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九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九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九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九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篇1一、指导思想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密切联系实际,体现地理学的实用价值,反映地理学的和社会的新发展。

二、学情分析我校八年级共四个班。

本学期我任130班和131班的地理教学任务。

从总体来看,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不浓,地理能力欠缺,成绩差距大。

有的学生好动,贪玩,精力不集中,学习方法不当,成绩不理想。

面对八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我决定对成绩好的,中等的,较差的学生实施“因材施教”。

三、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内容有:中国的疆域和人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

其中第一章讲述的是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二章讲述的是中国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河流等知识)。

第三章讲述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分布。

第四章讲述中国的经济发展。

其中中国的疆域,人口,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是教材的重点,中国的地形特点和气候成因是教材的难点。

四、教学措施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新课标的要求指导教学。

在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学习的空间。

2.密切联系实际,重视地理知识与实际的联系。

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

、3.注重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勇于改革,不断创新。

4.开设校本课程,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

五、教学进度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1至3周)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4至8周)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9至12周)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13至16周)复习17至19周。

期终考试20周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篇2学生情况简析八年级(1)班学生总人数为40人,学生基础不扎实。

学生经过七年级的地理学习,三个班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学习地理的方法,掌握了阅读地图并通过地图分析地理现象的方法,掌握了《初中地理课程标准》规定必须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主要山脉及其走向。

2.让学生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五种地形的面积比例。

3.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景观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图中提取多种信息,归纳分析相关地理特征(本章主要是地形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2.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1.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2.熟记较多的地形区名称。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引入:我国不同地形区的(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东北平原)资料,先让学生对地形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同时也通过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爱国热情。

二、新课教学(一)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1.设疑导读(1)有没有同学知道,在地球陆地表面有哪些地形类型呢?高原、山地、平原、丘陵、盆地。

(2)我们为什么说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呢?他们呈现出什么特点?①类型齐全。

②纵横交错、相互交织。

高原中有盆地,盆地间夹着山脉,山脉间又镶嵌着平原、高原、盆地。

③在每一种地形内部,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2.看图学新知下面我们再来具体地认识一下我国的一些地形(请对照图2.2)。

(1)高原:我国有四大高原,它们是青藏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内蒙古高原。

请一位同学告诉我们,这些高原都在什么地方。

(青藏高原在西部,云贵高原在西南,黄土高原在北方,内蒙古高原在黄土高原北面。

) 它们虽然都是高原,但是还是存在很大差别。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有高原牧场、荒漠、草原,还有许多世界知名的山脉、高峰,比如珠穆朗玛峰。

山巔白雪皑皑,冰川广布。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一、水旱灾害1、原因和危害2、措施二、寒潮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三、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探究活动活动目的:加强学生对前后知识紧密联系,树立学生辩证、全面看待问题的意识。

活动方式:在整个学习完成之后,安排学生再次客观的评价季风和台风,并写成小论文。

参考题目:“我眼中的季风”、“台风真的很可怕吗”提示:前一节主要侧重季风给我国带来的好处。

而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了季风给我国带来的不利方面,所以应该能够更全面地评价季风的影响。

台风是作为灾害性天气来介绍的,但它也确实给安徽、湖南、江西等距离海洋较远的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明三江源地区高海拔的地势,高寒的气候,广布的雪山冰川,星罗棋布的湖泊、沼泽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并能据此说明三江源地区是多条大河源头的原因。

2、分析三江源地区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解三江源地区保护江河源地与生态环境的成功经验。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2、培养学生的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3.通过课堂活动、练习等,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锻炼学生学习区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以及拓宽视野,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以及运用知识的能力。

