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解剖学组织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人体解剖学--呼吸系统-PPT

胸膜下界 第8肋 第10肋 第11肋
呼吸
胸膜及胸膜腔 胸膜脏壁分两层 肺根周围相移行 负压密闭胸膜腔 左右各一互不通 肋膈胸膜转折处 肋膈隐窝半环形 炎症渗液向下流 隐窝变钝称液胸
呼吸 概念:
纵隔
是两侧纵隔胸 膜之间所有器官 和组织的总称。
呼吸
纵隔分区
分区:上、下纵隔 下:前中后
内容:复杂 临床:肿瘤
上纵隔
前纵隔 中纵隔 后纵隔
呼吸
喉的软骨
喉的前面观
会厌软骨 甲状软骨 环状软骨 杓状软骨
喉的后面观
呼吸
呼吸
喉的前面观
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环杓关节 环甲关节
环甲正中韧带
喉的后面观
呼吸
甲状舌骨膜 喉结
环甲肌
环状软骨气管韧带
呼吸
后面观
喉肌
甲杓肌 杓横肌 杓斜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侧面观
呼吸
声门开大肌 环甲肌 环杓后肌
声门括约肌 环杓侧肌 杓横肌 杓斜肌
呼吸
鼻旁窦开口部位 泪管开口在最下 鼻涕一把泪一把 中道额窦上颌窦 筛窦前中莫丢下 筛窦后群上鼻道 蝶筛隐窝只有它
呼吸

组成:由喉软骨和喉肌组成 界限:上-会厌软骨上缘,下-环状软骨下缘 交通:上通口咽,下通气管 毗邻:前-皮肤,筋膜,肌肉
后-咽 两侧-血管,神经和甲状腺侧叶 功能:呼吸道和发音器官
呼吸
喉的结构 甲状环状杓会厌 软骨支架韧带连 环甲环杓两关节 两组喉肌功能全 扩大缩小声门裂 声带松紧它也牵
呼吸
喉腔
前庭襞 声襞 喉前庭 喉中间腔 喉室 声门下腔
呼吸
分界:C6~T4下缘
气管
长度:约10cm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

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肺部正常影像学解剖介绍肺部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之一,其功能是进行气体交换,即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了解肺部的正常影像学解剖对于诊断和治疗肺部疾病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的正常解剖结构以及在影像学中的表现。

解剖结构肺部位于胸腔中,分为左右两个肺叶。

右肺有三个肺叶,而左肺只有两个。

每个肺叶又分为多个肺段,总共有18个肺段。

肺叶和肺段之间由肺裂隔开。

在肺组织的基本单位中,还存在着许多小的单位,称为肺小叶。

肺组织还包含呼吸道、肺动脉、肺静脉和淋巴管等结构。

呼吸道呼吸道是指气体从外界进入肺部的通道。

主要包括气管、支气管和支气管末梢。

气体从口鼻进入气管,然后通过主支气管进入各个肺叶和肺段。

在肺段内,支气管分支成为越来越小的细支气管,最后细支气管进入肺泡。

肺动脉和肺静脉肺动脉和肺静脉负责气体的交换。

肺动脉携带不含氧的血液从右心室进入肺部,血液在肺泡中与氧气进行气体交换后,再通过肺静脉返回左心房。

这样,经过左心室和主动脉的血液带着富含氧气的血氧重新进入体循环。

淋巴管淋巴管是肺部的淋巴引流系统,它负责清除肺组织中的代谢产物和其他垃圾。

通过淋巴管,这些废物最终经过淋巴结系统排出体外。

影像学表现在影像学中,肺部的正常解剖可以通过X射线、CT扫描和磁共振成像等技术进行观察。

X射线X射线是最常用的肺部影像学技术。

在正常条件下,经过X射线的肺部显示为一对对称的白影,这些白影代表了肺组织的密度。

中央部分的白影代表了支气管,而周围区域的白影则代表了肺组织。

CT扫描CT扫描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肺部影像。

在CT扫描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到肺叶、肺段和肺小叶的结构。

正常的肺组织呈现为软组织密度,而支气管则呈现为管状结构。

CT扫描还可以观察到肺部的血管系统,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

磁共振成像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影像学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但在某些情况下仍可使用。

