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12年幼升小海淀区全变了
海淀 幼升小 政策
![海淀 幼升小 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cf7e4604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e2.png)
海淀幼升小政策
《海淀区幼升小政策》
近年来,海淀区幼升小政策备受家长关注,因为海淀区的教育资源丰富,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家庭搬迁来此求学。
而海淀区幼升小政策也在不断调整和完善中,让家长们颇感困惑。
首先,根据海淀区幼升小政策,报名条件是:年龄必须在5岁到6岁的儿童,而且必须是户籍
在海淀区的孩子。
海淀区的户口政策一直比较严格,这也让外地户口的孩子在报名的时候相对处于不利地位。
其次,海淀区幼升小政策对于学区划分也是一大难题。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无法进入心仪的学校,因为海淀区的学位紧缺,学区划分非常严格。
家长们只能通过种种渠道,包括购房、积分、引进人才等方式来争取学位。
此外,海淀区幼升小政策也对家长们的经济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只有在海淀区缴纳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的家庭才能享受到更多的优惠政策,而没有缴纳社会保险、个人所得税的家庭会受到较大的限制。
总的来说,海淀区幼升小政策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严格的,一方面是由于资源的紧缺,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障海淀区的教育质量。
对于家长们来说,了解和掌握海淀区幼升小政策非常重要,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为孩子的未来教育努力。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入学登记程序
![北京市海淀区小学生入学登记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0799b347daef5ef7bb0d3c3a.png)
北京市2012年幼升小海淀区zz+海淀区的入学登记程序zz海淀区的入学登记程序zz见海淀区2012年幼升小择校全市最艰难1.全区人数暴增。
2011年海淀区幼升小人数为2.5111万人;2012年小升初毕业人数2.0920万人。
海淀区教委初步统计2012年幼升小人数会超过2.7万人。
但从实际增加人口看,有可能直逼3万人。
若仅以2.7万人计算,入学人数与今年毕业生人数相比增加了33.46%,处于暴增势头。
2.全区一刀切。
全部106所小学都开通“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
据从有关渠道了解,这个系统今年首先在海淀区试用,如果效果好可能会在北京市推广,以应对北京市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幼升小的入学高峰。
不使用该系统,海淀区有北京户口或产权房的家庭是不能完成任何入学方式的幼升小的。
这个系统首次在北京教育系统使用。
这个系统详细的作用我在后面会进行分解说明。
3.全区统一禁令。
原则规定一律不接收外区北京户口的孩子、一律不接收虽有“五证”但不在海淀区居住的外地家庭子弟入学。
是否有操作的空间呢?我将在本文相应部分分析。
4.全区所有小学一律禁收择校费或捐资助学款。
5.全区所有小学的校长无权录取不符合“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相关要求的学生。
相关分析也将在本文相应部分分析。
海淀区2012年幼升小到底是如何操作和录取的1. 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杀伤力极强。
A.凡是有海淀区户口或有北京市正式户口且入学儿童的父(母)在海淀区有产权房的家庭才能登记,外区、外地户口一律不能登记。
B.登记的内容涉及孩子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与公安局联网)、户口所在地所在的派出所、住房所在地的门牌号码、亲生父母(第一、第二监护人)的真实姓名、学历等,若所登载的信息被机器系统初步判断不准确或不完整,将无法通过入学的第一道审核。
C.信息审核通过,系统会提示家长打印一份上述内容的表格,6月9日、10日入学登记时务必拿上该表格和家长想报考的相应小学要求携带的其他材料,到目标小学进行实地验证。
海淀区幼升小排位制度
![海淀区幼升小排位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d23391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cf.png)
海淀区幼升小的排位制度主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的户籍所在地是决定其入学排位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海
淀区,适龄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需要具有北京市海淀区目标学校义务教育服务范围内的户籍。
2.实际居住地:除了户籍所在地,适龄儿童的实际居住地也会影响其入学排位。
如果适龄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在北京市海淀区目标学校义务教育服务范围内有本人合法房产并实际居住,那么他们的入学排位会相对靠前。
3.特殊情况: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也会影响入学排位。
例如,如果适龄儿童及其法
定监护人具有北京市育英学校义务教育服务范围内的户籍,但实际居住地在北京市海淀区目标学校义务教育服务范围内,那么他们的入学排位会相对靠前。
另外,如果适龄儿童及其法定监护人是非本市户籍或按海淀区户籍对待的适龄儿童,但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会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合格,那么他们的入学排位也会相对靠前。
总体来说,海淀区幼升小的排位制度是综合考虑了户籍所在地、实际居住地和其他特殊情况等多个因素的结果。
具体的排位制度细节可能因年份和政策变化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当地教育部门或相关机构以获取最新和详细的信息。
2013年北京17.5万人将报名“幼升小”挤进小学
![2013年北京17.5万人将报名“幼升小”挤进小学](https://img.taocdn.com/s3/m/6c763919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b0.png)
