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
体育运动中心工作总结
体育运动中心工作总结体育运动中心工作总结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如何把总结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我们收集整理的体育运动中心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体育运动中心工作总结1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在体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深化改革,多措并举,我市体育事业得到了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一.回顾“十二五”,展望“十三五”(一)今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回顾即将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我市体育赛事精彩纷呈、体育场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体育成绩显著提升的五年。
1.体育赛事方兴未艾。
20XX年以来共举办规模性以上赛事99届次。
1)国际比赛2次。
四国男篮挑战赛和洲际女篮巅峰争霸赛;2)国家级赛事活动9次。
川澳青少年体育交流活动、中国羽毛球俱乐部超级联赛、中国青年女篮四强邀请赛、乒超联赛、中国排球联赛、乙a乒乓球比赛、u15篮球赛和体育舞蹈邀请赛;3)省级赛事12次。
省级以上重点中学教工篮球邀请赛、羽毛球公开赛(3次)、乒乓球公开赛(3次)、四川省棋王赛及排位赛、定向比赛和嘉陵江野钓公开赛;4)XX市级赛事12次。
XX市第四届运动会等;5)市本级赛事11届次。
春节元旦系列体育活动(3届)、正月十六游百病(2届)、XX月8日全民健身日系列活动(3届)和全市全民健身运动会(3届);6)单位及行业运动会53次。
2.体育场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1)“雪炭工程”市民健身馆的建设,拉开了我市体育场馆建设的序幕。
有体育彩票公益金支助的“雪炭工程”市民健身馆,项目占地9.8亩,建筑面积1648平方米。
现设1片室内篮球场、1片室内5人制足球场及篮球广场。
这是我市历史上第一个完全意义上的体育场馆。
虽然面积不大,功能设置不全,但确实为我市群众健身提供了一个比较专业的场地。
2)体育中心的建成,谱写了我市拥有大型体育场馆的历史新篇章。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调研评估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调研评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4.09.05•【文号】体群字[2014]94号•【施行日期】2014.09.05•【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家体育总局办公厅关于开展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调研评估的通知(体群字[2014]9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体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体育局,黑龙江农垦总局体育局:体育健身设施是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多年来,特别是《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计划》)颁布以来,在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各地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各级体育部门在总结评估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为落实好《计划》关于“加强成效评估”的部署,体育总局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开展〈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实施效果评估的通知》(体群字[2014]64号,以下简称《评估通知》),对包括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在内的有关工作评估事宜提出了要求。
根据体育总局关于开展《计划》实施成效评估的统一安排,决定组织开展体育健身设施调研评估,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调研评估目的推进《计划》所提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目标任务评估工作,摸清各地《“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实施情况、“十二五”体育设施建设管理情况及“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需求,为《“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做好前期调研论证、打好基础。
二、调研评估内容(一)各省(区、市)实施《“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及体育健身设施建设管理基本情况;(二)体育健身设施重点项目实施情况,包括:1.“雪炭工程”实施情况;2.“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情况;3.体育总局命名资助全民健身活动中心、户外健身场地项目建设运营情况。
(三)各省(区、市)“十三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需求。
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市体育发展“十二五”规划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已经日益成为现代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成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同时,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体育更加成为能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
“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五年,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五年。
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为切实做好“十二五”期间我市体育事业的统筹规划,加快和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效发挥体育在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独特的作用,特制订本规划。
一、“十一五”体育工作的回顾。
“十一五”期间,我市体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体育局的指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全市广大体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体育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增强人民体质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体育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得到健康、持续、协调发展,体育设施建设、队伍建设不断加强,各项事业稳步发展。
