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内容及知识要点归纳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8f8b16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4.png)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一、问诊的内容1. 主诉:患者自感病态的主要原因。
主诉往往是患者就医的动机,在向医生求助时首先要陈述的内容。
主诉的表述有时会显得含糊不清,所以在患者表述完主诉后,医生需要进行进一步追问,以便详细了解患者的主诉内容。
2. 现病史:患者本次就诊前一段时间内所出现的症状。
现病史的详细了解对于医生诊断疾病、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具有重要价值。
医生在询问患者现病史时,需要关注症状的发生时间、发展过程、与时间、因素之间的关系等。
3. 既往史:患者有无某种疾病、手术史、输血史等。
医生在询问患者既往史时,需要了解患者是否患有某些慢性疾病、手术史、输血史等,这些信息对病情分析、诊断和治疗的决策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4. 个人史:患者的一些生活习惯、起居塞、精神状态等。
医生在询问个人史时,需要了解患者的饮食、作息时间、工作环境、精神压力等,这些信息对一些慢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5. 家族史:患者亲属中有无某种疾病。
医生在询问家族史时,需要了解患者的亲属中是否有某些遗传性或家族性疾病,这些信息对医生判断患者患病的概率和可能疾病的种类有一定的帮助。
6. 生活史:患者的生活环境、卫生情况、旅行史等。
医生在询问患者的生活史时,需要了解患者的居住环境、卫生情况、是否有过海外旅行史等,这些信息对一些传染病等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7. 心理社会史:患者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
医生在问诊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史,了解患者的生活状况、心理状态、家庭关系等,这些信息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都有一定的帮助。
二、问诊的技巧1. 应用非指令性提问技巧:医生在问诊时应该使用开放式问题,鼓励患者自由表达,以便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病情。
2. 应用反射性提问技巧:医生在接受患者的回答后,应该通过反射性提问,以引导患者提供更多的相关信息,确保问诊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应用反复追问技巧:医生在问诊时要进行反复追问,深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确保对患者病情的全面了解。
问诊内容及知识要点归纳
![问诊内容及知识要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39fc30bf121dd36a22d826a.png)
临床诊断学学习笔记参考教材:《临床诊断学》第二版主编:曹克将第二章:问诊的内容一、名词解释及术语: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病人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2、主诉: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3、冶游史:冶游史是有无不洁性交史,是否患过下疳、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白衣说:问诊和主诉是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需要熟记。
问诊可以拆分为问和诊两部分回答,主诉则注意格式为一两句话包括最主要症状加持续时间。
冶游史则是课本上术语解释,了解即可。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1、既往史与个人史区分:既往史里面的手术史比较容易记得。
既往史与现病史的划分界限是主诉,和主诉有关的包括原因、诊治等属于现病史,以前属于既往史。
既往史中容易判断出错的是,预防注射、过敏、传染病属于既往史,重点是疾病的发生和预防方面的。
个人史要记得一般包括职业环境、烟酒嗜好、有无不洁性交史等,一般和个人偏好和相对隐私的习惯有关2、系统回顾里面的系统判断:系统回顾中的系统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系统不全相同,而且不同系统的症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判断系统的时候需要把握不同系统的重点。
如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呼吸困难,需要把握呼吸系统重点是肺、循环系统重点是心,然后区分是哪一脏较容易区分。
部分同学容易混淆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血液系统主要和粘膜皮肤颜色、血液的缺少导致的头昏眼花、血液成分问题导致的出血点、黄染或寄生虫等肌肉震颤及痉挛是属于肌肉骨骼系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肌肉痉挛又称为腿抽筋,可以由于钙离子缺少导致,所以归纳为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内,就骨骼系统主要是肌肉骨骼的受伤或者萎缩等直接器官功能及形态改变。
3、血尿:含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等;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后的溶血、恶性疟疾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e7b3a41f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1.png)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1)李本强问诊含义与方法1含义问诊是医生通过对病人或陪诊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地询问,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治经过、现在症状和其它与疾病有关的情况,以诊察疾病的方法。
2方法。
1)确定主诉,围绕主诉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
2)边问边辨,问辨结合。
3)遵循整体观念,不仅要掌握病变局部的情况,也要注重整体病情变化及其它相关资料。
二、问诊的内容1 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婚否、民族、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临床意义:1)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
2)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某些地方病、职业病、传染病、妇科病、男性病、儿科病及老年病的诊断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2主诉:即病人就诊时陈述的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临床意义: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可为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类别、病势的轻重缓急等提供重要线索。
3注意事项:(1)主诉是病人最痛苦的症状或体征,就诊时往往最先叙述,但只能确定为一两个症状,不能超过三个。
(2)要将主诉所述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治疗经过等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
(3)不能把病名列为主诉。
