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附板书)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

《亡羊补牢》教案(优秀4篇)部编本二年级语文下册《亡羊补牢》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复习并二次指导重点生字。
2、复述课文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动作。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重点:1、讲故事时把握人物说话的语气。
2、初步懂得“出了差错应该及时想办法补救,免得再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回忆字义,通过扩充题目讲述故事梗概1、回忆课题,听写并进行书写二次指导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读了一篇成语,还记得它的名字吗?(亡羊补牢)。
题目中有我们上节课学过的三个生字呢,你能正确地写好它们吗?好,拿起笔,默念写字姿势,开始写。
(展示学生书写,并进行二次指导)反馈:他写得对不对?回想上节课学写这三个字的要求,你看他哪个字写得?“补”左右结构的字要些紧凑,注意哪笔呢?(竖的位置)那么,把你写得不满意的字在右边的田字格中再工工整整地写一遍,争取这次写好。
同学们认认真真地写,老师在黑板上也认真地写下这则成语的名字。
2、回忆重点字义,初步讲述故事过渡语:我们再来读读课题,你还记得这两个字的意思吗?亡:丢失;牢:羊圈3、扩充题目讲故事,激发阅读期待上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一个简单概括文意的方法—扩充题目法,你能用上这种方法概括亡羊补牢这个成语吗?谁来试试?有一个人丢了一只羊,后来他听了别人的劝把羊圈补好了,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评:你帮助大家简单回忆了这则成语故事,扩充题目这种方法多有用啊,希望今后的学习中你能用上。
读完这个故事,你们喜欢吗?想讲讲吗?讲给别人听也是书后的一个要求,打开书,先读一读,再试着讲一讲。
预设一:他把整个故事怎么发生的、后来怎么样了和结果怎么样讲得清清楚楚,他还有哪儿吸引你吗?到底怎样讲才能让别人特别特别喜欢听呢?把人物说的话讲特别有必要。
那么,故事中都有谁说了什么话,打开书找到画下来,再读读。
评:讲得很流畅,说明课下你预习得很充分。
预设二:他把邻居对养羊人的劝告讲出来了,你们觉得还应该讲出什么?这可对情节的发展很重要。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通用5篇)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成语故事《亡羊补牢》教案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本课重点词语。
(2)理解寓言的寓意。
(3)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4)通过网络了解更多有关寓言的知识。
(二)能力目标(1)继续培养学生敢于提问,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的自学水平。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获求知识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1)从寓意中得到教育。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教学内容及重、难点(一)重、难点:(1)理解寓言包含的道理。
(2)对“牢”、“亡”、“亡羊补牢”意思的理解。
三、教学内容分析媒体选择上,有如下目的(1)突破难点,解决问题。
在学生解决字意时,利用课件出示“牢”字的字义演变并出“牢”的象形文字,使学生生动清晰的了解“牢”字古今意义的转变。
(2)出示名言,突出重点。
学生揭示寓意时,用课件出示拉封丹名言,既明白又简练地概括出寓言分身体(故事本身)和灵魂(道理)两部分。
通过名言进一步牢固掌握《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和寓意。
(3)开阔视野,扩展课外。
在学完本课内容后,学生又产生有关寓言知识的许多问题。
于是我就把知识延伸课外,通过学生上网查找资料,获求更多寓言方面的知识。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主动的学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引导质疑今天来了许多听课的老师,他们不知道咱们三一班同学有个最大的优点。
那就是:用心读书,愿意思考,敢于提出问题。
是吗?今天,我们就把这一优点充分展示出来好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则小寓言(板书:亡羊补牢)谁能读?谁再来试试?齐读一下吧!“亡”是本课的生字,看来你们都认识了。
看到这个题你有问题吗?学生自由提问。
看到题目你们就提出这么多问题,可真棒。
部编版二下语文寓言二则教案5篇

部编版二下语文寓言二则教案5篇1.部编版二下语文寓言二则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的寓意及语言出处。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巴望、焦急、筋疲力尽”等词的意思,体会“好像”一词的不同用法。
3、会用自己的话说这个语言故事。
教学重难点:体会寓意。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启发导入。
1、复习导入。
出示:管中窥豹坐井观天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拔苗助长徒劳无功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这些成语大都蕴涵一个寓言故事,我们学过“井底之蛙”这个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吗?教学“寓”字及寓言这种故事特点。
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则寓言。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齐读课题。
1、“揠”是什么意思?“揠苗助长”又是什么意思?2、《揠苗助长》是一则生动有趣的寓言故事。
读了以后,它会让你在快乐中懂得道理。
想不想读?3、自由读,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读通读顺。
4、检查读书效果。
出示生字词:望转言自筋尽喘截巴望好像焦急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筋疲力尽喘气一大截5、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感悟寓意。
1、“巴望”是什么意思?种田人巴望禾苗快些长大,找出句子读。
2、禾苗怎样?出示句子:①禾苗好像一点也没长高。
②水面平得好像一面大镜子。
“好像”的意思一样吗?③禾苗一点也没长高。
