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技术要求七-汽车焊接通用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0.3-86)1.焊接结构件的长度尺寸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适用于焊接件和焊接足见的长度尺寸,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焊接件结构件的尺寸公差于形位公差等级选用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2.标注和未标注角度的偏差见1-246a角度偏差.Plb,角度偏差的公差尺寸以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从图样标明的基准点算起3.喷丸处理的焊接件,为了防止钢丸钻入焊缝,必须焊接内焊缝,并尽量避免内市和内腔,如果结构上必须有内市和内腔,则必须进行酸洗,以便达到表面除锈质量登记Be(见JB/ZQ4000.10-86附录A),对此图样需作标注4.由平炉钢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产生裂纹及脆性断裂,厚度较大的焊接件,焊削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板厚超过30mm的重要焊接结构,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采用550-600℃回火,或200℃局部低温回火。

5.普通低合金结构制造的焊接件,必须按照焊接零件的碳当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零件的厚度、钢结构件的用途和要求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见表1在气温较低、焊接件厚度较大的情况下焊接的普通低合金结构,应按表2的规定预热。

6.有密封内腔的焊接件,在热处理之前,应在中间隔板上适当的位置加工Φ10mm孔,使其空腔与外界相通,需在外壁上钻孔的,在热处理后要重新堵上。

7.焊缝射线探伤应符合GB3323-82的规定,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的焊接,应在图样或订伙技术要求中注明,焊缝的力学性能试验种类、试样尺寸按GB2649-81-GB2656-81的规定,试样板焊后与工件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并事先经过外观无损探伤检查。

8.焊件要进行密封性检验和耐压试验时,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对耐压试验有要求时,应在图样或订货要求注明试验压力和试压时间。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焊接件通用技术规范1.目的为统一普通钢结构焊接件在工厂全过程的基本要求,特制订本规范。

2.范围如顾客未对焊接件产品的加工及检验要求做出明确规定(含规范和图纸)、或已给出的规定不全时,在技术文件编制、加工制作、性能试验、检验规则以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和检验等环节须执行本规范的要求。

3.一般要求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技术文件和本标准的规定。

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3.2.1用于焊接件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要求。

3.2.2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等)和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等),进厂时应按照材料标准规定,验收合格后方准使用。

3.2.3对于无牌号和无合格证书的焊接件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认合格后方准使用。

3.2.4原材料下料前的形状偏差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否则应予以矫正或另作他用(矫正可下料前校正,也可下料后校正),使之达到要求。

矫正后,钢材表面不应留有明显的损伤。

焊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形位公差3.3.1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手工气割的板材、型钢(角钢、工字钢、槽钢)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规定。

3.2.2.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和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2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的全长上测量。

表2 mm3.2.2.2型材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公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歪扭误差应符合表4的规定。

表3mm表4图1 L—边棱长度;t—直线度3.2.2.4板材零件边棱之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的公差之半(见图2)。

图23.2.2.5型材零件切割断面对其表面的垂直度以及型材零件切割断面的平行度,不得大于型材零件切割断面之间的尺寸公差之半(见图3)。

图33.2.2.6弯曲成型的筒体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圆角和弯角,(≥5mm钢板)应符合表6规定。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焊接是一种常用的金属连接方法,它将两个或更多的金属部件通过熔融金属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包含了焊接操作的具体要求和规范,确保焊接工艺的稳定性和焊接接头的质量。

本文将介绍焊接通用技术条件,并对其应用进行探讨。

一、介绍焊接通用技术条件是指对于焊接工艺和焊接接头质量的要求,它包括焊接方法、焊接工艺、焊接材料、焊接设备以及焊接操作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制定旨在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持久性,满足相关行业的需求。

二、焊接方法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方法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接头的形式、焊接材料的选择以及焊缝的设计等。

焊接接头的形式可以是对接焊、角焊、搭接焊等,而焊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特性和使用环境来确定。

另外,焊缝的设计应当满足强度和密封性的要求,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

三、焊接工艺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工艺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过程参数的选择、热处理要求、焊接顺序以及焊接试样和焊接质量检验等。

焊接过程参数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材料和焊接接头的特性来确定,以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热处理要求主要是对焊接接头进行热处理,消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和组织改变,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和韧性。

焊接顺序的确定以及焊接试样和焊接质量检验的规定则是为了确保焊接接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焊接材料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材料的要求主要包括焊接材料的选择、材料特性和材料质量检验等。

焊接材料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接头的材料和使用环境来确定,以确保焊接接头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焊接材料的特性和性能检验以及材料质量的要求则是为了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

五、焊接设备焊接通用技术条件中对焊接设备的要求主要包括设备的选择、设备参数的调整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焊接设备的选择需要根据焊接接头的材料和尺寸来确定,确保焊接设备能够满足焊接要求。

设备参数的调整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则是为了确保焊接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以提高焊接接头的质量和稳定性。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焊接是一种重要的工艺,在许多行业和领域都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确保焊接件的质量和稳定性,我们需要遵循一些通用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包括焊接材料、焊接过程、焊缝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一、焊接材料在焊接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求和建议:1. 焊丝:焊丝应选择与被焊接材料相匹配的合金材料,并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融合性。

2. 气体保护剂:对于气体保护焊接,需使用合适的保护剂,如氩气,以确保焊接过程中没有氧气和杂质的污染。

3. 焊剂:焊剂有助于去除焊接过程中产生的氧化物和杂质,并提供更好的焊接效果。

应选择无毒、无害的焊剂,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影响。

二、焊接过程1. 清洁焊接表面:在焊接之前,必须仔细清洁焊接表面,去除油污、氧化物和杂质,以确保良好的焊接连接。

2. 控制焊接温度:焊接时需要控制焊接温度,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焊接件损伤或变形,过低的温度则会影响焊接质量。

3. 控制焊接时间:焊接时间应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类型来确定,以确保焊接均匀和牢固。

三、焊缝设计焊缝设计是确保焊接件结构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焊缝设计要求:1. 焊缝尺寸:焊缝尺寸应根据焊接材料的厚度和要求的强度来确定,以确保焊接连接的牢固性。

2. 焊缝形状:焊缝形状应考虑焊接件所需的力学要求,并使焊接件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和抗拉强度。

3. 焊缝间距:焊缝间距应根据焊接件的尺寸和要求来确定,以确保焊接连接的均匀性和牢固性。

四、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确保焊接件质量和稳定性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质量控制方法:1. 非破坏性检测:通过使用超声波、射线或磁粉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检测焊接件是否存在缺陷或裂纹。

