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与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背景下提出的一种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南,其核心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丰富而深刻,涉及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和最终目标,发展必须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学发展观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核心要求,注重改善人民生活质量,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权保障和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
科学发展观倡导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协调发展强调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协同推进,避免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发展而忽略其他方面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社会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区域协调等方面的协调。
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世代的需求,而不损害后代世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的恢复,注重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同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重大。
首先,科学发展观为中国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为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总体布局和战略方向。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增强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
再次,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发展,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利用。
最后,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一种新的发展理念,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借鉴和参考,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完善。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提出的一种重要发展理念和行动指南,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意义。
坚持科学发展观,可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有助于推动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发展。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引的一种发展观念和方法论,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是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集中体现。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问题的重要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是立足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的具体理论,从而使之成为适应中国国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理论指导。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各个方面的发展,达到协调、统一的目的。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国策,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优先位置。
最后,科学发展观提出要坚持全面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全面发展,才能够实现协调、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地位和发展规律,有利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事业。
其次,科学发展观为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和重要遵循,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论。
再次,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强大精神力量,可以有效地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不断前进。
最后,科学发展观是化解中国社会发展矛盾和推动社会稳定的有力思想武器,有利于解决当前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问题、经济结构问题、社会分配问题等一系列关键性问题,有利于推动社会各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指导思想,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和理论支撑,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有助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稳健、有序,有效应对各种挑战和风险。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进一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定位和指导意义,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我们必须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深刻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从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科学发展观所说的“发展”,是指在生产力变革基础上的社会全面进步过程;“观”是指对某个问题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
“发展观”,是指对发展问题的看法和基本观点;“科学发展观”,是指对发展问题形成的一系列科学、正确的观点,它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胡锦涛同志曾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十八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又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全党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形成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发展方式和发展机制,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牢固基础。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
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促进现代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不断开拓上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一种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对以往发展观念的一次深刻变革,具有深远的内涵和重大的意义。
首先,科学发展观具有科学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依靠科学技术和知识进步,注重科学分析和方法论,以实事求是为基本态度,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发展具有科学性,还要求发展的评价、决策和实施都要遵循科学规律,尊重科学精神。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性。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目标。
这意味着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公平、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多个层面,以及各个方面之间的协调。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和全面进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多方面的协调发展。
第三,科学发展观注重可持续性。
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还要兼顾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优化结构等问题,确保发展能够长期持续,不破坏自然生态平衡和人类生存环境。
这意味着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
最后,科学发展观具有实践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实践,注重实事求是,重视民生、人民利益。
它要求政府决策和社会发展都要以人为本,将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奋斗目标,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人民群众,实现社会公正和民主。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具有重大意义: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我国传统的发展观念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以前,常常是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了环境保护、社会公正等问题,导致了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社会矛盾加剧等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改变了这种状况,引导了我国发展观念的全面革新。
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为世界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丰富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
科学发展观通过中国的实践,为世界发展观念的多样化、丰富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在21世纪初提出的,是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确立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方针。
它是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党的建设等方面的全面部署和总体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包括持续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强调创新,强调社会公平正义,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持续发展。
持续发展是保证国家和社会长期繁荣稳定的重要基础。
它强调经济发展要与人民生活改善相结合,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视对人民生活的改善,既要注重物质财富的积累,也要注重人民群众的全面发展。
持续发展还强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不能过度开发和破坏环境,要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发展。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协调发展。
协调发展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中进行协调与平衡,使各个领域的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协调发展包括区域协调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旨在避免区域的发展差距和城乡的差距增大,实现全国全面协调发展。
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确保了社会各方面的整体平衡,提高社会的整体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是指以生态文明为基础,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号召全社会加强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和生态修复,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为后代子孙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态环境。
此外,科学发展观强调开放发展。
开放发展是指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推动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提出要积极推动对外开放,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与进步。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是指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各阶层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科学发展观强调要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核心,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理念。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发展全面: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 发展协调:强调各个因素的协调运作,促进发展的整体性、协同性和有序性,避免发展的片面性和不平衡性。
3. 发展可持续:倡导经济社会发展应当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追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推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的发展。
