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区域的基本含义

合集下载

区域的概念_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

区域的概念_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

区域经济评论 2014.06 REGIONAL ECONOMIC REVIEW【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的概念、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与学科体系蔡 之 兵 张 可 云摘 要:目前,学界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存在对区域概念的内涵认识不统一、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范围过宽、相关学 者不重视基本概念的识别等三个方面的不足。

造成区域概念难以界定的原因主要有:行政区域概念的限制、区域 概念空间属性导致的学科交叉性以及区域经济学迅猛发展造成的混乱与学科基础不受重视。

明确界定区域概念 在构建区域经济学学术核心、形成区域经济学研究范式以及划定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该问题理应引起学界重视并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区域概念;区域经济学;学科体系;研究范式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5766(2014)06—0005—08 收稿日期:2014—07—17 作者简介:蔡之兵,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北京 100872)。

张可云,男,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2)。

DOI:10.14017/ki.2095-5766.2014.0030名里用“区域概念”、“区域内涵”、“区域界定”、“区 域定义”以及“区域含义”等关键词进行检索时,发 现只有 4 篇相关文章,当用相同的关键词在摘要里 进行检索时,共得到 214 篇文章,其中对区域定义进 行探讨的只有 16 篇。

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学的相关 研究虽然在中国越来越受到关注,涉及的领域也越 来越多,但是学界对于区域概念探讨较少,甚至很 多学者都采取了躲避的态度。

目前,对区域概念内 涵的认识仍然没有统一。

区域概念的模糊不清直 接影响了区域经济学这门学科的定位与发展。

区 域科学在 20 世纪 70 年代迎来学科的巅峰期后,在 20 世纪 80 年代逐渐没落,而导致区域科学由盛转 衰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区域经济学远离了区域,同时 缺乏学术核心[11]。

高二地理区域的含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的含义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地理区域的含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区域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是区域发展的成长阶段。

()【答案】×【解析】区域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是区域发展的转型阶段,这一阶段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是人地关系最为紧张的阶段, 故该说法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2.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有着各种联系,使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

()【答案】√【解析】区域与其它区域之间存在着劳动力、自然资源、资金、信息、产品等多种联系,说明区域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开放性的特点,故该说法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3.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A.产业基础好B.矿产资源丰富C.腹地范围广D.毗邻香港澳门【答案】D【解析】改革开放初期,珠三角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主要是改革开放的政策和优越的地理位置,珠三角地区工业基础薄弱,经济腹地狭小,而矿产资源不足。

【考点】本题考查我国的区域发展。

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掌握我国区域发展的基本概况即可判断。

4.区域间的经济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如发达地区可为落后地区提供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产品。

【答案】错误【解析】一般发达地区可为落后地区提供资金、技术、人才的支持,而落后地区为发达地区提供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等。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发展特征。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基本原则“扬长避短,优势互补”。

5.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程度和发展潜力,“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据此完成问题。

【1】划分这四类区域的依据是A.单一指标B.自然指标C.综合指标D.人文指标【答案】C【解析】“十一五”规划将我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这个四个区域应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来划分,所以为综合指标,故选C。

届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9区域的含义及类型含解析

届地理总复习考点规范练29区域的含义及类型含解析

区域的含义及类型一、选择题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第1~2题.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要表现在()A。

地理差异是划分的基础,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B.区域是人们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C。

人们划分区域的目的不同D。

因研究的需要,区域是发展变化的2。

与图示区域A的边界类型相同的是()①行政区②山东省和青岛市③热量带④干湿区⑤三江平原A。

②③ B.④⑤C。

①②D。

③④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3~4题.图1图23.图1、图2划分的区域分别是()A.地形区、自然区B.行政区、工业区C。

自然区、行政区D.地形区、工业区4。

有关两图中区域划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图1中区域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

图2中区域是以经纬线为标准划分的C。

图1中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图2中区域有大有小,为不同层次的区域区域的类型一般分为均质区和功能区,根据下列我国几个区域性质,完成第5~6题。