MRI可以提供肺部更为细微的结构信息,并可以观察到肺癌等病变的详细情况。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人体解剖学 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 Gray's Anatomy
教育出版社,2008.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21.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3.
3
胸部器官
包括心脏、肺、气管等,与呼吸、循环系统密切相关。
4
腹部器官
包括肝、胃、肠、肾等,与消化和代谢系统密切相关。
5
骨骼系统
支撑人体,保护内脏,协助运动等。
术语与概念
前缀、后缀和词根
构成医学名词的一些基本元素,方便理解和记忆医学名词。
人体的定位和方向
正面、背面、上部、下部等术语,用于描述人体各个部位的相对位置。
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单位,有着各种不同的 形态和功能。
组织的分类和结构
组织是由一类或数类细胞按密集程度组成,具有特 定功能和形态的结构单位。
器官系统
1
皮肤与皮下组织
人体最大器官之一,具有保护、括口腔、咽喉、气管、气管支气管等,在呼吸和消化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平面和部位术语
用于描述人体各个部位、内脏和解剖结构的名称和分类。
结论
1 人体基本结构的重要性
深入了解人体基本结构,可以更好地探究人 体的功能和疾病等问题。
2 应用于医学和研究领域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和研究领域的基础,人们 通过对人体结构的了解来诊断和治疗疾病, 推动科技发展。
参考资料
1. 2. 3.
人体解剖学课件-第一章人体基本结构
本章详细讲解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及它们对医学 和研究领域的重要性。
引言
人体解剖学概述
探究人体内部结构及其组成部分的科学学科,是 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
解剖学的意义
对人体结构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能对医学诊断和 治疗提供决策之依据。

第2讲人体解剖学(二)

第2讲人体解剖学(二)

三.肺1.位置和形态肺左、右各一,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

形态两肺外形不同,右肺宽而短,左肺狭而长。

肺呈圆锥形,分一尖、一底、三面(肋面、内侧面、膈面)、三缘(前、后和下缘)。

肺尖(肺上端钝圆)——突向颈根部,高出锁骨内侧上方2—3厘米。

肺底——与膈相邻,故称膈面,向上凹陷。

肋面——与胸廓外侧壁和前、后壁相邻。

内侧面——邻纵膈,又称纵隔面,中间有一凹陷,叫肺门,是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神经和淋巴管出入肺的部位,这些结构被结缔组织膜包绕,总称为肺根。

三缘——后缘圆钝,前缘锐利(左肺前缘有心切迹(2014),下方有一突起称左肺小舌),下缘锐利。

2.肺的分叶两肺共五叶,左肺借斜裂分为上、下两叶,右肺被水平裂、斜裂分为上、中、下三叶3.肺下界的体表投影两肺下缘均沿第6肋软骨下缘斜向外下方,在锁骨中线处与第6肋相交,在腋中线与第8肋相交,在肩胛线与第10肋相交,进后正中线处,达第10胸椎棘突的高度。

(四)胸膜1.胸膜概念:胸腔由胸廓和隔围成。

胸膜覆盖在胸廓内面、膈上面、纵隔侧面和肺表面的一层浆膜。

覆在肺表面的叫脏胸膜,覆在胸腔各壁内面叫壁胸膜 2.胸膜腔脏胸膜和壁胸膜在肺根处互相移行,共同围成潜在性的密闭腔隙。

胸膜腔左右各一,互不相通。

腔内为负压,仅含少量浆液,可减少呼吸时的摩擦。

3.壁胸膜的分部壁胸膜依其衬覆的部位,可分为四部:①肋胸膜贴于胸壁内面。

②膈胸膜紧贴于膈肌的上面。

③纵隔胸膜贴在纵隔两侧,中部包绕肺根后移行于脏胸膜,在肺根下方前后两层形成肺韧带,连于纵隔与肺之间,对肺有固定作用。

④胸膜顶是肋胸膜和纵膈胸膜向上延续的部分,包被肺尖上方。

4. 肋膈隐窝是肋胸膜和膈胸膜相互移行处所形成的半环形潜在性腔隙,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完全充满此隐窝。

肋膈隐窝为胸膜腔的最低部位,当胸腔积液时,液体首先积聚于此。

为临床胸膜腔穿刺抽液的部位。

5.胸膜下界的体表投影胸膜下界为肋胸膜与膈胸膜的反折线。

内侧端右侧起于第6胸肋关节,左侧起于第6肋软骨。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

肺部解剖学知识点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负责吸入新鲜空气,并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了解肺部的解剖学知识点对于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肺部的主要解剖学知识点,包括位置、外形、内部结构等。

一、肺部位置肺部位于胸腔中,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正常情况下,左右肺部位于胸腔的两侧,被位于中间的心脏所分隔。

