据经行之。

不报。

俄中书命黼巡视河渠,制上言曰:“蔡河源出京西,今河底填淤,高出地面,秋霖一至,横溃为灾,宜按故迹修浚。

”亦不报。

已而授黼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夏五月,盗起河南,焚掠数千里,造船北岸,锐意南攻。

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黼乃独椎牛飨士,激忠义以作士气。

十年正月己未,贼渡江,陷武昌,威顺王遁,舳舻蔽江而下,江西大震。

贼乘胜破瑞昌,右丞孛罗帖木儿遁。

时黄梅县主簿也孙帖木儿,愿出击贼,黼大喜。

贼游兵至境,急诸乡落聚木石于险塞处,遏贼归路。

黼身先士卒,大呼陷阵,也孙帖木儿继进,贱大败。

黼还,乃以长木数千,冒铁椎于杪,暗植沿岸水中,逆刺贼舟。

会西南风急,贼果扬帆顺流而至,舟遇桩不得动,余舟散走。

行省上黼功,请拜江西行省参政。

二月甲中,贼将薄城,分省平章政事秃坚不花自北门遁。

黼引兵登陴,布战具,贼已至,焚西门,乃张弩箭射之。

贼转攻东门。

黼救东门,贼已入,与之巷战,知力不敌,挥剑叱贼曰:“杀我!毋杀百姓!”贼自巷背来,刺黼堕马,黼与从子俱骂贼而死。

郡民闻黼死,哭声震天,相率具棺,葬于东门外。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八十一》)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B.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C.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D.九江居下/流实江东西/襟喉之地/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且上攻守之策于江西行省/请兵/屯江北/不报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工部,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土地、屯田、百工、水利、交通等职事,长官为工部尚书。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原创版】目录1.李迪简介2.李迪传原文3.李迪传翻译4.李迪传的文学价值正文李迪,字复古,号东篱,唐代著名文学家,与韩愈、柳宗元并称“唐代三大家”。

他的散文以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风格闻名于世,特别是他的传记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李迪传原文:李迪,字复古,唐代扬州江都人。

迪少聪慧,好学不倦。

初为扬州录事参军,累迁监察御史。

迪性刚直,无所畏惧,不媚权贵,不阿谀奉承,直言敢谏。

于时邪臣专权,迪为张说所恶,说言于上,谪迪为洪州刺史。

洪州之地,多盗贼,民不聊生。

迪至,明赏罚,戢奸宄,民安其业。

久之,迁杭州刺史。

杭城有西湖,乃胜地也。

而湖水泛滥,危害百姓。

迪倡议筑堤,民众响应,堤成,湖水不再泛滥。

百姓感其德,立祠以祀。

后迪累迁至秘书少监,终死于任上,享年六十有五。

李迪传翻译:李迪,字复古,唐代扬州江都人。

李迪小时候就很聪明,勤奋好学。

最初担任扬州录事参军,后来升迁为监察御史。

李迪性格刚直,无所畏惧,不媚权贵,不阿谀奉承,直言敢谏。

在那个时候,邪恶的臣子掌握大权,李迪被张说所厌恶,张说在皇帝面前说李迪的坏话,使他被贬为洪州刺史。

洪州这个地方,盗贼猖獗,百姓生活困苦。

李迪到任后,严明赏罚,制止奸邪,百姓过上了安定的生活。

过了一段时间,李迪升任杭州刺史。

杭州城有西湖,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然而湖水经常泛滥,危害百姓。

李迪倡议修建堤坝,民众纷纷响应,堤坝建成后,湖水不再泛滥。

百姓感激他的恩德,为他立祠祭祀。

后来李迪历任秘书少监等职,最终在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五岁。

李迪传的文学价值:李迪的传记文学作品,以其严谨的史实、优美的文字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唐代社会的历史画卷。

李迪传记中,详细记载了李迪的生平事迹,表现了他刚直不阿、为民请命的品质,成为后人学习传记文学的典范。

《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李迪》

《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李迪》

《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李迪》《宋史.列传第六十九.李迪》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后徙幽州。

