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规范
护理规范规章制度模板范文
护理规范规章制度模板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护士临床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制订本规则。
第二条护理是医疗卫生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重要职能部门。
第三条全院护理工作必须遵循医院的工作方针、政策,服从护理部的统一领导和管理。
第四条护士应当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具有高等护理专科学历。
第五条护士应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护理伦理规范,恪守惩戒救人的职业道德。
第六条护士要有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护理服务。
第七条护士要保持团结协作,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精神面貌。
第八条护士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接受进修培训,不断完善护理技术。
第二章护士行为规范第九条护士在患者面前要有亲和力和耐心,尊重患者的人格和隐私。
第十条护士要做到言行举止得当,不得在工作岗位上诋毁他人。
第十一条护士要认真履行职责,勤奋工作,不得懒惰敷衍。
第十二条护士要维护医院和患者的利益,不得泄露医院和患者的隐私信息。
第十三条护士要遵纪守法,不得乱收费、浪费医疗资源。
第十四条护士在护理过程中,要保持专注,不得在工作中打电话、玩手机等行为。
第十五条护士要尊重同事,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十六条护士要在工作中保持干净整洁,不得穿胸前严禁穿着不整洁的工作服。
第十七条护士要遵守护理操作规程,不得随意变换护理操作方法。
第三章护理工作流程规范第十八条患者入院后,由护士负责接待,为患者提供必要的生活照料和指导。
第十九条护士要根据医嘱,及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对药物的用法、用量、副作用等信息要向患者做出明确的解释。
第二十条护士在执勤时,要勤细心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医生。
第二十一条护士要认真记录患者护理过程、病情变化等信息,保证护理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第二十二条护士要积极配合医生开展各项检查、治疗工作,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治疗。
第二十三条护士在执行各项护理操作时,要注意操作方法的正确性和卫生程度。
常规护理操作管理制度
常规护理操作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医院常规护理操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疗质量,特订立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全部科室和护理人员,包含全职和兼职护理人员。
三、常规护理操作规范1.护理操作要遵从医学理论和护理规范,执行先进的护理技术,确保患者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2.全部护理操作必需由合格的护理人员完成,护理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的职业资格和技能。
3.护理人员在执行常规护理操作前应认真了解患者的病情,依照医嘱和护理计划进行操作。
4.护理人员应正确佩戴工作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用品,并保持个人卫生,避开交叉感染。
5.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的需要进行常规护理操作,包含但不限于测量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更换床单、拍翻身、翻身等日常护理工作。
6.护理人员在执行吸痰、鼻饲、留置导尿等特殊护理操作时,应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并防止感染和其他意外事件的发生。
7.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护理操作情况,包含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患者反应等,并及时向医生和护士长报告。
四、常规护理操作流程1.护理人员应依照医生的医嘱和护理计划,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物品。
2.护理人员应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解释护理操作的目的和过程,取得患者的同意。
3.护理人员应洗手并戴好手套,确保操作过程的无菌性。
4.护理人员应依照操作要求,规范操作。
在操作过程中,应细心察看患者的情况,并依据需要及时调整操作方法。
5.护理人员在操作完成后,应将工具和物品归位,并对操作区域进行清洁消毒。
6.护理人员应记录操作情况,包含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患者反应等,并向医生和护士长报告。
五、常规护理操作培训和考核1.医院应定期组织常规护理操作培训,包含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培训。
2.护理人员应参加培训并考核合格,持有有效的护理职业资格证书。
3.护理人员在培训后应定期接受考核,测试其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
4.医院应建立培训和考核记录,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本领。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
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一、引言本手册为天津市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旨在规范和提高天津市医疗机构临床护理管理的质量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健康。
本手册适用于天津市各级医疗机构的临床护理管理工作。
二、管理原则1.规范:临床护理管理质量标准执行手册应严格按照国家和行业相关规定进行编写,确保符合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
2.安全:护理管理工作必须以患者安全为中心,确保医疗机构内的护理工作环境安全,并防止医疗事故和意外事件的发生。
3.效果:护理管理应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与措施,提高护理质量和疗效。
4.人性化:护理管理要体现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心理和生理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三、组织架构1.护理管理委员会:由医疗机构的领导层和护理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协调、推动和监督护理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护理质量管理团队:由护理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护理管理的实施、监督和评估。