这篇《2013年北京17.5万⼈将报名“幼升⼩”挤进⼩学》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今年北京⼩学⼊学⼈数在17.5万⼈左右,⽐去年增加2.64万⼈。
昨天来⾃各区县的消息,为应对⼊学⾼峰,有的区县加紧新扩建校舍;有的区县叫停⼩班化教学。
6⽉15⽇、16⽇,各⼩学开始审核适龄学童的⼊学信息。
明年⼊学⼈数将超18万 来⾃北京市提供的数据显⽰,今年北京市⼩学⼊学适龄⼉童⽐去年增加26421⼈。
西城区教委表⽰,从2010年开始,该区已经连续四年每年递增2000⾄3000个学⽣;⽽⽯景⼭区教委提供的数据显⽰,2012年该区⼩学⼊学⼈数达4200⼈左右,预计2013年⼩学⼊学⼈数约5400⼈。
据介绍,2007年下半年的“⾦猪宝宝”加上2008年的“奥运宝宝”,预计2014年⼩学⼊学适龄⼉童⼈数将超18万。
此后,连续⼏年仍呈持续增长趋势。
海淀区教委表⽰,根据测算,未来三年海淀区学龄⼈⼝仍将继续攀升,到2015年,全区中⼩学在校⽣总数⽐2012年增加30000⼈。
部分学校叫停“⼩班化” 市政府2012年正式颁布实施《北京市中⼩学建设三年⾏动计划(2012—2014)》。
通过新建、改建、扩建200所中⼩学校,增加16万个学位缓解⼊学⾼峰。
其中,2013年将开⼯建30个项⽬,⽀持23所⼩区配套学校⼆次改造,⽀持城乡接合部等地区30所城乡⼀体化学校建设。
西城区教委相关负责⼈表⽰,今年该区为应对⼊学⾼峰,新建和改扩建⼩学10所左右,其中9所将在9⽉招⽣。
⽯景⼭区教委相关负责⼈表⽰,近两年该区通过新扩建学校,新增⼩学⼊学学位4320个。
今年朝阳区将通过新开办⼩学和九年⼀贯制学校等多项措施,增加5000个⼊学学位。
除了新扩建学校外,海淀区、西城区、朝阳区等部分学校叫停推⾏数年的⼩班化教学。
海淀区政府负责⼈透露,今年九⽉海淀区将取消⼀年级的⼩班制试点,每个教学班由原来的25⾄35⼈扩容到40⼈。
北京市海淀区小升初划片派位规则
![北京市海淀区小升初划片派位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14bc8c36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5.png)
北京市海淀区小升初划片派位规则
北京市海淀区小升初划片派位规则是根据学校的招生范围和学区划分的规定,确定学生入学的方式。
以下是北京市海淀区小升初划片派位规则的一般情况:
1. 按照学区划定:学区划定是根据学校的位置和周边居民的住址确定的。
一般而言,学生的入学范围是在其所居住的学区范围内。
2. 居住证要求:根据居住证和户口所在地进行划定。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居住地的居住证和户口所在地要与学校所在的学区相符。
3. 随迁子女政策:对于随迁子女,可以在父母或监护人所在单位附近就近入学,不受学区划定的限制。
4. 兄弟姐妹优先政策:对于有兄弟姐妹在同一所学校就读的学生,可以享受兄弟姐妹优先入学的政策。
5. 投档线要求:学校会根据招生计划和投档线对学生进行录取。
一般情况下,投档线会根据学校的招生情况和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确定。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则只是一般情况下的划片派位规则,具体规定可能会根据每年的招生政策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有所调整。
学生和家长可以通过查阅相关政策文件或咨询学校招生办了解最新的划片派位规则。
深化一贯制办学模式推进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深化一贯制办学模式推进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https://img.taocdn.com/s3/m/7ab1f51b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2.png)
深化一贯制办学模式推进海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近年来,深化一贯制办学模式已经成为了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主要改革方向。
在这个背景下,北京海淀区教育局也在积极推进着相关的工作,力求实现海淀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一贯制教育是指在同一所学校接受6年小学教育、3年初中教育和3年高中教育,形成12年的完整中小学阶段的学制。
相比传统的分阶段教育,一贯制教育可以更好地保证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对能力。
因此,在实施一贯制教育的同时,也需要探索创新办学模式,使学生在校期间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体验。
具体来说,海淀教育局在深化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实践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措施: 1.拓展学校办学空间,提升教学质量根据一贯制教育的特点,海淀教育局逐步将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教育阶段整合在同一所学校内。
同时,还规划了一些新的校区,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学生需求。
这种拓展学校办学空间的措施不仅可以缓解教育资源紧张的状况,还可以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
2.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了更好地适应一贯制教育的特点,海淀教育局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比如,启动了中小学生健康素养课程,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包括科技、艺术、体育等各个方面的课程。
同时,还增加了校际交流和合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3.落实差异化教育,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海淀教育局注重落实差异化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案。
在一贯制办学模式下,学生需要通过智能化分班和分层教学等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案。
