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
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收稿日期:2008-05-23基金项目: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资助项目(20070561059)。
作者简介:杨晓泉(1965—),男,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副院长,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植物蛋白质改性及分离。
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杨晓泉(华南理工大学食物蛋白工程研究中心,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系统阐述了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及其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及酶法改性技术研究进展,并探讨了蛋白质改性技术在大豆蛋白加工业中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改性中图分类号:T Q 9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08(2008)03-0037-08Progress i n the Study on M od i f i ca ti on Techn i ques of Soy Prote i nYAN G X iao -quan(Research Center of Food Pr oteins,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Guangzhou 510640,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yste matically revie ws the recent devel opments of the modificati on techniques in the s oy p r otein p r ocessing,including the physical,che m ical and enzy matic methods,and als o its relati on t o the functi onality of s oy p r otein .The app licati on po 2tentials of the modified s oy p r otein in s oy p r otein p r ocessing industry are als o discussed .Key words:s oy p r otein;functi onality;modificati on 我国有长达数千年的大豆食用历史,大豆蛋白一直是我国居民膳食中蛋白质的重要来源。
012大豆分离蛋白的双酶改性改善功能性的实验[1]
6
2
3
1
2
78.5
7 3(60) 1
3
2
90.4
8
3
2
1
3
85.9
9
3
3
2
1
90.2
K1 253.4 262.7 239.7 K2 263.1 258.1 271.8
253.1 253.5
∑=783.0
K3 266.5 262.2 271.5 k1 84.5 87.6 79.9 k2 87.7 86.0 90.6 k3 88.8 87.4 90.5
0 前言
大豆分离蛋白是一种蛋白纯度高、具有加工功 能性的食品添加用的中间原料。SPI具有溶解 性、乳 化性、起泡性、保水性、保油性和黏弹性等多种功
能。但实践表明, 一种SPI难于同时兼具有上述多 种 功能。而生产上需求的却是专项最佳功能或兼具有 几种功能平衡点的产品。因此, 要对现有的蛋白质 进行改造, 以满足人类的某种特殊要求。
食品技术
采用特定目的意义的改性技术, 就可获得较高经济 效益。SPI经过酶法水解后, 溶解性得到了 明显的改 善, 不破坏氨基酸结构, 水解产物是小分子肽和氨 基酸, 易为人体消化、吸收, 也更适于食品加工领域 的应用。TG是 一 种 能 催 化 多 肽 或 蛋 白 质 谷 氨 酰 胺 残 基 的γ- 羟 胺 基 团 与 许 多 伯 胺 化 合 物 之 间 产 生 酰 基 转 移反应的酶。
食品技术
大豆分离蛋白的双酶改性 改善功能性的实验
孙 焕,张春红,陈海英,连芙菲,刘长江 (沈阳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沈阳 110161)
摘要:对大豆分离蛋白(SPI)进行传统改性, 只可以改善一个或几个功能性, 而SPI的溶解性和分子量
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第 2卷 第 3期
20 8年 8月 0
广 州 城 市 职 业 学 院 学 报
J u n lo u n z o iyP lt c n C o r a f a g h uC t oy e h i G
V0 . N0. 12 3 Au g.2 0 0 8
Ke r y wo ds: s y p o en;f n to aiy;mo i c to o r ti u c in t l d f a in i
我 国有 长 达 数 千年 的大 豆 食 用 历 史 , 豆 蛋 大
状; 用于 癌症 高 危 人 群 以预 防 癌症 等。从 国 际食 品业 的发展 趋势看 , 大豆食 品产业 即将成 为 2 1世 纪促进人类 健康 的基本保健 食 品和 主流食 品。
大豆 蛋 白产业 是 随油脂 工 业 发展 而兴 起 的新
白一直是我 国居 民膳食 中蛋 白质 的重要 来 源 。近
年来 , 人类 流 行 病学 的大 量研 究 已经 显 示 大 豆 蛋 白的消耗 在 降低 现 代 慢 性疾 病 , 别 是 心 血 管 疾 特 病 ( V 风 险方面所 起 的重要 作用 。大 豆食 品 C D) 除 用于一般 食 品作 为 蛋 白质 营 养 强 化 外 , 将用 还 于其他特殊 人群 作 为 基本 保 健食 品 , 用 于 婴 幼 如 儿配方 食 品以预 防乳 糖不 耐受 ; 于 C D高危 人 用 V 群 以预防 心血 管 疾 病 ; 于 老年 人 以预 防 骨 质 疏 用 松症; 用于 更 年期 妇 女 以减 轻妇 女 更 年 期 综 合 症
Ab t a t T e p p rs s ma ial e iw h e e td v l p n so e mo i c t n t c nq e n te s y p oe n p o e sn , sr c : h a e y t t l r ve s te r c n e eo me t ft d f ai e h i u si h o r ti rc si g e c y h i o i cu i g t ep y ia ,c e c n n y t t o s n s t rl t n t ef n t n l yo yp oen h p l ain p - n l dn h h sc l h mia a d e z mai meh d ,a d a oi eai ot u ci ai f o rt i .T e a p i t o l c l s o h o t s c o tn i s o emo i e o r ti n s y p oen p o e s g id s y A e as i u s d e t ft df d s y p o en i o r ti r c s i n u t r o d s s e . l a h i n r l c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是最 重要 的植 物蛋 白资源之 一, 其营养 价值 高, 消 化吸 收好 , 资源丰 富 …。大豆蛋 白比动 物蛋 白 更 具优 越性 , 其 功 能性质在 改 进食 品结构 、 发展 新 食 品方 面有 着重 要意 义 b 。采用超 速 离心方 法对 大
YANG Guang —s h e ng ,CHEN Fu—s he ng , ZHANG Li —f e n , GAO Xue -l i , XU We i -h e
( 1 . C o l l e g e o f F o o d S c i e n c e a n dT e c h n o l o g y , H e n a n Un i v e r s i t yo f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e n g z h o u 4 5 0 0 0 1 , He n a n , C h i n a ; C o l e g e o f C h e mi s t r y a n d al e I I l j c a l E l l g i n e e r , He n a n U iv n e r s i yo t f T e c h n o l o g y , Z h e n g z h o u4 5 0 0 0 1 , H e n a n , C h na) i
2 0 1 3年第 2 6卷 第 1 1 期
粮 食 与 油 脂
பைடு நூலகம்
大 豆 蛋 白 改 性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杨 光胜 。 陈复 生 , 张丽芬 , 高 雪莉 , 徐 卫河
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_翁燕霞
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_翁燕霞大豆蛋白是一种富含营养且具有丰富功能的植物蛋白,具有极高的生物学价值。
然而,由于大豆蛋白自身的一些特性,如溶解性差、颗粒不稳定性、氧化易性等,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对大豆蛋白进行了改性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目前,对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酶法、物理法和化学法三个方面。
酶法是通过酶的作用,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常用的酶包括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等。
物理法是通过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超声波等,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化学法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羧甲基纤维素、胺基反应试剂等。