2. 拉力测试:通过对焊接件进行拉力测试,来评估焊接连接的强度和稳定性。

3. 视觉检查:通过目视检查焊接件的外观和表面质量,来评估焊接连接的质量。

综上所述,焊接件的通用技术要求涉及焊接材料的选择、焊接过程的控制、焊缝设计和质量控制等方面。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锻压机械、金切机床和其它产品用焊接件制造和验收基本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采用气焊、手工电弧焊、埋弧焊、气体保护焊等方法制造的本集团公司各类产品焊接件。

本标准将零件分为A级和B级,分别适用于A级和B级焊接构件。

A级应在图样的技术要求中注明,B级不需要注明。

当图样和技术文件无要求时,按B级。

2 引用标准GB 150-89 钢制压力容器GB 2649 – 2655-89 焊接接头机械性能试验方法GB 2656-81 焊缝金属和焊接接头的疲劳试验法DIN EN 9013 气割件质量级别DIN EN 13920 焊接构件的普通公差KES 04.052.3 焊接构件的普通公差(KOMA TSU)3 焊工资格焊工必须持有焊工技术资格证和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证方可进行独立焊接工作。

4 材料4.1 制造焊接件的钢材应符合图纸的规定4.2 制造焊接件的钢材和焊接材料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应满足图纸或工艺文件的要求,具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书,并根据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4.3 制造箱门、罩壳、盖板、护罩、护板之类零件用的δ≤3mm 的钢板一律采用冷轧钢板。

4.4 气割、焊接用气体,其质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5 零件下料与成形5.1 火焰切割和等离子切割下料未注尺寸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焊接坡口的角度(α)及尺寸(a、b)应符合表3的规定。

②气割缺口和孔(圆孔或型孔)取“+”值(即表中上偏差)。

③内筋板外形尺寸由工艺规定,取“-”值(即表中下偏差)。

表3注:加工面上坡口对a、b值取“+ ”值(即上偏值)。

5.2 火焰切割下料和等离子弧切割下料切割面上的割纹粗糙度应符合图1的规定。

其中C区适用于手工切割下料的场合或让步使用的场合。

Ry=110+1.8δRy=70+1.2δRy=40+0.6δ0407011020030040050060070022043065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20240260280300切割厚度δ(mm )说明:图1. 允许的平均表面粗糙度RyA 区B 区C区平 均 表 面 粗 糙 度 Ry (μm )图1. 允许表面的粗糙度Ry5.3 火焰切割下料和等离子弧切割面对板材平面的直角度和斜度公差应符合图2的规定,其中C 区为手工切割的场合或让步使用的场合。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一、一般要求1.1焊接件的制造应符合设计图样、工艺文件的规定。

1.2用于制造焊接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若不符合要求时,应按工厂材料代用制度代用。

1.3用于制造焊接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炉气体等)进厂时,须经技术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及订货要求,按照工厂“原材料入厂验收规则”验收后,才准入库。

1.4对无牌号、无合格证明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须进行检验和鉴定,确定其牌号及规格方可使用。

1.5严禁使用牌号不明及未经检验部门验收的各种材料。

1.6焊接材料的使用及管理按JB/T3223-2007的规定。

1.7火焰切割件的质量要符合JB/T5000.2-2007的规定。

1.8焊接件涂装前要进行表面除锈处理,质量等级见JB/T5000.12-2007的规定。

二、钢材的初步矫正2.1各种钢材在划线前,其公差不符合以下两条(2.2和2.3)规定者,均须娇正以达到要求的公差。

2.2钢板局部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的规定。

2.3型钢在划线前各种变形超过表2规定时须矫正后才可划线,且局部波状及平面度在每米长度内不超过2mm。

三、钢材的成型弯曲3.1钢材的卷圆弯曲,当弯曲半径(内半径)大于下列数值时,可冷弯。

a.钢板:对于低合金钢R≥25δ;对于低碳钢R≥20δ。

其中:R——弯曲半径;δ——钢板厚度。

b.工字钢:R≥25H或R≥25B(随弯曲方向而定)。

其中:H——工字钢高;B——工字钢腿宽。

c.槽钢:R≥45B或R≥25H(随弯曲方向而定)。

其中:H——槽钢高;B——槽钢腿宽。

d.角钢:R≥45B。

其中:B——角钢腿宽(对不等边角钢随弯曲方向而定)。

3.2钢材的卷圆弯曲,当弯曲半径(内半径)小于以上(3.1)规定的数值时,需根据具体工艺进行热弯或弯后热处理。

如热弯,钢材应加热到900~1100℃。

弯曲完成时,温度不得低于700℃。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JB/ZQ4000.3-86)1.焊接结构件的长度尺寸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适用于焊接件和焊接足见的长度尺寸,焊接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和平行度公差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焊接件结构件的尺寸公差于形位公差等级选用见1-245c尺寸和形位公差数值.Plb2.标注和未标注角度的偏差见1-246a角度偏差.Plb,角度偏差的公差尺寸以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从图样标明的基准点算起3.喷丸处理的焊接件,为了防止钢丸钻入焊缝,必须焊接内焊缝,并尽量避免内市和内腔,如果结构上必须有内市和内腔,则必须进行酸洗,以便达到表面除锈质量登记Be(见JB/ZQ4000.10-86附录A),对此图样需作标注4.由平炉钢制造的低碳钢结构件,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焊接,但为了避免焊接过程产生裂纹及脆性断裂,厚度较大的焊接件,焊削必须根据工艺要求,进行预热和缓冷,板厚超过30mm的重要焊接结构,焊后应立即消除内应力,消除内应力采用550-600℃回火,或200℃局部低温回火。

5.普通低合金结构制造的焊接件,必须按照焊接零件的碳当量和合金元素含量、零件的厚度、钢结构件的用途和要求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处理,见表1在气温较低、焊接件厚度较大的情况下焊接的普通低合金结构,应按表2的规定预热。

6.有密封内腔的焊接件,在热处理之前,应在中间隔板上适当的位置加工Φ10mm孔,使其空腔与外界相通,需在外壁上钻孔的,在热处理后要重新堵上。

7.焊缝射线探伤应符合GB3323-82的规定,要进行力学性能试验的焊接,应在图样或订伙技术要求中注明,焊缝的力学性能试验种类、试样尺寸按GB2649-81-GB2656-81的规定,试样板焊后与工件经过相同的热处理,并事先经过外观无损探伤检查。

8.焊件要进行密封性检验和耐压试验时,应按本标准要求进行,对耐压试验有要求时,应在图样或订货要求注明试验压力和试压时间。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oc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doc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DZ018-85本标准适用于水利电力系统一般机械及钢结构产品的手工电弧焊和埋弧自动焊。

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一般技术要求1.1 焊接工作应配备专职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和检验人员。

1.2 焊工应经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事Ⅰ、Ⅱ类焊缝焊接的工人,需按SDZ009-84《手工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焊工考试规则》或其他有关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第三方公证单位认可的焊工合格证。

1.3 焊接原材料和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和订货要求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材料的代用应执行代用制度。

