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浅议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教学不仅在于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传授给学生数学知识是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在数学教学中同步进行的。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从小给学生打好数学的初步基础,发展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内容虽然简单,但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
小学生年龄较小,缺乏生活经验,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应该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认识的飞跃,感性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只是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运用各种思维方式的过程,例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等,其实就是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为运用思维方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为提高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要贯穿于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直到小学六年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加以培养;还要贯穿于每一节课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新授课还是复习课,都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在新授课的教学中,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推理,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还要贯穿于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也就是说,在数学概念、数学计算、数学操作(如测量、画图等)的教学中,都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我们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取以下方法:1.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来使用数学知识进行建模和求解。
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设计一个数学模型,并通过算式、图表等方式进行表示和解释。
通过这样的实践,学生可以培养对问题抽象化和数学符号的理解能力。
2.提供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方法,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思路,并鼓励他们思考和比较不同的方法优缺点。
例如,教师可以提供一道问题,要求学生使用图形法、数字法、代数法等不同的方法进行解答。
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优劣,学生可以培养综合考虑问题和灵活运用不同方法的能力。
3.鼓励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推理和证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已知条件和结论,让他们通过推理和证明来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并逐渐习惯于进行严密的证明过程。
4.进行数学游戏和竞赛:数学游戏和竞赛是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数学游戏和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并提供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供学生解决。
通过参与游戏和竞赛,学生可以锻炼他们的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融入创造性思维:除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可以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思考出不同的解决思路,并鼓励他们独立探索和尝试新的方法。
通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可以培养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总而言之,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法。
通过数学建模、多样化的问题解决方法、推理和证明、数学游戏和竞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融入,学生可以逐渐培养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些方法既可以在课堂上进行,也可以作为课外活动进行拓展,以全面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张芸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张芸知识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又是思维的工具。
数学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既能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又能锻炼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当前的数学“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灵活的思维素质。
这就要求对学生加强数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具有活跃性、逻辑性、多向性、形象性。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从具体的感性认识入手,积极促进学生的思维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
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
我在教学时,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
接着再通过实物演示,将两根细木条的一端钉在一起,旋转其中的一根,直观地说明由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角。
然后让学生用准备好的学具亲自动手演示,用运动的观点来阐明角的概念,并为引出平角、周角等概念做好了准备。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
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教师要抓“想象”训练。
想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观念、表象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或新观念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可以运用直觉想、跳出框框想、触类旁通想、举一反三想、四面八方想等。
在概念教学中,就常常借助想象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体积”的概念时,先进行了挤牙膏游戏活动,通过此游戏使学生理解了物体占据空间有大有小的基础上,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
“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大呢?”有的学生想到了高大的楼房;有的学生想到了海水;还有的学生想到了卡通片里的大力士等等。
接着老师又问:“哪些物体占据的空间较小呢?”有的学生想到了蚂蚁;有的学生想到了灰尘;还有的学生想到了水里面的微生物……这就是借助“想象”的发散,使学生对体积这一概念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感知。
这样,学生通过想象,思维发散性得到了训练,学生从想象出的几种算法中找出最简便的一种,使思维富有创新性。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对策一、问题分析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有着重要的培养作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并不够发达、活跃,存在一些问题:1. 学生缺乏自主思考能力。
在老师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
一旦遇到复杂的问题或者新颖的题目,学生往往束手无策,不能独立解决。
2. 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