(一)“十一五”时期体育事业成绩辉煌——群众体育方面,以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目标,加快群众体育健身设施建设,全力唱响“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各项工作不断推进。
一是全民健身工程成效显著。
全市各类全民健身工程总数达到519处,总投入近6000万元,是“十五”期间的4.6倍。
有效地缓解了长期以来群众健身与场地器材之间的供需矛盾。
二是积极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不断掀起全民健身热潮。
“十一五”期间,全市开展的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1000多项次,参与人数近500万人次,特别是第六届亚**会、北京奥运会火炬传递活动和全国第一个“全民健身日”庆祝活动,在全市上下引起了强烈反响,广大群众的健身热情空前高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明显增加,体育健身成为广大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
“十二五”时期我国体育产业发展中的政府职能研究
行业 壁 垒森 严 。 然 沿袭 着计 划 经济 的管 理 方式 , 仍 与 31 落实 与 推进 《 导 意见 》 体育 产业 “ . 指 和《 十二 五 ” 文化 、 游产 业 之 间的融 合难 以形 成 。 次是 区域 分 规划 》 旅 其 割 , 育 资 源 和生 产要 素 流动 的区域壁 垒 很 多 , 利 体 不
《 育 产业 “ 二 五 ” 划 》 战略 规 划 , 体 十 规 等 国务 院 办公 下几个 方 面 :
厅 还 出 台 了 《 于 加快 发展 体育 产业 的指 导 意见 》 2 . 体 育产业 部分 市场 的垄 断性 经 营依然 存在 。 关 。 .1 2 这 些体 育 产 业发 展 战略及 规划 的 制定 对于 确 立体育 从产 业领 域 看 , 体育 用 品制 造 与销售 、 育健 在 体
期 内 , 年要 做 些什 么 , 每 具有 有 哪些行 动 方案 等 等都 营范 围 ,与举办体 育竞赛 表 演 活动相 适 应 的组织 机 还不 是很 明 确 。 与之相关 的是 。 国 的体 育 产业规 划 构 、 我 专业技 术 和 管理 人员 ” 条件 , 论是 国有 企 业 、 等 无 宏 观性较 强 , 对于微 观 的指导 却相 对不 足 。 体到 到 具
民营企业还是个人 , 都可以在广州举办体育赛事 ; 再
体 育产 业 部 门 ,普 遍感 到这些 宏 观 的体 育 产业 规划 如 , 中体 产业进 入 体育 场馆 运 营领 域 , 获得 佛 山岭 南 甚 至一 些政 策 与本 部 门 、本 企 业关 系不 大 也 就是 明珠体 育 馆 3 特许 经 营权 等等 。但 总体 而言 , O年 我 说, 中国体 育产 业 战略 和 规划考 虑更 多 的是 宏 观的 、 国的 体育 竞赛 资源 主要 还 是 由体 育部 门掌 握 .大 部 庞 大 的 体育 产 业 体 系 以及 体 育 产 业 的整 体 推 进 , 但 分体 育 场 馆还 是 按 照 “ 业单 位 。 业化 运 作 ” 二 事 企 的 顾 及体 育 产业 的重 点领 域和个 别 突破偏 少 。 实 . 其 体 元体 制结 构在 运营 。 在这 种过 渡性 、 缺乏 规范 的体 制 育 产业 的 突破 , 往首 先从 一个 领 域甚 至一 个行 业 、 下 , 往 政府监 管存 在着 “ 越位 ” 缺位 ” 和“ 并存 的问题 。
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十二五”规划
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时期是我国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包容发展的关键5年,也是建设体育强国,推进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实现新发展、新跨越的重要阶段。
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航空、科技体育事业、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好“十二五”期间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为建设体育强国服务,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时期航空、科技体育发展的主要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一)“十一五”时期航空、科技体育事业成就辉煌在国家各项体育和航空方针、政策的指导下,在国家体育总局的正确领导下,航电模中心完善行业管理规定,树立行业管理权威,改善行业发展环境,保护资源,开拓创新,进一步做大、做强、做活、做精项目,逐步将项目推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
抓住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重大历史契机,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项目普及与提高,使航空、科技体育的发展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社会化和大众化成为航空、科技体育发展的主流,民间俱乐部方兴未艾。
目前,全国航空运动学校和各类航空体育俱乐部共拥有运五飞机和直升机、滑翔机及其他轻小型飞机200余架,热气球400多具,动力悬挂近300架,滑翔伞、动力伞几千具,航空模型飞机上万架,参与人数近百万。
航空体育成为我国通用航空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向越野、无线电测向、航空模型、航天模型、航海模型、车辆模型、建筑模型、模拟运动等项目,受到广大群众、尤其是青少年的喜爱,有些项目已列入学校的教学课程。
我国航空、科技体育健儿在一系列重大国际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国争光。
传统优势项目飞机跳伞、航空模型、航海模型继续保持国际领先水平,非传统优势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我国热气球飞行员在日本佐贺第24届太平洋杯赛中荣获亚军,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 2009年,我国选手张淑鹏获得第五届滑翔伞定点世界锦标赛个人定点世界冠军,实现了滑翔伞世界冠军零的突破。
航空、科技体育市场不断拓展,无形资产价值得到提升。
体育局内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总结与展望
体育局内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总结与展望本文总结了体育局内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的相关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体育局致力于推动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以提供更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条件,促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发展。
以下是对该项工作进行总结和展望的详细内容。
一、规划与建设工作总结1. 修建了一批现代化的体育场馆和场地,包括室内体育馆、室外运动场等。
这些设施满足了不同年龄和层次的人们进行各类体育运动的需求。
2. 加强了体育设施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确保设施的安全和可用性。
3. 提供了多元化的体育活动课程和培训项目,为市民提供了更多选择和机会参与体育运动。
4. 积极推动与学校和社区合作,共享体育设施资源,促进体育运动在全市范围内的普及和发展。
二、规划与建设工作展望1. 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扩大现有体育设施的规模和数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体育运动需求。
2. 紧密结合城市发展规划,合理布局体育设施,确保城市各个区域都能享受到方便和优质的体育设施服务。
