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策略
高三地理二轮教学计划

2019-2020学年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
一、总的教学目标
在第一轮复习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掌握单元基础知识,巩固各知识点,强化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能力。
通过二轮复习,要让学生达到下列要求。
(1)掌握考纲规定的基本知识,能够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归纳总结,能把握教材主干知识。
(2)能学会画图、填图、记图、读图、析图、用图,强化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的运用。
(3)答题做到规范化,能形成一定的解题思路,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
(4)加强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及解题方法指导。
(5)能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生活中简单的地理实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二、复习进度安排
计划从2020年4月9日开始复习。
复习内容分为二大块:必修部分(必修 1、2、3);选修部分(选修3和6)。
三、复习安排(考点)
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对课时安排和进度稍作调整,但不可与计划教学进度相差太大。
高三地理备课组
2020年4月14日。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论文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摘要: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对各章节的地理知识进行梳理、归纳总结、使之系统化;二是专题复习,有意识提高学生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使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三是培养学生答题思路、方法和技巧,并对知识进行查漏补缺的套题训练。
关键词: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备考策略中图分类号:g623.4一、知识梳理,归纳总结地理知识梳理,总结归纳包括对不同知识的重组,相同知识的归纳,相似知识的迁移,相关知识的联系。
1、不同知识的重组将不同知识进行重组,可以拓展学生发散思维,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进行地理跨度的训练。
如将地理运动规律归为一个专题,其包含地球运动,大气运动,陆地水和海水运动以及地壳运动,以“运动”的形式将知识串接、重组,构建条理化的知识结构。
2、相同知识的归纳将相同知识合并归纳,总结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和本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归纳为自然和社会经济因素,其中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社会经济包括(市场、劳动力、交通、机械化和科学技术水平、生产方式、风俗习惯、食物偏好)等。
3、相似知识的迁移将相似知识迁移合并总结,找出共性和差异性,探讨其存在的规律,培养学生精密思维能力。
如将等值线(等高线、等温线、等值线、等年降水线、等潜水位线、等震线、等盐度线)作为一个专题,其共性:“同线等值、规律递变、疏密梯度、大大小小、大小小大”,重点是某种因素的存在使其数值变大(或变小)则其等值线凸向数值变小(或变大)的一方。
4、相关知识的联系如区位因素(包括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商业、旅游等)分别从位置、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水源、土壤)及社会经济条件(资源、交通、市场、政策、环境、技术、劳力)三个方面来考虑等等。
经过这样的系统归纳后,每当遇到某一事物的时候,学生就会将各要素进行科学地联系和有效推理、分析、找规律,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策略

2020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高三地理备课组高三复习是对学生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成果的强化与巩固,是完善素质,提升内涵,培养能力的有效手段,重点是引导学生梳理高中知识,培养分析能力,应变能力,从容应对高考的一个系统工程。
我们通常所说的第二轮复习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实现学生由学科知识变成高考分数的一个重要阶段。
其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缺补漏、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纲中高考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同时培养学生仔细、认真、严谨、专业的审题答题能力。
下面就我们地理备课组后一阶段的计划及安排做一个介绍。
一、教学计划二、典型课型(一)专题复习课1、基本格式专题复习重点在课堂,关键是提高课堂复习效益。
专题复习课的过程主要包括知识结构梳理、知识网络构建;例题精选精讲;习题精选精练;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等几个基本环节。
不同类型的专题复习课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加强对专题复习课的研究和实践是高三地理教师教学、教研的重要内容。
2、专题复习课各环节中应注意的问题(1)课前教案的准备●知识体系的构建和准备专题知识通过梳理让学生形成知识树,教师应将分散在地理八本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整合。
其中应重难点清楚,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明晰。
如讲城市专题时应将必修下册城市的起源、城市的作用及地域形态、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化过程及问题,选一教材中城市的功能分区及成因分析整合在一起。
●课堂例题和课后习题准备。
例题选题原则是紧扣考点,帮助理解和应用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以高考题为主。
课后习题选题原则是少而精,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运用,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课堂中突破重难点●追求效率,注重能力培养,力图形成学科学习能力。
地理学习能力是指一般学习能力基础上而为地理学科所独有的地理学习与初步研究的能力,如对地理学工具的灵活掌握运用,包括对各种类型的地图、地理图表的判断、绘制、分析;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地理现象;善于获得或提取地理信息;具有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对种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地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地理结论的综合思维方法。