大豆蛋白改性后,其应用领域也得到了拓宽。
首先,改性大豆蛋白可以用于增强食品的功能性。
例如,改性大豆蛋白可以用作乳化剂、稳定剂、胶凝剂等,提高食品的质地和口感。
其次,改性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高蛋白饮料、肉制品、豆制品等,并且可以改善其口感和营养价值。
另外,改性大豆蛋白还可以用于制备生物可降解材料、纳米材料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目前大豆蛋白改性研究还存在一些挑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大豆蛋白的改性方法还不够多样化,需要进一步寻找新的改性方法。
其次,大豆蛋白的改性机理还不够清楚,需要深入研究其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
最后,大豆蛋白的改性对环境的影响也需要重视,探索低能耗、低污染的改性方法。
总的来说,大豆蛋白改性研究在为大豆蛋白的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可以使其在食品工业、生物材料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大豆蛋白改性技术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完善,并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_翁燕霞
2013年第8期大豆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翁燕霞,叶泉莹,王庆佳(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阐述大豆蛋白的组成及改性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和复合改性,并对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目前,国内外大豆蛋白市场发展空间远未饱和,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关键词:大豆蛋白;功能特性;改性;应用中图分类号:O629.73文献标志码:Adoi:10.3969/jissn.1671-9646(X).2013.08.058ResearchProgressandApplicationoftheSoyProteinModificationWENYan-xia(CollegeofFoodScience,FujianAgricultureandForestry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Abstract:Thecomponentsofsoyproteinandmodifiedmethodsaresummarized.Themodifiedmethodsincludephysicalmodification,chemicalmodification,enzymicmodificationandcompositemodification.Moreover,theapplicationsofmodifiedsoyproteininindustryareintroduced.Atthepresent,thesoyproteinhasabroadspacefordeveolpmentbecauseitsoverseasandhomemarketsarenotsaturated.Keywords:soyprotein;functionalproperties;modification;application收稿日期:2013-05-30作者简介:翁燕霞(1991—),女,福建人,本科,研究方向:大豆蛋白的改进。
大豆分离蛋白的性质分析与改性研究
摘
要 :采用海藻酸钠对大豆分 离蛋 白进行改性。采 用正 交实验处理改性 结果 , 并从 浓度 , 温度以及反应 时间方面 ,
得到蛋白质溶 解性 , 乳化性 , 池 陛等改性 的最佳. : 起 s E条件 。并对改性后的蛋 白质 的应 用进行 了展 望。 - 关键 词 :大豆分离蛋 白;海藻酸钠 ;改性
ba o i o t T e e o t gn l sW t d cdta a s e eu sT e seet g o d e p t n sle h t d f r ooa t t a i r ue nl e sl. tf cn n i n r e i a . m h oo h s n o e o y t r t h mo h i c -
Ke r s s y e r ti slt ; o i m li ae mo i c t n ywo d : o b a p oen ioae s d u agn t ; df ai n i o
大豆 中含 有丰 富的蛋 白质 , 白质 主要 的功 能性 蛋 质包括蛋 白质溶解 度( 亦称氮溶 解度)水 和油吸 收性 、 、 凝 胶 性 、 化 能力 和稳定 性 、 乳 发泡 能力 和稳定 性 以及 感 官性质 1 蛋 白质经改性后性 能优化 , 。 实用性更广 泛 . 美 国 己应 用 于鱼 制 品 、 在 肉制 品 、 面制 品 、 冷食 制 品、 糖制品和饮料等制 品中[ 而 目前 我国国产的大豆 2 1 。 分 离蛋 白质量不 尽如人 意 , 在工业 上 的应 用还仅 限于 肉制品方面 。针 对这一情 况 , 本研 究 主要通过化学 方 法对 大豆分 离 蛋 白进 行改 性修 饰及 其改 性后 的功 能 特性分析 。
大豆蛋 白充分反应后 , 节 p 调 H值到 , 测改性 后的溶解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道大豆蛋 白还可 以作 为一种新 型原料 应用于化工
业 。但 是 , 天然 的 大豆 蛋 白很 难 同时 满 足 工 业加 工
中对蛋 白质功能特性 的不同需求 , 需要利用蛋 白质
的改性 技术 , 产 出功 能 特 性 各 异 的专 用 大 豆 蛋 白 生 系列 产 品… 。本 文 主 要 综 述 了近 年 来 大 豆 蛋 白的
油脂 开发
粮 食 科 第l卷 2 1 第5 油 品 技 9 0年 1 期
大 豆 蛋 白改 性 技 术 研 究 进 展
张涛 , 魏安池 , 刘若瑜
( 河南工业大学 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郑州 4 05 ) 502
摘 要 : 述 了大豆蛋 白的改性技 术研 究进展 , 概 包括 物 理 、 学和 生物 等技 术。物 理 改性 和酶 法 改 化
Ab t ac Th r s a c r g e s f t e s y pr ti d fc to e hn l g s u s r t: e e e r h p o r s o h o oe n mo i a in t c oo i y wa s mma ie i c u i g rz d, n l d n p y i a , he c n i lg c t o s The p y ia n il gc lme h d e s f ra d p a n i h sc l c mia a d b o o ia meh d . l l h sc la d b oo ia t o sa a e n ly a m— r p ra tr l n f o nd s ̄ whi h he c lme h dsa e man y a p id i r d c n ft e n w h m— o tn oe i o d i u t l t e c mia t o r il p le n p o u i g o h e c e e ia t ra . dfc to mp o e h u c ina r p ri so o r t i n x a d h i p lc to c lmae i Mo i ai n i r v s t e f n to l p o e te fs y p oe n a d e p n s t era p i ai n 1 i r n e i n u ti s a g n i d sre .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技术的研究与发展趋势
怀宝东;张东杰;钱丽丽;王颖;李佩然
【期刊名称】《中国酿造》
【年(卷),期】2014(033)006
【摘要】大豆分离蛋白因其高蛋白营养功能和不同的功能特性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为了探讨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综述了近年来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研究方法以及改性后功能特性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根据当前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今后发展提出几点展望,不同方式的改性可产生合适的功能特性,拓宽大豆分离蛋白的应用领域.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怀宝东;张东杰;钱丽丽;王颖;李佩然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食品学院,黑龙江大庆163319;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14.2
【相关文献】
1.芳纶表面及界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刘丽;张翔;黄玉东;张志谦
2.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 [J], 臧学丽;刘娟
3.两种改性技术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能的研究 [J], 张华江;迟玉杰
4.油脂改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柏云爱;梁少华;刘恩礼;张飞
5.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臧晓蓓;黄锦滨;孙静;王旭兰;张会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改进技术研究进展_刘玲玲