肺部与胸膜相连,胸膜将肺部包裹,形成肺实质与胸腔之间的腔隙,这个腔隙称为胸腔腔隙。

二、肺部外形肺部的外形与呼吸系统的结构密切相关。

人体左右肺部的形状略有差异,左肺分为上叶和下叶,上叶较大且被心脏所压迫,呈半圆形状;下叶比上叶小,呈梨形。

右肺由三个叶组成,分别为上叶、中叶和下叶。

整体而言,肺部的外形呈现为充气状态下近似于一个圆锥形。

三、肺部内部结构肺部内部结构是理解其功能和解剖学特点的关键。

肺部内部主要包括支气管、肺泡和血管。

1. 支气管支气管是肺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空气从气道引导至肺泡。

主支气管分为左右两支,分别进入左右肺。

随着细支气管的分支,形成肺部的支气管树状结构。

最细的支气管称为肺泡细支气管。

2. 肺泡肺泡是肺部的最小功能单位,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肺泡壁面积广阔,内部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有效促进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肺泡的数量随着支气管的分支逐渐增多,形成肺部的肺泡网。

3. 血管肺部的血管系统与呼吸系统密切相关。

肺动脉将贫氧血液从心脏运输至肺部,经过肺泡与氧气发生气体交换,将富氧血液通过肺静脉返回心脏。

肺动脉与左右支气管的分支相伴相生,形成血管与支气管的血气屏障。

四、肺部功能肺部的结构直接决定了其功能。

肺部主要功能包括呼吸、气体交换和免疫保护。

1. 呼吸肺部通过吸入新鲜空气,将氧气输送至身体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排出二氧化碳等废气。

呼吸过程中,肺部起到气体引导和分布的重要作用。

2. 气体交换肺部内的肺泡与毛细血管之间形成血气屏障,氧气和二氧化碳通过扩散的方式在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之间交换。

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知识点总结
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知识点总结如下:
一、解剖学
1. 位置和形态:肺位于胸腔内,左右各一,覆盖于心之上。

肺的形态近似圆锥形,有一个尖、一个底和三个面。

2. 分叶:左肺分上、下两叶,右肺分上、中、下三叶。

每个肺叶都有独立的支气管和支气管淋巴结。

3. 支气管和血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入肺泡的通道,分为左、右支气管。

肺内有丰富的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

4. 肺门:肺门是支气管和血管等结构进入肺的入口,位于肺的底部。

5. 胸膜和胸膜腔:胸膜覆盖在肺的表面,胸膜腔是胸膜之间的间隙,内有少量液体润滑。

二、组织学
1. 肺实质:肺实质由肺泡组成,肺泡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肺泡之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以保证气体交换的顺利进行。

2. 肺间质:肺间质是填充在肺泡之间的结缔组织,包括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等。

3. 支气管上皮:支气管上皮由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组成,具有清除呼吸道异物的作用。

4. 肺血管:肺血管包括肺动脉和肺静脉,其中肺动脉负责将氧气含量较低的血液输送到肺部,而肺静脉则将氧气含量较高的血液输送到心脏。

5. 胸膜:胸膜由单层间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组成,具有保护和润滑肺的作用。

以上是对肺的解剖学和组织学知识点的总结,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为进一步研究呼吸系统疾病打下基础。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胸膜》PPT课件

