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资料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

(完整word版)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doc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元春天的故事1、撰写告、研究告等是研究活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告、研究告要写出研究的全程,并出和研究的成果。

3、写告、研究告要忠于事、表达要明、清楚、通、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有:写儿歌、影、开故事会、、写告、画、像、、科学小文等。

第二元幻的天气1、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

2、气象是指生在大气中的、云、雨、雪、雷、、等象。

3、天气是指短内多种气象的合状况。

4、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5、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是南京、武、重。

6、我国夏天最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番。

温度高达48.7℃。

《西游》中的火焰山就在新疆的吐番。

7、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51. 5℃8、台湾岸的火寮,年降雨量多达8409 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 5 毫米。

9、我国有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的峨眉山。

平均一年有323.4 天被云。

同,那里日照也最少,平均一年只有946.8 小。

10、沿海地区,白天的是从海上吹向地,是海。

晚上,是由地吹向海洋。

除了海,其他的自然,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引起的。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光的照射有关,所以根底,是太阳的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而形成了。

11、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致空气受程度不同,的空气会上升,冷的空气会下沉并向低气移,空气的移就形成了。

12、地球上的江、河、湖、海、地表面、植物体内的水分,受到阳光的照射,不断地蒸,成水蒸气混入大气中,并随着暖气流的上升,升入高空,由于高空的温度越来越低,水蒸气遇冷会成小水滴。

如果高空的温度低于温度 0℃,水蒸气会成小冰晶。

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3、云可以分三:云、云、卷云。

云是由微小的冰晶成,靠近地球的表面。

云高于云,卷云在高空才能形成。

14、是地面的云,和云都是水蒸气凝而成。

只是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的底部不接触地面。

新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精编

新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册知识点精编

知识点: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全册知识点一、填空题1、地球公转的周期为1年,地球公转导致地球上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四季的变化。

地球自转的周期为1天,地球自转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的交替出现。

2、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1年时间走过的距离。

1光年约是9.5万亿千米。

3、秋夜比较显眼的星座是东北方的仙后座,它主要有5颗亮星组成形状像字母“W”。

4、春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狮子座;夏天比较显眼的星座是天蝎座;冬季比较显眼的星座是猎户座。

5、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从离太阳由近到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

水星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

其中木星的卫星数量最多,有62颗。

地球有一颗卫星,就是月球。

四季的变化与地球公转、地轴的倾斜有关。

6、火星和地球最为相似。

火星的内部结构跟地球一样。

7、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地球居于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太阳、月球、行星和恒星都围绕地球运转,这叫“地心说”。

后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

8、原子钟是现在最为准确的计时工具。

9、日晷是人类最古老的计时工具。

10、我们共搜集了9种计时工具。

按时间分4大类。

第一类是古代钟,有日晷,沙漏,水运、仪象台,水钟。

第二类是机械钟,怀钟,机械摆钟,第三类是石英手表,第四类是原子钟11、它们是怎样计时的?日晷是利用太阳照射时,铁针投下的影子计时。

机械钟是利用齿轮的转动来计时。

摆钟是利用摆有规律的摆动来计时的。

石英表是利用石英晶体有规律的震动来计时的。

12、1656年,有摆的挂钟诞生于惠更斯的实验室内。

它是以伽利略发现的摆的摆动具有规律性这个原理为基础而发明的。

13、摆往返一次为摆动一次;摆的快慢与摆线的长短有关,摆线越短,摆动越快,摆线长,摆动越慢。

摆的快慢与摆锤的质量无关。

摆钟就是利用摆的等时性原理工作的。

14、人们利用某些物体相对稳定的运动规律,发明了各种各样的钟表。

15、在同等条件下,水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水钟正是利用了这一原理来工作的。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单元春季的故事1、撰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沟通的重要形式。

2、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检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检查和研究的成就。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洁、清楚、通畅、完好。

4、表达与沟通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拍照、开故事会、争辩、写检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1、每年的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 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对于气象的描绘。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边。

5、我国最严寒的地域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域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域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 5 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边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域。

8、沿海地域,白日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夜晚,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余的自然风,也都是因为地域温度的差异惹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合在一同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固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率小于1/4 ,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往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响,一些事物和现象能够用来预告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迁居、燕子低飞、瓷砖“出汗” 、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告查问电话是12121 或 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收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以下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的总结:
1. 压力和形状:
- 压力:什么是压力,压力的大小和面积的关系,压力的方向。