3. 提高体育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引入先进技术,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提升设施的管理效率和用户体验。
4. 进一步深化体育运动与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融合,打造综合性的体育文化中心,促进城市软实力的提升。
5. 加强与相关机构和社会资本的合作,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源,推动体育设施建设的多元化发展。
总结:体育局内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在过去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改进的空间。
通过加大投入、继续改善管理和智能化水平,并与其他领域加强合作,相信未来体育设施的建设会更加完善,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体育运动环境和条件。
体育局将继续努力,推动体育设施规划与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发展,为全民健身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十二五工作总结5篇
十二五工作总结5篇篇1一、引言过去的五年,是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实施期。
在这一时期,全社会共同努力,克服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挑战,顺利完成了各项发展目标。
现将“十二五”期间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梳理成绩与经验,查找不足与问题,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总体工作回顾在“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持续增长,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改革开放全面深化。
社会事业稳步发展,民生福祉不断改善。
下面分别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文明三个方面进行概述。
(一)经济发展1.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2.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科技创新成果丰硕,一批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 改革开放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二)社会进步1. 教育事业发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素质教育深入推进。
2. 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增强,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
3.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就业、社保、扶贫等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三)生态文明1.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绿色发展理念得到广泛认同,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2. 环境保护力度加大: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治理取得积极进展。
3. 资源节约利用水平提高: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取得重大进展,能源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三、重点工作详述(一)经济发展方面在“十二五”期间,我们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成本,优化资源配置。
同时,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二)社会进步方面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十二五”期间,我们加大了对教育事业、医疗卫生事业和社会保障体系的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同时,我们还积极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三)生态文明方面我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体育局绩效考核工作报告
体育局绩效考核工作报告尊敬的领导、同事们:本年度是我市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推动全民健身为核心,不断加强体育产业发展,不断提升全市体育事业水平。
现将体育局本年度绩效考核工作进行全面汇报。
一、组织与机构建设本年度,体育局在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加强了组织与机构建设,通过内部调整和人员配置优化,形成了一支朝气蓬勃的工作团队。
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定期召开党组会议、全体干部会议,组织开展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
二、全民健身工作1.全民健身活动组织本年度,体育局积极履行全民健身的职责,组织了一系列广泛参与的全民健身活动。
我们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开展,举办了“健康中国,快乐足球”系列活动,组织了广场舞大赛、篮球比赛等,吸引了大量市民参与。
2.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为了满足市民的体育需求,体育局积极投入资金开展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管理工作。
本年度,我们完成了体育馆、游泳馆等场馆的新建和装修工作,在场馆管理方面加强了流程优化和规范管理,提高了场馆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效率。
三、竞技体育工作1.体育赛事组织我局积极组织和承办各类体育赛事,提升我市的竞技体育水平和知名度。
本年度,我们成功举办了全市田径锦标赛、足球联赛等重大赛事,吸引了大批优秀运动员参与,展示了我市的体育实力。
2.运动员培养与选拔为了培养和选拔优秀的运动员,我局注重基层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了对体育学校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组织选拔赛和集训活动,培养了一批潜力运动员,为我市竞技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体育产业发展1.体育设施建设与投资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体育局积极推动体育设施的建设与投资。
本年度,我们完成了体育场馆、训练中心等设施的建设,并积极引进了体育产业项目,为我市体育产业的繁荣做出了积极贡献。
2.体育产业规划与政策支持为了促进体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局加强了产业规划和政策支持工作。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行年度执行情况检查及中期评估的通知