四、工作流程1.护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进行全面的护理评估,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评估。
2.护理计划:根据护理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明确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3.护理实施:护理人员按照护理计划进行相应的护理操作和护理技术操作,保证护理质量和效果。
4.护理评估:定期对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评估,及时调整护理计划,提高护理效果。
5.护理记录:护理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情况和护理效果,为医疗决策和患者随访提供参考。
五、质量控制1.培训和教育:护理人员应定期接受护理质量控制方面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护理技能和专业素质。
2.风险管理: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护理工作中的问题和风险。
3.感染控制:护理部门应制定科学的感染控制制度,加强护理环境和物品的消毒和清洁工作。
4.质量评估:护理管理团队应定期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发现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六、改进措施1.改进流程: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和需求,不断完善和优化护理管理工作的流程和标准化操作。
护理规范标准规章制度
护理规范标准规章制度第一章绪论第一条为了加强护理工作的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医疗机构的所有护理工作人员及相关人员。
第三条护理人员应服从医疗机构的管理,遵守护理规范标准规章制度。
第四条护理人员应保持专业素养,认真履行职责,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第五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护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第二章护理工作内容第六条护理工作内容包括床旁护理、护理记录、医嘱执行、传染病防控等。
第七条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床旁护理,包括测量体温、脉搏、血压等生命体征,帮助患者排泄、进食等。
第八条护理人员应及时记录患者的情况,准确完整,便于医疗人员的判断和处理。
第九条护理人员应认真执行医嘱,保证患者按时按量服药,接受治疗。
第十条护理人员应做好传染病的防控工作,严格遵守消毒规程,防止交叉感染。
第三章护理技术要求第十一条护理人员应具备扎针、输液、拆线、更换药品、患者护理等基本技术。
第十二条护理人员应掌握患者安全转移、营养支持、康复训练等特殊技术。
第十三条护理人员应不断学习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以适应医疗工作的需要。
第四章护理伦理第十四条护理人员应遵守护理伦理,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隐私权。
第十五条护理人员应保守患者的隐私信息,不得随意泄露或传播。
第十六条护理人员应与他人以礼相待,互相尊重,团结合作,共同为患者服务。
第五章护理管理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护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提高工作效率。
第十八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质量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十九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
第二十条护理人员应积极参加护理会议,提出建议和意见,为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提供保障。
第六章护理安全第二十一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护理安全制度,预防事故和风险发生。
第二十二条护理人员应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做好个人防护,避免工伤事故发生。
第二十三条医疗机构应配备必要的护理设备和器材,确保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
护理人员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工作标准
科室骨干护士职责
l.在科主任及护士长的领导下,参加制定科室护 理工作计划,并协助护士长组织实施。
2. 协助护士长做好科室管理,保持病区环境清 洁、安静、安全;加强患者、陪护、 探视、 仪器、设备、药品、缺陷管理等;预防差错事 故发生。
(7)护士应养成诚实、正直、慎独、上进的品格 和沉着、严谨、机敏的工作作风。
(8)护士通过实践、教育、管理、学习等方式努 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9)护士的使命是体现护理工作的价值、促 进人类健康,护士应与其他医务人员合作,为 提高整个社会健康水平而努力。
(10)护士因个人原因要求调离时,必须本人 提出申请,报护理部后上报分管院长,院长领 导审批,方可调动。
护理管理人员职责
病区护士长职责 1、在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的领导下,在科主任的 业务指导下,负责病房护理工作的行政管理和业务 技术管理。 2、负责组织制订病房护理工作计划,组织实施,督 促检查,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3、教育护理人员树立现代护理观,为病人提供生理、 心理、社会、文化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4、负责对本病房护理工作质量管理。
3、熟练掌握并指导护师(士)正确运用护理程 序,及时完成各项护理工作。
4、参加并指导本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及护理,协 助解决护理业务疑难问题,参与并指导急、重、 疑难病人护理计划的制定及实施。
5、参加主治医师查房、大手术或新开展手术、 疑难病例、死亡病例的讨论。
7、承担临床实习及进修人员的教学任务。
8、开展护理科研,撰写护理论文。
1.基本原则 (1)凡具有国家承认的中专以上护理(或助 产)专业学历,全国护理专业初级(士)资格 考试成绩合格,可以聘为我院毕业就业助理护 士。 (2)进行护士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 书》的护理人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考核合格 后方可上岗,进行为期三个月的考察。 (3)考察期间,由护理部与护士长共同评价、
临床护理_教学管理规范标准
二、临床科室科内教学任 务规范
临床护理实习生带教模式规范
带教模式: ※护士长负责对科室带教全程监管,接收护
理实习生,并参与到教学管理中来. ※带教小组长安排实习生的入科介绍、组织
科内岗前技能培训与考核、实习生排班、纪律 监管、出科考试〔理论和操作、组织科内小讲 课、教学资料的整理等.
※一位带教老师负责一位实习生的临床带 教、技能操作、首次护理记录、护理查房等, 实行一对一带教方式.