- 形状:固体的形状与分子间的关系,物体的变形与弹簧的关系。

2. 温度和热量:
- 温度:温度的作用和测量方法,温度的计量单位和温标。

- 热量:什么是热量,热量的传递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和规律,热量的单位 - 焦耳。

3. 光的传播:
- 光的传播: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和规律。

- 障碍物的作用:光的直线传播和障碍物的作用,解释阴影的形成。

4. 电的传输与控制:
- 电的通路:电的通路的构成和作用,开关的作用。

- 电的传输:电流的方向和大小,电的传输的方式和规律。

- 电可以控制:电的控制和开关电路的应用。

5. 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
- 生物多样性:什么是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环境的方法和每个人都应该做的环保行动。

6. 材料与环境:
- 混合物与纯净物: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区别和例子。

- 垃圾的处理: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7. 植物的生长:
- 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 植物的繁殖:植物的繁殖方式和方法。

这些是五年级下册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2023春)一、科学探究1. 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科学实验的步骤包括问题提出、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记录、结果分析和结论评价。

•科学实验的要求包括准确、可重复、可观测和可验证。

2. 科学观察和记录•科学观察是指使用感官器官对对象进行观察和记录。

•科学记录是指将观察到的现象、结果等写下来。

3. 科学实验和生活实验的区别•科学实验是为了验证科学原理或解决科学问题而进行的实验。

•生活实验是为了解决日常生活问题而进行的实验。

二、生活中的科学1. 水的加热和沸腾•了解水的加热过程和沸腾现象。

•描述水的加热和沸腾的过程。

2. 空气的存在和压力•了解空气的存在和压力。

•理解大气压和气压计的原理。

3. 光的传播和折射•了解光的传播过程和折射现象。

•描述光的传播和折射的规律。

三、物质与能量1. 物体的颜色和反射•了解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的关系。

•描述物体的颜色和反射的特点。

2. 电的产生和传导•了解电的产生和传导。

•描述电的产生和传导的原理。

3. 热能的传递和利用•了解热能的传递和利用。

•描述热能的传递和利用的方式。

四、生物世界1. 动物的分类和特征•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征。

•描述不同动物的特征和分类方法。

2.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了解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描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的过程和方法。

3. 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了解人体的组成和生长发育。

•描述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和生长发育的规律。

五、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构造和运动•了解地球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描述地球的构造和运动的特点。

2. 太阳系和星座•了解太阳系和星座的组成和特点。

•描述太阳系和星座的地位和运行方式。

3. 行星和卫星•了解行星和卫星的特征和分类。

•描述行星和卫星的运动轨迹和功能。

以上是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的全册知识点,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学生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实验的步骤和要求,掌握科学观察和记录的方法,了解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的原理和规律,认识物质与能量的关系,了解生物世界的分类和特点,以及地球、太阳系和行星的构造和运动方式。

(完整word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推荐文档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撰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检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检查和研究的成就。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短、清楚、畅达、完满。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争论、写检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天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1、每年的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 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处。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假设羌,一年只有 5 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处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夜晚,风是由陆地吹向大海,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异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率小于1/4 ,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平时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一样的反响,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告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乔迁、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告盘问是12121 或 96121 。

16、气象资料的采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 12121或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12121或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

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话(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探寻光的路线1.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凹陷程度越小;受力面积越小,凹陷程度越大。

2.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凹陷程度越大;压力越小,凹陷程度越小。

3.我们把小桌子对海绵竖直向下的作用力称为压力,小桌子稳定后产生的压力大小与它的重力大小相等。

4.用控制变量法实验时,一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其他因素要保持不变。

5.收集证据的方法有调查法、查找资料法、实地考察法。

6.自己能够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称作光源。

按照光源的特征,可以将它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7.光是一种能量形式,光源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成光能来发光。

8.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行进中的光被阻拦时,就形成了阻挡物的阴影。

9.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科学家墨子就通过“小孔成像”现象,发现了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小孔成像”成倒立的像。

10.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遇到物体时会发生反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11.一束平行光照射到平面镜上,由于镜面光滑平整,所以会沿着同一个方向反射出去,这种反射被称为镜面反射。