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行年度执行情况检查及中期评估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体育总局•【公布日期】2013.11.01•【文号】•【施行日期】2013.11.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关于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进行年度执行情况检查及中期评估的通知有关单位、有关课题负责人:根据科技部社发司要求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课题承担单位按要求编制年度计划执行情况报告并上报有关信息报表,项目组织单位汇总报科技部;实施周期三年以上的项目,必须进行中期评估。
经研究,我司决定对“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学健身专家指导系统和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2012BAKB23)”、“运动促进体质健康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012BAK21B00)”,进行2013年度执行情况检查及项目中期评估。
具体安排如下:一、提交《年度执行情况报告》及《中期检查报告》(一)以上两个项目中有关课题承担单位提交《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附件1),请于2013年11月15日下午5:00前将电子版材料报有关项目联系人。
请将纸质版(一式6份)和电子版报送科教司科技处。
(二)以上两个项目牵头单位:总局科研所、北京体育大学汇总课题情况,编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附件2)及《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期检查报告》(附件3)。
请于2013年11月25日报送科教司科技处。
二、召开会议进行检查评估拟定于2013年12月组织专家进行中期评估。
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三、有关要求(一)项目的年度执行情况检查和中期评估意见是项目、课题调整或撤销的重要依据。
请有关单位、课题负责人高度重视阶段年度执行情况和中期检查评估工作,认真填报《年度执行情况报告》,重点填报“项目执行情况统计表”(即信息表)和“取得的成果及其应用情况”,仔细统计报送“信息表”中有关数据和内容,工作过程和研究过程的内容请予以简略。
体育事业“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
体育事业“十一五”总结和“十二五”规划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中国的体育事业也在逐步壮大。
在“十一五”期间,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在,“十二五”规划正式开始,体育事业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和计划。
“十一五”期间,中国体育事业的主要成绩包括以下方面:
首先,中国的国际体育竞争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广州亚运会中,中国队分别获得了51枚和199枚金牌,均创下历史新高。
在奥运会、世界杯、亚洲杯等主要国际比赛中,中国队的表现也逐渐稳定。
同时,中国足球的中超联赛、篮球的CBA联赛等国内体育联赛的竞争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其次,中国的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
在“十一五”期间,全国各地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场馆、训练基地和运动场地,同时也建立了完善的体育公共服务体系。
这无疑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此外,中国体育产业的规模和收益也在逐年增长。
从运动器材研发生产到运动员经纪公司,从赞助商合作到体育旅游,中国的体育产业已经形成了售后服务、运动休闲、文化创意等多个服务领域,体育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升级和城市发展转型的重要力量。
在“十二五”规划中,中国的体育事业也提出了新的发展计划。
具体来说,未来五年,中国将分三个阶段逐步提升基础设施建设、体育产业发展和竞技实力等方面,为世界前列的体育大国而持续努力。
总体而言,“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实施为中国的体育事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令人们对未来真切有着信心。
我们相信,中国体育事业从此步入了快速增长、多元化发展的新时代,将为全球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新的思路。
大连市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现状调查与发展规划研究
设 全 民健 身 设 施 。
23进 一 步推 动 体 育 场 馆 向 公 众 开 放 . 总 结 经 验 , 宽 思 路 , 续 推 动 公 共 体 育场 干 拓 继 ¨ 校 体 育 场 馆 向公 众 开放 , 向社 会 公 尔 开放 } 和 服 务 并 J l t
”
一
座典 型场馆 进行调研 和 考察 , 邀请 国 家、 市等 场馆 并 省 运 营管理专 家进 行专 题论证 。通过 对全 国体 育场 馆运 行情况 的分析 , 成大连市体 育 中心 功能定位 和运 营管 形 理 的工作方案 。 面对新的形势 , 们经 过深 入 广泛 地研 究后认 为 : 我 必 须以新的管理 体制 和运行 机制 来管 理好 大连 市体 育 中心这个特大型 国有 资产 , 通过招 商 、 作 、 合 引进专 业管 理人才 , 整合 市体育局现有事业 编制 , 新管理 模式 , 创 在 不增加机构编制 , 保持原拨款渠道不 变和体 育系统 稳定 的前提下 , 建议 采取在市体育局领导 下管办 分离 的运营 模式 。这种模式 已在 上海 、 州 、 波和 无锡 等发 达城 杭 宁
与作用 。
国际 A级单项赛事 。积极推 动体 现我 市特色 的棒 垒球
运 动 的开 展 和普 及 , 托 大 连 市 的 区 位 优 势 和 对 日韩 友 依
好交流 的良好基 础 , 积极 酝酿 城 市间 的棒 垒球邀 请赛 , 不断增进 中 日韩 体育文化交流与经贸合作 。 34研究 论证大型体 育赛事 、 . 体育 场馆 的运作 方式
“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指导手册
(三)宜设置场地灯光、围档等附属设施。
四、户外健身设施
-6-(一)户外健身设施是指 Nhomakorabea用公园、绿地、水域(江、
河、湖、海)、山川、广场等自然地形、地质和景观条件,
建设户外运动场地,开展群众健身活动的体育设施。
(二)基本建设内容包括户外运动场地和附属设施。
(三)应根据各地区自然地形、地质和景观条件,民族、
-2-
第二章 建设选址 一、应符合城市规划和体育设施布局要求,实现社会效 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二、全面规划远、近期建设项目,一次规划、逐步实施, 并为可能的改建和发展留有余地。 三、应满足运动项目的朝向、光线、风向、风速、安全、 防护等使用要求。 四、应邻近群众生产、生活密集区域,便于群众就近参 加体育健身活动。 五、户外设施宜充分保护和利用公园、绿地、水域(江、 河、湖、海)、山川、广场等自然地形和地质条件,减少建 设投资。 六、宜单独选址建设,如因条件限制,也可以与文化、 教育设施统一规划建设,但必须满足体育设施的使用功能和 环境要求。 七、建设环境较好,与各类污染源、高压线路和易燃易 爆物品场所之间的距离应达到有关防护规定,避开有地质灾 害威胁、洪水淹没区、地震断裂带等危险地带。 八、应便于利用供水、排水、供电、供热等市政基础设 施。
球类 场道类 器械类
足球、篮球、排球、门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场地 多功能健身场地、跑步道、城市健身步道、登山健身步道、轮滑 场地、自行车健身场地、水上运动场地、冰上运动场地 全民健身路径、健身器械场地、儿童游憩场地
特色类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