4现病史:指围绕主诉从起病到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过程以及诊疗的经过和病人现在的症状表现。
5发病惰况:包括发病时间的新久,发病原因或诱因,最初的症状及其性质、部位,当时曾作何处理等。
6病变过程:指从发病后至就诊时病情变化的主要情况。
一般按发病时间先后顺序进行询问。
7诊治经过:指此次就诊前曾作过的诊断和治疗情况。
8现在症状:指患者就诊时所感觉到的痛苦与不适,以及与疾病相关的全身情况。
9既往史:又称过去病史,指病人患病以前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过去曾患其它疾病的情况。
中医诊断学问诊重点笔记(2)李本强10个人生活史:生活经历:主要询问病人的出生地、居住地及经历地等,以排除某些地方病和传染病。
饮食起居:了解饮食嗜好,生活起居等情况,对分析判断病因病性有一定意义。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
![诊断学重点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d7767c95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55.png)
诊断学重点第一章问诊一、问诊的内容1.一般项目2.主诉: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最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的时间。
如“反复上腹隐痛5年,大便色黑一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1年。
”3.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最重要的部分,也是诊断疾病的主要依据,需详细询问及记录。
(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
(2)主要症状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发生的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缓解或加重的因素等。
(3)伴随症状。
(4)病情发展与演变。
(5)诊治经过。
(6)一般情况。
4.既往史:患者既往的健康情况及患过的疾病、外伤手术、预防接种、对药物及食物的过敏史等。
询问有无传染病及地方病史。
5.系统回顾: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神经精神系统、肌肉骨骼系统。
6.个人史: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与嗜好、冶游史及性病史。
第二章常见症状第一节发热1.病因:(1)感染性发热:常见的病原体有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寄生虫等。
(2)非感染性发热:无菌性坏死物质的吸收、抗原-抗体反应、内分泌与代谢疾病、皮肤散热减少、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2.热型及临床意义:(1)稽留热:体温持续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日或数周。
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伤寒及斑疹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
体温持续在39℃以上,24小时内波动范围达2℃以上,但均高于正常体温。
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高热期与无热期交替出现,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日至数日,如此反复交替。
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3.伴随症状:伴口唇单纯疱疹:常见于肺炎链球菌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间日疟等。
第二节咳嗽与咳痰1.咳嗽特点:金属声调咳嗽可因纵隔肿瘤或支气管癌等直接压迫气管所致。
问诊要点及话术
![问诊要点及话术](https://img.taocdn.com/s3/m/c58cf19edaef5ef7ba0d3c89.png)
一问诊要点:
询问起病时间是急是缓、头痛部位与范围、性质(胀痛、搏动痛等)、程度、频度(间
歇性、持续性)、诱发或缓解因素
询问头痛时有无失眠、焦虑,是否伴有剧烈呕吐(是否喷射状)、头晕、眩晕、晕厥、
出汗、抽搐、有无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症状
询问既往和近期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
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病史
询问病人的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史
患病后诊治经过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
二问诊话术:
1请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是间歇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是突然开始的还是逐渐加重的?请问通过什么方式可以缓解?比如睡觉后、休息后等。
3请问头痛是弥漫在整个头部还是集中在头的哪一个部分呢?。
请问疼痛的感觉具体怎样?如搏动性疼痛、胀痛、紧箍感、发麻等。
请问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头痛?比如强光刺激、紧张、饮酒后、女性月经期等。
4请问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吗?如失眠、剧烈呕吐、头晕、视力障碍等。
5请问过去生过相关疾病吗?比如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鼻窦炎、青光眼、颅脑外伤等。
问诊知识点总结
![问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8fc5d57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a.png)
问诊知识点总结一、问诊的基本流程1. 提问方式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该采取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让患者自由发言,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同时,医生还需要按照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方面进行有条理的提问,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
2. 重点内容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重点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病史和用药史等内容。
同时,还需要询问患者的饮食、作息和个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体格检查问诊过程中,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皮肤粘膜、淋巴结、头颈、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的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
4. 辅助检查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检查和内窥镜检查等内容。
通过辅助检查可以获取更多的实验室数据和影像学资料,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二、问诊的技巧1. 问诊技巧(1)沟通技巧:医生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描述,注意言辞和语气的控制,避免对患者的话打断或干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