一般物体的表面并没有镜面那样光滑平整,光照射在上面时被反射到各个方向,这种反射被称为漫反射。

我们之所以能够从多个角度看到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在光源的照射下发生了漫反射。

12.眼睛是感觉光的器官。

光源发出的光或者物体反射的光进入我们的眼睛,都能使我们看到光源或该物体。

13.平面镜能够把其他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保持原有的状态反射到我们的眼睛里,所以我们能借助平面镜看到被遮挡的物体。

潜望镜就是这样一种装置。

14.太阳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组成的。

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后会被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

15.雨过天晴,天空中很多小水珠也能把太阳光分解成多种颜色的光,这样就形成了彩虹。

我们平时能看到不同颜色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只反射或透射了某些颜色的光。

第二单元能量1.由铁芯和缠绕在铁芯上的导电线圈组成的装置叫电磁铁。

(完整word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文档

(完整word版)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分单元知识点及习题,文档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假设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异引1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响,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是12121或96121。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气象观测站等。

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播送、电视、〔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完整版)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春季的故事1、撰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沟通的重要形式。

2、检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检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检查和研究的成就。

3、写检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洁、清楚、通畅、完好。

4、表达与沟通的方式有:写儿歌、拍照、开故事会、争辩、写检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介绍和展现一种景致或现象,我们能够经过儿歌、绘画、拍照、录像、话剧、故事、模型等方式进行表达与沟通。

6、介绍或展现针对一过科学识题或科学研究过程和成就,能够选择察看日志、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科学小论文等方式进行表达和沟通。

第二单元变化的天气1、每年的 3 月 12 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 月 23 日是“世界气象日”。

2、气象是指发生在大气层中的风、云、雨、雪、雷、雾、闪电等现象。

3、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多种气象的综合情况,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等。

4、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对于气象的描绘。

5、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6、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新疆的吐鲁番。

7、我国最严寒的地域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气温为零下℃。

8、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多达8409 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地域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9、世界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的峨眉山。

均匀一年有323.4 天被雾缭绕。

同时,那边日照时间也最少,均匀一年只有946.8 小时。

10、沿海地域,白日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夜晚,风是由陆地吹向大海。

11、除了海陆风,其余的自然风,都是因为地域温度的差异惹起的。

夏季我国多为东南风,冬季我国多为西寒风。

12、因为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光的照耀相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3、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合在一同便形成了云。

14、雾是地面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固而成。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

大象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成果。

3、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1每年的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气象是指发生在大气层中的风、云、雨、雪、雷、雾、闪电等现象。

3、天气是指短时间内多种气象的综合状况。

4、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5、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6、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C。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7、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51.5C&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多达8409毫米,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9、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的峨眉山。

平均一年有323.4天被云雾缭绕。

同时,那里日照时间也最少,平均一年只有946.8小时。

10、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海洋。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由于地球上不同地方的温度差异主要和太阳光的照射有关,所以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1、由于不同地区的温度差异,导致空气受热程度不同,热的空气会上升,冷的空气会下沉并向低气压移动,空气的移动就形成了风。

12、地球上的江、河、湖、海、陆地表面、动植物体内的水分,受到阳光的照射,不断地蒸发,变成水蒸气混入大气中,并随着暖气流的上升,升入高空,由于高空的温度越来越低,水蒸气遇冷会变成小水滴。

如果高空的温度低于温度0C,水蒸气会变成小冰晶。

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3、云可以分为三类:层云、积云、卷云。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小学科学大象版五年级下册全册知识点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的主要知识点包括:
1. 物质的结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组成的不同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2. 物质的状态和变化:固体、液体、气体是物质的三种常见状态,物质可以通过加热、加压等方法改变其状态,也可以通过溶解、蒸发、沉淀等方法发
生物质的变化。

3. 磁性物质:部分物质具有磁性,如铁、镍等,磁性物质可以被磁铁吸引。

4. 电流与电路:电流是电子在导体中流动产生的现象,电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组成,电路中的元件可以是导体、绝缘体或半导体。

5. 静电与电荷:物体带电时会产生静电,带正电的物体和带负电的物体之间会产生吸引力。

6. 光的传播和折射:光的传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7.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圆周运动和转动运动,机械运动可以用速度、加速度和力来描述。