①我国北方方言区②南方的水稻种植区③上海自由贸易区④西部经济地带⑤四川盆地5。

上述区域属于均质区的是()A.①②⑤B。

②③④C。

①②④ D.①③④6.上述区域中尺度最小的是()A。

①B。

③C。

④ D.⑤人类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完成第7~8题.7.广东人经常喝凉茶,四川人喜欢吃麻辣食品,形成这种饮食习惯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植被B。

土壤C.气候D。

地形8。

以上现象体现的区域特征是()①整体性②差异性③开放性④层次性A.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读图,完成第9~10题。

9。

以下最适合上图的图名是()A。

区域差异性示意图 B.区域开放性示意图C.区域一致性示意图 D。

区域整体性示意图10.图示地区葡萄特别甜的原因是()①生长期内日照时间长②气温日较差大③土壤肥沃④水源充足A。

①③ B.②④C。

①②D.③④下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

防爆等级的划分标准防爆的基本原理爆炸的概念: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经过物理或化学变化,突然变成另一种状态,并放出巨大的能量。

急剧速度释放的能量,将使周围的物体遭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

爆炸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1 )爆炸性物质:能与氧气(空气)反应的物质,包括气体、液体和固体。

(气体:氢气,乙炔,甲烷等;液体:酒精,汽油;固体:粉尘,纤维粉尘等。

)2 )氧气:空气。

3 )点燃源:包括明火、电气火花、机械火花、静电火花、高温、化学反应、光能等。

为什么要防爆易爆物质 : 很多生产场所都会产生某些可燃性物质。

煤矿井下约有三分之二的场所有存在爆炸性物质;化学工业中,约有 80% 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存在爆炸性物质。

氧气 : 空气中的氧气是无处不在的。

点燃源 : 在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电气仪表,各种磨擦的电火花 , 机械磨损火花、静电火花、高温等不可避免,尤其当仪表、电气发生故障时。

客观上很多工业现场满足爆炸条件。

当爆炸性物质与氧气的混合浓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时,若存在爆炸源,将会发生爆炸。

因此采取防爆就显得很必要了。

仪表防爆的原理危险场所危险性划分:爆炸性物质区域定义中国标准北美标准气体(CLASS Ⅰ) 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0 区 Div.1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有可能出现的场所 1 区在正常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不可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2 区 Div.2粉尘或纤维(CLASS Ⅱ/Ⅲ)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可能连续 , 短时间频繁地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0 区 Div.1在正常情况下 , 爆炸性粉尘或可燃纤维与空气的混合物不能出现 , 仅仅在不正常情况下 ,偶尔或短时间出现的场所 11 区 Div.2防爆方法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序号防爆型式代号国家标准防爆措施适用区域1 隔爆型 d GB3836.2 隔离存在的点火源Zone1,Zone22 增安型 e GB3836.3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3 本安型 ia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 Zone0-2本安型ib GB3836.4 限制点火源的能量Zone1,Zone24 正压型p GB3836.5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5 充油型o GB3836.6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6 充砂型q GB3836.7 危险物质与点火源隔开Zone1,Zone27 无火花型 n GB3836.8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28 浇封型 m GB3836.9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 Zone1,Zone29 气密型h GB3836.10 设法防止产生点火源Zone1,Zone2防爆对危险场所的适用性:爆炸性危险气体分类根据可能引爆的最小火花能量,我国和欧洲及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将爆炸性气体分为四个危险等级 , 如下表 :工况类别气体分类代表性气体最小引爆火花能量矿井下Ⅰ甲烷 0.280mJ矿井外的工厂ⅡA 丙烷 0.180mJⅡB 乙烯 0.060mJⅡC 氢气 0.019mJ美国和加拿大首先将散布在空气中的爆炸性物体分成三个 CLASS( 类别 ):CLASS Ⅰ气体和蒸气 ; CLASS Ⅱ尘埃 ; CLASS Ⅲ纤维 . 然后再将气体和尘埃分成 Group( 组 ) :组名代表性气体或尘埃A 乙炔B 氢气C 乙烯D 丙烷E 金属尘埃F 煤炭尘埃G 谷物尘埃气体温度组别划分:温度组别安全的物体表面温度常见爆炸性气体T1 ≤ 450℃氢气、丙烯腈等 46 种 T2 ≤ 300℃乙炔、乙烯等 47 种T3 ≤ 200℃汽油、丁烯醛等 36 种 T4 ≤ 135℃乙醛、四氟乙烯等 6 种 T5 ≤ 100℃二硫化碳T6 ≤ 85℃硝酸乙酯和亚硝酸乙酯仪表的防爆标志Ex(ia)ⅡC T6 的含义 :标志内容符号含义防爆声明 Ex 符合某种防爆标准,如我国的国家标准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气体类别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温度组别 T6 仪表表面温度不超过 85℃Ex(ia)ⅡC 的含义标志内容符号含义防爆声明 Ex 符合欧洲防爆标准防爆方式 ia 采用 ia 级本质安全防爆方法,可安装在 0 区气体类别ⅡC 被允许涉及ⅡC 类爆炸性气体注 : 该标志中无温度组别项 , 说明该仪表不与爆炸性气体直接接触。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带答案解析

