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孔孟关于_教育与人的发展_桑秋杰

合集下载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总结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总结

孟子的教育思想和观点总结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中国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的教育思想深受儒家主张的影响,他认为人的天性可以通过教育得以发展和完善,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人的自我修养。

下面将从孟子的教育目的、方法和价值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总结。

首先,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良好品德和正确的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的天性本善,但天性善良如同粽子蒸熟的米饭,需要经过教育的蒸煮才能展现出来。

因此,教育的目的是唤醒和发展人内在的善良天性。

孟子指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培养人的仁爱之心,即与人为善、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的道德品质。

其次,孟子提出了以“教”为主要方法的教育观点。

他认为教育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进行,即通过言辞的启发和以身作则的示范来引导学生。

孟子主张教育者应该是一个榜样,通过自身言行让学生产生共鸣和模仿,学生从中获取道德的指导和启示。

孟子强调教育要以启发学生内在的正直良知为基础,通过问题提出和讨论来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判断力,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探索真理和道德标准。

孟子还提出了“以心相待”的教育原则。

他认为教育者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感受,要以爱心和耐心对待学生,遵循学生的兴趣、特长和个体差异进行教育。

孟子主张教育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育。

他还强调教育要注重情感的培养,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和亲近感,让学生能够在愉悦和温馨的教育环境中积极学习和成长。

孟子的教育观点还强调了教育与社会责任的关系。

他认为教育不仅是个体的修养和发展,也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

孟子强调,社会应该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机会,为每个人的教育提供必要的条件和保障。

他主张国家应该重视教育,注重培养人才,为每个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使每个人都能通过教育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此外,孟子的教育思想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

他认为教育要注重培养人的智慧和创造能力,通过知识的传授和实践的经验让学生能够自主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孟子教育思想重点归纳总结

孟子教育思想重点归纳总结

孟子教育思想重点归纳总结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和政治家,被誉为“儒家圣人”之一,其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包括人性教育、修身教育、教学方法等方面,下面将对这些重点进行归纳总结。

首先,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人性教育。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内在都有一种天赋的道德良知,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就能使其发挥出来,成为一个有道德修养和责任感的人。

他提出了“性善论”,即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要充分引导和培养人的善良天性,就能使人们具备高尚品德和正确价值观。

其次,孟子的教育思想注重修身教育。

修身教育是孟子教育思想的核心,他认为人要通过修身来实现道德的完善。

孟子提出了“四端五常”的修身理念,即仁、义、礼、智是人类道德行为的基本要素,而忠、孝、悌、节、义则是这些要素的具体表现。

孟子强调,只有通过日常的修身养性,培养自己的道德情操和品行,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国家的人。

另外,孟子的教育思想关注教学方法。

孟子主张“因材施教”,即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能力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他提出了“尺寸”,以尊重学生的个性,不刻意压抑和规范学生,而是充分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潜能。

此外,孟子还主张以“教”代替“训”,强调教师要通过亲身言教和具体行动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价值追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良好的教育。

总体而言,孟子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人性主义特点,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修养品质,注重个性发展和学生的主动参与,以及重视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孟子的教育思想影响深远,不仅对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和推进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浅析孟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析孟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浅析孟子教育思想及对现代教育的影响
孟子教育思想及其对现代教育的影响孟子,春秋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后世的教育起到了重要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心理教育、研究方法、心态和道德教育。

孟子的心理教育思想,以内心为中心,认为人的本性有善有恶,善能教,恶能除,教育的目的是使人行善、研究道德,把善行植入到人们的心中,让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表现出善良的本性。

孟子的研究方法,是以实践为主,他认为,研究要结合实践,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学会真实的知识,他还强调,研究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要不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深入思考,从而获得更多的知识。

孟子的心态教育,是以更高的认知水平来指导研究,他说:“智慧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心态,要培养一种高尚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偏不倚,不轻易被外界刺激所影响。

孟子的道德教育,是以礼、义、智为基础,他认为,研究要以道德标准为准,只有以道德为准绳,才能培养出有道德的人,他还提出,“改过自新”,只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努力去改正,才能获得真正的成长。

孟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也有着重要的影响,他的心理教育思想,主张以善念来引导学生,让他们在任何环境下都
能够表现出善良的本性;他的研究方法,主张以实践为主,让学生拥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的心态教育,强调要培养一种高尚的心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他的道德教育,主张以道德标准为准绳,让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观念。

总之,孟子的教育思想,对现代教育影响深远,它的理念和思想,仍然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参考,其中的观点和做法,对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论语孟子教育思想观点总结

论语孟子教育思想观点总结

论语孟子教育思想观点总结论语孟子教育思想观点总结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之一,被尊称为儒家学派的“二圣”之一。

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孟子的著作《孟子》和相关文献,我们可以总结出孟子的教育思想观点如下:1. 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