通过对区域生态环保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认识,从而帮助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分析三江源地区是大河源头的原因;2、理解保护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工具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直接引入:同学们知道长江、黄河是i我国两条重要的大河,但你们知道他们发源于同一个地区吗?这个地方除了孕育了长江、黄河两条母亲河之外,还孕育了国际河流澜沧江。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和认识这片伟大、神圣的土地--三江源地区。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地球与地图1.1 地球的认识学习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了解地球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1.2 地图的阅读与制作学习地图的种类、阅读方法掌握地图的制图技巧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2.1 地形与地势学习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了解中国的地势特点、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分布2.2 气候与灾害学习中国的气候类型、气候特点了解中国的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3.1 水资源学习中国的水资源分布、利用与保护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及节约用水的意义3.2 土地资源学习中国的土地资源类型、利用与保护掌握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中国的农业4.1 农业生产条件学习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技术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4.2 主要农作物与农业分布学习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分布特点掌握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第五章:中国的工业5.1 工业发展条件学习工业发展的基本条件、高新技术产业了解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5.2 工业分布与结构调整学习中国的工业分布特点、工业结构调整掌握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与措施第六章:中国的区域差异6.1 区域特征与划分学习区域的定义、特征与划分方法了解中国区域的分类及其特点6.2 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学习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的自然与人文特征掌握中国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第七章:西部大开发与东北振兴7.1 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与目标学习西部大开发的含义、背景、目标了解西部大开发的主要措施及成效7.2 东北振兴的策略与挑战学习东北振兴的背景、策略掌握东北振兴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第八章:中国的城市化与人口老龄化8.1 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学习城市化的定义、进程、特点了解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8.2 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挑战学习人口老龄化的定义、现状、挑战掌握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策略与措施第九章:中国的交通与通信9.1 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学习中国交通与通信的发展历程、现状了解交通与通信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9.2 交通与通信的网络布局学习中国交通与通信的网络布局、规划掌握交通与通信网络的发展趋势第十章:中国的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10.1 环境保护的形势与任务学习中国环境保护的形势、任务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公民责任10.2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实践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定义、理念、目标掌握中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与成效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地球的认识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是理解地球科学的基础,对学生来说是较抽象的概念,需要通过图片、模型等直观教具帮助理解。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优秀6篇为大家整理的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新人教版初二地理教案(精选篇1)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势和地形》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

中国“地势和地形”知识不仅是组成中国地理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认识和学习其它中国地理知识的基础,与其它章节内容有着广泛的联系。

它不仅直接关系到中国的气候和河流等自然地理知识的学习,而且也影响到农业的分布、人口的分布、城市规模和分布、交通等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

可见,中国的地形地势这一内容在中国地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同时,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研究,学生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中国自然地理环境,更好的指导学生学习其它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的学习方法,学会利用地图去认知地理环境。

“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是试卷考察的重点,复习起来要尽量做到系统全面。

2、复习内容本节是中国自然环境的第一节,体现了地势地形作为自然环境基础的重要地位。

它初步揭示了地形因素对气候、河流以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节的复习内容主要是两个知识点,即地势与地形。

在复习过程中,力求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一种空间印象,能将地势和地形的特点与相应的图、表建立联系,对地形区图、山脉分布图等能准确掌握。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地势和地形”这部分内容,如果复习再重复讲解知识点,学生一定会缺乏兴趣。

在复习过程中,让同学们自己建立知识间的联系,会更容易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参与复习的积极性。

三、复习目标根据这一节的课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确立本节课的复习目标为:知识与能力:1、理解我国地势特征,三级阶梯状况并能分析地势特征对我国的影响;2、理解我国地形特征,主要山地、高原、平原、丘陵、盆地等及它们的分布、位置等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地图、表格,明确一些重要的地形区的特征、分布、位置。

2、能列举实例简要评价我国地势与地形的优劣。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学生回答、更正)(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自学探究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

”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 (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

探讨下列问题:(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8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8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8篇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大家回忆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呢?这众多的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分布。

二、展示目标三、预习交流1、人口密度是指。

2、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总人口数为,总面积为,其平均人口密度为,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如果以从到一线为界,则部人口稠密,部人口稀疏。

四、小组探究1、比较并计算下列各国家的人口密度。

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面积(万平方千米1707998960936人口(亿人)1.420.3413.402.44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143人口密度排名bull;摩纳哥15790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国土面积仅1.98平方公里)bull;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ull;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

人口110万。

人口密度为550人/平方公里。

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bull;美洲最大的是百慕大。

bull;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2、我国上海人口密度约为363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另外,我国人口密度在6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的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外,还有北京、天津、,,,,,等省份。

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口密度大约为2.1人/平方公里,另外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省级行政区还有省。

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等省级行政区。

3、试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所以聚居大量的人口。

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而人口稀少。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教案(13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教案(13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教案(13篇)初二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能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能用事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联系实际区别天气与气候。