材料进厂时,应按材料标准的规定检查验收,必要时可进行抽检复验。

对无牌号、规格、无质量保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只有经过检验和鉴定,确定其规格、型号、质量状态后,方可使用。

1.3.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参照表1选用。

表1 焊接材料的选用及预热、焊后热处理规范注:回火加热速度不大于200℃/小时,保温时间一般为0.04时/毫米,最低不少于两小时,以2.5~3℃/分钟的速度缓冷至300℃后空冷。

1.3.1.1 同种钢材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用,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a.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应与母材相当;b.工艺性能良好;c.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焊接的焊条应符合GB981-76《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的要求。

1.3.1.2 异种钢之间的焊接,焊接材料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要求:a.两侧均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根据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或强度等级较低)的一侧钢材选用。

b.其中一侧是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铬量比不锈钢更高的焊条(焊丝)。

1.4 焊前准备。

1.4.1 焊接前必须根据材料的可焊性、结构特点、设计要求、设备能力、使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

1.4.2 首次使用的钢种以及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焊接操作工艺规范

焊接操作工艺规范

焊接操作工艺规范一、前期准备工作1.所有焊工必须经过相应的培训和资格认证,确保其具备良好的焊接技能和专业知识。

2.检查焊机、气源、电源等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3.检查焊接材料的质量和规格,确保其适合本次焊接工作。

4.操作人员必须佩戴防护设备,如焊接面罩、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5.在作业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其他人员不会误入作业区域。

二、焊接准备工作1.将焊接材料进行清洁,确保其表面没有油污和氧化物,以保证焊缝质量。

2.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要求,调整焊机的电流和电压,并预热材料,以提高焊接质量和效率。

3.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适当的焊接电极和焊接方法,并保证焊接电极的质量。

4.针对大型焊接件,设置焊接固定装置,以确保焊接过程中焊件的固定和稳定。

三、焊接操作1.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保持专注和集中的精神状态,以确保焊接过程的安全和稳定。

2.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熟练掌握焊接方法和技巧,确保焊接质量的稳定和可靠。

3.控制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在不超出焊接材料耐受范围的情况下,确保焊缝质量和焊接强度。

4.在焊接过程中,焊工必须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及时清理飞溅物,以免对焊接质量产生影响。

四、后期处理工作1.完成焊接任务后,焊工必须对焊接区域进行清理,确保焊接区域的整洁干净。

2.对焊接材料进行检查和测试,以确保焊接质量符合要求。

3.对于大型焊接件,进行非破坏性检测,以确保焊接质量和安全性。

4.对于关键性焊接件,进行热处理和退火处理,提高焊接质量和强度。

5.记录焊接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和工艺控制点,以备后续评估和追溯。

在实际焊接工作中,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以上规范,确保焊接质量和工作安全。

同时,焊接操作工艺规范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更新,以满足不同焊接项目的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一、焊接件的通用技术要求:焊接部位应平直、无毛刺、无裂纹、无气孔、无夹杂物;焊丝应选用质量好、规格明确的产品;焊接前应
对钢材进行除毛刺、打磨处理,去除表面油污和灰尘,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时应保证电弧稳定,控制电流大小,焊接速度均匀;焊接后应按
要求进行除渣、研磨等处理;焊接件应符合相关标准及技术要求,并
保证其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二、焊接工艺要求:在进行焊接前,应先对工件进行预处理,对其表
面进行去污、除锈等处理,以保证焊接质量;在选择焊接材料时,应
根据工件材料及要求选用合适的焊接材料,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焊
接工艺控制,确保焊接质量和稳定性;焊接时应严格控制焊接温度,
避免过热和过冷引起的质量问题,保证焊接强度和耐腐蚀性;焊接完
成后,应进行磨光、去渣等处理,确保焊缝平整、无裂纹、无毛刺、
无夹杂物,保证焊接质量;焊接工艺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记录并进行
质量检测,确保焊接质量和稳定性。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通用工艺守则

焊接工艺守则GY—CT—G22编制:审核:批准:XXXXXXXXXX有限公司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守则规定了焊接件的焊前准备、组装和各种焊接方法技术规范本守则适用于公司消防车系列产品结构件焊接,凡产品图纸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手工电弧焊、半自动电弧焊、电阻焊、气焊均按本守则执行。

2.引用标准JB/T5943-91 工程机械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50077—96 气体保护电弧焊用碳钢、低合金钢焊丝产品质量分等GB985—88 气焊、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焊缝坡口的基本形式和尺寸GB324—88 焊缝符号表示法3.一般规定3。

1 焊工考核焊工必须持证上岗并经人事部及有关部门考查合格后才能焊接产品,并定期考查。

3.1。

1 焊工应有较强的识图能力,能准确地找出图样上的焊接部位.焊接符号识别见附录Ⅰ;3.1。

2焊工应具有一定的电工知识、金属材料知识、焊接结构的装配知识。

3.1。

3焊工应具有各种位置焊接的熟练操作技能。

并能识别各种焊接缺陷,找出原因,采取相应纠正措施.3.1.4焊工应有一定的安全意识,特别是进行气焊、气割时,必须正确使用设备.3.2 材料公司常用被焊材料有普通炭素钢、优质碳素钢(只限45钢以下)、低合金结构钢(16Mn 15MnVN等)、不锈钢(1Cr18Ni9Ti Sus304N1 1Cr13)、铝合金钢板、铜管.3。

2.1进厂原材料(板材、型材、焊接材料)的钢号、规格、尺寸应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图样和工艺要求,不符合要求的,应按制度办理代用手续.3。

2。

2 进厂原材料必须经质检部门检查合格后,方可投入生产。

3。

2。

3焊接材料选用原则:碳钢和低合金钢按等强度原则选用,不锈钢和有色金属按等成分原则选用。

3。

2.4新研制或公司从末使用过的材料(含焊接材料),需经技术部门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经主管领导或主管设计认可后,方能投入生产。

3.2。

5 用于钢结构焊接的焊条,购买、保管、贮存、使用均应按JB3223《焊条质量管理规程》的规定执行,3.2。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焊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造纸机械、矿山机械、环保设备及其它产品焊接件的制造和检验。

若本标准规定与图纸要求相矛盾时,应以图纸要求为准。

气体保护本标准适用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不锈钢材料,采用手工电弧焊、CO2焊及氩弧焊方法制造的焊接件。

技术要求2. 材料2.1用于制造焊接结构件的原材料(板材、型材等)的牌号、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或2.1.1 技术文件的要求,若不符时,应按公司内材料代用制度办理材料代用。

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铸钢、焊条、焊丝等)购进时,应有质量证明书,2.1.2 并按材料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使用。