完整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完整版)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高三地理二轮复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高三地理学科的二轮复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
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和科学的教学安排,帮助学生有效备考地理。
复计划1.复内容:根据高考地理考试大纲,明确需要复的知识点和考点。
2.时间分配:根据备考时间和复内容的难易程度,制定合理的时间分配方案。
3.研究指南:根据每个知识点的重要性和难度,编写详细的研究指南,指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复。
教学进度安排1.阶段一:复基础知识时间:第一周内容:知识回顾和总结,包括地理概念、地球与地图、地理信息技术等。
重点复地理基本常识和基础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知识框架。
2.阶段二:强化训练与巩固时间:第二至第四周内容:针对高考中常考的知识点和题型进行深入讲解和练。
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相关概念的联系。
通过模拟考试和测评,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纠正错误。
3.阶段三:强化弱项时间:第五周内容:根据学生的答题情况和巩固阶段的测评结果,确定学生的弱项。
针对学生的弱项进行重点强化训练,提高其在这些知识点上的理解和解题能力。
4.阶段四:综合复与模拟考试时间:第六至第七周内容:综合复:对所有知识点进行回顾和整合,帮助学生形成全面的地理知识体系。
模拟考试:安排模拟考试,让学生模拟真实考试环境,提高应试能力。
5.阶段五:复总结与备考指导时间:第八周内容:复总结:对整个复过程进行总结和回顾,梳理学生的研究成果和问题。
备考指导:提供备考策略和方法,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安排考试时间和应对考试压力。
总结通过本次地理学科的二轮复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学生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地理知识的复和备考。
合理安排时间、分类复、强化训练和模拟考试等措施将帮助学生提高地理成绩,为高考取得优异成绩打下良好基础。
以上为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的完整版文档。
高三地理二轮策略

高三地理二轮策略在高三地理的学习中,为了更好地应对二轮考试,我们需要制定一些策略来提高学习效果。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地理学习的策略,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要明确地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高三地理知识点众多,我们需要根据考纲和历年试题的分析,确定哪些知识点是重点和难点。
重点知识点要做到透彻理解,掌握核心概念和基本原理,难点知识点要多加练习和思考,争取达到熟练掌握的程度。
我们要注重地理实践和案例分析。
地理学科注重实践和案例的应用,我们要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和案例分析等方式来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可以选择一些典型的地理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以提升自己的应用能力。
第三,我们要注重地理图表的分析和解读。
地理学科中经常会涉及到地图、图表和统计数据的分析和解读,我们要学会使用地理工具和方法来分析和解读这些地理信息。
熟练掌握各类地图的使用方法和技巧,能够准确地解读地图上的信息,对于提高地理成绩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要注重地理思维的培养。
地理学科注重综合思考和创新,我们要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思维的开拓和扩展,能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多参加地理学科的讨论和辩论活动,培养自己的地理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我们要注重地理考试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地理考试的复习要有计划、有重点,合理安排时间,掌握好复习的节奏。
要做好笔记,整理好知识框架,掌握好考点和解题技巧。
要多做模拟试题和历年真题,熟悉考试形式和出题规律,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的学习策略,相信大家能够在高三地理二轮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希望大家能够积极备战,努力提高自己的地理学科能力,为未来的考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油!。
2020年高三地理二三轮复习计划

2020年高考地理(二、三轮)复习备考计划地理组赵海鹏具体措施1、重视基础知识,强化主干知识,重整合提升紧紧围绕考纲要求,既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个知识点,又要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也不能漫天撒网,应以干代支,重在贯通。
自然地理,应讲透原理和规律,形成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自然地理知识较难,但规律性强,应该讲清地理概念,讲透地理原理和规律,并通过典型例题和变式图,或者结合区域实际,强化对概念理解和原理运用的能力。
人文地理知识理解并不难,但内容分散,不容易抓住重点,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因此在复习方法与策略上,应抓住核心知识,即区位因素(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市的区位因素、交通的区位因素及商业的区位因素等),剖析典型案例,理清知识线索,并用于其他案例的分析。
对于区域地理,应运用系统地理的原理进行分析,提高综合思维能力。
区域地理的综合复习,一般包括8个方面:位置、气候、地形、河流、资源、交通、农业和工业。
通过对8要素的分析,弄清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以及自然地理要素对人文地理要素所产生的影响等,从而使学生对区域的整体性有完整的了解。
所以区域定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记忆一些重要的经线,纬线穿过的地理事物,一些典型地理事物的轮廓,一些关键性的符号和注记等能帮助学生区域定位的信息。
同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跨区域比较,通过比较,有利于学生加深对地理学区域差异的认识,有助于开阔思路,提高能力。