通过对天气与气候的特点分析学生学会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学习地理知识,解答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的良好习惯;增强自身应对变化多端的天气的防护意识,进而增强对大气环境的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大气的影响。

教学方法:问题导向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法、观察法、对比法、综合分析法。

课时:1课时教具使用:大洲轮廓图卡片、地球仪、地理图册教学过程:导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请首先请两位同学表演场景对话,让学生们注意观看。

场景对话如下。

小明:天可真热啊,烈日炎炎,骄阳似火,我都快中暑了。

我真想去北方避暑。

唉,对了,我的好朋友小亮,他家搬到了黑龙江的齐齐哈尔,那里肯定很凉快,不如我去他那里避一避暑。

对,我得赶快给他打电话。

喂,你好!是小亮吗?我是小明。

小亮:你好你好!小明,好久不见了,你还好吗?小明:好什么呀!天太热了,我都快中暑了,上海这一个星期持续高温,每天气温都在35℃以上,这不,我给你打电话,想去你那里避暑。

小亮:你可千万别来,我这里一连下了三天大雨,电闪雷鸣,树被风吹断了,铁路让洪水冲垮了。

小明:那可怎么办呢?要不等天好了,你给我打电话吧。

小亮:打电话多费钱啊!我们去看天气预报吧。

小明:对啊,天气预报,天气预报,天气早知道。

我们现在就去查看天气预报。

师:谢谢两位同学的表演,是啊,天气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天气的知识。

新授:一、天气及其影响——谈天论气话天气(一)天气与气候师:多媒体出示一组不同天气的图片,请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看到的内容。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第一章:认识地球1.1 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掌握地球的基本特征。

通过地球仪或图片展示地球的形状和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1.2 地球的运动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掌握地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球仪或动画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第二章: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2.1 地球上的海洋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海洋分布和特点,掌握海洋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海洋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2.2 地球上的陆地引导学生了解地球上的陆地分布和特点,掌握陆地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陆地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第三章:天气和气候3.1 天气引导学生了解天气的概念和要素,掌握天气的基本知识。

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天气现象,让学生观察并解释。

3.2 气候引导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和要素,掌握气候的基本知识。

通过气候图和实例展示气候特点,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第四章:自然资源和人类活动4.1 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自然资源的基本知识。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观察并讨论。

4.2 人类活动引导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掌握人类活动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通过实例和讨论分析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让学生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

第五章:中国的地理特征5.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特点,掌握中国的地理特征。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5.2 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分布,掌握中国的地理特征。

通过气候图和资源图展示中国的气候和自然资源,让学生观察并分析。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全册第六章:中国的行政区划6.1 省级行政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类和特点,掌握省级行政区的基本知识。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中国省级行政区的分布,让学生观察并描述。

6.2 地级行政区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地级行政区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地级行政区的基本知识。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地理《疆域》教案三篇知识与技能:理解东、南、西、北四端点,知道我国的领土面积和濒临的海洋,理解我国既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并能使用地图找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过程与方法:使用地图分析法和比较法说明我国的领土大小和邻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培养学生的领土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记住我国的领土面积,理解我国的邻海。

教学难点:理解我国疆域的优势。

教学方法使用地图分析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分析我国的疆域优势。

教学工具PPT,地图教学过程(双边活动)(师)导入:同学们还记得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吗?我们一起来看向这幅世界地图,想一想,回忆一下,待会请一个同学来回答。

(播放世界地图)(生)回忆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学了我国的地理位置,我国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和太平洋的西岸。

(师)不错,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的所处的半球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知道我国是一个既邻海又有广阔大陆的国家,我国的地理位置非常的具有优越性。

接下来的这节课,让我们进一步了解我们的祖国,并探究一下为什么说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大国。

教授新课:请看地图册上的中国地图,并从中找出我国的最东端、最西端、最南端和最北端,将它标出来,写下经纬度坐标。

(播放中国地图)同学们都找好了吗?那个同学能起来分享一下你找到的点,看看是否和大家一致。

(生)阅读地图册,圈点分享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即135°5′E附近;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即73°40′E 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即53°31′N,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即3°52′N附近。

(师)在ppt上展示我国的东西南北四端,再一次强调我国四端的位置,我国的最东端在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最西端在乌孜别里山口附近,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最南端在南海的曾母暗沙。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优秀14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优秀14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优秀14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了解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理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工业分布特点。