临床护理教学 管理规范
分析
为什么教学管理必须进行 规范?
※ 前段时间,一则名为"实习护士虐待新生婴儿"的消息在网 上传播.在被曝光的博文截图中,一只着蓝色无菌服的女子的 手,让脖子脆弱的新生儿处于危险姿势、给婴儿"画脸".该女 子的微博称"2b孩纸完全不反抗的么,被贴了猪鼻纸还睡那么 香".
"教育真的出问题了"?
时间紧迫感差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
逻辑性与系统性强,准 备相对容易
可以面对众人进行,无 需保护性医疗等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以学生为主体
临床护理教师的角色 ※ 护士角色
※ 培养临床护理能力 ※ 教师角色
※ 培养护理组织管理能力
※ 培养书写及口头表达能力
※ 培养观察能力
※ 培养科研能力
临床护理带教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四、临床护理教学纪律 管理规范
实行实习生操行管理
五、临床护理教学 几点感悟和体会
1.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有差异
临床教学: 随机性强,情绪变化影
响计划实施 病情变化具紧迫感 准备工作困难,有时只
能见习 学生数目不能太多,如
手术室、ICU、产房 病人真实情况,注意保
医院护理管理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
医院护理管理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护士规范化培训制度1.对新护士应在上岗前进行有计划的岗前培训。
未定科前须接受医院护士规范化培训。
2.护理部根据上级行政部门的培训要求,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具体培训目标、内容及要求。
3.护理部和各个科室有明确的人员负责管理培训工作,各级护士按医院规定的要求参加继续教育、业务学习、护理查房。
4.护理部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每季度组织1次全院护理查房,每月组织1次全院业务学习。
护士在职培训制度护理部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培训计划并对护士进行整体训练,以使整个护理群体适应现代护理工作需要。
1.护理部成立护理教学小组,全面负责医院护理队伍的教学计划,协助护理部的督导、检查工作。
2.护理部结合医院护士的知识结构,每年制定一系列培训计划,以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方法开展。
3.在职培训应注重基本训练与专业技术训练相结合;一般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当前需要与长远需要相结合的原则。
4.进行培训过程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准备,由科护士长或护士长主持,必要时护理部派人参加。
5.护理部每月、每季度、半年、全年对各科护士考试、考核并进行总结,指出共性问题,提出整改措施。
护理“三基”训练考核制度1.加强对护士知识更新,提高技术水平意识,增强护士的规范意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由护理部制定对各级、各类护士的培训计划,并定期考核,使之达标。
建立健全针对各级各专科护士为目标的、可行的业务考核标准及护士业务考核成绩档案。
3.考核训练内容以临床护理制度、消毒隔离规范、全国卫生系统护士岗位技能操作等标准要求,由护理部、护理教学小组定期的采取书面答卷、提问、实地查看等方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记入技术档案。
4.护士每人每年有考核成绩,书面考试80分为合格,操作考试90分为合格,未达标者,如补考仍不达标者按医院相关规定执行,并与基础管理考核挂钩,年度不得评优。
护理教学管理制度1.建立教学管理网络,成立教学管理小组,由护理部主任、护理教学小组成员、各科护士长、各科带教老师组成。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护理质量管理一、概述临床护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规范化的管理手段,对医院临床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估和改进,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的过程。
其目的是保证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医疗安全水平,保障患者权益。
二、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内容1. 护理流程标准化通过制定标准化护理操作流程(SOP),规范护理行为,确保每个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避免疏漏和错误发生。
此外,还应定期对SOP进行修订和更新。
2. 护理质量评估对医院的护理工作进行定期评估,包括评估护士的职业技能、服务态度、沟通能力等方面,并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对医院内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
4. 患者满意度调查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了解他们对医院服务和护理质量的评价,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5. 护理文书管理对护理记录、医嘱执行单等文书进行规范化管理,确保记录准确无误,并及时整理归档。
6. 护理培训与教育定期开展护士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促进其个人发展。
三、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实施步骤1. 制定临床护理质量管理制度和工作规范2. 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并确定职责分工3. 制定临床护理标准化操作流程(SOP)4. 开展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工作5. 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6. 对护理文书进行规范化管理7. 定期开展护士培训和教育活动四、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1. 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增强医院竞争力。
2. 减少医疗事故发生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3. 促进医护人员的专业发展和素质提高。
4. 保障患者权益,维护医疗纪律。
五、临床护理质量管理的挑战与对策1. 护理标准化操作流程难以实施对于一些特殊病种和复杂病例,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可能存在困难。