例如,建立了针对特长生的特长班、针对平均水平学生的普通班和针对薄弱科目的补课班等多种形式的班级,并且加强了家长和学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以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
以上三点措施的实施,使得海淀教育在深化一贯制办学模式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在未来,海淀教育局将继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育体验,努力推动教育的发展和改革。
2015年海淀区中小学划分为17个学区
![2015年海淀区中小学划分为17个学区](https://img.taocdn.com/s3/m/7715101dba1aa8114431d9d4.png)
2015年小升初海淀区新划分17个学区11月19日下午,海淀区教委召开学区制改革新闻通气会,正式对媒体公布了17个学区及所属学校划分等相关内容。
今年2月以来,海淀区全面启动学区制改革,其改革方案和试点工作被评为全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秀案例。
依据与街镇行政区划界限重合、学区间规模大致相当、按照最新的布局调整情况划分、年级部制校区与本校所在学区一致、校数依据独立法人资格计算等5个原则,海淀区将区域内所有中小学划分为17个学区,对应29个街镇。
这17个学区分别是羊坊店学区、万寿路学区、永定路学区、紫竹院学区、八里庄学区、四季青学区、北太平庄学区、花园路学区、海淀学区、中关村学区、青龙桥学区、上地学区、学院路学区、清河学区、西三旗学区、上庄西北旺学区和温泉苏家坨学区,学区间的优质教育资源分布合理、相对均衡(具体中小学分布见下表)。
学区制改革是海淀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整合区域内资源的重大创新举措。
此举将创新治理体制、机制,完善教育内部治理结构,搭建统筹整合地区内各级各类教育资源的平台,促进学区内特色资源共建共享,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真正让每一个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不断加快办人民满意海淀教育的步伐。
针对学区制改革后初中入学是否只能限制在学区内这一广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海淀区教委表示,由于海淀教育生态丰富,不同学区优质中学教育资源分布不够均衡,因此将来小升初,海淀各学区之间不会实行“锁区”,优质中学的教育资源仍然会辐射到周边学区和小学。
今后几年,海淀区各中学的小升初派位区域仍将保持基本稳定。
除大派位外,海淀区小升初还有多条合规渠道可以不受学区限制,比如特长生招生、初中寄宿制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等。
目前海淀16所公办中学具有招收寄宿初中生的资格,小升初民办中学共有14所,其中不少都是办学质量、社会认可度较高的知名中学,都可面向全区招收小学毕业生。
在幼升小方面,海淀区各个小学的划片范围基本保持不变。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a7906b51168884868762d6b7.png)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法规类别】义务与基础教育【发文字号】京教基二[2012]10号【发布部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发布日期】2012.05.02【实施日期】2012.05.02【时效性】失效【效力级别】XP10【失效依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公布市教委规范性文件清理结果的通知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2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的意见(京教基二〔2012〕10号)各区县教委、燕山教委: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促进教育公平,实现“十二五”期间首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性工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有关规定,为落实《北京市实施》,依法保障本市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权益,经市教委2012年第5次主任办公会、市委教育工委2012年第10次工委委员会议研究,并报市政府批准,现就2012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2012年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北京市实施》,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六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北京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
着力完善义务教育入学规则,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促进教育公平,维护首都社会安定。
二、工作原则第一,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免试和就近入学。
第二,坚持以区县为主组织实施本区县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
第三,坚持公正、公平、公开。
三、入学方式按照免试、就近入学原则,凡年满6周岁(2006年8月31日以前出生)且具有本市常住户口的适龄儿童均须就近登记入学。
完成小学教育的学生,应当进入初中继续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关于北京海淀区幼升小
![关于北京海淀区幼升小](https://img.taocdn.com/s3/m/0db615ec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b7.png)
关于北京海淀区幼升小一、小学入学条件按照免试就近原则,凡年满6周岁(8月31日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在海淀区申请入学,需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具有海淀区户籍,在海淀区实际居住;2、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具有本人的合法房产,且实际居住在海淀区;3、具有本市其他区户籍的无房家庭,法定监护人长期在海淀区工作、居住,符合在海淀区连续单独承租住房并实际居住3年以上,在北京市住房租赁服务平台登记备案,一方法定监护人在海淀区合法稳定就业3年以上等条件;4、非本市户籍适龄儿童,法定监护人需提供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北京市居住证(或有效期内居住登记卡)及全家户口簿等相关材料,并通过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府会同相关部门的联合审核。