曾祖在钦,避五代乱,又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公辅材也。

”举进士第一,授将作监丞,历通判徐、兖州。

改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为三司盐铁判官。

东封泰山,复通判兖州,坐尝解开封府进士失当,谪监海州税。

改右司谏,起知郓州,诏纠察在京刑狱,迁起居舍人,安抚江、淮,以尚书吏部员外郎为三司盐铁副使,擢知制诰。

真宗幸亳,为留守判官,遂知亳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

代归,会唃厮啰叛,帝忧关中,召对长春殿,进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知永兴军。

城中多无赖子弟,喜犯法,迪奏取其甚者,部送阙下。

徙陕西都转运使,入为翰林学士。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必曰借。

”帝悦。

又言:“陛下东封时,敕所过毋伐木除道,即驿舍或州治为行宫,裁令加涂塈而已。

及幸汾、亳,土木之役,过往时几百倍。

今蝗旱之灾,殆天意所以儆陛下也。

”帝深然之。

他日,又召对龙图阁,命迪草诏,徐谓迪曰:“曹玮在秦州,屡请益兵,未及遣,遽辞州事,第怯耳。

谁可代玮者?”迪对曰:“玮知唃厮啰欲入寇,且窥关中,故请益兵为备,非怯也。

且玮有谋略,诸将皆非其比,何可代?陛下重发兵,岂非将上玉皇圣号,恶兵出宜秋门邪?今关右兵多,可分兵赴玮。

”帝因问关右兵几何,对曰:“臣向在陕西,以方寸小册书兵粮数备调发,今犹置佩囊中。

”帝令自探取,目黄门取纸笔,具疏某处当留兵若干,余悉赴塞下。

帝顾曰:“真所谓颇、牧在禁中矣。

”未久,唃厮啰果犯边。

秦州方出兵,复召迪问曰:“玮此举胜乎?”对曰:“必胜。

”居数日,奏至,玮与敌战三都谷,果大胜。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

李迪传原文及翻译(原创版)目录1.李迪传原文概述2.李迪传的作者和历史背景3.李迪传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4.李迪传的翻译及翻译者5.李迪传的价值和影响正文【李迪传原文概述】《李迪传》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全名《李迪秉烛夜读》。

本书主要讲述了北宋名臣李迪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长历程、政治生涯和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书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一个忠诚、正直、智慧、勤勉的官员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李迪传的作者和历史背景】《李迪传》的作者已无从考证,但根据书中的内容和历史背景,可以推测该书大约成书于北宋末年或南宋初年。

这个时期正值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动荡和民族矛盾加剧,官场腐化和社会风气堕落,人民生活困苦。

在这样的背景下,作者创作《李迪传》,意在宣扬正直、忠诚、勤勉的官员形象,倡导清明政治,唤起社会良知。

【李迪传的主要内容和故事情节】《李迪传》以李迪的成长和政治生涯为主线,通过一系列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一个正直、忠诚、智慧、勤勉的官员形象。

书中讲述了李迪从小秉烛夜读,勤奋好学,立志报效国家的事迹。

成年后,他通过科举考试跻身仕途,历任地方和朝廷要职,始终为国家和民众福祉鞠躬尽瘁。

李迪在政治生涯中,屡次与邪恶势力斗智斗勇,坚守正义,最终赢得了皇帝和百姓的信任和敬仰。

【李迪传的翻译及翻译者】《李迪传》的翻译工作尚未发现具体的翻译者,但可以推测,该书在成书后不久,便开始在民间流传。

后来,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加深,这部作品逐渐传入其他国家,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如今,《李迪传》已成为一部世界性的历史小说,为各国读者所熟知。

【李迪传的价值和影响】《李迪传》作为一部古代历史小说,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首先,它以生动的故事情节,展现了一个忠诚、正直、智慧、勤勉的官员形象,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通过描述李迪的政治生涯,该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北宋时期政治制度和社会风貌的窗口。

宋史程迪传的答案[宋史王觌传阅读答案]

宋史程迪传的答案[宋史王觌传阅读答案]