把句里的好像去掉读一读,与原来的句子意思一样吗?3、种田人可能看不出禾苗的成长,也可能嫌它长得太慢了,所以焦急得转来转去,“焦”字换偏旁,截、推、堆、准。
理解焦急。
4、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方法,读第二节。
①扣“一棵一棵”:田里有多少棵禾苗?(体会筋疲力尽)②看图,农夫一棵一棵拔时会说些什么?(体会得意)③感情朗读5、学习第三节,引读结果:农夫真够累的啊,但他挺开心,他回到家里,……6、种田人弄得筋疲力尽,帮助禾苗长高了一大截,别人都不明白什么回事,齐读第四节。
“枯死”是什么意思?四、点明寓意,升华拓展。
1、你知道禾苗为什么会死吗?(植物生长资料)2、小结:你看农夫多傻啊!揠苗,使禾苗不能吸收水分了,违背了禾苗生长的规律。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精选6篇)

寓言《亡羊补牢》的教案寓言二则《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精选6篇)寓言《亡羊补牢》的教案1教学目标:1、认识2个生字,掌握2个多音字。
2、透过多种形式地读,理解课文资料,体会寓言蕴含的道理。
3、懂得就应听取他人的劝告,及时改正错误的行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理解寓言揭示的含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1、出示课题,这是个成语,让我们一齐来读一遍。
(学生齐读)2、这个成语中,你有不理解的字吗?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在课文中指羊圈。
3、此刻你明白这个成语的意思了吗(学生尝试解释)4、从这个课题,你明白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自由回答、提问)二、初读课文,扫除障碍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听准生字的发音。
2、自由读课文,读后把本课的生字带词读一遍。
3、检查自学效果:(1)选取正确的读音窟窿(kū lóng;kū long)废窿(lóng long)街坊(fāng fang)坊本(fāng fang)圆圈(quān juàn)羊圈(quān juàn)钻研(zuān zàun)钻石(zuān zuàn)重点强调:多音字在意思上的区分。
你是怎样来区分的指名汇报透过查字典区分多音字的不同意思。
(2)强调字形,理解字意“窟窿”都是穴字头,所以和洞有关。
注意“窿”字的“生”上面有一横。
“街坊”:你家有街坊吗街坊就是邻居的意思。
三、通读课文,理解资料1、本课的生字、生词我们都弄清楚了,此刻你能读课文吗(指名读课文)大家思考:这篇寓言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用一句话概括)板书:第一次第二次2、羊是怎样丢的呢默读课文的1—4自然段,思考:第一次丢羊是什么原因?第二次丢羊又是什么原因?学生结合问题自由回答:第一次丢羊是因为羊圈有个窟窿。
第二次丢羊是因为他没有及时把羊圈修补上。
小结:那么这部分能够用课题中的哪两个字概括(亡羊)对,这部分告诉我们,养羊人是怎样会丢了两次羊。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学设计

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设计范文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坐井观天》通过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言,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坐井观天》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坐井观天”的成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习课文《坐井观天》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 2.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寓言两则井河口渴①小声自由读,把带拼音的字读准。
②老师检查,指名认读生字。
③你怎么记住这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④采取多种方式检查认读效果。
(2)指导写字。
①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真观察,注意书写。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
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亡羊补牢教案7篇

亡羊补牢教案7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方案、工作总结、心得体会、演讲稿、合同协议、条据书信、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policy letter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亡羊补牢教案7篇一份完善的教案能够确保教学进程的顺利进行,教案写好了以应对不同的教学场景和学习情境,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亡羊补牢教案7篇,感谢您的参阅。
《亡羊补牢》的教案

《亡羊补牢》的教案《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亡羊补牢》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亡羊补牢》的教案篇1一、揭题导入。
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寓言故事,故事的题目叫“亡羊补牢”。
谁来读。
2、请给“亡”组词,“死亡、灭亡”,请给“牢”组词。
“监牢、坐牢”。
师:那“亡羊补牢”里的“亡”、“牢”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读了故事你就会明白的。
二、初读解题。
1、自由地去读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下面老师请几位小朋友来读读课文,其他小朋友想一想“亡、牢”的意思。
3、读着,读着,你们知道“亡、牢”的意思了吗?①你说,哦,“亡”是丢失的意思,因为被狼叨走了,养羊人的羊丢失了。
②“牢”的意思呢?→你说,是指羊圈,羊圈就是羊住的地方。
对,街坊说的修羊圈就是补牢。
③那“亡羊补牢”连起来就是丢失了羊后去修羊圈。
三、精读。
1、那养羊人共丢失了只羊?(对两只),请你找出句子读一读。
2、你读,出示句子:“一天早上……叨走了。
”“第二天早上……叨走了。
”第一句这句话里生字很多,“羊圈”的“圈”是个多音字,还有一种读音是圈quān,圆圈的圈。
窟窿,要注意读好轻声,齐读。
全班一齐读这两句话。
3、读着读着,你知道了什么?→你说。
对呀,羊丢失的原因,主要是羊圈破了个窟窿→这该死的窟窿让他丢失了两只羊,太可惜了,谁来读。
4、养羊人丢了第一只羊,又丢了第二只羊,其中还有别的原因吗?→你说,对他不听街坊的劝告。
→师“街坊”就是指谁?(邻居)→下面就请同桌同学一人当街坊,一人当养羊人来演一演,说一说,开始练习。