8. 简单机械:杠杆、轮轴、滑轮等是简单机械,它们可以改变力的大小、方向和效果。

第1页/共2页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 声音的传播:声音是机械波,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声音的传播速度受介质的影响。

10. 动物和植物的特征:动物和植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如动物可以移动,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以上是五年级下册小学科学的主要知识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总结
大象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要点第一单元春天的故事
1、撰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等是研究活动中表达与交流的重要形式。

2、写调查报告、研究报告要写出调查研究的全过程,并总结出调查和研究的
成果。

内容要忠于事实、表达要简明、清楚、通顺、完整。

4、表达与交流的方式主要有写儿歌、摄影、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绘画、录像、话剧、科学小论文等。

5、春季的夜空中主要有大熊座、小熊座、狮子座、牧夫座和室女座等星座。

第二单元变幻的天气
1、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每年的 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

2、我国古代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关于气象的描述。

3、我国号称“三大火炉”的城市分别是南京、武汉、重庆。

4、我国夏天最热的地方是在新疆的吐鲁番。

温度高达48.7℃。

《西游记》中的火焰山就在那里。

5、我国最寒冷的地区是最北端的漠河,最低温度达零下51.5℃
6、年降雨量最多的地区是台湾东岸的火烧寮,年降雨量最少的地区在新疆若羌,一年只有5毫米。

7、我国有雾日最多的地方是四川峨眉山。

同时,那里也是日照时间最少的
地区。

8、沿海地区,白天的风是从海上吹向陆地,是海风。

晚上,风是由陆地吹向
海洋,是陆风。

除了海陆风,其他的自然风,也都是由于地区温度的差别引起的。

9、归根结底,是太阳的热能使地球上的空气流动而形成了风。

10、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集合在一起便形成了云。

11、雾是地面上的云,雾和云都是水蒸气凝结而成。

12、云占天空的比例小于1/4,天气是晴,大于3/4天气是阴。

13、“雨量”通常以毫米(mm)为单位。

雨量可用雨量器测定。

14、生物对天气的变化有不同的反应,一些事物和现象可以用来预报天气,如
青蛙欢唱、鱼儿冒头、蚂蚁搬家、
燕子低飞、瓷砖“出汗”、食盐变潮、乌云密布等。

15、天气预报查询电话是 12121或96121 。

16、气象资料的搜集工具主要有气象卫星、气象飞机、气象雷达、探空气球、
气象观测站等。

天气预报的发布途径主要有:报纸、广播、电视、电话(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手机短信以及官方网站等。

第三单元玩具总动员
1、电池都有正、负两极,一般用+、-符号表示,电流是有方向的,从电
池里流出电流方向是一直不变的,总是从正极流向负极。

而发电机里流出的电流方向是在不停地改变。

2、磁铁有南、北两个极,分别用字母S、N表示,磁铁同极之间互相排斥,异极之间互相吸引。

3、中间插有铁芯的线圈叫做电磁铁。

电磁铁也有两个极,并且两级磁力最强。

中间最弱。

4、电磁铁与磁铁比较起来各有特性:电磁铁和磁铁一样都具有磁性,都能吸
引其铁质物体;但是电磁铁需要通电后才具有磁性;电磁铁和磁铁也都有南北极,但电磁铁的南北极会改变,而普通磁铁的南北极是固定的。

5、电磁铁的南北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电池正负极的接法有关。

6、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电池数量有关;线圈匝数越多磁力越大,
电池数量越多磁力越大;反之,磁力越小
7、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

而且磁
性大小和磁极方向都可以控制。

因此,电磁铁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等。

8、电磁铁可以利用电产生磁性,从而使铁质物体或磁铁产生运动,这是利用电能的一种重要方式。

9、电动玩具里都有一个小电机,它通过导线和电池一起组成一个电路。


的电动玩具能发光、发声,这是因为这些玩具里安装了灯泡、喇叭,它们可以把电能转化成光和声音等。

10、电动机由外部的磁铁和内部的绕着线圈的铁芯、换向器、电刷组成。

11、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

虽然大小悬殊、用途各异,但电动机的工
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互相作用转动。

12、电能使各种用电器做各种运动、发光、发声、发热……我们把电具有的这种能量,叫电能。

13、能量的表现形式有声、光、电、风、热等不同的形式。

不同形式
之间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

如电炉可以把电能转化成热能,绿色植物可以把太阳能转化成食物中的能量。

14、发电就是通过发电机,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成电能。

15、所有的用电器都是一个电能的转化器,能够把输入的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16、常见的发电方式有:水力发电、火力发电、核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17、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
些能源。