全国高一高中地理同步测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有关地理区域含义的正确叙述是 ( )①区域是地理差异的客观反映②区域有一定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③区域相对于外界有差异,而内部特征完全一样④区域特性与其区位没有关系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性。

区域之间的特征具有明显的性。

( )A.相对一致差异B.绝对一致相对一致C.差异整体D.地带非地带3.划分区域的意义是 ( )①更方便了解区域差异、特点②有助于进行区域研究和区域发展规划③因地制宜发展区域经济④了解区域发展的有利和不利条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地球表面各种自然、人文地理现象的最显著特点之一是 ( )A.真实性B.区域性C.季节性D.整体性5.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民居,可以反映当地自然环境的某方面特点。

据此回答问题。

【1】我国北方住宅有院落,且围墙很高的原因是( )A.平原广大B.太阳辐射弱C.降水少D.冬季风力强【2】我国少数民族苗族的典型民居吊脚楼反映了当地的 ( )A.气候环境B.地形条件C.水文环境D.土壤特征6.适合在松嫩平原种植的农作物是 ( )A.春小麦、玉米、甜菜、大豆B.冬小麦、高粱、大豆、甜菜C.玉米、高粱、大豆、甘蔗D.玉米、黄麻、甜菜、大豆7.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发展的地理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B.因河网密布,湖泊众多,多为集中分布的水田C.长江三角洲的农业种植制度是一年一熟至两熟D.长江三角洲的土壤以生产力较高的水稻土为主8.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差异B.海陆位置的差异C.地势的高低D.植被条件的差异9.松嫩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水源不足B.地形崎岖C.热量不足D.土壤贫瘠10.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雨量分布图,据图回答问题。

高中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1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件(共21张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2 第一章 区域与区域发展 1.1 多种多样的区域 课件(共21张PPT)
总结区域类型、区域划 定的目的
7
4.区域类型:
(1)按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黄土高原区; (2)按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综合自然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4)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如行政区等; (5)有些区域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 认知的,科学认识和划分这些区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如中国野生稻分布区、低硒地区。
结合教材,根据材料二回答: 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干湿区之间的边界如何?
总结该类区域的特点。
5
3.区域特征:
①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②有些区域边界明确,如行政区、流域等; ③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如自然带、气候区、植被分布区等; ④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有差异;
同一区域,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结合教材,根据材料一回答: 我国行政区的划分依据是什么? 各行政区之间的边界如何?
总结该类区域的特点。
4
中国干湿区划分示意图
材料二: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水 源,而一个地区水资源的多少往往 由该地的“干湿状况”决定。一个 区域的干湿状况与当地的降水量和 蒸发量都有关系。如果降水量大于 蒸发量,则气候湿润,多为湿润地 区;如果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则气 候干旱,多为干旱地区。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13
材料四:东北平原位于大、小兴安岭和长白 山地之间,北起嫩江中游,南至辽东湾,面
积 达1 3.东5区万北域平平的方原公层可里分级,为:是3区个中域部国的分最,空大东的间北平尺部原度主。要 是 由可黑体龙现江为、区松 花域江的和层乌级苏高里低江 冲。积 而 成 的
三江平原;南部主要是由辽河冲积而成的辽Βιβλιοθήκη 河平原;中部则为松花江和嫩江冲积而成的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讲义(经典打印版)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高考考纲:1.区域的含义;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一、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2)差异性:不同区域之间存在肯定差异,区域内部也有相对差异。