二、小学入学方式凡申请入学的适龄儿童,均须按期登录北京市义务教育入学服务平台,参加海淀区学龄人口信息采集。
法定监护人须如实填报适龄儿童入学相关信息,确保信息真实准确、完整有效,以免影响儿童正常入学。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一条或第二条的适龄儿童,须在规定时间内,持全家户口簿、房产证明、《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等资料,随法定监护人到责任学校审核入学相关材料。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三条的适龄儿童及按海淀区户籍对待的适龄儿童,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证明材料经所在学区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随法定监护人到居住地所在学校登记,在全区协调解决。
符合小学入学条件第四条的适龄儿童,须在规定时间内,持相关证明材料经居住地所在街道办事处或镇人民府和相关部门联合审核通过后,按要求取得《学龄人口信息采集表》,随法定监护人到居住地所在学校登记,在全区协调解决。
符合海淀区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可以向具备当年招生资质的民办学校申请登记入学。
各民办学校依据区教委规定的统一时间和程序,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
海淀幼升小“6年1个学位”到底咋算?权威回应你最关心的5大问题独家
![海淀幼升小“6年1个学位”到底咋算?权威回应你最关心的5大问题独家](https://img.taocdn.com/s3/m/375bfb05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62.png)
海淀幼升小“6年1个学位”到底咋算?权威回应你最关心的5大问题独家昨天(3月23日),有关海淀区今年幼升小“一房6年一个学位”的消息迅速刷爆朋友圈。
观教君昨晚从海淀区教委了解到的政策是这样表述的:海淀区正在就“同一住房地址自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六年内将提供有限学位”的政策进行可行性研究,集体户口将不按划片进行,由学区统一安排入学;户口挂靠非直系亲属名下的孩子,也将不参加就近划片入学,而由学区统一安排。
另外非京籍“五证”审核将更加规范和严格。
既然这一政策已步入可行性研究,按照咱们的现行逻辑,基本可以理解为板上钉钉的事儿了。
其实,海淀区推行幼升小“一房6年一个学位”政策并不意外。
2个多月前,“京城教育圈”所推送的“‘满六唯一’,今后买学区房估计绕不开这个条件了”一文说过:今后,打算买学区的家长得明白个新词儿了——“满六唯一”。
当时催生这个新名词的直接原因是西城区出台的幼升小新政,其准确的政策表述是:今后,如果京籍儿童幼升小申请就读在西城住房对应的划片小学,需要具备两个条件:房屋产权人必须是适龄儿童的法定监护人;同一住房地址6年内只允许一个孩子入学。
当然考虑到二孩全面放开的因素,更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同一住房地址6年内只允许一个家庭的片区入学名额(即学区房的入学名额)。
文中,观教君说得很清楚呵:今后类似“满六唯一”的住房年限要求很可能成为本市幼升小的流行现象,尤其对于一些入学需求旺盛的热点区或热点学区。
因此,“满六唯一”很可能成为今后学区房购买的新条件。
作为北京幼升小最火爆的热点区之一,海淀出台“同一住房6年一个学位”的政策已在情理之中。
昨天,“京城教育圈”分享了北京今后5年入学人口变化趋势和海淀幼升小新政一文(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阅)后,收到众多圈友的提问,其中围绕“6年1个学位”的细节问题,大家关注得很具体,也很关键,对此,观教君今天和圈友们独家分享海淀区教委有关负责人及圈内资深人士对海淀幼升小新政的权威回应:1,政策从什么时候起开始执行?“6年”到底如何计算?目前所了解到的海淀官方说法是“自2016年起”,“6年”的计算时间也是自“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昨天也有报道透露,从今年9月入学新生开始执行,不设倒追机制。
北京海淀幼升小之清河、上地、西三旗片区考察比较
![北京海淀幼升小之清河、上地、西三旗片区考察比较](https://img.taocdn.com/s3/m/ec4f236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1e.png)
这篇《北京海淀幼升⼩之清河、上地、西三旗⽚区考察⽐较》是为⼤家整理的,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上清+西三旗地区是海淀新兴的发展地区,⽐之传统强势教育⽚区肯定还有差距。
但这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在弥补这些差距。
⼀、上地区域: 1、上地实验:之前是中⼆上地分校,后来做⼤独⽴成为上地实验,⽣源质量整齐划⼀,家长多为IT界⼈⼠,对⼝初中是上地实验中学和101上地分校。
上地⽚区的⾸选。
2、北外附校:硬件⽐较好,学校新。
基本上是私⽴的,有义务教育班,择校上地实验失败的很多被调剂到此校。
有⼀些外教,整体评价⼀般。
⽣源来源⼴,⽆对⼝公⽴学校,貌似升本校。
3、马连洼⼩学:上地往西的⼩区,实⼒⼀直⼀般,⽣源多为⽚内居民和原住民。
4、农⼤附⼩:中国农⼤⼦弟学校,⾮⼦弟的⽚区⽐较⼩,好像树村有⽐部分是。
⼆、清河: 1、海淀实验⼆⼩:请看清是海淀实验⼆⼩,不是北实验⼆⼩。
经常见有⼈混淆。
这个学校是原来的安宁庄⼩学、⽑纺⼚⼩学等合并成⽴的。
历史较短。
现在分三个校区:安宁庄、当代城市、橡树湾。
因橡树湾⼤盘⽽知名。
⽣源构成复杂。
貌似三个校区18个班。
其中橡树校区硬件好。
对⼝中学:⼆⼗中和清河中学。
2、清河⼀⼩:传统清河地区的⼩学。
⽣源和条件⼀般。
对⼝清河中学,很少能进⼊⼆⼗中。
3、西⼆旗⼩学:和清河⼀⼩同等的⽼⼩学。
主要⽣源来⾃西⼆旗的⼏个⽼校区铭科苑、智学苑等。
⼀般 三、桥东西三旗地: 1、永泰⼩学:桥东在2011年前的⼩学(含分校),以永泰庄北路为限。
南边的⼩区上本校,北边的⼩区上分校。
2013年分校校舍整修。
现在都在总校上学。
这⼏年教学有所提升。
学⽣⼈数多。
总校在清源⾥和永泰东⾥。
对⼝上⼆⼗中分校 2、北京⽯油学院附属实验⼩学:2011年的新校区。
是为宝盛⾥、北岸布鲁斯和军队系统引进的分校。
⼩班授课35⼈左右。
硬件好。
⽬前只有三个年级。
在观林园⼩区东门。
英语和⼤课间为特⾊。
放学时间⽐别的学校晚。
4点10分。