→展示表演读:→看了他们的表演,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生1:这位街坊在劝别人,让人感觉到他的真诚。
生2:街坊的劝说让人感到他非常担心,谁再来当当街坊劝一劝。
→养羊人表演得怎样?→生1:→养羊人在说这句话时感受到无所谓,满不在乎的→谁再来说一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意思就是说……你说,对,意思就是不用修羊圈了。
语文S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
教课板材:语文(S)二年级下册文:20 寓言两则
块:教学设计—教案
设计思路:
本课的两则寓言是《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
《坐井观天》讲的是一只小鸟和一只一直住在井底的青蛙争论天究竟是大还是小的故事。
本设计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
1. 会认真13 个生字“寓、则、沿、渴、补、牢、叼、街、坊、修、堵、丢、悔”,会写8 个生字“亡、丢、则、叼、喝、补、夜”,以及词语“口渴”等。
2. 学习默读课文,不出声,不指读,一边读一边想。
能分角色朗读。
3. 理解两则寓言揭示的道理。
重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1
课前准备:
1. 故事录音。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2
3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寓言两则
4
语文(S)二年级下册-教学设计-教案-20 寓言两则
5。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5.课后延伸,巩固提高:布置丰富多样的课后作业,如寓言故事复述、成语运用练习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鼓励学生在家庭和学校中运用所学成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道理,认识并学会本课生字,如“井、观、牢”等,掌握相应的词汇和成语,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文素养。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朗读、默读、复述故事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故事中的成语进行日常交流,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过程与方法
1.过程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寓言故事的寓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
2.方法目标: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情境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课堂练习题,包括填空、选择、改写句子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教师选取部分练习题进行讲解,强调易错点和成语的正确运用。
4.邀请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练习成果,鼓励学生互相评价和讨论。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两个寓言故事的道理。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寓言故事群文阅读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寓言故事群文阅读教案XXX那些可笑的家伙——寓言故事群文阅读XXX教材分析: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出现三篇寓言故事:《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
本册教材的课文内容也包含了《亡羊补牢》《揠苗助长》两篇蕴含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
并且教材不仅注重课内的阅读积累,同时也很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本册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万字。
所以,课外阅读也可拓展相应的寓言故事,让孩子的阅读面更广。
五单元围绕“方法〞这个主题编排了《寓言二则》《画杨桃》《小马过河》三篇文章。
每个故事都蕴含了深刻的道理,可以引发学生多角度的思考。
寓言故事的出现,让学生可以通过一个小故事明白其中的大道理。
本单元引导学生联系实际,谈生活中类似寓言中的事例,明辨是非。
“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是继二上“读课文,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的延伸和开展,表达了语文能力训练的梯度开展。
本堂课选择的寓言故事情节简单风趣,都把深刻的道理蕴含在短小的故事之中。
故事浓缩成了常用成语,给人启发与教育。
这些寓言也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可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给人启发。
并且,本课选择的寓言故事都是古代典范的寓言,在高段课本中呈现过这些寓言的古文。
提前进修了解寓言故事的方法,可以为高段进修比较译文学古文打下根底。
学情阐发:学生在二年级上册的进修中,曾经进修过一些寓言故事,如《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
本学期又呈现了两篇寓言故事《亡羊补牢》《揠苗助长》。
这类型的寓言都是按照故事主人公的一些“可笑之处〞通知我们一些道理。
在进修进程中,学生曾经对寓言故事有了开端的打仗,能读懂故事的意思,并晓得寓言故事都市通知我们一个道理。
但是,学生还不具有运用一些方法去找出寓言故事其中蕴含的道理的能力。
二年级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能读懂故事的大致意思。
绝大多数学生喜欢阅读,并且有主动阅读的惯。
在教室,我们还设置了图书角,让学生分享了自己喜欢的书。
以是,绝大局部学生曾经养成自主阅读的好惯。
二年级语文上册 寓言两则-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案 西师大版

《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学实录1一、复习1.读题2.复习第一节二、新授(一)正确、流利读课文1.自己读课文2-7节,要求正确、流利2.个别读自己最喜欢的小节,点评(二)再读课文,质疑1.再一次自己读课文,想想有什么问题要问。