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和方法往往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缺乏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导致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
3. 学生缺乏探索精神。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应该通过不断的探索、实践和思考来积累数学知识,但是目前学生的探索意识不够强烈,对于数学问题缺乏主动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受到一定的影响,也制约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有必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帮助学生提高思维能力。
二、对策建议1. 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
教师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从内心愿意去学习数学。
可以通过举例介绍数学知识的应用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对生活、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出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选择和自主解决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在实际学习中自主思考。
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
在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动机和成就感中,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 提倡数学思维和方法的灵活运用数学是一门需要灵活运用思维和方法的学科,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激发他们的思维活跃性。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4. 注重启发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数学是一门需要逻辑思维的学科,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对他们的数学学习和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
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逻辑思维模式的关键时期,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讨论如何通过教学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1.培养问题意识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第一步。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当教师讲解一个数学概念时,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培养他们对数学问题的敏感性和主动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思考是培养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
例如,当学生遇到一个数学问题或者习题时,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先思考自己的想法和解决方案,然后再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逐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推理逻辑推理是数学学习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运用逻辑推理方法解决问题。
例如,通过教授数学定理和定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相关例题的推理演绎,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可以针对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问题,提供一些逻辑推理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
4. 开展逻辑思维训练逻辑思维能力需要不断的训练和练习。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针对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活动,帮助学生巩固和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推理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逻辑思维能力。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参加数学奥赛、数学建模等活动,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5. 融入跨学科教学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可以将逻辑思维与其他学科进行融合。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思维的讨论和分析;在科学教学中,可以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科学实验设计和推理;在艺术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进行创作和表达。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1. 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课堂讨论或者布置一些探究性的作业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老师可以让学生围绕一个数学问题展开讨论,让他们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思考。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也会对问题有更深入的理解,从而对解决问题有更好的思考和理解。
2. 鼓励学生多方面思考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解题方法,鼓励他们多方面思考。
对于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如代数方法、几何方法、自然语言描述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多角度思考的能力。
3. 提倡学生合作探究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让他们一起解决数学问题。
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讨论和交流,可以促进他们思维的碰撞和交流,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探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也有一定的帮助。
4.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方式。
老师可以引导学生用图形化的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或者用系统化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养成用逻辑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解决问题的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5. 鼓励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转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将数学思维应用到日常生活中,让他们意识到数学思维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数学思维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在购物时计算折扣、在旅行中计算时间和距离等。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数学思维转化为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可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让他们逐渐成为具有数学思维能力的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思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思维。
数学思维能力强,不仅可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还可逐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素质。