2、抓知识结构,查漏补缺,重内在联系。
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透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力求各个击破。
地理属于文理兼备的学科,不仅综合性强,而且逻辑思维性很强。
掌握知识的关键在于吃透规律和原理,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同时复习不能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应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建议

分洪蓄洪工程
1.上中游 兴修水库、开发水能、保护水源地
水库的选址:峡谷
有库容区
2.下游(治理洪涝) 加固大堤,疏浚河道发展航运 1. 易产生洪涝的原因: ①支流多汇水量大; ②河道弯曲; ③平原地形平坦,排水不畅 ; ④流速慢泥沙淤积河道变浅; 2 水流平稳利于航运
薰衣草易栽培,喜阳光,无法忍受炎热和潮湿,若长期受涝根烂即 死。下图为澳太利亚的最大岛屿,拥有全球最洁净的空气。岛上历 史悠久的B农庄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私人熏衣草培植农庄,出产 最优质的熏衣草花度精油,是众多世界名牌香水的重要原料。 a河大于b; 2分 a河位于 西风的迎风坡; 2分 降水多2分b河位于西风的 迎风坡; 2分 降水多 2 分 位于阳坡光照充足;2分 【气候的对河流的影响】 缓坡地带排水好; 2分 (1)比较a、b两河年径流量大小, 温带地区,气候温和; 2分 并分析原因。(10分) 空气洁净环境质量好; 2分 历史悠久经验丰富;2分 【气候的对农业的影响】 (2)简述B农庄种植熏衣草的有利条件。 市场广阔; 2分 (10分)
侵蚀地貌(流速快的河段 表达:风化-侵蚀-搬运) : 1.塑源侵蚀位于河流源头 河流加长 2.下蚀:中上游(山地) 形成“V”谷 3.侧蚀:位于下游平原 形成不对称的“U”谷
堆积地貌(流速慢的河段 表达:搬运--堆积) : 1.冲积扇:位于山口 形成扇形状平原 2..河漫滩:位于河流弯曲的凸岸 3.三角洲:位于河口 由于地形平坦海水顶托流速减慢
A
2.左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 A.a B.b C.c D.d 3.右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B.风力侵蚀 C.流水侵蚀 D.流水沉积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第二轮复习是建立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的深入、综合和提高,是实现由知识到能力转化的一个重要阶段。
目标是重组知识、训练技能、查缺补漏、完善体系,重点是针对第一轮复习中学生的不足,构建应用性知识体系,并针对考纲中高考要求和高考题型重点复习。
教师层面:二轮复习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教师在二轮复习中,要做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
在量化的同时更要做到质化。
高三地理任教教师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一、重视《考试大纲》的研究,准确把握高考复习方向《考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也应该是高考地理复习的依据。
重点研究《考纲》的要求与变化,把握教学与考试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地感受高考命题的有关事项,进入一种“高考复习”的状态,这是高效复习的必要前提。
二、以专题复习为主要的复习形式,以话题为中心展开复习1.专题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知识框架;分析要素之间的关系;总结知识规律;拓宽知识层面;比较知识异同;归纳知识特征。
2.专题的划分:专题大小的划分——原则上不可过大;专题的数量——数量不可过多;专题教学标高的把握——要考虑学情。
3.专题的基本类型(1)知识专题:专题一:地图图表系统。
专题二:自然地理规律和原理。
专题三:人文地理事象与原理。
专题四: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
专题五: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统一。
例如等值线图的判读: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等高线绘制地图的原理;②坡度的定义和判读坡度陡缓;④地形的判读;⑤陡崖高度的计算;⑥等高线图上高、低区域的判读方法;⑦绘制地形剖面图;⑧确定水库坝址、交通选线、农业类型等。
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①影响等温线的因素;②根据等温线分布可判读南北半球、判读海陆分布、根据凸向判读季节、判读洋流流向、性质、根据等温线判读地形特点。
(2)应试技巧专题:信息提取专题、地理计算专题、时间和季节判断专题、规律总结专题。
例如如何描述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特征:点状地理事物的描述:描述的角度:疏密+数量+极值+方位。
高三地理二轮备考策略及技巧有哪些

高三地理二轮备考策略及技巧有哪些高三地理二轮备考策略及技巧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中心就是主干。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注意建立知识网络,重新构建知识体系,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二轮复习时,一定要建立起知识网络,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强调学科的知识结构,强调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例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从气候要素、气候因子、气候类型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气候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表现、气候对人口分布与农业的影响等方面展开联想,使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结合起来。
关注热点、焦点,紧密联系社会实际,注重知识的运用由于现实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和现象都与所学的地理主干知识密切相关,所以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永远是高考试题最常见的素材。
热点、焦点问题主要有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国内重大工程建设、自然灾害、重大科技成就等,要用地理知识和原理进行分析和解释,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还应注意把热点地区落实到图上、注意思维的发散,注意细化热点地区的特征。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措施

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与措施目标本文档旨在制定高三地理二轮复计划与措施,帮助学生有效备考地理考试。