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改进技术研究进展_刘玲玲提取时间,料液比和提取温度的影响较小。
由正交结果可知,碱溶酸沉提取葡萄籽蛋白的最佳条件A2B2C1D3,因此可确定最佳方案为:NaOH浓度0.1mol/L,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5min,料液比1∶25。
在最佳条件下进行试验,葡萄籽蛋白的提取率为70.6%。
3结论碱溶酸沉法提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浓度为0.1mol/L的NaOH溶液,按1∶25的料液比在40℃条件下搅拌浸提35min。
此法提取葡萄籽蛋白质,蛋白质提取率为70.6%。
参考文献[1]张爱军,沈继红,马小兵,等.葡萄籽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油脂,2004,29(3):55~57.[2]周建华.葡萄籽中提取油和蛋白质的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0(10):48~49.[3]何秀珍,张慧祥,罗玉洁,等.山葡萄籽蛋白的提取和分析[J].食品科学,1989(8):20~21.[4]周鸿翔,张定华,李巍,等.碱溶酸沉法制备菜籽蛋白的工艺[J].中国食品工业,2009(5):62~64.[5]张水华.食品分析[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6]李凤英,权英.碱溶法提取葡萄籽中蛋白质的工艺[J].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17(3):26~28,32.收稿日期:2010-03-25作者简介:夏辉(1983—),男,湖北黄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
通讯作者:何东平(1957—),男,湖北人,教授,博士,主要从事油脂与植物蛋白开发与研究。
通信地址:(430023)武汉市汉口常青花园中环西路特一号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改进技术研究进展刘玲玲1鲁言文2夏杨毅1(1.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2.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摘要】凝胶特性是大豆分离蛋白的重要功能性质。
本文概述了大豆分离蛋白凝胶形成的基本原理,探讨了影响大豆分离蛋白凝胶特性的因素,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凝胶性质改进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蛋白改性修饰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蛋白改性修饰技术研究进展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27-31F00dandNutritioninChina王中江,王晶,李杨,齐宝坤,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摘要: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及功能性质,并且对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包括物理、化学、酶和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概述改性手段对大豆蛋白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蛋白;改性;结构;功能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0%,远高于其他谷类食品。
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为较丰富,是一种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
蛋白的功能性质包括蛋白凝胶、分散相、蛋白溶液等性质…。
蛋白质的亚基组分皿。
和结构∞1都会影响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特性。
人为地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改变和修饰即为蛋白改性。
通常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为了改变蛋白质大分子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采用修改氨基酸残基和多肽链之间的结构的方法,同时达到保留营养价值的同时能够改善其功能特性的目的H1。
因此,本文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组成和功能性质,并且综述了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的分类与研究的进展。
1性高于a亚基和a7亚基㈨。
综上所述,B-大豆伴球蛋白中性质上的不同是由于各个亚基结构上的差异导致的。
2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可分为水合特性、乳化特性、流变和质构性能3个方面¨0|。
大豆蛋白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大豆蛋白因功能特性不同应用在不同的食品体系。
具有一定的凝胶性和持水持油能力的大豆蛋白用于肉制品,如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西式火腿肠。
大豆蛋白还可以加入到饮料、乳品等液态食品中,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由于食品加工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要求的不一致,为了获得较好功能特性和营养特性的蛋白质,选择适当的改性技术,以拓宽蛋白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大豆蛋白的结构与组成根据离心分离系数(即沉降系数)不同大豆蛋白3大豆蛋白的改性修饰技术为了加强或改善大豆蛋白质的功能性,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能,达到提高营养利用率的目的,同时除去有害物质或抑制酶的活性。
大豆分离蛋白提取与性能改善工艺研究进展_黄国平
398大豆分离蛋白提取与性能改善工艺研究进展黄国平1,2,孙春凤1,陈慧卿1,李国辉1,张志燕1,陈克平1(1.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江苏镇江212013;2.南通光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江苏南通226361)摘要:大豆分离蛋白是植物蛋白中为数不多的可替代动物蛋白的品种之一,在食品加工工业中有广泛的应用。
改善大豆分离蛋白产品性能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从原料的选择、工艺参数的确定和产品性能改善三个方面综述了碱溶酸沉法提取大豆分离蛋白工艺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碱溶酸沉法,性能改善A review of recent advance on extraction technologyand performance improving technology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HUANG Guo -ping 1,2,SUN Chun -feng 1,CHEN Hui -qing 1,LI Guo -hui 1,ZHANG Zhi -yan 1,CHEN Ke -ping 1(1.Institute of Life Sciences ,School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China ;2.Sun-Green Bio-Tech Co.,Ltd ,Nantong 226361,China )Abstract :The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SPI )is one of the few alternative plant proteins to animal proteins and has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in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is a research hotspot in recent years .Here is a review of the selection of raw materials ,technical parameters and the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by -products for the extraction of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with the alkali -solution and acid -isolation method .Key words :soybean protein isolate ;alkali -solution and acid -isolation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中图分类号:TS21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0306(2012)17-0398-07收稿日期:2012-03-16作者简介:黄国平(1977-),男,博士后,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功能食品科学研究。
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