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设置情境,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问题”是数学的载体,而设计一个好问题则更是激发学生思维火花的催化剂。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设疑才能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再通过释疑、解决问题等环节,使学生实现掌握知识、开发智力和形成良好思维习惯的目标。
设置问题情境,更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笔者认为,营造这样的氛围要注意“形式、主题、节奏”这几个要素。
即从学生的思维情趣出发,形式一定要新颖;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选择的主题一定是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思维最好是要短平快节奏。
笔者在课堂上经常开展类似“头脑风暴”的思维活动,并把它称为“大脑保健操”。
做这样的游戏,学生的思维功能会被全部调动。
首先必须认真倾听他人的回答,然后思考他的答案是否准确,再想自己的答案是否与他相同,如果相同,就要再想一个准确答案。
特别是,教师也在游戏之中,他们会很高兴,如果教师也出错,教室里一片欣喜若狂,并且抢着要把教师从“惩罚”中救出来。
这时候学生的思维激情是最高涨的时候。
二、引导猜想,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猜想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它可导出新颖独特的思维成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勤于猜想,敢于猜想,善于猜想,鼓励学生思考,让他们自由想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1.通过猜想,培养思维的独创性现代教学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互相传输信息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他们“标新立异”,激发他们猜想更好的方法。
例如,计算8+98+998+9998+99998=?若采用逐项累加法,结果非常繁琐。
若引导学生猜想将8分解成2+2+2+2,然后利用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进行计算,即原式=2+2+2+2+98+998+9998+99998=(2+98)+(2+998)+(2+9998)+(2+99998)=100+1000+10000+100000=111100,很快就得出了式题的计算结果,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观察和分析是思维能力中的重要环节,学会观察问题,分析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举一些具体的实例来让学生进行观察,比如在数轴上找到数字5,让学生想一想在数轴上的什么位置可以找到数字5,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是数学思维中的核心能力之一。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逻辑推理的题目来进行,比如布尔代数的逻辑门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题目引导学生进行逻辑推理,让学生通过分析问题、归纳规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
还可以通过一些逻辑游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数独、华容道等。
数学思维的一大特点就是创造性,数学的发展正是源自无限的创造性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的解答,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多给学生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从而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比如通过关于面积和周长的问题,让学生分析解决。
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分组演示等方式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在集体的讨论中,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促进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合作学习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通过以上几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还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活动、游戏来进行思维培养,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思维的乐趣,从而愿意主动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共同努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升。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小学数学是学生初步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
在学习小学数学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思维能力是人类认识客观事物和解决问题的本质能力,如果能够在小学阶段就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培养,对他们日后的发展将有着莫大的帮助。
下面就从以下方面探讨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从概念的属性入手,即从各个属性的相互关系入手。
由于概念是个复杂的知识结构,因此,我们应该从几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要帮助学生把概念从事物间的关系转化为符号间的关系;其次,要让学生能自如地在符号间进行熟练的转换和组合;最后,应析出概念的属性,让学生理解概念在属性上的相互关系和区别。
这样,就可以培养学生对概念的属性进行提取和分析的能力。
二、变通数学问题的训练培养思维能力在学习数学问题时,学生可能会遇到多种难题和疑惑,这时,我们应该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
这就是变通的思维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给学生提出一些有关变通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和创新能力。
应用数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非常重要的一环。
在数学中,应用性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应用数学考察,让他们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数学游戏是培养小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
数学游戏要求学生很好的运用各种数学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各种方法和经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在数学游戏教学中,我们一定要注意游戏性和教育性的相结合,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能够体验到快乐和成就感。
以上四个方面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
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实施素养教育开发学生智能,提高学生素养的重要措施。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进行类比迁移,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到达较高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表现在能特长深刻地思索问题,从纷繁到复杂的现象中,抓住觉察事物的本质规律。
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往往缺损,他们不特长将知识纳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因而考虑问题缺少深度,因此,在教学中应抓以下三点:1、培养学生对数的概括能力。
数的分解能力,是数的概括的核心。
如教20以内的加法,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了解某数是由几个局部组成和如何组成的,引导他们将20以内的数比较实际意义,认识大小,顺序、进行组合与分解练习。
2、让儿童逐渐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
依据教材的内在联系,引导儿童进行类比推理。
例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先通过一环紧扣一环的步骤,让学生展示“生动〞的思维过程,使学生认识2—4的乘法口诀的可信性,还了解每句乘法口诀形成的过程。
然后利用低年级学生模仿性强的特点,让他们模仿老师的做法去试一试,推导出5—6的乘法口诀。
生模仿获得成功后,就与他们一起总结几个步骤:①摆出实物;提供思维材料;②列出加法式子的结果;③列出乘法式子,说明它的结果就是加法式子结果;④用乘法式子的已知数和结果构造口诀。
让他们按步骤来独立地推导7—8的乘法口诀。