计划与措施1. 制定详细的复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制定一份详细的复计划,包括每个主题的重点内容和研究进度安排。
确保学生按计划有序进行复,不遗漏任何重要内容。
2. 复分块:将地理知识划分为不同的分块,每天专注于一到两个分块进行复。
这样可以避免学生过于混乱和杂乱无章地复,同时有助于集中精力深入研究每个分块的内容。
3. 多练:在复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练。
可以使用过去的考试试题、模拟试卷或者在线资源,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熟悉考试题型和时间管理。
4. 订正错误:每次练后,学生应该认真检查自己的答题情况。
出现错误的地方要重新研究,弄清楚正确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这样可以避免重复犯同样的错误,提高成绩。
5. 合作研究:鼓励学生进行合作研究,相互讨论和解答问题。
可以组建研究小组,一起复和讨论地理知识。
合作研究可以促进互相研究和理解,提高研究效果。
6. 重点突破: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估和老师的指导,找出自己薄弱的地方,并加强对这些重点知识的复和理解。
有针对性地进行突破,提高在这些重点知识上的掌握程度。
7. 注意总结:学生应该在复过程中养成总结的惯。
可以将复内容做成笔记,归纳出重点和难点。
同时,可以定期进行总结,检查自己的复进度和研究效果,及时调整复策略。
结论通过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和采取相应的措施,学生可以在高三地理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坚持每天学习和复习,注重重点突破和多练习,相信学生们能够顺利备考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高三地理的第二轮复习。
在这个关键阶段,我们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巩固已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我为大家制定了这份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第二轮复习的主要目标是深化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我们需要对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系统梳理,加强薄弱环节的训练,确保在高考中取得优异成绩。
二、复习计划1.回顾第一轮复习知识点:在第二轮复习开始时,我们先回顾一下第一轮复习的知识点,通过看笔记、翻阅课本等方式,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和回顾,加深记忆。
2.专题训练:针对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将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三个部分进行专题训练。
每个部分都会有相应的练习题和讲解,帮助大家提高解题能力。
3.模拟考试:为了让大家适应高考的考试节奏,我们将在复习过程中安排两次模拟考试。
通过模拟考试,大家可以了解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复习策略。
4.错题回顾:每次模拟考试后,我们要认真分析错题,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复习和巩固。
5.课堂讲解:在复习过程中,老师会为大家讲解重点、难点知识,帮助大家提高理解能力和解题技巧。
6.自主学习:除了课堂讲解外,大家还要安排时间进行自主学习。
通过阅读课本、做练习题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三、复习时间安排第二轮复习预计持续两个月。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第一周:回顾第一轮复习知识点。
2.第二周至第四周:进行专题训练。
3.第五周至第六周:进行两次模拟考试。
4.第七周至第八周:错题回顾、课堂讲解。
5.第九周至第十周:自主学习。
四、复习要求2.做好错题记录,定期回顾,避免重复犯错。
3.积极参与课堂讲解,主动提问,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
4.合理安排时间,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
5.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地理素养。
第二学期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计划亲爱的同学们,我们即将迎来高三地理的第二轮复习。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计划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方案地理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高三二轮复习地理教学的目标是挂念同学回顾和巩固地理学问,提高地理学习的力量和水平,为高考地理科目的顺当通过打下坚实的基础。
具体目标包括:1. 确定同学对地理基本概念和基本学问的理解程度。
2. 培育同学观看力量、分析力量和综合力量。
3. 引导同学将地理学问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4. 培育同学的地理专业素养,提升其地理学习的爱好与意愿。
二、教学内容本次复习地理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国的区域地理:重点介绍中国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和社会进展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2. 世界地理:主要是对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进行系统的介绍。
3. 自然地理:主要包括地球的结构与运动、自然地理现象、地形地貌、气候与气象、水文与水资源、生物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4. 人文地理:主要包括人口与城市、人居环境与生活质量、农业与农村、工业与城市、交通与通信、旅游与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三、教学方法1. 授课法:通过讲解、示例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进行地理学问的系统化整理和对相关概念的深化讲解。
2. 实际操作法:通过实地考察、试验操作和地图解读等方式,加强同学对地理现象的观看和实际操作力量的培育。
3. 争辩法:针对地理问题进行同学争辩,培育同学的团队合作和独立思考力量。
4. 复习总结法: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应用题等方式进行复习总结和检测。
四、教学流程1. 第一阶段:回顾基础学问(1)复习中国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问。
(2)复习世界各大洲的地理特点、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 其次阶段:强化重点学问(1)通过案例分析和实际问题解决,加强对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理解和应用力量。