现在的新能源有太阳能、地热、风力、沼气、核能等。

第四单元变废为宝
1、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有放错了位置的资源。

2、物质的变化有的只是形态发生了变化,有的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有的变化可逆,有的不可逆。

3、每年的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

4、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主要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堆肥、分类回
收、重复使用等。

分类回收、综合利用是最好的垃圾处理方式。

5、可以回收利用的废物主要有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等。

第五单元形形色色的微生物
1、在生物界,除了我们熟悉的动物、植物外,还生存着一类数量庞大、个体微
小的生物,这类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病毒、细菌、真菌统称为微生
物。

2、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和真菌等。

它们身体微小,构造简单。

微生物分布广泛,繁殖快,并且类型多样。

它们在自然界的物质转化和循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细菌是微生物中的一大类,有球形、杆形、螺旋形等多种形态。

个体微
小,必须用显微镜才能看见。

他们遍布于土壤、水、空气、有机物质中及生物体内和体表。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起着巨大作用。

4、蘑菇的形态包括菌丝、菌柄、菌盖三部分。

5、许多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酿酒、制醋、做酱油,是细菌和真菌共同发
酵的结果;可口的泡菜是细菌加工的产品;松软的馒头、面包是酵母菌的功劳;蘑菇、猴头、木耳、都是真菌的菌丝体。

6、许多微生物是对人类生活是有害的,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霉烂的
水果、蔬菜多是由真菌造成的。

7、流感病毒能引起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简称流感。

大肠杆菌会引起肠
炎。

橘子霉烂,长出青绿色的斑点都是青霉菌在作怪。

禽流感是由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这是一种人禽共患的传染病。

2002年美国的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导致的人和畜类都可能发生的急性传染病。

2003年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简称非典,英文名字是 SARS ,是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引起的。

8、“发面”是指把面粉、水、酵母粉和在一起形成的面团。

当温度适宜时,
生面团中酵母细胞会产生的二氧化碳,使面团膨胀。

9、适当的温度是影响酵母菌细胞产生二氧化碳的量的主要因素,面团温度
达到38℃时,产气量达到最大。

因此,面团发酵室温度最好控制在36-40℃之间。

温度过高或过低都直接影响酵母菌的发酵。

温度太高,酵母容易死亡,并且也易产生杂菌。

10、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11、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在1928年发现了青霉素,但直到20世纪40年
代初才把青霉素应用于医疗治病上。

第六单元像不像
1、子女总是与父母保持着某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就是遗传。

同时也存在
某些差异,有的甚至还十分明显这种现象叫变异。

人的面貌、身高、体型、音色等许多方面都可以遗传。

2、遗传和变异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可以说,没有遗传,就没有生物的
延续,有了变异,生命世界才能够像现在这样丰富多彩。

3、生物靠自身的一小部分扩大繁衍后代的现象,就是无性繁殖。

无性繁殖的
英文名叫Clone,译音为“克隆”。

4、1996年7月5日,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绵羊多利诞生于英国,克隆羊多利有 3位妈妈。

5、孟德尔被誉为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的奠基人。

1865年发现遗传定律。

6、“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

”说的是遗传现象。

“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说的是变异现象。

7、我国科学家袁隆平被称为称杂交水稻之父。

8、辩论可以分为主题型辩论、角色型辩论。

9、辩论的基本程序有:提出辩题、阐述观点、正式辩论、自由辩论、总结发言、嘉宾评价、宣布结果等。

10、表达与交流的方式有:写儿歌、摄制、开故事会、辩论、写调查报告等。

11、科学小论文包括:开头、正文、结尾三部分,我们在阐述自己的成果时
还可以借助图形、表格、照片等来表达。

12、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对我们来说,缺少的不是智慧而是发现。

13、妈妈是双眼皮我也是双眼皮——遗传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相同—————变异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遗传我和姐姐长得很象但是却不一样———变异
爸爸会游泳,我也会游泳———不属于遗传(因为后天的练习可以获得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