综合类 设有球类、场道类和器械类等多种健身设施的体育公园、绿道等
-7-
第四章 场地要求
一、场地尺寸
县体育局某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县体育局某年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docx县体育局2024年工作总结与2025年工作计划尊敬的领导、同事们:随着2024年的圆满结束,我们县体育局在这一年中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同时也为来年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一、2024年工作总结(一)体育设施建设新建体育公园我们成功新建了一座集休闲、健身、娱乐于一体的体育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优质的体育活动场所。
改造老旧体育场馆对部分老旧体育场馆进行了改造升级,提高了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二)体育赛事组织成功举办县级运动会成功举办了第XX届县级运动会,吸引了数千名运动员参加,提升了我县的体育竞技水平。
组织各类体育比赛组织了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多项体育比赛,丰富了市民的体育文化生活。
(三)体育人才培养建立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建立了青少年体育训练基地,为青少年提供了专业的体育训练。
开展体育教师培训组织了多期体育教师培训班,提高了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
(四)全民健身推广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组织开展了“全民健身日”等系列活动,提高了全民健身意识。
推广科学健身知识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广泛宣传科学健身知识,引导市民健康生活。
二、存在问题体育设施分布不均部分地区体育设施不足,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体育赛事影响力有限部分体育赛事的组织和宣传力度不够,影响力有待提升。
体育人才储备不足专业体育人才和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还需加强。
三、2025年工作计划(一)体育设施完善增加体育设施投入计划增加体育设施建设投入,特别是在体育设施不足的地区。
提升设施管理水平提高体育设施的管理水平,确保设施的高效利用。
(二)体育赛事提升扩大赛事规模扩大各类体育赛事的规模,吸引更多的参与者和观众。
加强赛事宣传加强体育赛事的宣传力度,提升赛事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三)体育人才培养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才培养加大对青少年体育人才的培养力度,为体育事业输送新鲜血液。
建立专业体育人才库建立专业体育人才库,为各类体育活动提供人才支持。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柳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1.27•【字号】柳政办[2010]9号•【施行日期】2010.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柳政办〔2010〕9号)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按方案开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七日柳州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十二五”时期是柳州市围绕实现“两个率先”,建设“四个名城”的宏伟目标,推动科学发展、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和谐柳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科学编制和组织实施“十二五”规划,对于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势头,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全面实施“二次创业”,努力实现“经济升级城市转型”,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推动全市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柳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做好全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3号)和2009年全国、全区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编制“十二五”规划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自治区领导同志对我市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把柳州建设成为“四个名城”、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的战略目标,深入开展调研,充分凝聚智慧,认真分析国内外发展环境变化对柳州的影响,准确把握基本市情和发展阶段特征,立足科学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着重解决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理清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明确“十二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使其成为指导全市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行动纲领。
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
青少年体育“十二五”规划国家体育总局2011年4月6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
青少年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青少年体育工作更好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体育强国服务,依据《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相关法规及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一)主要进展与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青少年体育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07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了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战略决策,把青少年体育工作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战略位置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历史性进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进而推动青少年体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广泛开展青少年体育活动,加大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力度。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在体育、教育等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各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推动学校体育工作呈现出新的面貌,每天锻炼一小时正在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自觉行动,健康素质成为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青少年体育健身活动蓬勃开展。
