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理想国家的公民
我的理想国家是什么样的
我的理想国家是什么样的作为一个社会人,我们每个人都对理想国家有着不同的想法。
对我来说,我的理想国家应该是一个富裕、和谐、互相尊重的国家。
一个充满爱与团结,包容和宽容的国家,不仅有秩序和法律的保障,也有创新和探索的活力与精神。
一、人民富足我的理想国家不仅要有经济繁荣,还要有富足的人民。
人口收入差距能够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不要过大,每个人都能够过上美好的生活。
国家应该提供多元化的就业机会,而且有着合理的待遇和劳动保障。
同时,政府也应该给予贫困家庭适当的援助,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政府应该积极推进全民医疗保险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提高医疗和养老保障的质量和水平,保证每个人都能够得到公平的医疗和养老待遇。
二、公共服务我的理想国家应该有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和文化设施等,政府应该给予更多的投资和资源。
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政府应该鼓励和支持各种各样的学校,为人们提供更高水平的教育。
医疗服务是国家人民健康的重要保障,政府应该加大对医疗、健康的投入,建设更多的医院和卫生机构,使医疗服务更加优质、高效、人性化。
交通基础设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政府应该加大对高速公路、高铁、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交通网络的建设力度,进一步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安全水平。
文化服务是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政府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务,鼓励民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三、政府廉洁、高效我的理想国家应该是一个公正、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的国家。
政府应该实现权力公开透明和责任制的强制执行,落实公民的意见和公众监督,建立有效的追责机制,杜绝权力寻租等行为,以此保证国家行政的廉洁和透明。
同时,政府应该推进政府部门的改革,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提高行政效率,为市场和社会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四、生态文明建设我的理想国家应该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生态文明得到有效保护和建设的国家。
政府应贯彻绿色生态发展理念,强化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生态先行的策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遏制恶化环境问题。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
《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一、概述《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也是西方政治哲学和教育哲学的基石之一。
在这部作品中,柏拉图通过对理想国家的构想,探讨了正义、政治、哲学、教育等多个方面的主题。
教育理论占据了核心地位,柏拉图认为教育是塑造理想国家公民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个人灵魂升华和认识真理的必经之路。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教育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学前教育,主要培养儿童的基本道德和身体素质第二阶段是音乐教育和体育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第三阶段是数学和哲学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理智和智慧。
这三个阶段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柏拉图的教育理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强调道德的培养和灵魂的升华。
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人们认识真理,实现灵魂的和谐与完善。
这一理念对后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理想国》中的教育理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期揭示其内涵和价值。
1. 介绍《理想国》的作者柏拉图及其哲学思想《理想国》的作者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柏拉图,他生于公元前427年,逝于公元前347年,是西方哲学史上极具影响力的一位思想家。
柏拉图的思想深受其师苏格拉底的影响,他一生致力于探索真理和智慧,构建了一个宏伟而深刻的哲学体系。
柏拉图的哲学思想以理念论为核心,他认为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影子,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存在于理念世界中。
他主张通过哲学思辨和内心的修炼,达到对理念世界的认知,从而获得真正的智慧和幸福。
在柏拉图的哲学体系中,教育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认为,教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通过教育可以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提升人们的灵魂境界,使人们更加接近真理和智慧。
柏拉图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智慧和德性的人,这样的人才能成为理想国的合格公民。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详细阐述了他的教育理论。
他主张国家应该重视教育,将教育作为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
中国公民应有的公民意识
中国公民应有的公民意识一、关于公民意识1、公民意识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形式之一,它是公民关于自身权利、义务的自我意识和自觉认同的总称。
