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课件.ppt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

历史必修Ⅰ人教新课标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共41张)

1895年 俄、法银行团
1896年 英、德银行团 1 600万英镑
1898年 英、德银行团 1 600万英镑 4.5厘
材料三
1895-1913年一些国家在中国开办的企业(投资在10万
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量的顺序 降 序 排 列
矿业
水电 纺织 食品 机器造船 共计
32家
19家 16家 39家 7家 113家
1.与以往的条约相比,《马关条约》最大特点是什么? 提示: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反映了帝国主义阶段 列强扩大资本输出的要求。
2.义和团运动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提示: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民族危机加
深,中外民族矛盾激化。
3.《辛丑条约》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1)赔款数额大,赔款附加条件重。(2)增加镇压中国人民 反抗条款,体现出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威海卫 北洋舰队全军覆 ④威海卫战役:1895年初,日军攻占_______,
没。
马关条约 》。 3.结果:中国惨败,清政府被迫签订《__________ 内 容 危 害
台湾 割辽东半岛、_____及附属 澎湖列岛 给日本 岛屿、_________ 二亿两 白银 赔偿日本军费_______ 沙市 、重庆、苏州、 开放_____ 杭州为商埠
(2)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背景: (1)民族危机加深: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
潮。 扶清灭洋 ”的 (2)反帝斗争高涨: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打着“_________ 京津地区 形成高潮。 旗号,在_________
1900 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 2.爆发:_____ 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 3.过程:廊坊阻击战→天津保卫战→北京陷落。 4.结果:慈禧太后携光绪帝仓皇出逃,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PPT实用课件2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 联军侵华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程序”
一、说教材
(一)说“课题”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选自人教版高中历 史必修一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中第12课的内容。
(二)说“本课地位”
这两次战争在两次鸦片战争的基础上加重了中华民族的灾难, 一次是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另一次则使中国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损失惨重超过了历次外祸 之总和,中国被迫全方位开放,出现了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 这两次战争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不堪和积贫积弱。促成了 自鸦片战争以来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加快了近代中国民主 革命的进程,促使民族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真正意义 上的民主革命出现。危机也是转机,为辛亥革命爆发作了重 要的铺垫。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呢?中国的 强国之梦何时才能实现呢?
巩固提高
1、在《马关条约》中,最有利于列强对华经济扩 张的条款是( A)
A、允许日本在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B、在苏杭富庶地区开放新的通商口岸 C、开辟新的内河航线 D、给予日本巨额赔款
2、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是 (C)
①法国 ②俄国 ③英国 ④日本 ⑤美国
的背景
甲 午
朝鲜东学党起义 —直接契机 清政府的妥协退让政策

爆发: 1894.7 丰岛海战
日 战 争
战争的爆 发及经过
第一阶段(1894.7-1894.9)
经过
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第二阶段(1894.10-1895.4)
辽东战役、威海战役
战争的结 果和影响 《马关条约》的签订
时间:1900、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2课课件