(2)加强对地理领域的实际操作力量,照实地考察、地图解读和图形解析等。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

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策略地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占据着高考科目之一。
在高三地理的复习中,制定一套合理的复习策略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种高三地理第二轮复习的策略,并提供一些建议,帮助同学们顺利备考。
1. 复习计划的制定首先,制定一个详细的复习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个人情况和学校的教学进度,将复习时间划分为不同的模块。
根据教材或教师的建议,将各个知识点、章节进行合理的分配,确保每个内容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复习。
2. 总结重点知识在开始复习之前,应先对整个地理科目进行梳理和总结。
将各个知识点以及与之相关的图表、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
对于重点知识点,可做重点标记,方便后续的重点复习。
3. 制作知识卡片制作知识卡片是复习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将每个知识点写在卡片上,并在背面写上关键词或描述,以便在复习时进行记忆。
通过不断翻阅和背诵,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4. 多维度学习地理学科包含了丰富的地图、图表和数据,因此复习时应注重多维度学习。
结合教材、课件以及其他辅助资料,通过观察地图、分析数据,掌握地理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提高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
5. 练习与演练地理是一门需要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
在复习的过程中,做大量的练习题和历年高考真题将有助于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并提升解题能力。
通过对错题的分析和订正巩固知识。
6. 合作学习地理学科的复习可以选择与同学们一起进行小组学习。
相互讨论、互相讲解,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合作学习还可以提供不同的观点和思路,帮助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及时改正。
7. 重点突破在复习过程中,要重点关注自己薄弱的地方,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这些内容的复习中。
通过查缺补漏,逐步提高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确保能够全面复习到每个知识点。
8. 考试技巧的巩固复习阶段不仅仅是对知识的掌握,还需要巩固和提高解题技巧。
在复习过程中,要不断总结解题技巧,并与老师和同学讨论,开展一些解题的思维训练和模拟测试。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

2020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高三一轮复习已基本结束。
基础知识讲完之后,二轮复习就是针对高考进行训练提分了。
对文科生来说“得文综者,得高考”,作为地理老师,要帮助同学的就是在地理上多尽量拿分。
地理怎么才能多拿分呢?其实很简单:高考考什么就讲什么、练什么。
我们不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还要巧干,要讲方法,讲技巧,以短时高效求高分。
一.关于专题复习课课的设计1.凸现思维要求: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应给学生以充分自主思考时间,教师尽可能多地暴露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与方法,以训练与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
2.形成两条线索:学生的“学”(感受、质疑、钻研、讨论、联系等)和教师的“教”(质疑、交流、争鸣、释疑、归纳等)。
3.典型案例与迁移案例的匹配度二、二轮专题复习的目标定位目标一:培养和训练学生形成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对所学基础知识进行跨章节迁移、重组的能力,进一步巩固落实所学基础知识,形成知识体系目标二:培养、训练学生根据所给图文资料,阅读、获取有效信息,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二轮综合专题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学”为中心与“导”为主体项结合的原则专题内容设置上:考虑学生层次与水平(针对性与实效性)专题复习过程中:学生的参与度,积极主动思考、调动以往知识、反思学习方法2、“知”为载体与“能”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目标1: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整体、综合把握度—围绕主干知识设专题(双基提高、事半功倍的效果)目标2:培养训练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专题选择要承载“思维价值”(为能力提高提供条件)3.多样化与渐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什么几个无统一标准但原则顺序上:基础主干专题—重点能力专题—区域综合专题4.“品”读与“精”练相结合的原则二轮的目的决定(知识结构与思维方法与技巧)不能简单机械重复而要精讲精练,强化讲练的针对性,注重讲练的实效性切忌无针对性的一讲到底或只讲不练的夸夸其谈。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把握高考规范模板2对策措施类教案

答题模板2 对策措施类对策措施类试题考场答题“三步法”第一步,把握设问词确定问题类型.从设问中找准关键词,结合材料确定要针对的问题类型,常见问题类型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
第二步,结合材料,寻求原因进行措施分析。
(1)措施总是针对现象而提出的,因此解答时应该先找出出现该地理现象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分析措施。
(2)解题时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从改变人类活动方式上来寻找措施;二是涉及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不要太局限,要点应尽量全面。
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
第三步,简洁、准确、全面分析。