此时,可以采用多学科协作的方式,联合制定操作流程。
2. 护理质量评估难以量化护理工作的评估往往是主观性较强的,因此如何进行量化评估是一个难点。
护理质量管理规范
为进一步规范护理管理行为,强化护理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结合肃州区实际,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所指护理质量管理是指通过完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落实护理质量管理措施,按照护理质量形成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个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和满足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
护理管理内容包含:护理服务:服务意识、整体护理、病人满意率。
护理管理:病区管理、急救物品管理、消毒隔离管理。
护理文书管理。
护理理论、技术操作:基础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专科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
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缺陷。
本规范适应于区属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区卫生局负责区属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水平的持续提高。
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成立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组长由业务副院长担任,副组长应当由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担任,成员应当包括医院感染、医疗质量管理负责人,各科室护士长、科主任,医疗机构消毒、医疗质量后勤保障、医疗垃圾采集及处置科室负责人。
护理质量管理领导小组负责:审定护理工作程序和标准;制订护理质量考核办法和考核标准;抽查与评价护理质量及考核情况,持续改进护理管理水平及护理质量;定期召开质控人员会议,布置质控重点,并对有关护理质量的问题进行讨论、会诊和指导;通报科室护理质量;定期向医院质量监控部门报告护理监控结果及奖惩意见。
医疗机构应当根据专业侧重及专长,成立不同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护理质量监控小组按照领导小组安排,对各护理单元定期进行考核、检查和评价;定期讨论监控范围内的护理质量状况,向护理质量领导小组及各科室提出改进意见。
医疗机构各科室应当成立若干护理质量控制小组,床位在 100 张以下的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监控小组和质量控制小组可以为同一组织,可以以单位设置,由护士长担任组长。
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定期不定期对护理标准进行效果评价,体现在持续改进过程中有记录;有质量控制目标,制定并落实质量考核标准、考核方法及持续改进方案;每月召开护士会议,对护理质量进行讲评分析、反馈。
医院管理工作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
医院管理工作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一直是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关注的重点之一。
通过科学合理的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规范,可以提高医院的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而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满意度。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展开,探讨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
一、临床路径管理在医院管理中,临床路径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患者特定疾病或症状的一系列处理措施和行动的计划,通过提前制定出治疗方案和行动计划,以达到减少住院时间、减少费用、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二、临床路径的优势临床路径管理能够明确患者的治疗计划和过程,避免医疗资源的浪费和多余的检查治疗,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三、临床路径制定制订临床路径需要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和医疗水平,依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科学合理地制定出相应的临床路径。
四、临床路径执行一旦临床路径制定完成,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路径执行,包括对患者的观察、护理、用药等各个方面。
同时,定期对临床路径进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
五、护理规范在医院管理中,护理规范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护理规范是指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对患者进行科学、合理的护理工作,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六、护理规范的重要性护理规范的执行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
七、护理规范的实施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护理规范,包括对患者的个人护理、营养护理、心理护理等各方面,保障患者的全面健康。
八、护理规范的管理与监督医院管理者需要建立健全护理规范的管理与监督机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全面有效地执行护理规范,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服务质量。
九、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的结合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规范是密不可分的,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提高医院的治疗效果和服务质量。