对无牌号、无质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材,必须进行检验和鉴定。

其成份和性能符合要 2.1.3 求时方准使用。

钢板的初步矫正2.2各种钢材在划线前,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其形状公差不得超出下列规定:2.2.1规定钢板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a1钢板平面度公差f1000:f测量工厚16f=2米平f=1厚16b.型材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公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2角全长直线度误2/1000,在每米长度内槽超2钢垂直度误1/100,但不大1.(不等角角钢按长边宽度计算工歪扭:100时100时5钢槽钢腿相对腰的垂直度误差f≤1/100b的规定,当超过规定,本公司无法矫正时,经检验部门同意,可用于歪扭不超过表2c.次要结构。

钢材的矫正。

可用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或在平台上锤击。

矫正后的钢材,不得有2.2.21mm。

明显的伤痕,其伤痕深度,钢板一般≤0.5mm,型钢≤不锈钢材料不准用铁锤直接锤击(可垫一铜块锤击或用木锤锤击)2.2.3 号料划线前的准备2.3划线或样板的制作,需考虑结构在焊接时所产生的收缩量,收缩量的大小,按工艺2.3.1一般箱型或工字型结构或类似箱型划工字型结构,要求规定。

如工艺文件没有规定时,L按下式计算纵向焊缝收缩量⊿):筋、隔板数量mm(L:焊件纵向焊缝总长;n⊿L=1/1000L=0.5n按下式计算横向焊缝的收缩量⊿Bmm):焊件横向焊缝总长⊿B=1/1000B (B焊接结构件的装配间隙,在制作样板时应予以考虑。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