2.把你的疑问提出来,我们一起讨论解决估计:(1.青蛙和小鸟在争论什么?(2.“无边无际”什么意思?(3.“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4.青蛙为什么觉得天只有井口那么大?(5.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6.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7.“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3.及时解答一些疑问。
(三)精读课文,解疑1.同桌学着青蛙和小鸟的样子争论,思考没有解答的疑问。
2.交流:你读懂了什么?(1)“无边无际”什么意思?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小鸟飞上天看一看。
解答疑问。
练习说话:--是无边无际的。
(2)比较句子:天无边无际,很大很大。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3)指导朗读小鸟的话。
(4)“大话”什么意思?青蛙为什么觉得小鸟的话是大话?找到句子读一读。
(多媒体)跟青蛙到井底去看天。
解答疑问。
(用练习本做实验)(5)比较句子:天不过井口那么大,不用飞那么远。
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6)指导朗读青蛙的话。
(7)分角色朗读2-5节,思考: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为什么?解答疑问。
(多媒体)(板书:飞得远,见识广。
)(8)小小组读6、7节,讨论青蛙和小鸟为什么都笑了?交流讨论(9)指导朗读6、7节。
(四)读后感悟1.读全文2.讨论:听了小鸟的话,青蛙会跳出井口去看一看吗?为什么?(多媒体)师小结:青蛙将永远成为一只见识短浅的井底之蛙。
3.现在你知道“坐井观天”是什么意思了吗?(板书:坐井观天,见识短)读前质疑,读中解疑,读后感悟以读为主,从“粗读”到“细读”,通过不同层次地读,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祖国的语言文字。
先在读中找出质难点,然后在读中解疑,并通过反复朗读解决课文重点、难点,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悟出寓意,并展开争论,发挥想象,更深刻地体会寓意,以达到语文课教学中学生主体参与,自我求和的目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创新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创新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亡羊补牢创新教案第【1】篇〗《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借助拼音会认4个生字,学写9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并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后悔、劝告”等词语的意思。
2.认识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通过句式比较体会反问句与双重否定句的作用。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一则寓言故事。
4.了解故事内容,结合生活实际体会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1.理解词语的意思,了解寓言的主要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故事。
2.体会寓言故事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流程:一、猜谜导入,揭示课题1. 同学们好,请坐。
你们喜欢猜谜语吗?那好,我们现在来看图猜成语。
准备好了吗?谁来猜第一幅图?(守株待兔)对了,那这一幅呢?(揠苗助长)这一幅?(刻舟求剑)难不倒你们,再给你们几个难的(画蛇添足掩耳盗铃)还有更难的。
2.你们真聪明,都猜对了。
那你们知道这些成语都有什么共同特点吗?是的,它们都是寓言故事,你知道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吗?(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小故事里藏着大道理。
)3.今天我们学习第9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故事《亡羊补牢》(板书,读题)4.我们要怎样才能学好寓言呢?生:要知道故事(板书:故事)学习道理(板书:道理)师:对,我们掌握好这两点就能学好寓言故事了。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 先请大家自由读读《亡羊补牢》,注意要读准生字、多音字,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读通为止。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同桌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2. 字词学习师:有些同学的习惯非常好,读完了课文就坐得端端正正的。
读完了吗?请看大屏幕,老师把课文中的几个词语请到了上面,谁来当小老师。
羊圈街坊窟窿结结实实叼走劝告后悔第一行:真棒,多音字读得很准,你们知道它的另一个读音吗?请给它组组词。
齐读,积累。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12 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教案)作为一名教师,我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今天,我要为大家分享的是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12课《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一文的教学方案。
一、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讲述了寓言故事《亡羊补牢》。
故事内容如下:从前,有个人养了只羊。
有一天,羊不小心跑出了圈,丢失了。
邻居告诉他:“你的羊跑到山上去了,快去寻找吧。
”那个人听了,急忙去山上寻找,但是羊已经不见了。
他十分懊悔,心想:“如果我早一点修补圈,羊就不会丢失了。
”于是,他立刻动手修补圈,防止羊再次丢失。
从此,他再也没有丢失过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3. 培养学生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
难点: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一个现实生活中因不及时改正错误而造成损失的例子,引导学生思考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2. 学习课文:让学生自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以查阅字典,理解课文内容。