孟子强调人性的善良,认为每个人都潜在着良善的品性。

因此,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唤醒和发扬人的善良本性,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使其成为道德高尚的人。

2.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情操。

孟子认为,人的情感是与道德相关的重要因素,只有富有感情和情感才能产生真实的仁爱之心。

他主张通过对学生感情的教育来提高他们的情操,并通过榜样的力量来影响他们的道德行为。

3. 教育应该强调人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

孟子认为,每个个体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自我教育来追求道德的完善。

他主张人们应该自觉地行善,不断地修正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实现自己的道德自由。

4. 教育应该注重实践和经验。

孟子认为,知识和学问是通过实践和经验获得的。

他主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进行实践和实践,通过实践来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孟子还主张学生应该学会自我思考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积极参与探索和实践。

5. 教育应该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对社会的责任感,并乐意为社会作出贡献。

他强调,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公益意识和奉献精神,使他们成为有用的人,为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6. 教育应该注重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榜样作用。

孟子认为,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引路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主张教师应该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以身作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7. 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孟子主张学生应该具备创新和批判思维的能力,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精神。

总之,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情操,主张自我完善和自我教育,强调实践和经验的重要性,注重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的教育意义

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的教育意义

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的教育意义
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都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代表,它们的教育意义非常深远。

孔孟之道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教育可以使人变得更加完善和成熟,成为有用之人。

同时,孔孟之道也强调了道德教育,认为只有在道德上做到圣人的标准,才能被称为真正的有用之人。

因此,孔孟之道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育目标,提倡了“以诚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方法。

老庄之道则强调了自然、放松、自由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应该让人得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老庄之道主张真正的自由来自于放弃追求物质和权力的欲望,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

因此,老庄之道强调了“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的教育目标,提倡了“循序渐进、自由自在”的教育方法。

综上所述,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都有其独特的教育意义,它们强调了不同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法,但都是为了培养真正有用、自由、快乐的人。

因此,在今天的教育中,我们可以借鉴孔孟之道和老庄之道的教育理念,不断探索适应当代社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培养更多有用之人、自由之人、快乐之人而努力。

- 1 -。

《孟子》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的思想对现代教育的启示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是中国战国时期的一位伟大哲学家和教育家。

他的思想深刻而富有洞见,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

本文将通过详细解读孟子思想中与教育相关的观点,探讨其对现代教育的意义。

1. 教育目的与价值观孟子强调“性善论”,认为人类天生具有良好的品质和潜力。

因此,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每个人最大限度地发展自己潜在能力,并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完善与和谐。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提出了培养全面发展、注重个体发展、尊重个体差异等要求。

提示:可以加入相关思想家或者学者对孟子性善论进一步发展和演化中的观点。

2. 心灵教育孟子非常重视心灵教育,认为通过修身养性可以达到内外合一、天人合一的境界。

他主张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如仁爱、诚实、正直等,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素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这一观点对于现代教育意味着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格发展。

提示:可以结合心理学领域相关研究和理论,进一步阐述孟子心灵教育的现实意义。

3. 教育方法与过程孟子主张“因材施教”,强调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他还提出“以玩为度”,认为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这对于现代教育要求个性化教学、多元化评价、注重启发式教育等具有重要启示。

提示:可以在这部分举例说明现代个性化教育、游戏化教学等方法与孟子思想的契合之处。

4. 社会责任与公共利益孟子强调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身体力行地履行社会责任,并关注公共利益。

他认为一个成熟的人应当不仅关注自己的发展,还要为社会作出贡献。

这对于现代教育提醒我们,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有益于社会进步和改善的力量。

提示:可以结合当前社会问题和教育现状,说明孟子思想对于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5. 教师的角色与使命孟子强调教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和榜样,他们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同时,教师也要了解并尊重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并根据其不同个体情况进行指导。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

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法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思,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教育理念与方法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发现孟子的教育理念主要包括人性善恶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

下面我将分别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孟子的研究心得。

一、人性善恶论孟子的人性善恶论是他教育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备天赋的良善之心。

孟子认为,人天生具备四端:仁、义、礼、智。

仁是人的基本品质,是对他人的关怀与爱护;义是对社会公正的追求;礼是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礼仪;智是指人的理性思维能力。

这些品质的培养是通过教育来实现的。

二、教育的目的根据孟子的观点,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修养。

他认为,人的德性是可以通过教育来塑造和培养的。

孟子提出了“性善论”和“性恶论”的辩证关系,他认为人性本善,但也存在着恶的一面。

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发展和弘扬善的一面,抑制和修正恶的一面。

教育的目的还包括培养人的智慧和能力,使人具备良好的思维和判断能力,能够正确地认识和处理事物。

三、教育的方法孟子提出了“教育三纲”和“教育三艺”的教育方法。

教育三纲包括:父子之间的教育、君臣之间的教育和朋友之间的教育。

他认为,教育应该从家庭开始,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要以身作则,培养孩子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君臣之间的教育则是培养统治者的德行和管理能力,使其能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正确的决策。