在这过程中,针对不同学生不同阶段的不同情况,进行多寡不同的提示和点拨,使独立思维逐渐开展。
到推导9的乘法口诀时,有的学生已经几乎完全能进行推导了,而大多数学生的思维的能力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提高。
3、培养掌握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各科教学问题,都有一个结构问题。
狠抓结构训练,使学生掌握数学问题的数量关系,而不受题中具体的情节干扰,是培养思维深刻性的重要一环。
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数 学教 学中培养小 学生 的思维能 力
广西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富兴小学(32 4 腾春燕 50 1 )
培 养 学 生 的 思 维 能 力 是 现 代 学 校 教 学 的 一 项 基 本 任 务 。我 们 要 培养 社 会 主 义 现 代 化 建 设 所 需要 的人 才 , 其 基 本 条 件 之 一 就 是 要 具 有 独 立 思 考 的 能 力 、勇 于创 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从 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 生 思 维 能 力 的 重要 任 务 。下 面 , 者 就 如 伺 培 养 学 生思 笔 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
说 是 怎 样 想 的 。特 别 是 当学 生 出 现 计 算 错误 时 , 一 说
说计 算过程 不仅有 助于加 深理解 “ 十” 计算 方法 , 凑 的
学会类推 , 而且 有 效 地 消 灭 错 误 。经 过 一 段 时 间的 训 练 后 , 师 再 引导 学 生 简缩 思 维 过 程 , 一 想 怎 样 能 很快 教 想
合 律 , 宜 简 单 地 举 一 个 例 子 , 做 出结 论 。 最 好 举 两 不 就
三 个例 子 , 举 一个 例 子 , 引导 学 生 作 出 个 别 判 断 , 每 就 如
(+ ) 5 2 (+ ) 先 把 2 3 在 一 起 再 同5 加 , 先 2 3+ = + 3 5 , 和 加 相 与
断 , 而 形 成 正 确 的 概念 。例 如 , 学长 方 形 概 念 时 , 从 教 不 宜 直接 画一 个 长 方 形 , 诉 学 生 这 就 叫 做 长 方形 。而 应 告 先 让 学 生观 察具 有 长 方 形 的 各 种 实 物 , 导 学 生 找 出 它 引 们 的 边 和 角 各 有 什 么 共 同 特 点 , 后 抽 象 出 图形 , 对 然 并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而小学低年级是学生思维发展的一个飞跃时期,若能抓住这个时期进行科学的训练,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并为学生将来的学习奠定良好的根基。
由此以来,小学低年级的数学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能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思维也得到科学有效的发展呢?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不断发展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
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对凡事都喜欢询问一下。
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实际灵活处理教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为此,这里谈三点。
第一,导入特别重要。
为了让学生能充满激情地走人课堂,我会根据每节课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有趣场景把学生带进课堂,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能很快地进入学习之中,对知识产生探究的愿望。
如在教学“10的认识”时,我利用多媒体,先在屏幕上点出了数字娃娃“0”,接着跳出“1”“2”“3”“4”“5”“6”“7”“8”“9”,同时出现画外音。
“9”说:“我最大,我是老大。
”它还看不起“0”,“1”出来打抱不平,说:“如果我与0站在一起,就比你大。
”这时我进行适当地引导:“小朋友你们相信吗?”屏幕一闪,1和0站在一起。
把学生们紧紧地吸引住了。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课堂和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因为生活是数学孕育的沃土,只有将数学教学与生活紧密相联,才能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和数学的价值,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学生动手操作,活跃学生的思维由于年龄特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和动作是分不开的,这就是形象思维。
在学习中,小学生只有动手操作,形成浅层的表象,才能逐步发展到抽象思维。
教师要以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为出发点,加强直观教学,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操作的机会,使操作活动成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重要的是。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近年来随着教育的不断进步发展,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必须要注重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这样很好地实现了我们的教学目标,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帮助。
数学思维是一种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作用的能力,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很好地培养这种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受到很多相关因素的影响。
有些学生的一些先天因素占有一定优势,在数学的学习中就要相对比其它同学轻松,而有些学生学习起来就要比其它同学要费力,而且这些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知识,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要在教学中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也有着非常重要意义,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顺利进行有着非常大的帮助。
1.数学思维和知识技能联系比较紧密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教学生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还要对学生的素质和各方面能力进行培养。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一个学生运用相关的数学思维解决相关问题的过程,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没有培养好就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相关知识,这样就影响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也就影响了教学效果。
2.数学思维影响了学生在学习中的质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问题,如果学生的数学思维存在问题就会使学生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数学观点,这样就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这就对学生的判断能力造成了影响,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只有真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学生才能很好地通过质疑学习更多的知识。
3.数学思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体现数学思维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具体体现,学生很多方面的能力都受到数学思维的影响,因此,数学思维会对学生的综合素质造成影响,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进行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种策略可以帮助中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一、提供多样化的问题
教师可以设计各种不同类型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思考不同的解决方法。
还可以给予学生问题的背景,让他们思考出与之相关的数学问题。
二、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开展数学探究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数学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地探索数学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供有效的反馈