4. 发展科学:强调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创新驱动,提倡科学实证、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追求科技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促进。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引领发展方向: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指导国家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
2. 维护人民利益: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人民的根本利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它强调人民的主
体地位,反对唯GDP主义,推动改善民生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 促进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增长要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4. 推动创新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内涵式、动力式和方式式转变,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不仅是理论创新的重要成果,也是实践发展的指导原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一五计划”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十六届六中全会也一再强调,原因是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关键在于落实科学发展观。
本知识点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知识点又相互联系。
1.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是在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充分肯定新时期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基础上,从新世纪新阶段的实际出发,适应现代化建设,努力把握发展规律、汲取人类关于发展的有益成果,着眼于丰富发展内涵、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解决发展难题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2.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坚持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落实“五个统筹”,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3.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发展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
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4.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精神实质和指导意义第一,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科学发展观
毛概知识点章节整理:科学发展观前言中国共产党的毛泽东思想被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毛泽东主义概论(简称毛概)是系统阐述毛泽东思想的理论课程,是培养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的重要教材。
其中,科学发展观是毛概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将对毛概中有关科学发展观的知识点进行整理。
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体现了毛泽东思想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基础和关键,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发展必须坚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统一,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置于首位,坚持把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并注重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3.组织发展和自我发展相统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发展是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来推动的,同时强调发展还要依靠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来推动。
4.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协调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发展,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沿革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以下是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沿革:1.提出阶段:科学发展观的雏形最早可以追溯到毛泽东时代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主要表现为坚持以人为本、加强计划生产和人民公社等方面的探索。
2.具体提法阶段:1987年,邓小平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这一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命题。
1992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正式确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名字并纳入党章。
3.理论完善阶段:2002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并提出了处理好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差距等重要论述。
4.深化阶段:2007年,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完善和丰富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提出了加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重要任务。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一种指导性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包含着深刻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综合性。
科学发展观要求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放在一个统一的发展框架下,实现全面协调发展。
二、可持续性。
科学发展观不仅注重当前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还要考虑未来,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可持续性发展。
三、人本性。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推进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
四、创新性。
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更加注重创新,包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同时,创新必须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的。
五、依据实践。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实践为基础,以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为主要内容。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使国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
科学发展观强调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宏观调控,根据国家或地区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有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政策。
二、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
科学发展观强调创新、协调、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现代化建设,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三、深入实践。
科学发展观重视以实践为基础,每一项发展都必须经过实践检验,这样可以深入了解实际情况,推动科学发展的步伐。
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科学发展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这有助于促进经济的长期巩固发展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科学发展观重视制度创新,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有助于推进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全面深化改革。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具有深远的科学内涵和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意义。
它不仅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绿色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的重要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科学指引。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1. 如何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第一,科学发展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进一步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的问题;第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进一步回答了“为谁发展”的问题;第三,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兼顾,必须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努力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实现各方面事业有机统一、社会成员团结合睦的和谐发展,实现既通过维护世界和平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和平发展,进一步回答了“怎样发展”的问题;第四,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坚持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领导核心地位,进一步回答了“靠谁发展”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第一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发展的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坚持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宝贵经验,汲取和借鉴了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与当代发展理论的新成果,反映了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现实要求,以及当代世界发展进步的潮流。
这两个问题刚才路局长和黄局长都做了非常好的阐释,在这里就不再展开了。
第三个方面的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实现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行动指南。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21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族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诸多方面和领域的综合指标,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乃至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目标。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_基本要求及其重大意义
收稿日期:2011-03-20作者简介:王文超(1982—),男,河南师范大学成人教育研究所2008级成人教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基本要求及其重大意义王文超摘要: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其外延全面、内涵深邃,应用性极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及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小康社会;重大意义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63(2011)02-0077-04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为这一科学发展观奠定了理论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推进了这一科学发展观。
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明确地把我们党的这一发展观称为“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与发展。
在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1]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核。
科学发展观的实质是要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科学发展观应有之义。
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这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经验。
从国际情况看,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主题,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1、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一)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科学发展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探索科学发展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