掌握我国工业分布的基本格局,认识一些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

3、要求学生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状况。

4、了解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特点。

教学重难点1、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分布。

2、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成果,认识高新科技产业的重要性。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综合法、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复习:农业的地区分布:(1)东西差异;(2)南北差异,(秦岭——淮河为界)新授:(一)工业及其重要性:1、什么是工业读图4.17 从采矿—炼钢—机械制造图片分析什么是工业?(工业是从自然界获得原料、对原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从事这三阶段中任一过程都为工业)学生完成课本102页活动1、2;(让学生理解工业产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工业的重要性读图4.18 工业对其他生产部门的重要性来分组讨论工业与农业、国防、科学研究、生活的关系读图4.19分析工业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地位(二)我国工业的分布1、让学生分析讨论影响工业发展的条件活动(畅所欲言):你长大后想投资办厂,工厂选址考虑因素2、读图4.21 了解我国工业分布特点:(1)让学生找出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工业中心(2)沿长江从上游到下游,找出我国主要的工业中心(3)讨论分析小结我国工业分布大势,沿海的工业区是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空间:东部,密集;中部,较多;西部,较少,稀疏)3、阅读4.22,说出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分布的情况。

(1)比较我国人均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中心的分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比较内蒙古自治区和山东省工业总产值的差异(3)小组讨论人均工业总产值高的地区,工业总产值并不一定高的原因。

(三)、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1)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05页图4.24“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举例”,帮助学生了解高新技术产业的`内涵,并认识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实力。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6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自我介绍,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2、以趣味知识激发学生对地理的学习兴趣3、全面介绍地理的内容、学习方法学情分析:地理在教学中是通过大量的幻灯图片,从学生接触到的地理知识或地理现象入手,使学生直观的感知地理,引导学生认识地理,亲近地理,进而热爱地理。

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并初步知道学习的方法,就是我这节课的主要目的。

教学流程:一、自我介绍二、视频播放三、图片展示获取信息四、趣味激发:猜猜看,这你会吗?1、中国的面积有多大?2、泰坦尼克沉没在哪里?3、五岳中的南岳指哪座?4、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是?5、《西游记》中的火焰山是今天的?6、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最大的行星是?7、谁是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8、地球的自转方向是?9、北京和东京相差几小时?10、大气对流层高度每上升100m,温度如何变化?11、如何在野外判断自己的方位?方法1:使用罗盘,即指北针;方法2:房屋坐北朝南;方法3:植物观察法:树叶生长茂盛的方向为南方,长苔藓的方向为北方;方向4:动物观察法:蚂蚁洞口:朝南开蝎子洞口:朝北开挑战诸葛亮,你行吗?1、借东风与季风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调兵遣将,打黄盖。

献连环计,为火烧曹军精心准备。

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一下子急出病来。

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应允借东风相助。

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

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

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

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

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冬至前后短时间天气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

由这则故事能自然地引出季风、气候、天气等概念。

2、火烧葫芦峪与对流雨三国后期,诸葛亮北伐中原、六出祁山。

一次将司马懿父子及所率魏军困在葫芦峪。

遍山燃起大火,欲将敌方全部烧死。

司马父子自度难逃此劫,抱头痛哭等死。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报告总结、合同协议、申报材料、规章制度、计划方案、条据书信、应急预案、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report summaries, contract agreements, application material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schemes, doctrine letters, emergency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text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八年级上册地理人教版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设计科目: _______教师: _______班级: _______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一节疆域【教学目标】1、认识我国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 了解我们位置的优越性。

2、知道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识记我们的海上和陆上邻国。

3、了解我国所临海洋和主要内海和岛屿。

【教学重点】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的陆上邻国的名称和位置【教学用具】中国疆域示意图, 地球仪【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描画中国疆域示意图, 标出我国的陆上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我国的领土四至点和临海。

【教学反思】行政区划【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知道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名称。

3、识记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重点省份的轮廓、简称和行政中心【教学用具】中国行政区划图【教学过程】【作业设计】描画我国行政区划图, 标出重点的省份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理解人口政策的重要性。

知道我国人口分布不均, 理解其原因。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分政策的内容, 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教学用具】我国人口分布图【教学过程】【作业设计】分析我国人口分布不均的原因。