(3)开放性:区域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使地理空间呈现出开放性的特点。

二、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以日本和英国为例日本英国自然环境相像性岛国,面积相差不大;地处中纬度,气候暖和潮湿位置亚欧大陆东侧亚欧大陆西侧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狭小,多火山、地震高原、低山、丘陵与平原、山谷交织分布气候季风气候,海洋性显著,南北差异大温带海洋性气候植被森林覆盖率高以草地为主水文河流短小湍急,多峡谷,水力资源丰富河网较密集,流量平稳,多有运输河连通矿产资源贫乏煤、铁、石油经济发展相像性发达的工业化国家;充分发挥岛国的优势经济特点经济大国,工业化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工业布局临海型布局“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种植业为主,精耕细作畜牧业发达;高产值园艺农业人口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地带人口密集,城市化水平高3.我国的三大自然区(1)划分指标:地形和气候。

(2)三大自然区:a东部季风区,b西北干旱半干旱区,c青藏高寒区。

界线:Ⅰ大致与400mm年等降水量线吻合;Ⅱ大致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Ⅲ大致沿横断山脉一线。

三、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特点和功能简洁理解遥感(RS) 地表视察、地理数据收集是什么?有什么?(拍照)全球定位系统(GPS) 空间位置(地理坐标)的确定、导航在哪里?(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 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为什么?有何联系?怎么做?怎么办?(信息处理)(2019·北京文综)读下图,回答1~2题。

1.芬兰()A.盛行西风,终年温柔多雨B.山区水土流失严峻,城镇数量少C.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2.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A.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浇灌条件B.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C.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D.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2019·海南地理)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

经济地理全

经济地理全

名词解释1、区位(P34):区位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区位的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

2、区位因子(P37):指影响区位主体分布的原因。

或者是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

3、综合等费用线(P71):全部运费相等点的连线。

4、临界等费用线(P73):一系列同心圆状的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是临界等费用线。

5、中心地(P93):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

6、门槛人口(P94):指某种中心地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

7、接触扩散(P121):即地理扩散过程是由近及远进行的。

8、等级扩散(P121):即经济或社会现象的扩张是沿着一定等级规模的地理区域进行的。

9、生产链(P156):是某种产品生产与销售各环节活动及其关联,包括原材料采集、运输、逐次加工、组装到制造品的销售,以及研究与开发和其他服务活动。

由于每一个环节均为产品提供相应的增加值,故又称做增值链。

10、区域经济结构(P173):一个区域内各经济单位之间的内在经济、技术、制度及组织联系和数量关系,是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决定了区域资源配置的基本模式。

)11、主导产业(P174):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组织和带动作用的产业。

在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阶段或不同的区域,主导产业是不一样的。

12、区域空间结构(P183):各种经济活动在区域内的空间分布状态及空间组合形式。

13、增长极(P208):区域经济中的增长极是指具有推动性的主导产业和创新行业及其关联产业在地理空间上集聚而形成的经济中心。

14、支配效应(P209):增长极具有技术、经济方面的先进性,能够通过与周围地区的要素流动关系和商品供求关系对周围地区的经济活动产生支配作用。

15、乘数效应(P209):增长极的发展对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示范、组织和带动作用,并且这种作用会不断地得到强化和加大,影响范围和程度随之增大。

1.1区域及其类型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区域及其类型 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1.1 区域及其类型教案【课型】:新授课【课时】:4课时【课程标准】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能够结合现实中区域重新划分的案例,从人地关系的角度,分析人类的产业活动对区域变动的影响,理解区域存在动态性的特征。

综合思维:能够对现实中的区域划分实例从要素综合、时空综合、地方综合的角度,对区域划分的变动进行系统的解释。

区域认知:能够分析区域的相关资料,为行政区域的变动、新型经济区域的设立、特殊文化区域的存在等提供科学的解释;能够比较全面地评析某一区域划分的利弊,提出较为合理的区域划分建议。

地理实践力:能够独立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及相关资料,规划不同的区域划分体系;能够查阅相关文献,运用时空思维,对某一现实区域的发展变化进行合理解释;能够结合已有资料,对现实区域划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在地理实践中表现出较强的行动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区域的基本含义,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