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达到的新高度,开拓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二)科学发展观经过了十年的实践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科学发展观提出以来经过不断丰富、完善和发展,直至成为我党的指导思想。
十年来,我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办成了一系列大事,办好了一系列喜事,办妥了一系列难事,将各项事业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十年的艰辛探索,十年的生动实践,十年的辉煌成就,生动诠释了科学发展观的真正内涵,证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价值,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力量。
(三)科学发展观为未来中国指明了方向“理论是实践的先导,思想是行动的指南。
”当前,我国已经步入改革的攻坚期、社会的转型期和矛盾的凸显期,各种深层次的问题接踵而至,各种不稳定因素此起彼伏。
能不能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成为决定我们能否顺利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6新胜利的关键所在。
只有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才能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坚实基础。
旗帜引领方向,目标凝聚力量,状态决定作为。
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广大党员干部就要牢牢把握发展这一鲜明主题,统一思想,形成共识,鼓足干劲,以更加坚定的决心、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作风投入到工作中去,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务实大干,在风云变幻的国际环境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扬帆起航,破浪前行!。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最新版)目录1.科学发展观的定义和内涵2.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3.科学发展观在我国发展历程中的作用4.如何更好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正文科学发展观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系统总结我国发展实践,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形成的关于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发展的一系列理念和观点。
它强调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全面发展,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树立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在于,它可以指导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民福祉、社会进步、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全面发展,不仅仅是经济指标的增长,还包括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这有利于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中,科学发展观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观念,到强调“以人为本”,再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科学发展观不断完善,指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小康社会的跨越,为我国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要更好地树立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深入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精神实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是紧密结合实际,研究我国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探索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现途径。
三是加强政策制定和实施,确保科学发展观在各个领域得到有效落实。
四是深化体制改革,创新发展模式,为科学发展观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总之,树立科学发展观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如何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各个领域,既有生产力和经济基础问题,又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问题;既管当前,又管长远;既是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重大的实践问题。
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
(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思想内涵: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指导意义: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3、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简述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方法论,旨在推动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其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将发展置于至高无上的位置。
这意味着要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
2. 人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价值放在中心位置。
这包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文明建设的推进,人的自由、平等、尊严的实现,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即追求经济、社会、生态的协调发展。
这意味着要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社会公平和人民福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4. 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的决策和发展,将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
这意味着要注重科学研究和创新,推动科技进步,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指导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帮助制定政策和决策,推动各个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 促进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和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有助于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3. 保护生态环境:科学发展观将生态环境的保护置于重要位置,提倡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
4. 推动科技创新: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技术的决定作用,有助于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增强国家的科技竞争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1. 科学发展观的概念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背景下提出的一种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路径,是指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套原则和思想体系。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的目标要以人为中心,强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2.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全面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全面,即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都要协调发展。
不仅要追求经济的增长,还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2.2 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是一个整体,各个方面要相互协调。
只有在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持续、稳定的发展。
2.3 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要尊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久的目标,要通过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来实现。
2.4 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人的价值放在首位,使人民群众成为发展的主体。
只有让人民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2.5 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居民收入的增长要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要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要全面推进,最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小康社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要为全体人民提供更加美好的生活。
3. 科学发展观的意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 指导意义科学发展观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一套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为政府决策和发展战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
3.2 突出特色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人的价值放在首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国情,适应了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为中国走上独特的发展道路提供了重要思想基础。
3.3 推动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实施,能够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促进社会进步。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
科学发展观内涵及意义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待科学发展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它包含了丰富的内涵,具有重要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
人民是发展的主体,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科学发展观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发展要以改善人民生活质量为中心,社会发展要以增加人民福祉为导向,生态文明建设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
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念使得人民群众的利益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和实现。
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发展。
全面发展是指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的协调发展,不偏废任何一个方面。
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注重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协调发展,注重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注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这种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需求的能力。
科学发展观强调经济发展要注重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要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可持续,不会给未来留下严重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是多维度的,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得中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和谐稳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同时,科学发展观也为世界各国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发展模式,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对待科学发展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则,它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的实施,使得中国的发展更加平衡、稳定和可持续,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论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内涵和重大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对中国共产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集成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依据。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