公民意识作为对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在本质上必须呈现为与民主政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主体自由追求和理性自律精神,并表现为合理性意识、合法性意识和积极守法精神,从而构筑了社会成员对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选择的价值原则和基准。
2、公民意识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国家民族意识。
这是公民意识的先决内容。
民无国而不立,公民是社会成员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基本角色,公民无论何时何地都不能忘了要以国家利益为先,自觉以公民的角色保护国家利益、保卫国家安全。
二是主体独立意识。
三是权利与义务意识。
这是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
具体包括公民对自身社会地位、社会权利、社会责任和社会基本规范的感知、情绪、信念、看法、观点、思想,以及由此而来的自觉、自律、自我体验或自我把握;还包括公民对社会政治生活和公民行为的合理性、合法性进行自我价值、自我人格、自我道德的评判,对实现公民自身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所取手段的理解,以及由此产生的对社会群体的情感和对自然与社会的审美心理的意向。
3、公民意识是社会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集中体现了公民对于社会政治系统以及各种政治问题的态度、倾向、情感和价值观。
二、关于中国公民意识1、树立公民意识,使每个人都能把自己同国家的关系,建立在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从而意识到争取自由、民主、平等的公民权利的必要。
2、培养公民的现代意识和价值观念,使公民牢固树立民主法治观念、权利本位意识和自由平等精神,进而形成体现自由理性精神的正义价值。
3、中国公民要摆脱了依赖的思想,能自觉意识到自己作为国家公民的存在,能有目的地参与社会活动、参与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生活、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具有独立自主性、自由自觉性,其行为对自己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4、权利与义务是对立统一的。
作文我心目中的理想国
作文我心目中的理想国在我心目中,理想国是一个和谐、公正、繁荣而又文明的国度。
这个国家以人民的福祉为中心,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保障每个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在这个国家里,人们彼此尊重、团结友爱,共同为国家的繁荣与进步而努力奋斗。
首先,在我心中的理想国里,每个人都受到平等和公正的对待。
无论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是种族、性别还是宗教信仰,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政府会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确保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政府机构透明开放,接受民众监督,以防止腐败和滥用职权的现象。
其次,我心中的理想国注重教育的发展。
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这个国家将教育视为国家发展的基石,投入大量资源用于教育体系的建设和改进。
每个公民都能接受到高质量、平等的教育,不分地区、不分贫富。
这样,每个人都有机会发展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国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这个国家致力于保护自然环境,减少污染和浪费资源。
政府会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推动绿色能源的利用和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
人们更注重节约资源、减少碳排放,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
这样,我们的地球将会更加美丽,为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家园。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国注重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的发展。
这个国家鼓励人们积极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政府将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协调和管理社会公益事业,鼓励企业、组织和个人捐款,支持贫困地区、灾区以及其他需要帮助的群体。
这样,国家将充满爱心和温暖,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在我心中的理想国里,每个公民都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声音。
这个国家尊重个体的权利,鼓励不同声音的交流和对话。
政府不会过度干预言论和媒体的自由,而是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和主张。
这样,国家将充满创新和活力,社会进步将获得更多的推动力。
总而言之,在我心中的理想国是一个温暖、公正、和谐的社会。
卢梭的教育思想ppt课件
不应束胸、束腰。 • 男性只以嘴、语言表达情意,女性则几乎以全身来表
达。 • 男人长于抽象,女人优于实际。 对婚姻的了解
32
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国家长官学校教育 重视体育 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成相应的团体,以使
卢梭自幼跟其父亲一起阅读了大量的历史和文 学书籍并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他只在正规 学校学习过两三年的拉丁文、数学和绘画,所 以其一生所学知识主要来源于其不间断的刻苦 阅读。
4
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与 伏尔泰等分道扬镳。
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泰、 狄德罗等。
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 《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爱 弥儿》等著作, 惹祸上身,逃亡八年。 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
童观,并进而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34
七、自然后果法