难点:区域的主要类型,比较不同区域的差异.【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活动探究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法【教学目标】1、能够依据实力推测区域划分的标准归纳区域特征,分析某些区域特色现象的成因。

2、能够运用时空综合的观点,动态的认识区域的变化,并为区域合理划分,提供依据,3、通过探究区域的特征和区域类型划分的问题,发展学生的人力协调官,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核心素养【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可以选择两种新课导入方式,第一种是课本中主题探究活动或者是第二播放《雄安新区宣传片》,引出区域的概念和特征。

1.【主题探究活动】从自然地理环境来看,我国主要地域差异包括:纬度和海陆分布等地理位置的差异,地势轮廓及新构造运动的差异,气候主要特征的差异,自然历史演变的主要差异,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以及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方向的差异。

根据这些差异,将全国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个自然大区。

又基于温度、水分的组合情况,以及三个自然大区各自的主导地域分异因素,将全国划分为七个自然地区。

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教学案必修2第1章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

高中地理新教材同步教学案必修2第1章第1节多种多样的区域

第一章区域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多种多样的区域一、不同类型的区域1.区域:是人们在地球表面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标准划定的空间单元。

它是人们基于对世界的认识和实践的需要,在地域差异的基础上划定的。

2.区域特点(1)具有一定的范围、形状和边界。

有些区域,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

(2)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3.区域划分(1)按照自然特征划分,如中国东部季风区或黄土高原区。

(2)按照人文特征划分,如汉语北方方言区或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3)综合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划分,如中国主体功能区。

(4)政府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而划定的,例如:①行政区、经济特区、保税区、基本农田保护区等,可以发挥地区优势,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②对口支援地区、国家扶贫地区,有助于消除贫困,体现社会公平。

③禁止开发区、生态保护区,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④历史文化保护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除了促进经济发展外,还可以保护传统文化,增强文化创新力。

(5)客观存在的,人们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逐渐认知的区域,例如中国科学家找出的中国野生稻分布区,科学家发现的低硒地区等。

【判断】1.界线分明的行政区,界线两侧的居民在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截然不同。

( × )2.为了特定的行政管理目标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等是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 × )二、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1.体现:区域的层级高低。

较高层级的区域往往与较大尺度对应,较大尺度的区域可包含若干较小尺度的区域。

2.关系(1)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可以相互促进。

由于存在行政隶属和管辖关系,不同尺度的行政区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2)同一尺度的区域,也会因面积大小和地理位置的差异,具有不同的发展条件和不同的发展方向。

【判断】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松嫩平原是同一层级的区域。

( × )2.上海市的繁荣带动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发展,该城市群的发展也推动着上海的发展,这说明不同尺度的区域发展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防爆区域划分规范

防爆区域划分规范

防爆区域划分规范篇一:防爆区域划分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表4.1 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我国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采用与IEC等效的方法。

国家标准GB 50058-92中规定,爆炸性气体危险场所按其危险程度大小,划分为0区、1区、2区三个级别,爆炸性粉尘危险场所划分为10区、11区两个级别,详见表4-1。

表4-1 中国对危险场所划分表爆炸性物质区域划分区域定义气体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粉尘10区连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粉尘的环境11区有时会将积留下的粉尘扬起而偶然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4.2 国际上对爆炸性危险场所是如何划分的?答国际上各主要工业国家对爆炸性危险场所的划分,基本上可分两种意见。

一种以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为代表,包括德国、英国、意大利、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对气体划分为0区、1区、2区,对粉尘划分为10区、11区。

其定义与IEC 基本相同(可参见我国对各区域的定义,我国等效采用IEC标准)。

另一种为美国、加拿大等北美国家的划分,以NEC(美国国家电气规程)的定义为代表,对气体划分为1区、2区(没有0区),对粉尘也划分为1区、2区。

两者之间的对应关系大致如下:气体:IEC0区、1区——NEC 1区IEC 2 区——NEC2区粉尘:IEC 10区——NEC 1区IEC 11区——NEC 2区IEC“区”的英文为Zone;NEC“区”的英文为Division。