十、医院管理者的责任作为医院管理者,要加强对临床路径管理和护理规范的宣传培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推动医院的管理工作向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的方向发展。
护士的规章制度和规范
护士的规章制度和规范
一、遵守法律法规
1.护士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行业的相关规定,不得违反法律法规从事违法活动。
2.护士在工作中必须遵守医疗服务行为规范,不得擅自开展医疗活动。
二、保守患者隐私
1.护士必须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2.护士在处理患者信息时必须遵守医院相关规定,不得私自调取患者信息。
三、文明待人
1.护士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时必须文明有礼,不得恶语相向。
2.护士在与同事沟通中必须尊重对方,不得恶意挑衅或攻击。
四、尊重患者权利
1.护士必须尊重患者的自主权,不得强迫患者接受治疗或干涉患者的个人选择。
2.护士在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时必须尊重患者的意见和决定。
五、勤勉尽责
1.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勤勉尽责,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
2.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必须精益求精,不得敷衍塞责。
六、保护环境卫生
1.护士必须保持工作环境整洁卫生,不得随意丢弃垃圾或污染环境。
2.护士在使用医疗设备时必须保持设备清洁,做好消毒防护工作。
七、学习提升
1.护士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护理水平。
2.护士在工作中必须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培训活动,不得怠于学习。
八、服从管理
1.护士在工作中必须服从医院管理安排,执行领导的工作要求。
2.护士在工作中如有问题需要向上级领导汇报,不得独断专行。
以上是一份护士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旨在规范护士的工作行为和态度,保障患者的利益和医院的正常运转。
希望所有护士都能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规范,发挥应有的职业水准,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
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举措。
本文将从患者需求出发,探讨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的重要性。
一、立足患者需求患者是医院的服务对象,医院管理中的所有措施都应该以患者的需求为出发点。
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的实施,旨在为患者提供更加高效、安全、便捷的医疗服务。
二、提高医疗质量通过临床路径管理,医院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做好规划和安排,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风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
三、节约医疗资源临床路径管理可以帮助医院合理规划资源的使用,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使用,减少医疗成本,提高医院的综合效益。
四、优化医疗流程通过制定临床路径管理方案,医院可以明确治疗的程序和标准,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消除不必要的流程,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五、提升患者满意度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的实施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加连贯、完整的医疗服务,减少等待时间,提高医疗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和信赖度。
六、强化团队合作临床路径管理需要相关部门之间密切合作,强化团队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医疗资源的共享与整合,提高医疗服务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七、持续改进与创新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需要不断改进与创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适应医疗服务的动态变化,保持医院管理的有效性和灵活性。
八、加强信息化建设临床路径管理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医疗信息系统,实现患者信息的共享和交流,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九、培养专业人才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需要配备专业的医护人员,提高团队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保障临床路径管理的顺利实施。
十、强化质量控制临床路径管理需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加强内部审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有效和符合规范。
总结:医院管理中的临床路径管理与护理规范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举措,符合患者需求、减少医疗风险、节约医疗资源、优化医疗流程、提升患者满意度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与流程教材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标准与流程2021年目录第一章住院患者根底护理效劳项 (1)第二章根底护理效劳工作标准、流程 (4)1.整理床单位 (4)2.面部清洁和梳头 (6)3.口腔护理 (8)4.会阴护理 (12)5.足部清洁 (15)6.协助患者进食/水 (17)7.协助患者翻身及有效咳痰 (19)8.协助患者床上移动 (23)9.压疮预防及护理 (27)10.失禁护理 (29)11.床上使用便器 (32)12.留置尿管的护理 (34)13.温水擦浴 (37)14.协助更衣 (40)15.床上洗头 (42)16.指/趾甲护理 (44)17.平安管理 (46)第三章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效劳标准 (47)1.患者入院护理 (47)2.患者出院护理 (49)3.手卫生 (51)4.无菌技术 (56)5.生命体征监测技术 (61)6.口腔护理技术 (66)7.导尿技术 (69)8.胃肠减压技术 (73)9.鼻饲技术 (77)10.灌肠技术 (81)11.氧气吸入技术 (87)12.雾化吸入疗法 (90)13.血糖监测 (95)14.口服给药技术 (98)15.密闭式周围静脉输液技术 (101)16.密闭式静脉输血技术 (104)17.静脉留置针技术 (108)18.静脉血标本的采集技术 (111)19.静脉注射技术 (114)20.肌内注射技术 (117)21.皮内注射技术 (120)22.皮下注射技术 (123)23.物理降温法 (126)24.经鼻/口腔吸痰法 (129)25.心电监测技术 (132)26.输液泵/微量注射泵的使用技术 (135)27.心肺复苏根底生命支持术 (140)第一章住院患者根底护理效劳工程一、特级护理二、一级护理三、二级护理四、三级护理第二章根底护理效劳工作标准、流程一、整理床单位〔一〕工作目标。