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高分子材料研究进展2012-07-14论文导读:纯大豆蛋白作为高分子材料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差,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对其进行改性,才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其中化学改性是制备大豆蛋白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手段。
从交联、接枝、酰化与酯化、去酰胺化、磷酸化和糖基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纯大豆蛋白作为高分子材料有很多不足之处,如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差,需通过物理或化学法对其进行改性,才能满足不同应用领域的性能需求,其中化学改性是制备大豆蛋白基高分子材料的重要手段。
从交联、接枝、酰化与酯化、去酰胺化、磷酸化和糖基化等几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化学改性大豆蛋白质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传统的合成高分子材料绝大部分不可降解,已引起严重的环境问题,且其主要原料为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储备日益减少,因而利用可再生、可降解的植物蛋白质制备高分子材料前景广阔。
目前植物蛋白主要来源有豆粕、麦麸等农副产品,据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AO)估计,2000年全球大豆产量超过1.6亿t,其中约80%的大豆用于榨油;另外,生产1 t豆油会同时产生4.5 t副产品豆粕,而目前豆粕主要用作廉价的动物饲料,附加值低。
豆粕中约含有44%的大豆蛋白,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天然高分子资源,寻找大豆蛋白的工业用途,在石油资源日益枯竭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今天尤其重要,前景十分广阔。
但从高分子材料的角度审视,大豆蛋白有许多缺点,尤其是其力学性能和耐水性差的缺陷极大地限制了它的应用,必须经物理、化学或生物的方法进行改性后方可得到具有使用价值的材料,其中化学改性是最重要的方法之一。
研究现状蛋白质是由20种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它含有多种活性侧基如氨基、羧基、羟基和巯基,能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这既是蛋白质进行化学改性的物质基础,也决定了化学改性在蛋白质改性中的重要地位。
蛋白质的化学改性有多种方法,其中交联、接枝、酯化与酰化、脱酰胺化、磷酸化、糖基化等是常用的方法,现分别予以介绍。
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研究进展
Jul. 2019 China Food Safety ·27·食事评论COMMENTS 大豆分离蛋白酶法改性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对大豆分离蛋白各种功能特性影响研究进展,生物酶处理作为一种有效的改性方法,其作用安全性高,专一性强,已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酶;改性大豆分离蛋白(SPI)是常用的食品原料,其功能特性主要有乳化性、水合性、吸油性、胶凝性等,天然的SPI 在一些性能方面存在一定缺陷,如粘度低、凝胶性差等。
目前常用的改性SPI 的生物酶种类较多,例如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等。
SPI 经过酶作用后,蛋白内部的非极性氨基酸残基暴露到表面,使蛋白的疏水性增大,发生聚集效应,形成凝胶。
生物酶法改性能改善蛋白的各种功能特性,而且具有安全性高、专一性强、能提高大豆制品的营养价值等优点。
生物酶法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改性方法,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
碱性蛋白酶 碱性蛋白酶是作用于中性或碱性底物的蛋白酶类,其分子量为18kDa-34kDa;但一小部分的碱性蛋白酶分子量可达45 kDa -82 kDa;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碱性蛋白酶分子量只有8 kDa[1]。
碱性蛋白酶对SPI 的改性。
庞美蓉等[2]利用碱性蛋白酶及胃蛋白酶对SPI 进行改性研究。
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碱性蛋白酶的水解作用影响较大。
在水解温度为60℃、pH 值8.0、水解时间为60 min 时,SPI 的酶解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低于20kDa。
且在不同酶类型及酶解条件下酶解产物的质量分布不同。
栾广忠等[3]研究了碱性蛋白酶凝固SPI 形成豆乳的机理。
试验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凝固SPI 主要是通过氢键和疏水作用;而离子键和二硫键对SPI 凝固的过程影响较小。
中性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为最适反应pH 在6.0-7.5之间的一类蛋白酶。
其具有催化反应速度快、污染小等优点。
常用的生产菌株是枯草芽孢杆菌,在食品、皮革及饲料工业中应用广泛。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研究进展
62
粮食加工
2008 年第33 卷第5 从而导致蛋白质(或多肽)之间发生共价
适度的热处理可以改善 SPI 的营养特性和功能 性。张根生[14]等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对 SPI 的乳化 特性的影响情况。对于乳化活性 来 讲 , 25 ̄30 ℃和 35 ̄40 ℃的区域内呈现下降的趋势, 30 ̄35 ℃的区域 内呈现上升的趋势, 在 40 ℃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上 升, 到 60 ℃达到最大值。对于乳化稳定性, 在 45 ℃ 之前, 从 35 ̄45 ℃之间随温度的上升而呈现下降的 趋势, 45 ℃之后随温度的升高而上升, 到 60 ℃达到 最大值, 在 45 ℃达到最小值; 说明温度越高乳化效 果越好。随着温度的升高, SPI 的氮溶解指数降低。 张春红[15]等利用热处理对 SPI 进行改性。试验结果 表 明 : 在 85 ℃热 烘 处 理 10 min, 高 温 黏 度 、耐 热 性 和凝胶性最大, 保水性最佳。热处理有利于多肽在界
[7] 张宏康, 李里特, 辰已英三. 超高压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 的影响[J].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1, 6( 2) : 87- 91.
[8] 唐传核, 姜燕, 杨晓泉, 等. 超声处理对商用大豆分离蛋白 凝胶性能的影响[J]. 中国粮油学报, 2005, 20( 5) : 73- 76.
[9] 张萍, 张丽, 周银贞. 对大豆分离蛋白凝胶性影响因素的 分析[J]. 现代化农业, 2005, ( 3) : 40- 41.
之比为 8 000 U/g、半胱氨酸质量浓度为 0.25%、反 开发, 且力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国内、国际大豆蛋白
应时间 150  ̄ 200 min。并且半胱胺酸能显著提高木 瓜蛋白酶对 SPI 的水解作用。经木瓜蛋白酶水解, SPI 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在水解度为 5.23%时 最好, 在水解度为 7.09%时, 溶解性提高了近 40%。 2.2 微生物谷氨酰胺酶
大豆蛋白改性及应用研究
大豆蛋白改性及应用研究大豆蛋白是由大豆中提取的一种优质蛋白质,具有丰富的氨基酸含量和营养价值。
然而,由于其在水中溶解度差、气味和口感不佳等特点,限制了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因此,对大豆蛋白进行改性研究,以提高其溶解度、稳定性和功能性,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大豆蛋白改性的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包括酶解改性、酸碱改性、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等。
其中,酶解改性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改性方法之一。
酶解改性通过在大豆蛋白中加入特定的酶,使其发生水解反应,并得到具有改性功能的产物。
通过酶解改性,可以调整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和功能性质,从而改善其溶解度、乳化性、凝胶性等。
酶解改性可以通过改变酶的种类、酶解时间和酶解条件等来调控改性产物的性质。
比较常见的酶包括胰蛋白酶、胃蛋白酶和木质素酶等。
酶解时间和酶解条件可以影响酶解程度和产物的性质。
经过酶解改性的大豆蛋白可用于制作乳酸菌饮料、果冻、冷饮等食品,其中乳酸菌饮料中添加酶解改性的大豆蛋白可以提高其口感和稳定性。
此外,酸碱改性也是一种常用的大豆蛋白改性方法。
酸碱改性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pH值,使其发生变性和溶解度的改变。
酸碱处理可以引起大豆蛋白的脱水、脱甲基化和部分水解等反应,从而改变其分子结构和功能性质。
通过酸碱改性,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凝胶性、泡沫性、乳化性等。