3. 讲解生字词:PPT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朗读并解释生字词的意思。
4. 分析故事:让学生谈谈对故事的理解,引导学生明白寓言故事所传达的道理。
5. 讨论: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问题,以及是如何解决的。
六、板书设计板书亡羊补牢板书内容:寓言故事羊丢失→ 懊悔→ 修补圈→ 防止丢失七、作业设计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寓言故事《亡羊补牢》,让学生明白了及时改正错误的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课文内容的理解都比较顺利,但在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寓言故事中的道理,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亡羊补牢》教案15篇

《亡羊补牢》教案《亡羊补牢》教案1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亡羊补牢》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亡羊补牢》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认识九个生字,学写“窿、叼”两个生字。
正确认读“寓言、亡羊补牢、羊圈、窟窿、叼走、街坊、劝告、后悔”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则寓言。
3、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4、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的内容,懂得做错了事要即时纠正。
2、能用自己的话将这两则寓言讲出来。
三、教学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2、老师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直接揭题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九课《寓言两则》,请大家一起把课题念一念。
2、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一个小故事中有一个大道理。
二、理解题意,渗透学法1、今天这节课上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则寓言故事《亡羊补牢》,齐读课题。
三、初读课文,检查朗读,书写难字1、提出初读要求要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遇到难读的句子还可以多读几遍。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⑴指名读,随机正音出示句子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那只羊叼走了。
①窟窿 long 轻声洞的意思②圈,多音字,组词③指名读生字,句子④齐读⑵书写难写的字窿叼⑶生各书写一遍3、检查二到五自然段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课件出示,多指名读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四、理解题意,渗透学法1、老师在布置预习时,请小朋友们回家查一下字典,了解“亡”跟“牢”的意思,那现在哪位小朋友能来说说,这两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2、了解字词的`意思除了这个方法外,还有更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文章中找到藏了这两个字意思的句子,谁找到了?3、那在课题中,“亡”的意思是丢失。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寓言两则》原文及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9课《寓言两则》原文及教案【《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
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
青蛙问小鸟:“你从哪儿来呀?”小鸟回答说:“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
”青蛙说:“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你弄错了。
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
我不会弄错的。
”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
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教学目标1、会认会写课后八个生字,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词语的意思。
2、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坐井观天”这个成语的意思。
3、能够正确地,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会认会写本课生字,掌能够区分“渴”与“喝”,并熟练分析生字结构。
教学难点:理解这个成语故事所包含的哲理。
教学策略在课文内容教学上多使用情景教学,在探究问题和哲理理解上使用启发式教学。
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及相关的课件、彩图、动画等。
教学过程一、揭题解题(一)谈话导题:今天咱们来学习《坐井观天》(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
)(二)学生齐读课题后教师提出下列问题:“坐井观天”中的“观”字是什么意思?“坐井观天”又是什么意思?课文中是写谁坐井观天?结果怎样?(启发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初读课文,暂不讨论。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一)让学生借助拼音小声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这篇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用笔在段落前标记序号)(二)提问:青蛙与小鸟共有几次对话。
三、分段学习课文(一)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这段有几句话。
1、青蛙坐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青蛙、井里。
并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只青蛙坐在井底的卡通图片。
)2、小鸟从哪儿飞来?落在什么地方?(教师板书:小鸟、天上。
