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7-11-07T14:00:56.980Z 来源:《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作者:张军锋

[导读] 分析在临床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患者接受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具体效果。

宝丰县中医院河南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分析在临床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具体治疗当中,患者接受1,6二磷酸果糖治疗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3月时间段内收治的58例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为主要对象,根据患者治疗药物的差异将其均匀分成基础组与科学组,基础组患者需要接受临床常规药物治疗,科学组患者则需要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接受1,6二磷酸果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科学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基础组,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对比后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治疗当中,1,6二磷酸果糖的应用效果较好,该药物值得推广。

【关键词】病毒性心肌炎;1,6二磷酸果糖;疗效;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是临床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疾病,患者患病的主要原因就是心肌部位收到了病毒感染等造成心肌出现了局限性或者弥漫性的炎症反应。根据相关的研究资料数据显示,在病毒流行和感染的过程中,大约会有5%的患者出现心肌炎症状[1]。伴随相关因素的具体影响,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多,且患者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心悸等,部分患者甚至会出现明显的心衰与休克反应等,这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等存在极为严重的威胁[2]。我院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干预,现根据实际研究情况进行以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6年4月—2017年3月被送至我院接受诊治的病毒性疾病患者选择5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为主要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相关检查之后均与临床诊断标准内容吻合,患者的主要症状为胸闷、心悸、气短、心前区不适、乏力等。我院根据患者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基础组与科学组,每组各有29例患者。基础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3例,患者年龄为3—14岁;科学组中男性为17例,女性为12例,患者年龄最小4岁,最大为13岁,两组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在对比后无任何意义(P>0.05)。

1.2 方法

基础组患者在入院之后单纯接受临床常规性质治疗,包括抗病毒处理、对症治疗,辅酶Q的服用及VitC的静脉滴注等,患者的治疗周期为半个月。

科学组患者需要在基础组患者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接受1,6二磷酸果糖治疗,患者每日需要接受1次静脉滴注,药物的剂量为100-250mg/kg,患者的治疗周期与基础组患者相一致[3]。

1.3 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式治疗后的具体效果进行观察,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情况等将疗效分为无效、控制与治愈,患者的总有效为控制+治愈。无效: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相关症状未见任何改善,部分患者的症状甚至有恶化倾向;控制: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得到了较好的控制,病情趋向稳定,患者接受实验室检查等显示体征有所好转;治愈:患者的相关症状在治疗后完全消失,且接受影像学检查与实验室检查后均未见异常。

1.4 统计学方法

我院将研究中的计数资料表示为n(%),并且让其接受SPSS21.0软件包检验处理,若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在接受组间比较后显示P <0.05,则可视为存在显著差异。

2 结果

根据上表中的数据可以明显看出,科学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基础组,双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

3 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也被称为VMC,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感染性疾病,且患者的年龄相对较小,患者的病情很容易出现迁延情况,并且会在患病之后出现心包炎或者心内膜炎等。如果患者未能接受较为科学的治疗,其病情就会导致患者心衰甚至休克,少数患者还会死亡[4-5]。因此,为此类患者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十分关键。

对于这类患者的治疗,我院选择1,6二磷酸果糖,这也是目前临床中治疗该病的常见药物之一。患者在接受该药物治疗之后,细胞缺氧的症状会得到显著改善,细胞自身的能量会得到较好的恢复,细胞内环境也会更为平稳,这样就可以有效缓解患者出现的心肌受损情况。该药物的有效成分在进入患者体内之后,氧自由基会被有效抑制,心肌细胞可以得到较好的保护,患者的心肌收缩力也会得到明显的增强,心肌部位的血液循环情况也会较好,心肌细胞膜的弹性会得到较好恢复,进而改善患者的微循环情况。1,6二磷酸果糖除了可以影响患者体内的糖酵解途径之外,还可以对糖异生的途径进行有效的干扰等,确保患者体内的糖类物质氧化得到较好的利用,患者的肌酐糖元分

解也会得到较好的抑制。此外,患者在接受该药物治疗之后,细胞膜会变得更为稳定,体内的钾离子外流情况会得到有效的控制,患者的心肌负荷能力会得到显著改善,这对于患者的治疗十分关键。

我院在此次研究中针对患者选择不同的治疗药物,在对比具体的临床疗效后可以看出,科学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基础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体现了该药物的应用优势。

结语:

针对临床中患有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药物选择而言,1,6二磷酸果糖的应用效果较好,该药物可作为此类患者的临床治疗首选药物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韩冬丽,王春光.1,6-二磷酸果糖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3):128-129.

[2]邱丽玲.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01):149-150.

[3]马晓燕.1,6-二磷酸果糖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09):29-30.

[4]孙广斌.参附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2012,18(16):62-63.

[5]罗凡.生脉注射液联合1,6-二磷酸果糖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J].淮海医药,2015,33(04):385-38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