物理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方法来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比较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超声波处理、高压处理和电化学处理等。
这些方法可以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物理状态和分子结构,进而改善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物理改性还可以通过改变大豆蛋白的细胞结构和分子聚集状态,提高其乳化和凝胶性能。
化学改性是指通过化学方法来改变大豆蛋白的结构和性质。
常用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酯化、醚化、酰化、氨基化等。
通过化学改性,可以在大豆蛋白的分子中引入新的官能团,从而改变其溶解度和稳定性。
同时,化学改性还可以提高大豆蛋白的乳化和凝胶性能。
总的来说,大豆蛋白改性可以通过酶解改性、酸碱改性、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等方法来实现。
016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1]
第29卷第2期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 .29,No .22008年4月Journal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echnol ogy (Natural Science Editi on )Ap r .2008收稿日期:20080103作者简介:王岩(1978),男,辽宁沈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文章编号:16732383(2008)02002205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王 岩1,2,陈复生2(1.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3;2.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利用蛋白酶法和化学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蛋白酶改性和化学改性均不同程度改善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A lcalase 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改性的效果比较接近,乙酰化改性效果要稍好于磷酸化改性.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蛋白酶法;化学方法中图分类号:TS20112 文献标识码:B0 前言大豆蛋白质作为人类食品的重要蛋白质来源,具有营养价值高、资源丰富、原料成本低等优点,并且大豆蛋白质还具有与食品的嗜好性、加工性等相关联的各种功能特性,所以大豆蛋白质及其制品在食品工业中的面制品、肉制品、乳制品和饮料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从应用的角度讲,大豆蛋白质的功能特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大豆蛋白功能性进行改善也因此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热点[1].本实验利用生物蛋白酶和化学方法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改性研究,通过对蛋白改性产品的持水性、吸油性、乳化性、起泡性等的变化进行研究,评价了A lcalase 碱性蛋白酶、木瓜蛋白酶、乙酸酐和三聚磷酸钠的改性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试验材料与试剂大豆分离蛋白(干基水分含量5.25%)、A l 2calase 碱性蛋白酶(食品级,酶活10万P U )、木瓜蛋白酶(食品级,酶活200万P U )、乙酸酐(AR )、三聚磷酸钠(CR )、磷酸二氢钾(AR )、磷酸氢二钠(AR )、大豆色拉油.1.2 主要试验仪器与设备BS210S 型电子分析天平、DB —8401型多功能电动搅拌器、LD5—10型离心机、PHS —3C 型pH 计、T DL —5—A 型离心机、HH —6型数显恒温水浴锅等.1.3 实验方法1.3.1 大豆分离蛋白的Alcalase 碱性蛋白酶改性将5.0%(W /W )的大豆分离蛋白在90℃加热10m in 使蛋白质变性,冷却至60℃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水解液pH 值为8.0,加入A lca 2lase 碱性蛋白酶,酶用量分别为8000U /g 、12000U /g 、16000U /g,水解时间为90m in .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2 大豆分离蛋白的木瓜蛋白酶改性将5.0%(W /W )的大豆分离蛋白在90℃加热10m in 使蛋白质变性,冷却至55℃后,采用磷酸盐缓冲溶液控制水解液pH 值为7.0,加入木瓜蛋白酶,酶用量分别为4000U /g 、8000U /g 、12000U /g,水解时间为90m in .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3 大豆分离蛋白的磷酸化改性用pH7.0的磷酸盐缓冲液配制3%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控制pH 值为7.0,加入分别为大豆分离蛋白干重的1%、2%、3%的三聚磷酸钠(STP ),40℃水浴保持3h,待pH 稳定后,在蒸馏水中透析32h .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4 大豆分离蛋白的乙酰化改性3%的大豆分离蛋白溶液,控制pH 值为7.0,在搅拌的情况下,逐步加入分别为大豆分离蛋白干重的15%、25%、35%的乙酸酐,待pH 稳定1h第2期王岩等: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23 后,在蒸馏水中透析32h.产品冷冻干燥备用.1.3.5 持水性的测定[2]取0.5g样品和适量水放入10mL离心管,搅拌混合5m in,使样品分散于水中,40℃水浴放置30m in,在1000r/m in下离心20m in,读取游离水体积,按公式[持水性(mL/g)=(加入水总体积-游离水体积)/0.5]计算持水性.1.3.6 乳化性及乳化稳定性的测定[3]乳化性测定:取1.5g样品分散于30mL水中,加入30mL色拉油,2000r/m in搅拌1m in后于2000r/m in下离心5m in.乳化能力(%)=被乳化层体积×100/离心管中液体总体积.乳化稳定性测定:将上述乳化样品于80℃加热30m in,再用冷水冷却15m in,2000r/m in下离心5m in.乳化稳定性(%)=仍保持乳化状态液层体积×100/原乳化层体积.1.3.7 吸油性的测定[2] 取0.5g样品和6mL色拉油放入10mL离心管,搅拌混合10m in,然后40℃水浴30m in,在1000r/m in下离心25m in,读取游离油体积,按公式[吸油性(mL/g)=(6-游离油体积)/0.5]计算持水性.1.3.8 起泡性及泡沫稳定性的测定[4]起泡性测定:取1.0g样品分散于30mL的pH7.0缓冲液中,1000r/m in搅拌15m in,记录搅拌停止时泡沫的体积.起泡能力(%)=搅拌停止时泡沫的体积×100/30.泡沫稳定性测定:将上述起泡样品于30℃放置30m in,再记录此时的泡沫体积.泡沫稳定性(%)=静置30m in后泡沫的体积×100/30.2 结果与讨论2.1 蛋白酶改性2.1.1 蛋白酶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蛋白酶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见图1和图2.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持水性,但是酶用量过大也会导致持水性逐渐下降,这是由于酶的轻微改性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多肽链伸展,持水性提高.但是随着水解程度加深,球蛋白分子会断裂成越来越多的极易分散于水中的小肽段,使得持水性下降.2.1.2 蛋白酶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蛋白酶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见图3和图4.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酶解刚开始,蛋白分子会断裂成许多肽段,疏水基团进一步暴露,蛋白质在油-水界面排列更为有序,导致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有所提高;随着水解程度加深,包裹在油滴表面的肽段越来越小,最终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均降低.图3 A lcalase碱性蛋白酶改性24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29卷图4 木瓜蛋白酶改性2.1.3 蛋白酶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 蛋白酶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见图5和图6.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吸油性,酶的轻微改性可以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多肽链伸展,吸油性降低,随着水解程度加深,蛋白分子会断裂成更多肽段,会有更多疏水基团暴露,蛋白质在油-水界面排列更为有序,导致吸油性有所提高;随着水解程度进一步加深,包裹在油滴表面的肽段越来越小,最终吸油性降低.2.1.4 蛋白酶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蛋白酶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见图7和图8.