4.3 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几种?列出其名称和标志。

答根据国家标准GB 3836—83,我国的防爆电气设备其防爆结构形式有8种,列举如下。

结构形式标志结构形式标志隔爆型 d 充油型 o增安型 e 充砂型 q本质安全型 i 无火花型 n正压型 p 特殊型 s4.4 什么是隔爆型仪表?它有什么特点?答隔爆又称耐压防爆,它把能点燃爆炸混合物的仪表部件封闭在一个外壳内,该外壳特别牢固,能承受内部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压力,并阻止向壳外的爆炸性混合物传爆。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第一章第1节《区域的基本含义》课件(共56张PPT)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1、区域( Region )的概念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 围或界线。
区域的类型 (1)世界上的区域形形色色,区域的划分 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A、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区域界线十分明 确,如国家、行政区等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某旅行者骑山地车进 行非洲探险游。下面所述 是该旅行者在途中遇到的 情况,请判断其说法是否 可信: A.6月份,从阿尔及利亚 首都阿尔及尔出发时(图 中①),当地烈日炎炎,
晴朗少雨。 (可信)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B.7月份行进在撒哈拉沙 漠中(图中②),时常能
(2)从地域范围(空间尺度)来说,区域 的划分可根据需要,或很大、或很小。大到 大洲和大洋,小到一个具体的地方。
例如:在中国,大尺度的区域,可包括 几个甚至几十个省区,如长江沿岸经济带、 东部沿海经济带、南方地区、北方地区、西 北地区、青藏地区等。
中等尺度的区域,可包括一两个省区及 相邻的部分省区,如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 洲地区,也可以是一个省的部分地区,如辽 中南地区、珠江三角洲地区等。
牛羊成群。 (可信)
练一练: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F.来年1月份,到达目的 地好望角(图中⑥)恰好 遇上阴雨冷湿的坏天气。
(不可信)
二 、区域空间结构
独立阅读课本第4页全部正文部分,回答下列问 题:(时间2分钟) 1、区域空间结构的概念。 2、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有哪些? 3、乡村地域、城镇地域的区别和联系? 4、从空间分布形式来看,区域空间结构又是怎 样分类的?
二 、区域空间结构
1、概念: 区域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认识区域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学案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二册

第一节区域及其类型课标解读课标要求素养达标结合实例,说明区域的含义及类型。

1.结合材料,掌握区域的概念和区域的四个基本特性。

(区域认知)2.运用资料,正确理解划分区域的指标和区域空间尺度大小。

(区域认知)3.通过资料,掌握四种区域类型及其特征。

(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自主学习·必备知识基础预习一、区域的特征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一定的① 空间范围。

2.区域的基本特性基本特性含义特征区域整体性区域内各要素② 相互作用、③ 相互影响构成的一个整体区域自然地理要素包括④ 地质地貌、⑤ 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区域人文地理要素包括⑥人口、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等区域差异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每个区域都有自身的⑦ 特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是⑧ 绝对的,而区域之间的共性则是⑨ 相对的区域开放性一个区域与其他区域发生的各种⑩ 联系现代社会,区域的⑪开放性不断提高,与外界的交流联系日益广泛区域动态性区域的⑫类型和范围是可以变动的区域种类日益丰富,区域的范围和边界亦可随之发生变化易混辨析区域基本特性中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既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又包括人文地理要素;而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仅指自然环境要素的特征和联系。

二者在含义、范围和适用角度上是有区别的。

特别提醒区域整体性、区域差异性、区域开放性和区域动态性四者之间的关系(1)整体性是区域的本质属性,没有整体性就没有差异性,没有差异性就无所谓开放性和动态性;而开放性、动态性又体现了差异性和整体性。

所以,区域的四个特性是辩证统一的,不可将它们分割开来。

(2)不仅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也存在旱地,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

一般而言,区域空间尺度越小,区域内部的差异越小。

二、区域的类型区域概念中具有根本意义的,是一个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间在特征上存在的⑬高度相关性。

划分区域的指标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重的。

区域和区域差异

区域和区域差异



课堂练习
3.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3)、关于三大自然区概况的叙述, 甲 正确的是( )C 乙 A、甲区干旱面积最大,人口最少 B、甲区深居内陆,不受夏季风影响 C、丙区是我国最主要的农耕区 D、乙区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人口 最少