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及时的反馈。
这种反馈可以包括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正确的解决方法,同时也可以指出学生的错误和解决问题的不足之处。
通过这种反馈,学生可以不断改进自己的解题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鼓励学生合作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在合作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和讨论,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
合作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协作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提供多样化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开展数学探究活动、提供有效的反馈和鼓励学生合作,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所表现出的逻辑思维、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下面将从问题导向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游戏化教学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一、问题导向教学问题导向教学是一种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在教学中提出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学习加法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小明有3个苹果,小红给了他2个苹果,那么小明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学生需要将问题进行分析,然后运用加法的知识进行计算,最终得出答案。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不仅活跃了思维,还加深了对加法的理解。
二、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通过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启发式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启发式方法是指一种在解决问题时采用的具有启发性的思维策略。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启发式方法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例如,在学习乘法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个3×4的矩阵,然后询问学生矩阵中有多少个小方格。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思考,运用分组计数的方法得出答案。
这样的启发式教学能够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
三、游戏化教学游戏化教学是指将学习过程设计成游戏形式,通过竞争和合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数学游戏,如数学拼图、数学趣味竞赛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数学思维训练。
例如,在学习几何形状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几何形状拼图的游戏。
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推理来拼凑正确的几何形状,从而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
总之,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问题导向教学、启发式教学和游戏化教学都是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不同的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基础知识、训练技巧的同时,通过学生的看、想、说、做等,训练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从自学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为了获取新知识而独立开展的学习活动。
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我们可以从学生的自学中进行。
开始时,教师可提出自学要求或编拟自学提纲,让学生在教师正式授课之前按自学要求或对照自学提纲在课前或课内自学课本。
自学时可以讨论,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做上记号,然后问问老师或同学。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可以逐步从依赖自学提纲过渡到不依赖自学提纲,最后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学。
通过这个途径,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就可以提出这样的自学要求和思考问题:(1)自学课本第100页例1(从顺数第三行到倒数第五行),边看边思考;(2)例1中的两个图形各是什么形?它们各有几条边,几个角?每个角是什么角?用三角板比比看;(3)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以互相讨论。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通过看书、思考、辅以议论、质疑、操作,达到了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自学能力的目的。
二、在探讨中培养分析问题能力在学习新知阶段,教师重视加强操作感和知识迁移的指导,从整体到局部设计有坡度、有层次、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识规律的系列问题和操作要求,让学生经历探索新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发展学生智力。
例如,在教学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52页例2“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在结合计算(一学生板演、其余座练)这道题复习了两位数乘多位数的计算法则后,教师把板演竖式中的积擦去,在乘数上添上百位数2,(式子略)给学生呈现新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适应社会、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很强的社会有用的人才。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授知识不是唯一的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现代学校教学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我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情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要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出发,设计孩子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如讲故事、做游戏、表演等;教师要注意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也能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比如精彩幽默的语调,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板画,得体的仪表,亲切的话语,热情的鼓励,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体技巧等。
教师如果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那么效果将会是持久而巨大的。
二、化抽象为直观,培养思维能力在数学基础知识教学中,应加强形成概念、法则、定律等过程的教学,这也是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
然而,这方面的教学比较抽象,加之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缺乏,抽象思维能力较差,学习时比较吃力。
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飞跃,感知认识是学生理解知识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途径和信息来源。
在教学时,应注意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的能力。
如在教学“角”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使学生获得关于角的正确概念,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和模型:如三角板、五角星和张开的剪刀、扇子形成的角等,从这些实物中抽象出角。