通过开展“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等丰富多彩的活动,每年吸引数亿人次青少年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活动;青少年体育组织进一步巩固壮大,截止到2010年,创建各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5166个,其中国家级3429个,各级传统体育项目学校15477所,其中国家级300所,各级青少年户外体育活动营地95个,其中国家命名资助59个;学校体育场馆向公众开放不断推进。
2.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效显著,业余训练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实施“奥运争光计划”和“全民健身计划”提供了人才支持。
5年来各级各类体校平均每年向优秀运动队输送近4000人,占新增人数92%左右,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100枚奖牌和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中国代表团获11枚奖牌的运动员全部来自各级体校;5年来各级各类体校每年向高等院校输送3000—5000名体育特长生,为社会培养近万名中等体育专业人才和4万余名体育骨干,成为全民健身活动的宣传员、指导者和组织者;以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为龙头的业余训练工作扎实推进,进一步促进了竞技体育人才梯队在年龄和水平上的衔接,形成了各项目的人才群和人才链,进一步促进了训练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北京奥运会周期认定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313个;体教结合工作进一步深化,各地积极探索新时期体教结合多元化实现形式,在解决学训矛盾,整合体育、教育资源,创新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机制,促进文化教育工作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积累了宝贵经验;青少年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受到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和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得到进一步加强;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格局开始形成。
中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
“十二五”期间中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情况“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发展较快、变化较大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做出了重要决策部署,先后出台多项鼓励政策和专项规划,将其作为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支柱之一,管理制度和标准体系逐步建立,促进与整治同时推进,优化与调整多措并举,行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规模日益扩大,整体仍呈现积极向上的发展势头。
营业规模不断扩大。
2011~2015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翻倍增长,从2605.1亿元增加到5995.0亿元,增幅达130.1%,平均每年增长25.0%左右,其中,广播影视业营业增速尤为明显,五年约增长2倍。
法人单位数从期初的10.3万个增加到期末的29.7万个,增长近2倍,市场参与主体日益增多,行业竞争更加充分。
同时,作为行业发展的基础,针对文化、体育、娱乐场所的固定资产投资和交付使用数量不断增加,推动行业向规模化、规范化方向发展。
就业人员日益增加。
以城镇单位就业人员为例,2011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就业人员为135.0万人,到2015年增至149.1万人,增加14.1万人,增幅为10.4%。
从就业类型看,国有单位就业人员占据主导地位,占就业总人数的60%~80%,受文化体育领域体制改革影响,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占比增长迅速,外资单位进驻限制较多,就业人员较少,占比较小。
增加值稳步提升。
2011~2015年,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增加值从3007.1亿元增加到4808.8亿元,增加1801.7亿元,增幅为59.9%。
其中2012年增速较快,达到17.4%。
从各行业看,文化艺术、广播影视和娱乐业增速较快,期末比期初增长均在1倍以上,其发展成果较为丰富,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经营效益缓中有异。
受经济社会发展形势以及行业投资回收期较长等因素影响,“十二五”时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经营效益仍尚未充分显现,整体效益下滑,个别行业处于亏损状态,不同行业情况各有不同。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
“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文秘“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及“十三五”规划编制情况汇报根据会议安排,简要汇报三个内容,一是“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二是目前“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展情况及下步打算,三是“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特点和基本框架。
下面依次汇报。
一、“十二五”规划的执行情况“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和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下,保持了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进程明显加快,围绕主题主线的转型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事业有了较大进步,人民生活水平跃上了新的台阶。
五年来,我市经济实力显着增强。
,预计我市地区达到XX.41 亿元,比2010 年近翻了一番,按可比价计算,年均增长12%。
财政收入取得重大突破。
预计达到14 亿元,是2010 年的3 倍,年均增长25%,比《纲要》预期目标高5 个百分点,提前两年实现了12 亿元的规划目标;预计固定资产投资达到XXX.56 亿元,是2010 年的3.3 倍,年均增长XX%,将超额完成223 亿元的规划目标;预计外贸出口达到XXX 万美元,是2010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20%,提前一年完成5450 万美元的规划目标。
五年来,我市经济结构明显优化。
农业在全省的领先地位进一步巩固。
农产品加工强县、畜牧强县、生态林业示范县等荣誉称号不断涌现,粮食生产能力增强,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长足发展。