朋友之间的教育则是通过交流和互相学习来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教育三艺是指学习、思考和修养。

孟子认为,学习是通过阅读书籍和听取他人的教导来获取知识和智慧;思考是通过反思和思考来深化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修养则是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

这三艺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过程。

总结起来,孟子的教育理念与方法强调了人性善恶论、教育的目的和教育的方法。

他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修养,教育的方法包括父子之间的教育、君臣之间的教育和朋友之间的教育,以及学习、思考和修养。

关于孔孟儒学的思考(大全5篇)

关于孔孟儒学的思考(大全5篇)

关于孔孟儒学的思考(大全5篇)第一篇:关于孔孟儒学的思考关于孔孟儒学的评说评论孔孟儒学,首先要知道它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

根据本人理解,孔孟儒学大体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即政治理想,伦理道德和教育思想。

一、政治理想方面,孔孟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以“为政以德”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卓越的思想和主张,如爱民、富民、教民、礼治、举贤才、正其身、民贵君轻、讲信修睦、和为贵等。

在那样一个近乎洪荒的年代,能提出这些具有见地的政治主张,实属难能可贵。

这些政治主张对于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对于现在的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也具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二、伦理道德方面,孔孟主张上至国君、下至庶民都应以“修身”为要,以“君子”为榜样,做到仁、义、礼、智、信、忠、孝、勇、和而不同等。

仁就是爱人,是善,关键时刻甚至应该“杀身成仁”,以实现公正;“见利思义”、“先义后利”、“舍生取义”,这种义利观成为社会成员的重要准则;礼就是文明社会的规约,“克己复礼为仁”;智是明智,要“博学于文”,要人摆脱蒙昧;信是讲信用,诚实不欺,主张“无信不立”;忠即忠诚,古时候主要讲要忠于国君,孔子所谈之忠绝非愚忠,有“莫欺之,勿犯之”之论,拿到今天则要转换为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孝是仁德的根本,主要是尊敬和赡养父母长辈。

后人习惯于在忠和孝的前面分别加上一个“愚”字,看来这是人为歪曲,恐非孔孟之本意。

三、教育思想方面,孔孟提出诸如有教无类、诲人不倦、学而不厌、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教学相长、学思并重、学无常师、温故知新、不耻下问、博学而笃志、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等。

这些思想和主张不正是现代教育所极力倡导的吗?在国内,随着社会的全面进步和对社会问题的日益关注,上至中央下至普通群众都对儒学、特别是原生态的孔孟儒学有了更全面、更客观的认识,无论是在“以德治国”、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国家发展战略层面,还是在具体方针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层面,甚至于社会风气和家庭生活层面,孔孟儒学所倡导的仁、义、诚、信等思想都重新彰显出新的时代价值。

孟子的言传身教之道

孟子的言传身教之道

孟子的言传身教之道孟子(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孟子”,他是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孟子的言传身教之道,是他对于人性、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实践经验的总结,对于我们理解孟子思想的内涵和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孟子强调人性的善。

他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良善之心。

孟子通过“性善论”解释了人性的本源和发展,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只是因为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变得恶劣。

因此,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人们回归自己的本性,恢复善良的品质。

孟子提出的“性善论”对于我们认识人性的本质和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启示。

其次,孟子注重教育的重要性。

他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品德和修养的关键,通过教育可以使人们实现自己的人性和道德的完善。

孟子提出了“教育三纲五常”的理念,即以仁爱为纲,以孝悌忠信礼为常。

他主张要注重培养人的仁爱之心,通过家庭和社会教育来培养人的孝悌忠信礼等美德。

孟子的教育思想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和道德修养,对于我们认识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此外,孟子强调了君子的修身养性。

他认为君子应该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言行来影响和教育他人。

孟子提出了“言传身教”的观点,即通过言语和行为来传递道德的教育。

他强调君子要具备高尚的品质和道德风范,以身作则,成为他人学习的榜样。

孟子的言传身教之道对于我们认识君子的标准和修身养性具有重要启示。

最后,孟子关注社会公平和政治伦理。

他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强调了政治权力的合法性和责任性。

孟子认为君主应该以民众的利益为重,通过实行仁政来维护社会的公平和稳定。

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仁爱之心,以道德的方式治理国家,使民众得到公正的待遇。

孟子的政治伦理观点对于我们认识政治的本质和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总之,孟子的言传身教之道是他对于人性、教育、政治等方面的独特见解和实践经验的总结。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

历史人物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与孟子的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他们都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他们在一些核心观念和教育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和孟子的思想进行比较,并探讨其对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影响。

一、人性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性的看法存在一定的区别。

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都具有天赋的善良本性,只要受到正确的教育和引导,就能够达到完善的状态。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教学相长”,即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人的德行和品德。