历史高一必修一第12课课件
答: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 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帝国主 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的历史现实;
寄托了诗人无限的惆怅和悲凉的情感; 也可以反映诗人此后投身于变法维新、救广图存,甚至 不惜以一死来唤醒世人的伟大品格。
课堂小结: 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都 以失败而告终。尽管清政府在甲午战败后开始了 军事改革,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都以不同形 式展开了救亡图存的斗争,但社会制度的落后, 导致中国一败再败。1901年初,清政府开始实行 新政,它说明改革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中国将向何处去?在下一节我们将就这个问题进 行探究。
开放沙市、重庆、苏 州、杭州
可在通商口岸投资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 设厂,产品运销内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 地免收内地税
主义的发展。
一、甲午中日战争 1.原因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894---1895 )
根本原因:明治维新后日本实行对外扩张,侵华野心蓄谋已久 直接原因:1894年朝鲜农民起义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签订的条 约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半 市场 封建社会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使中国社会半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 《天津条约》 殖民半封建的 的市场 《北京条约》 程度加深 直接原因—修约被拒绝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 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半封 建的社会
德、英等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1895年1月,日 军在荣成湾登 陆
1897年,德国在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第15课 从中日甲午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012高一历史: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新人教必修一)
2、口号:扶清灭洋 3、性质:民间自发组织的反帝爱国运动。 4、作用: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延缓了中国半
殖民地化的进程。
“扶清灭洋”口号
积极性:体现了朴素的爱国主义精神,反映了当时 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的 矛盾。 局限性:“扶清”,有利于争取官军,却容易让群 众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灭洋”能够动员广大群 众参加反帝斗争,却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
新允的设阶厂段。资动本力输,出阻,碍中进国一民步族掠资夺本中主国义的的原发料展和。劳
免内地税
有利于列强倾销商品。
4 甲午战争的影响
1.从中国方面看 首先,战争失败标志着历时三十余年的洋务运动的失败,使取得的近 代化成果化为乌有,打破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对民族复兴的追求。 第二,割地赔款,主权沦丧,标志着列强侵华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经 济上便利列强对华进行大规模资本输出,政治上刺激了帝国主义的侵 略野心,掀起瓜分狂潮,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第三,中国人民觉醒、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高涨,近代化速度加快。 政治上,资产阶级掀起了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中国人民自 发反抗侵略的斗争高涨,如义和团运动;经济上,办工厂振兴实业运 动的高涨,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思想上,从学习技术到学习西方 政治制度。
一、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征韩侵华是日本的一贯国策; 2、日本明治维新后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形成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3、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默 许和纵容了日本的侵略行径。
19世纪末,对于日本即将发动的侵华战争列强各打 着自己的算盘: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 的助手;英国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发展势力; 德法想乘机在中国夺取新的侵略权益;俄国采取不干 涉政策。
二、《辛丑条约》的签订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38张PPT)

6.1896 年,清政府通饬各省设立商务局,以期“官商一 气,力顾利权”,并提出要“以惠商恤工为本源”。对 此评价正确的是( ) A.清政府主导近代化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B.依然单纯地学习西方的器物和技术
C.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解决财政困难,被迫放宽了 民间工商业活动的限制 D.仍然没有突破洋务运动的框架
意义: ①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精神; ②打击了帝国主义,粉碎了瓜分中国的迷梦。
2.经过 (1900年——1901年)
(1)天津----北京
廊坊附近受挫,逃回天津。
(2)大沽口----天津
天津陷落。
(3)天津----北京
北京陷落,成立联军司令部。
3.结果及影响:
内容 影响
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和经济的凋 敝,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 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解析:B 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了《辛丑条约》, 规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 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驻 军。
3.(2008年宁夏文综31)《上海县竹枝词》有诗 云:“卅年求富更求强,造炮成船法仿洋。海面未 收功一战,总归虚牝掷金黄。”与上述内容有关的 历史事件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马尾海战 C.中日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解析:C 理解材料的意思是关键,从19世纪60年代 到90年代三十年间,洋务派举办军事工业,筹建海 防,建立新式海军,但是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全军 覆没。虽然马尾海战中国也是惨败,但是只是福建 水师覆没,三支海军尚余大半,与题中“总归虚牝 掷金黄”不吻合,故选C。
4.(选做)下图是 1907 年发表的漫画(注:图中所示器具从右到左 依次是坛、提勺、漏斗、壶)。其政治寓意是( )。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件(共28张ppt)