(2)询问技巧:医生需要有条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内容,避免遗漏重要信息,同时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深入追问,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3)观察技巧:医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姿态和言行举止等方面,获得更多的客观资料,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
2. 提问技巧(1)开放性问题:指的是那些不带有“是”、“否”答复的问题,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让患者自由表达,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2)封闭性问题:指的是那些带有“是”、“否”答复的问题,通过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迅速获得患者的简短回答,获取更多的具体信息。
3. 回答技巧在患者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医生需要适时进行回应,可以通过肯定回答、反问和总结等方式,与患者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获取更多的有用信息。
问诊要点总结
![问诊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74c3dce4028915f804dc286.png)
(一)一般项目(general data)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度。
(二)主述(chief complaint)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即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三)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记述患者患病后的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1、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每种疾病的起病或发作都有各自的特点,有的急骤有的缓慢,疾病的起病常与某些因素有关。
患病时间是指从起病到就诊或入院的时间。
先后出现几个症状需追溯到首发症状的时间,按时间顺序询问整个病史后分别记录。
2、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病因(外伤、中毒、感染等)和诱因(气候变化、环境改变、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应科学的归纳和分析。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
5、伴随症状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的其他症状,或按一般规律在某一疾病中应该出现而实际上没有出现的伴随症状。
6、诊治经过已经接受过什么诊断和治疗措施及其结果,使用过的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和疗效。
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记述患者患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与大小便的情况等。
(四)既往史(past history)患者既往的健康状况和过去曾经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外伤手术、预防注射、输血、过敏等,特别是与目前所患疾病密切相关的情况。
对居住或生活地区的主要传染病和地方病史,外伤、手术史,预防接种史,以及对药物、食物和其他接触物的过敏史等,也应记录。
(五)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可在每个系统询问2~4个症状,如有阳性结果,再全面深入地询问该系统的症状;如为阴性,一般可过渡到下一个系统。
1、呼吸系统咳嗽的性质、程度、频率、与气候变化及体位改变的关系;咳痰的颜色、黏稠度和气味等;咯血的性状、颜色和量;呼吸困难的性质、程度和出现的时间;胸痛的部位、性质以及与呼吸、咳嗽、体位的关系,有无发冷、发热、盗汗、食欲下降等。
中医问诊知识点总结
![中医问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0500c67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0.png)
中医问诊知识点总结
中医问诊的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病史询问:中医医生首先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情况,包括疾病的发病时间、病程、既往治
疗情况等,这些信息对于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非常重要。
此外,病史询问还包括了解病人
的个人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精神状态等,这些信息有助于中医医生进行综合分析,帮助
病人调整生活方式,促进康复。
症状询问:症状询问是中医问诊的重要一环,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可以初步判断出病情
的性质、归属,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指导。
中医医生需要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要症状、
痛苦部位、症状的发作规律、伴随症状等,这些信息可以帮助中医医生进行病情分析,确
定病人的证候类型和辨证施治的方向。
体格检查:中医医生在进行问诊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病人的身体进行仔细的观察和检查,
包括脉象、舌诊、五官、肢体等方面。
中医医生通过脉象的观察可以初步了解病人的气血
状况,舌诊可以了解病人的脏腑状况,而对五官、肢体的观察也可以提供一定的诊断线索。
综合分析:通过对病史、症状和体格的综合分析,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出病人的证候类型,为后续的辩证施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除此之外,中医医生还需要考虑到病人的体质特点、病人的年龄、性别、季节等因素,进行全面的、细致的分析。
中医问诊在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问诊可以对患者的病情有一个初步了解,为
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
中医医生需要通过综合分析,确立病人的证候类型,然后针
对性地进行治疗。
因此,中医医生在进行问诊的过程中需要严谨细致,全面而周到,这样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和治疗。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归纳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7ce9363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6b.png)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问诊概述问诊是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向患者询问病史、症状、疾病过程和患者的生活习惯等信息,能够帮助医生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为后续的检查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综合运用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与信任,以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