孟子则认为人性本善但易变,他认为人的本性具有善恶两种倾向,而人的善恶之间的选择取决于自身的努力和行为。

他提倡的教育理念是“性善论”,即通过道德规范和修养来培养人的善良品质。

二、教育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看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传授知识和培养人的品德,他主张通过学习经书和礼仪规范来培养人的修养和德行。

他提出了“六艺”的概念,即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能和知识都是他认为每个有修养的人都应该掌握的。

孟子则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觉悟,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激发人的内在潜力和善良本性。

他强调“以心行道”,即通过内心的感悟和理解来实现道德行为。

三、仁政思想孔子和孟子都十分关注政治和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

孔子提出了“仁政”思想,他认为政治的目标是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通过激励人民的道德修养和追求善良行为,来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仁德和谦逊的品质,以身作则来影响和感召人民。

孟子则更加注重人民的权利和社会的公平性,他主张君主应该具备以民为本的思想,关心人民的利益,并尽力为他们创造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四、人际关系观点孔子和孟子对于人际关系的看法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孔子认为人际关系应该建立在礼仪和道德规范的基础上,他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以礼相待,尊重他人的尊严和权利。

他提倡的是一种正面的道德互动和关爱之道。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在中国古代,孔子和孟子是两位备受尊敬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比较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探讨他们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学生角色等方面的异同。

一、教育理念比较孔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人的道德修养。

孔子强调人们应该具备君子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他认为个体的道德修养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因此,孔子的教育注重教导学生在品德、礼仪和人际关系方面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比之下,孟子的教育理念更加注重人性的培养。

孟子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善良的本性,但这种善良的本性需要得到正确的引导和培养。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方法可以使每个人发展并实现自己的天性。

因此,孟子的教育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

二、教育方法比较孔子的教育方法主要包括传授和学习经典文化、注重礼仪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学习经典文化来修养自己的道德品质,并通过讲授礼仪来培养学生在社交场合中的行为规范。

此外,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他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对经典文化的解读和讨论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

孟子认为学生通过实践和体验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他提倡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启发式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孟子鼓励学生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克服困难,相信自己的潜力和才能。

三、学生角色比较在孔子的教育思想中,学生是被教育的对象,他们应该虚心接受教导,并遵循教师的指导。

孔子认为学生应该尊重师长的权威,以及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孔子注重师生关系的亲密和师生间的相互理解。

孟子的教育思想则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孟子认为每个学生都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天赋,他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孟子鼓励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总结来说,孔子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通过经典文化和礼仪教育来塑造良好的品德;而孟子则更加注重个体的发展和潜能的挖掘,通过亲身实践和启发式教学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孔子和孟子教育思想总结

孔子和孟子教育思想总结

孔子和孟子教育思想总结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们对于教育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分别总结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以及他们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做法。

首先,孔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教育人为本、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目标”。

他强调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品质,使其能够成为有为之人。

孔子主张通过教育来塑造人的性格和道德品质,使其拥有仁爱之心、正直之志和智慧之才。

他认为,人的德行是可以改变和提升的,通过学习和修养可以使人变得更好,这也是教育的核心任务。

在教育实践上,孔子强调“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即学习应该持之以恒,不断重复和温故而知新。

他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古代智慧的传承来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他提倡师生之间的相互尊重和良师益友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此外,孔子还注重对学生的品德和礼仪教育,他认为只有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修养的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和有用之人。

孟子的教育思想可以概括为“以教育人为本、以培养人的心性和理智为目标”。

孟子认为,教育应该从培养人的性情和心性出发,使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观。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善人的心性,培养其充满仁爱之心、恒心和勇气,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坚持正义和道德的行为。

他认为,人的道德能力和理智能力是可以通过后天教育来提升的,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理智和心性,使其成为有道德和智慧的人。

在教育实践上,孟子强调“教育要按照孩子的天性和才能来进行”,即要因材施教,注重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

他主张通过启发和引导来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判断力,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他重视真实的教育环境和亲身实践的机会,提倡学生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认识世界。

此外,孟子还提倡学生与师长之间的亲密关系和积极的沟通,鼓励师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

综上所述,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思想都强调“以教育人为本”,重视人的品德修养和道德教育。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析

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浅析孟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于中国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将对孟子的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进行浅析。

首先,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每个人的内心都有善良的品质。

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人皆有恶人之心,人皆有不杀人之心。

”他认为,人之所以能做到善良,是因为每个人都有一种天性中的良知,这种良知使人能够感受到他人的痛苦,并产生同情之心。

因此,孟子主张要发扬这种天性中的良知,培养人们的善良品质。

这对于现实意义是很重要的,因为在当今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复杂和冷漠,培养人们的善良品质能够促使人们关心他人,关心社会,从而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