平壤陆战
丰岛海战 辽东战役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日军战领威海卫,北洋舰 队全军覆没
三、结果:中国战败,迫签《马关条约》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加剧了民族矛盾 (主要原因)
“扶清灭洋”的义和团运动引来列强镇压 (直接原因)
农民阶级的回应——义和团运动
性质:农民阶级掀起的反帝爱国运动。 口号:“扶清灭洋 ” 结局:失败。
2、庚子国难 硝烟弥漫的战场
(1)时间: 1900年6月 (2)参与国:英、美、法、俄、德、意、日、
C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国联军侵华战争
“反应”事件二:义和团运动
图说历史 ——冲击的罪证
1895年1月,日军 1897年,德国在
在荣成湾登陆
山东设总督府
1898年,英国 强租威海卫
甲午战后,山东先后遭受日、德、英等帝国主义 国家的侵略,灾难极为深重
二、八国联军侵华和《辛丑条约》的签订 1、爆发原因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1、概括分析这首诗的写作背景? 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 2、分析作者在这首诗里表达的感情? 无限的惆怅和悲凉,强烈爱国感情和投身 变法改变国家的强烈愿望。
小试牛刀
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这首诗反映的史实发生在哪次战争之后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课件 (共46张PPT)

《辛丑条约》主要内容及危害
内容
影响
赔款4.5亿两,本息合达 加重人民负担,列强控制
9.8亿两
了中国税收
设立东交民巷使馆界,各 实际成为“国中之国”,
国驻兵保护
列强策划侵略的大本营
拆毁大沽至北京炮台,沿 京津地区置于列强控制
铁路线允许外国驻兵
之下
严禁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居 义的工具 六部之首
2、战争的经过
邓 世 昌
日军进军路线
旅顺
黄海战役
平壤战役
清军进军路线
威海战役
丰岛战役
《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
日军在旅顺屠杀中国居民
战争概况
起止时间 主要战役
战役的结果或影响
1894.7 ——
1895.4
丰岛战役 平壤战役 黄海大战 辽东战役 威海战役
标志战争爆发 日军占领平壤,战火烧到 中国境内 互有得失,日本取得黄海 制海权 日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
47. 不是境况造就人,而是人造就境况。48. 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49. 成功的时候,都说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峄 50.在我们的一生中,没有人会为你等待,没有机遇会 为你停留,成功也需要速度 51.不论做什么事,都要相信你自己,别让别人的一句话将你击倒。人生没有对错,只有选择后的坚持,不后悔,走下去,走着走着,花就开了。52.吃别人吃不了的苦,忍别人受不了的气,付出比别人更 多的,才会享受的比别人更多。53.我们每个人的人生之舟都需要自己掌舵,自己掌控。懂得,是跌倒了依然会选择站起,失败了依然会选择重来,受伤了依然会选择坚强;懂得,是在黑暗中依然不迷失方向,在生死关头依然不乱了 方寸,在灾难包围中依然会微笑前行。54.思路清晰远比卖力苦干重要,心态正确远比现实表现重要,选对方向远比努力做事重要,做对的事情远比把事情做对重要。成长的痛苦远比后悔的痛苦好,胜利的喜悦远比失败的安慰好。 55.再大的事,到了明天就是小事,再深的痛,过去了就把它忘记,就算全世界都抛弃了你,——你依然也要坚定前行,因为,你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56.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 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最终会出现在脸上。57.最精美的宝石,受匠人琢磨的时间最长。最贵重的雕刻,受凿的打击最多。58.只有 对过去既往不咎,才能甩掉沉重的包袱;只有能够看轻自己,才能做到轻装上阵。只要不放弃,就没有什么能让自己退缩;只要够坚强,就没有什么能把自己打垮。59.学会驾驭自己的生活,即使困难重重,也要满怀信心的向前。 不自怜不自卑不哀怨,一日一日过,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乐和必然的抵达,在于我们自己的修持。真正想做成一件事,不取决于你有多少热情,而是看你能多久坚持。60.永远不要沉溺在安逸里得过且过,能给你遮风挡 雨的,同样能让你不见天日。只有让自己更加强大,才能真正的撑起一片天。61.人生中谁都有梦想,但要立足现实,在拼搏中靠近,在忍耐中坚持,别把它挂在嘴边,常立志者无志。62.人这一辈子,其实做不了几件事,所以想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4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2 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共45张PPT)

