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一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二年级第一学期一中语文期中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和第Ⅲ卷(作文)三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及考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
2.第Ⅰ卷答案填涂在机读卡上,第Ⅱ卷在答题纸上作答。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租赁.( lìn ) 寥.落(liáo ) 纤.细( qiān ) 立仆.( pú)
(B)创.伤(chuāng ) 渌.水(lù) 解剖.(pōu ) 幽咽.(yè)
(C)天台.(tāi ) 浸渍.( zé) 红绡.(xiāo) 长歌当.哭(dàng )
(D)剡.溪(shàn) 攒.射(zǎn) 訇.然(hōng) 塞.上长城(sài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暄闹寒暄瀛州三顾茅庐(B)漂沦坚难喋血金弋铁马
(C)黯然沧海干练神采飞扬(D)沙渚迁谪尸骸良晨美景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父亲去世后,他无比悲痛,经常伫立在父亲墓前吟咏诗词,长歌当哭
....。
(B)听到北约军队悍然轰炸我驻南使馆的消息后,我心里出离愤怒
....到了极点。
(C)学习的道路是不平坦的,只有发扬百折不回
....的精神,才能学有所得。
(D)“三讲”教育虽不是一场惊心动魄
....的大革命,但也是一次触及灵魂的教育运动。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B)参加运动会的20名男女运动员,均由优秀选手组成。
(C)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50万朵花的花粉。
(D)2005年我市大学招收的自费生,是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最多的一年。
5、“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虽遭阴谋
秘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对这句话分析正确的一句是()(A)此句是单句,主语是“互相救助”。
(B)此句是单句,主语是“事实”。
(C)此句是单句,主语是“勇毅”。
(D)此句是复句,第一层是因果关系。
6、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B)千古
..江山(久远的年代)(C)烽火扬州路.(道路)(D)百年
..多病独登台(这里指到了晚年)
7、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恰当的一项是()
(A)使快弹数曲——让她快些弹几支曲子。
(B)主人下马客在船——主人和客人同时下了马上了船。
(C)半壁见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从海上升起的太阳。
(D)为君翻作《琵琶行》——给你按曲子改写一曲《琵琶行》。
8、对“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写出了在不同指法下产生的截然相反的音乐效果。
(B)“嘈嘈”“切切”两个拟声词分别形容了大弦小弦的音色、音量。
(C) 喻之以人们常见的急雨,急骤、紧张;常闻的私语,舒缓、亲切。
(D)概括了一种音乐美,正像“嘈嘈切切错杂弹”一般圆润悦耳。
9、下列诗句有不同的理解,其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1)羽扇纶巾①这里指的是周瑜。②这里指的是诸葛亮。
(2)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③我(苏轼)神游故国,应笑自己多情善感,头发过早地变得花白了。④周瑜神游故国,应笑我(苏轼)多情善感,头发过早地变得花白了。
(3)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⑤敌人在佛狸祠里寻欢作乐,显示出侵略者的骄傲。⑥敌酋庙里香火旺盛,显示沦陷区人民已安于异族的统治,如不迅速恢复,后果将不堪设想。
(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⑥(D)②④⑤
10、阅读《蜀相》一诗,选出对其评析有误的一项()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A)“丞相祠堂”,今称武侯祠,在成都市南郊。“锦官城”是古代成都的别称。
(B)颔联中一个“自”字,写出了萋萋碧草无人欣赏的落寞,一个“空”字写出了呖呖莺啭无人听闻的凄凉。
(C)颈联写刘备三顾茅庐,频频问计于诸葛亮;诸葛亮深感知遇之恩,辅佐刘备开创基业,继承了两汉的事业,表现了他的一片赤诚之心。
(D)“出师”句指的是诸葛亮为了伐魏,曾经六出祁山的事。“英雄”这里是泛指,包括诗人自己在内的追怀诸葛亮的人。
二、阅读《鸿门宴》,完成11~15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