二、问诊的目的1. 获取病史资料通过问诊,医生能够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史、家族史、个人病史等,从而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2. 掌握症状表现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包括疼痛部位、性质、时机、强度等,有助于确定疾病的部位和性质。
3. 发现临床体征在问诊中,医生可以通过询问患者的临床表现,如发热、咳嗽、呕吐等,发现患者的临床体征,从而为疾病诊断提供线索。
4.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问诊过程中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如饮食习惯、体育锻炼、工作环境等,有助于发现与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
三、问诊的常用方法1. 结构式问诊结构式问诊是指按照规定的顺序和问题逐一询问患者,采用固定的问诊模板,确保问诊的全面和系统性。
2. 开放式问诊开放式问诊是指让患者自由陈述自己的病情和主诉,医生通过主动倾听和适时提问,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病情,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3. 闭合式问诊闭合式问诊是在患者自由陈述之后,医生对病情进行总结和澄清,并逐一询问相关细节,以完善和细化患者的描述。
四、问诊的技巧1. 恰当的问诊环境在进行问诊时,医生需要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使患者感到放松和愉悦,有利于患者与医生的沟通。
2. 倾听与提问医生需要倾听患者的陈述,尊重患者的表达方式,避免打断患者的说话,并在合适的时机提出有针对性的问题,以引导患者详细描述病情。
3. 语言交流医生应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词汇,避免使用医学术语,以便患者理解和表达。
4. 非言语沟通医生应注重患者的非言语表达,如面部表情、姿势、眼神等,这些都能够提供有用的信息。
5. 疑难问题的处理在问诊过程中,遇到患者难以描述或不愿意讲的问题,医生需要通过巧妙的提问和倾听,逐步获得患者的信任,开展深入的沟通。
问诊内容模板
![问诊内容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20a75b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4f.png)
问诊内容模板
在进行线上问诊时,我们常常会遇到询问医生的内容模板,以便更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症状和问题。
以下是一个常用的问诊内容模板,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情况。
1.主要症状:首先,患者可以简要描述自己的主要症状,比如头痛、发烧、咳嗽等。
描述症状时,最好能够说明出现的时间、持续的时间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
2.伴随症状:除了主要症状外,患者还可以描述一些伴随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
这些伴随症状也能够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
3.病史:患者需要向医生提供自己的病史,包括以往的疾病史、手术史、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对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方案制定非常重要。
4.用药情况:患者还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正在使用的药物,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以及中草药等。
这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到医生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5.生活习惯:最后,患者还可以向医生介绍自己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习惯、作息时间、运动情况等。
这些信息也有助于医生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通过以上问诊内容模板,患者可以更加清晰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情况,帮助医生更快地进行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当然,具体的问诊内容模板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病情进行调整,但以上模板仍然是一个通用的参考模板。
希望大家在进行线上问诊时,能够充分利用这些内容模板,与医生进行清晰、有效的沟通。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028240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a4.png)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第二节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主要包括一般情况、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生活史、家族史等。
询问时,应根据就诊对象,如初诊或复诊、门诊或住院等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询问。
一、一般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婚否、民族、职业、籍贯、工作单位、现住址等。
询问一般情况,一是为了便于与病人或家属进行联系和随访,对病人的诊治负责。
二是可使医生获得与疾病有关的资料,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
如年龄、性别、职业、籍贯等不同,则有不同的多发病。
水痘、麻疹、顿咳等病,多见于小儿;青壮年气血充盛,抗病力强,患病多实证;老年人气血已衰,抗病力弱,患病多虚证;癌病、胸痹、中风等病,多见于中老年人。
妇女有月经、带下、妊娠、产育等方面的疾病;男子可有遗精、早泄、阳萎等病变。
长期从事水中作业者,易患寒湿痹病;矽肺、汞中毒、铅中毒等病,常与所从事的职业有关。
某些地区因水土关系而使人易患瘿瘤病,疟疾在岭南等地发病率较高,蛊虫病多见于长江中下游一带等等。
诚如清代喻嘉言所说:“识病时,辨高卑燥湿,五方忌宜。
”二、主诉主诉是病人就诊时最感痛苦的症状、体征及其持续时间。
如“发热咳嗽三天,加重一天。
”主诉往往是疾病的主要矛盾所在,一般只有一两个症状,即是主症。
通过主诉常可初步估计疾病的范畴和类别、病情的轻重缓急。
因此,主诉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了解、分析和认识疾病的重要线索。
询问时,医生首先要善于抓住主诉。
如病人叙述有眩晕、汗出、心悸、胸痛、神疲、乏力等。
在这些症状中,其主要症状是心悸、胸痛。
医生根据心悸、胸痛这两个主症,可初步考虑为心病。
这样就抓住了病变所在的部位,然后围绕主症,进一步深入询问有关兼症和病史,再结合其他三诊全面诊察,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问诊时还要将主诉所述的症状或体征的部位、性质、程度、时间等情况询问清楚,不能笼统、含糊。
就是说,医生要善于抓住主诉,问深问透、问准问清,这对于病证的诊断是极其有益的。
在描述主诉时,不能用诊断术语,如“风寒表证”、“肺气虚证”等,而只能用具体症状、体征进行描述。
问诊归纳总结
![问诊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a65870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9f.png)