北京市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当前的发展情况总结
![北京市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当前的发展情况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970bec0da38376baf1fae18.png)
北京市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演变过程及当前的发展情况总结陕西师范大学公共事业管理专业41115119 刘晓芸持续多年的择校热、考证热、奥数热,巨额的择校费、沉重的学业负担,成为北京市基础教育久治不愈的痼疾,也是公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社会问题。
2011年3月,教育部与北京市政府签订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承诺到2015年明显缓解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基本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北京市“小升初”政策的演变北京市对基础教育的招生入学制度进行了持续不断的规范和改革。
北京“小升初”政策的发展和演变可分成四个阶段:统一与特殊的并生(1993年-1997年)、特殊性和多样性的扩大(1998年-2002年)、政策软性和螺旋式循环(2003年-2007年)、放权与不公平的延展(2008年-2011年)统一与特殊的并生(1993-1997年):北京“小升初”政策放开了择校口子,但政府严控择校比例。
统一与特殊并存的政策初露端倪。
特殊性和多样性的扩大(1998-2002年):出现公办初中招择校生,高额收择校费,写条子择校,一些民办学校与公立学校合作招生形成“校中校”等破坏教育公平和免试就近入学的现象。
由于高中“三限”择校政策、初中“改制学校”允许择校、公办校“以钱择校”得以合法化,大规模的择校竞争开始。
政策软性和螺旋式循环(2003-2007年):“小升初”形成包括划片就近入学、回户口所在地入学、进入寄宿校(班)、特色实验学校(班)入学、进入办学体制改革试点校和民办学校、特长生入学、特殊教育入学、企事业子弟学校入学、共建生入学及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等方式。
其中,特长生比例提高至3%。
放权与不公平的延展(2008-2011年):“小升初”政策制定和实施权下放到区县,虽然教委出台的政策只有就近入学和特长生两种方式,但各城区出台了多种入学方式。
参与电脑派位的学生从80%降至50%。
2014年,北京“小升初”将取消“共建生”,禁止点招和举办各种形式的“占坑班”;同时,暂保留“特长生”和“推优生”。
海淀区入学政策
![海淀区入学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aaac0c26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d.png)
海淀区入学政策海淀区是北京市中心城区之一,也是中国知名的高科技产业区之一,在近几年中,该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教育部门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海淀区的教育工作,所以学区入学政策一直是该区家长关注的焦点之一。
海淀区实施的学区入学政策,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学区划分、公办学校招生、民办学校招生和划片方式。
首先,学区划分是海淀区实施学区入学政策的基础。
按照学区划分,学生在报名时需要提供户口所在地,然后按照该地区的学区划分分配学校。
学区划分主要是按照各个社区的地理位置和学生人口分布进行的,确保每个地区的学生都能有一个就近的入学渠道,同时也能避免学生过度远离家庭学习。
第三,民办学校也是海淀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该区的民办学校招生不仅需要满足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同时也需要符合海淀区教育局规定的各项条件,包括硬件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
同时,民办学校的招生也需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同等条件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进入民办学校就读。
最后,划片方式是海淀区学区入学政策中最为人所知的一种方式。
该方式主要是针对在学区划分中存在某些困难的学生,通过将其划入其他学区的方式,让其能够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和教育条件。
这种方式需要经过家长和学生的自愿和同意,同时也需要教育部门对其进行审核和批准。
总之,海淀区学区入学政策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政策体系,能够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享受到公平、公正、公开的入学机会,同时也能够避免过度的学区划分和学生流动对学生的成长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海淀区的教育工作将能够取得更加显著的进展。
海淀区非京籍幼升小暂缓入学流程和注意事项
![海淀区非京籍幼升小暂缓入学流程和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7ddd1a14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b3.png)
海淀区非京籍幼升小暂缓入学流程和注意事项示例文章篇一:《海淀区非京籍幼升小暂缓入学流程和注意事项》一、什么是海淀区非京籍幼升小暂缓入学咱们先来说说啥叫海淀区非京籍幼升小暂缓入学。
你看啊,有些小朋友他不是北京户口,但是在海淀区呢,到了该上小学的时候,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能马上入学,就得暂缓入学。
这就好比你要坐一辆车去一个特别好玩的地方,但是车出了点小毛病,得等会儿再出发。
这个小毛病可能是家里的一些事情没安排好,或者是证件之类的还没完全弄好呢。
比如说我邻居家的小弟弟,他爸妈在海淀区打工,小弟弟到了上小学的年龄,可是他爸妈的居住证明有点小问题,没办法,就只能考虑暂缓入学啦。
小弟弟可沮丧了,他特别想去学校和小朋友们一起玩呢。
他就问他妈妈:“妈妈,为啥我不能像其他小朋友一样现在就上学呀?”他妈妈就只能耐心地解释给他听。
二、暂缓入学的流程1. 提出申请要是想暂缓入学呀,首先得向海淀区的相关部门提出申请。
这就像你要去一个地方,得先告诉人家你想去一样。
这个申请可不是随便说说就行的,得有一些材料呢。
比如说孩子的身份证明,这就像孩子的“入场券”一样,没有它可不行。