当儿童犯了错误和过失后,不必直接去制 止或处罚他们,而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 中,体会到自己所犯的错误和过失带来的 自然后果。这就是教育史上著名的“自然 后果法”。
35
八、用比较的视角探讨卢梭与我国古 代教育思想家的异同
苏启敏的论文《王守仁与卢梭自然教育思想的 比较研究》从理论基础、教育目的和教育任务、 儿童教育、师生关系、道德教育、教育原则和 方法几个方面探讨了王守仁与卢梭教育思想的 不同,最后得出王守仁的自然教育思想仍然没 有脱离传统教育的范式,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 是西方新旧教育的分水岭的结论。
高志东. 卢梭道德教育思想困境的解读及其对当代的启示 [J]. 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9
2015教师招聘必考之教育学十大人物(1)
杜威1、个人简介:约翰·杜威(1859—1952),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功能心理学的先驱,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代表。
他一生从事教育活动和哲学、心理学及教育理论的研究,对美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教育哲学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被西方教育家视为与柏拉图的《理想国》和卢梭的《爱弥儿》有同等地位的重要教育著作。
杜威的教育思想同样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
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都有过在美哥伦比亚大学留学的经历,曾是杜威的学生。
2、著作:《我的教育信条》、《学校和社会》、《民主主义与教育》、《明日之学校》、《经验与教育》、《儿童与教材》等3、观点:1.论教育的本质。
(1)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儿童的心理发展基本上是以本能为核心的情绪、冲动、智慧等天生机能不断开展、生长的过程,教育的目的就是促进这种本能的生长。
(2)教育即生活。
杜威认为,教育就是儿童现在生活的过程,而不是将来生活的预备。
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或充分生活的条件。
(3)教育即经验持续不断的改造。
杜威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过程,这种过程不是教给儿童既有的科学知识,而是让他们在活动中不断增加经验。
2.教育目的。
杜威提出,教育是一种过程,除这一过程自身发展以外,教育是没有目的的。
他认为由儿童的本能、冲动、兴趣所决定的具体教育过程,即“生长”,就是教育的目的。
而由社会、政治需要所决定的教育目标则是“教育过程以外”的目的,杜威指责这是一种外在的、虚伪的目的。
3.课程与教材。
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和教材,认为传统课程在智育方面极度贫乏,教材中充斥着许多呆板而枯燥无味的东西。
他提出“教材心理化”,根据儿童的心理水平让儿童获取知识。
认为在课程中占中心地位的是各种形式的活动作业,让儿童从做中学。
4.道德教育论。
第十三章 卢梭的教育思想
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理想国家中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忠诚的爱国者; 学校教育应由国家掌管; 学校教育应由国家掌管;不能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 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 设学校和课程,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对受教育 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 者,即使不能完全免费,国家也要给予补贴;教师 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需由本国公民担任;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体育是教育里最重要的部分。
赠 言:
读书太多的人, 读书太多的人,最有可能成为自以为是的无 知者。 知者。 ——卢梭 卢梭: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忍耐是痛苦的,但它的果实是甜蜜的。 ——卢梭 卢梭: 爱弥儿》 ——卢梭:《爱弥儿》
四、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卢梭在《爱弥儿》中所表达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 是卢梭教育思想的一个方面。 另一方面,卢梭又是一个对新的社会制度充满幻想 另一方面, 的思想家。他在设想新制度建立后的教育问题时, 的思想家。他在设想新制度建立后的教育问题时, 就特别主张建立国家教育制度和培养良好的国家公 民。
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2.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3.自然教育的方法原则 4. 对自然主义教育的评价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1.自然教育的基本含义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 自然教育的核心是“回归自然”,即教育必须遵循 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自然,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也就 在卢梭看来,人所受的教育,来源不外三种, 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 是自然的教育、人为的教育、事物的教育。这三方 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 面的教育是相互联系的。如果这三方面的教育是一 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致的,都趋于同一目的,他就能受到良好的教育。 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 应该以自然的教育为中心,使事物的教育和人的教 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 育服从于自然的教育,使这三方面的教育相配合, 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并趋于自然的目标,才能使儿童享受到良好的教育。
《理想国》中公民教育的现实意义
《理想国》中公民教育的现实意义作者:赵梦涵来源:《管理观察》2019年第02期摘要: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对其思想进行了系统论述,所包含的思想涉及正义、教育等多个方面。