问诊归纳总结在医学领域,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的一种重要方式。
通过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和身体状况,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本文将就问诊过程中的归纳总结方法进行探讨。
一、开放式问题在问诊中,医生需要使用开放式问题引导患者进行自由表述,并收集详细的信息。
开放式问题要求患者提供更多细节,避免仅回答“是”或“否”的封闭式问题。
通过开放式问题,医生可以促使患者主动描述症状、疼痛感受以及过往病史等重要信息。
例如,对于一位患者的腹痛症状,医生可以询问:“请详细描述一下您的疼痛感觉是什么样的?”或者“您感到疼痛的地方是在哪里?有没有其他不适感?”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导患者提供更多相关信息,对病情的判断和诊断起到积极作用。
二、系统地进行归纳总结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有机地整合患者提供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
这样可以帮助医生清晰地了解患者的病情,发现可能的问题和疾病,并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系统的归纳总结也有助于形成医生与患者之间的沟通闭环,让患者感到被重视和关爱。
在进行归纳总结时,医生可以按照病例的不同部分进行分组,将具有相似特征的症状或病史进行分类。
通过分类整理,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病情的特点及重点,并为后续的诊治提供有力支持。
三、尊重患者的个人感受在问诊过程中,医生不仅需要了解患者的症状和病史,还应该关注患者的个人感受。
患者的主观感受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决策同样重要。
医生可以通过倾听患者的主观感受,了解其对病情的真实理解和情绪状态。
例如,当医生询问患者对某种治疗方法的看法时,患者可能会提到自己对该方法的期望、担忧或不确定感。
医生应该尊重患者的个人感受,并适当解释和引导,以提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理解和接受度。
四、综合分析,制定治疗方案通过系统的归纳总结,医生可以综合患者提供的信息,加上自己的医学知识和临床经验,最终进行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综合分析涉及对患者病情的评估、疾病的鉴别和风险的判断等方面。
问诊内容及问题和诊断意义等归纳总结(诊断学)
![问诊内容及问题和诊断意义等归纳总结(诊断学)](https://img.taocdn.com/s3/m/77693bc8168884868662d624.png)
问诊内容及问题和诊断意义等归纳总结(诊断学)一、二句话加以概括,并同时注明自发生到就诊的时间l 记录主诉应简明,应尽可能用患者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的诊断用于l 不超过20个字现病史:(具体各项见后面归纳)1、起病情况与患病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种情况的?每次大概持续了多久?总体持续多长时间了?发作得比较快还是比较缓慢?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
3、病因与诱因:如外伤,中毒,感染等病因和气候变化、环境改变、情绪、起居饮食失调等4、病情的发展和演变:主要症状的变化和其他新症状出现5、伴随症状6、诊治经过:之前有没有看过其他医生?是哪家医院?当时医生说了些什么呢?(诊断结果)有没有开药?具体是什么药怎么吃的能跟我说下吗?药吃了多久了?有没有感觉好转?(药物名称、剂量、时间及疗效)有没有做过什么检查?检查的结果是什么?7、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在现病史最后应记录患者患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及食量的改变、睡眠与大小便情况等。
E 、g、:这段时间精神状况怎样?体力怎样?疲劳还是??胃口怎样?吃得多吗?睡眠质量如何?大小便还正常吧?既往史:我已经了解你这次的病情,现在我问问你过去的身体情况好吗?1、您过去身体怎样?平素身体状况:良好、一般、较差2、有没有得过传染病,如肺结核(具体联系实际情况)?传染病史3、以前有没有得过其他比较大的疾病?曾患疾病史4、以前有没有做过手术或是有比较大的外伤?手术及外伤史5、平时会不会对什么食物或是药物过敏?过敏史6、有没有输过血?输血史7、小的时候有没有打过预防针?(接种免疫)预防免疫史系统回顾:(非现病史涉及到的系统需问至少三个)头颅五官有无视力障碍(近视,远视等)、耳聋、耳鸣、眩晕、鼻出血、牙痛、牙龈出血及声嘶等呼吸系统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呼吸困难循环系统心悸、活动后气促、下肢水肿、心前区痛、血压增高、晕厥消化系统食欲减退、反酸、嗳气、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呕血、黑便、便血、黄疸泌尿生殖系统腰痛、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血尿、尿量异常、夜尿增多、浮肿、阴部瘙痒造血系统乏力、头晕、眼花、牙龈出血、鼻出血、皮下出血、骨痛内分泌系统及代谢食欲亢进、怕热、多汗、畏寒、多饮、多尿、双手震颤、性格改变、显著肥胖、明显消瘦、毛发增多、毛发脱落、色素沉着、性功能改变、闭经肌肉骨骼系统关节痛、关节红肿、关节变形、肌肉痛、肌肉萎缩神经系统头痛、眩晕、晕厥、记忆力减退、失眠、意识障碍、颤动、抽搐、瘫痪、感觉异常精神状态有无情绪改变、焦虑、抑郁、幻觉、妄想、定向力障碍个人史您出生在哪?那也是你长大的地方吧?后来有没有远离外出过?到其他地方读书或工作?有没有到过其他地方长住过?有没有去过一些流行病爆发之类的地方?(特别留意疫源地和地方病流行区)您在哪里工作呢?哪里的工作条件怎样?平时会不会觉得工作压力大?您现在住的地方环境怎样?生活压力?有没有嗜烟(喜不喜欢抽烟)?几年,平均几支/日,有没有戒烟?约几年有没有嗜酒(平时很喜欢喝酒)?几年,平均几两/日有没有去看过泌尿科的医生?(询问不洁性交史的委婉问法)婚育史您结婚了吗?结婚几年了?您爱人几岁了?身体怎样?夫妻两人关系还和睦吧?有孩子吗?儿子?女儿?都是顺产的吧?多大了?身体健康吧?月经史您几岁的时候第一次来月经?(初潮)多久来一次月经?每次持续几天?最近一次月经是什么时候?什么时候绝经?月经还正常吧?家族史父母身体都还健康吧?多大岁数了?还有其他兄弟姐妹吗?身体怎样?家族里还有没有和你类似的疾病?家族有没有遗传病如高血压?发热问诊问题对应的问诊要点及意义1、什么时候开始发热的?发热时间、季节2、是一下子很快体温就升高还是慢慢地?起病情况(缓急)3、刚开始发热的时候有没有探体温?多少度?发热持续有多久了?病程、程度(热度高低)4、这几天体温都还是没变化吗?还是说有时候会升会降?频度(间歇性或持续性)5、有没有出现畏寒, 寒战, 大汗,或盗汗(夜间出汗)?发热症状6、有没有吃过什么药?(特别是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药、抗结核等)鉴别是否发热是由药物作用引起的7、精神状况、食欲、体重、睡眠、大小便情况怎样?一般情况8、有没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关节肿痛?与发热联系较为密切的一般症状9、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服药史感染、过敏等引起的发热10、在哪里工作的?工作地点周围环境怎样?长期接触致热源水肿问诊问题对应的问诊要点及意义1、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或发现水肿的?很快?很慢?水肿出现时间、急缓2、发现水肿前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症状?前驱症状3、水肿是在哪里开始的?后来其他地方会不会水肿?水肿的部位(开始部位及蔓延情况)肾源性:眼睑、颜面到全身,发展迅速。
中药问诊知识点总结
![中药问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68b47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f.png)