还有家长的一些证件,像居住证明、工作证明之类的。
我有个朋友,他要帮他孩子申请暂缓入学,就忙得晕头转向的。
他一边翻箱倒柜找证件,一边嘟囔着:“哎呀,这咋这么麻烦呢。
”他孩子在旁边好奇地看着,还问:“爸爸,我们为啥要弄这么多东西呀?”爸爸无奈地说:“宝贝啊,这是规定呀,就像我们去超市买东西得付钱一样,我们想让你以后上学,现在就得把这些东西准备好。
”2. 等待审核提交了申请之后呢,就得等着审核了。
这个审核的过程啊,就像是在检查一个精美的礼物盒有没有包装好。
审核的叔叔阿姨们可认真了,他们要一个一个地检查那些证件是不是真的,是不是符合要求。
这时候家长就只能耐心等待啦。
我听我妈妈说,有个阿姨在等待审核的时候,每天都坐立不安的,老是担心自己的材料有问题。
她还老是跟别人念叨:“我可千万不要因为我的疏忽让孩子上不了学啊,这可咋整呢?”3. 通知结果审核完了之后呢,就会通知结果啦。
北京今年幼升小将格外严格 西城海淀"6年一学位"
![北京今年幼升小将格外严格 西城海淀"6年一学位"](https://img.taocdn.com/s3/m/89e8246b866fb84ae55c8d1f.png)
北京今年幼升小将格外严格西城海淀"6年一学位"户口与其父母房产均在学校服务范围的京籍儿童为第一顺序,仅有父母房产在学校服务范围的京籍儿童为第二顺序,仅有户口在学校服务范围的京籍儿童为第三顺序,父母自有住房在学校服务范围的非京籍儿童为第四顺序。
小区配套学校一般按照京籍和非京籍儿童父母取得房产时间分别排序。
学校将根据以上原则和实际情况确定具体办法。
石景山区教委3月25日也公布了《2016年小学学位不足学校招生工作通知》,其中明确了三个顺位。
不过,石景山区教委强调各小学只是在特殊情况下,也就是在学校学位不足的情况下,才采用《通知》中顺位进行排序录取京籍学生,学校视学位情况可以增加第四顺位、第五顺位。
海淀、西城明确”6年一学位新规今年,海淀和西城”幼升小儿童的家长接触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6年一学位。
简单理解,就是一套房产在六年中只提供一个学位给一个家庭。
西城区早在今年1月份便提出,今后,如果京籍儿童幼升小申请就读在西城住房对应的划片小学,同一住房地址6年内只允许一个家庭的片区入学名额。
海淀区日前也正式明确自2016年起,海淀区对适龄儿童入学实行地址详细登记制度。
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
需要注意的是,海淀区不仅要求房主必须是入学适龄儿童的直系亲属,而且房主如果是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还要求父母的户口必须落在该套住房内。
不过,这一政策由于不设倒追机制,不与2016年以前的入学记录进行比对。
2017年只与2016年比对,2018年与前两年比对。
小升初丰台取消”推优西城、海淀”低比例保留除了”幼升小,今年的”小升初也将有新变化。
例如,此前丰台区表示今年该区”小升初推优将全面取消。
北京:2012年小升初政策收紧 跨区流动变难
![北京:2012年小升初政策收紧 跨区流动变难](https://img.taocdn.com/s3/m/51e80d6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1.png)
北京:2012年小升初政策收紧跨区流动变难
佚名
【期刊名称】《新课程研究(上旬)》
【年(卷),期】2012(000)006
【摘要】日前,备受关注的《2012年北京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工作意见》正式发布。
作为每年小升初政策的指向标,今年的政策较往年并无太多变化,但加强了对入学工作的规范化督查。
同时,对于跨区和跨片流动提出了严格的限制。
【总页数】1页(P134-13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522.3
【相关文献】
1.北京:2012年小升初政策收紧跨区流动变难 [J],
2.教育政策执行难的利益分析--以北京市流动儿童义务教育政策实施为例 [J], 班建武;余海婴
3.首亿顺差助推流动性货币政策仍面临收紧 [J],
4.“免试就近入学”让上学不再难——2016年幼升小、小升初各地政策汇总 [J], 彭诗韵
5.北京:小升初特长生跨区报名减少奖项认定更严格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重磅!海淀区2021年入学政策正式发布,明确幼升小、小升初这些变化!详情戳→
![重磅!海淀区2021年入学政策正式发布,明确幼升小、小升初这些变化!详情戳→](https://img.taocdn.com/s3/m/f2a95348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97.png)
4月23日,北京市西城、海淀、东城三区发布2021年义务教育阶段入学政策。
海淀区进一步明确“多校划片”的实施方式 ,2019年1月1日后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多校划片入学。
此外,明年起九年一贯制学校六年一学位改为九年。
“跨区”升学政策也将有新变化。
幼升小:新购房者继续执行“多校划片”海淀区此前已在入学文件中明确提出:自2019年1月1日起,在海淀区新登记并取得房屋不动产权证书的住房用于申请入学的,将不再对应一所学校,实施多校划片。
今年这一政策继续执行,并将加大力度。
目前海淀区在“多校划片”政策的执行上,实施了多校划片,同时对新建小学和新建小区也都已经实施多校划片。
初中入学,则已经实现了对2019年1月1日后新购房业主子女按多校划片进行派位。
今年海淀区的入学文件进一步明确以“电脑派位”方式实施多校划片入学,坚持教育公益性原则,推动教育机会公平,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小升初:非京籍将进行四证审核今年, 海淀区将启动非京籍小升初四证审核,这是今年全市小升初的重要变化,也是 首次对非京籍小升初提出“四证”的审核要求。
根据要求,海淀区将对申请在海淀升入初中的具有海淀区学籍的非本市户籍学生,开展材料审核工作(全家户口簿、北京市居住证或居住卡、在京务工就业材料、在京实际住所居住材料)。
明年起九年一贯制学校变9年一学位今年,海淀区继续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就读学校实施记录,与2016年以来该地址入学信息进行比对,自该套住房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六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
明年,海淀区将适度延长学位占用的认定周期,在继续推进“六年一学位”基础上,提出自2022年起,所有用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登记入学的住房,九年内只提供一个入学学位(符合国家生育政策的除外),将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学位占用的认定周期由6年调整为9年,更加符合一贯制学校学生升学特点。
真没想到啊!——北京的家长,咱都别掉以轻心!
