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上篇综述
中国近代史导论上编综述.ppt

4、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 建立
1905年在日本东京
纲领 :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 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 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确
定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标志着 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 阶段.
三、三民主义学说和资产 阶级共和国方案
三民主义内容 1905年11月 1、民族主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二、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活动
1、孙中山领袖地位的确立 具有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从
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为什么会成为民主革 命的先行者? ⑴阶级基础——家庭身世 ⑵思想基础——教育经历
⑶思想转变—— 由医人到医国
由改良到革命
家庭身世
1866年11月12日出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
亨村。父亲孙达成在外国人开办的鞋铺做工匠,闲
第二”。
教育经历
1875年5月—1882年7月檀香山读中学。异国熏陶
是他萌生改良社会、报效国家的愿望。
1883年7月回国。 1883年11月到香港拔萃书院、中央书院读书。他
如饥似渴学习西学。 1886 —1892年7月南华医校、雅丽士医校。期间
结交尤列、杨鹤龄、陈少白等人,号称“四大寇”。
具体内容是民族独立、国家统一、人民
认同并效忠国家及中央政府。
2、民权主义: “建立民国”,夺取政
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基本人权的保障、
全民政治的参与、提高政治体系的效率, 以及实现建国的程序。
孙中山民主政治思想
●把宪政作为民主政治的基础; ●真正的民权就是要扩大人民直接参与政 治的权力;
●引进介绍西方政治文化的思想基础——
2、革命固然会有牺牲,但革命可以挽救中华 民族,免除中国人民长期遭受的苦难,故革 命是疗治社会的捷径。
近代史综述(上)

综述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为新中国而奋斗
本书目录
本书目录
综 述 辉煌的历史征程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第九章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第十章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性质 •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清 十二帝
清穆宗 载 淳
清德宗 载 湉
清逊帝 溥 仪
1861年—1874 年号:同治 1874年—1908 年号:光绪 1908年—1911 年号:宣统
战前中国概貌
1.社会性质:独立完整的封建社会。 2.政治概况:
a. 严格的等级制度:封建皇帝—封建国家机器(军队、法 庭、监狱等)—封建官吏—地主阶级—农民阶级。 b.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皇帝——中央政府(内阁、 军机处、六部等机构)——18个行省,设总督、巡抚、布 政使等官——省下设道(道台)、府(知府)、州(知 州)、县(知县)。
(2)中国对于藩属国的义务:只有定期或者不定期的入贡。中国
对于入贡的藩属,照例有极为优厚的赏赐,藩属有内乱、外患, 中国代为平定、复国,不要任何报酬。
(3)中国的国际关系:历史上凡是到中国来的外国使节,都是来
朝贡的,从无例外。
(4)与外国的商务贸易:自认中国是一个疆土辽阔的农业社会,
无须对外通商。
(一)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破坏了中国金融的平衡, 白银大量外流,导致银贵钱 贱;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造 成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 ; 加深了清廷统治机构的腐败; 损害了中国人的健康。
道光帝(1782~1850),爱新觉 罗氏,名旻(min)宁。庙号宣宗, 谥号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 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 清仁宗(嘉庆帝)第二子。母孝 淑睿皇后喜腊塔氏。1820-1850 年在位。年号道光,习称道光帝。
中国近现代史上篇综述