三、进行说理训练,促进思维发展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思维的外壳,加强数学课堂的语言训练,特别是口头说理训练,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好办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
要培养和造就千百万的合格人才,必须从小学起就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育,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没有扎实的数学知识和相应的数学能力,就不可能很好地掌握和运用尖端的科学技术;而要学好数学并具有良好的数学能力,就必须具有严密的思维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的数学成绩普遍较差,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思维能力差,若遇到稍有难度的问题,即使冥思苦想,也不知道从哪里着手思考,怎样解决问题!思维活动的灵活与呆板是是否能学好数学的关键所在。
因此,数学教学中要激发、诱导学生进行科学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怎样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一、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自由思考学习数学必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不能真正学好数学。
人的思维是不能由他人代替的,若教师在学生未独立思考前就直接给学生讲授解题方法,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压抑了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这是不可取的教学方法。
每讲一节新内容或讲一个新颖的例题,要从学生已有的基础知识及实际水平出发,指导他们找出思考的出发点和思考方向,而不急于讲解解题方法。
学生从不同的途径求出了同一算式的相同结果;如果一味由教师包办,则极有可能只讲其中一种求法,这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而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独立演算,他们殊途同归,其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拓展。
教师的主要作用在于设计好问题,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思维方向,对学生的思维作正确的指导。
二、给学生以进一步思考的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中有时难免会有困难,有的思考方法不完善,有的思考方法不正确,这就需要更进一步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有的教师此时就以为学生已经不能再思考下去了,于是就直接把解题方法告知学生,这岂不是前功尽弃了么?教师究竟应怎样做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更进一步呢?如:一个煤矿上半年计划产煤66万吨,实际每月比原计划多生产2.2万吨,问完成上半年的计划要用几个月?可设计以下问题共学生思考:(1)现在每月产煤多少吨?(2)按现在的产煤量需几个月才能完成上半年计划?同学们花了很长时间仍未解出来,通过询问,可了解到学生尚未抓住问题的关键去思考,于是又可顺势提出一些问题启发他们思考:(1)上半年是指哪几个月?(2)原计划每月产煤多少万吨?你是怎样求出来的?(3)现在每月产煤多少万吨?你是怎样求出来的?(4)你知道按现在的产煤量需几个月才能完成上半年计划吗?大多数同学很快答对了以上四个问题,说明教师的进一步设问启发思维取得成功。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与措施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与措施一、数学思维能力的意义1. 培养创造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创造力。
数学是一门很有创造性的学科,它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思维活动,进行推理和创造,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使他们在数学学习中变得更有活力和灵感。
2. 锻炼逻辑思维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需要进行逻辑性思考,分析问题的因果关系,推导结论等。
通过数学学习,可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使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够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学习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更有把握,更加从容。
2.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和练习,这对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有益的,可以增强学生的自律性和毅力。
3.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数学思维能力不仅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有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综合型人才。
1. 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好奇心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富有创新性的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问题背后的规律,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求知欲。
4.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
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一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项重要任务思维具有很广泛的内容。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有各种各样的思维。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培养什么样的思维能力呢?《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要“使学生具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这一条规定是很正确的。
下面试从两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首先从数学的特点看。
数学本身是由许多判断组成的确定的体系,这些判断是用数学术语和逻辑术语以及相应的符号所表示的数学语句来表达的。
并且借助逻辑推理由一些判断形成一些新的判断。
而这些判断的总和就组成了数学这门科学。
小学数学虽然内容简单,没有严格的推理论证,但却离不开判断推理,这就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再从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看。
他们正处在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
这里所说的抽象逻辑思维,主要是指形式逻辑思维。
因此可以说,在小学特别是中、高年级,正是发展学生抽象逻辑思维的有利时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把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项数学教学目的,既符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又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大纲》中的规定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和足够的重视。
一个时期内,大家谈创造思维很多,而谈逻辑思维很少。
殊不知在一定意义上说,逻辑思维是创造思维的基础,创造思维往往是逻辑思维的简缩。
就多数学生说,如果没有良好的逻辑思维训练,很难发展创造思维。
因此如何贯彻《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目的要求,在教学中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还是值得重视和认真研究的问题。
《大纲》中强调培养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只是表明以它为主,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思维能力的发展。
例如,学生虽然在小学阶段正在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是形象思维并不因此而消失。
在小学高年级,有些数学内容如质数、合数等概念的教学,通过实际操作或教具演示,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掌握;与此同时学生的形象思维也会继续得到发展。