东部季风区的内部差异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经济发展速度不同 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 国内生产总值(GDP)——衡量一个地 区经济发展实力或竞争力大小最基本的 总量指标,反映了该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人均GDP则可以 更好地反映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
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比较
变化(%)
从该折线图中,你能够分析出我国三大 70 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哪些信息?
1、大致与中国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和800mm年 等降水量线相吻合; 6 、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2、东部季风区内南方与北方分界线;
3 、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7 、水田与旱地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5 、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8 、河流有结冰期与无结冰期分界线。
甲 乙 丙
C、乙区与丙区南部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故以 400mm等降水量线为界。 D、甲区比丙区北部降水少,故以400mm等降水量 线与丙区北部为界。
课堂练习
3.下图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读图,回 答下列问题。

(2)、下列单元地貌中,不属于丙 区的是( C ) A、黄土高原 B、东北平原 C、内蒙古高原 D、云贵高原
60
东部
中部
西部
50
1、东部与中西部经济 40 发展水平差距大;

高二地理区域的含义试题

高二地理区域的含义试题

高二地理区域的含义试题1.下列有关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A.区域都有明确的界线B.区域内部差异明显,区域之间某些特征相对一致C.区域是主观任意划分的D.区域根据一定的指标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采用综合指标【答案】D【解析】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有的区域有明确界限,如行政区;有的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如干湿地区。

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故本题选D。

【考点】区域的含义。

2.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B.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区域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 D.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A.①B.②C.③D.④【答案】C【解析】看清题目,要选的是错误的,区域界线有的是明确的,如政区。

有的区域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许多自然区域。

都有一定明确的界线太片面。

区域都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区域都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区域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符合区域的含义。

故选C。

【考点】该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3.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答案】D【解析】区域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区域有不同的区域特征,一般区域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区域之间差异明显,各有特色。

一般行政区划之类的区域是有明确界线的,①、⑥对。

像一些自然分区一般没有明确的界线,如自然带植被,热量带,干湿地区,地形区等,所以D对。

A、B、C错。

【考点】区域的定义,特征。

4.下列区域具有明确边界的是①行政区②自然带③热量带④干湿地区⑤三江平原⑥山东省青岛市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⑤⑥D.①⑥【答案】D【解析】一般行政区域有明确的边界,而自然带、热量带、干湿地区、三江平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故答案选D。

【考点】本题考查区域的含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欢迎进入地理世界!
地理必修Ⅲ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虽相互独 立,但都是按照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 思想统一设计的。
地理1——主要说明自然环境对人类活 动的影响(即“地”对“人”的影响);
地理2——主要说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 境的影响(即“人”对“地”的影响);
地理3——主要说明在一定区域内如何 协调人地关系、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即人地关系的综合表现)。
活动探究: 观察以上三幅图,说
明在地理景观、人口分布 和产业活动等方面,这三 个区域有哪些差异?
P3活动“3”
农业地域
村落周围有大 片农田分布, 人口分布较分 散,以农业活 动为主
工业地域
厂房林立,人 口分布相对密 集,以非农产 业活动为主
城市地域
高楼大厦,房 屋密度大,人 口分布非常密 集,以非农产 业活动为主
P5活动“2”: (1)1980年,湖南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城市 数目少,城市人口比重小。 (2)到2020年,湖南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第 一产业比重下降;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数目增 多,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1、变化的原因是: 根本原因——区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直接原因是——区域劳动地域分工。