上篇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本节知识要点▪了解: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和近代中国闭关锁国导致的落后现实;▪理解: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地主阶级、农民阶级的特征;▪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起点、性质、特征、两对主要矛盾及关系、以及两大历史任务。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特点:完整独立纯粹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中国封建社会的特点▪中国封建社会的“盛世”▪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
到了鸦片战争前夜,它已经衰相尽显,与新兴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拉开了很大的差距。
正当中国还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的兴衰更替之时,欧美各主要国家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它们为开辟新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供应地,到处争夺殖民地。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面临着极其深刻的生存危机。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鸦片的危害:家庭失和国家破败▪2、鸦片战争:中英力量对比、《南京条约》的签订▪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同鸦片贸易比较起来,奴隶贸易是仁慈的;我们没有摧残非洲人的身体,……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没有腐蚀他们的思想,没有扼杀他们的灵魂。
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蚀、败坏和毁灭了不幸的罪人的精神世界以后,还折磨他的肉体。
”▪——(英)蒙哥马利·马丁《论中国的政治、商业和社会》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1、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根本性变化(1)独立的中国逐步变为半殖民地的中国(2)封建的中国逐渐变为半封建的中国▪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P13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动▪1、旧阶级及其变化: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地主阶级特征:占有大量的土地,掌握着国家政权,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
在近代发生了某些变化,由于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出现了一批因军功而升迁的官僚地主(湘系集团、淮系集团的将领),他们回乡后都大量霸占土地,在剥削农民方面比一般的土地要厉害的多。
有的地主将土地剥削所得的货币投资于资本主义工商业,转化为资本家。
中国近代史材料分析题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全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而当这种隔绝状态在英国的努力之下被暴力所打破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必然是解体的过程,正如小心保存在密闭棺木星的木乃伊——接触新鲜空气便必然要解体一样。
”--马克思:《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回答问题:(1)材料中所提的“解体”是指什么?答:“解体”是指中国封建制度的解体。
(2)分析西方列强入侵给近代中国政治、经济产生的重大影响。
答:西方列强入侵,使中国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政治上,中国的主权受到严重侵犯,独立的中国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经济上,中国的自然经济受到冲击,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封建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中国。
(3)驳斥“鸦片战争的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谬论。
答:第一,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其性质是英国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
第二,鸦片战争的后果是使中国领土和主权开始遭到破坏,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苦难。
第三,尽管鸦片战争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社会内部变革,促使封建经济开始瓦解,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但正如毛泽东指出:这种“新变化,只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来说发生的变化的一个方面。
还有和这个变化同时存在而阻碍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
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它们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
总而言之,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并没有给中国带来近代文明,反而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是:①割让香港;②赔款二千一百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商埠,英国有权在上述口岸派驻领事;④英国货物进出口关税须经两国协定;⑤取消清政府的公行制度,两国商人实行自由贸易。
1843年中英又签订了《五口通商章程》与《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款,条款规定: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与片面最惠国待遇。
中国近代史综述 主要综述

中国近代史综述主要综述此时期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为中国由封建社会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在此后的近一百年间,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标,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后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但都属于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在整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中国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社会主要矛盾、革命对象和任务性质。
在近代史上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个: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而前者为最主要矛盾。
但两大主要矛盾在历史的进程中,呈现出错综复杂关系和起伏状态,两大主要矛盾规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就是要推翻外国资本—帝国主义,该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和压迫,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或者说,近代中国的根本任务就是要彻底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改变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前期综述(1840—1919年)此时期又称为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外国侵略和该国的封建统治,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政权为政治目的;以发展资本主义为最终目标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此时期从1840年鸦片战争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前止,共约80年间的历史。
据教材内容的种种历史现象的内在联系及相互关系,形成一个相对完整且严谨的知识体系,既能体现出这个时期发展的特点及客观规律,又能涵容这个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
可分为以下三个发展阶段。
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时期(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初)此时期的历史大事有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前者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非正义的侵华战争,即中华民族的反侵略的正义的民族自卫战争,而后者是农民阶级的革命运动,二者又有十分密切的联系。
中国近现代史上编综述

上编综述: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四:第一,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第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及中华民族与外国殖民侵略者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
第四是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族主义革命。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1)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性质。
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以来中国在外国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及其与中国封建主义势力相结合的条件下,逐步形成的一种从属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畸形的社会形态。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3)基本特征第一,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

中国近现代史综述社会性质:自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甲午中日战争后《马关条约》的签订,又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1901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完全堕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
对这一概念,不能明白得为一半殖民地的,一半封建的;也不能明白得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的,经济上是封建的。
“半殖民地”是指丧失了部分的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半封建”是指既储存了封建主义,又进展了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
严格地讲,鸦片战争后的20年间,中国社会要紧出现出半殖民地的特点,到60年代,又出现出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1949年一1956年为新民主主义社会;1956年后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时期。
社会要紧矛盾: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简称为民族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简称阶级矛盾)是中国近代社会的两大要紧矛盾;而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又是各种社会矛盾中最要紧的矛盾。
这两大矛盾在中国近代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尖锐程度不同,同时互相之间紧密结合,不可截然分开。
1949年一1952年,中国社会要紧矛盾为中国人民同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官僚资产阶级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1953年一1956年要紧矛盾是同资产阶级的矛盾;1956年以后,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八大提法)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十一届三中全会提法)是中国社会的要紧矛盾。
革命任务:由于两大矛盾的作用,决定了近代中国的历史主题,确实是要推翻外国帝国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与统治,争取民族解放、国家富强、社会进步和人民幸福。
简言之,近代中国的全然任务,确实是完全反帝反封建和实现国家近代化。
前者是后者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最终目标。
1949年一1952年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是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1953年一1956年的要紧任务是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56年以后要紧任务是把我国从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
上篇综述中国近代史纲要各章节答案