![真没想到啊!——北京的家长,咱都别掉以轻心!](https://img.taocdn.com/s3/m/0dc05d3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cc.png)
真没想到啊!——北京的家长,咱都别掉以轻心!【独家:真没想到啊!——北京的家长,咱都别掉以轻心!】怎么证明“你妈是你妈呢?”这个看似荒诞的问题,在传遍大江南北后,6月18日却再次出现在了北京某教育强区一所十分知名小学2016年幼升小录取的现场!北京市一年一度的幼升小入学录取审核一般都是在每年的6月中旬进行。
随着出生人口的不断增加以及现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不均,从2013年开始北京市各区入学人口不断增长,各区、学区、学校的录取条件不断收紧。
6月18日、19日,闻风及有关工作小组分赴几十所小学进行了北京市幼升小入学调查和了解并结合家长的反馈,发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令人惊叹!对每个家庭来讲,孩子上学无小事!2017、2018年等以后各年,入学人口还会在现有基础上大量增长,2019年开始更会出现“井喷”,北京的家长都别再掉以轻心了,早些未雨绸缪,少些唉声叹气吧!1.“四老”房产的隐忧“四老”是指入学儿童的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
以四老拥有的产权房入学,以往一般不会受影响。
由于一些较知名的小学或教改后直升、合并的小学入学名额越来越抢手,凭借四老房产入学被限制的情况越来越多了。
本文开头提到了事情大体是这样的:孩子要上的教育强区的那所小学十分知名,名额十分紧张,房产产权人不是孩子的父母而是孩子的姥姥,学校在验明母子关系后继而提出——让孩子的母亲证明孩子的姥姥是孩子母亲的母亲,也就是能够证明“你妈是你妈”,并且要求要在18日当天下午两点前提交有关证明,不然由于名额紧张,不能确保孩子能获得入学资格。
在这里闻风不想评论这件事本身,只想提醒家长,入学人数越多,名校的要求也会越苛刻,要提前在招生前做出证明材料、房产等的及时处置。
2.敏感的时间提前了北京3年前幼升小计算户口迁入、房产取得的累计时间,一般以入学当年的8月31日作为截止日。
自北京市出台了网上“信息采集系统”后,从闻风积累的各区官方文件看,累计截止日期已经提前到了信息采集系统关闭日的5月31日,整整提前了4个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2012年幼升小海淀区全变了!东城区西城区逼上梁山!逐一细说...最后更新:2012-5-26 23:15:39 阅读:3次来源:幼教新闻海淀区2012年幼升小择校全市最艰难1.全区人数暴增。
2011年海淀区幼升小人数为2.5111万人;2012年小升初毕业人数2.0920万人。
海淀区教委初步统计2012年幼升小人数会超过2.7万人。
但从实际增加人口看,有可能直逼3万人。
若仅以2.7万人计算,入学人数与今年毕业生人数相比增加了33.46%,处于暴增势头。
2.全区一刀切。
全部106所小学都开通“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
据从有关渠道了解,这个系统今年首先在海淀区试用,如果效果好可能会在北京市推广,以应对北京市从2012年开始到2017年幼升小的入学高峰。
不使用该系统,海淀区有北京或产权房的家庭是不能完成任何入学方式的幼升小的。
这个系统首次在北京教育系统使用。
这个系统详细的作用我在后面会进行分解说明。
3.全区统一禁令。
原则规定一律不接收外区北京的孩子、一律不接收虽有“五证”但不在海淀区居住的外地家庭子弟入学。
是否有操作的空间呢?我将在本文相应部分分析。
4.全区所有小学一律禁收择校费或捐资助学款。
5.全区所有小学的校长无权录取不符合“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相关要求的学生。
相关分析也将在本文相应部分分析。
海淀区2012年幼升小到底是如何操作和录取的1. 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杀伤力极强。
A.凡是有海淀区或有北京市正式且入学儿童的父(母)在海淀区有产权房的家庭才能登记,外区、外地一律不能登记。
B.登记的内容涉及孩子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日、身份证号(与公安局联网)、所在地所在的派出所、住房所在地的门牌号码、亲生父母(第一、第二监护人)的真实姓名、学历等,若所登载的信息被机器系统初步判断不准确或不完整,将无法通过入学的第一道审核。
C.信息审核通过,系统会提示家长打印一份上述内容的表格,6月9日、10日入学登记时务必拿上该表格和家长想报考的相应小学要求携带的其他材料,到目标小学进行实地验证。
D.家长所填的内容必须要求真实,直接进入小孩的电子学籍档案,如果瞒报填写不实信息,所产生的不良后果由家长全部承担;E.该系统的登录时间为5月22日至6月8日17时,过时不候,将影响孩子入学;F.家长所录入的信息对海淀区全部106所小学在5月22日至6月8日这段时间为不开放状态,任何小学的工作人员无法知道入学儿童的任何信息。
6月9日、10日招生日,该系统对所有的小学开放,各小学的老师在这两天可将来本校报名的孩子的电子信息与家长所带相关证件信息进行核对,一旦不符合孩子就不能被录取,但一旦被录取该小学老师就必须锁定该学生的信息,这样的话这名学生再到其他学校报名,后面的学校就再也看不到这名学生的信息了,由于没了这个学生的信息,其他学校就不能录取这个学生了。
这防止了以往一个学生被多所学校录取的可能,也防止了学校预留名额的学生不去报到的可能。
G.对年龄不足儿童该信息系统一律不生成有关入学信息,根本无法提前入学;对超龄儿童,该系统会生成一份表格要求家长在录入时写明理由、说明有关情况。
H.任何小学的校长、老师无权也无法录取在电脑中没有入学学生相关信息的孩子。
I.通过该系统录取的孩子,无论是被名校、普通校录取一律不能收捐资助学款或择校费。