第三节民族教学要求1.知道我国民族的构成状况, 正确区分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 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

2.了解我国一些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

3.理解我国的少数民族政策, 树立各少数民族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的正确观点。

4.读图并总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总体教学设计】本课的内容涉及到我国民族的各个方面, 内容全面广泛, 但是不要求讲得太深。

同时, 这部分内容与我们日常生活联系密切, 因此是进行国情教育和实践活动课的最佳内容。

这样就将课内教学和课外地理活动紧密结合在一起, 既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又激发了兴趣、培养了情感。

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分成两个部分: (1)拓展辅助活动部分, (2)课堂教学部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山脉的概念,掌握我国主要山脉的名称及其分布。

2.通过上述学习活动,培养学生了解和分析山脉特征的能力。

3.通过介绍我国登山健儿攀登珠穆朗玛峰的动人事迹,激励学生向登山运动员学习,树立爱我中华,热爱科学,勇攀科学高峰的思想。

教学重点我国山脉的分布。

教学方法讲授法与练习法相结合。

教具“中国地形图”、中国政区空白图投影片、“中国政区空白图”(每位同学一张)课时1课时。

教学提纲一、山脉的概念1.山脉的概念2.山脉的走向二、我国主要山脉的分布1.东西走向的山脉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

2.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

3.南北走向的山脉贺兰山、横断山。

4.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祁连山。

5.喜马拉雅山脉和珠穆朗玛峰三、山脉构成地形的骨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面积占全国的2/3。

众多的山脉纵横交错,构成了我国地形格局的主要骨架,而且形成地理上重要的分界线,所以学习我国山脉的分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那么,什么叫山脉呢?我国山脉又有哪些特点呢?现在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学习新教材第二节主要山脉[板书]一、山脉的概念[板书]1.山脉:山地绵延很长、有一定走向,好像脉络似的,叫做山脉。

[板书][展示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山脉走向示意图”,说明山脉走向的种类。

(见图2)图2山脉走向示意图2.走向:山脉的延伸方向称山脉的走向。

我国山脉的走向大致有四种:南北走向、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西北—东南走向。

例如:贺兰山脉是南北走向的山脉;天山山脉是东西走向的山脉;大兴安岭是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阿尔泰山脉是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

[提问]读“我国山脉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山脉的主要走向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我国山脉很多,从走向看,大致以东西走向的山脉和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为主,这两类主要走向的山脉互相交织,大体构成了网格状排列。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精选13篇)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篇一教材分析《黄河的治理》选自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的第二课时,初中地理教材编排的重要原则是以环境—资源—人类活动为主线,正确阐明人地关系。

本节正是侧重讲述了黄河对人类的功与过,突出了黄河水患的自然、人为原因及人类如何治理黄河,从而使学生明确人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的,人类必须保护和合理利用环境。

学情分析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初中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表现出稳定性差和可塑性大的特点,易接受以感性材料为主的富于情感色彩的地理内容,因此,在教材中适当增加风土人情、奇闻趣事、名胜古迹等内容。

注意培养和维持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增加“乡土地理知识”(身边的地理)。

如在学习完本节内容后,我要求学生调查汉江的河流现状并提出合理建议。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黄河的自然特征;了解黄河的三个奉献;理解“地上河”的成因;知道如何根治黄河。

(2)、技能目标(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读图、填图,使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得到提高;通过分析下游“地上河”的成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今昔对比,培养学生爱国情感;通过黄河多泥沙的人为原因,加深学生的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念;通过黄河利与弊共存的事实,增强学生的辩证观,学会一分为二的看待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1)、黄河自然特征是了解黄河的基础;(2)、黄河下游地上河成因是理解黄河水患的关键,也是根治黄河措施提出的依据;(3)、根治黄河的措施是最终体现学习地理为人类服务的落脚点。

都是本节的重点。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篇二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新课:NBA是美国乃至世界水平最高的篮球职业联赛,它的队员是来自世界各国的,从外表看他们有哪些差异?为什么?生:人种不同。