并将小鸟图片粘贴在上一张图片的井沿上。
)3、什么地方是井沿?(沿,就是边。
井沿,就是井口的边沿。
教师指着图片中的那口井来讲解。
)拓展:很多生活中常见的物体都有“沿”。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附板书)

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目的要求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给学会的生字组词语、扩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这两则寓言的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材重点难点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体会寓意。
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寓意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2分钟)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个《拔苗助长》的故事。
象这样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的文学体裁就叫寓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19寓言两则。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5分钟)1.想一想读读这两则寓言故事,根据拼音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2.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检查自学情况。
(8分钟)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记住生字的?引导孩子来拓宽识字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3.抽读、评读、齐读课文。
(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评议。
)4.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
比喻眼光狭小,所见有。
)四.熟读课文,体会寓意。
(10分钟)(一)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1.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各自有什么理由?你来说一说他们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2.理解体会文中的重点句。
(1)、结合挂图或生活经验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戴上头饰演一演,加上动作会更好。
(3)、自己动手将一张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花板,让学生谈体会。
3.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青蛙不跳出井口又怎样?联系生活谈谈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质疑:你有哪些不明白的提出来,咱们共同探讨解决,好吗?一生问:青蛙为什么要坐在青蛙里呢?一生又问:'无边无际'什么意思?(生议:就是没有边,看不到边。
寓言《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

寓言《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优秀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寓言故事篇幅短小,内容浅显,寓意深刻,教学时应充分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学、讨论、交流、品读、实践等教学活动,理解内容,感悟寓意,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教学目标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组词、扩词。
2、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两则寓言的意思,并从中受到启发。
3、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学重点会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教学难点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意。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动物头饰、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情景导入1、祖国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有语言精湛、意境优美的唐诗宋词;有形式固定、意思精练的成语,还有约定俗成的俗语、谚语。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叫寓言。
2、板书课题:寓言两则。
借助拼音读课题。
3、寓言是通过一个小故事来说明一个深刻道理的文学体裁,本节课我们学习《坐井观天》。
4、媒体出示:(小鸟飞来落到井沿上,一只青蛙坐在井里)师解说图像。
5、青蛙和小鸟见面了,它们说些什么,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听听吧。
一边看着书,一边听录音。
二、自由读课文、自主识字1、自由读课文,标出生字。
2、借助汉语拼音,认读生字。
3、小组交流:说说你用什么方法识记生字。
4、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正音、齐读。
5、指导书写此、渴(可让学生交流)。
6、勾出文中生词,并读几遍。
三、熟读课文、理解内容、体会寓意1、释题:坐井观天。
质疑:谁坐在井里看天,看到的天是什么样?2、齐读课文,边读边想:小鸟和青蛙为什么事而争论不休?3、小组讨论:(1)青蛙和小鸟为什么事而争论?(2)青蛙和小鸟各自认为天有多大,理由是什么?4、汇报交流。
5、媒体出示青蛙和小鸟争论的对话。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分角色读,通过读、议、评,体会句子的意思。
6、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对谁错,为什么?7、实践活动:用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doc

S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坐井观天》通过小鸟与青蛙的对话,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不要像青蛙那样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像小鸟那样飞得高,看得远。