当代的发展时间和发展理念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借鉴。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深刻总结世界发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它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潮流,吸收了当今世界各国在发展的认识和实践上取得的积极成果。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
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
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整个历史进程的主题,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不断巩固和前进的。
只有紧紧抓住和搞好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把握人民的愿望,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把握我们党执政兴国的关键。
坚持以发展为主题,用发展的眼光、发展的思路、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必须深刻领会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第一要义,切实抓好第一要义。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本质所在,也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所在。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我们今天讲的“以人为本”,是一个历史观和价值观内在统一的总体性范畴。
以人为本的“人”,指社会的每个个人,主要的是最广大人民群众。
以人为本的“本”,包括根本目的、基本动力和根本尺度三层意思:人民利益、人的发展,是根本目的;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活动,是发展的基本动力;人的发展状态,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根本尺度和标志。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800字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800字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其内涵是指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领域,以科学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推动中国社会的科学进步和经济发展。
首先,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科学为指导。
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有效方法,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以事实和数据为依据,进行科学分析和决策。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
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根本目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促进人的物质、精神和文化的全面提升。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不损害后代和其他国家利益的发展方式。
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在经济发展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推动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科学发展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贯彻,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支撑。
其次,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推动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在实践中,各个领域都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追求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自由和平等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再次,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推动形成了绿色发展理念。
在全球资源紧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背景下,科学发展观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引导我们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为构建生态文明提供了重要思路和方向。
最后,科学发展观强调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促进科学研究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中国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提高科技水平,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经济实力转化,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强大动力。
总之,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以科学为指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其重要意义体现在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科学创新能力等方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相关材料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
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命题视角点拨】本知识点是目前热点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可以以材料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来阐述,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来说明以人为本,还可以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执政能力等来进行考查。
[责任编辑:moninfu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相关材料2:坚持以人为本1.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中,人由对物的依赖关系变为自由人的联合体,这是由对自由时间和劳动时间对立的扬弃而实现的。
到了共产主义,由于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实现了劳动的普遍化,劳动不再成为人谋生的手段,而成了人的第一需要,这样就会有足够的自由时间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美好的社会。
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人类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为共产主义的实现打开了航向,但它不是共产主义的实现。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本当代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我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就是朝着这个伟大历史目标的迈进。
一切有志青年都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投身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为全人类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是全面进步的社会主义,也是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人的全面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目标。
社会的全面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
当前,我们要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积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相关材料3: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1.科学发展观重在落实我们要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涵和基本要求,认真加以贯彻落实:(一)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加快经济发展,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
我们讲的经济较快发展,是建立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的发展,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
经济发展需要一定的速度,特别是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更需要长期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
我国经济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是结构不合理,经营方式粗放,经济增长主要靠增加投入、扩大投资规模,资源环境的代价太大。
为此,必须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二)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坚持城乡协调发展。
(四)坚持区域协调发展。
(五)坚持可持续发展。
(六)坚持改革开放。
(七)坚持以人为本。
这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具体地说,就是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健康水平;就是要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就是要创造人们平等发展、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社会环境。
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
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我们从事的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理所当然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坚持以人为本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进一步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具体体现。
2.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注意把握好的几个问题第一,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第二,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第四,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相关材料4: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意义1.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这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系统的目标体系。
只有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求真务实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就要按客观规律科学地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切实抓好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深入体察人民群众的意愿,切实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党领导发展的大政方针和各项部署中,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把推进经济建设同推进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统一起来,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推动建立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有效体制机制。
建立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社会和谐是我国发展的重要目标和必要条件。
要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从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4.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种风险和挑战的必然要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经济发展中取得的成就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正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还不发达,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经济结构不够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解决“三农”问题的任务相当艰巨;就业压力依然较大,收入分配中的矛盾较多;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亟待解决,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
我们在前进道路上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
我们一定要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奋力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命题视角点拨】本知识点是目前热点问题,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涉及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可以以材料题、论述题的形式出现。
要求考生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来阐述,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理论来说明以人为本,还可以联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强执政能力等来进行考查。
[责任编辑: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