保持床单位清洁,增进患者舒适。
〔二〕工作标准要点。
1.遵循标准预防、节力、平安的原那么。
ICU护理管理制度和规范
1 ICU 护士要求ICU-ZDGF01 32 ICU 护士培训ICU-ZDGF02 43 ICU 收治患者范围ICU-ZDGF03 54 ICU 工作流程ICU-ZDGF04 65 IUC 护理管理制度ICU-ZDGF05 7(1)ICU 护理工作制度ICU-ZDGF05 7(2)ICU 查对制度ICU-ZDGF05 8(3)ICU 交接班制度ICU-ZDGF05 9(4)ICU 危重患者抢救制度ICU-ZDGF05 9(5)ICU 护理病例讨论制度ICU-ZDGF05 10(6)ICU 护理文件书写规范ICU-ZDGF05 11(7)ICU 压疮管理制度ICU-ZDGF05 12(8)ICU 消毒隔离制度ICU-ZDGF05 13(9)ICU 物资管理制度ICU-ZDGF05 14(10) ICU 告知制度ICU-ZDGF05 14(11) ICU 出入制度ICU-ZDGF05 15(12) ICU 探视制度ICU-ZDGF05 15(13) ICU 消防安全工作制度ICU-ZDGF05 16(14) ICU 不良事件管理制度ICU-ZDGF05 16(15) ICU 预防导管脱落制度ICU-ZDGF05 17(16) ICU 患者跌倒防范管理制度ICU-ZDGF05 17(17) ICU 患者坠床防范管理制度ICU-ZDGF05 18一、思想素质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对患者充满同情心,有为护理事业奋斗的献身精神和开辟精神。
二、身体素质健康的体魄;健康的心理,情绪稳定,乐观向上的精神;清晰的头脑,敏锐的观察能力和良好的应变能力。
三、业务素质(一)具有一定的人体健康与疾病的基础病理生理学知识;有较广泛的多专科护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善于创新及应用逻辑思维,发现问题及总结经验;实际工作及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操作敏捷、善于钻研、工作细致耐心。
(二)熟悉各专科常见病的临床知识、抢救治疗原则和护理要点;能正确判断和处理病情变化的能力;熟练使用各种监测仪器设备;熟记各种化验数据和临床意义;熟练应用多种抢救药品。
临床路径与护理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路径与护理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的临床路径和护理规范管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法》,订立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临床科室的临床路径和护理规范管理工作。
第三条定义1.临床路径:指患者在特定疾病或手术过程中,医疗团队依照肯定的流程和时间节点进行的一系列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的规划和引导。
2.护理规范:指护理人员在供应护理服务过程中应遵从的规范和标准。
第二章临床路径管理第四条临床路径的订立和调整1.医院各临床科室应依据国家、行业和医院相关规定,结合本科室的实际情况,订立和调整临床路径。
2.临床路径的订立和调整应由科室主任牵头,经科室内部讨论,报医务部门审核通过后执行。
3.临床路径的订立和调整应及时向全体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进行培训和宣传。
第五条临床路径的应用和推广1.医院各临床科室应乐观推广和应用临床路径,提高患者入院、治疗和出院的效率和质量。
2.医院应开展临床路径的评价和改进工作,不绝完善临床路径的内容和流程。
第六条临床路径的执行和监督1.医院各临床科室应建立临床路径执行和监督机制,确保临床路径的有效执行。
2.医务部门和质控科室应对临床路径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矫正和改进。
第七条临床路径的培训1.医院应开展临床路径培训,包含临床路径的订立、应用和执行等方面的培训内容。
2.新入职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接受临床路径的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八条临床路径的沟通与协作1.医院各临床科室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共同订立和推广适用于跨科室患者的临床路径。
2.临床路径的执行需要涉及到科室内部和跨科室的多个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应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和协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护理规范管理第九条护理规范的订立和调整1.医院应依据国家和行业相关要求,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订立和调整护理规范。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临床护理技术操作,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订立本规范。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医务人员,在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必需遵守本规范。
第三条术语定义1.临床护理技术:指在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通过手法、器械和药品等进行的针对患者身体情形的操作和处理,包含但不限于注射、输液、吸引痰液等。
2.技术操作:指医务人员在执行临床护理技术时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步骤。
3.医务人员:指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技术人员。