解剖学基础第六章《呼吸系统—胸膜》PPT课件

肺下界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第6肋
腋中线-第8肋
肩胛线-第10肋
三、胸膜与肺的体表投影
锁骨中线 肺下界 第6肋 胸膜下界 第8肋
腋中线 肩岬线 第8肋 第10肋 第10肋 第11肋
后正中线 T10棘突 T12棘突
胸膜下界在锁骨中线处相交于 A.第6肋 B.第7肋 C.第8肋 D.第9肋 E.第10肋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胸膜顶
胸膜顶
壁胸膜 胸膜腔 脏胸膜
二、脏胸膜
肋胸膜
被覆于肺的表面,与肺紧密结合
纵隔胸膜 膈胸膜
壁胸膜的分部: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
胸膜腔的特点:
密闭腔隙 左右各一 互不相通 负压 少量滑液 肋膈隐窝 临床:穿刺
肋膈隐窝:
胸膜顶
肋胸膜
膈胸膜
纵隔胸膜
肋膈隐窝
肋胸膜与膈胸膜相互转折处的胸膜隐窝,胸膜腔的最低点
肋膈隐窝:
吸气时肺下界
胸膜腔穿刺
深吸气时,肺下缘也不能充满肋膈隐窝 胸膜腔积液首先聚积于肋膈隐窝
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 A.胸膜分脏胸膜和壁胸膜两部分 B.壁胸膜又分为胸膜顶、肋胸膜、膈胸膜和 纵隔胸膜 C.肋胸膜与膈胸膜转折处为胸膜腔最低点 D.两侧胸膜腔通过肺根互相交通 E.胸膜顶超出锁骨上方2~3cm
答案:C
三、纵隔
右纵隔胸膜
左纵隔胸膜 纵隔
纵隔是两侧纵隔胸膜间 所有器官、结构与结缔 组织的总称
纵隔左侧面观
纵隔右侧面观
纵隔的分部:胸骨角水平面将纵隔分为上纵隔和下纵隔
胸骨角
上纵隔
第4胸椎体下缘
前纵隔
中纵隔 下纵隔
后纵隔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人体解剖生理学-呼吸系统  ppt课件

(2)中枢化学感受器
生理刺激:脑脊液和局部细胞 外液中的[H+];
PPT课件
22
表: PCO2、PH、PO2 对呼吸的调节
调节因素
调节作用
作用途径
PCO2
是呼吸的生理性刺激因素
P超C过O2一适定度限升度高,,抑加制强呼呼吸吸, 起麻醉效应.
中枢化学感受器(+) (为主)
外周化学感受器(+)
PH
呼吸
(RespiraBiblioteka ion)PPT课件1
概述
1.概念: 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2.意义: 维持机体新陈代谢和功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
3.呼吸过程:

血液循环
组织细胞
O2 CO2
细胞内 氧化代谢
肺通气
肺换气 ②气体运输 组织换气 (组织呼吸)
①外呼吸
③内呼吸
呼吸过程的PPT课三件 个环节
[H+]增加时,呼吸加强。 外周化学感受器(为主)
(H+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PO2
轻度低O2时,呼吸加强。
外周化学感受器(+)
严重低O2时,呼吸抑制 甚至停止。
外周化学感受器(+) 直接抑制呼吸中枢(为主)
PPT课件
23
吸气开始 吸气停止
呼气开始 呼气停止
PPT课件
11
3.胸膜腔内压
(intralpueral pressure)
(1)形成
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大气压-肺回缩力 = -肺回缩力
•呼气末:-3— -5 mmHg •吸气末:-5— -10 mmHg
PPT课件
12
(2)胸内负压生理意义

肺解剖知识PPT课件

肺解剖知识PPT课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或病原体排出体外。
黏液-纤毛排送系统
02
黏液-纤毛排送系统能够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保持呼
吸道通畅。
吞噬细胞的作用
03
吞噬细胞能够吞噬和消化病原体,从而防止感染扩散。
呼吸道的免疫功能
1 2
免疫球蛋白的分泌
呼吸道可以分泌免疫球蛋白,如分泌型免疫球蛋 白A(IgA),它能够抵抗呼吸道内的病原体。
肺的功能
气体交换
肺是人体气体交换的主要 器官,通过呼吸作用将氧 气吸入体内,同时将二氧 化碳排出体外。
免疫功能
肺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能够抵御外来病原体的入 侵。
维持酸碱平衡
肺通过调节呼吸来维持人 体的酸碱平衡。
肺的发育和老化
发育
胎儿在母体内时,肺是最后一个 发育成熟的器官。出生后,随着 呼吸的建立,肺逐渐成熟。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分布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呼吸道内分布广泛,它 们参与了抗感染免疫反应。
3
自然杀伤细胞的作用
自然杀伤细胞能够识别和杀伤被感染的细胞和肿 瘤细胞,从而维持呼吸道的健康。
呼吸道的运动和调节
呼吸道的舒缩运动
呼吸道内的平滑肌可以通过舒缩 运动来调节气道的口径,从而影
响呼吸道的阻力。
敏感性和特异性。
CT检查常用于肺癌筛查、肺部炎 症、肺结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过程中,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评
估治疗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MRI检查
MRI检查是磁共振成像的简称,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 肺部影像。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可以清晰地显示肺部血管、淋巴结等结构,对于某些肺 部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肺门和肺段断层解剖及CT课件