发动的对大清的战争列
强各打着自己的算盘:
美内国因:希统望治日腐本朽成,为制其度侵 略落中后国(和根朝);鲜清的政助府手避; 英战国求企和图政利策;用未日能本充牵分制 俄动国员在民远众东;发展势力;
德外因法:想日乘本机蓄在谋中已国久夺,取且 新制的度先侵进略;权西益方; 列强对 俄日国本的采支取持不或干默涉许政。策。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市场狭小 ,资源有限

维 浓厚封建性残余

内部起义不断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对外扩张

满蒙
中国
亚洲乃至全 世界
朝 台鲜 湾
大陆政策
一、甲午中日战争
(2)西方列强纵容日本侵略中国; (3)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日本侵入朝 鲜,蓄意挑起战争。
颐和园石舫
吉野号巡洋舰
牙山
先定守局 再图进取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的签订
日本挑起甲午战争的目 的是什么?它为什么敢于挑 起这场战争?
它怎敢打“师傅”?
一、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1、背景
(1)明治维新(1868)后,日本资本主义发 展,国内市场狭小,急需对外输出商品与资本。
国多乃众受并画 人个伊多尽颤面 。不。不欺抖中
平表平凌着那 等明等的的个 条帝条中人身 约国约国代带 残主扎人表血 酷义得。的迹 剥者像他是、 削凭个正当瘦 中借木被时弱
◆对日本
①获得巨大政治经济利益; ②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和国力的增强; ③刺激了日本的军国主义 倾向。
◆对远东
列强在远东矛盾加剧, 争夺为主。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5张 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5张 PPT)

第三篇
痛之又痛
天涯何处是神州
1.原因
①直接原因: 镇压义和团运动 ②根本原因:为了进一步侵略瓜分中国
2.概况
①侵华八国:英法俄德意奥美日 ②直扑北京失败:1900.6 廊坊之战 ③占领天津:1900.7 ④占领北京:1900.8(英法联军也曾攻克北京)
《辛丑条约》的签订 3.结果:
签约后的“怪现象”
合作探究三 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康有为微博
甲午战争后,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合作探究四 义和团运动
材料一: “最恨和约,误国殃民。上行下效,民冤不伸。神 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
材料二:挑铁道,把线砍,旋再毁坏大轮船。……一概鬼子都 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1、根据材料一 ,其中的“鬼子”指的是谁?义和团爆发的 根本原因是什么? “鬼子”指侵华的各国列强;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民族矛盾激化 2、义和团提出的口号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 以评价? “扶清灭洋” ①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②但有一定的盲目排外性,且容易放松对清政府的警惕
二亿白银 赔二亿 加剧了人民负担,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经济命脉 开四口 使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进一步深入内地 三块土地 设工厂 直接掠夺中国原料和劳动力,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 四口通商 义的发展
⑵ 列强对中国侵略进入新的阶段,即帝国主义阶段 ①经济:商品输出为主 资本输出为主 ②政治:攫取特权 瓜分中国
(四)惩办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 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
我变
我的职责是:“镇 压老百姓的反帝斗 争,帮列强维护社 会治安”。
漫画:变形记
清政府成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堕落为“ 洋人的朝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2张PPT)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22张PPT)
名称 背景 目的 交战 双方
中国 与 英国
结果
中国战败, 签订《南京 条约》及其 附件
影响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鸦片 欧美资本主 为了夺取 战争 义国家正进 商品市场 行工业革命, 和原料产 英国已完成 地,变中 工业革命; 国为其殖 清政府封建 民地 统治腐朽落 后 第二 工业革命进 次鸦 一步扩展 片战 争 进一步打 开中国市 场,扩大 侵华权益
中日甲午战争的经过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年)
3.结果:清朝战 败,被迫签订《马 关条约》。 慈禧:哪管 明治天皇:以饿 国家兴亡 , 肚皮的精神,一 生日非过不 天只吃一餐饭, 可。“万寿 鼓动着他的臣民 无疆 普天 为战舰捐出口袋 1895 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 同庆 ;年 三军败 里的最后一个铜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板。 绩 割地求 和。”
八国联军在天津大沽口登陆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一、甲午中日战争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借口:镇压 义和团 运动 2、经过:八国联军入侵中国 中国军民英勇抗击
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北京时,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 兵在 廊坊 附近顽强阻击, 迫使八国联军退回 天津
义和团围攻北京西什库教堂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 的侵华史实,概述中国军民反抗外来侵略斗争 的事迹,体会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 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踏着先行的西方资本 主义的脚印,汹汹地破门而来。其扩张主 义一开始就诉诸武力,比之西人用商品和 传教开路,显示了更多的急迫和无情。
中国 与英 法联 军
中国战败, 签订《天津 条约》《北 京条约》