规模工业继续壮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达到120 家左右,比2010 年(59 家)翻了一番,预计实现工业增加值XX.09 亿元,是2010 年的2.5 倍,年均增长20%。
食品加工产业集群被列入全省90 个重点成长型产业集群。
服务业较快发展。
五年间,“李白故里、银杏之乡”的旅游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成功举办了中国首届银杏节和国际李白文化节,完成了全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修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局“十二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体育局“十*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发展“十*五”规划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十*五”以来,省体育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大精神,紧紧把握推动科学发展、建设体育强省的主题和转变体育发展方式的主线,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思路和政策举措,协调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扎实推进、成效明显,为顺利按时完成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十*五”规划执行情况“十*五”以来,省体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强力推进规划实施,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竞技体育实力保持全国前列,后备人才培养得到加强,体育产业加快发展,体育竞赛提档升级,体育科教成果显著,基层基础体育工作有序推进,多数指标达到或超过序时进度要求,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阶段性目标。
其中提前完成10项指标、占XX.X%,完成中期指标的10项、占XX.X%,未完成中期指标的4项、占XX.X%,2项指标因为时间原因没有相关数据,还有1项指标预计完成有困难(详见江苏体育发展“十*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表)。
(三)后备人才培养得到加强。
青少年体育阵地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共创建37所国家级后备人才基地,总数并列全国第一;建成国家青少年体育俱乐部XXX个、省青少年奥林匹克俱乐部XXX个,创建19所体育局“十*五”规划实施情况评估报告第2页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认定210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工作总结目前我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数位居全国第一,国家体育传统校总数位居全国前四。
创建2所五星级体校,新建了3所四星级体校和3所三星级业余体校,业余体校教体结合覆盖率达XX%。
认真组织青少年阳光体育联赛,其中20XX年参赛运动员达120xx人次,注册业余运动员16XXX名。
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取得新进展,目前我省优秀适龄运动员九年义务教育已经全部注册学籍,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到XX%。
XXX个省辖市的109所业余体校中,已有87所体校通过教体结合就近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业余运动员每周文化学习超过XXX个学时。
完成了首批“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贯通一体办学试点”的入学工作,20XX年已启动普通高等院校面向运动学校毕业生对口单招工作。
(五)体育竞赛提档升级。
20xx年、20xx年和20XX年总共承办全国以上体育竞赛843项次。
20xx年心得体会,环太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成功升级为uci2.1级,并实现江浙联动,真正达成“环太湖”,赛事级别、水平、影响、效益的全面提升。
扬州马拉松比赛成功升级为国际田联金标赛事,被中国田协授予“金牌赛事”称号。
常州全面提高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的办赛水平,注入精彩的本土文化元素,继续获得该赛事20XX至20XX年承办权。
苏州市不断丰富中国乒乓球公开赛的内涵,成功获得20XX年世乒赛举办权。
世界斯诺克无锡精英赛正式升格为积分赛,成为顶级品牌赛事。
太仓连续两年成功承办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为筹办20XX年竞走世界杯打下了坚实基础。
品牌赛事工程稳步推进,省辖市基本实现“一市一品”,部分县(市、区)实现了“一县(市、区)一品”,涌现出淮阴“韩信杯”象棋国际名人赛、如东的国际风筝会、新沂的环骆马湖自行车赛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赛事。
大力支持南京市承办青奥会和亚青会,南京亚青会取得圆满成功。
我省体育竞赛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文化需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展示城市魅力形象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六)体育科教人才成果显著。
大力实施科教强体和人才强体战略,体育科研、体育教育和人才建设水平稳步提升。
20xx年,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成立,成为国内第一家也是唯一体育科研所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我省获得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xx年度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体育与科学》杂志获首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并被授予“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体育科技服务体育事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省体科所较好地完成了伦敦奥运会科研攻关服务工作,为跆拳道、击剑、蹦床、马拉松等项目运动员的参赛和优异成绩作出了贡献。
完成覆盖全省XXX个区县的群众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为省政府惠民工程的相关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0xx和20xx连续两年开展全民健身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并承担了总局“全国运动健身科学指导系列活动”江苏站的具体策划和专家讲座工作。
南京体育学院被列为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一期立项项目,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新增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品牌专业建设点1个,2个专业立项省“十*五”高校重点专业。
体育人才工作进展顺利,推荐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人由省政府批准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由省人才办批准为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局系统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层次的人员占干部职工总数的比例已达XX%。