焊接件通用技术要求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焊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各机型农机及其它焊接件的制造和检验;若本标准规定与图纸要求相矛盾时,应以图纸要求为准;本标准适用于手工电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焊接方法制造的焊接件;二、技术要求1、材料用于制造组焊件的原材料钢板、型钢和钢管等、焊接材料焊条、焊丝、焊剂、保护气体等进厂时,须经检验部门根据制造厂的合格证明书验收后,才准入库;对无牌号、无质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材,必须进行检验和鉴定;其成份和性能符合要求时方准使用;焊接材料:1焊条、焊丝应存放于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内,各类焊条必须分类、分牌号堆放,避免混乱;搬运过程轻拿轻放,不要损伤药皮;焊条码放不可过高2仓库内,保持室温在0°C以上,相对湿度小于60%;3各类存储时,必须离地面高300mm,离墙壁300mm以上存放,以免受潮;4一般焊条一次出库量不能超过两天的用量,已经出库的焊条,必须要保管好;焊条使用前应按其说明书要求进行烘焙,重复烘焙不得超过两次;原材料各种钢材在划线前,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其形状公差不得超出下列规定:1钢板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表1 钢板平面度公差值f2型材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公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表23歪扭不超过表2的规定,当超过规定,本公司无法矫正时,经检验部门同意,可用于次要结构;下料:尺寸偏差:钢材可采用机械剪切、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激光切割等下料方法,零件切割后的尺寸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剪板机下料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3规定: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的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4规定表3 剪板机下料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mm表4 气割、等离子切割、火焰切割零件尺寸的极限偏差mm当板厚小于或等于18mm时,气割孔直径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5规定:当板厚>18-30时,极限偏差按表5放大;当板厚>30时,极限偏差按表5放大1mm;表5气割孔直径尺寸极限偏差mmδ≤18零件的形位公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板材零件表面的直线度与平面度公差应符合表6规定;直线度应在被测面全长上测量; 表62型材角钢、槽钢、工字钢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垂直度及歪扭公差应符合表7规定; 表73零件机械切割的边棱,不应有高度大于的毛刺和深度大于1mm的划痕;零件气割边棱,不应有裂纹、氧化渣,割痕深度不得大于表8规定表82、焊接参数选择手工电弧焊:焊条直径:焊条直径是根据焊件厚度、焊接位置、接头形式、焊接层数等进行选择的;厚度较大的焊件,搭接和 T 形接头的焊缝应选用直径较大的焊条;对于小坡口焊件,为了保证底层的熔透,宜采用较细直径的焊条,如打底焊时一般选用Φ2.5mm 或Φ3.2mm 焊条;不同的焊接位置,选用的焊条直径也不同,通常平焊时选用较粗的Φ~mm 的焊条,立焊和仰焊时选用Φ~mm 的焊条;横焊时选用Φ~mm 的焊条;对于特殊钢材,需要小工艺参数焊接时可选用小直径焊条;根据工件厚度选择时,可参考表9;对于重要结构应根据规定的焊接电流范围根据热输入确定参照表10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来决定焊条直径;表9 根据工件厚度选择焊接直径焊接电流:焊接电流是焊条电弧焊的主要工艺参数,焊工在操作过程中需要调节的只有焊接电流,而焊接速度和电弧电压都是由焊工控制的;焊接电流的选择直接影响着焊接质量和劳动生产率; 焊接电流越大,熔深越大,焊条熔化快,焊接效率也高,但是焊接电流太大时,飞溅和烟雾大,焊条尾部易发红,部分涂层要失效或崩落,而且容易产生咬边、焊瘤、烧穿等缺陷,增大焊件变形,还会使接头热影响区晶粒粗大,焊接接头的韧性降低;焊接电流太小,则引弧困难,焊条容易粘连在工件上,电弧不稳定,易产生未焊透、未熔合、气孔和夹渣等缺陷,且生产率低; 因此,选择焊接电流时,应根据焊条类型、焊条直径、焊件厚度、接头形式、焊缝位置及焊接层数来综合考虑;首先应保证焊接质量,其次应尽量采用较大的电流,以提高生产效率;板厚较的,T 形接头和搭接头,在施焊环境温度低时,由于导热较快,所以焊接电流要大一些;但主要考虑焊条直径、焊接位置和焊道层次等因素;1 考虑焊条直径焊条直径越粗,熔化焊条所需的热量越大,必须增大焊接电流,每种焊条都有一个最合适电流范围,表10是常用的各种直径焊条合适的焊接电流参考值;当使用碳钢焊条焊接时,还可以根据选定的焊条直径,用下面的经验公式计算焊接电流:I=dK式中:I 一一焊接电流 A :d——焊条直径 mm :K——经验系数 A/cra ,见表 3-20;表9 焊接电流经验系数与焊条直径的关系2 考虑焊接位置:在平焊位置焊接时,可选择偏大些的焊接电流,非平焊位置焊接时,为了易于控制焊缝成形,焊接电流比平焊位置小 10%~20%;3 考虑焊接层次:通常焊接打底焊道时,为保证背面焊道的质量,使用的焊接电流较小;焊接填充焊道时,为提高效率,保证熔合好,使用较大的电流:焊接盖面焊道时,防止咬边和保证焊道成形美观,使用的电流稍小些;焊接电流—一般可根据焊条直径进行初步选择,焊接电流初步选定后,要经过试焊,检查焊缝成形和缺陷,才可确定;对于有力学性能要求的如锅炉、压力容器等重要结构,要经过焊接工艺评定合格以后,才能最后确定焊接电流等工艺参数;表11 焊接电流与焊条直径的关系电弧电压当焊接电流调好以后,焊机的外特性曲线就决定了;实际上电弧电压主要是由电弧长度来决定的;电弧长,电弧电压高,反之则低;焊接过程中,电弧不宜过长,否则会出现电弧燃烧不稳定、飞溅大、熔深浅及产生咬边、气孔等缺陷:若电弧太短,容易粘焊条;一般情况下,电弧长度等于焊条直径的~1倍为好,相应的电弧电压为16—25V;碱性焊条的电弧长度不超过焊条的直径,为焊条直径的一半较好,尽可能地选择短弧焊;酸性焊条的电弧长度应等于焊条直径;焊接速度焊条电弧焊的焊接速度是指焊接过程中焊条沿焊接方向移动的速度,即单位时间内完成的焊缝长度;焊接速度过快会造成焊缝变窄,严重凸凹不平,容易产生咬边及焊缝波形变尖;焊接速度过慢会使焊缝变宽,余高增加,功效降低;焊接速度还直接决定着热输入量的大小,一般根据钢材的淬硬倾向来选择;焊缝层数厚板的焊接,一般要开坡口并采用多层焊或多层多道焊;多层焊和多层多道焊接头的显微组织较细,热影响区较窄;前一条焊道对后一条焊道起预热作用,而后一条焊道对前一条焊道起热处理作用;因此,接头的延性和韧性都比较好;特别是对于易淬火钢,后焊道对前焊道的回火作用,可改善接头组织和性能;对于低合金高强钢等钢种,焊缝层数对接头性能有明显影响;焊缝层数少,每层焊缝厚度太大时,由于晶粒粗化,将导致焊接接头的延性和韧性下降;表12 手工电弧焊工艺参数示例气体保护焊:CO2气体保护焊在实际生产中用到的比较多,选择焊接工艺参数时,应做到以下几点;1 CO2根据母材先确定焊丝直径和焊接电流;2根据选择的焊接电流,在试板上试焊,细心调整出相匹配的电弧电压;3根据试板上焊缝成型情况,细调整焊接电流,焊接电压,气体流量,达到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4在工件上正式焊接过程中,应注意焊接回路,接触电阻引起的电压降低,及时调整焊接电压;焊丝直径:根据焊件情况,首先应选择合适的焊丝直径;常用焊丝直径为~,各种直径的焊丝都有其通用的电流范围、适合的焊接位置,见表12;从表10中可以看到,小于的焊丝,适合于全位焊;大于的焊丝主要适用于平焊;表12焊接电流:焊接电流主要根据母材厚度,接头形式以及焊丝直径等正确选择;在保证焊头的前提下,尽量选择小电流,因为当电流太大时,易造成熔池翻滚,不仅飞溅大,焊缝成型也非常差;焊接电流与焊丝直径的关系件表10;电弧电压:确定焊接电流的范围后,调整电弧电压;使电弧电压与焊接电流形成良好的匹配;焊接过程中电弧稳定,飞溅小,能听到沙、沙的声音;能看到的焊剂电流表、电压表的指针稳定,搬动小,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也就达到了最佳匹配;最佳的电弧电压一般在16V~24V之间,粗滴过渡时,电压为25V-45V,所以电弧电压应细心调试;焊接速度:随着焊接速度增大或减小;则焊缝熔宽、熔深和堆积高度都相应减小或增大;当焊接速度过快时,会使气体保护的作用受到破坏,易使焊缝产生气孔;同时焊缝的冷却速度也会相应提高,也降低了焊缝金属的塑形和韧性,并会使焊缝中间出现一条棱,造成成型不良;当焊接速度过慢时,熔池变大,焊缝变宽,易因过热造成焊缝金属组织粗大或烧穿;因此焊接速度应根据焊缝内部与外观的质量选择;一般自动焊速为15m/h~30 