紧扣问题,把握关键词,做到简洁准确,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措施经济类型主要问题措施要点区域农业发展水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环境污染等调整农业结构和农业布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农业生产部门和农畜品种发展科技提高产品产量、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交通条件扩大农产品销售的市场范围延长产业链实行农业生产中的多元化发展和深加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保护环境减少环境问题,促进农严重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措施分析要素答题要点水土流失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因地制宜,促进农林牧综合发展,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修建梯田小流域综合治理利用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解决能源问题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沼气等,解决当地能源问题法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防治水土流失的意识土地荒漠化调整农业结构调整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宜林则林、宜牧则牧构建防护林体系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建防护林体系草场保护退耕还草还牧,实行定期打草、划区轮牧;建设人工草场;生态移民能源问题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解决牧区的能源问题水资源合理利用水资源,调节上、中、下游用水关系人口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法律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防治土地荒漠化的意识土地盐碱化引淡淋盐;井灌井排;秸秆覆盖;营造防护林;间作套种等外流湖泊面积缩小中上游植树造林;退耕还湖;合理利用水资源资源危机的应对措施资源危机应对措施淡水资源危机①开源: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合理开发地下水;海水淡化;人工降雨;等等②节流:节约用水;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工业用[措施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殖珍稀动植物;等等技术措施农业:培育优良品种;科学施肥;温室栽培;轮作套种;喷灌滴灌;地膜覆盖;等等政策措施开发性移民;投入资金、劳动力;加大政府扶持力度;等等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高三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

2020年高三第二学期地理教学工作计划5篇地理学科引导我们去认识环境,教我们怎样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使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因而也是我们学习生存的科学,是我们生活的工具,是每一个公民必须的素质。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高三地理的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
教学工作计划(一)一、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及要求高三二轮复习以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地理部分考试内容为依据,复习时,不再追求知识结构的先后顺序,或学生认知结构的逻辑要求,而是对知识进行必要的拆分、加工和重组,通过合理的专题划分,按专题重点复习。
注意提炼主干知识和关注知识结构质量,建立更加完整、完善而清晰的地理知识体系与知识网络,达到将多个模块的内容有机地整合成为一个整体。
三轮复习是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关注热点,以题目引路,回扣教材,突出重点,查漏补缺,加强对学生解题能力和技巧进行训练,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二、教材内容分析本学期主要复习必修3的剩余部分和选修地理Ⅲ旅游地理、选修地理Ⅴ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地理Ⅵ环境保护的复习,以及高考地理二轮、三轮的复习。
高考二轮复习是对重点的综合性专题的突破,主要针对高考的大块考点;三轮属于高考前的冲刺。
三、教学进度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第一节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第二节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为例第三节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田纳西河为例第四节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以美国为例第五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三章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第一节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第二节全球定位系统和数字地球二轮专题突破专题一地理基本技能第一讲地球仪、地图及地理信息技术第二讲等值线的判读第三讲统计图表的分析第四讲地理数据分析与计算技能培养专题二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结构第二讲地球的运动规律及意义专题三自然环境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第一讲大气的运动规律第二讲水体和地壳运动规律第三讲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专题四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专题五人文地理事项与原理第一讲区位因素分析第二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第三讲人口、交通和城市专题六区域地理与国土整治第一讲区域空间定位第二讲世界主要国家和中国主要地区第三讲国土整治和可持续发展第四讲区域特征分析与差异比较专题七选修部分第一讲旅游地理第二讲自然灾害与防治第三讲环境保护考前冲刺专题八题型突破与答题建模第一讲选择题常用答题技巧第二讲综合题题型与答题建模专题九热点问题专题十规范答题要诀教学工作计划(二)一.工作思路遵照学校今年本期的工作计划,我们高三地理科在本期的工作思路主要是: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取得20xx年高考的优异成绩。
2020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地理复习方法