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的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B )。
A、一千多年B、二千多年C、三千多年D、四千多年2、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高度中央集权的(A )。
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封建宗法等级制度C、君主立宪制D、宗族家长制3、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思想体系以( B )。
A、道家思想为核心B、儒家思想为核心C、墨家思想为核心D、法家思想为核心4、标志世界进入资本主义时代的事件是(A)。
A、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B、1680年俄国彼得一世改革C、1789年法国大革命D、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5、中国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性事件是( C)。
A、15世纪前期郑和下西洋B、1644年清兵入关,清王朝建立C、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D、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产生6、认识(A )是认识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和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依据。
A、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B、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C、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任务D、近代中国社会的阶级结构7、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A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8、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D)。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南京条约》9、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 B )。
A、封建社会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旧民主主义社会10、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包括( A )。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迅速瓦解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遭到破坏C、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世界市场之中D、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11、近代中国最先革命的阶级是( B )。
A、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C、农民阶级D、资产阶级12、中国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 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 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 平等条约,破坏了中国 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 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 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了中 国的政治、经济、外交 和军事。中国已经丧失 了完全独立的地位,在 相当程度上被殖民地化 了。
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洋纱、 洋布等商品在中国大量倾销,逐渐 使中国的农业与手工业分离,从而 破坏了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促进 了中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给中 国资本主义的产生造成了某些客观 条件。破产的农民、手工业者流入 城市,成了产业工人的后备军。一 批中国官僚、买办、地主、商人开 始投资兴办新式工业。中国开始出 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国已经 不是完全的封建社会了。
认清中国社会的 性质,就是说,认清 中国的国情,乃是认 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 本的根据。
—— 毛泽东
(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基本特征:
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不 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 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 中国的政治,日益成为支配 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第二个基本特征:
中国的封建势力日益衰败并 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 为资本—帝国主义压迫奴役 中国的社会基础和统治支柱。
• 中华民族有过光辉灿烂的过去,但近代以来 逐渐落后了,所以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 伟大复兴,成了贯穿中国近现代历史的一个主 旋律。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 中国封建社会的特征 • 1.经济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绝对
优势地位; • 2.政治特征: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 • 3.社会特征: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
本
展海外贸易、推动殖民扩张提供了条
主
件
义
发
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
展 条
货币财富和丧失生产资料的劳动者
件
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 造了政治上的前提和保证
• 17世纪40年代,世界的东方和西方, 几乎同时发生了两件大事。
• 在东方,是1644年(清顺治元年)清 军入关,定都北京,建立了中国封建 社会最后的一个王朝清朝;
孔子
• 三纲五常(君权、父权、夫权、仁、义、礼、智、信 ) • 严刑峻法(挖眼、割舌、灌蜡、炮烙) • 兴文字狱(镇压、排挤异端) • 闭关锁国
一口通商 禁海迁民 公行制度 防夷五事
历史评价:
•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 政治、文化、社会结构, 一方面巩固和维系了中 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 续,另一方面也使其前 进缓慢甚至迟滞,并造 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 政治经济危机。
因而近代中国是一个双向 运动的过程,即落后与发展、 反动与进步、消极与积极并 存的演变过程。
殖民地,是指丧失了政治、 经济、军事和外交等方面 的独立主权,完全受宗主 国控制的地区 ,在名义上 与实质上都已成为别国实 质控制的一部分。
殖民地是被迫纳入资本主 义体系的,为殖民宗主国 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的供 应地。
第三个基本特征:
第四个基本特征:
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遭 到破坏,但是封建剥削制度 的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 有制依然在广大地区内保持 着,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和 民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虽 然已经产生,并在政治、文化生 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但发展缓 慢,力量软弱,而且大部分与外 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有或 多或少的联系。