师:对。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世界的人种和人口。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参考(优秀7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参考(优秀7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参考(优秀7篇)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一(板书)一、寒潮1、寒潮及其运行路径2、寒潮的危害及其防治(过渡)除了上边提到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和旱涝灾害以外,我国东南地区还常受到台风的侵袭。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有关“台风及其对人民生产和生活的影响”的录象。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60页和第70页“台风”一节课文和“西太平洋台风移动路径示意图”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2)观察课文图象,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3)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经过小组的`合作学习,特别是学生对中央电视台有关的预报和有关的录象资料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基本明确了台风及其危害。

然后请一名同学到前边向全体同学介绍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影响我国的范围、带来的危害和好处。

(教师归纳)(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板书)二、台风1、台风的形成及其运动路径2、台风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

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

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八年级地理教案篇二1. 教材地位和作用《世界的气候类型》是中国地图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2章《多样的世界气候》中的重要内容。

本节内容理论性强,难度较大,但是对生活和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是今后学习世界地理的基础,在全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

2.了解我国温度带及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培养学生分析气候特征的技能。

使学生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而且是我国非常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同时我国也是灾害性天气频发的国家,所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使人和环境相互协调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教学重点1.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2.我国气候为农业生产提供的有利条件。

教学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课时安排四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是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一个重要标志。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

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2、学生绘图,然后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图1等温线排列比较密集,说明南北温差大;图2等温线排列比较稀疏,说明南北温差小。

〔启发引导〕根据上面的等温线知识,我们分析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看我国冬夏气温分布有什么规律?〔指导读图〕首先看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要求观察:①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③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④找出0°C等温线,并在图上用彩笔描绘出来;观察0°C等温线大致经过的地区。

⑤比较我国1月、7月平均气温图,看一看等温线疏密程度如何?这说明了什么?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3、指图总结(1)冬季等温线排列密集,说明冬季南北温差大。

黑龙江最北部1月平均气温在-32°C一下,海南省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我国南北气温相差悬殊。

(2)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大致通过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到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

4、启发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么悬殊呢?〔组织讨论〕①冬至日,太阳光直射哪个半球?②这时我国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高还是低?为什么?③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个昼长?为什么?④这时北方和南方相比较,哪里获得的太阳光照多?5、结论:我国幅员辽阔,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

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我国北方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阳光小角度斜射。

再加上北方昼长也比南方低,自然北方获得的太阳光热就比南方少。

除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这两个因素,还有冬季风的影响。

6、作业:课后练习题。

第二课时1、引导学生读课本4.6图,思考以下问题。

①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②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③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2、概括总结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

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

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

3、启发提问: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气温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国夏季气温分布有什么特点呢?〔引导读图〕用同样方法,分析我国7月平均气温图。

读图要求(可要求学生依据1月平均气温图的方法,分组讨论,列出读图提纲):①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②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③找出我国7月气温最低的地区在哪儿?那里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为什么这里是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学生读图讨论回答。

4、指图总结(1)夏季全国等温线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7月平均气温为20°C以上,说明我国普遍高温。

(2)黑龙江省北部7月平均气温为16°C,海南省南部7月平均气温为28°C,我国南北平均气温相差仅为12°C左右,气温差别不大。

(3)7月我国气温最低的地区在青藏高原内部。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很高,故青藏高原内部成为我国夏季平均气温最低的地区。

5、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了解到我国冬季气温南北相差悬殊,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同学们想一想这些特点对我们平时生产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讨论回答〕(1)夏季全国普遍高温;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热量资源,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冬季北方严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损失,另外,容易使北方农作物造成冻害等。

6、小结:7、作业:课后练习题。

第三课时1、指导读图说明读图要求,指导读图方法:(1)我国共划分哪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2)这五个温度带和一个气候区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3)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致与1月份的哪条等温线一致(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4)我们这个地区属于哪个温度带,东北大部分地区、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海南岛、长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属于哪个温度带。

2、讲解、总结"我国温度带的分布图"温寒温带:黑龙江北部、内蒙古东北部度中温带:东北和内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带暖温带:黄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区和新疆南部亚热带:秦岭-淮海以南、青藏高原以东青藏高原气候区:青藏高原3、指导填图:请同学们把五个温度带和青藏高原气候区填在填充图上。

学生填图。

4、看书上"各温度带的积温和作物熟制"表和投影片回答:(1)看一看各种农作物对积温的需求指标。

(2)五个温度带的积温分别是多少?适合种植哪些农作物?(3)五个温度带的作物熟制如何?我们这个地区是一年几熟?主要农作物有哪些?我们钢才提到的小麦要求的积温是多少,主要分布在哪个温度带?学生讨论、回答。