2020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地理复习方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学习地理就会成为负担,地理怎能学好呢?只有对地理感兴趣,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享受”,学起来才能动力无穷。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三地理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2020高三地理二轮复习计划高三地理区域的知识系统一般都是从总论到分论。
总论从宏观上了解自然条件,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还有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
分论按分区论述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发展状况、人文景观、人地协调发展等,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
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高三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像的出现。
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像,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
例如:七大洲和曲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在众多高三地理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
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高考地理答题技巧高考中,地理试题类型分五类:特征描述(或简述)、成因分析、区位分析、意义罗列、建议罗列。
在答特征描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该题问的是地理事物的形态特征与状态特征,或者是分布特征及变化特征描述。
其次,要掌握描述地理事物特征的方法,试题设问形式通常为“说明……特点”“描述……状况”“简述……特征”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策略2016高三地理二轮教学策略(一)侯志坚:就职于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
教授过新老教材,历经三次高考改革,连续担任过五届高三地理教学工作。
教学、教研效果显著。
《大气运动》教学设计获广东省新课程改革教学论文二等奖。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动态生成策略的探究》等教育教学论文市、县获一、二等奖。
近年来,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教育》、《广东教育》、《高中地理》、《中学生学习报》、《考试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试题200多篇(套),其中《浅析“宇宙中的地球”实验与探究题的设计》等发表于中等教育核心期刊《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地理信息的提取与处理典型例析》发表于全国优秀期刊《地理教育》并收录于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
主编《广东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地理》、《高效备考―2011年广东中考总复习》、《初中同步训练》中图版七年级下册、中图版八年级下册、《五年中考三年模拟》初中地理八年级上册、参编《2009年高考复习地理――高效备考》等初高中教辅资料。
记:今天很高兴请到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老师,谈谈如何把握好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的问题。
侯老师,您好!现在我们的学生即将进入高三二轮复习阶段,请介绍一下地理学科二轮复习的时间安排及目标。
侯:尽管各地各学校复习内容安排不一致,但一轮复习一般3月初基本结束,开始二轮复习。
时间安排一般为2个月,即到5月份结束.一轮重知识,二轮重能力。
二轮复习过程以考纲为依据,以人地关系为主线,进行知识的横向梳理和综合,突出重点,把握主干,最终提高学生的能力。
复习的主要目标有两个:一是巩固第一轮复习成果,加强对知识薄弱环节的突破,并对知识进行重组,形成重点知识点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联系;二是专题的突破,形成对不同问题的分析思路和解题方法。
其目的是进一步完善知识体系,使知识得到升华,能力得到提高,应遵循“巩固、完善、深化、提高”的原则。
记:一轮复习后同学们可能存在这样那样的知识缺漏,在二轮复习中应该注意哪些方面的问题?侯:二轮复习切不可过分依赖教材,变成一轮复习的翻版。
二轮复习也必须强化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但复习又不是简单的机械的重复,而是将所学过的基础知识和已具备的基本技能结合起来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将基础知识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延伸,以求达到点线面相结合的知识网络的建立和完善,并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形成具有地理特点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
记:二轮复习中为了提高复习效率和成绩,教师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知识整合与组织备考呢?侯: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1)构建知识网络,提升对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将课本知识重新打碎,以知识专题的形式把相关考查知识按其内在联系重组、归类,构建一个以由点、线、面为网络的完整知识框架体系。
“点”即知识点和考点,是高考命题的基本元素和复习的基石,逐个落实考点,夯实基础。
“线”即人地关系这条主线,也可以以自然地理各要素、人文地理要素、时间或空间等为线索设置专题,把有关的同类知识集合起来。
例如,以时空分布和时空变化为线索,把地球运动、大气环境、海洋和陆地环境等自然地理知识联串起来,并进一步联系到农业、工业、商业等生产活动及城市人口分布等人文地理知识。
“面”即把一个区域中把各要素进行有机结合,使知识“点成线,边成面,结成网”,形成条理清晰的“知识树”,这样能够把多方面的主干知识联系起来,抓住问题的本质,将所学的知识与新试题形成快速准的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有关信息,提升对地理知识的调动与运用能力。
(2)加强地理技能训练,提高综合解题能力近年来,高考加大了对地理技能的考查,如图表判读、空间定位、地理计算、等值线判读等,特别是图表判读能力。
如近三年的广东高考题不仅图像丰富,而且类型多样,有坐标图、经纬网图、原理图、分布图、等值线图、结构图、区域地图、景观图、模式图等,并有一定的创新性。
试题一般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提供的图表材料来叙述地理现象和特征,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甚至一些问题的解答只需要有基本的读图和分析材料的能力就可直接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找到答案。