中药问诊知识点总结中药问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环节,通过问诊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症状等信息,为中医辨证施治提供重要依据。
以下是中药问诊的主要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问诊内容1.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疾病病程、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包括发病的时间、起因、发展过程等。
2. 主诉症状:患者自诉的不适感、症状和体征,如头痛、发热、咳嗽、腹痛等。
3. 辅助检查:了解患者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结果。
二、中医四诊法中医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个方面,其中问诊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1. 望诊: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舌苔、脉象等,初步了解患者的病情。
2. 闻诊:通过闻患者的气味、声音、咳嗽声等,了解患者的肺脏、消化系统等器官的状况。
3. 问诊:通过与患者交谈,详细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信息。
4. 切诊:通过切脉、切舌等方法,了解患者的脏腑功能、气血状况等。
三、中医问诊技巧1. 善于倾听:问诊是与患者交流的过程,医生应该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了解患者的真实病情。
2. 深入追问:对患者的主诉症状要进行深入追问,了解其病情的细节,如症状出现的时间、诱因、缓解因素等。
3. 综合分析:根据患者的病史、主诉症状、辅助检查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寻找病因、病机,为辨证施治提供依据。
4.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医生应该与患者建立信任、尊重的沟通关系,帮助患者释放心理压力,有利于了解患者的真实病情。
四、中医问诊注意事项1. 注意细节: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该注意患者的言语、表情、姿态等细微变化,对疑点要进行深入追问。
2. 全面了解:问诊不仅要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还要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情绪状态、饮食规律等,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
3. 不断学习:医生应该不断学习中医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提高问诊的水平和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五、中药问诊与西医问诊的区别中药问诊以辨证为重点,倾向于了解患者的整体状况和气血阴阳的平衡,强调患者的体质差异。
问诊内容与技巧
![问诊内容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8c4d14ae7fd5360cbb1adbc9.png)
第一考站病史采集常见症状的问诊内容与技巧一、发热问诊要点:1.发病时间、季节。
发病情况(缓急)、病程、程度(热度高低)、频度(间歇或持续)、诱因等。
2.有无畏寒、大汗或盗汗。
3.询问多系统症状。
是否伴有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黄疸;尿频、尿急、尿痛;皮疹、出血、头痛、肌肉痛,关节痛;昏迷等。
4.患病以来的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情况。
5.治疗经过(药物、剂量、病程)。
特别要对抗生素、退热药、糖皮质激素、强心苷进行合理评估。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水源地居住及接触史、手术史、流产或分娩史、职业特点等。
二、咳嗽、咳痰问诊要点:1.疾病的发生时间、年龄、性别。
2.咳嗽的程度与音色。
3.咳痰的性质与痰液的量。
4.伴随症状。
是否伴有发热、胸痛、呼吸困难、大量脓臭痰、咯血及进行性体重下降等。
三、水肿问诊要点:1.水肿出现的时间、急缓、部位(开始部位及蔓延情况),是全身性或局限性,是否为对称性、凹陷性,与体位变化及活动的关系。
2.询问有无心、肝、肾、内分泌及过敏性疾病史及相关症状,如心悸、气短、咳嗽、咳痰、咯血;头痛、头晕、胸痛;腹胀、腹痛、厌食、消瘦及尿量变化等。
3.询问水肿与药物、饮食、月经及妊娠等有无关系。
四、咯血问诊要点:1.询问出血有无明显病因及前驱症状,出血的颜色及量、其血中有无混合物以区分是咯血还是呕血。
2.仔细询问发病年龄及咯血性状,以分析咯血的病因。
3.询问伴随症状,是进行鉴别诊断的重要步骤。
如伴有发热、胸痛、咳嗽、咳痰首先考虑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伴有刺激性干咳或呛咳、杵状指须考虑支气管肺癌。
4.须问清有无结核病接触史、吸烟史、职业性粉尘接触史、生食海鲜史(肺寄生虫病)及月经史(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的咯血)等。
五、胸痛问诊要点:1.询问发病年龄,发病急缓、诱因、加重与缓解的方式。
2.询问胸痛发生的部位、疼痛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及其有无放射痛。
3.胸痛伴随症状。
询问是否伴有咳嗽、咳痰、发热(见于气管、支气管和肺部疾病),伴呼吸困难(提示病变范围较大,如大叶性肺炎、自发性气胸、肺栓塞等),伴咯血(见于肺栓塞、支气管肺癌),伴面色苍白、冷汗、血压下降或休克(见于心肌梗死、夹层动脉瘤等),伴吞咽困难多为食管疾病(反流性食管炎等)。
医院问诊知识点总结
![医院问诊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775529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c.png)
医院问诊知识点总结一、如何描述症状1. 症状的详细描述对医生诊断十分重要,应该包括症状出现的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强度等。
比如:头痛持续了几天?是阵痛还是持续性的疼痛?每天有多少次?疼痛的程度如何?2. 除了主要症状外,还应该描述伴随症状。
比如:头痛的同时是否伴有恶心、呕吐?是否有视物模糊、头晕等情况?二、病史的提供1. 患者应该提供详细的病史,包括既往疾病、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疾病风险。
2. 如果有家族病史,也应该提供给医生。
家族病史对于一些遗传病、罕见病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三、医院问诊的注意事项1. 在就医前,患者最好能够记录下自己的症状,包括症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以及伴随症状。
这样能够帮助医生更快地了解病情。
2. 在与医生交流时,患者要注意耐心和细致。
应该尽量按照医生的问题进行回答,不要随意中断医生的问诊。
3. 如果对医生的诊断或治疗方案有疑问,应该及时向医生提出,不要自行修改治疗方案。
四、医患沟通技巧1. 医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是医院问诊的关键。
患者要学会倾听医生的建议,并且理智地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疑虑。
2. 医生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不应该一意孤行。
如果患者对治疗方案有疑问,医生应该耐心解释,而不是不耐烦地回应。
3.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该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不要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以免患者无法理解。
五、医院问诊的盲区1. 很多疾病的症状会相似,有时候患者也会遇到医生无法准确诊断的情况。