m/h;焊丝伸出长度:焊丝伸出长度一般为焊丝直径的10~20倍;焊丝伸出长度与电流有关,电流越大,伸出长度越长;焊丝伸出长度与焊接电流的关系,见表13;焊丝伸出长度越长时,焊丝的电阻热越大,焊丝熔化速度越快,易造成成段焊丝熔断,飞溅严重,焊接过程不稳定;焊丝伸出长度太短时容易使飞溅物堵住喷嘴,有时飞溅物熔化到熔池中,造成焊缝成型差;一般经验公式是,伸出长度为焊丝直径的十倍,即焊丝选择伸出长度为12mm左右;表13气体流量:气体流量会直接影响焊接质量,一般根据焊接电流、焊接速度、焊丝伸出长度及喷嘴直径来选择;当焊接电流越大,焊接速度越快,焊丝伸出长度越长时,气体流量应大些;气体流量越大或越小时,都会造成成型差、飞溅大、产生气孔;一般经验公式是,数量为焊丝直径的十倍,即焊丝选择12L/min;当采用大电流快速焊接,或室外焊接及仰焊时,应适当提高气体流量;CO气体纯度不低于%;2焊枪倾角:当喷嘴与工件垂直时,飞溅都很大,电弧不稳;其主要原因是运条时产生空气阻力,使保护气流后偏吹;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一般采用左向焊法焊接,可将喷嘴前倾10°~15°,不仅能够清楚观察和控制熔池,而且能够保证焊缝成型良好,焊接过程稳定; 电源极性:气体保护焊电源极性一般采用直流反接焊接,因为直流反接时熔深大,飞溅小,电CO2弧稳定,焊缝成型好;3、点固定位焊零件须检验合格后,方可装配定位焊;焊缝间隙在其全长上的不均匀度,应在间隙量公差范围之内;装配焊接零件时,两个焊件或焊边的相互位置偏差应符合下列规定1钢板对接,如图1图12型钢对接,如图2图23对接接头的错边量,应小于板厚的10%,且最大不超过3mm,当两板厚不同时,应以两者3中薄板计算,如图4装配工字梁或箱形梁或类似结构,应符合表14规定表14焊接结构件点固定位焊焊缝,应符合下列要求1定位焊缝的高度和宽度,不应超过焊接焊缝的尺寸,其长度和间距,根据焊接结构件的大小确定;2定位焊与正式焊接用相同型号的焊条;3若焊件焊接需要预热时,定位焊也应预热相同的温度;4定位焊缝有裂纹时,必须铲掉重焊;4、焊接结构件焊接时应符合下列要求:1应对装配定位焊的焊接结构件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焊接;2焊接前应将焊缝处及两侧各20mm范围内工件表面的油、锈及其它污物清理干净;3焊接时,不得在非焊缝区引弧,对多层焊道,应每焊一层焊缝,彻底清渣后,检查无缺陷时,方可再焊;焊接结构件的尺寸公差焊件焊后要求1焊接结构件的非机械加工面未注公差的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6的规定表162焊接结构件焊后须经机械加工面的尺寸的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7的规定,但尺寸偏差不得超过加工余量的2/3,且保证有不小于2mm加工余量;表173焊接结构件的角度偏差,根据产品精度不同,分A、B、C三级,列于表18,角度偏差可直接标注在基本尺寸上,也可在图样或技术要求中标注公差等级,凡无标注角度偏差者,按C 级加工与检验;表18 焊接结构件角度偏差4角度偏差规定以角的短边为基准边,其长度自规定的基准点,基准点必须在图样上绘出,其标准方法如图6中a、b图65焊接结构件平面的平面度,直线度公差应符合表19规定表19 焊接结构件平面的平面度、直线度公差6焊接件的圆柱、圆锥表面的圆度,应在其直径公差之半范围内;7焊接件表面之间的同轴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最大公差之半,如图78焊接件表面间的垂直度与平行度,不得大于相应尺寸公差之半,如图8图89焊接件表面间的对称度,不得大于相应基准面尺寸公差之半,如图9图910焊接件结构件的机加工余量按表20规定表20 焊接结构件机加工余量5、焊接变形的控制及矫正在焊接中为防止和减小变形,应首先焊接薄的焊缝,再焊接厚的焊缝,对较长的焊缝应采取对称或反方向分段焊法,焊缝长度及间隔应均匀一致,同时应以最快的速度焊接;制作件要求密封连续焊接时,要求焊缝处不得出现气孔沙眼现象;各种焊法的焊缝要求平滑不能出现焊不透、焊穿、裂纹、咬边、气孔、砂眼、夹渣等现象;焊完后应除去药皮进行检查,如发现不合格的应立即返修;减小变形的主要方法:1选择合理的焊接顺序;2尽可能用对称焊缝如工字形截面;3采用反变形法焊接过程中控制变形的主要措施:1采用反变形2采用小锤锤击中间焊道3采用合理的焊接顺序4利用工卡具刚性固定5分析回弹常数;焊接变形的矫正焊接变形矫正可用人工、机械及火焰矫正,其要求同条钢材的矫正;焊缝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应符合表21规定表216、焊接缺陷焊缝不应有咬边、焊瘤、烧穿、未焊透、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气孔等;咬边:在工件上沿焊缝形成的凹陷称为咬边,它减少了接头的工作截面,且在咬边处形成严重的应力集中;产生的原因为:工件被熔化一定深度而填充金属未及时流进去补充所致;因而在电流过大,电弧拉得太长,焊条角度不当时均会造成咬边;焊瘤:熔化金属流淌到熔池边缘未熔化的工件上,堆积而形成焊瘤;它与工件未熔合,焊瘤对静载强度无影响,但会引起应力集中,使动载强度降低;产生的原因:在角焊、立焊、横焊、仰焊时电弧过长,焊速太慢,焊条角度和运转方法不正确;在平时对接电流太大,造成后半根焊条过热,致使熔池铁水猛增而造成焊瘤;预防措施:在角焊、立焊、横焊、仰焊时要压低电弧,适当增加焊接速度,保持正确焊条角度,在对接时注意焊接电流即可;烧穿:部分熔化金属从焊缝反面漏出,甚至烧穿成洞,这种缺陷在底层焊缝和薄板焊接时容易发生,它使接头强度降低,焊接时需将漏出部分铲掉,进行补焊;产生原因为:焊接电流过大、焊接速度过慢,电弧在一处停留过久,装配间隙过大;预防措施:选用适当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焊接操作方法熟练,可在焊缝背面加铜垫板,在装配间隙过大处可用跳焊法或灭弧法上一层薄焊缝后在施焊;未焊透:工件与焊缝金属或焊缝层间局部未熔合,它削弱了焊缝的工作面积,造成严重的应力集中,大大降低了焊接接头的强度,成为焊缝开裂的根源;产生原因:焊接电流过小,坡口角度太小,钝边太厚,间隙太小,焊条直径过大没有清理表面的氧化皮、油污,多道焊接时没有清理干净熔渣;预防措施:选择合适的焊接电流,清理干净焊件的氧化皮、油污,作好焊道后清理;焊缝尺寸不符合要求:主要指焊缝宽度角焊指焊角高度和焊缝增高量不符合技术要求,沿焊缝长度方向焊缝尺寸不均匀,这几种缺陷均会降低街头强度;产生原因:焊条焊丝选择不当,操作不熟练;气孔:焊缝金属在高温时吸收了过度气体,熔池内部冶金反应产生的气体在熔池冷却凝固时来不及排除,而在焊缝内部或表面形成气孔;它减少了焊缝的有效工作面积,降低了接头的机械强度,如果有穿透或连续性气孔会严重影响焊件的气密性;产生原因为:焊前工件表面有油污、氧化皮未清理干净,焊条受潮,焊条药皮脱落,焊条烘干温度过高或过低,电弧过长;预防措施:选用抗气孔能力强的酸性焊条,焊前清理干净工件表面,焊接电流和焊接速度适中,焊条受潮需烘干,尽量采用短弧焊接;三、试验方法密封性试验煤油试验,例如1GD-C侧箱体焊合件在试件外部焊缝涂上白粉,内部涂上足够的煤油;经30分钟后,检查白粉的表面是否出现黑色油斑;若无油斑,则认为此焊缝无缺陷;若出现油斑,则此处焊缝有缺陷,应进行返修;对于有工作压力的容器,应进行水压试验;暂时不用水压试验的压力,不得小于工作压力的倍,压力达到试验压力时,保压15分钟,检查焊缝有无渗漏现象;如有渗漏处,作出标记,进行返修;3.2焊缝机械性能试验;焊件由本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有关技术文件、本标准及焊接通用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焊接件检查项目如下焊缝形状偏差和外部缺陷焊缝内部缺陷焊缝密封性焊缝机械性能几何形状尺寸详细检验方法及规则见焊接通用质量标准。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通用技术条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焊接通用技术条件SDZ018-85本标准适用于水利电力系统一般机械及钢结构产品的手工电弧焊和埋弧自动焊。