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共18张PPT)

2017人教版一轮复习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共18张PPT)

朝鲜: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进程:邓世昌牺牲,中日双方互有损失,但中方主力尚存,随后,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平壤 1894.9.15 1894.9.17 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 日军取得黄海海域制海权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 战争结束。
通过外交途径加强对清政府的控制
考点2.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2. (2009· 江苏单科· 8) 1937年7月7日,驻华 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 ) 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九一八事变之后
B
单元归纳:近代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影响及特征
材料五:美国希望日本成为其侵略中国和朝鲜的助手;英国 企图利用日本牵制俄国在远东的势力;德国和法国为了趁日 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略计 本侵华之机夺取新的利益,也支持日本侵略中国。俄国虽然 划的有利条件。 对中国东北和朝鲜怀有极大的野心,但尚未准备就绪,因此 对日本采取不干涉政策。
考点1.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 1、原因: 日本: (1)解决资本主义发展的矛盾,国内资源匮乏、市场狭 小。(根本原因) (2)摆脱经济危机的需要(具体原因) (3)制定大陆政策(蓄谋已久) 清政府:清朝政治十分腐败,国防军事外强中干。 欧美列强:列强默许或纵容的态度,成为日本实施侵 略计划的有利条件。
建设性:② 列强在侵华的同时也把西方先进的制度、 技术、思想文化客观上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国近代化 进程。 政治:封建专制制度受到不断冲击,最终君主专制制 度瓦解; 经济:自然经济逐步瓦解,民族资本主义出现并缓慢 发展; 思想文化:西方启蒙思想传入,民主、平等、自由、 博爱渐入人心,儒家思想传统受到强力冲击; 社会生活方面:人们的衣、食、住、行开始与国际接 轨。

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0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第十二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共30张PPT)
联军组成--廊坊阻击--攻占天津--北 经过: 京陷落
结果: 1901 与11国缔结《辛丑条约》
《马关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危害
内容 《南京条约》 《天津条约》 《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地
特点
危害
破坏主权 刺激瓜分 加重负担 控制经济 侵略势力 深入内地 加深掠夺 阻碍民资
赔款
口岸 其它
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反映帝国主 英法各800 义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2100万银元 巨额赔款 增加 二亿两白银 万两 外资对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中国 重庆沙市苏州 五口通商 十口通商 天 津 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深入 杭州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左宝贵 (公元 1837-1894 年 ), 丘逢甲是晚清爱国诗人、教育家。台 刘永福( 1837 年1894 — 年) 邓世昌( 丁汝昌( 林永升( 赵三多,义和团首领。又名洛珠。 1853 1849 1836.11.18--1895. - 101917 月),福建侯 4日 -1894
思考:以上三段材料各说明了什么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
战 争 背 景
日 本
积极扩张
其他列强
有 利 条 件 默 许 纵 容
蓄谋已久
甲午战争
农 民 起 义 提 供 契 机
避战求和
腐朽落后
清政府
朝 鲜
探究二: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日本是中国的闹钟,时刻让中国惊醒” ——《读者》 从近代历史的发展历程来看,甲午中 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转折点。今天我们 探究历史,那么甲午中日战争给近代中国 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
资 本 主 义 向 帝 国 主 义 过 渡
资 本 输 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1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共14张PPT)