宋史程迪传的答案[宋史王觌传阅读答案]宋史王觌传阅读答案宋史王觌传阅读答案《宋史王觌传》阅读材料王觌,字明叟,泰州如皋人。

第进士。

为编修三司令式删定官。

不乐久居职,求润州推官。

二浙旱,郡遣吏视苗伤,承监司风旨,不敢多除税。

觌受檄覆按,叹曰:“旱势如是,民食已绝,倒廪赡之,犹惧不克济,尚可责以赋邪” 行数日,尽除之。

监司怒,捃摭[注]百出。

会朝廷遣使振贷,觌请见,为言民间利病。

使者喜,归荐之,除司农寺主簿。

哲宗立,吕公著、范纯仁荐其可大任,擢右正言,进司谏。

上疏言:“国家安危治乱,系于大臣。

今执政八人,而奸邪居半,使一二元老,何以行其志哉”因极论蔡确、章悖等朋邪害正。

章数十上,相继斥去。

又劾窜吕惠卿。

朝论以大奸既黜,虑人情不安,将下诏慰释之,且戒止言者。

觌言:“诚出于此,恐海内有识之士,得以轻议朝廷。

诚为陛下惜之。

”觌言虽切,然不能止也。

觌在言路,欲深破朋党之说。

朱光庭讦苏轼试馆职策问,吕陶辩其不然,遂起洛、蜀二党之说。

觌言:“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

” 帝深然之,置不问。

知苏州。

州有狡吏,善刺守将意以挠权,前守用是得讥议。

觌穷其奸状,置于法,一郡肃然。

民歌咏其政,有“吏行水上,人在镜心”之语。

绍圣初,以宝文阁直学士知成都府。

蜀地膏腴,亩千金,无闲田以葬,觌索侵耕官地,表为墓田。

江水贯城中为渠,岁久湮塞,积苦霖潦而多水灾,觌疏治复故,民德之,号“王公渠”。

日食四月朔,帝下诏责躬,觌当制。

觌清修简澹,人莫见其喜愠。

持正论始终,再罹谴逐,不少变。

无疾而卒,年六十八。

(选自《宋史王觌传》,有删改) 捃摭(jùnzhí):指搜罗材料以打击别人。

《宋史王觌传》阅读题目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B.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 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C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D.轼之辞/不过失轻重之体尔/若悉考同异深究/嫌疑则两岐/遂分党论滋炽/夫学士命词/失指其事/尚小/使士大夫有朋党之名/大患也。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宋史-李沆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宋史-李沆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宋史·李沆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李沆,字太初,沼州肥乡人。

太平兴国五年,举进士,为将作监丞、通判潭州,迁右赞善大夫。

相府召试约束边将诏书,既奏御,太宗甚悦。

雍熙三年,太宗曰:“李沆、宋湜,皆嘉士也。

”并除右补阙、知制诰。

沆位最下,特升于上。

真宗即位,迁户部侍郎、参知政事。

一夕,遣使持手诏欲以刘氏为贵妃,沆对使者引烛焚诏,附奏曰:“但道臣沆以为不可。

”其议遂寝。

帝以沆无密奏、谓之曰:“人皆有密启,卿独无,何也?”对曰:“臣待罪..宰相,公事则公言之,何用密启?”时李继迁久叛,中外咸以为灵州乃必争之地,苟失之,则缘边诸郡皆不可保。

帝访于沆,沆曰:“继迁不死,灵州非朝廷有也。

莫若遣使密召州将,使部分军民空垒而归,如此,则关右之民息肩矣。

”未即从沆言,灵州陷。

沆为相,王旦参政事。

契丹和亲,旦问何如,沆曰:“善则善矣,然边患既息,恐人主渐生侈心耳。

”旦未以为然。

沆又日取四方水旱盗贼奏之。

沆没后,真宗..以契丹既和,遂封岱..、祠汾,靡有暇日。

寇准与丁谓善,屡以谓才荐于沆,不用。

准问之,沆曰:“顾其为人,可使之在人上乎?”准曰:“如谓者,相公终能抑之使在人下乎?”沆笑曰:“他日后悔,当思吾言也。

”准后为谓所倾,始伏沆言。

景德元年七月薨,年五十八。

赠.太尉。

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

或言其太隘,沆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

”沆没后,或荐梅询可用。

真宗曰:“李沆尝言其非君子。

”(节选自《宋史•李沆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B.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C.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D.仁宗即位/诏配享真宗庙庭/沆性直/谅言无枝叶/居位缜密/动遵条制/人莫能干/以私治第/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封岱,即封禅泰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史,李迪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
(译文)
《宋史?李迪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

曾祖避五代乱,徙家濮。

迪深厚有器局,尝携其所为文见柳开,开奇之,曰:
“公辅才也。

”举进士第一,擢知制诰。

真宗幸毫,为
留守判官,遂知毫州。

亡卒群剽城邑,发兵捕之,久不得。

迪至,悉罢所发兵,阴听察知贼区处,部勒晓锐士,擒贼,斩以徇。

尝归沐,忽传诏对内东门,出三司使马元方所上岁
出入材用数以示迪。

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迪请发内
藏库以佐国用,则赋敛宽,民不劳矣。

帝曰:“朕欲用
李士衡代元方,俟其至,当出金帛数百万借三司。

”迪曰:“天子于财无内外,愿下诏赐三司,以示恩德,何
必曰借。

”帝悦。

初,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以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天下,章献深衔之。

天禧中,拜给事中。

周怀政
之诛,帝怒甚,欲责及太子,群臣莫敢言。

迪从容奏曰:“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

”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

仁宗即位,章献太后预政,贬寇准雷州,以迪朋党
傅会,贬衡州。

丁谓使人迫之,谓败,知河南府。

来朝
京师,时太后垂帘,语迪曰:“卿向不欲吾预国事,殆
过矣。

今日吾保养天子至此,卿以为何如?”迪对曰:“臣受先帝厚恩,今日见天子明圣,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太后亦喜。