凡产品图样或技术文件中无特殊要求时,均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1 一般技术要求1.1 焊接工作应配备专职的焊接技术人员、焊接检查和检验人员。

1.2 焊工应经专门的技术训练,从事Ⅰ、Ⅱ类焊缝焊接的工人,需按SDZ009-84《手工电弧焊及埋弧自动焊焊工考试规则》或其他有关焊工考试规则进行考试,并取得第三方公证单位认可的焊工合格证。

1.3 焊接原材料和焊接材料的型号、规格和订货要求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材料的代用应执行代用制度。

材料进厂时,应按材料标准的规定检查验收,必要时可进行抽检复验。

对无牌号、规格、无质量保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只有经过检验和鉴定,确定其规格、型号、质量状态后,方可使用。

1.3.1 焊接材料的选用,应根据母材的化学成份、机械性能、焊接接头的抗裂性、焊前预热、焊后热处理及使用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参照表1选用。

表1 焊接材料的选用及预热、焊后热处理规范注:回火加热速度不大于200℃/小时,保温时间一般为0.04时/毫米,最低不少于两小时,以2.5~3℃/分钟的速度缓冷至300℃后空冷。

a.焊接接头的机械性能应与母材相当;b.工艺性能良好;c.低碳钢及低合金钢焊接的焊条应符合GB981-76《低碳钢及低合金高强度钢焊条》的要求。

a.两侧均非奥氏体不锈钢时,可根据合金元素含量较低(或强度等级较低)的一侧钢材选用。

b.其中一侧是奥氏体不锈钢时,可选用含镍、铬量比不锈钢更高的焊条(焊丝)。

1.4 焊前准备。

1.4.1 焊接前必须根据材料的可焊性、结构特点、设计要求、设备能力、使用条件及施工环境等因素编制合理的焊接工艺。

1.4.2 首次使用的钢种以及改变焊接材料类型、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艺,必须在施工前进行焊接工艺试验。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产品焊接件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生产的造纸机械、矿山机械、环保设备及其它产品焊接件的制造和检验。

若本标准规定与图纸要求相矛盾时,应以图纸要求为准。

本标准适用于碳素结构钢、低合金结构钢和不锈钢材料,采用手工电弧焊、CO 2气体保护焊及氩弧焊方法制造的焊接件。

2. 技术要求 材料用于制造焊接结构件的原材料(板材、型材等)的牌号、规格、尺寸应符合图样或技术文件的要求,若不符时,应按公司内材料代用制度办理材料代用。

用于焊接件的材料(钢板、型钢、铸钢、焊条、焊丝等)购进时,应有质量证明书,并按材料标准规定检验合格后,方准入库使用。

对无牌号、无质证书的原材料和焊材,必须进行检验和鉴定。

其成份和性能符合要求时方准使用。

钢板的初步矫正各种钢材在划线前,不能有较大的变形,其形状公差不得超出下列规定: a. 钢板的平面度不应超过表1规定b. 型材的直线度和垂直度公差不超过表2的规定c.歪扭不超过表2的规定,当超过规定,本公司无法矫正时,经检验部门同意,可用于次要结构。

钢材的矫正。

可用机械矫正和火焰矫正,或在平台上锤击。

矫正后的钢材,不得有明显的伤痕,其伤痕深度,钢板一般≤0.5mm,型钢≤1mm。

不锈钢材料不准用铁锤直接锤击(可垫一铜块锤击或用木锤锤击)号料划线前的准备划线或样板的制作,需考虑结构在焊接时所产生的收缩量,收缩量的大小,按工艺要求规定。

如工艺文件没有规定时,一般箱型或工字型结构或类似箱型划工字型结构,纵向焊缝收缩量⊿L按下式计算⊿L=1/1000L=0.5n (L:焊件纵向焊缝总长mm;n:筋、隔板数量)横向焊缝的收缩量⊿B按下式计算⊿B=1/1000B (B:焊件横向焊缝总长mm)焊接结构件的装配间隙,在制作样板时应予以考虑。

其间隙在图纸和工艺文件没有要求时,一般为1-2mm。

样板的外围尺寸偏差,应在-0.5~-1.0范围内。

样板需经检验员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焊接通用技术规范
一、焊接方法的应用
1. 点焊
1) 实现点焊的空间要求: n 焊接面尽可能是平面;
n 有足够的焊钳进出零件的空间; n 能够实现点焊面与焊钳极臂垂直; n 有电极焊接时的运动空间;
n 有足够的可视空间,至少能看见一个极臂与板件的接触点; n 零件不能与焊钳钳身、悬挂钢缆、焊钳转盘相干涉。

2) 板厚的要求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多使用两层板点焊,减少三层板焊接,杜绝三层以上板件搭接点焊,对于点焊搭接料厚要求如下:
≥440MPa 高强度钢板以双面镀锌钢板计,超出以上范围的钢板搭接,要求采用固定点焊或弧焊连接实现。

3) 三层板点焊搭接顺序要求:
考虑到三层板点焊过程中焊核偏移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在设计中尽量采用搭接形式1。

当镀锌刚板或高强刚板与低碳钢板混合焊接时,尽可能使镀锌钢板或高强钢板夹在低碳钢板之间,以增强可焊性,减少锌层对电极的污损和粘连。

4) 搭接料厚一致性建议
在同道工序,能够使用同一型号焊钳焊接的焊点,焊接料厚尽可能接近,以便于参数的统一。

5) 搭接宽度要求
搭接边大小应大于12mm ;料厚大于等于3mm 情况下,搭接边宽度应达到16mm ;料厚大于等于5mm 情况下,搭接边宽度应达到20mm ,焊接料厚越大,搭接宽度越宽。

6) 焊点间距要求
长、直焊缝焊点间距要求一般在50~80mm 之间,局部强度要求较低的位置,如车门外板加强板与门外板的搭接点焊,距离可增大至100mm ;螺母板及部分小件需要在较小的平面内达到连接强度要求,焊点可依实际情况增加,点距相应缩短。

7) 焊点排布要求
相同位置第一道焊点与第二道叠加的焊点在位置上要求尽可能均匀交错,避免在同一位置、或距离较近位置第一道、第二道焊点叠加,影响焊接强度。

弧焊亦如此。

搭接形式 材料 单层料厚要求 合计料厚要求
全为镀锌钢板 较薄板在1.8mm 以内
两层板搭接 全为低碳钢板 较薄板在2.0mm 以内
全为镀锌钢板 较厚板在2.0mm 以内 3.6mm 以内
三层板搭接
全为低碳钢板 较厚板在3.0mm 以内 5.4mm 以内
三层以上搭接 不允许
正确
图① 图②

错误 尽可能避免在同道工序内,点焊、弧焊等各种焊接方式反复交叉,尽可能实现弧焊工序、螺柱焊工序的集中,减少焊接弧光的干扰,并利于生产线的编排和生产组织。

8) 焊点数量要求
焊点数量以满足强度要求为准,过多、过密的焊点只能增加焊接的成本,同时过密的焊点由于焊接分流的加大,焊接强度降低。

同时与标杆车型的对比是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过多的焊点反映出的不足是车身结构性差和焊点布置不合理。