在这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就是要进行公民教育,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品质,但是超越了当时的社会环境,不过书中论述的教育方法,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今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教育理性中图分类号:D091 文献标识码:A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也是世界上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是西方教育史上完整提出学前教育思想并建立了完整教育体系的人,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国》中。
他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哲学家兼政治家,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他认为女子应该和男子受同样的教育,从事同样的职业;重视早期教育,倡导“寓学习与游戏”中。
这些教育观念的目的在于培养出具有智慧、勇敢、节制的正义的人,进而实现个人与城邦的同构,达到理想的统治形态。
1 《理想国》中的教育思想柏拉图所处的年代正是雅典城邦民主由盛转衰的时期,面对当时混乱动荡的社会现实,柏拉图通过《理想国》一书来表达自己企图重振雅典辉煌的信心,他所倡导的是要建立一种正义理性的社会,即通过公民教育实现这一目的,选择合适的成员加以培养,使他们具备理想城邦所需的品质,达到能够独立自主的参与城邦公共事务,实现公共之善。
在柏拉图看来,城邦的品质最终取决于个人的品质,因此城邦的正义在本质上根据个人品质体现。
柏拉图在城邦结构上将其划分为“生产者”“保卫者”和“统治者”,分别履行“生产”“军事”和“统治”职能,三种人各司其职,合理分工,共同构成城邦的层级机制。
这三种人也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品质,对生产者而言,他应该做到节制;对保卫者而言,他应该勇敢,有能力保卫城邦的安全;对统治者而言,他所具备的品质是智慧,即拥有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智慧,使公民获得充分的幸福感。
与城邦相对应的,个人的灵魂也应该具备三个层面,用以感受爱、饿、渴等物欲的部分,即无理性部分或欲望部分;人们借以发怒的部分,即激情;用以推理的部分,即理性。
《理想国》中的公民教育思想及启示
培养 德 才 兼 备 的 具 有 理 性 的人 ,维 护 城 邦 稳 定 有 序 。《 理想 国》 讨论 “ 人正 义 ” 从 个 开始 , 出 了“ 邦 提 城
的正 义 ”又讨 论 了什 么是 “ , 不正 义 ” 对 于个 人来说 , 。
在每 一个人 的灵 魂里 也存 在着 , 且数 目相 同 。”1 i他
国中对 城邦公 民的教 育 ,也可 以说 是公 民教 育 思想
收 稿 日期 :0 9—1 —l 20 l 6
作 者 简 介 : 真真 (9 5一) 女 , 南 项城 人 , 南 师 范 大 学政 治 与 行 政 学 院 20 刘 18 , 河 华 0 8级 思 想 政 治教 育 专 业硕 士 研 究生 , 究 方 向 研
后 , 拉 图认 为 , 柏 正义 是最 高 的善 , 不是 某种外 在 它 的东 西 , 是灵 魂 自身 的适 当状 态 。 个理 想 的国家 而 一 就 是要 符合 至善 理念 的 、 义 的 国家 。 正 正义 不仅是 个 人 的德 性 , 而且 是 国家 和个人 的共 同德性 , 国家和 是 个 人 的双 向约 束和互 动 ,是 对个 人更 是对 国家 的要
Apr 2 0 . 0l
《 理想 国》 中的公 民教 育思想及启 示
刘 真真
( 南 师范 大学 政 治 与行政 学 院 , 东 广 州 5 0 3 ) 华 广 1 6 1
摘 要 : 拉 图 《 想 国》中 的公 民教 育思 想 实际 上 贯 穿 了他 构 建理 想 国 的整 个过 程 之 中 , 想 国是 他 对 日趋 衰 败 的 希腊 城 邦 柏 理 理
及 到 了政治学 、 育学 、 理学 、 学等 多个 领域 , 教 伦 哲 思
卢梭的教育思想
儿童期的教育:2-12岁
➢ 继续发展身体,锻炼感官,掌握一定 的道德观念
➢ 给孩子一个快乐而健康的童年 ➢ 重感觉而非理性
青年期的教育:12-15岁
➢ 注重自然观察及亲手操作,而不必进行书 本教育。“整个世界就是书本,事实就足 以教学”。
➢ 提供实用的知识及职业活动,使最具价值 的教育。
卢梭的教育思想
主要内容:
时代背景及生平 自然主义教育理论 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
让 • 雅克 • 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
一、时代背景及生平
卢梭的祖先来自巴黎,于1529年移民至 日内瓦
两岁丧母,十岁后失去家庭 自幼聪颖早慧,爱读书,多愁善感 短暂的正规学校的学习经历 30岁时来到巴黎,结识启蒙思想家伏尔
泰、狄德罗等。
两次有奖征文,才华为世人瞩目,然亦 与伏尔泰等分道扬镳。
1754年之后在巴黎附近的乡村相继出版 《新爱绿绮丝》、《社会契约论》、 《爱弥儿》等著作, 惹祸上身,逃亡 八年。流亡中写出《忏悔录》第一部。
1770年返回巴黎,声望日著。
1773年写出《关于波兰政治的筹议》。
正确看待儿童:在万物的秩序中,人 类有他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儿 童有他的地位;应该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
给儿童充分的自由 实施“消极教育”
三、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
婴儿期的教育:0-2岁
➢ 以身体的养育和锻炼为主 ➢ 身体保育须合乎自然,要给孩子活动的自
由。 ➢ 此时教育应在乡间进行
➢ 通过劳动来陶冶情操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 力。
青春期的教育:15-20岁
➢ 培养良好的感情、道德判断能力以及坚强 的道德意志。
理想国的教育观概述
理想国的教育观概述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一部哲学著作,其中包含了他对于理想国家的构想,同时也包括了对教育的深刻思考。
以下是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教育观的概述:
宗旨与目标:
柏拉图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一个理想的国家和社会的公民,这些公民应该具备德、智、体等多方面的优秀品质。
他认为,通过正确的教育,人们可以达到心灵的升华,进而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
国家的管理者应接受高等教育:
在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国家的管理者应该经过深厚的哲学和伦理教育。
这是因为他认为,只有深刻理解道德和正义的人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并使其达到最高的社会秩序。
教育的阶段划分:
柏拉图将教育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目标。