其次,孟子强调人的修养和教育。

孟子认为,人之所以能够达到完善的境界,是通过修养和教育的过程实现的。

他说:“人无鄙夫,天生万物,教养之道也。

”他认为,人的教养应该从小开始,通过正当的教育方法,使人们能够通过知识的学习和道德的修养,实现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和谐。

他强调教育要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而不是仅仅追求外在的功利和形式。

这对于现实意义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注重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但忽视了品德和道德的培养,导致了道德沦丧和社会问题的产生。

因此,孟子的教育思想提醒我们要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美好的品质。

再次,孟子强调敬业教育。

孟子认为,教育是一种崇高的事业,是一种责任和使命,而不仅仅是一种工作或职业。

他说:“夫子道长,可以博矣。

尧舜不学而能行天下之大道,可谓命也;夫子之学,周、孔之道也。

”他强调教育者要有高尚的崇高情操和认真的职业操守,要以学习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努力研究教育的真理和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这对于现实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教育是传递知识、培养人的重要途径,只有教育者具备崇高的情操和专业水平,才能够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正确的方向。

孔子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

孔子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

孔子孟子荀子关于教育作用的论述一、引言孔子、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都对教育的作用和目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阐述。

他们的观点和理念对中国传统教育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对今天的教育实践和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本文将分别从孔子、孟子和荀子的角度,探讨他们对教育作用的论述。

二、孔子的教育观孔子认为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人的德行和人格。

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提倡通过个人修养来影响家庭、社会和国家的稳定和进步。

他强调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认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自己首先要做到道德言行一致。

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他认为学习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反复思考和实践,以达到真正理解和内化的目的。

他提出“三人行必有我师”,强调在学习和交流过程中相互启迪,互相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孔子注重人的修养和道德规范,他认为只有做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才能在社会中立足和发展。

他提倡“父母在,不远游”,强调孝道的重要性,认为尊敬父母是树立正确道德观念的基础。

三、孟子的教育观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教育理论,他强调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人的仁爱之心。

他认为每个人天生具有良善的本性,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发展和培养,使之得到充分的发挥。

他说:“人之初,性本善。

”这一观点对中国传统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强调了培养学生情感和道德的重要性。

孟子主张“知止而后有定”,他认为学习应该有目标和方向,并注重学好基础知识。

他还提出了“格物致知”的观点,强调通过实践来探索和认识事物的规律。

他强调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结合,认为家庭教育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习惯的基础。

孟子强调个体的发展和全人教育,他认为人的身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能只注重一方面的发展。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他认为规矩和秩序对人的行为和道德有着重要的影响。

他还提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强调了对他人的关怀和理解,倡导和谐共处的社会关系。

孔孟教育思想总结

孔孟教育思想总结

孔孟教育思想总结孔孟教育思想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之一,由孔子与孟子创立。

他们的教育思想以人的德育为核心,强调修养道德品质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孔孟教育思想以《论语》和《孟子》为代表作,对于塑造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系统起到了重要作用。

首先,孔孟教育思想强调以“仁”为核心。

孔子认为仁是为人之本,是人的最高境界。

他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仁的核心意义,即要善待他人,处事谦和有礼。

他强调通过修养自身的品德和行为,来影响和改善社会。

其次,孔孟教育思想注重家庭教育。

孔子认为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最重要环境,他强调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子女的德行和修养。

孟子则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主张,强调家庭成员之间要遵循适当的角色和责任,加强家庭的和睦与和谐。

孔孟教育思想还强调了教育的过程和方法。

孔子提倡“三细”教育,即细心教育、细心学习和细心做事。

他主张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来培养个人的修养和能力。

而孟子则提出了“教育之道,止于至善”,强调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德行和智慧为目标,追求卓越和完美。

此外,孔孟教育思想注重培养个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自觉地去追求道德的提高和人格的完善,而不是被迫或受制于外力。

他主张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升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不断追求进步和自我完善。

总结起来,孔孟教育思想以德育为核心,强调修养道德品质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他们注重家庭教育,强调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子女的德行和修养。

他们主张通过细心教育、学习和做事来培养个人的素质和能力。

他们还强调个人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认为一个人应该自觉地追求道德的提高和完善。

孔孟教育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

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比较孔子和孟子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之一。

他们的教育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虽然他们都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但在具体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上却存在一些差异。

本文将对孔子与孟子的教育思想进行比较,以探讨他们对教育的理解和实践。

首先,孔子和孟子都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的过程。

然而,他们对于德行的理解却有所不同。

孔子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个人的修养和家庭的和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孟子则强调“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他主张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以实现社会和谐与公正。

因此,孔子注重个人修养和家庭伦理,而孟子则更注重社会伦理和公共道德。

其次,孔子和孟子的教育方法也有所不同。

孔子提出了“三纲五常”的教育原则,即君臣之道、父子之道、夫妇之道和朋友之道,以及仁义礼智信五种常行之德。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则更注重教育的实践性和启发性。