第二章基本要求第四条安全保障1.医务人员必需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熟识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医务人员必需使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定的器材、药品,确保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3.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必需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保操作对象正确无误。
第五条操作规范1.医务人员在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前,必需进行充分的手卫生,戴好手套。
2.医务人员在执行注射操作时,必需遵守消毒规范,保证注射针头无菌。
3.医务人员在进行各项技术操作时,必需认真察看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记录和反馈异常情况。
4.护士必需及时将操作过程和结果记录到电子病历系统中,确保操作过程的可追溯性。
第六条停止操作1.医务人员在操作中遇到异常情况或发现操作欠妥,必需立刻停止操作,并相应处理。
2.医务人员在停止操作后,必需向主管护士或医生报告情况,协商下一步处理措施。
第七条事故处理1.医务人员在操作中发生事故时,必需立刻报告相关负责人,采取紧急救治措施并做好记录。
2.医务人员必需搭配医院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乐观参加相关会诊、复查等工作。
第三章相关责任第八条主管护士责任主管护士是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的直接管理者,负责以下工作:1.订立临床护理技术操作规范,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
2.引导医务人员进行临床护理技术操作,确保操作符合规范。
3.负责培训新员工,确保新员工熟识操作规范并能够独立操作。
临床护理6s管理计划及实施方案
临床护理6s管理计划及实施方案你知道吗?在医院这个大舞台上,护理工作可是承担了“幕后英雄”的角色,忙里忙外,事无巨细。
可别小看了护士们,他们可不只是送药、打针那么简单。
他们的工作涵盖了许多内容,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最近,医院里推行了一种叫“6S管理”的新模式,说起来不难,其实就是把护理工作做得更规范、更高效、更有条理。
这6S管理,不仅有助于提升护理质量,还能让护士们的工作更轻松、患者们的感受更好,听起来是不是挺让人期待的?咱们首先得聊聊,什么是6S?这6S不是六个神秘的字母,而是六个核心概念,分别是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和安全。
是不是感觉有点像整理家里的大扫除?其实也差不多。
就拿“整理”来说,护士们的工作环境必须保持整齐、规范,乱七八糟的东西就得收拾好,常用的工具放得井井有条,什么时候该用什么都心里有数,工作起来才不至于手忙脚乱。
再说到“整顿”,它的意思就是把每一样东西都放到最合适的地方,像针管、药品这些小东西,不光得找得着,还得方便随时拿取。
别到时候有个急事,找个半天,患者也急,自己也急,大家都急,真是让人头大!然后是“清扫”和“清洁”这两条,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医院可是病菌的重灾区,清洁不彻底就会让细菌藏身。
护士们得定期打扫每个角落,保持环境的整洁。
不光是清扫卫生,护士们的着装、仪容仪表也得干干净净,这可是给患者最直观的好印象。
再说到“素养”,它可不仅仅是专业技能,更多的是团队合作、沟通能力、服务态度等方面。
你看,如果你是患者,面对一位服务态度温和、微笑亲切的护士,心情肯定好得多,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而“安全”呢,那就是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每一项操作,都得小心翼翼,不出差错,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这6S管理就是让护士的工作变得更有秩序、更加高效,也让患者的就医体验更好。
那实施起来到底怎么做呢?别急,下面我就给你一个清晰的方案,看看这个“6S”到底怎么在临床护理中落地生根。
医院得给每位护士普及6S管理的理念。
临床诊疗护理规范管理制度
临床诊疗护理规范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1.为了规范医院临床诊疗护理工作,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权益,订立本管理制度。
2.本制度依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法》等相关法规法律,结合医院实际情况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1.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各科室和护理部门,包含临床诊疗过程中的护理工作。
2.全部从事临床诊疗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必需严格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定义1.临床诊疗护理:指医院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的护理工作,包含病情察看、护理操作、病愈引导等。
2.护理质量评估:指对临床诊疗护理工作进行监督、评价和改进的过程。
3.患者权益:指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享有的合法权益,包含生命安全、身体健康、医疗信息隐私等。
第二章临床诊疗护理规范第四条临床护理操作规范1.护士在进行临床护理操作时,必需全程佩戴清洁无菌手套,并依照操作规范和防备感染措施进行操作。
2.每位患者在使用过的医疗器械上都应有清楚的标注,并依照规定进行消毒或清洁。
3.护士在使用药物时必需认真核对患者的身份信息,确认患者对药物没有过敏史,并依照正确的用药剂量和途径进行给药。
第五条病情察看和记录规范1.护士在接收患者后,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认真察看,并依照规定将察看结果及时记录在病历中。
2.护士应定期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监测结果,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护士应依照规定对特殊患者、手术患者等进行重点察看和记录,并及时向医生汇报情况。
第六条护理文书填写规范1.护士在填写护理文书时,应依照规定进行填写,包含患者基本信息、护理措施、护理效果等。
2.护士在填写护理记录时,应注意准确记录护理操作、护理察看结果、患者反应等信息,不得捏造或隐瞒信息。
第七条病愈引导规范1.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病愈引导,包含饮食引导、活动引导、心理支持等。
2.护士应依据患者的病情和病愈需求,订立个性化的病愈引导方案,并进行有效的跟踪和评估。