儿童时期注重德育,中期注重体能和军事训练,后期则进入哲学和知识的深度学习。
音乐与体育的教育:
柏拉图认为音乐和体育在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
音乐对于塑造灵魂有积极的影响,而体育则对于培养健康的身体和纪律感有益。
艺术的审查与控制:
柏拉图对艺术的态度较为保守,他认为一些艺术作品可能对道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主张对艺术进行审查和控制,确保艺术的作用符合道德标准。
总体而言,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对于教育的思考主要体现了他对于理想社会和理想统治者的构想。
他认为通过深度的哲学教育和全面的德智体培养,可以创造一个理想的社会秩序。
柏拉图-理想国主要观点【范本模板】
《理想国》背景《理想国》是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论述正义、探讨国家起源和建立理想城邦的著作。
事实上它是在雅典城邦由盛转衰之际,柏拉图力图重振城邦的应世之作。
主要观点什么是正义。
正义是灵魂的状态,不随任何环境而改变,是超越具体利益的客观普遍的存在,体现城邦和全体公民共同利益的理念.正义存在于城邦和个人之中。
城邦的正义。
人们由于分工不同,结合在一起满足自己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从而就组成了国家。
分工不免产生阶级,第一阶级是生产劳动者和商业从事者,这是被统治阶级;第二是护卫者和辅助者,是统治阶级;最后是领导和统治前两个阶级的哲学王;这种人拥有理性,在国家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当国家的公民按照天赋遵从阶级分工,集中毕生精力从事一种职业而不互相干扰时,便有了正义,从而也就使国家成为正义的国家。
城邦对公民的教育因此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大众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公民良好的心性品德和各种技能,使其能够承担城邦分工责任。
第二阶段是精英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出优秀的统治者,能运用理性把握最高的善的理念,才能实现与维护现实世界的理想国家。
个人的正义。
人的灵魂分成三个部分,即理性、激情和欲望,根据这三个部分在每个人的心灵中的比重不一样把人分为三种类型,对应理想国家中的哲学王、护国者和劳动者.个人的正义就是用理智来领导控制欲望和激情,欲望则应克制自身.理想城邦的国体和政体。
柏拉图认为国家的政制犹如人的天性,并且把三种类型的灵魂在国家治理中起到正面还是负面的作用作为国家政体变化的推动力量,论述了国家的政制的种类在君主政治、僭主政治、贵族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平民政治和中的兴衰演变.理想城邦的所有制。
分为两个部分,对于统治阶级实行公有制;对被统治阶级实行私有制,允许他们有适度的财产。
这种所有制二重性的最终依据是正义,是各个阶级的各司其职,国家的统治者是国家的精英,是高尚人性的体现,故而有着这样为少数统治者而存在的国家层面的公有制.理想城邦对人的治理。
《理想国》中“公民理念”对当今社会的启示
美育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是政局混乱 的时代 ,当时希腊各 城邦民主 派与贵族派的斗争激烈 , 奴隶 的逃 亡、 平民的骚乱 、 政局 的更替 , 使 希腊城邦陷入 了严重 的危机之 中。柏拉 图试图 回答社会提 出的各
儿 童的接受能力 ; 当他们正在长大成人 时 , 他们主要应好好 注意身 体, 为哲学研究准 备好体力 条件 ; 随着年龄 的增长 , 当他们 的灵魂 开始达到成熟阶段时 , 他们应 当加强对心灵 的锻炼 ; 当他们 的体 力
文章编号: 6 2 7 9 2 0 0 — 1 - 1 1 7 — 8 4( 0 9)4 2 6 0
( 阳 师范大 学马克 思主 义 学院 沈
中圈分类号 : 0 K1 文献标识码 : A
摘
要
柏拉 图在其著作 《 理想国 》 中用社会个体对城邦构成
音调培养精神和谐 , 以韵律培养 优雅得体 , 以故 事的语言培养与 还
灵, 训练精神提升道德境界 ” 合乎 建设和谐社会 的要 求。虽然 ,
当代大学生 “ 审丑” 向突 出原 因比较 复杂 , 高校不重视美育是 倾 但 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上世 纪 5 年代 以来 , O 先后有 《 大学美育 》 《 、 艺
术概论 》 等一批 美育教材 问世但实施情 况不尽 如人意 。 “ 高校对美 育工作 的不重视和方法 的不 到位 导致当前美 育在高校教 育中缺 失
1672789420090421601摘要柏拉图在其著作理想国中用社会个体对城邦构成的基础作用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小人的需要是联系个人与城邦的桥梁并且提出了如何培育公民使之完善的几种途径
譬 政法行政
《 理想 国 》 “ 民理念 ’ 当今社会 的启示 中 公 ’ 对
《理想国》读书报告 3000字
其次,国家大于每一个个人和家庭,为了国家和政治的建构,公民应该服从于国家的需要。国家不应有私心,而应竭尽全力的为国家做贡献,领导者应该善于团结,这样城邦才会稳定。国家内部不能发生内讧,在对外上则要有战争的实力和准备,这样才能守卫好国家,才能排除一切内忧外患,使理想国家得以生存和发展。
最后,一个安排得非常理想的国家,必须妇女公有,儿童公有,全部教育公有。国家要承担教育的责任,无论统治者至公民,由上至下,从小都要接受教育。并且男女平等,都要接受共同的教育,做同样的工作。
理想国第一卷财产公道节制及以上三者之敌对答中之人物陆苏拉德著柏拉图密码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人民出版社20xx第45理想国第二卷个人国家教育理想国第二卷个人国家教育理想国的主题十分丰富个人认为是一部包罗万象的哲学经典著作只因内容包括政治学伦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艺学等诸方面
〔《理想国》读书报告 3000字〕
义是人的一种德性,所以推出“人受了伤害就变得不正义”3。这我就有点不淡定了怎么难以理解的东西。但是如果看了后文,可以更好的理解前文。所以《理想国》前文的辩论真的让人很难理解。
总之在看完《理想国》后对于最初的好奇什么是理想国 ,我大致可以做出粗略描述。首先,理想国的公民被分为三类:赋有最高理性的人是神用金子做成的,他们的本性决定了 他在国家中处于统治地位;赋有意志的本性,勇敢善战的人是神用银子做成的,他们是国家 的卫士;只有情欲的本性的人是神用铜和铁做成的,他们处于最下层,为统治者及其辅助者服务。理想的国家应该是由哲学家来领导的,从寻求正义出,什么权威观点认为是柏拉图的政治纲领,很多人认为是柏拉图的“乌托邦”,少数人则认为这是一部哲学经典这和我一开始的认为是一样的现在也是这么认为的,而《柏拉图密码》的陆苏拉德则认为,“善的理念才是《理想国》的中心。”4
八、卢梭的教育思想