9) 焊点位置要求
焊点位置是工艺和产品设计协调的结果,部分重要焊点位置需以CAE 分析的要求来设定。

2. 凸焊
对于板件之间的凸焊,对焊接材料厚度、凸点大小、凸点位置等进行要求。

n 板材厚度要求:最适宜的厚度为0.5-4mm ,并且材料的厚度比在3:1之内。

n 凸点位置要求:焊接同种金属时,应将凸点冲在较厚的工件上;焊接异种金属时,应将凸点冲在电阻率较高的工件上,但当在厚板上冲出凸点有困难时,也可在薄板上冲凸点。

n 凸点形状要求:推荐采用圆球型凸点,也可以做成长形的(近似椭圆形)。

n 对于标准件的焊接参见《螺柱焊工艺规范》、《凸焊工艺规范》 3. 弧焊
1) 弧焊形式 A. CO 2焊
由于CO 2焊焊接产生的变形较大,所以在焊接时①不建议采用连续长距离弧焊,首先推荐采用点装塞焊,在板件上开Φ6~Φ9的圆孔或椭圆孔,弧焊填充;其次推荐采用缝焊,每段距离长度为10~30mm 之间,厚度超过3mm 板料可采用连续弧焊。

②不建议焊接料厚等于或低于0. 8mm 的钢板,避免熔穿现象发生。

B. MIG 钎焊
MIG 钎焊主要应用于车身外观表面和强度要求不高但需防止变形的部位的焊接。

2) 弧焊空间要求
弧焊可进行全位置焊接,因此受空间影响较小,但基本的弧焊位置、角度必须得到保证,因此要求如下:
n 在弧焊焊角正对方向上无结构、视线遮挡;
n 部分可能存在搭接不良、或搭接间隙大的位置要有可供铁锤修正的空间;
n 对接焊缝的间隙要根据对接料厚进行选择,焊接厚度越大,所留间隙越大,间隙要求在0.5~2mm 范围内。

n 弧焊角度α要求在30。

~75。

范围内,如下图:
在常用的焊接方式中,对于板材之间的连接,我们推荐所采用的焊接方式依次为:
电阻点焊━┳━━━→塞焊━━━━━→缝焊
┣━━━→MIG 钎焊━━━→铜钎焊
┗━━━→凸焊
建议普通两厢、三厢轿车弧焊长度控制在2.5m 以内,面包车、MPV 、SUV 弧焊长度控制在4m 以
图③ 图④ 图⑤ 内(若有单独的车架,车身部分弧焊长度控制在2.5m 以内),最重要的是与标竿车型,即设定竞争对手车型进行对比,要比竞争车型弧焊长度短、所使用部位少。

二、与工装相关的建议
1. 焊钳
n 零件形状所构成的焊接面能适合普通X 型、C 型焊钳焊接; n 同一焊接工位焊接实现使用尽可能少的焊钳。

2. 设备
n 同一工序所使用螺钉尽可能统一,以减少焊接设备的使用;
n 弧焊尽可能集中到车身点焊完成后,在后续工位补焊,以便于集中进行烟尘净化。

3. 夹具
n 零件的搭接顺序相关性尽可能少,减少零件装配过程中的等待时间; n 尽可能减少同道工序的n 次装件,减少零件操作过程中的等待时间; n 减少外板件的装配工序,以减少装夹次数,避免可能的碰伤和变形; n
对于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焊点,如避让四层板的焊点(焊点区域较小)、下方开设过孔的焊点
(焊点位置受视线遮挡),距离操作位置较远而无法准确达到焊点位置的焊点,要求在零件上操作视线可及范围内做出明显指示,参见《焊点标识通用设计规范》。

4. 生产线
n 焊接工序应趋向于短、胖,避免瘦、长,以缩减工序长度(对于主线尤其重要),减少中间存
储面积;
n 实现模块化生产方式。

三、车身定位系的建立
车身定位系的建立要求能够确保车身焊接得以实现,并保证车身精度在规定的、允许的公差范围内,它是建立在一定的装配关系基础上。

1. 定位原则
n N-2-1原则,随零件的大小、板件刚性的强弱,N 的数量也不同;
n 定位方式的选择建议优先选择图3,对于大且刚性较差板件优先选择图4、5。

n 尽可能实现圆孔、椭圆孔定位,避免使用方孔、不规则孔等定位; n 对于不上夹具的小零件可以采用凸点定位; n 减少采用螺母孔定位方式;
n 对于装配精度要求较低的结构件,可采用翻边自定位、简化的捆绑、夹持等定位形式,以简化夹具。

2. 定位精度 1) 位置
n 将高精度的装配孔/点设为定位孔/点,以保证其最终定位精度; n 定位孔之间的距离应该大于该件在此平面最大距离的三分之二; n
零件定位孔所在面需为平面设计,不可在曲面上;
n 定位孔处零件刚性相对较好;
n 同一零件定位孔法线方向尽可能相互平行,并尽可能缩减同一零件/总成的定位孔平面间距离; n 大型零件、总成主定位孔须与设计主平面平行;
图⑥
n 尽可能避开焊点位置; n 杜绝定位孔径向受力; n 降低装配难度。

2) 数量
n 确保零件装配稳定,定位点须合理使用,谨慎使用过定位。

3) 误差积累
n 误差积累方向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前到后; n 定位点的统一与延续性及误差积累方向的一致性; n 模块化生产方式贯穿其中,须有误差消减措施;
n 在车身装配工序上,X 、Y 、Z 方向上都要有可以消减误差的滑动平面。

3. 定位孔的要求
n 孔径与所定位零件重量相匹配,如料太薄,可采用翻边孔、台阶孔; n
定位孔大小要求如下表:
工艺孔 孔径大小
定位孔 Φ32、Φ□30、Φ□25、Φ□20、Φ□16、Φ□12、Φ□10、Φ□8、Φ6、Φ5
长圆孔 32×38、30×36、25×31、20×26、16×20、12×16、10×14、8×10、6×10、5×9 堵盖
18、24、30、32、40、50、60、87、110
“□”内为推荐优先选用孔径
n 形状相似零件的定位孔孔距要求长度不一,避免错装;
n 模具包边的零件定位孔建议采用翻边孔,以提高孔对销的导向作用,建议优先采用Φ16、Φ20
两种尺寸;
n 受重力影响的零件如侧围外板、门内板,尽可能采用翻边孔定位。

4. 过孔的设计
n 避让定位孔的过孔要求比定位孔直径至少大1~2mm ; n 避让螺母孔的过孔要求比螺母焊接定位孔至少大1mm ; n 具体内容参见《白车身孔数据通用标准》 5. 其它
n 在焊接装配定位时要考虑定位销运动方向上有5mm 的定位销
运动空间(如图6);随销直径的增大,运动空间相应增大;
n 减少零件的上定位,即减少翻销的使用。

n 梁类件要在定位上防止装反、装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