他提出了“格物致知”的教育理念,主张通过观察和实践来培养人的智慧和判断力。

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以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另外,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目的也有所不同。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行和修养,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他主张通过学习经典和传统文化来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孟子则更强调教育的社会功能和实用性。

他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人的智慧和才能,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他主张通过实践和启发来培养人的创造力和判断力,以实现个人的自我实现和社会的进步。

最后,孔子和孟子对于教育的对象也有所不同。

孔子主要关注的是贵族子弟的教育,他认为贵族子弟是培养社会领导者和文化传承者的重要对象。

他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贵族子弟的德行和修养,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孟子则更关注普通人的教育,他认为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只要有志于学习和进步。

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下教育现状的关系

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下教育现状的关系

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下教育现状的关系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教育思想对于当下的教育现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本文将从孟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下教育现状的关系。

首先,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道德修养。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他主张培养人的仁爱之心,使其具备宽厚、仁爱、正直等美德。

而当下的教育现状普遍存在功利化倾向,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道德教育。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教育目的,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

其次,孟子的教育方法强调以身作则和启发式教育。

孟子认为教育者应当以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学生。

他主张启发式教育,即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和思考。

然而,当下的教育现状普遍存在教师讲授内容过多、学生被动接受的问题,学生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孟子的教育理念强调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潜力,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他主张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发挥学生的优势,使其能够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发展。

然而,当下的教育现状普遍存在一刀切、大班化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因此,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提供多样化的教育选择。

综上所述,孟子的教育思想与当下教育现状存在一定的关系。

他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都对于当下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塑造,倡导以身作则和启发式教育,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因材施教。

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孟子对教育中的道德教化观点分析

孟子对教育中的道德教化观点分析

孟子对教育中的道德教化观点分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思想对于教育中的道德教化观点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我的研究中,我对孟子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下面我将从孟子的教育目的、教育方法以及教育的实践等方面进行论述。

首先,孟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和品质,使其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但需要通过教育来引导和培养。

他强调人的修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

孟子主张“养气”,即培养人的情感和道德情操,使其具备仁爱之心和道德的自觉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教育,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责任。

其次,孟子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育目的。

他主张“以心相教”,即通过感化和启发学生的内心,引导他们自觉地去追求道德的完善。

孟子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和道德情操,而不仅仅是灌输知识。

他提出了“教化”和“示范”的方法,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来影响学生,使其受到道德的熏陶和感化。

此外,孟子还强调教育的过程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最后,孟子的教育观点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他曾经担任过教育官员的职务,亲自实施了他的教育理念。

孟子注重实际操作,他提出的教育理念不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强调实践和实践的效果。

他主张教育应该注重个体的差异性,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来进行教育,以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

孟子的教育观点在当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传承,对后世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总结起来,孟子对教育中的道德教化观点的分析表明,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德性和品质,强调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具有高尚道德的人。

他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以实现教育目的,并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验证。

孟子的教育观点对于现代教育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孟轲(公元前372-前289年),战国中期邹国人(今山东邹县),是鲁国贵族盂孙氏的后代。

孟柯是继孔子以后的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被以后的封建统治者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后人把孔孟的主张合起来,称之为孔孟之道。

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1、尚志养气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立志有恒的思想,认为一个人最主要的问题是立志。

齐国王子垫问孟子,"士干什么事?"孟子日:"尚志"。

意思是使自己志向高尚。

王子问又间:“何谓尚志?”孟子回答说:“行仁义罢了。

居住于仁,行走由义,这就叫志行高尚。

”孟子与孔子一样,要求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宏伟目标,对社会发展有自己的理想和尽自己的义务。

孔子把这称为"杀身成仁"。

孟子把这称为"舍生取义"。

孟子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生命和道义都是我所喜欢的,如果二者不能并有,即便牺牲生命,也要保全道义。

生死与荣辱发生矛盾时,志士仁人宁愿光荣而死,不愿屈辱而生。

死虽可恶,但还有比死更可恶的行为,就不应该避死而苟活,那就要舍掉个人的幸福以至生命,实现其道德理想。

可见孟子认为道德生活比个人幸福、比个人生命都重要。

在立志问题上,孟子与孔子不同之点在于,孟子提出了立志与"养气"的关系。

“气”是什么?孟子认为“气”是充满人身、能够影响肉体运动,而且还能反作用于心志、道德的东西,这就相当于中医说的“营卫气血”之“气”,有点朴素唯物主义的气息。

孟子认为,普通的人只要注意“养气”,经过量的积累可以质变,逐渐形成圣人身上的所谓“浩然之气”,它是正大刚直之气。

孟子的养气说表现出高度推崇理性自觉与坚定志向的作用。

于是他的"浩然之气"实际上使成了经过长期的道德修养而达到的一种高度自觉、志向坚定的崇高精神境界。

他认为有了这种境界,不仅贫富贵贱不动于心,生死祸福也能置之度外,这种人可谓顶天立地的大丈夫。

《孟子》中的仁心与善治教育

《孟子》中的仁心与善治教育

孟子中的仁心与善治教育《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儒家思想的"第二经书"。

在《孟子》中,孟子强调了仁心和善治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实现社会和谐与国家稳定的关键因素。