旧版本——卢梭的教育思想一、生平、活动、著作哲学论二、论人的天性教育论三、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四、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五、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组员:甘茸谊、王春妮、肖菊、黄文春讨论版——卢梭的教育思想一、生平、活动、著作政治观二、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教育论三、论人的天性四、自然主义的教育理论五、自然主义教育的实施组员:甘茸谊、王春妮、肖菊、黄文春(后面的细致内容顺序转化依据框架进行)卢梭的教育思想一、卢梭生平、活动、著作让-雅克-卢梭(1712~1778),法国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之一,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
(一)生平:1、诞生于瑞士日内瓦。
父亲是钟表匠,母亲在他出生后不久死于产后失调。
2、自幼聪明早慧,只受过两年正规教育。
3、12岁时开始学徒谋生,从事过多种职业。
4、1740年,卢梭在里昂一位修道院院长的家庭里担任2个孩子的家庭教师。
5、1742年,在巴黎结识了狄德罗、伏尔泰等一批启蒙运动思想家,思想产生了飞跃。
6、1749年,应征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进步是否有助于敦风化俗》获奖。
7、1757年,因对狄德罗的《私生子》评价不同而与之发生争执,与其他“百科全书派”成员的分歧也开始加深。
8、1762年出版政治学著作《社会契约论》、教育小说《爱弥儿》。
9、11月:巴黎高等法院发出有关《爱弥儿》的禁令,并传出消息说要逮捕作者。
卢梭仓皇逃出巴黎,四处流浪。
10、直到1770年,才获赦重返巴黎。
晚年贫病交加,完成自传体小说《忏悔录》。
11、1778年,病逝,享年63岁。
葬于埃美农维尔附近的杨树岛。
墓地正面对着一座城堡,墓志铭为:“这里安息着一个自然和真理之人。
”(二)活动:1、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一:小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代言人:让·雅克·卢梭(1712~1778)最激进的、对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影响最大的启蒙思想家。
卢梭出身于日内瓦(瑞士名表故乡)一个钟表匠家庭,青年时长期过着贫苦流浪生活。
《理想国》概述
《理想国》概述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60年之间。
这部作品以对话的形式,通过柏拉图和其导师苏格拉底之间的讨论,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
《理想国》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公民等级分工的基础上的。
他主张将社会中的自由公民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武士和农夫及手工业者。
哲学家作为最高统治者,负责管理国家;武士负责保卫国家;而农夫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劳动。
这种分工和等级制度是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正义。
柏拉图在书中提出了四种道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他认为,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应该具备智慧,武士应该具备勇敢,而农夫和手工业者则应该具备节制。
这些道德品质是各自等级所应具备的,也是实现国家和谐与正义的关键。
此外,柏拉图还将人的灵魂分为三等:理性、意志和情欲。
他认为,只有具备理性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运用智慧和理性来引导社会。
而武士和农夫及手工业者则分别具备
意志和情欲,他们应该在自己的等级中安分守己,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和理想社会构想的哲学著作。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观念,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部作品对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理想国》读后感12篇
《理想国》读后感12篇《理想国》读后感1《理想国》是一部政治学经典,但在读这本书时,我的思维常常在字里行间悄悄的远行,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停下来想想自己的思维跑到了哪里,是怎样跑的。
这本书不是很容易读懂的,在细读起来总是觉得在和先哲对话时少了那份开阔与气度,多了些唯唯诺诺,人云亦云,很想用自己的话去理解去探索可那毕竟是一道很漫长且艰辛的路,所以我将慢慢的前行,那样收获的也许才更多。
在《理想国》里苏格拉底刚开始讨论的话题就是正义问题。
正义真的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有时想与其长期的在屋里思索理念上的正义还不如做一件正义的事,为一些不公发发自己的声音来的更为实际。
也许这是浮躁也许这也是心虚,因为正义千百年来许多人都未明白,仿佛自己能恍然若悟的几率也很小。
但我却相信自己和柏拉图一样,对正义有着强烈的憧憬与向往!可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作为一个唯心主义者这是一个很好的答案。
而对于自己甚至对于整代中国人来说缺乏信仰总是让我们有时候焦虑、孤寂、无所适从,不知未来、过去,甚至不明白现在。
柏拉图最后说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我很喜欢,也许理解不同但真的很喜欢因为有了自己别样的感触。
柏拉图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学家也是一位哲学家,其哲学智慧尽管没有专门的哲学专著,但却几乎体现在他的每部著作当中。
不论是从早期的《理想国》,过渡阶段的《政治家》还是思想有了较大转变的《法律篇》,都闪耀着西方哲人的智慧之光。
在哲学上,柏拉图继承了苏格拉底的唯心主义,成为西方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始祖。
他建立了以理念论为核心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在阅读《理想国》这本书时,柏拉图的一个主导的观念及其对话的起点就是:理念本身是实在的,感知、具象与经验的都是虚幻的。
比如说,在书中就柏拉图与大家辩论的缘起正义而言,什么是正义?苏格拉底的对手给出了正义的多种解答,诸如传统的仰或当时流行的:正义是有话实说、欠债还钱、把善给予友人,把恶给予敌人、帮助朋友,伤害敌人等,这些都是正义的具体事例,正如现在问我们一样我们总会回答成正义的人或正义的事。
我的公民觉悟
我的公民觉悟在当代社会中,公民觉悟被认为是一个理想公民所应具备的品质。
它不仅仅代表了个人对公民权益的认知与尊重,更关乎着个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以及对社会进步的推动。
作为一名普通的公民,我个人深感公民觉悟的重要性,并努力将其贯彻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首先,公民觉悟表现在我对法律法规的遵守和尊重。
作为一个有法治国家背景的公民,我认识到法律的存在是为了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每个人的权益。