2.知名小学录取再上新枷锁。
想进入知名、热门小学的孩子除必须做这个系统的信息录入外,6月9日、10日报名登记当天,孩子的家长必须携带全家、与相同的产权房房产证、购房发票、出生证等并带孩子一同前往,每所普通小学、重点小学、热门小学对现场所携带的证书、证件要求不尽相同,请家长务必仔细阅读每所小学写招生简章,防止遗漏。
3.对外地入学发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公安局、学校、学区等齐抓严管。
A.5月22日至6月8日到暂住证所在社区居委会办理有关手续,领取盖章表格,然后去街道办事处办手续获得借读资格的证明。
不必在海淀区幼升小信息系统填报信息。
B.对非海淀区的外地人员,目前规定绝对不予接收。
我调查20多所小学,目前也没有表示有松动的学校,但对北京但在外区的北京人却并非铁板一块。
C.想上名校的借读人员子弟有更严格的限制,例如在片区内住房租房的年限等。
以今年招收16个班640人的翠微小学为例,属于羊坊店学区,在该片区内,所有想上热门、重点小学的外地户籍人员必须到羊坊店学区办公地点所在地进行再审核,而不是到目标小学办理这道手续,只有到学区验证符合要求才可以去目标小学办理入学手续,一旦录取不收任何费用。
D.从我了解的情况看,如果外地人现在才开始租房,并办理了暂住证,居委会也会通过审核的,具体是否还有其他部门的限制,每所小学的规定也不完全相同,请家长联系相应学校和相应学区的咨询电话,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都有上述内容。
北京市非海淀区户籍、房产人员无任何关系如何顺利进入海淀区择校1.通过共建关系。
操作办法与2011年基本相同,但会更严格,各学校要求并不统一,学校知名度越高要求越严格。
2.通过转入。
经了解,父(母)和孩子都在海淀区且产权房也在海淀列录取第一顺序;父(母)和孩子都在海淀区,但无住房的也会被录取;父(母)产权房在海淀区,但无海淀区依然会被划片录取;父(母)不在海淀区,只有孩子在海淀区,且父(母)在海淀无产权房,海淀教委允许登录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并打印表格,属于最弱势的本市海淀区入学人群,需要看其他各种情况,学校不同要求不同。
3.通过学校周边各大单位。
据了解,今年很多中等左右的小学都与周边一些单位有这类入学的协作关系。
4.往年可裸考今年依然可能有机会的小学如下:羊坊店中心小学:必须为外区本市,非海淀区的外地人员一律不收,不需要登录海淀区幼升小信息采集系统,有少量名额,但不承诺录取,择优录取,6月9日前往。
该小学共招6个班。
每班不超40人。
去前最好与学校联系一下:电话:63973808 63987054转8018北医大附小:必须为北京,临近单位可优先考虑,对北医三院情有独钟。
电话:62005621 62056681今年总招210人,每班35人。
知春里小学:每班不超40人,6个班,外区名额很少,须出生证、、带孩子。
电话:62637221花园村二小:6个班,240人,外区名额约24人,已有外区50人以上登记,孩子有相关证书或有有关学习经历会更多获得前往的机会,务必电话联系预约了解最新情况以免白费功夫:68458149羊坊店四小:招160人,4个班,给外区比例也很低,和去年天壤之别了,电话:63965129 63984084立新学校小学部:招160人,4个班,先请电话登记:68341332九一小学:招180人,6个班,附近大单位或孩子出色机会更多,电话:62017376民族小学:特想收优秀的孩子,招280人,7个班,2011年完全对外招生,今年也很吃紧,6月9日下午2:00到4:00,通过与孩子交流、游戏等决定是否录取,电话:62388656以上这些小学,请家长务必记住:必须为北京、必须择优录取、去之前必须电话联系、电话中不要轻易自己主动挂掉,要表达孩子的优秀和家长本人的渴望,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务必记住,从了解的情况看,请记住每个学校的招生总人数,一般不低于10%的名额用来招外区的学生。
因海淀区学校众多,仅例举以上学校,如果希望从外区跨入海淀区,仿照类似办法可联系更多的其他小学,但海淀区所有知名小学中关村1、2、3、人大附小、北大附小、师大附小、石油附小、万泉小学、农科院附小、五一小学、七一小学、翠微小学、海淀实验小学、育英学校小学部、育新学校小学部等如无共建、关系、条子等一律不接收任何孩子报名。
5.海淀区所有普通小学都可在6月10日下午得到剩余名额结果。
A.现已明确2011年可以裸考,但2012年不可以裸考的海淀部分小学:育鹰小学、太平路小学、海淀第三实验小学、理工附小、玉泉小学、图强二小、羊坊店五小等。
B.海淀区全部非知名、非重点小学,6月10日下午是否还有剩余名额就基本可知晓,北京市的家庭如还想进入海淀区可抓住这个时机考取剩余名额,需尽快联系目标小学!东城区、西城区幼升小压力陡然升高1.海淀吃紧,东城、西城压力大增。
由于海淀区突然严酷起来,而东城、西城区相对宽松,朝阳、丰台、昌平、石景山等区择校的家长可能会大量转而投奔东城、西城区,这样会导致择校较为集中,压力的增加将是不言而喻的。
(海淀区也会有部分转入东城或西城)。
2.东城区、西城区哪些学校可以裸考。
东城区很多普通小学都可以裸考,西城区在2011年可以裸考的小学,2012年除少数外基本也可以裸考。
这个名单我曾经公布过,请查一下我的帖子。
3.方式是择优录取,录取不收任何费用,可以报考多所小学,而不必担心信息锁定。
4.东城、西城的名校依然需要依照原有的操作模式操作。
5.务必安排好学校考试优先顺序,争取优先目标校优先录取,以免晚到额满失去机会。
6.最好在6月9日前往,这一天以北京户籍人口为主,名额也最多。
7.在决定去某所学校前务必电话联系学校,话语恳切,表述孩子优秀,可以获得更多报名机会。
8.北京人转、外地人重新租房目前都可获得很大机会。
9.2013年~2017年东城、西城可能会采取海淀区招生模式,务必早采取行动。
各位家长,由于入学问题较为复杂,今年又出现实质性的变化,我精力有限,只能写到这里了,不再详细解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