《亡羊补牢》告诉我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认真改,还不算晚。
教学要求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发挥想像,初步理解课文寓言,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课件)。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会《坐井观天》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重点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坐井观天的成语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成语故事。
二、学习课文《坐井观天》1.听课文录音:想一想故事讲的是谁和谁之间发生的什么事?2.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1)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寓言两则井河口渴①小声自由读,把带拼音的字读准。
②老师检查,指名认读生字。
③你怎么记住这些字?把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④采取多种方式检查认读效果。
(2)指导写字。
①出示会写的生字卡片。
②读准字音,认清字形,认真观察,注意书写。
重点指导:沿:第五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
渴、喝两个字右半部分完全相同,只是偏旁不同,可引导学生用会意的方法识记。
口渴了需要水,所以渴字是三点水旁;喝水要用嘴巴,所以喝字是口字旁。
③生书写,师巡视,指导。
三、学习课文《坐井观天》1.再读课文。
(出示挂图)(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 第20课《寓言二则(坐井观天 亡羊补牢)》教学设计

(语文S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寓言二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学设计教案示例20寓言两则【内容简析】这是两则寓言故事。
《坐井观天》讲的是青蛙坐在井里看天,把天看成只有井口那么大。
“坐井观天”是一句成语。
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来比喻那些目光狭小,见识又短,还自以为正确的人。
《亡羊补牢》讲养羊人因羊圈破了先丢了一只羊,由于他不听别人的劝告,又丢了一只羊,后来接受劝告,修补了羊圈,就再也没丢过羊了。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一个人做错了事,只要能及时改正,就不算晚。
【设计理念】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朗读感悟,让学生受到教育。
【教学目标】1理解两则寓言揭示的哲理。
2会认13个生字,会写8个字,理解“坐井观天”“亡羊补牢”两个成语。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理解“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的寓意。
三再读课文,读中感悟1朗读第1自然段,想一想:青蛙和小鸟各在什么地方?(贴出小鸟、青蛙图。
)2朗读第2~7自然段。
(1)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件什么事争论起来的?它们是怎样争论的?边读边找出有关的句子。
(2)小组合作,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3)再读课文,把你有疑问的地方记下来,请教你的伙伴或老师。
如:“一百多里”说明了什么?“大话”是什么意思?这里的大话是指什么?为什么说小鸟说大话?“无边无际”是什么意思?它们两个谁说得对?为什么?3指导读全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4教师小结。
青蛙天天坐在井里,眼光被井壁挡住了,所以目光狭小,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天,看不到井外广阔的天空。
四发散思维当青蛙真的跳出井口时,它会怎么想?五总结全文1分角色演一演。
2教师总结。
六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受七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把自己喜欢的词语采集到词语花篮。
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讲讲《坐井观天》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
2你还知道哪些成语?3板书课题《亡羊补牢》,读题,读准“补”“牢”,并指导书写“补”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寓言两则《坐井观天》《亡羊补牢》教案
目的要求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能给学会的生字组词语、扩词语。
2.读懂课文,了解这两则寓言的内容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4.有主动学习寓言的愿望。
教材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体会寓意。
难点: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寓意并能从中受到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2分钟)
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你们讲个《拔苗助长》的故事。
象这样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的文学体裁就叫寓言。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两则寓言故事。
板书课题:19寓言两则。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5分钟)
1.想一想读读这两则寓言故事,根据拼音自由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意思。
2.想一想:课题是什么意思?同桌互相说一说。
三.检查自学情况。
(8分钟)
1.检查生字自学情况,纠正易读错的字音,出示生字卡,指名读,小老师领读。
说一说你是怎样来记住生字的?引导孩子来拓宽识字途径,提高学习效率。
2.提出不理解的字词,师生共同解决。
3.抽读、评读、齐读课文。
(引导孩子学会欣赏,评议。
)
4.说说'坐井观天'的意思。
(坐在井里看天。
比喻眼光狭小,所见有。
)
四.熟读课文,体会寓意。
(10分钟)
(一)青蛙和小鸟为了什么事争论起来?