蛋白酶改性后蛋白质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蛋白酶的有限水解会改善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但是酶用量到了一定程度也会导致这些性能下降,这是由于随着水解程度加深,蛋白分子会断裂成更多肽段,导致分子柔韧性降低,使得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下降.2.2 化学改性2.2.1 化学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持水性的影响见图9和图10.轻微的化学改性有利于蛋白持水能力的提高,但是随着改性程度加深,蛋白质持水能力逐渐降低,持水性变差.这说明无论是磷酸化改性还是乙酰化改性都改变了蛋白质分子的电荷、多肽链伸展程度以及空间结构改变,导致蛋白质溶解能力提高,这样其持水能力就会降低.图9 磷酸化改性第2期王岩等:大豆分离蛋白改性效果研究25 图10 乙酰化改性2.2.2 化学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乳化性和乳化稳定性的影响见图11和图12.化学改性使蛋白质的乳化稳定性显著提高,而乳化性仅有轻微改变.磷酸化使蛋白分子间的排斥作用大于吸引作用,增强了蛋白质的溶解性,参与乳化作用的蛋白质分子增多,一定程度上提高了SPI 的乳化性,随着磷酸化程度加深,乳化稳定性会逐步降低;乙酰化蛋白的乳化性与改性前相差不大,但乳化稳定性明显提高了,这是由于酰化大豆蛋白利于形成近似亲水胶体的乳液网络结构.2.2.3 化学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吸油性的影响见图13和图14.磷酸化使蛋白质的吸油性大幅度显著提高,由于磷酸化使蛋白分子间的排斥作用大于吸引作用,增强了蛋白质的溶解性,更多的疏水基团暴露,导致蛋白质亲油性增强;一定程度的酰化作用是可以改变蛋白结构并促进吸油能力显著提高的,但是随着酰化程度增大,如图14所示,当乙酸酐添加量大于15%以后,蛋白吸油性下降,所以乙酰化的酰化程度不能过度.2.2.4 化学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化学改性对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的影响见图15和图16.蛋白质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均有一定程度改善.化学改性后蛋白分子表面电荷、多肽链伸展和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分子产生柔韧性,从而增加蛋白的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对于蛋白的泡沫稳定性的影响,乙酰化改性效果稍好些.图15 磷酸化改性图16 乙酰化改性2.3 不同改性蛋白质的功能性质比较由表1可知,4种改性蛋白的功能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经蛋白酶改性后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较好,吸油性下降,乳化性轻微改善,乳化稳定性则显著改善;经化学改性后蛋白的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和吸油性改善较好,磷酸化改性后蛋白的持水性、起泡性和泡沫稳定性改善程度较乙酰化改性稍差些.表1 不同改性蛋白的功能性质比较各种蛋白持水性/(mL・g-1)乳化性/%乳化稳定性/%吸油性/(mL・g-1)起泡性/%泡沫稳定性/%大豆分离蛋白 4.942.6333.50 2.00135.1220.12A lcalase碱性蛋白酶改性产物8000U/g 6.8854.2155.31 1.50147.3832.34 12000U/g9.8265.3970.24 2.62165.8242.68 16000U/g8.3250.1026.300.72139.6022.28木瓜蛋白酶改性产物4000U/g 6.8653.3356.81 1.20140.2033.21 8000U/g9.8063.8085.33 2.56162.1845.12 12000U/g8.9950.0228.820.69138.1024.68磷酸化改性产物1%7.8852.1593.7010.05100.1221.20 2% 4.3252.2591.3010.25120.3525.33 3% 3.8056.1281.2810.81136.1328.19乙酰化改性产物15%11.4150.2596.208.10138.1025.31 25%8.4050.6295.50 6.21146.2130.36 35%7.0853.8093.04 2.60162.8239.133 结论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蛋白酶(A 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改性和化学(磷酸化和乙酰化)改性,改性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性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 lcalase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改性的效果比较接近,而化学改性的效果是乙酰化改性要稍好于磷酸化改性.参考文献:[1] 李里特.大豆加工与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2] 李荣和.大豆新加工技术原理与应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3] 姚玉静,杨晓泉.乙酰化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1(9):1619.[4] 郦伟章.改善蛋白质营养特性和功能特性的方法[J].食品科学,1991(12):1316.(下转第30页)EFFECT OF ETHANOL EXTRACTS FROM HUMULUS.SCANDENSON GROW TH P ARAMETERS OF GRASS CARPL I U Lai2ting1,2,ZHANG Hui2ru2,MA Q iu2gang1,J I Cheng1(1.College of A ni m al S cience and Technology,China A g ricultural U n iversity,B eijing100094;2.School of B iotechnology Engineering,Henan U 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Abstract:A92week feeding trail was conducted of ethanol extracts fr om Chinese herbs (Hu mulus.Scandens)on perf or mance of grass2old grass car p with an average initial weight of(1.72±0.12)g were fed diet containing f our doses of ethanol extracts fr om Humulus.Scandens(0;250; 500and750mg/k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eding grass car p with250,500and750mg/kg ethanol ex2 tracts fr om Hu mulus.Scandens f or3weeks,gr owth para meters such as s pecific gr owth rate(SGR)and feed conversi on rati o(FCR)were higher in the gr oup of fish fed with the highest level of ethanol extract f or63 days.Key words:Hu mulus Scandens;grass car p;feed conversi on rati o(上接第26页)ST UDY ON MOD IF ICATION EFFECT OF S OY PROTE IN I S OLATEWANG Yan,CHE N Fu2shen(1.J iangsu Food V ocational College,Huaian223003,China;2.School of Food Scienceand Technology,Henan U niversity of Technology,Zhengzhou450052,Ch ina)Abstract:The s oy p r otein is olate(SP I)was modified with enzy mes and che m istry methods,and modificati on effects wer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the modificati ons of enzy mes and che m istry methods could i m p r ove the functi on of SP I t o s ome extent,the modificati on effects of A lcalase alkaline p r otease and pa2 pain were si m ilar,but acetylati 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phos phorylati on.Key words:s oy p r otein is olate;modificati on effect。
大豆蛋白改性修饰技术研究进展
大豆蛋白改性修饰技术研究进展中国食物与营养2014,20(1):27-31F00dandNutritioninChina王中江,王晶,李杨,齐宝坤,江连洲(东北农业大学食品学影国家大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30)摘要: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基本结构与组成及功能性质,并且对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包括物理、化学、酶和生物工程等技术进行了综述,并概述改性手段对大豆蛋白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大豆蛋白;改性;结构;功能大豆中的蛋白质含量可高达40%,远高于其他谷类食品。