这时,患者可以考虑寻求第二意见,或者到专科医院就诊。
2. 有些患者可能出于个人原因隐瞒病史或症状,这样会给医生诊断带来困难,甚至延误治疗。
患者应该坦诚面对自己的疾病,不要有侥幸心理。
总结:医院问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途径,患者应该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症状描述,并且与医生进行良好的沟通。
医生也应该尊重患者的意见,用简洁易懂的语言与患者交流。
希望患者能够根据以上问诊知识点,更好地进行医院问诊,以便医生能够更准确地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
问诊的内容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归纳
![问诊的内容知识点归纳知识点归纳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e7d681f4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c7.png)
《问诊的艺术:知识点全归纳》引言:在医疗领域,问诊是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重要手段,如同解开疾病谜团的关键钥匙。
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医生可以收集到关于症状、病史、生活习惯等多方面的信息,为准确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奠定基础。
问诊不仅仅是简单的问答,更是一门需要技巧和耐心的艺术。
本文将全面归纳问诊的知识点,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重要的医疗环节。
一、问诊的目的1. 收集病情信息问诊的首要目的是收集患者的病情信息。
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部位、性质、程度、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因素等。
这些详细的信息对于医生判断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2. 了解病史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可以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例如,有心脏病家族史的患者出现胸痛症状时,医生会更加警惕心脏疾病的可能性。
3. 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问诊还可以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睡眠情况、心理状态等,从而全面评估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
这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二、问诊的内容1. 一般项目包括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民族、婚姻状况、住址、联系方式等。
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对患者进行初步的了解,并在后续的诊断和治疗中进行记录和跟踪。
2. 主诉主诉是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通常用一句话概括。
例如,“头痛 3 天”“咳嗽、咳痰 1 周”等。
主诉应简明扼要,准确反映患者的主要问题。
3. 现病史现病史是对患者当前疾病的详细描述,包括症状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伴随症状、治疗经过等。
在询问现病史时,医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症状的出现时间:准确记录症状出现的具体日期和时间,有助于判断疾病的急慢性。
- 症状的部位:明确症状出现的具体部位,如头痛是在头部的哪个部位,腹痛是在上腹部还是下腹部等。
- 症状的性质:描述症状的特点,如疼痛是刺痛、胀痛还是隐痛,咳嗽是干咳还是有痰等。
- 症状的程度:评估症状的严重程度,如疼痛可以用数字评分法进行量化,从 0 到 10 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
问诊相关知识点总结
![问诊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0965e7f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4.png)
问诊相关知识点总结一、问诊概念问诊是指医生面对患者时,通过与患者交谈获取病史信息的过程。
问诊是医生诊断的第一步,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病人的主观症状,包括疾病的发展过程、症状的表现和患者的感受。
问诊是医生与患者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二、问诊的目的1. 获取病史信息通过问诊可以获取患者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家族史等信息,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2. 确定病情通过与患者交谈,医生可以了解症状的持续时间、频率、影响程度,从而判断病情的轻重缓急。
3. 建立良好医患关系通过问诊,医生可以向患者表达关心和关爱,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三、问诊的流程1. 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在问诊前,医生需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环境,包括热情友好地迎接患者、创造轻松的氛围、保持耐心和倾听。
2. 询问主诉医生首先应向患者询问病情主诉,包括患者症状的出现时间、症状的发展过程、症状的具体表现等。
3. 详细了解病史医生应向患者详细了解既往病史、家族史、生活习惯等信息,包括过去曾患过的疾病、手术史、用药史、吸烟、饮酒、饮食习惯等。
4. 询问全面体征医生应通过询问了解患者的全面体征,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发热、呼吸困难等情况。
5. 补充性询问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补充性询问,以了解病情的更多细节。
四、问诊的技巧1. 语言表达清晰医生在问诊过程中,语言表达要清晰准确,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使用患者容易理解的语言。
2. 掌握问诊节奏医生在问诊时应掌握问诊节奏,不宜过快或过慢,应根据患者的回答灵活调整节奏,避免让患者感到焦虑或不耐烦。
3. 用开放性问题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尽量使用开放性问题,引导患者自由陈述症状、病史等信息,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4. 善于倾听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保持耐心,善于倾听患者的陈述,不要打断或插话,避免让患者感到被忽视。
5. 注意患者情绪医生在问诊时应留心患者的情绪变化,如出现焦虑、恐惧等情绪时,应及时安抚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医患关系。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大全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c6e1e9b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1.png)
西医问诊知识点总结大全在西医诊疗过程中,问诊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交流,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信息,从而帮助医生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总结西医问诊的知识点,包括问诊的目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等。