(1)李的认识:否定种族歧视理论;促进中华民族觉醒,促进了国民奋发图 强,要求中日联合,共抗欧洲列强。(2分)评:其观点掩盖了战争的侵 略性质,没有看到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了其迎合日本侵 略要求的一面和封建统治的腐朽。(3分)
(2)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 步向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 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等。( 4分,答出两点即可)
公使驻京 经商游历
天津
开设 工厂
战争结果 中国战败,1895年签订《马关条约》
内容 危害
割三地 赔二亿 开四口 允设厂
领土完整遭到进一步破坏 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使列强的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列强对华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中国民族资本 主义的发展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对于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 响,有以下两种看法:一种是:巨 对中国 大的灾难总是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 ①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加深。 甲午战争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另一种:使中国在20世纪初几乎遭 ②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族的真正觉醒。中国社会各阶层以不同 到亡国之祸,阻碍了中国近代化进 形式展开救亡图存的斗争。 程。你的看法是?
探究:与以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有何不同?
内容 《南京
条约》
《天津 条约》
《马关 条约》 条约》
《北京 九龙司地 辽台澎及 附属岛屿 方一区
不同点 增多 增加 深入 内地 新增
割地 香港岛 赔款
2100万 银元 巨额 赔款
巨额 赔款
二亿两 白银 重庆沙市 苏州杭州
开埠
其它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2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图文版)

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
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略权益(瓜分中国) ②直接原因:义和团运动(“扶清灭洋”;农民 反帝斗争)
2.过程:
3.影响:
1900年6月英国海军中 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 从天津进犯北京
八国联军将领在天津合影
八国公使纷纷冲进紫禁城争坐龙椅
从这个故事中,你有何感想?
颐台 和湾 园岛 又已 搭割 天日 棚本
李鸿章 伊藤博文
战败 →败因?(合作探究)
三 军 败 绩 , 割 地 求 和
万 寿 无 疆 , 普 天 同 庆
为什么课本上说《马关条约》是继 ①对日本:得到巨额赔款促进本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便利对远东的争夺。 《南京条约》之后危害最为严重的 ②对列强:刺激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不平等条约呢? ③对中国:半殖半封进一步加深;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 中国各阶层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清政府军事改革,资产 澎湖列岛给日本 危害:领土主权进一步遭到破坏, 阶级戊戌变法,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
一、中日甲午战争(1894-1895)
1.背景:
①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制定 对外扩张政策:大陆政策。——根本原因 ②朝鲜东学党起义——契机 ③消极备战腐败无能,寄希望于列强——中国
2、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黄海海战
1894.9.15
1894.11.12 1895.2 1894.7.25
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 脑力与实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 灵之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 实为下策。 ----瓦德西《拳乱笔记》
思考:根据材料说明义和团运动 的实际反帝效果如何?
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的阴谋/企图
1901年9月7日奕劻与李鸿章同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甲午中日战争ppt课件