5、引导思考我国五个温度带对农业生产有何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6、降水量地区分布不均:东多西少,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讲授〕我国降水量在空间上分布不均,在时间分布上呢?〔启发提问〕请注意老师出示城市的顺序,它们的降水在季节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教师指导读图,学生讨论、回答。

〔总结〕全国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南北方差异较大,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板书〕2.降水时间分布不均匀(季节不均,集中于夏秋季节)〔讲授〕这是一年内降水的分布特点,那么不同的年份间又怎样呢?7、指导读图"中国干湿地区〔讲授〕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湿润的地区,根据年降水量的多少,又划分了湿润地区和非湿润地区。

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的地区,属于较干旱的地区,根据干旱程度的不同,又分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

8、启发提问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好处,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对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品种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

9、气候复杂多样,使得我国的农作物和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10、总结第四课时1、思考以下问题:(1)寒潮是一种什么样的天气现象?你亲身经历过寒潮天气吗?有什么样的体会?(2)观察课本第39页"侵入我国的寒潮路径图",你能根据地图说出强冷空气的源地吗?它大致沿什么方向运动?思考从那里来的是冷干的?(3)从图中观察,寒潮能影响到我国的哪些地区?冷空气到达时,当地的天气将会有怎样的变化?(4)从图中观察,我国有那些地区不易受寒潮的侵袭,你能说出为什么吗?(参照中国地形图)(5)为了保护农田,我们应当采取哪些防灾措施?(学生活动)小组经过讨论,互相启发,加深了学生对寒潮的了解。

2、讨论以下问题:(1)参看课文标记了解什么是台风?它发生在什么时间?(2)了解台风能影响我国哪些地区?(3)台风对当地的天气产生哪些影响?对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哪些影响?3、教师归纳(1)影响我国的台风是产生在西太平洋热带海面上的一种十分强大的大气涡旋,它在每年的6至10月影响我国的广东、台湾、海南、福建等省区,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地区有时也受其害。

(2)台风经过的地区常出现大风、暴雨天气。

(3)大风回破坏建筑物、造成翻船事故,暴雨回引发洪水,形成洪涝灾害等,但也可缓解当地的旱情,如缓解长江地区的伏旱天气。

4、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影响我国的寒潮和台风等灾害性天气和旱涝灾害。

这些灾害性天气给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和损失。

因此,联合国将20世纪的最后10年,定为国际减灾10年。

特别是气象灾害对人类的威胁最大,我们要研究这些灾害性天气发生的规律,防御和战胜灾害,采取有利的措施,加强预报灾害的研究,使我们尽可能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5、了解我们周边的地区和社区在过去发生过哪些气象灾害,造成了那些危害和损失,人们是怎样防治的。

6、总结7、作业:课后练习题。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教学重点1、主要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特征。

2、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3、了解长江水系概况和黄河水系概况。

4、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和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

5、了解长江开发利用的现状及潜力和治理保护。

教学难点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2、学会分析并掌握长江和黄河各段的水文特征。

课时安排:三课时第一课时1、导入新课:通过前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我国人民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的气候条件,一个地区的降水量发生变化,江河、湖泊的水量也会随其改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2、启发提问:说出你所知道的河流、湖泊的名称,并说出河流、湖泊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的不利影响。

3、让学生看中国水系图,查找黑龙江、辽河、海河、黄河、淮河、长江、珠江、怒江、雅鲁藏布江、额尔齐斯河。

4、启发提问:这些大河各注入哪个海洋,河流流向与地势有什么关系?这两条河流最终流到哪里?5、教师总结:我们把这些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做内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

6、启发提问: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我们讲过的哪些气候分界线位置相似?〔教师总结〕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与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位置相似,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南部、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7、启发提问:分析内流区和外流区水量的大小及原因?〔教师总结〕外流区受夏季风影响,降水多,水量大;内流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降水少,水量小。

8、外流河水文的共同特征是:夏季水量大,水位高;冬季水量少,水位低。

学生讨论分析我国外流河共同水文特征的成因。

〔教师总结〕我国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变化,深受季风气候的影响。

每当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上涨,形成汛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