1.青蛙认为天有多大?小鸟认为天有多大?各自有什么理由?你来说一说他们谁的看法是正确的。
2.理解体会文中的重点句。
(1)、结合挂图或生活经验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戴上头饰演一演,加上动作会更好。
(3)、自己动手将一张白纸卷成一个小筒,从筒的一头看天花板,让学生谈体会。
3.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拓展,让学生展开想象: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青蛙不跳出井口又怎样?联系生活谈谈学了这则寓言的感受,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引导质疑:你有哪些不明白的提出来,咱们共同探讨解决,好吗?
一生问:青蛙为什么要坐在青蛙里呢?
一生又问:'无边无际'什么意思?(生议:就是没有边,看不到边。
形容面积很大。
)
5.你从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学习《亡羊补牢》。
(10分钟)
1.说说'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亡'是什么意思?拓宽途径,举出词语'坐牢'、'牢固'分场景来理解'牢'的意思。
2.读课文,展开讨论:邻居和养羊人的看法,谁对谁错?为什么?(引导孩子通过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来体会邻居和养羊人的内心活动并展开讨论。
)
3.(看到羊丢了,养羊人会想些什么?)
如果你是那个养羊的人,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4.和同桌一起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理解。
5.谈一谈自己的体会,结合生活实际。
6.引导质疑:你还有哪些问题不明白的,请提出来,大家帮你议一议。
一生:'窟窿''修补'什么意思?(大家议议,结合上下文理解。
)
一生:这一课让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呢?我不太懂得。
(一生答:这则寓言意思是说丢失了羊,再修补羊圈还来得及。
比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补救还不算迟。
)
五.书写生字。
(5分钟)
1.学生认真观察田字格里生字所占的位置,一边描红,一边写。
2.老师重点指导难写的字:此渴狼错。
3.学生在拼音本上练习书写。
4.完成课后第四题:把你想写的词语或句子写一写。
(指导孩子将自己喜欢的词句写下来,能写多少就写多少,并展评价活动,看看谁写的词句好,并书写工整。
)5.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一.火眼金睛。
(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juàn quān zuān zuàn kàn kān
羊圈()钻空子()看门()
圆圈()钻石()看见()二.仔细辨别这些字并组词,相信你能做得又快又好。
渴()浪()补()
喝()狼()扑()
错()此()沿()
借()比()船()
三.照样子,写词语或句子。
1.高兴高高兴兴明白 ____________老实 ____________ 结实 ____________平安 ____________健康 ____________ 2.我一下课就去打乒乓球。
(1)、 ____________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就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呢?相信你一定会编的出精彩故事。
青蛙对小鸟说的话半信半疑,决定跳出井口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它费了好大的劲儿,终于跳出了井口。
啊……(青蛙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又打算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成语接龙。
()名其()→()不可()→()行不()→一如()()
板书设计:
19寓言两则
坐井观天:坐在井里看天。
比喻目光狭小,所见有限。
亡羊补牢:丢失了羊,再修补羊圈还来得及。
比喻错误发生后,及时纠正还不算迟。