96.9
230.5 179.1 144.6 157.4 250.4 100.1 221.6
1、材料反映了鸦片战争后中英贸易处于怎样的状况?
鸦片战争后大量外国商品倾销,但随后市场的扩大较小
2、为何会出现这种局面?
《南京条约》等的签定,便利了外国向中国倾销商品
但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市场扩大并不大
第一次鸦片战 根本原因—打开中国的 争(1840— 市场 1842)英国
签订的条 约
《南京 条约》
中国开始沦 为半殖民半 封建社会
直接原因—禁烟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 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 争(1856— 的市场 1860)英法
直接原因—修约被拒绝
《天津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 《北京条约》 殖民半封建的 程度加深 《马关 条约》 《辛丑 条约》
4.允许日本在华设 厂
7.中国各阶层被震醒,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救亡图存的斗争
《辛丑条约》(1901年9月)
①赔款白银4.5亿两;
①巨额的赔款是大规模的勒索, 人民更加贫困 ②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大本营 ③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 的控制之下,便于直接派兵 镇压反帝运动 ④清政府进一步成为帝国 主义的帮凶 ⑤便于清政府能按侵略者 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 半封建的程度大大 加深 使中国完全沦 为半殖民半封 建的社会
中日甲午战争 根本原因—大陆政策、蓄谋 (1894— 已久 1895)日本
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八国联军侵 华 (1900— 1901)列 强
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瓜 分中国 直接原因—镇压义和团 运动
经过 鸦片战 第一阶段:1840年6月,封锁珠江口,开始;北上到达 争 天津海河口。后撤回南方。 第二阶段:1841年初,战争的扩大 第三阶段:1842年,英军南上,抵达南京 第二次 1856年,英法发动。1858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炮台, 鸦片战 占领天津。 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天津、北京1860年, 争 英法联军洗劫并焚毁圆明园 甲午中 丰岛之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中日双方正式宣战平壤之战 日战争 朝鲜沦陷;战火烧到中国本土; 黄海海战双方损失相当、中避战自保、日取得制海权 辽东之战旅顺、大连失陷,日军屠杀中国居民 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八国联 1900年英国海军中将西摩尔带领八国联军从天津进犯 军侵华 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四口——开放通过沙贷市款、控制重中庆国的、经苏济州命脉、。杭州为
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
列强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
允设厂——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
工厂,产品运销中国拓内展地了列免强对收华内资本地输税出的途径, 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 展。
《时局图》是近代 爱国者谢缵泰所作, 图中“不言而喻, 一目了然”的对联, 生动形象地揭露了 清政府的腐败和帝 国主义列强对中国 的侵略。 有人为此画题诗曰: “沈沈(沉沉)酣 睡我中华,哪知爱 国即爱家。国人知 醒宜今醒,莫待土 分裂似瓜”。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国内政局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客观上刺激了中华民 族的真正觉醒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清政府: 进行军事改革
维新派: 戊戌变法 革命派: 决心用暴力推
翻清政府 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
甲午战争后中国赔款的2.3亿两白银,相当于中国当 时全国财政收入3年的总和,把当时中国的国家财 富几乎都掏干了。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花费:6097万日元。
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攫得赔款:35836万 日元。
1894—1904年:日本公司总数从2844家 增到8895家,公司股本总额从24500万日 元增至92100万日元。
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 八国联军侵华
Hale Waihona Puke 一、甲午中日战争1.甲午战争爆发的背景
(1)解决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中的矛盾:
明治维新-资本主义发展迅速-国内市场狭小--对外侵
略野心
(根本原因)
(2)“大陆政策”的制定。(蓄谋已 久() 3)1890年经济危机
(4)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导火线)
满蒙
中国
朝鲜 日本
台湾
亚洲乃至全世界
大陆政策
2.甲午战争的经过
丰岛海战
平壤战役
黄海海战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签订《马关条约》
1894.11
旅顺
黄海海战 1894.9.17 平壤 1894.9.15
1895.2.2
威海卫
1894.7.25 丰岛
3.甲午战争的结果: 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
1895年中日谈判,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课堂设问
《马关条约》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为什么 说:“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
割三地——割辽东半岛、使台中国湾的及领土附和属主权岛进屿一步、遭受严
澎湖列岛给日本
重损失,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 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赔二亿—《—马赔关偿巨 负条担额日;赔约本使款清军》大政大费后府加财重白,了政银中不中国二堪人国重亿民负的的两, 半殖民不地得不化大程举外度债,大便大利了加列深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