其氨基酸组成与牛奶蛋白质相近,除蛋氨酸外,其余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均为较丰富,是一种植物性的完全蛋白质。
蛋白的功能性质包括蛋白凝胶、分散相、蛋白溶液等性质…。
蛋白质的亚基组分皿。
和结构∞1都会影响其在食品加工中的功能特性。
人为地对蛋白质结构进行改变和修饰即为蛋白改性。
通常分为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方法,为了改变蛋白质大分子空间结构和理化性质,采用修改氨基酸残基和多肽链之间的结构的方法,同时达到保留营养价值的同时能够改善其功能特性的目的H1。
因此,本文介绍了大豆蛋白的分子结构组成和功能性质,并且综述了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的分类与研究的进展。
1性高于a亚基和a7亚基㈨。
综上所述,B-大豆伴球蛋白中性质上的不同是由于各个亚基结构上的差异导致的。
2大豆蛋白的功能性质蛋白质的功能特性可分为水合特性、乳化特性、流变和质构性能3个方面¨0|。
大豆蛋白所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与其理化性质密切相关。
大豆蛋白因功能特性不同应用在不同的食品体系。
具有一定的凝胶性和持水持油能力的大豆蛋白用于肉制品,如将大豆分离蛋白加入西式火腿肠。
大豆蛋白还可以加入到饮料、乳品等液态食品中,需要其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分散性。
由于食品加工对大豆蛋白功能特性要求的不一致,为了获得较好功能特性和营养特性的蛋白质,选择适当的改性技术,以拓宽蛋白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大豆蛋白的结构与组成根据离心分离系数(即沉降系数)不同大豆蛋白3大豆蛋白的改性修饰技术为了加强或改善大豆蛋白质的功能性,通过改变蛋白质的理化性能,达到提高营养利用率的目的,同时除去有害物质或抑制酶的活性。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物理、 化学和酶改性技术, 以及改性对其功能特性的
1
大豆蛋白的物理改性
物理改性是利用热、 电、 磁、 机械能等物理作用
形式改变蛋白质高级结构和分子间聚集方式 , 一般 具有费用低、 作用时间短、 不涉及蛋白质一级结构, 无毒副作用及对产品营养性能影响较小等优点 。常 用的物理改性方法有热处理、 超声改性、 超高压改 性、 微波改性等。
[13 ] 度和耐水性。 Weining Huang 认为蛋白质二级结
研究发现超高压均质处理提高了
SPI 的溶解性, 且溶解度随压力增大而增大, 在0 ~ 100 MPa 之 间 溶 解 度 变 化 最 大。 Renata Torrezan 等
[7 ]
进一步研究发现, 超高压处理的大豆蛋白溶解
中性条件下处理得到的蛋白质 性也受 pH 的影响, 溶解度明显高于酸性条件下的处理结果 。 1. 4 微波改性 微波是 一 种 频 率 300 MHz ~ 300 GHz 的 电 磁 对蛋白质中的极性分子能产生高速的振荡作用 , 波, 产生的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使蛋白质结构发生变化 , 从而改变蛋白质的功能性质。 当微波频率较低时, 部分极性分子结构发生改变, 使蛋白质功能性有所 蛋白质分子构型发生变化, 此 改变; 当频率较高时, 时其功能性最好; 频率继续增大时, 蛋白质分子将聚 溶解性急剧下降 集沉淀,
油脂开发
粮油食品科技 第 19 卷 2011 年 第 5 期
大豆蛋白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张涛, 魏安池, 刘若瑜
( 河南工业大学 粮油食品学院, 河南郑州 450052 ) 摘 要: 概述了大豆蛋白的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 包括物理、 化学和生物等技术。 物理改性和酶法改
性的安全性优于化学改性, 在食品体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而化学改性主要用于新型化工材料的生 产。改性提高了大豆蛋白的功能特性 , 扩展了其在工业中的应用范围。 关键词: 大豆蛋白; 功能特性; 改性 中图分类号: TS 214.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 - 7561 ( 2011 ) 05 - 0026 - 04
大豆分离蛋白的化学改性和增塑研究
大豆分离蛋白的化学改性和增塑研究胡世明;崔永岩;杨振兴;赵振伦【摘要】研究了尿素、氢氧化钠和二甲基二氯硅烷对大豆分离蛋白的化学改性以及甘油、聚乙二醇、山梨醇、己内酰胺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增塑作用.采用红外光谱对改性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热性能、力学性能、流变性能及耐水性能.结果表明,强碱可以有效地截断蛋白质分子的长链结构,提高蛋白质分子的加工流动性;尿素和二甲基二氯硅烷与蛋白质分子中的亲水基团发生反应或遮盖了蛋白质分子中的亲水基团,从而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耐水性;聚乙二醇和己内酰胺是效果较好的增塑剂.【期刊名称】《中国塑料》【年(卷),期】2010(024)011【总页数】5页(P26-30)【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化学改性;长链结构;增塑;加工流动性【作者】胡世明;崔永岩;杨振兴;赵振伦【作者单位】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457;天津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天津,3004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321.4Abstract:The chemicalmodification ofsoybean protein with urea,sodium hydroxide,and methy1dichlorosilane and the plasticization of the modified soy protein isolate using glycerol,polyethylene glycol,sorbitol and caprolactam were studied.The structure of modified soy protein isolate was characterized,and the thermal,mechanical,and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s well as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modified soy protein isolate were studied.The long chain of protein could be cut effectively by alkali which increased the processability of protein.The hydrophilic group in the protein molecules could be reacted off or covered by urea and dimethyldichlorosilane,so the water resistance of the materials was increased.Polyethylene glycol and caprolactam were proven effective plasticizers.Key words:soy protein isolate;chemical modification;longchain;plastication;flow ability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塑料的使用量越来越大,由废弃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也日益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0704044);作者简介:李海萍(1984-),女,硕士研究生;3通讯联系人,E 2mail :cesyjz @.大豆分离蛋白改性的研究进展李海萍,易菊珍3(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高分子研究所,广州 510275) 摘要:首先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基本组成与结构,然后分别从化学改性、酶改性和物理改性三个方面对大豆分离蛋白改性进行了综述。
其中,在化学改性方面,针对大豆分离蛋白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巯基等不同活性基团的改性原理及研究现状进行了介绍。
在酶改性方面,主要介绍了谷胺酰胺转胺酶、木瓜蛋白酶等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作用。
在物理改性方面,介绍了共混、加热改性等目前研究较多的方法。
通过化学、物理和酶等方法等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微变化,可使人们获得各种符合预期的性能优良的产品,开发其在医药、化工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大豆分离蛋白;结构;改性引言近年来,由于全球石油危机及环境污染问题,以石油为原料、不可降解的聚合物材料的广泛使用引起了大家的担忧[1],而且塑料垃圾掩埋后,有毒单体和小分子低聚物的释放又会污染地下水资源,给人类和生物体健康构成威胁。
因此,人们致力于研究通过可再生农作物开发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的材料。