肺门和肺段断层解剖及CT课件

肺动脉右支
右肺动脉
➢ 右肺上动脉
• 前部 前干:前段、尖段动脉
叶间支 后段
• 右外侧部 叶间动脉
➢ 右肺中动脉
内侧、外侧动脉
➢右肺下动脉
• 上段动脉 • 前基底段动脉 • 内侧基底段动脉 • 外侧基底动脉 • 后基底动脉
右肺上叶静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肺动脉左支 肺动脉
➢ 左肺上动脉
• 前部 前段动脉 • 上部 尖后段动脉 • 后部(后上部、叶间
部) • 舌动脉干
➢ 左肺下动脉
• 上段动脉 • 前内基底段动脉 • 外侧基底动脉 • 后基底动脉
左肺上叶静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尖后静脉 段间支
一、肺门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解剖学: 第一肺门、第二肺门、第三肺门
影像学:支气管及肺血管的阻光区
从前向后:上肺静脉、肺动脉、支气管 从上向下 左肺:肺动脉、左支气管、下肺静脉
右肺:上叶支气管、肺动脉、右主支气管、下肺静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 尖段支气管(B1)
右支气管
• 后段支气管(B2)
• 前段支气管(B3)
• 中间支气管
➢ 中叶支气管
• 外侧段支(B4)
• 内侧段支(B5)
➢ 下叶支气管
• 上段支气管(B6)
• 内侧底段支气管(B7)
• 前底段支气管(B8)
• 外侧底段支气管(B9)
• 后底段支气管(B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完整
18
肺实质:
导气部 呼吸部
ppt课件完整
19
(一)导气部
叶支气管2级、段支
气管3~4级、小支气管
、细支气管 、 5~10级
11~13级
终末细支气管14~16级。
管壁结构变化规律
管壁变薄,3层分界不明显;
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单层纤毛柱状
杯状细胞渐减少→消失;
腺体:减少→消失;
软骨块:变小、减少→消失;
ppt课件完整
8
第14组淋巴结群:位于亚段支气管起远端周围的淋巴结。
气管组织学
ppt课件完整
9
气管组织学
气管与主支气管 管壁由内向外分3层: 粘膜 粘膜下层 外膜
ppt课件完整
10
气管组织学
1.粘膜
(1)上皮
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基膜厚;
•5种细胞:
纤毛细胞
杯状细胞
刷细胞
小颗粒细胞
基细胞
肺解剖组织学
ppt课件完整
2017.04.24 王宇彬
1
肺解剖学
一尖、一底、三面、三缘 肺尖 肺底 肋面 纵隔面 膈面 前缘 心切迹 后缘 下缘 斜裂 水平裂 肺叶 左2 右3
ppt课件完整
2
肺解剖学
ppt课件完整
3
肺解剖学
支气管肺段简称肺段 每个肺段支气管及 其所属的肺组织称支 气管肺段(肺段), 右肺10段,左肺8段, 各段间借结缔组织分 开,有独立的血供。
ppt课件完整
11
杯状细胞
纤毛细胞
ppt课件完整
刷细胞
12
纤毛细胞
数量:最多 形态:柱状,纤毛 功能:纤毛摆动,
净化空气
ppt课件完整
13
杯状细胞
数量:较多 形态:与肠道杯
状细胞相同 功能:分泌粘蛋
白,粘液性屏障
ppt课件完整
14
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
种类 刷细胞
小颗粒细胞
基细胞
•毛细血管网(来自肺A,
连续性,气体交换);
•丰富的弹性纤维(呼气时
的弹性回缩);
ppt课件完整
33
肺泡
肺泡壁由单层肺泡上皮和基膜组成。 肺泡上皮由Ⅰ型和Ⅱ型肺泡细胞组成。
ppt课件完整
34
肺泡上皮
Ⅰ型肺泡细胞:扁平菲薄,是进行气体交换部位; 细胞间有紧密连接和桥粒;无分裂能力。
ppt课件完整
ppt课件完整
4
肺解剖学
ppt课件完整
5
肺解剖学
ppt课件完整
6
肺解剖学-淋巴结
ppt课件完整
7
肺解剖学-淋巴结分组
胸内淋巴结的分组:
7个淋巴结区域分别为锁骨上区、上区、
主动脉肺动脉区、隆突下区、下区、肺门区/叶间区及周围区。
1、锁骨上区:包括下颈部、锁骨上和胸骨颈静脉切迹淋巴结
(第1组淋巴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10组淋巴结群:从双侧主支气管开口第一个软骨环开始至其
刚开始分杈为上下肺叶支气管的最后一个软骨环外的淋巴结。
第11组淋巴结群:位于肺内各肺叶支气管之间的淋巴结,
在右侧,上肺叶与中肺叶支气管之间为11s群;中肺叶与
下肺叶支气管之间为11i群。
第12组淋巴结群:位于肺叶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
第13组淋巴结群:位于肺段支气管周围的淋巴结。
平滑肌:相对增多→完整的环行平滑肌; ppt课件完整
20
粘膜皱襞:渐出现→细支气管明显
(二)主支气管管壁特点
管腔变小、管壁变薄 、三层分界不清 环状软骨
不规则软骨片 平滑肌增多
ppt课件完整
21
ppt课件完整
22
小支气管
ppt课件完整
23
2. 终末细支气管
ppt课件完整
24
上皮:纤毛细胞 含蛋白水解酶→分解粘液
特点 柱状、微绒 数量少,