知徐州,迪欲行县因祠岳为上祈年,仁宗语辅臣曰:“祈祷非迪所宜,其毋令往。

”元昊攻延州,武事久弛,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李迪,贤相也。

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
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而仁宗君
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选自《宋史?李迪传》,有删改)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刺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开奇之,曰:“公辅才也。

”奇妙B.以章献起
于寒微出身
C.上大寤,由是独诛怀政惩罚D.元昊攻延州,武
事久弛延缓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
一组是
A.①李迪字复古,其先赵郡人②祈祷非迪所宜,其
毋令往
B.①发兵捕之,久不得②周怀政之诛,帝怒甚
C.①时频岁蝗旱,问何以济②迪请发内藏库以佐国

D.①陛下有几子,乃欲为此计②臣不知皇太后盛德,乃至于此
7.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B.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C.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D.方仁宗初/立章献临朝/颇挟其才将/有专制之患/
迪正色危言/能使宦官近习/不敢窥觎。

8.本文表现出了李迪的非凡胆量,请根据文章分析
李迪的非凡胆量表现在哪些地方。

(4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①语迪曰:“卿向不欲吾欲国事,殆过矣。

”(3分)
②诏不许,然甚壮其意。

(3分)
③而仁宗君德日就,章献亦全令名,古人所谓社稷臣,于斯见之。

(4分)
5.【参考答案】B【解析】A.奇:意动用法,认为……惊奇,C.诛:诛杀,D.弛:松弛。

6【参考答案】D【解析】A.代词,代李迪/表祈使,当,可。

B.代词,代亡卒/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以何”的倒装,用/用来。

D.都是竟然。

7【参考答案】A
8②部勒骁锐士,擒贼,斩以徇③上将立章献后,迪屡上疏谏⑥守将或为他名以避兵,迪愿守边C.②③⑥
9.①(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
②(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③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就看到了。

【解析】第⑴句注意“向”、“殆”“过”等词的落实,第⑵句注意“许”、“然”“壮”等词的落实。

【翻译】
李迪字复古,他的祖先是赵郡人。

曾祖父躲避五代战乱,迁徙家到濮。

李迪深厚有器量学识,曾经携带自己写的文章去见柳开,柳开很赏识,说:“先生有辅才。

”后来参加科举考试举进士第一,被升做知制诰。

真宗驾临亳,李迪是留守判官,于是就任毫州知县。

一群逃兵洗劫城邑,政府发兵搜捕,很久没有抓到。

李迪到了之后,全部让所发的士兵休息,暗中察访流寇的去
处,部署晓谕精锐士卒,一举擒获流贼,斩首后徇游示众。

曾经回家沐浴,忽然传诏对内于东门,拿出三司使
马元方所上岁出入材用数给李迪看。

当时正值连年蝗灾
旱灾,问李迪如何度过难关,李迪请求打开内府藏库来
帮助国家,这样赋敛宽裕,老百姓就不会过于劳苦了。

皇帝说:“朕想让李士衡替代马元方,等他到,应当拿
出金帛数百万借给三司。

”李迪说:“天子在财物上没
有内外之分,希望下诏赐给三司,来表示陛下的恩德,
何必说借。

”皇帝很高兴。

起初,皇上将立章献为皇后,李迪屡次上疏劝谏,
因违章献起于寒微,不可母仪天下,章献深深地痛恨他。

天禧年间,李迪任给事中。

周怀政之诛,皇帝非常生气,想责怪到太子,群臣没有人敢说话。

李迪从容上奏说:“陛下有几个皇子,竟然要出这个策略。

”皇上恍然大寤,因此只诛杀了周怀政。

仁宗即位后,章献太后干预政事,贬寇准到雷州,
因为李迪朋党傅会,贬到衡州。

丁谓派人胁迫他,没有
成功,李迪知河南府。

来朝京师,当时太后垂帘,(章献太后)告诉李迪说:“你先前不想让我参与国家政事,(从现在看)大概是你错了!现在我保养天子到这里,你
以为怎么样?”李迪回答说:“我受先帝深厚恩德,现
在见到天子明圣,我不知皇太后盛德,竟然不知道到这
种地步。

”太后也高兴。

李迪任徐州知州,想行县因祠岳为皇上祈年,仁宗
对辅臣说:“祈祷不是李迪所应当做的,还是让他不要
去做。

”元昊攻打延州,军事长久松弛,守将有的因为
有其他名义赖躲避战争,李迪愿意漱守边疆,(仁宗皇帝)下诏不批准,但却觉得他内心很有豪气。

李迪是贤相。

当仁宗初立,章献临朝称制,很挟仗
自己的才能,将有专制之隐患,李迪义正词严,能使宦
官近习而不敢又非分之想,等仁宗皇帝的声德一天天竖起,章献也保全了好的名声,古人所说的社稷臣在这里
就看到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