又例如,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虽然不能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但是在教学与旧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新知识时,在解一些富有思考性的习题时,如果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可以对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起到促进作用。
教学时应该有意识地加以重视。
至于辩证思维,从思维科学的理论上说,它属于抽象逻辑思维的高级阶段;从个体的思维发展过程来说,它迟于形式逻辑思维的发展。
据初步研究,小学生在10岁左右开始萌发辨证思维。
因此在小学不宜过早地把发展辩证思维作为一项教学目的,但是可以结合某些数学内容的教学渗透一些辩证观点的因素,为发展辩证思维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例如,通用教材第一册出现,可以使学生初步地直观地知道第二个加数变化了,得数也随着变化了。
到中年级课本中还出现一些表格,让学生说一说被乘数(或被除数)变化,积(或商)是怎样跟着变化的。
这就为以后认识事物是相互联系、变化的思想积累一些感性材料。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
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
这样说,绝不能认为教学数学知识、技能的同时,会自然而然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养成学生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怎样体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
(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
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
从一年级一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
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
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
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
而在一年级养成了死记硬背的习惯,以后就很难纠正。
(二)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每一节课的各个环节中。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例如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时,有经验的教师给出式题以后,不仅让学生说出得数,还要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特别是当学生出现计算错误时,说一说计算过程有助于加深理解“凑十”的计算方法,学会类推,而且有效地消灭错误。
经过一段训练后,引导学生简缩思维过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算出得数,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
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
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
学生懂得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看到,有的老师也注意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但不是贯穿在一节课的始终,而是在一节课最后出一两道稍难的题目来作为训练思维的活动,或者专上一节思维训练课。
这种把培养思维能力只局限在某一节课内或者一节课的某个环节内,是值得研究的。
当然,在教学全过程始终注意培养思维能力的前提下,为了掌握某一特殊内容或特殊方法进行这种特殊的思维训练是可以的,但是不能以此来代替教学全过程发展思维的任务。
(三)培养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
这就是说,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
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
因此教学每一个概念时,要注意通过多种实物或事例引导学生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揭示其本质特征,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形成正确的概念。
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做长方形。
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
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
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
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2+3)+5=2+(3+5),先把2和3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3和5加在一起再同2相加,结果相同]。
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
最后作出一般的结论。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然后再把得到的一般结论应用到具体的计算(如57+28+12)中去并能说出根据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
这样又学到演绎的推理方法至于解应用题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这里不再赘述。
三设计好练习题对于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学习计算方法、掌握解题方法一样,也必须通过练习。
而且思维与解题过程是密切联系着的。
培养思维能力的最有效办法是通过解题的练习来实现。
因此设计好练习题就成为能否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一环。
一般地说,课本中都安排了一定数量的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练习题。
但是不一定都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且由于班级的情况不同,课本中的练习题也很难做到完全适应各种情况的需要。
因此教学时往往要根据具体情况做一些调整或补充。
为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供参考。
(一)设计练习题要有针对性,要根据培养目标来进行设计。
例如,为了了解学生对数学概念是否清楚,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概念进行判断的能力,可以出一些判断对错或选择正确答案的练习题。
举个具体例子:“所有的质数都是奇数。
()”如要作出正确判断,学生就要分析偶数里面有没有质数。
而要弄清这一点,要明确什么叫做偶数,什么叫做质数,然后应用这两个概念的定义去分析能被2整除的数里面有没有一个数,它的约数只1和它自身。
想到了2是偶数又是质数,这样就可以断定上面的判断是错误的。
(二)设计多种练习形式。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不仅有助于加深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并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兴趣。
例如,讲过乘法分配律,除了像课本中的练习题,给出两个数相加再乘以一个数,要求学生应用运算定律写出与它相等的式子以外,还可以给出一些等式,其中有的不符合乘法分配律,让学生判断那个是错误的;或者用3种图形代替具体的数,写成两个式子,如(○+△)×□和○×□+□×△,让学生判断它们是不是相等,并说明根据。
这些练习都有助于培养学生推理的能力。
(三)设计一些有不同解法和有多个答案的练习题,对于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有很大益处。
但是,做有不同解法的练习题时,不宜让学生片面追求解法的数量,而要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思路,或运用不同的知识去解决,并且要找出简便的解法。
(四)设计的练习题的难度要适当,要是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思考运用所学知识能够正确解答出来的。
在教学中为了发展学生思维,往往出一些超过大纲课本范围的题目,这样不仅会增加学生负担,而且由于难度太大,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不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思维的灵活性。
人们的思维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认为,借助语言人们把获得的感觉、知觉、表象加以概括,形成概念、判断,进行推理。
通过语言表达还有助于调节自己的思维活动,使之逐步完善。
在数学教学中,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去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而教师要了解学生这些思维活动的情况,也需要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来,然后对学生思维的过程给予肯定或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