败,军队战斗力锐减,烟毒泛滥成灾。
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家庭失和
• 1、鸦片的危害 国家破败
中英力量对比
• 2、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的签订
• 3、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名人名言
• 马克思: 非法的鸦片贸 易年年靠摧残 人命和败坏道 德来填满英国 国库。
岂苟 因利 祸国 福家 避生 趋死 之以
比古希腊数学家 毕达格拉斯早500 年
• 圆周率 南北朝祖冲之把圆周
率计算到小数点后第八位,领先于 世界1000多年
数学家:祖冲之
1.延续时间最长的古代文明
四千多年前,是传说中 的黄帝、炎帝、尧、舜、 禹时代。公元前21世纪 开始形成王朝国家,早 期的王朝是夏、商、周。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 一中国,建立了统一的、 多民族国家。以后经历 秦、汉、三国、晋、南 北朝、 隋、唐、五代、 宋夏辽、 金、元、明、 清等朝代。
万里长城
兵马俑
“火药、指南针、印刷
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
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
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
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
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
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
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
最强大的杠
杆。”
——马克思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 往是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 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此,这可 以毫不费力地加以明,”“在 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 西方人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 水平。” ——李约瑟
• 天文仪器 东汉张衡发明浑天仪、地动仪
• 天文历法 中国古代历法是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精密的
历法。春秋四分历,早于欧167年;元朝郭守敬的《授时历》 取回归年数值为365.2425日,与今时间仅差26秒,但比公历 早300多年 。
数学
• 记数法 我国最早采用了十进 位制
• 几何学 西周初发现勾股定理,
荷兰攻下基隆,结束西班 牙的台湾北部占领。
荷兰殖民者在马六甲修筑的军事要塞
历史评价:
•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并 不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 资本主义社会,而是为了把它们 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成为 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 经济上、政治上的附庸。
•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向东方 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遇到 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 深刻的生存危机。
• 在西方,是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 英国国王与国会斗争加剧,不久爆发 内战,从而开辟了资产阶级世界革命 的新时代。
• 18世纪后半期,发生英国工业革命、美国独立战 争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资本原始积累和扩大产 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西方资产阶级驾着炮舰,在 全球各地掀起殖民掠夺的凶涛恶浪。
• 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舟触风涛”,要晾晒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 五六千年前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文明。
• 中国的文明是世界上少有的没有间断 过的。
• 古代中国物质、精神文明灿烂辉煌。
•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的优秀 民族。
传统手工业
• 冶铁 • 制瓷 • 丝绸
农学
发明于西周,早于欧洲1200年 商代,中国首创
公元前4世纪, 中国以丝国文明于世china
• 新石器期 • 春秋时期 • 战国时期 • 四大农书
文化遗址证明水稻栽培7000年历史 铁制农具出现 先进农业技术垄作法产生 北魏《齐民要术》、元《农桑辑要》 元《东鲁王氏农书》、明《农政全书》
天文学
• 天象观测 世界最早日食记录出自《左传》
世界最早、最全的太阳黑子记录出自《汉书五行志》 世界最早的对哈雷彗星的记录出自《春秋》
《南京条约》1842年8月29日 “皋华丽号”(Cornwalli s)
•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两个根本 性的变化
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 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封建的中国逐步变 成了半封建的中国
为什么说独立 的中国逐步变 成了半殖民地 的中国?
为什么说封建的 中国逐步变成了 半封建的中国?
林则徐 (1785 年 -1850 年 ) ,福建侯官 ( 今 福州 ) 人。 1838 年底,受命钦差大臣赴广州查禁鸦片。 他是 19 世纪经世致用思潮的倡导者。 在广州禁烟期间,为寻求“制夷之策”,组织 人员翻译外文书报,了解各国的政治、经济、 军事、文化等情况,被誉为近代中国“开眼看 世界的第一人”。
学生讨论
宋代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末苦难的下层人民
附: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原因
• 1.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 2.集权官僚制的消极影响和晚清政治的腐败; • 3.中国文化传统的障碍:中央帝国观念、重农
抑商传统、重义轻利传统、崇古薄今取向; • 4.西方列强的侵略。
(三)世界资本主义发展与殖民扩展
“水渍贡物”,用欺诈和贿赂手段,租占了澳门。 随后,西班牙(1575年)、荷兰(1601年)、英 国(1637年)、法国(1698年)、美国(1784年) 的船只,先后闯入中国东南沿海。
1635年的澳门
澳门海船岩画,刻于妈阁庙前的岩石上。传说 这是明万历年间将天后娘娘载入澳门的渔船。
• 1624年,荷兰殖民者侵占中国台湾南部;1626年, 西班牙殖民者侵占台湾北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延续时间
• 1840-1949年的110年; •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所
独有的特殊社会形态,从1840年 的鸦片战争开始至1949年中华人 民共和国成立,近代中国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始终未变。
如何分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既是 一个向下沉沦的过程,也是 一个向上发展的过程。前者 因为反动落后的封建因素, 后者因为有零星的资本主义 成分。
(1493-3-15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资本主义如果不经常 扩大其统治范围,如果 不开发新的地方并把非 资本主义的古老国家卷 入世界经济的漩涡,它 就不能存在与发展。”
列宁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冲破了中
世纪神学蒙昧主义的精神束缚,为欧洲资
世
本主义产生作了思想上准备
界
资
地理大发现为欧洲开拓世界市场、发
汉武帝
秦始皇
2.中国古代的物质文明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