阶 梯巫
第 三
山阶




返回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①气温:1月份_0_0C等温
线大致分布线; ②温度带: 亚__热__带__ 地区 和_暖__温__带__地区的大致分
界线; ③气候类型: 亚热__带__季__风_ 气候和_温__带__季__风_气候大
致分界线; ④自然带:常绿阔叶林带 和 落叶阔叶林 带;
⑤ 年降水量:_8_0_0_mm等降水量线大致分布线; ⑥干湿地区:_湿__润__地区和_半__湿__润__地区的大致分界线;
⑦耕地类型:水田 和旱地的大致分界线.
返回
二、区域空间结构
思考:什么叫区域空间结构?由哪些地理事 物和现象组成?影响因素有哪些?
二、区域空间结构
1、 概念: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 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 活动步骤: • (1) 设计一条经过上述地区的旅行
路线。 • (2) 根据所设计的旅行线路,查阅
有关资料。 • (3) 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写
出考察报告,也可写成散文风格的旅行 见闻录,或者是探险日记等形式。
热带荒漠带
热带草原带 高山地区
P2—3活动“1”:
热带沙漠
景观
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
城市群和 工业区
岛状
读某一地区的区域发展过程,回答:
1、从经济活动的角度看,图中区域空间结构大致 由区域核心 、交通网络系统 、 外围空间 三部分组成。
2、该区域从发展早期→发展中期→发展晚期,其交通运 输条件有何变化? 交通运输方式、线路长度、密度不断
增加,交通网络不断完善。 3、从区域空间结构的发展变化看,该区域 核心 的范围在 扩大,外围空间 的范围在减小,这说明该区域 城市化的 水平在不断提高。
人口分布
乡村 地域
分布稀疏
产业活动 农业为主
地理景观
聚落规模小 田园风光
工业 地域
分布密集
工业为主
规模大,厂 房林立
城市 地域
分布密集, 非农业为主
昼夜差别 大
(工业、服务业)
建筑物高大 密集,经济 活动繁忙
西
干旱
北 区方
北地
地 寒冷
青 藏地 区
高寒

秦岭—淮河线
南 方 地区
湿热
昆仑山
第一阶梯
第一章区域地理 环境与人类活动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
思考:什么叫区域?有何主要特征? 区域( Region )——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人们
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人自人为然文划区区定 域 域的 : :管 高 人理 原 口青区区密藏域、度高:平区寒国原、区家区水、、田行等农政雨业区量区区、牧东 部 季 风业区自然区域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小,
进工业化的区域
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特征
炎热干燥, 终年高温多雨,
降水稀少, 热量降水足,
河流缺,植 树木高大茂密,
被缺少,沙 生物种类繁多,
漠广。
四季常绿。
分干、湿两 季,湿季草木 葱茏,干季枯 黄衰败,动 物随季徙。
高山地区
垂直变化 明显,一 山有四季, 十里不同 天
区域的基本含义 / / 区域的主要特征
农业地域 城市地域
工业地域
第三产业指 除第一、二产业 以外的其他各业
2、产业结构的差异
思考:产业结构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等。
探讨一:
如何根据区域的状况,来判断其产业结构比重?
区域
产业结构
传统的农业区域,或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较大 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2、影响空间结构的因素:
自然地理条件 人口状况
城市化水平
区域空 间结构
社会经济活动 对外联系
区域开放程度
3、区域空间结构组成:阅读P5
3、组成:区域核心、网络系统和外围空间 区域空间结构的核心是:区域的中心城市;
衡量其发展水平的标志是:外围空间地域的 发展状况;
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纽带和桥梁是:交通、通 讯网络的发展。
2、主要动力是: 区域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推进
三、区域产业结构
1、产业结构的概念、影响因素、划分:P6阅读
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自然地理条件
产业
资源配置情况
经济发展水平
结构
劳动力素质
——————————————

第一产业指农业 (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
第二产业指 工业和建筑业
我国 三次产业 的划分

2、主要特征
(l23)区域具内有部一表定现的出优界 明势线 显、—的特—相色区似域和性划功和分能连的。续基性本,依据区 域之例间:矿则区具的有矿显产著资的源差优异势性、。旅游区的景观特色、 中心商业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
(4)、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经济联系、地理环境的联系,等等
• 1 .模拟赴下面四个地区旅游:描述不 同地区所能观察到的地理景观。说出到 上述地区旅行需要携带的主要生活用品。
4、区域空间结构类型:
(1)按经济活动类型分:
乡村地域
城镇地域
Hale Waihona Puke 乡大 地域范围 小

村 农业 生产活动 非农业 市

基础和依托


联系

带动作用
(2)按地域空间分布形式分:
项目
类型
结论
农业
面状
区域是汇集农
交通运输线路
线状和网络状
业.工业.交通运 输等产业,点.
线.面相结合的
城市和工业
点状
自然—社会综 合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