本文将深入探讨《孟子》中关于仁心和善治教育的观点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1. 什么是仁心?孟子认为人天生具有仁心,即内在善良和同情他人的本能。

他认为人们都有一个内在于他们的道德智慧,只需要通过教育和培养来使其得以发扬光大。

孟子告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纯净,并将仁心应用于日常生活中。

2. 善治教育的重要性善治教育是指通过正确的教导和引导来实现良好治理和社会秩序的教育方式。

孟子认为政府应当承担起培养和塑造公民品质、价值观念以及道德行为准则等责任。

他还认为,唯有通过善治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仁心的公民,使整个社会和谐稳定。

3. 仁心与善治教育的关系孟子认为,人们的道德行为和品质受到环境和教育的影响。

只有在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有效的教育体系下,人们才能真正发展出仁心,并将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同时,善治教育也依赖于存在具有仁心的统治者和教育家来引导和推动。

4. 仁心与善治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意义孟子强调了仁心和善治教育对于实现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富强发展的重要性。

具备仁心并通过善治教育得到培养的人们,不仅能够自身修德养性,还能以责任感主动参与社会事务,并秉持公正原则推动社会进步。

这种通过仁心与善治教育培养出来的公民群体将成为一个健康、进步、有活力且富有创造力的社会力量。

总结《孟子》中的仁心与善治教育观点强调了道德修养和良好政治环境下的教育重要性。

仁心是人们内在具有的善良本能,而善治教育则以正确的教导和引导为基础,培养出具有仁心的公民,并推动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进步。

通过塑造具有仁心和接受善治教育的公民群体,可以实现社会稳定、进步与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卷第6期长春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11月V o l.18 N o.6Journal of Chang Chun T eachers Co llege N ov 1999
评孔孟关于“教育与人的发展”
桑秋杰
(长春师范学院历史系 讲师 长春 130032)
摘 要 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是教育家们常论常新的课题。

我国对人与
教育的第一次论争是战国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从理论的高度对人与教育的关
系进行了全面阐述。

孔子提出了“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理论,而孟子则提出了“性善论”与“充善
端”。

虽然他们的出发点微有歧异,但最终都认为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
定作用。

这对于我们今天的教育事业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孔子 孟子 人性论 教育与人
中图分类号:B2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1999)06-0024-0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究竟起着什么样的作用,这是教育家历来研究探讨的永恒主题。

战国时期有一场对人生问题的论争,“孟子道性善”是其中重要的一派观点,而且是第一次从理论高度对人自身本质加以认识和阐述,并从此形成了论政治必先论教育,论教育必先论人性的思维习惯。

因此,从孟子开始,中国古代教育家在论述教育,论及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的作用这个问题时,大多是从“人性论”的角度出发的。

那么,何谓人性?
“性”于孔子之前,在民间早有口传,但正式见于文献大概是在《论语》。

《论语・阳货》子曰:“性相近,习相远也”。

子贡曰:“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性”字在《论语》中,仅出现过两次,但是,由这两个“性”引起的后世经师们对孔子之“性”的解释及经师们对“性”本身含义的论争,则可以用一个“繁”字来概括。

古往今来,历来的教育大师都曾对“性”有过阐释。

而陶希圣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第二章中说:“人是动物的一种,人之所以为人,在其中有自然的理性,可以超越物欲的束缚,探求真理,完成人的目的,由肉体与理性两部分有机组成的统一体。

”陶先生把人性解释为“肉体与理性的有机统一体”,笔者认为是比较科学、全面、合理的,它不仅是关于古代教育大师“人性论”的综合提炼,而且与当今社会人们对“人性”的理解相吻合,是“人性论”比较完善的解释。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

我们的祖先一代传一代,不仅赋予了我们生命,而且赋予了我们思想与智慧。

但发展才是硬道理,而发展首先取决于人的发展。

人如何才能发展?归根到底需要人首先对人自身有一个科学的认识,然后在认识自身的基础上通过努力而发展自己。

收稿日期:1999-07-12


4
2
一、“性相近”与“习相远”
教育能在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建立在教育对人的发展有重要作用的认识基础上的。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

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理论,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从而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

这一理论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重大突破,成为人人有可能接受教育,人人都应接受教育的理论依据。

《论语》中子贡说夫子不谈“性”,对“性”和“天道”的见解学生们不得而知。

但从“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话中却闪现着孔子对“性”的见解。

夫子所言“性”,是指人本来的才性(即先天素质),“习”是指后天习染,包括教育与社会环境的影响。

孔子认为人的先天素质是相近的,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环境的影响,才造成人的重大差别。