因此,我积极了解和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日常生活中遵守这些法律。
无论是遵守交通规则,还是尊重合同精神,在每一个细微的方面都能看到我对法律的遵从。
因为我知道,只有每个公民都能自觉地遵守法律,才能构建一个和谐健康的社会。
其次,公民觉悟体现在我对参与社会事务的主动性。
作为公民,我不仅要在法律规范范围内行事,还应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关注社会问题,参与志愿者活动,推动环保行动,参与社区活动等。
我认为只有主动参与,才能真正体味到作为一个公民的意义和价值。
除此之外,公民觉悟还表现在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追求。
我秉持着公正的原则,不偏袒,不索取特权。
当我看到不公平的现象时,我会勇敢地发声,呼吁改变。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生活中,我努力维护公平正义,为每个人争取平等的权利与机会。
公民觉悟也在于对自身行为的责任担当。
在我看来,一个有公民觉悟的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仅要勇于承担后果,还要积极改正错误。
当我意识到自己犯错时,我会勇敢面对,并努力从中汲取教训,以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同时,我也会主动承担起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努力成为一个对他人有着积极影响力的人。
在公民觉悟的道路上,我明白这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我将继续关注国家政策法规动态,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和公共事务能力。
我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与公益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公民觉悟。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与学习,我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作用,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贡献力量。
你认为理想国家是什么样子?
你认为理想国家是什么样子?
理想国家是一个能够平衡经济发展、社会公平和环境保护的国家。
首先,经济发展方面,理想国家应该有健康的经济体系,能够提供
良好的就业机会和稳定的经济增长。
同时,国家需要有有效的财政
政策和监管机制,以确保资源的合理分配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社会公平方面,理想国家应该致力于消除贫困、促进教育和
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以及保障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福利。
此外,国家还应该鼓励公民参与社会事务,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最后,环境保护方面,理想国家应该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国家应该鼓
励绿色生产和消费,推动清洁能源和循环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理想国家应该是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环境友好的
国家,能够为其公民提供良好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全球环境和社
会负责任。
2021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范文2
2021柏拉图《理想国》中的个人和谐与社会和谐构建范文 在《理想国》一书中,柏拉图通篇都在论证如何建立一个理想的国家———正义的城邦。
正义是理想国家的基本前提和必要条件,从国家正义到个人正义柏拉图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美好的社会画卷,然而,对“正义”的探讨没有掩盖住柏拉图内心真正的追求———“和谐”。
无论是对城邦正义的追求,还是对实现个人正义的论证,柏拉图内心潜在追求的是一种“和谐”,城邦正义的目标是和谐社会,个人正义的目标是和谐的个人以及由此促成的和谐社会。
一切的主旨都是和谐,和谐的指向是柏拉图所有理论的发源地。
作为一个整体主义者,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是要建立一个整体幸福、正义完善的城邦,于是他从国家正义入手,之后依照由大到小的原则,考察了个人正义。
他认为,城邦是个人的放大,个人是城邦的缩小,二者是同构的。
虽然柏拉图也重视个人正义,但是城邦正义却是他唯一的目的,个人正义是为城邦正义服务的。
我们暂且把个人和整体的关系放在一边,来探讨柏拉图在追求两种正义过程中渗透出的和谐思想。
出于整体主义的原则,柏拉图采用了从整体到个人的论证顺序,然而,如果没有个人和谐,何来社会和谐。
本文首先分析柏拉图如何打造个人的和谐,然后分析他如何构建和谐的社会,以及这两种相互关联的和谐理念对我们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有什么启示。
一、完善内在修养的个人和谐 “和谐”(harmony) 一词起源于古希腊的音乐,原意是“一组听起来同步,或是此起彼伏的音符”( 见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05 Deluxe Edition,harmony 条) 。
古希腊音乐理论家亚里士多赛诺斯( Aristoxenus,约公元前 4 世纪后半叶) 把和谐的音乐描绘为“和谐、有秩序、自在的体系”。
毕达哥拉斯在其“数的和谐”理论中指出: “不能相互转化的对立面得到协调就是和谐。
”[1]34当“和谐”一词在古希腊广泛传播的时候,这一思想也深入到了柏拉图的心中,把正义作为其终极价值追求的《理想国》在字里行间就流露出了和谐的韵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
卢梭与夸美纽斯
不同点: 教育目的: 卢梭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 夸美纽斯则认为是享乐和服务。 教育对象:卢梭教育主要针对有身份的人和绅士; 而夸提出普及教育的民主要求。 教学内容:卢梭重体育; 夸则提倡“泛智”教育, 重德育 相同点: 都提倡教育要遵循自然的原则;分阶段教学;都 提出女子教育,国家应掌管学校。
卢梭与洛克教育思想的比较
相同点: 追求自由 都重视体育,将德育和智育结合 都只局限于绅士教育,贵族子弟的教育
不同点: 世俗化、功利主义、个人主义 洛克持顺应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要求教育积极 的去塑造人 洛克主张教育和国家的关系是平行的 卢梭持反社会的教育价值取向,提倡自然主义教 育 卢梭主张国家掌管学校
“必须给与人民的心灵以民族的形式”
“他只想到他的国家而不及其他,他生着只 是为他的国家”.