锥形
锥形 上皮深部
单个或成团
上皮深部
功能 基部与感觉 分泌颗粒
干细胞
神经末梢形 (5-羟色胺等)
成突触,感 调节呼吸道平滑肌
受刺激
收缩和ppt课腺件完整体分泌
15
刷细胞、小颗粒细胞、基细胞
纤毛 杯状细胞
基底细胞
ppt课件完整
16
气管组织学
(2)固有层:CT中含较多弹
性纤维,常见淋巴组织→SIgA(浆细 ) 胞与上皮细胞联合分泌
2.粘膜下层:无明显界限
,疏松CT内有较多混合性腺( 气管腺)→粘液,浆液
3.外膜 :
•较厚,主要含16~20个 “C”形透明软骨环,其间以弹性纤维
构成的膜状韧带连接。
•软骨环缺口处为气管膜性部,内有弹性纤维韧带、平滑肌束
、气管腺
ppt课件完整
17
肺组织学
1.肺为实质性脏器 被膜(胸膜脏层浆膜) 实质— 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末的大量肺泡 间质— 肺内结缔组织及血管、淋巴管、神经等
•几个肺泡共同开口处; •肺泡开口间无管壁。
ppt课件完整
30
4.肺泡(alveolus)
(1)一般特点
多面形薄壁囊泡;
单层肺泡上皮围成:
相邻肺泡间的CT称肺泡隔;
有肺泡孔。
ppt课件完整
31
肺泡孔
相邻肺泡之间相通的小孔。10~15μm肺泡孔的数 目随年龄而增加。
ppt课件完整
32
肺泡隔 (alveolar septum)
•管壁上出现肺泡开口; •上皮由柱状→立方; •Clara 细胞和纤毛细胞; •薄层LCT和少许环行平滑肌。
ppt课件完整
28
2.肺泡管(alveolar duct)
•肺泡开口增多; •管壁少,呈结节状
•表面为单层立方或扁平上皮;内有平滑肌。
ppt课件完整
29
3.肺泡囊(alveolar sac)
克拉拉细胞 有较多的氧化酶系→解毒 (Clara cell) 可分裂分化→纤毛细胞
ppt课件完整
25
(二)呼吸部
1. 呼吸性细支气管 2. 肺泡管 3. 肺泡囊 4. 肺泡
ppt课件完整
26
(二)呼吸部
1. 呼吸性细支气管 2. 肺泡管 3. 肺泡囊 4. 肺泡
ppt课件完整
27
1.呼吸性细支气管(respiratory bronchiole)
5、下区:包括第8组淋巴结(隆突以下食管旁淋巴结)和第9组淋巴结
(肺韧带淋巴结);
6、肺门区/叶间区:包括第10组淋巴结(肺门淋巴结)和第11组
淋巴结(叶间淋巴结);
7、周围区:包括第12组淋巴结(肺叶淋巴结)、
第13组淋巴结(肺段淋巴结)及第14组淋巴结(亚段淋巴结);
第10—14组淋巴结为N1淋巴结,根据左右分为10L、10R、11L、11R……
2、上区:上纵隔区淋巴结,包括右上气管旁淋巴结(2R)、
左上气管旁淋巴结( 2L)、血管前淋巴结(3a)、气管后淋巴结(3p)、
右下气管旁淋巴结(4R)及左下气管旁淋巴结(4L)共6组淋巴结;
3、主动脉肺动脉区:AP区,包括主动脉弓下淋巴结(第5组淋巴结)
和主动脉旁淋巴结(第6组淋巴结);
4、隆突下区:第7组淋巴结(隆突下淋巴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