护士护理工作规范制度
护士护理工作规范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制度旨在规范和提高医院护士的护理工作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满意度,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的管理制度。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护士工作岗位,包含住院部、手术室、急诊科以及其他相关科室。
第三条定义和缩略语1.护士:指在医院从事护理工作的专业人士。
2.患者:指在医院就诊或住院的疾病患者。
3.护理记录:指护士对患者护理进行记录的文书。
第二章护士护理流程第四条门诊护士护理流程1.挂号接诊:护士应自动迎接患者,核对患者信息并进行初步望诊,记录患者主诉和症状。
2.医生诊断:护士应帮助医生进行体格检查,收集患者病史,并记录医生的诊断结果。
3.治疗和叮嘱:依据医生的诊断结果,护士应供应相应的治疗,如给药、注射等,并向患者认真解释治疗方案和注意事项。
4.结束工作:护士应做好护理记录,清理现场并予以患者必需的交代。
第五条住院护士护理流程1.接诊和评估:护士应自动接诊患者并进行护理评估,包含生命体征、病情评估等。
2.护理计划:依据患者评估结果,护士应订立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并与医生、患者和家属进行沟通和协商。
3.护理实施:护士应依照护理计划执行护理工作,包含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给药、更换伤口敷料等。
4.护理记录:护士应及时、准确地记录护理过程和结果,包含患者的病情变动、护理措施、效果评价等。
5.交接班:护士应依照规定的交接班流程向后续护士交接患者病情和护理事项,并记录在交接班记录中。
第六条手术室护士护理流程1.准备手术室:护士应保证手术室乾净、无菌,并依照手术需求准备所需器械和药品。
2.患者准备:护士应依照手术室流程帮助患者进行准备工作,包含洗净手术部位、安排尿管等。
3.术中护理:护士应全程参加手术,保持手术安全,如帮助医生准备器械、自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等。
4.术后护理:护士应转运患者至恢复室,并进行术后护理,包含监测生命体征、处理手术伤口等。
5.结束工作:护士应清理手术室、整理器械和药品,并记录手术过程和患者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管理及临床护理规范
医院规章制度(护理管理规范)发布时间: xx.09.26 护
理管理及临床护理规范
第一章护理宗旨
一.护理理念
护理理念,即护理人员对护理的信念、理想和所认同的价值观。
是护理专业的理论体系和实践体系发展的框架概念。
是指导临床护理、社区护理,护理教育、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和护理科普的思想基础。
护理理论的基本框架概念是人、环境、健康、护理。
这四个框架
概念是:
人:人是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统一的独立整体,人是一
个自然的系统,又是一个开放系统。
人是由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等无数子系统组成。
人在不断与环境进行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换过程中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人有独立思考、分析、判断、理解、想象、感觉、表达情感、学习和处理的能力,与外界环境保持密切联系,并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
人在不同的生长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完成不同的任务,发展自己的价值体系。
环境:人的环境包括内环境和外环境。
内环境是指人的生理
环境,通过神经、内分泌以及免疫系统调节达到平衡。
外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地理、气候等环境条件影响人们的健康,个体通过内环境调节使之平衡。
社会环境是指社会的制度、政策、
风俗习惯、文化背景、人际交往、经济状况、家庭等。
人们在与环境动态过程中保持平衡,若不能平衡,就会导致疾病,甚至死亡。
健康:健康是健康—疾病—健康完好状态的连续体,是动态的,在这个连续体中,人处在不同的健康状态。
健康和疾病是相互转换的。
《世界卫生组织章程》序言中指出,健康的定义为“健康不仅是没有躯体上的疾病,而且要保持完好的心理状态和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以及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
护理:护理是护士与病人之间互动的过程,护士为个人、家庭、群体及社会提供护理。
护理通过应用护理程序进行实践,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贯穿于健康--死亡整个健康轴,为人(病人或健康人)提供有关健康的信息,促进健康、维护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
即使面对死亡的人也能得到安宁的死亡。
从人的出生至死亡都需要护理。
因此,护理应满足病人的各种需要,协助病人达到独立,指导和教育病人,增强病人的应对及适应能力,寻求更健康的行为,达到完美的健康状态。
二.护理人员服务准则
护士在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护理理论框架概念的指导下,调整自己的专业行为。
护理人员必须遵循以下准则。
1、护士在提供护理服务时,应尊重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2、护士为服务对象实施护理应不受种族、国籍、信仰、年龄、性别、政治或社会地位的影响,均应一视同仁。
3、护士的基本职责是促进健康,预防疾病,恢复健康和减轻痛苦。
使濒临死亡者能安祥、尊严地死亡。
4、护士应按服务对象个人、家庭及社区的需要,与其他医务人员及社会人士共同合作,提供健康服务,开展健康教育。
5、护士的主要任务是照顾需要护理的人,执行护理工作时严格遵守各项制度和规程,应努力确保护理对象的安全。
6、护士应尊重护理对象的个人信仰、价值观和风俗习惯,尊重并保护其隐私权。
7、护士应为普及卫生保健知识,促进及改善社区人群健康,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而作出努力。
8、护士执行职责时,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并诚信、慎独、自重,与其他医务人员密切合作,一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灵活地运用和积极地改善现有资源,提供优质护理。
9、护士履行职责时,应以科研成果的理论为依据,运用护理程序工作方法,解决病人与护理有关的健康问题
10、护士应接受终生教育,刻苦钻研业务,精益求精,积极开展科研,为护理事业的发展奉献自己的毕生。
三.护理程序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