一、问诊的目的问诊是获取病史信息的重要手段,其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了解患者的主诉、病史和症状,包括疾病的起病时间、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等,为后续的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提供线索;2. 探索可能的危险因素和相关疾病,了解家族史、既往史和个人史等,以便进行风险评估和疾病筛查;3. 了解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以便进行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促进患者康复。
二、问诊的方法问诊方法包括开放性问诊和关闭性问诊两种方式。
1. 开放性问诊开放性问诊是指医生可以不受限制地向患者询问各种相关信息,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情况。
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可以采用开放式问题,如“请您具体描述一下您的症状是什么样的?”、“您觉得症状与什么有关系?”等,以激发患者自由表达,从而获取更为详细的病史信息。
2. 闭合性问诊闭合性问诊是指医生针对特定的内容或疑点,以封闭式问题快速询问患者。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确认和细化已获得的信息,如“您是否有过敏史?”、“是否有紧张、焦虑感?”等。
三、问诊的技巧1. 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医生应在问诊开始时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使患者愿意向医生诉说自己的问题,从而提供真实、准确的病史信息。
2. 听取患者的意见: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不要打断患者的发言,避免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质疑,以便获取全面的信息。
3. 细致入微地询问:医生在问诊时需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包括疾病的起病时间、发病诱因、发作频率、持续时间、治疗效果等,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4. 主动引导和解释: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主动引导患者,使其更为具体地描述症状,同时解释医学术语以加深患者对病情的了解。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231510ea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e.png)
第二节问诊的内容问诊的内容即住院病理所要求的内容,问诊的顺序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地调整,但问诊内容不可遗漏,以确保取得病史的完整性一、一般项目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族、婚姻、职业、工作单位、现住址、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病史陈述者不是病人本人,则应注明其与病人的关系。
记录年龄时应填写实足年龄,不应写“虚岁”,或用“儿”或“成”代替。
这些项目在疾病的诊治上有一定的意义,应认真询问并填写。
二、主诉主诉是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即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通过主诉可以初步判断疾病的轻重、急缓及大致的发展经过,并提供针对某系统疾患的诊断线索书:十时间主诉应简明、扼要,以一两句话加以概括,反映疾病的主要问题,且应注明自发病到就诊的时间。
例如:发热、咽痛2d。
若主诉包括前后不同时间出现的几个症状,则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录,如“腹痛3d,排气、排便停止2d”“多饮、尿、多食、消瘦5年,视物模糊2个月”。
有时由于病程长、病情比较复杂的原因,导致主要症状并不突出,此时医生需要结合其病史综合分析,归纳总结出能够反映病人疾病特征的主诉来。
记述主诉时要将病人诉说的主要痛苦,改用医学术语加以记录不可用土语方言,也不是医生对病人的诊断用语。
但对当前无症状表现,断资料和入院目的又十分明确的病人,也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记录主诉。
如“发现胆囊结石3周,要求入院手术治疗”“确诊白血病1年,经检验复发5d”。
三、现病史现病史是病史中的是病史中的主体部分,记述病人患病后疾病的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的全过程。
现病史围绕主诉,可按如下内容和顺序进行询问。
1.起病情况包括起病急缓、起病环境、起病时间。
每种疾病的起病或发作都有各自的特点,详细询问起病的情况,对疾病的鉴别诊断和探索病因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的疾病起病急骤,如肺栓塞、心绞痛、急性消化道穿孔等,有的疾病起病缓慢,如肿瘤、结核、糖尿病等;如同样为偏瘫病人,若在夜间睡眠时逐渐发生,提示脑血栓形成;若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偏瘫,则多考虑为脑出血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诊断学学习笔记
参考教材:《临床诊断学》第二版主编:曹克将
第二章:问诊的内容
一、名词解释及术语:
1、问诊:是医师通过对病人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做出临床判断的一种诊法
2、主诉:为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3、冶游史:冶游史是有无不洁性交史,是否患过下疳、淋病性尿道炎等性病史。
白衣说:问诊和主诉是比较重要的名词解释,需要熟记。
问诊可以拆分为问和诊两部分回答,主诉则注意格式为一两句话包括最主要症状加持续时间。
冶游史则是课本上术语解释,了解
即可。
二、易错知识点归纳
1、既往史与个人史区分:既往史里面的手术史比较容易记得。
既往史与现病史的划分界限是主诉,和主诉有关的包括原因、诊治等属于现病史,以前属于既往史。
既往史中容易判断出错的是,预防注射、过敏、传染病属于既往史,重点是疾病的发生和预防方面的。
个人史要记得一般包括职业环境、烟酒嗜好、有无不洁性交史等,一般和个人偏好和相对隐私的习惯有关
2、系统回顾里面的系统判断:系统回顾中的系统和解剖学意义上的系统不全相同,而且不同系统的症状存在一定程度的重叠,判断系统的时候需要把握不同系统的重点。
如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均有呼吸困难,需要把握呼吸系统重点是肺、循环系统重点是心,然后区分是哪一脏较容易区分。
部分同学容易混淆循环系统和血液系统,血液系统主要和粘膜皮肤颜色、血液的缺少导致的头昏眼花、血液成分问题导致的出血点、黄染或寄生虫等
肌肉震颤及痉挛是属于肌肉骨骼系统的吗?答案是否定的,肌肉痉挛又称为腿抽筋,可以由于钙离子缺少导致,所以归纳为内分泌及代谢系统内,就骨骼系统主要是肌肉骨骼的受伤或者萎缩等直接器官功能及形态改变。
3、血尿:含大量红细胞时呈洗肉水色,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统肿瘤、结核及感染等;
血红蛋白尿:呈浓红茶色或酱油色,见于血型不合输血后的溶血、恶性疟疾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胆红素尿:呈深黄色或黄褐色,见于阻塞性黄疸及肝细胞性黄疸;
乳糜尿:呈乳白色,见于丝虫病。
三、问诊的注意事项
1、避免暗示性或诱导性提问
如你的胸痛放射到左手对吗?
用这种药物后病情好多了对吧?
2、避免医学术语
比如三叉神经痛,应使用病人通俗易懂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