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必须加强技能型专题训练,如将技能型专题分为图像和图表专题、等值线专题、地理计算专题、区位问题专题等逐个落实。
技能型专题可与知识型专题穿插进行,可巩固知识专题中的知识点,提高解题的综合能力,也可节省时间。
用于训练的题不宜过多,也不要刻意求新,但一定要“精典”,具有代表性,其目的是掌握方法,而不是做题。
(3)关注热点、重视区域分析思路与方法高考不回避社会热点,社会焦点与热点问题成为试题的切入点已成为一大趋势。
但其最终落脚点还是考查地理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因此要积极寻找教材知识与社会现实的结合点,用学科的知识去分析、阐释和评价重大社会问题及人类面临的储多问题。
“区域”成为高考命题的“载体”,许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发展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高考涉及的社会热点也具有地域性。
分析近三年广东地理高考题不难看出几乎每道综合题都是在区域背景下考查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因此掌握区域分析方法至关重要。
能够从地理位置、地形与地质、气候与水文、植被与自然带到各种人类活动(工农业生产、城市与交通)、人地关系的逻辑顺序归纳概括自然与人文地理特征及其成因,比较区域差异,分析区域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记:二轮复习期间,全国各地市都有大量的模拟试题。
因此许多同学热衷于做各地的模拟试题,侯老师是如何看待这个种现象?侯:第二轮复习时间紧,搞题海战不可取,要形成正确的试题观。
在复习中重视每节课或每个专题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典型例题,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和答题的基本“公式”。
典型例题可以是高考题、以前的错题等。
特别要以近三年高考题为重点,详加分析,提炼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应变能力。
通过练习确实提升考试能力。
习题重在质而不在量,必须加强对于“弱点”的针对性训练。
所谓“弱点”大致有两种类型:知识性弱点和非知识性弱点。
知识性弱点,就是学生学习中有缺陷的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对这样的知识,尤其是每次考试学生必定失误的弱点知识,除加强相关的课本知识复习外,还必须针对弱点强化练习。
非知识性弱点,主要指学生的考试习惯和考试素质。
如书写不规范,审题不认真、粗心大意,表达不清楚,术语不规范,心理紧张等导致考试失误频频。
这必须通过大量的训练考试,心理辅导才能得以解决。
因此要结合班情和学情编制练习。
重视解题后的反思,对于综合题特别要注意寻找自己的答题与标准答案存在差距,认真分析总结,从而提高文字表述能力。
记:地理复习知识容量比较大,而复习的时间比较短。
请问侯老师在二轮复习时应该如何设置专题呢?侯:专题的设置非常关键,按照什么样的线索和思路将所有知道串联起来进行系统复习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我一般从知识专题和技能型专题两个方面组织专题复习:1、知识型专题该类型专题把教材中相关联的内容归纳为相应的知识系统,专题中的内容可能分属不同的单元,但它们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经过系统归纳总结之后,把相同的知识归类、不同的知识重组,相似的知识迁移、相关的知识联系。
知识型专题的数量多少、每个专题内容覆盖面的大小,一定要因学情、考情而定,主要针对今年高考的必考模块以及学生的知识薄弱环节设计,因此专题的数量可多可少,内容可细可简,其确定的原则是:①立足双基,突出重点,抓住主干,瞄准关键,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不搞面面俱到。
②巩固、完善,查缺补漏。
对第一轮中的薄弱环节(知识点),可在此阶段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以弥补缺陷。
知识型专题:(1)地球与地图专题(2)大气专题(3)河流专题(4)地质地貌专题(5)地理规律和原理(6)城市专题(7)产业活动专题(8)区位分析(9)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0)区域差异与区域可持续发展(11)自然灾害专题…………技能型专题:空间定位、信息提取、计算、原因(对策)分析、规律总结等题型是近年来地理高考试题的主要题型,针对这一实际情况,在二轮复习中,必须有针对性地进行应考技能型专题的训练。
主要专题设置如下:(1)空间定位(2)地理计算(3)图表专题(4)选择题解题技巧(5)综合题解题方略(6)地理探究题专题…………以上专题当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减。
例如热点专题、乡土地理专题等。
记:侯老师,能给我们谈谈第二轮专题复习中一些具体的做法吗?侯:1、看要点、想内容。
每个专题已把相关联的知识点归纳在了一起,看知识要点,采用“过电影”的方式,在脑海中再现相关内容,一是温故知新,二是对其中薄弱环节可查缺补漏、有针对性地加强。
这样,既省时又省力、效果好、针对性强。
2、看图、想空间(想原理)。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知识和信息的载体,近年的高考几乎是无图不成题,所以,每天都应要求学生坚持抽时间看图,变手中的图为“心中的图”,以强化空间概念和图文转化能力。
3、看典例、想思路。
“典例”可以是以前的错题,可以是薄弱知识环节的典型例题,也可以是经典的高考题。
把它们归在一起,经常翻看,总结、分析解题的思路,有利于相关知识和方法的迁移。
4、看思路、找方法。
每节课或每个专题教师都要围绕核心内容精选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例题,通过典型例题的解题分析,一方面指导学生掌握核心知识的灵活运用,另一方面通过例题的分析掌握该类问题的分析思路形成规律性的解题模式。
在课堂上要注意加强运用例题分析归纳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解题模式的训练和巩固,使学生牢牢掌握。
5、做真题、找感觉。
第二轮复习时间紧,搞题海战不可取。
但必须适量地做一些“真题”(高考题、经典模拟题或例题),及早找到高考考场感觉,对新情境题型,还要总结解题技巧,寻找对策,以提高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
记:有些学生只顾做题,对做过的或做错的题却不再回顾,请问如何将以前的试题、错题发挥其最大功用呢?侯:许多地理考生成功的重要经验之一就是建“错题集”,把历次练习、测试中做错的题目抄录下来,以弥补知识上的缺陷,纠正错误,克服遗忘,使知识掌握得更牢固。
好的错题集就是一笔“财富”,是通向成功的捷径。
根据本人在教学中的观察,要使“错题集”的功效提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讲究质,控制量许多同学在建错题集时喜欢把平时在练习、测试中做错的题目全都抄录下来,不久后便有了几本厚厚的错题集。
这样一来,摘抄错题花费了不少时间,还有可能占用学习时间,再者错题多了,看的任务也重了,过犹不及。
因此在建错题集时主要是把典型的、有针对性的、易错的题目摘录下来,不宜泛滥。
2.分门别类,有利于查找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分门别类就显得格外重要。
因此在收集时可根据错因,如知识错误、思维方法错误、审题失误、记忆错误、理解错误、计算错误、粗心大意等,也可按照知识点或章节进行收集,形成一个系统,这也可以说是对自己错误的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