这种爱国主义的教育应当从一个人 诞生的时候开始,他设想的过程是:
儿童能阅读时就看有关本国知识的书籍 10岁时熟悉国家的物产 12岁时熟知一切省区、道路和城市 15岁时学习本国的历史 16岁时知道一切法规 20岁时就是一个良好的国家公民,对祖国的光辉历史,英 雄任务永远不忘
卢梭重视体育
原因:
①不仅是为使儿童健康强壮,尤其是为了道德的 影响 ②让儿童获得充分自由的活动,从而预防邪恶的 影响 ③在家庭中受教育的孩子参加集体游戏和活动竞 技等,有利于培养运动的习惯,平等待人的作风 和竞赛获奖的能力
卢梭推崇伯尔尼市学校的做法,在学校内模拟政府机构组 成的相应团体,学生们在这里“以现代游戏所得的经验来 为真正国事的管理”,受到生动的行政管理训练,他称之 为“未来政治家的培养场所”。 卢梭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高度尊重儿童的善良天性,倡 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 卢梭教育思想的实践成果首先产生于德国汉堡,也就是 1774年12月巴西多开办的“泛爱学校”。在这种学校中, 巴西多按照历史自然教育的主张,将儿童作为儿童看待, 注重儿童的游戏,玩耍和学习手工技艺等,并进行积极宣 传鼓动,在德国逐渐形成了“泛爱学校”活动。 卢梭主张的是家庭教育,巴西多创立的却是学校;卢梭反 对儿童读书,巴西多及其助手却编出了图文并茂的教科书 和儿童文学读本等。
下面对教师提出要求:
①已婚男子 ②良好的见识和智慧 ③品德和诚实方面 ④本国公民
国家对优秀教师予以提拔重用,不使之 成为终身职业。
他认为“这些制度为一 个共和国家将来的希望与 一个国家的荣华和命运所 攸关”。
自然人是独立自主的人 失去了自身的独特价值 公民的一切依赖于专制社会,
1
2 3
自然人是平等的
公民有等级的
自然人是自由人 国家公民 在社会中常常是某种专业化得职业人,被固定在职业中失去了自 由 自然人是自食其力的, 公民依赖于专制社会
4
不须依赖他人为生
理想国家公民教育:
培养目标:忠诚的爱国者
3、 卢梭主张国家掌握学校教育“设立一个最高 行政院为教育的最高管理机构”,它决定校长, 教师的人选和升迁。 4、 但不同意,按教育对象的贫富分设学校和课 程的贵族性主张,要求儿童受同样的教育,又说: “即使不可能建立一种完全免费的公家教育,不 管是哪一处,所收的费应该是放低到使最贫苦的 也能付与”国家要给予补贴,特别是让那些曾经 有功于国家的士绅的子弟享受优先的权利。
第五节
论理想国家的公民教育
LOGO
回顾
在《爱弥儿》中表达了自然主义教育思想,卢梭 反对培养国家公民,主张培养“自然人”;反对 儿童阅读书本,主张儿童亲身活动;反对国家学 校教育制度,提倡家庭教师实施教育;反对压制、 灌输、主张给儿童以自由
自然人与专制国家存制度及其教育
1、他曾说:“坚强的 心力,一种爱国的热诚, 对于根本是属于人格的 各种品质的尊重”等, 但都由于不正当的准则, 不适时的制度,自私的 哲学而化为乌有,“但 在人心中还是发酵起酿, 只等待着适当的制度便 会活动起来的”。 2、 他认为依靠法律是不 够的“倘若加以一种深思 熟虑过的教育制度,则它 可期望更丰硕的成果,而 且也必能得到”。 “波兰 若真能做到以教育为重, 就将得到一个新邦所有的 活力” 否则,法律将被回 避而豪无效力,甚至引出 新的社会问题。
评价:卢梭作为18世纪的欧洲思想伟人,在今天看来当然 存在局限性,既有一些落后的,相互矛盾的和主观因素臆 测的东西,也有某些以偏概全的推论。但在他生活的那个 时代,他的教育思想是富于革命性的。他对封建腐朽性的 揭露切中时弊,对新教育所提出的设想则更具划时代的意 义,不仅在当时的法国引起强烈反响,而且对整个欧洲, 对后世也产生深刻影响。 进步性:重视普通教育,反对等级教育,强调体脑并用, 身心两健,培养独立判断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教育思想,提 出自然主义教育,注重遵循儿童天性和个体差异,要求因 材施教。 局限性:教育不普及,针对“有身份的人”、“年轻的绅 士”,教学不应当成为一种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