二热门思想汇报、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总体上看,“十*五”规划实施进展顺利,但一些制约体育事业发展的深层次问题仍然存在,同时随着客观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又产生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体育工作合力尚未真正形成,体育的外部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经费投入、政策保障、部门协同力度等明显加大。
但是,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体育需求的新形势,公共体育服务提供主体、渠道多元化的格局并未形成。
全省基本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和标准、绩效评估办法尚未出台。
一些地区特别是苏北的县级政府体育机构和职能在弱化,基层社会体育组织相对薄弱、活力不强,全省平均每万人拥有约0.2个体育组织,1/3省级体育社团处于“休眠”状态。
市场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能力较弱,体育产业企业多处于微小状态,由市场决定体育资源配置还需一个漫长的过程。
一些工作缺少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协同配合,推进的力度显得不够,工作效果与预期有差距。
二是体育自身改革创新力度不大,个人简历制约体育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
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和政府职能进展不快,体育社会组织尚不能完全承接政府职能转移,体育部门既管又办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大型体育场馆运营社会化水平不高,仍面临着体制机制不适应、运营效益不佳、服务能力不强、利用水平不高、配套政策不健全等问题。
竞技体育社会化有待加强,省市、省校、省企联办优秀运动队责权利等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职业体育需要进一步明晰产权、健全制度、规范管理。
体育产业政策体系、市场监管体系尚未形成,产业活力有待增强。
三是体育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突出,区域体育、人群体育发展均衡有待加强。
事业强、产业弱的格局没有得到根本扭转,现有体育产业政策落地不够,执行效果有限。
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体育发展的地域差距明显,经济薄弱地区的体育经费投入相对不足,对苏北以及苏中与苏北结合部经济相对薄弱地区体育工作政策扶持与业务指导不够。
人群体育也有明显差距,部分人群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幼儿、成年人、老年人的肥胖率明显增长,成年与老年人群的素质指标下降,年轻女性的体质水平不容乐观,育龄妇女体质水平下降明显。
城乡一体化发展进展不快,农村基本公共体育服务有待加强,城乡居民体质差别仍然存在。
四是体育工作投入产出绩效不高,粗放式发展模式依然占据主要地位。
基层公共体育设施重投入建设、轻管理使用,健身路径使用率仅占各类体育场地的XX.X%。
重公共体育场馆新建、轻现有场馆开放利用,部分场馆运营成本高、管理难度大。
体育竞赛重数量、轻效益,受群众欢迎、有市场和社会需求的赛事较少,经济和社会效益较低。
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管理有待加强,实际在基层一线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的不足XX%。
竞技体育仍然依赖于高投入的传统发展方式,创新驱动能力不强、投资效益不高,缺少带队冲击世界顶尖水平的教练员队伍,综合评估体系有待完善。
三、体育外部环境总体判断分析党的十*大以来,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的有力措施,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应该说,体育发展正处于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也面临推进改革创新、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
总的来看,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趋势:一是体育的社会需求越来越大,加快发展将是大势所趋。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强身健体、文化娱乐将越来越重视,体育服务和消费将会呈明显的增长趋势。
体育已纳入国家和省的基本公共服务“十*五”规划,我省全面小康和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均包含体育内容,体育将会与经济社会同步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人口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对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体育的社会作用越来越大,外部环境将会持续优化。
随着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体育的文化、教育、经济功能不断彰显,党和政府、人民群众都对体育工作给予更高的期望。
“十*五”以来,国家和江苏在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竞技体育、体育场馆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省委省政府连续多年将体育工作纳入省委常委会、省政府重点工作安排,省政府每年召开相关专题会议,推进各项体育工作发展。
各级党委政府加大体育政策扶持力度,把体育纳入各项考核之中,着力维护群众的体育健身权益。
体育外部环境优化既是动力也是压力,体育工作必须紧紧跟上党委政府的步伐,不断实现创新创优,更好地服务“两个率先”,做到有为有位、争先进位,才能保证外部环境的不断优化。
三是体育的社会开放度越来越高,协同发展将要成为主流。
改革将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体育工作的主旋律,也是体育部门面临的大环境,体育将更加开放。
体育部门职能面临转变,政府和社会、市场之间的关系将重新架构,体育部门将越来越多的通过购买服务方式来满足群众的体育需求。
体育发展方式面临转变,从主要依靠要素驱动的粗放型向注重创新驱动的集约型转变,市场必将在体育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体育工作方法面临转变,随着体育工作领域的不断拓展,体育将不得不依靠教育、文化、旅游以及经济部门的协同推进,社会组织也将逐步成为体育发展的重要力量。
因此,与部门、社会、市场协同,集成各类发展要素,将成为体育发展的主要手段,封闭式的自我发展模式将会得到彻底改变,必须尽快尽早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战略。
四、进一步推进规划实施的有关建议在“十*五”后期,要认真贯彻党的十*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把全面深化体育改革作为主旋律贯穿规划执行全过程,进一步转变体育部门职能,转变体育发展方式,提升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确保全面、高效完成“十*五”规划各项任务。
(一)进一步完善体育顶层设计。
对公共体育服务进行深入研究,确立长期的和阶段性的目标,把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和市场资源配置作用有机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