大豆分离蛋白(s oybean protein is olate ,SPI )是一种重要的植物蛋白,是每年都可进行大量种植的可再生资源,而且具有无毒、可降解等优点,在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大豆蛋白包含多种功能团,如氨基、羟基、巯基、酚基、羧基等。
这些活性基团可作为化学改性或交联的位点,来合成各种功能可与以石油为原料的材料相当或更优的新型聚合物。
因此,本文介绍了大豆分离蛋白的基本组成与结构,并对基于大豆分离蛋白功能基团的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1 大豆分离蛋白的基本组成及结构大豆分离蛋白(S oybean Protein Is olate ,SPI )是以低变性脱脂豆粕为原料,采用现代化的加工技术制取的一种蛋白质含量较高的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或食品原料。
其主要组成元素为C 、H 、O 、N 、S 和P ,还含有少量的Zn 、Mg 、Fe 和Cu 。
大豆分离蛋白中蛋白质含量高达90%以上,含有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其主要氨基酸含量如表1所示[2]。
SPI 主要包括β2大豆伴球蛋白(7S 球蛋白,β2conglycinin )和大豆球蛋白(11S 球蛋白,glycinin )两种成分[3]。
其中β2大豆伴球蛋白是由α’2(69kDa )、β2(68kDa )和β2(42kDa )三种亚基组成的分子量约为~180kDa 的三聚体糖蛋白,三种亚基分子量不同文献报道有所差别[4]。
大豆球蛋白是由五种分子量为54kDa ~64kDa 的亚基(G 12G 5)组成的分子量约为~320kDa 的六角形化合物。
各个亚基的基本结构通式为A 2SS 2B ,其中A 表示分子量为34~44kDa 的酸性多肽,B 表示分子量约为20kDa 的碱性多肽,A 和B 由二硫键(SS )连接。
Utsumi [5]、Maruyama 等[6]利用基因重组技术并通过X 射线晶体衍射法推导出大豆球蛋白和β2大豆伴球蛋白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表1 构成大豆分离蛋白的主要氨基酸组成T able 1 The m ain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in soy protein isolate 必需氨基酸名称分子式含量Π%赖氨酸(Lys )HOOCCH (NH 2)CH 2CH 2CH 2CH 2NH 2611亮氨酸(Leu )HOOCCH (NH 2)CH 2CHCH 3(CH 3)717缬氨酸(Val )HOOCCH (NH 2)CH (CH 3)CH 3418异亮氨酸(Ile )HOOCCH (NH 2)CH (CH 3)CH 2CH 3419苏氨酸(Thr )HOOCCH (NH 2)CH (OH )CH 3317苯丙氨酸(Phe )HOOCCH (NH 2)CH 2Ph 911酪氨酸(T yr )HOOCCH (NH 2)CH 2PhOH 蛋氨酸(M et )HOOCCH (NH 2)CH 2SCH 3211半胱氨酸(Cys )HOOCCH (NH 2)CH 2SH 色氨酸(T rp )HOOCCH (NH 2)CH 22C 8H 5NH 114图1 a 1大豆球蛋白天然结构模型[5];b 1β2大豆伴球蛋白结构模型[6]Figure 1 a 1S tructure m odel of glycinin [5];b 1S tructure m odel of β2conglycinin [6]2 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蛋白质改性就是人为地对蛋白质结构进行修饰,从而改善产品在制造、加工和保藏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
从分子结构角度来看,大豆分离蛋白是包含多种氨基酸的复杂大分子,沿着主链分布着—NH 2、—C OOH 、—OH 等多种功能团,可通过化学、物理和酶的方法等来引起分子结构的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物理化学特性,以达到人们预期的效果。
211 化学改性化学改性的实质是通过改变蛋白质结构、静电荷和疏水性等性质,从而改善大豆分离蛋白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
21111 对SPI 上的氨基(—NH 2)进行改性 对SPI 上氨基的改性研究主要集中在与羧酸、酸酐等物质发生酰基化反应,在SPI 分子链上引入新的功能基,赋予其新的功能。
H wang 和Dam odaran [7]首次通过对SPI 中赖氨酸上的氨基与乙二胺四乙酸二酐(E DT AD )进行酰基化改性,在SPI 分子链中引入大量的羧基,破坏了SPI 分子内静电吸引,使蛋白质分子链伸展,同时赋予了蛋白质分子聚阴离子特性。
然后加入戊二醛交联剂,制备了高吸水量的凝胶。
陈复生、郭东权等[8]用乙酸酐与SPI 上的氨基进行酰基化改性,制得了性能明显提高的SPI 材料:拉伸强度1114MPa ,断裂伸长率17716%,吸水率3014%。
说明酰化使SPI 的网络结构得到加强。
而随着乙酸酐添加量的增加,SPI 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断裂伸长率升高,原因可能是乙酰化程度的提高,大豆球蛋白四级结构的结合力减弱,蛋白质分子的紧密结构被部分破坏,从而使SPI 材料的拉伸强度降低;同时酰化后蛋白质分子表面电荷下降,多肽链充分伸展,空间结构改变,导致分子体积增大,柔韧性提高,使SPI材料的断裂伸长率得到提高。
G uan等[9]通过微波加热使SPI上的氨基和多糖上的羰基发生梅拉德反应,成功制备了SPIΠ多糖接枝产物,并计算了接枝反应中氨基的反应速率常数。
梅拉德反应是法国化学家Millard在1912年提出的,是羰基化合物(还原糖类)和氨基化合物(氨基酸和蛋白质)间的反应。
核糖也是一种能与蛋白质发生梅拉德反应的高活性物质。
Easa等[10]使用核糖与SPI交联并制成微胶囊,研究了其对包埋的鱼油的防氧化作用。
结果表明,在储存过程中,核糖ΠSPI制备的微胶囊保存期限长,而且在37℃的胃蛋白酶溶液中,核糖ΠSPI制备的微胶囊鱼油释放量明显低于其它微胶囊。
Liu等[11]用马来酸酐(MA)与SPI分子链上的氨基和羟基反应,制备了MA接枝的SPI粘合剂。
实验结果表明,MA与氨基的反应速率比与羟基的反应速率快。
同时发现,MA2g2SPI粘合剂效果不理想,但其与PEI(聚醚酰亚胺)的混合物则明显提高了木材粘合物的强度和防水能力。
Subirade等[12]将甲醛交联的SPI膜应用在药物释放上,并考察了甲醛用量对膜的抗张强度、弹性模量、伸长率和溶胀的影响。
结果显示SPI膜对化合物,尤其是疏水分子有卓越的粘合能力。
而且交联密度能够有效调节体系对膜的腐蚀。
虽然甲醛交联蛋白质的机理比较复杂,但Marquié[13]认为甲醛能够与蛋白质中赖氨酸残基上的氨基发生反应形成桥键。
周华等[14]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大豆分离蛋白2g2聚甲基丙烯酸22羟乙酯。
首先通过酰胺化反应在SPI表面引入溴原子,合成大分子引发剂SPI2Br,再以CuCl和2,22联吡啶为催化剂进行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并用FTIR、13C2NMR、G PC对大分子引发剂、接枝产物和接枝物降解链进行了结构表征。
结果证明ATRP反应成功,且有较高的接枝率。
K umar和Zhang[15]通过压塑成型法制备了含2,22二苯基222羟基乙酸(DPHE Ac)的SPI膜材料(S B膜),具有优良的疏水性。
同时在X射线光电子能谱、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元素分析、扫描电镜等表征结果及研究的基础上作者描述了由水诱发的S B膜疏水性增强的原因及过程,如图2所示。
在S B膜中,SPI和DPHE Ac无规分布,为一相,如图2a所示。
而在水中浸泡以后,生成的稳定性更高的DPH M在蛋白质链上形成了纳米尺寸的疏水保护壳,从而使制备的S B膜疏水性显著提高。
图2 SPI与DPHE Ac的反应过程示意图Figure2 Schematic illustration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PI and DPHE Ac(a)the processed films(b)films after immersion in water21112 对SPI上的羧基(—C OOH)进行改性 王岩等[16]利用环氧氯丙烷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了改性制备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研究,探讨了改性制备因素对其材料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改性制备因素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和抗水性能有显著影响,环氧氯丙烷改性大豆蛋白材料表现出高强度、低吸水率和低伸长率等特点。
姚永志、陈复生等[17]则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对环氧氯丙烷增塑的大豆蛋白内部分子结构进行了深入分析,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 M)对不同增塑剂增塑的大豆蛋白材料断面概貌进行了比较,总结了环氧氯丙烷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的机理。
FTIR结果显示环氧氯丙烷对大豆分离蛋白起着增塑和化学改性的双重作用,环氧基团在高温高压下能与蛋白质分子中的羧基反应,改变了蛋白质的结构,减少了蛋白质的亲水基团数目。
21113 对SPI上的巯基(—SH)进行改性 孙超等[18]成功合成了SPI2甲基丙烯酸接枝共聚物,并对过硫酸铵引发机理进行了研究。
通过向SPI分子中引入水溶性更好的甲基丙烯酸,可进一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水溶性,改变其在水中的聚集状态,并利于其通过自组装形成新的可控聚集结构,拓宽其应用范围。
其提出的反应机理如图3所示。
(1)二硫键的打开(2)自由基的形成(3)接枝共聚反应图3 过硫酸铵引发机理Figure3 The mechanism initiated by amm onium persulfate212 酶法改性酶法改性技术是利用蛋白酶内切作用及外切作用将蛋白分子切割成较小分子,使其蛋白功能特性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