因此,他对后天非常重视,主张“因材施教”和“有教无类”,且强调“时习之”。

孔子认为人性天生是有差异的,而后天由于“习染”作用造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则更大。

从“习相远”的观点出发,孔子认为人要发展,教育条件是很重要的。

人一生中任何阶段的发展,尤其是少儿时期的发展,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他说:“少成若天性,习贯之为常”。

也就是说:少儿时期通过教育养成的智能,犹如天生自然一样。

他还主张人应当终生不断受教育。

只有这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的修养才不至于停顿、倒退。

这个人生的学习教育的全过程,要到进入坟墓才算结束。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种观点是孔子人性论的一个组成部分。

关于人性问题,孔子还提出把人性分为三等:“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即把人分成“上智、中人、下愚”三等。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是针对中人而言的。

中人是有条件接受教育,可以对他们谈高深的学问。

中人在社会上居多数,对中人的发展,教育能起重大作用。

因此,孔子在实践上强调重视教育,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自己虽不以生而知之的天才自居,但他相信世上有不接触实际,生而知之的天才,而且“唯上智与下愚不移”,这是唯心主义的,他甚至把妇女排除在受教育之外,也是不科学的,这是他的人性论及教育思想的一个缺憾。

孔子的这种把人性分成三等的论点为后来的董仲舒、颜之推等人所接受。

董仲舒把人也划分为三等,他所说的性,是就普通人而言的。

他说:“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

名性者,中民之性,……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

也就是说,教育对于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圣人能够自觉控制自己的感情欲望,注定要向善的方向发展,斗筲之人的感情欲望强烈,很难进行自我节制,注定要向恶的方向发展,只有用刑罚制止他们作恶。

因此,只有具有“中民之性”的人,才是受教育的主要对象。

梁朝的颜之推也说:“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中庸之人,不教不知也”。

这种观点同孔子、董仲舒的观点可以说是一致的,没有什么新的发展,但却是强调士大夫受教育作用的理论依据。

因此,绝大多数士族子弟都属于中庸之人,他们只有通过接受教育才能获得知识。

否则,终为懵懂之人。

二、“性善论”与“充善端”
《孟子・告子上》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仁义礼智这些“良知”、“良能”,是人所固有的。

因此,孟子在人性问题上主张“性善论”。

这虽然是一种先验论的“伦理绝对主义”,不符合


5
2
唯物辩证法,但“性善论”却又揭示了一些重要的理论问题,成为孟子教育思想的基础,并对后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性善论”并非是说人性本初就是善的,就具备现成的仁义礼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它充其量只能算是一种道德的可能性,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所谓“端”是指事物的开头或缘由。

人所具备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心理倾向,不过是仁义礼智的起点或可能性。

可能不等于现实,要将“四端”转化为现实的道德品质,需靠学习和教育。

即所谓“学问无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己矣”,或者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所以,孟子以为,教育的作用在于引导人保存、找回和扩充其固有的善端。

有没有教育,在人的身上善与不善就可以表现出成倍、数倍的差距。

我们不难看出,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有限定的“性善论”,他认为性本身称不上善,所谓善性是在漫长的社会生活中学习积淀而成的。

所以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起点与内在依据。

这也就是孟子为何要把性善解释为“端”,把教育过程视为扩充本性的过程的原因。

西汉董仲舒也提出了“性有善端,心有善质,但性非善”。

他所谓的善,是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即“循三纲五纪,通入端之理,忠信而博爱,敦厚而好礼,乃可谓善。

”他强调“性待教而后善”。

说明他对道德的社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同时也为他强调教育的作用提供了思想基础。

承认“性己善”,就等于否定了教育,这与德治的原则背道而驰。

“谓性己善,不几于无教,而如其自然,又不顺于为政之道矣。

”在这里,孟、董二人都认为人性不是生而为善的,并强调了教育是扩充善端,达到善果的过程。

尽管从字面上看,董仲舒的“性非善”与孟子的“性善论”是相对立的,但从上述我们对二人“人性论”的理解来看,他们可算是异曲同工的。

孟子的“性善论”开创了中国教育史上强调个性理性自觉的“内发说”。

这种观点为两汉经学大师郑玄所继承。

郑玄承认人性有善的成份,但还需要加工与发展。

人性譬如玉,“玉虽美,需雕琢而成器”。

人性的发展完善需要教育。

“人之心,皆有仁义,教之则进”。

相反,不教则不进。

郑玄在主张性善的前提下,也承认人性的差异性,而人的差异性也进一步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一点可以断定是受了孔子观点的影响。

从以上论述来看,无论是孔子,还是孟子,都阐述了教育在改变人性、促进人的发展方面起决定作用。

今天,我们再从“人性论”的基础上论述“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目的就在于呼吁人性善端的回归,呼吁文明与和平的张扬。



6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